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

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
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

DDT,又叫滴滴涕,二二三,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学式(ClC?H?)?CH(CCl?),是有机氯类杀虫剂。中文名称从英文缩写DDT而来,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

别名名称:4,4'-滴滴涕,滴滴涕粉剂,

1,1,1-三氯-2,2-双(对氯苯基)乙烷,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1,1,1-Tri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ane 1,1-双(4-氯苯基)2,2,2-三氯乙烷

分子式:C14H9Cl5

分子量:354.49

六六六,又名六氯环己烷,是环己烷每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的饱和化合物。分子式C6H6Cl6,分子的结构式中含碳、氢、氯原子各6个,其中γ异构体(又称林丹)杀虫效力最高,α异构体次之,δ异构体又次之,β异构体效率极低。

工业品六氯环己烷的组成大致为:α-六氯环己烷(55–60%,甲体)、β-六氯环己烷(5–14%,乙体)、γ-六氯环己烷(12–16%,丙体)、δ-六氯环己烷(6–8%,丁体)、ε-六氯环己烷(2–9%,戊体)、七氯环己烷(4%)、八氯环己烷(0.6%)。

结构式为

农药剂型大全

原母药 原药 TC 母药 TK 液体剂型 水剂 AS 微囊悬浮剂CS 可分散液剂DC 乳油 EC 水乳剂 EW 微乳剂 ME 油剂 OL 悬浮剂 SC 可溶液剂SL 超低容量剂 UVL 滴加液 MA 固体剂型 干悬浮剂DF 粉剂 DP 细粒剂 FG 颗粒剂 GR 大粒剂 GG 微粒剂 MG 可溶性粒剂 SG 可溶性粉剂 SP 中国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水分散粒剂WG 笔剂 CA 可湿性粉剂WP 可溶性片剂WT 用于种子处理的剂型 干拌种剂DS 悬浮种衣剂 FS 种衣剂 SD 湿拌种剂WS 其他剂型 气雾剂 AE 块剂 BF 缓释剂 BR 电热蚊香液 EL 电热蚊香片 EM 电热蚊香浆 ET 烟剂 FU 乳膏 GS 压缩气体制剂 GA 丸剂 PT 毒饵 RB 喷射剂 SF 片剂 TA 追踪粉 TP 熏蒸剂 VP 1

主要剂型 一、乳油EC 二、微乳剂ME 三、水乳剂EW 四、可湿性粉剂WP 五、可溶性粉剂SP 六、水分散粒剂WG 一、乳油 (一)、乳油的概念 乳油是农药基本剂型之一,它是由农药原药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 (如苯、甲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制成的均相透明油状 液体,加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优点:加工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配制技术容易掌握,有效成分含量 高,储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药效高。 缺点:使用大量的易燃、有毒有机溶剂,加工储运安全性差,使用时气 味大,对环境相容性差。因此乳油的发展方向是高浓度乳油,部分代替有机 溶剂的水基型制剂。 (二)、乳油的加工工艺 1、组分及要求:凡是液态或在常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的农药原药一般均可加工成乳油;对水溶性较强的原药,加工成乳油较为困难,需使用助溶剂。原则上,乳油含量越高越经济。 溶剂对原药起稀释和溶解作用,要求对原药溶解度大,与原药相容性好,来 源丰富成本低,闪点高,常用溶剂如 :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化合物。 乳化剂是乳油配方筛选的关键,常用复配乳化剂,多为非离子型与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 磺酸钙的混合乳化剂。 助剂能提高溶剂对原药的溶解能力,常用的如醇类、酮类、乙酸乙酯。 2、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有机氯农药污染

有机氯农药及其对长江中下游的污染 摘要: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明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的瑞士化学家米勒。此后有机氯农药因其高效,应用十分广泛。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危害。但因历史上的滥用,有机氯农药至今仍然威胁着我们。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上个世纪也大量使用过有机氯农药,这些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如何?本文以长江中下游为例,探讨有机氯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危害富集污染 引言:环境污染是人类当今面临的一大问题。发达国家近代人口急剧增长,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起步,大量人口离开土地,不再参与粮食的生产,这就要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这些人口的需要。此时,化学农药随着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其中有机氯农药就是曾经广泛使用的一种。这种农药效果好,制备成本低,且以当时的观点来看,有机氯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毒害小。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曾大规模地采用有机氯农药。但有机氯农药的滥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这种危害至今没有消除。接下来我们具体认识一下有机氯农药,并以长江中下游为例看看有机氯农药对环境的威胁。 有机氯农药的概念 有机氯农药是指在农业上用作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的各种有机氯化合物的总称。属于高效广谱农药,包括脂肪族、芳香族氯代烃[2],主要分为以苯为原料和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两大类。前者包括杀虫剂DDT和六六六,以及杀螨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等,杀菌剂五氯硝基苯、百菌清、稻丰宁等;后者如作为杀虫剂的氯丹、七氯、艾氏剂等[1]。 有机氯农药是第一代农药,以DDT和六六六的使用历史最为悠久[2]。DDT的化学名称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因有分子中有两个氯苯基和三个氯又称为二二三。六六六的化学名称是1,2,3,4,5,6-六氯环己烷,因分子中有六个氯、六个碳和六个氢,所以俗称六六六。 DDT的结构式六六六的结构式 有机氯农药的性质 物理性质方面,常用的有机氯农药蒸气压低,挥发性小,停用后自然环境要经25~110年才能复原[6]。因此有机氯农药可以缓慢杀死很多害虫。同时,有机氯农药脂溶性强,水中溶解度大多低于1ppm,因此在使用六六六等农药时先将其溶解在煤油中,然后将煤油溶液在水中制成乳浊液。另外,有些有机氯农药,如DDT能悬浮于水面,可随水分子一起蒸发[2]。 化学性质方面,氯苯结构稳定,不易为体内酶降解,在生物体内消失缓慢。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的产物也像亲体一样存在着残留毒性,如DDT经还原生成DDD,经脱氯化氢后生成DDE,这两种也是后面研究中重点监测的产物。另一个重要性质是环境中的有机氯农药可以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向上扩展而富集,如虾在含0.005ppm滴滴涕的水中养七十二小时, 体内含量达0.14ppm。在美国密执安湖水中含有少量滴滴涕, 但通过食物链的富集, 滴滴涕在海鸥体内的含量为水内含量五千万倍等等[5]。 有机氯农药的应用历史 有机氯农药对虫类都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如当昆虫爬行或停息在 DDT或六六六喷洒处,药物即可被昆虫表皮吸收,然后渗透到昆虫体内而将其毒死。20世纪40年代,因DDT和六

