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作用分析
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2例临床观察

2 治疗 方法
2 1 手术方法 . 臂 丛神经 阻滞麻醉 下 , 上充气止 血带 , 常规 消毒铺 巾, 用掌 侧入 路 , 选 在桡 骨远 端 的掌侧 做纵 形皮 肤切
口, 始于桡骨干 , 止于远侧腕横纹 , 保护正 中神经 , 潜行切开腕 横韧带。在掌 长肌腱深 面、 指浅肌腱 和正 中神经之 间深 入 屈
解剖, 向桡侧牵开正 中神经 , 断旋前方 肌的桡侧 , 切 显露 桡骨
面的稳定性 , 止复位 2 丢失 , 防 次 稳定整 复后 的骨折 端 , 阻止
了远端骨折块的侧方 移位。③L P固定时 , 钉头上 的 凸螺 C 螺
纹与接骨板螺钉孔上 的凹螺纹 紧密咬合 , 呈锁定 状态 , 形成 牢
临 床 研 究
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 特别是 骨质疏松严重者 ,
M Bie c r 评分和纽 约 骨科 医院腕 关节 评 估标 准评 分L , 2 d 】优 5 J
例 , 6 , 1 , 良率达 9 .7 良 例 可 例 优 68 %。
单纯的石 膏外 固定很 难做 到关节 面 良好 的对位 和稳定 的固
生
远端, 呈严重粉碎性 , 横行切 开关节囊 , 则 直视 下整 复桡 骨关
节面。复位骨折 , 恢复桡骨的长度 、 角 、 掌倾 尺偏 角 , 用克 氏针 临时固定。背侧骨块 复位 困难 者 , 前臂 背侧 相应部 位做切 在 口辅助复位 , 用拉力螺钉 固定 ; 复位后 干骺端遗 有骨缺损 者 , 行同种异体骨填充, 关节 内骨折片在直视下 复位 并保 持平整。 选择长度适 当的斜 T形 L P 置 于桡骨 掌侧 , c, 先在近端 1 枚普 通皮质骨螺钉固定 , 不进行加压 , 然后在定位 器引导下 用 3 枚 锁定螺钉 固定远端骨折 片 , 骨折近端 用普 通螺钉配 合锁定螺 钉 固定 。骨折严重粉碎及骨 质疏松特 别明显者 , 用克 氏针 加 固定。给予石膏外固定 。 22 术后处理 .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 素 4—7天 , 对症 处理 . 同 时注意运用 中医辨证施治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 。早期指导患 者进行指间关节和掌 指关 节的功 能锻炼 。2周 后去除石膏外 固定 , 指导患者行腕关节 功能锻炼 , 以舒筋散 ( 州中医药 予 广
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在Colles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研究

3 1例 , 4 例 , 9例 , 6例 , 良率 8 . 5 。 良 5 可 差 优 O8 % 3 讨 论
杨 宝 利 等 _ 总 结 桡 骨 远 端 不 稳 定 骨 折 的 特 点 是 : 桡 腕 关 3 J ① 节分离移位大于 2 mm; 背 侧倾 斜角 大 于 1 。③ 桡 骨 短 缩 大 于 ② O; 5 m; 骨 皮 质 边 缘 粉 碎 面 大 于 5 % ; 关 节 面 不 平 整 大 于 a r ④ 0 ⑤ 2 m; 同时 涉 及 两 个 关 节 面 的 骨 折 ; 严 重 骨 质 疏 松 。 由 于 a r ⑥ ⑦
用 锁 定 加 压 钢 板 ( C 并 根 据 骨 折 类 型 , 用 掌 侧 或 背 侧 人 路 L P) 采 切开 和 复位 内 固 定 治 疗 桡 骨 远 端 不 稳 定 骨 折 9 4例 , 得 良 好 取
效果 , 报告如 下。 本 组 9 . 4例 , 4 男 5例 , 4 女 9例 ; 龄 l ~ 7 年 9 3 岁, 均 4. 平 8 4岁 ; 侧 4 左 1例 , 侧 4 右 7例 , 侧 6例 。 损 伤 原 因 : 双 摔伤 5 3例 , 坠落伤 1 6例 , 伤 1 , 祸伤 1 。按 A 砸 2例 车 3例 O桡 尺 骨 远 端 骨 折 分 类 : 3型 9例 , 1型 1 A B 8例 ,2型 2 B 3例 , 3型 B
对 于 桡 骨 远 端 不 稳 定 骨 折 , 别 是 累 及 关 节 面 的 粉 碎 性 骨 特 折 , 易导 致 腕 关 节 功 能 严 重 损 害 , 越 来 越 倾 向 于 手 术 治 疗 , 容 现 但 手 术 方 法 尚 未 统 一 … 。我 们 从 2 0 0 5年 7月 ~2 1 00年 6月 应
第 3 3卷 第 5 期 21 0 1年 1 0月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 e od】 Ts p le Rd sr te; r t e xtnI e a K yw rs a p t a u fc r Fa u ao; t n he a ; i a u s c r f i n r i l
c l n n 1 a e , o d i a e n ari a e Co cu i n I i n i e yt r a eu sa l r cu e it a el ti 9 c s s g o n 9 c s sa d f i n 4 c s s e n l so t sa a wa o t t h n t b ef t r so d s r — dl e t a f l a
p dis, iz o o e Hopha , n ho 65 0, n ae c L n h u Pepl s l Liz u45 0 He an
H A G Yf Dp  ̄ m r o U N u u ea me o Ot — f h
【 bt c】 O j te o ne i tt f tot a etof c r o d t d s i ae len r l xtn A s at r be i T vsg e h ees fr m n f ate slai t Ts p a tn ao cv i ta e fc e rr u ia r u w h h p t ie af i f i
.