农药剂型

可湿性粉剂——WP:在使用时首先应加入少量可湿性粉剂,边搅拌边加药,不可一次加药过多,以免搅拌不匀,将配好的母液倒入已装一半水的喷雾器药箱中,再加满水,搅拌均匀即可喷洒。可溶性粉剂——SP:可以加水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喷洒。乳油——EC:由农药原药、溶剂、乳化剂经溶解混合而成。入水后可分散成乳剂的油状均相液体农药剂型。水分散粒剂——WDG:水分散粒剂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悬浮液的粒状剂型。干悬浮剂——DF:干悬浮剂是由有效成分与多种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与悬浮剂同样的特性和优点,不同的是干燥的粒状,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使用更为方便。浓乳剂——stock emulsions是液体或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微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与水稀释后形成乳状液的乳油不同,而是乳状液的浓溶液。浓悬浮剂——suspensionconcentrates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水相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深度粘稠剂型。水剂——aqueous solutions农药原药的水溶液剂型,是药剂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水中的真溶液,药剂浓度取决于有效成分的水溶解度,一般在使用时再加水稀释。 农药剂型缩写 缩写剂型 AE气雾剂 AS水剂 BF块剂 BR缓释剂 CG微囊粒剂 CS微囊悬浮剂 DC可分散液剂 DF干悬浮剂 DP粉剂 DS干拌种剂 EC乳油 EW水乳剂 FG细粒剂 FS悬浮种衣剂 FU烟剂 GG大粒剂 GR颗粒剂 ME微乳剂 MG微粒剂 MP防蛀剂 OL油剂 PF涂抹剂 RB毒耳或耳剂 SC悬浮剂 SD种衣剂 SE悬乳剂 SG可溶性粒剂 SL可溶性液剂 SO展膜油剂 SP可溶性粉剂

TA片剂 TC原药 TK母粉或母液 ULV超低容量剂 VP熏蒸剂 WG水分散粒剂 WP可湿性粉剂 WS湿拌种剂 WT可溶性片剂 农药剂型英文缩写 TC 原药TK 母药DS 干拌种剂FS 悬浮种衣剂 SD 种衣剂WS 湿拌种剂AS 水剂CS 微悬浮囊剂 DC 可分散剂EC 乳油ME 微乳剂OL 油剂 SC 悬浮剂SE 悬乳剂SL 可溶性液剂UL 超低容量剂 CG 微囊粒剂DF 干悬浮剂DP 粉剂FG 细粒剂 GR 颗粒剂MG 微粒剂SG 可溶性粒剂SP 可溶性粉剂 WG 水分散粒剂WP 可湿性粉剂WT 可湿性片剂MC 蚊香 VP 熏蒸剂FU 烟剂BR 缓释剂

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完整版)

海南大学本科生 课程论文 题目: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张晓琳 所在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年级:07环境科学 学号:B0713059 指导教师:苏增建 职称:讲师 2010年1月

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张晓琳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07环境科学2班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有机氯农药的大量使用已造成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目前微生物降解有机氯农药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危害,微生物对有机氯农药降解的方式和途径,指出了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微生物降解存在问题展望 1.有机氯农药简介 有机氯农药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在2001年签署的《斯德哥尔摩宣言》中,首批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种有9种是有机氯农药。氯代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污染面广、毒性较大、不易降解的化合物, 在美国EPA所列129种优先污染物中占25种之多[1]。有机氯农药主要包括六六六(六氯环己烷) 、滴滴涕、氯丹、六氯代苯、狄氏剂、异狄氏剂、毒杀芬、艾氏剂、七氯、环氧七氯、α - 硫丹、β - 硫丹等. 而六六六和滴滴涕则是有机氯农药的典型代表,二者使用早,使用时间长,用量大,土壤环境中的残留量高,容易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有机氯农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易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功能失调、发育紊乱等严重疾病[2]。 2.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危害 有机氯农药是高残留农药,虽经长时间的降解,环境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仍十分可观,并且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2.1 有机氯农药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主要来自于:有机氯农药施用过程中的挥发飘移、施用

农药剂型大全..

中国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原母药 原药TC 母药TK 液体剂型 水剂AS 微囊悬浮剂CS 可分散液剂DC 乳油EC 水乳剂EW 微乳剂ME 油剂OL 悬浮剂SC 可溶液剂SL 超低容量剂UVL 滴加液MA 固体剂型 干悬浮剂DF 粉剂DP 细粒剂FG 颗粒剂GR 大粒剂GG 微粒剂MG 可溶性粒剂SG 可溶性粉剂SP 水分散粒剂WG 笔剂CA 可湿性粉剂WP 可溶性片剂WT 用于种子处理的剂型干拌种剂DS 悬浮种衣剂FS 种衣剂SD 湿拌种剂WS 其他剂型 气雾剂AE 块剂BF 缓释剂BR 电热蚊香液EL 电热蚊香片EM 电热蚊香浆ET 烟剂FU 乳膏GS 压缩气体制剂GA 丸剂PT 毒饵RB 喷射剂SF 片剂TA 追踪粉TP 熏蒸剂VP

主要剂型 一、乳油EC 二、微乳剂ME 三、水乳剂EW 四、可湿性粉剂WP 五、可溶性粉剂SP 六、水分散粒剂WG 一、乳油 (一)、乳油的概念 乳油是农药基本剂型之一,它是由农药原药按规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用乳化剂而制成的均相透明油状液体,加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优点:加工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配制技术容易掌握,有效成分含量高,储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药效高。 缺点:使用大量的易燃、有毒有机溶剂,加工储运安全性差,使用时气味大,对环境相容性差。因此乳油的发展方向是高浓度乳油,部分代替有机溶剂的水基型制剂。 (二)、乳油的加工工艺 1、组分及要求:凡是液态或在常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的农药原药一般均可加工成乳油;对水溶性较强的原药,加工成乳油较为困难,需使用助溶剂。原则上,乳油含量越高越经济。 溶剂对原药起稀释和溶解作用,要求对原药溶解度大,与原药相容性好,来源丰富成本低,闪点高,常用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类化合物。 乳化剂是乳油配方筛选的关键,常用复配乳化剂,多为非离子型与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混合乳化剂。 助剂能提高溶剂对原药的溶解能力,常用的如醇类、酮类、乙酸乙酯。 2、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废水中33种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废水中33种污染物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1废水氯中有机和氨氮的来源有哪些 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还有尿素、胞壁酸、脂肪胺、尿酸和有机碱等含氨基和不含氨基的化合物,有些有机氮如果胶、甲壳质和季胺化合物等很难生物降解。生产这些有机氮或以这些有机氮为原料的工业排放的废水中会含有这些有机氮。钢铁、炼油、化肥、无机化工、铁合金、玻璃制造、肉类加工和饲料生产等行业排放含有氨氮的工业废水,皮革、动物排泻物等新鲜废水中氨氮初始含量并不高,但由于废水中有氮的脱氨基反应在废水贮存或在排水管道中驻留一段时间后氨氮的浓度会迅速增加。 对有机氮工业废水可采用生物法处理,在微生物去除有机碳的同时,高级氧化通过生物同化及生物矿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氮转化为氨氮。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汽提、空气吹脱、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等. 2废水中氟化物的来源有哪些 含氟产品的制造、焦炭生产、电子元件生产、电镀、玻璃和硅酸盐生产、钢铁和铝的制造、金属加工、木材防腐及农药化肥生产等过程中都会排放含有氟化物的工业废水。 含氟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沉淀法和吸附法两大类。沉淀法适于处理氟化物含量较高的工业废水但沉淀法处理不彻底往往需要二级处理处理所需的化学药剂有石灰、明矾、白云石等。吸附法适于处理氟化物含量较低的工业废水或经沉淀处理处理后氟化物浓度仍旧不能符合有关规定的废水。 3 废水中硫化物的来源有哪些 炼油、纺织、印染、焦炭、煤气、纸浆、制革及多种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都会排含有硫化物的工业废水,含有硫酸盐的废水在厌氧条件下也可以还原产生硫化物成为含有硫化物的废水。含硫化物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盐进行絮凝沉淀和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汽提两类。

第一章农药知识概述

第一章农药知识概述 第一节农药分类 农药作为一类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发展农药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大的作用。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害和其他有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是用于防治为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及生物药品。 在用途上,目前农药使用的目的和场所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二是预防、消灭或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三是调节植物、昆虫生;四是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保鲜;五是预防、消灭或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六是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 农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药是农、林、牧、渔业及公共卫生等部门用与防治病、虫、草、鼠害以及调节农作物生长的化学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农药的应用对保证农业丰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绝产。据农业部统计,由于使用农药,我国平均每年挽回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菜800万吨、果品330万吨,减少经济损失300亿元。近年来,由于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的出现,农药使用的投入产出比已高达1:10以上;一般农药品种的投入产出比也达1:4以上。所以,农药的使用是保证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的增加,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为了满足不断增长人口的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而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保证农业丰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中国农药发展及现状 中国是使用农药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公元前3~5世纪用牡鞠、芥草、蜃炭灰灭杀害虫,用含砷矿物杀鼠。公元前32年用附子、干艾等植物防虫和储存种子。公元25~200年,东汉用炼丹术制造白砒治虫,并记载用硫磺杀虫、治疥。唐代有用砷化物防治庭院虫害的记载,明代的《本草纲目》中介绍了不少杀虫物质如砒虫、雄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如何用砒虫防治地下害虫、田鼠及水稻害虫。后来还有用烟草、除虫菊、鱼藤等治虫的记载。 我国现代合成农药的研究始于1930年。当年浙江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了药剂研究室,这是最早