,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 本组 3 2例 , 1 , 1 , 男 3例 女 9例 年龄 2 7 4~ 0岁。 左侧 1 , 5例 右侧 1 7例。致伤原 因 : 伤 1 , 摔 8例 运动伤 6例 , 车 祸 伤 5例, 坠落伤 3例 , 中 3例为 陈旧性骨 折。按 A 其 O分类 法 ,1型骨折 8例 ,2型骨折 5例 , 3型骨 折 4例 , 1型骨折 B B B c 9例 ,2型 6例 。 c 12 手术方法 : . 臂丛 阻滞麻醉 后 , 患者取 仰卧 位 , 于桡 掌侧做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锁定尴尬帮您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之间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52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b组52例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对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发现,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8%,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具有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随机分成两组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中a 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进行治疗,b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
1.2.1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第一步,患者取平卧位,并对局部血肿进行麻醉;第二步,沿前臂长轴行需要持续对抗牵引进行纠正移位,并以成角反折和提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复位;最后一步,在复位满意后,用石膏进行腕关节固定,并注意保证患者的各掌指关节的活动性。
注意,复位固定后,患者要在1周后进行x线复查,2-3周左右进行更换中立位石膏进行固定,而到6-8周后再次进行x线的复查,待确定愈合后方可进行石膏拆除,进行功能恢复性锻炼。
1.2.2 锁定钢板固定。
第一步,对患者的桡骨远端掌侧进行纵行切口,在桡侧腕屈肌进行纵行入路;第二步,切开旋前方肌并使骨折处显露,接着进行牵引恢复患者桡骨原有的长度,在直视条件下进行复位;第三步,使用克氏针进行简单的固定,并将已经定制的锁定钢板紧贴与桡骨远端,然后打入骨螺钉,同时需要安装导向器进行调整整个钢板的位置,进而在远端进行螺钉锁定。
经x线的透视检查患者的复位满意后进行切口的缝合。
注意。
术后需要定期进行x线复查,并根据患者的愈合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活动的强度。
1.3 疗效标准。
参照dienst的功能评价进行评定[1]:优:患者无疼痛,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功能无任何损伤,同时握力同对侧,一般掌屈或者背伸减少<15°;良:患者出现有疼痛,剧烈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功能和握力都趋于正常,掌屈或者背伸减少在15-30°之间;中:患者经常出现疼痛,整个工作受到轻度的限制,功能和握力均减少,掌屈或者背伸减少在30-50°之间;差:患者出现持续疼痛,正常的活动受到限制,功能和握力处于明显的减弱状态,掌屈或者背伸减少在500以上。
掌侧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掌侧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作者:赵文明毛立彪柴俊贾永峰钱亮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AO /ASIF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
按AO /ASIF分类, B3 型3例, C1 型10例, C2 型8例, C3 型2例;均为闭合骨折;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5例。
结果:本组23 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1个月。
X线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
术后桡骨远端掌倾角6°~15°,平均10.6°;尺偏角15°~23°,平均20.1°关节功能疗效优9 例,良13 例,差1 例。
优良率为95.6%。
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LCP是可靠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内固定;锁定加压接骨板【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07-02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创伤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20% 。
多数可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等非手术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且治疗方法不一[ 1 ]。
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对2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LCP 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9 例,女14 例;年龄42 岁~75岁,平均67. 5岁;摔伤16例,交通伤4例,坠落伤3例;左侧8例,右侧15例;按AO /ASIF分类, B3 型3例, C1 型10例, C2 型8例, C3 型2例;均为闭合骨折;新鲜骨折18例,陈旧性骨折5例。