各种类型废水中的常见污染因子

序号 1建设项目类别 城市生活污水及生活 污水处理场 生产区及娱乐设施 黑色金属矿山(包括 磷铁矿、赤铁矿、锰 矿等)污染因子 PH、BOD 5、COD、悬浮物、总磷、氨氮、表面活性剂、磷酸盐、水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动植物油、色度、溶解氧 PH、BOD 5、COD、悬浮物、氨氮、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水温、溶解氧 PH、COD、悬浮物、硫化物、铜、铅、锌、镉、镍、铬、锰、砷、汞、六价铬 2 3 4黑色冶金(包括选矿、PH、COD、悬浮物、硫化物、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烧结、炼焦、炼钢、铜、铅、锌、镉、镍、铬、锰、砷、汞、六价铬轧钢等) 选矿药剂 有色金属矿山及冶炼

(包括选矿、烧结、 电解、精炼等) 火力发电(热电) 煤矿(包括洗煤) 焦化及煤气制气PH、COD、悬浮物、硫化物、铜、铅、锌、镉、镍、铬、锰砷、汞、六价铬 PH、COD、悬浮物、氰化物、硫化物、铜、铅、锌、镉、镍、铬、锰、砷、汞、六价铬、铍 PH、COD、悬浮物、硫化物、石油类、水温、氟化物等PH、COD、悬浮物、硫化物、石油类、砷 PH、COD、BOD 5、悬浮物、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氨氮、苯系物、多环芳烃、砷、苯并[a]芘、溶解氧 PH、COD、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总铬PH、COD、悬浮物、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苯系物、多环芳烃、苯并[a]芘 硫铁矿 磷矿 萤石矿 汞矿 雄黄矿PH、COD、悬浮物、硫化物、铜、铅、锌、镉、砷、汞、六价铬 PH、COD、悬浮物、氟化物、硫化物、铅、砷、汞、磷PH、COD、悬浮物、氟化物 PH、COD、悬浮物、硫化物、铅、砷、汞

有机氯农药

摘要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由人工合成的杀虫广谱、毒性较低、残效期长的化学杀虫剂。主要分为以环戊二烯为原料和以苯为原料的两大类。以苯为原料的包括HCHs、DDTs和六氯苯等;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包括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等。有机氯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不易降解而长期存在。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生产和使用了大量的HCHs和DDTs等农药。尽管我国从1983年以来禁止或限制生产这些农药,但由于这些污染物的环境持久性,导致其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近年来,由于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导致环境中存在新的输入源。此外由于土壤中残留农药的二次释放,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HCHs,DDTs ,长江中下游 第一章有机氯农药简述 1.1 有机氯农药的历史 有机氯农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 年,瑞士科学家Muller 发现了DDT 的杀虫作用,并把它成功运用到杀灭马铃薯甲虫上,从那时起,有机氯农药开始被使用。在那个年代,DDT 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农药,发明者Muller 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而随着DDT 的发明和使用的成功,也掀起了研制有机合成农药的热潮。到了1942年,英法等国又发明了另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HCH)。1945 年氯丹被发明,1948年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和毒杀芬等有机氯农药也相继被发明出来,1950 年发明了异狄氏剂和硫丹。1969 年甲氧滴滴涕也被广泛的应用。 由于有机氯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成本、杀虫谱广、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有机氯农药被相继发明的几十年里,有机氯农药被大范围的运用。但随之而来,有机氯农药的负面影响和作用也逐渐的显现出来,由于有机氯农药非常难于降解,在土壤中可以残留10 年甚至更长时间之久,且容易溶解在脂肪中。而且由于有机氯农药具有一系列的危害性,对人类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有机氯农药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及生命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认识到了有机氯农药的危害以后,西方国家开始有限制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到1970 年,瑞典、美国等国就已经先后停止生产和使用DDT,之后的几年里,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停止了生产[1]。但作为亚洲的农业大国,中国和印度直到1983年和1989 年才禁止DDT 在农田中使用。从有机氯农药在农田中使用直到被禁用的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18T16:29:50.957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4期作者:潘嘉雯 [导读] 本文概述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源及污染现状,并提出了若干综合治理措施,为更全面地了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情况,开展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广州市华测品标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概述了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源及污染现状,并提出了若干综合治理措施,为更全面地了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情况,开展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治理措施 前言: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是主要以苯和环戊二烯为原料经人工合成的用于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含氯农药,曾因其高效、杀虫谱广、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难降解并具有脂溶性,易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可在不同介质中迁移转化。经研究证实,有机氯农药对人体具有“三致”作用,包括破坏神经系统、增加癌症发病率及引起出生缺陷等。虽然我国自1983年开始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有机氯农药,但至今仍能在环境中检出。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与治理措施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主要来源 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为了防治病虫害直接施用于土壤;二是喷洒作物时落入土壤;三是经动植物残体进入土壤或经各类废水废渣进入土壤。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是造成污染及生物危害的根源,土壤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还可经挥发、扩散等转移至水体及大气,并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危害人体健康。 2 污染现状 我国曾广泛使用有机氯农药以控制疾病传播,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其降解速度相对较慢,在土壤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虽被禁用多年,但部分地区仍有检出。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2002年太湖流域的耕地土壤当中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化合物农药实际检出率高达100 %;2004年,环渤海的西部区域土壤当中也均检测出有机氯农药。多数地区检出率在80%以下,部分地区约为20%-50%,其中滴滴涕、六六六为主要的污染物。2008-2009年,珠江三角地区土壤有机氯农药实际检出率为97.85%,最高残留量值为649.33 μg/kg,平均值20.67 μg/kg。2011年,青木关地下河流域土壤的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是13.74-290.67 ng/g,其上中下游均有检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05-2013)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的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 %和1.9 %,有机氯农药是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2013年,环鄱阳湖的水稻田土壤检出了氯丹、六氯苯、七氯、滴滴涕、六六六等。2015年,内蒙古农牧业区的农业区土壤的总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范围为0.64-102 ng? g-1,平均值为26.3 ng?g-1,而牧业区土壤的总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范围为0.18-23.8 ng?g-1,平均值为5.81 ng?g-1,有机氯农药污染处于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非常普遍,并以六六六和滴滴涕为主,且多为历史残留。不同类型的土壤有机氯残留差异大,个别地区有超标现象。 3 治理措施 3.1 强化污染土壤的管理及监测能力 各级地方政府与相关单位,应注重建设综合监管机制,明确各项监管职责及任务;开展相关的农药知识专业培训,全面提升监管者整体素质及能力;注重建设土壤农药分析及测试平台,构建并完善各项标准测试方法及提升实验室整体分析测试的能力,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化土壤农药污染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强化污染土壤的管理及监测能力。 3.2 注重调查污染现状 全面开展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调查工作,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扩大监督范围、强化监测的力度,增加监测的频次,摸清国内土壤当中有机氯的农药实际污染面积、来源、强度与分布等状况;编制好农业土壤当中关于有机氯的农药实际使用清单、残留与排放清单等,构建起污染信息数据库及信息综合监管系统,掌握农业的土壤实际污染变化情况,为改善综合治理的措施提供依据。 3.3 严控及消除土壤污染源 重视有机氯农药的淘汰专项工作,停止使用以滴滴涕为中间体的三氯杀螨醇,逐步研发并推广高效安全替代物;强化农业的生态化管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含有有机氯的农药产品,避免新的有机氯等污染物逐渐进入到现有土壤环境当中,对农业的土壤污染问题予以严格管控。 3.4 强化土壤自净力 有机氯农药在耕地土壤中会通过光化学式分解、水解及微生物的分解等各种作用实现降解。故可借助各项农业措施,改善土壤pH、结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有机质的含量、黏粒含量等,不断增加土壤对于农药降解的综合能力。利用翻土处理,促使滴滴涕、六六六等相关有机氯的农药充分暴露于阳光之下,对其光化学的降解可起到极佳的促进作用。 3.5 实行综合治理 针对污染程度较轻的一些农业土壤,可通过采取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及修复污染各项综合治理措施予以有效处理,保证土壤环境的安全,避免污染进入农产品;针对污染程度较重的一些农业土壤,可通过农产品的禁产区域划定相关手段,配合相应生物修复、化学及物理各项技术,如土壤林洗、化学氧化还原、微生物修复等,实现对土壤当中有机氯的农药实施综合治理及控制。 3.6 逐步完善质控标准体系 针对于目前国内农药生产及使用期间各项问题现象,需先构建起现行农药监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加紧定制并出台关于农药污染的防治及农药环境的安全监管各项条例,要在法律法规基础之上,逐步强化检测及执法各项工作,便于彻底消除掉农药的危害;善于吸取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构建起适合本国国情的质控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逐步完善、优化,以能够切实地加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综合

农药残留对人体安全的危害

浅析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预防 姓名:陈军钊学号:084772202 班级:体教102班 [摘要]农药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在人体中怎样的形式存在,后来是怎样排出体外的?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表现的三种形式,并进行介绍急性慢性中毒和“三致”危害。蔬菜从农田到餐桌主要经过2个大的环节与做好从市场到餐桌这个环节的工作意义。 [关键词]农药残留人体健康危害 前言 首先,我们来关注下农药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在人体中怎样的形式存在,然后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其次,了解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和“三致”危害。再次,认知蔬菜从农田到餐桌主要经过2个大的环节与做好从市场到餐桌这个环节的工作意义。最后进行总结本次浅析食物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与预防的各项意义。 一、进入人体途径 通过皮肤吸附 当我们分装,稀释和喷洒农药时,会不小心将农药沾在手上,脸上和其它暴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部位。皮肤沾染了农药之后,随即农药被吸附,继而渗透到体内,形成急性暴露。不同农药对皮肤的渗透能力不同。有的农药是液体,且含有某种有机溶剂,比固相农药和水相农药更易于和更快于渗透到皮肤内部。如果皮肤沾染了许多农药,在一定情况下,可在几分钟内就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后果。一但农药进入真皮,到达皮肤的毛细血管,就会很快地进入血液中。农药,既使仅停留在皮肤部位还可引起皮炎,包括刺激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 通过呼吸吸入 人的呼吸道有很大的面积,可以非常有效地吸附农药,既能吸附蒸汽,也能吸附细小液滴,还能吸附超细颗粒物。蒸汽为自由分子大小,烟由许多细小的,其半径小于1微米的颗粒组成,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由于颗粒质量太轻受重力影响不大,随风飘去,像风筝一样,停留在高空之中。液滴,一般大于200微米时,受重力作用迅速落到地面,诸如细细秋雨。而在1微米到200微米范围的液滴,属于雾滴。呼吸系统,如鼻毛,可以有效地过滤气溶胶和大于30微米大小的颗粒。近7微米大小的颗粒将影响支气管;仅只小于7微米大小的颗粒才能到达肺气泡。 人的肺有许多细小的肺泡,表面积大。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它们进入血液中,使人得以吐故纳新,同时杂在空气中的农药蒸汽和细小液滴也通过它们进入血液。肠道长有许多绒毛,和像手指样的隆起物,伸到肠腔内,增加了表面积,食物和饮用水及杂在食物与水中的农药通过它们也能进入血液中,血液循环到全身。皮肤

常见农药剂型和特点

精心整理 常见农药剂型和特点 乳油(EC) 乳油是由不溶于水的原药、有机溶剂苯、二甲苯等和乳化剂配置加工而成的透明状液体,常温下密封存放两年一般不会浑浊、分层和沉淀,加入水中迅速均匀分散成不透明的乳状液。制作乳油使用的有机溶剂属于易燃品,储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乳油的特点是:药效高,施用方便,性质较稳定。由于乳油的历史较长,具有成熟的加工技术,所以品种多,产量大,应用范围广,是目前中国乃至东南亚农药的一个主要剂型。乳油的有效成分剂型。 悬浮剂是由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超微粉碎比较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5%~50%。平均粒径一般为3微米左右。是农药加工的一种新剂型。 悬浮剂有以下优点: ① 无粉尘危害,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 ② 以水为分散介质,没有由有机溶剂产生的易燃和药害问题; ③ 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允许选用不同粒径的原药,以便使制剂的生物效果和物理稳定性达到

最佳; ④液体悬浮剂在水中扩散良好,可直接制成喷雾液使用; ⑤比重大,包装体积小。 ⑥悬浮剂的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悬浮率高,粘附在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 冲刷,因而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著且也比较持久。 ⑦具有粒子小、活性表面大、渗透力强、配药时无粉尘、成本低、药效高等特点。并兼有可 湿性粉剂和乳油的优点,可被水湿润,加水稀释后悬浮性好。 水剂(AS) 使 以促 透。 势。 水分散颗粒剂是将固体农药原药和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等助剂和填料混合加工造粒而成,遇水迅速崩解分散为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的优点。水分散颗粒剂的有效成分一般在50-90%分散、悬浮稳定性好,悬浮率可达90%以上,分散后的颗粒细度达8~10微米,药效和商品性能好。农药有效成分不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熔点大于70℃的农药品种都适合加工成水分散粒剂。 水分散粒剂的优点在于: ①不用有机溶剂,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喷洒时没有粉尘飞扬,对作业者安全,减少了对环 境的污染;

生化处理前含有机氯化物废水处理技术

化工废水中含有机氯化物废水处理技术 化工废水中含有机氯化物废水处理技术 (1. 南京市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关键词】氯代有机物、催化还原、萃取、生物毒性,可生化性 一、背景资料 有机氯化物,包括氯代脂肪烃、氯代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等含氯有机化合物。氯代不饱和脂肪烃是不饱和脂肪烃中氢原子被氯置换后所得的结构呈链状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溶剂。 对人体毒性,这些化合物具有麻醉作用。最近发现以氯乙烯为代表的含氯烯烃有催肿瘤的毒性。含氯原子愈多,其毒性愈强,如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比氯乙烯对肾、神经系统、皮肤粘膜、肝脏等有更强的毒性作用。工业上常用的卤代烃大多数是易挥发的液体。 环境危害,有机氯化物的化学性质稳定,易在生物体、土壤和沉积物的有机质中累积,在自然界中降解缓慢,环境危害周期长。许多有机氯化物被认为具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三致效应。国家对氯仿、四氯化碳、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氯苯、氯酚等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主要氯代有机物,氯甲烷、氯乙烷、氯丙烷、氯丙烯……氯代芳香烃主要为氯苯、氯酚等。在农药、制药、精细化工、炼化等工业领域的污水处理中,该类有机物处理是难题。 对环境工程影响,含有机氯化物的废水生物毒性大,若直接进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将导致生物处理单元效率明显下降,活性污泥法治理污水的生物菌种将受到严重抑制或中毒,使企业的污水处理厂(站)生化工艺中污泥沉降性下降,污泥上浮,出水SS增多,造成生化难以进行,B/C和可生化性大大降低,若有机氯化物超过生物菌可耐受上限(如氯代酚浓度超过30mg/L,生物菌将受到严重抑制),污水处理的生化工艺将瘫痪(主要是指水解酸化工艺、厌氧工艺、好氧工艺等),最终导致出水不达标。 目前能够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机氯化物且具有工程意义的技术较少,业界总结的也较少,本文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梳理。 二、有机氯化物废水处理技术 在环境工程实践中,有机氯化物污染控制的本质是要保证废水的可生化性(B/C≥0.3),降低有机氯化物在废水中的浓度,不同有机氯化物对活性污泥最高允许浓度不同,相关文献对不同有机氯化物的抑制活性污泥的浓度范围为10mg/L~200mg/L,为防止活性污泥急性中毒,工程实践中常用以下二种方法。 (一)催化还原技术脱氯去毒 1、工艺特点 ?采用高效催化还原方法脱氯; ?催化还原反应器内还原剂不能短路形成沟流,不能钝化、板结; ?采用先进蓬松流化床设备,结构紧凑,布水合理,传质效果好; ?处理过程中化工废水的盐分不会影响催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设备和系统运行在常温、常压状态; ?加药和操作简单,设机旁电控箱,控制方便,无需要专门操作人员。 2、关键技术 ?还原剂价廉易得、可利用机加工副产物和剩料,且可规模化获取; ?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无二次污染且高效廉价便于规模化采购的原料; ?反应器设计要保证液液、液固传质好,即废水、还原剂、催化剂需要良好的传质; ?反应器设计要求解决差异密度的固液两相物料的混合与分离,催化还原过程存在混合、反应、分离三个过程,要求保证出水无SS(如催化剂、还原剂被带出,造成催化剂流失),反应过程泡沫、沉淀物需要控制和分离。

农药污染危害巨大

农药污染危害巨大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林病虫害,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因此,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严重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农药也可以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间接途径就是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经食物链的逐步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积累才显示出症状,不为人们所认识。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这类污染范围广,危害的人众多,在许多情况下,是人类自己在毒害自己。所以说,这类危害更加危险。 目前,农药已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给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无法估量、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1.农药污染的广泛性 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 每年有460多万吨化学农药被喷 洒到自然环境中。据美国康奈尔 大学介绍,全世界每年使用的 4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 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 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 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 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据美国环保局报告,美国许多公

实验三-1 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1)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 有机氯农药是氯代芳香烃的衍生物。具有难氧化、难分解、毒性大、高效、高毒、高残留的特点,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微溶解于水,易溶于脂类化合物;长时期残留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它们可越过胎盘屏障,能诱导微粒体的酶,从而产生神经毒性。常见的有机氯农药有六六六、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硫丹I、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II、乙醛异狄氏剂、硫酸硫丹、甲氧滴滴涕、DDT、DDE、DDD等。 而水环境中如果存留有有机氯农药,特别对于饮用水源,可以通过食用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测定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前处理方法; 2.掌握外标法确定水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的定量方法; 3.测定海水中残留有机氯农药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电子捕获检测器对电负性(分子或原子捕获电子产生负离子的机率)物质,如含卤、硫、磷、氮的物质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电负性越强,检 测器的灵敏度越高;而对电中性的物质,如烷烃等则无讯号,例如,CCL 4比正己烷的灵敏度高4X108倍。高灵敏度表现在能测出10-14 g/mL的电负性物质。电子捕获检测器广泛用于甾族化合物、金属化合物、金属鳌合物、多环芳烃、多卤或多硫化物的分析测定,在医学、农药、大气及水质污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所以样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经提取、净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可以与标准比较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出峰顺序:α-666、β-666、u-666、δ-666、p,p'-DDE、0,p'-DDT、p,p'-DDD、p,p'-DDT。 三、实验材料 1.材料:150 mL具塞三角瓶2个,5 mL玻璃分离净化柱2根,10 mL具塞试

常见农药剂型及特点

农药按剂型分类可以分成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水乳剂、水剂、颗粒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等,下面我们将以上常见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一下。 一、粉剂DP:由农药原药和填料,经机械粉碎混合而制成粉状制剂。 制剂要求:粉粒细度要求95%能通过200号筛目(即2.54厘米长有筛线200条,筛孔直径为74微米)。 特点及施药方式: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不分散或悬浮在水中,故不能加水作喷雾使用。粉剂因粉粗细小,易附着在虫体或植株上,而且分散均匀,易被害虫取食。粉剂使用方便,适于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因成本低,价格便宜,但附着性差,其残效期比可湿性粉剂、乳油的残效期要短,而且易污染环境。低浓度粉剂可直接喷粉用;高浓度粉剂供拌种、制作毒饵、土壤处理用。 二、可湿性粉剂WP:是由农药加湿润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混合粉状制剂。 制剂要求:细度要求99.5%能通过200筛目,悬乳率达到该品种的要求(如20%林丹可湿性粉剂悬浮率要求40%以上)。因为加有湿润剂,粒度很细,在水中容易被湿润、分散、悬浮。 特点及施药方式:主要用于加水喷雾使用。要注意不可将可湿性粉剂用来直接喷粉,因其分散性差,有效含量高,所以容易对植物产生药害,又不经济。 三、乳油EC:由农药原药、乳化剂、溶剂制成均匀一致透明的油状液体。 制剂要求:加水后变成不透明的乳状药液(即乳剂),稳定度要求在99.5%以上,若油珠直经在0.1—2微米间则呈半透明状,油珠直经在2—10微米问则呈乳白色。乳油要求经过长期贮存后,不产生沉淀,不分层,有效成分不分解失效。 特点及施药方式:主要采用对水喷雾施用,乳油的湿润性、展着性、附着力均优于可湿性粉剂。在使用相同剂量的情况下,活性高于可湿性粉剂、粉剂、水悬浮剂、颗粒剂等,乳油能够均匀地分布于药液中,并使药液容易在作物、虫体或杂草上润湿展着,容易渗透到作物、虫体和杂草体内,充分发挥药效。 四、水乳剂(浓乳剂)CE和微乳剂ME都是将液体或半固体农药有效成份分散在水中而制得,其中的有效成份必须在水中长期稳定。在激烈的搅拌下,借助适当的乳化剂将原药分散于水中,然后加入稳定剂、防冻剂等助剂调制成的乳状或透明液体,是一种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 制剂要求:水乳剂与微乳剂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在水中的有效成份的粒径不同,前者为0.1-50μm,外观为乳白色;后者粒子超微细,为0.01-0.1μm,外观透明或接近透明。配制微乳剂需用乳化剂的量通常比配制乳油或水乳剂时的用量都要大,有时用量高达30%。因此上下摇动微乳剂时,产生的气泡上升很慢,而乳油却很快。

(完整word版)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农药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一、概述 农药生产中的废水成分复杂、有毒、有害,大多有机磷含量高,生物降解性差,生化处理效率低。近来,针对农药废水的治理,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物化一生化相结合的治理工艺,使处理后水满足排放要求。 二、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图 2、工艺流程说明 农药废水中工艺中工艺不同、原料各异、废水中成分千差万别,且农药制取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有机物浓度高,如直接生化处理、难度大、费用高。根据水质特点先采用化工手段(萃取、蒸溜、吸附等),分离原料及产品,回用于生产中,废水进行均合,调节废水的PH值,并加入污泥脱水冲洗和生活污水,提高可生化性,泵提升进入SBR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 在SBR池内历经厌氧一缺氧一好氧的历程,在活性污泥的作用下,使水中有机物充分降解,并脱氮除磷,使出水满足排放要求. 三、技术特点 1、清污分流,降低了工程报价及运行费用。 2、回收原料和部分成品,减少污染并提高原料利用率。 3、采用先进的SBR技术,使基建投资降低,占地节省(SBR工艺使二沉池,反应池合二为一,不需设污泥回流系统)、运行成本低、运行管理便捷。出水水质稳定。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CODcr去除率>90%,BODs去除率>95% 电耗0.75kw .h/m3 废水药耗0.3-0.5元/m3; 废水运行成本07-0.8元/M3废水 工程投资1000—1500元/M3废水 五、工程实例

农药厂废水处理 设计规模Q=2500m3/d 原水水质CODcr=1000mg/L BODs=500mg/L 出水要求CODcr<200mg/L BODs<50mg/L P<0.5mg/L 工艺:废水----中和---调节池---水解---SBR----出水(来源:谷腾水网) 如果您有污水需要处理,可以将您的排污量、污水水质以及排放要求发布到污水宝,符合要求的环保企业获知您的污水处理需求后,主动与您沟通并为您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您可以货比三家选择您最满意的! 农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农药品种繁多,农药废水水质复杂,其主要特点是:①污染物浓度较高,COD(化学需氧量)可达每升数万毫克;②毒性大,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还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质以及许多生物难以降解的物质;③有恶臭,对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④水质、水量不稳定。因此,农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农药废水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农药生产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力求达到无害化,不过处理技术尚不完善。 多种处理方法介绍; 1 氧化法处理农药废水 深度氧化技术(AOPs)可通过氧化剂的组合产生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OH,被认为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的最佳技术。 深度氧化技术(AOPs)可通过氧化剂的组合产生具有高度氧化活性的·OH,被认为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佳技术。 引入紫外线、双氧水联合作用和调控反应体系pH,可进一步提高臭氧深度氧化法的效率。研究表明,紫外光催化臭氧化降解农药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废水成效显著,臭氧/紫外(UV)深度氧化法(比较单独臭 氧化、臭氧/紫外、臭氧/双氧水、臭氧/双氧水/紫外4种臭氧化过程)是最好的臭氧化处理方法。2, 4-D 200 mg·L-1的水样,反应30min, 2, 4-D降解完全, 75 min时矿化率达75%以上。碱性反应氛围有利于臭氧化反应进行。双氧水的引入对2, 4-D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双氧水分解消耗OH-,没有缓冲的反应体系pH 降低,限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和·OH自由基链反应。文献表明添加H2O2对光解效果有一定改善作用,投加量达到75 mg·L-1时,水样的COD去除率由零投加时的20%提高到40%,但过量投加对处理效果没有进一步促进作用。曝气能促进光解效果,特别对UV/Fenton工艺作用更为显著,光解水样2 h后,曝气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可从不曝气条件下的30%提高到80%。 催化湿式氧化能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为高浓度难生物降 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型技术。 催化剂是催化湿式氧化的核心,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剂。韩利华等[ 37 ]以Cu和Ce 为活性组分,制备了Cu/Ce复合金属氧化物,比较了均相-多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中,分别用硝酸亚铈和硝酸铜作催化剂,反应一定时间后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5. 5%。用硝酸铜作催化剂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具有较高的活性,但Cu2+有较高的溶出量。张翼、马军[ 39 ]在废水中加入2种自制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只用臭氧处理的情况下7 d后有机磷的去除率为78. 03%;在催化剂A存在下,去除率可达93. 85%;在催化剂B存在下,去除率可达为88. 35%。在室温和中性介质中均属于一级反应。 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碱性条件下氰根(CN-)先被氧化为氯酸盐,氯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碳酸盐和氮气,从而彻底消除氰化物毒性。将含氰农药废水空气吹脱除氨后,采用ClO2作为氰化物的氧化剂,氰化物浓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