2 治疗方法2.1 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充气止血带,行常规消毒铺巾。
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进展及策略

至 16 年 掌 侧 钢 板 才 开 始 应用 于 治疗 桡 骨 远 端 掌 侧 移 95 位骨折 。用于治疗背侧移位 的骨折如 C l s ol 骨折的背侧 e
钢板 , 尽管比掌侧钢板应用得更早 , 由于存 在伸拇长肌 但 腱损伤 问题而没有 得到 广泛应用 。随后 , 人们 对背 侧钢 板 的设计做 了许多改进 , 尤其是 19 年开始用 改进的背 97 侧钢板治疗后取得 了明显 的改善 。不 过 , 与钢板 相关 的 伸拇长肌腱损伤 问题 依然 没有真 正解决 。从 理论 上讲 ,
对于背侧移位 的骨折 , 采用背侧 钢板进 行治疗 可 以达 到 理想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 同时也 可以取得满 意的 X线 片 结果 , 但可惜的是安置 在背侧 的钢板与 伸拇长肌 腱等伸 肌腱毗邻 , 手腕活动时伸肌腱 在钢板上滑动 , 可能导致肌 腱 发生炎症甚至断裂 , 腕关 节 的背伸活 动范 围也 因而减 小, 故临床上逐渐放弃 使用 之。有 人采 用掌背 侧双 钢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保守治疗的比较

Mcr e评 分 标 准 行 功 能 评 估 。 结 果 bi d 【 键 词】 桡 骨 骨 折 骨 折 固定 术 关
L P 内 固定 器 组 复位 质 量和 疗 效 均优 于石 膏 组 。 结 论 C 锁 定 加 压 钢 板
固定 期 间活动 掌指关 节 , 少粘 连 。术 后 当天 、 减 2周 、 6周 、 年 随访 并摄 片复查 。 1 1 3 2 B组 . . 血 肿 内麻 醉 , X 线监 控 下 , 法 复 在 手 位 , 臂 石 膏 固定 腕 关 节 于 矫 形 位 , 短 2周 后 改 中 立
位 。6周 后拆 除石 膏 。拆 除石 膏前 后 均 指 导功 能 锻
炼 。术后 当天 、 2周 、 6周 、 1年 随访并摄 片复查 。
2 结 果
1 1 病 例 资料 本 组 3 . 6例 , 2 男 4例 , 1 女 2例 , 年 龄 1 ~5 8 2岁 。按 AO 分 类 原则 : 型 4例 , 型 5 B B 例 , 型 7 , 型 8例 , 型 9 , 。 3例 。致 例 C C 例 C 型
1 材 料 与 方 法
位 以气囊 止血带 止 血 。桡 骨 远端 掌 侧 入路 ( 5例 ) 1 , 注 意保护 好正 中神经 , 开部 分旋 前 方肌 , 露骨 折 切 显 端及 移位 的骨块 , 情决 定 是 否 切 开 腕 关 节 囊 。直 酌 视下 行骨 折复位 , 对有 骨缺 损 和塌 陷 的病 例 , 酌情 采 用 自体 骨 或 人 工 骨填 充 。选 用 适 当 的 L P接 骨板 C 螺钉 固定 后 。缝 合 旋前 方 肌 、 下 组织 和皮 肤 。采 皮 取 背侧 入路 者 ( 4例 ) 在 直视 下 复 位 , , 如有 必 要 可将 Lse 结节 切除 , itr 检查 关 节 面解 剖 复位 后 用 L P内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作用分析目的:探讨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本次
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本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依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行选择钢板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选择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加快骨折愈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选择钢板;作用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增强显著带动了社会活动的多元化,交通运输业、工业不断发达,高能量创伤呈上升趋势,其中桡骨远端骨折占有一定的发生比例[1]。
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案治疗直接关系的预后康复,故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本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笔者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17~74岁,平均(37.3±2.1)岁。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均经X线摄片检查确诊,左侧22例,右侧58例。
致伤原因:重物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22例,交通意外伤46例,其他4例。
依据AO分型标准,B型骨折51例,C型骨折29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
观察组采用选择钢板固定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 选择钢板术前均对骨折线距骺板具体距离加以测量,完善L型、直型、T型或三叶草型合适钢板的准备。
1.2.2 手术步骤术前均行骨折部位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取抗生素应用,行凝血象、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均正常后可开展手术。
依据患者机体和骨折情况选择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取气囊止血带于上臂环扎。
手术入路均于
腕掌侧选择,在前臂远端端掌面作一切口,长约8~10 cm,在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间行分离操作,向尺侧拉正中神经和其他肌腱,向桡侧拉拇长屈肌腱,于桡骨起始在旋前方肌处切断,并行缝线牵拉开操作,骨折显露,对骨折处在直视下完成复位,以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和桡骨茎突高度为复位重点,并完成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角恢复[2]。
存在骨缺损的病例,先行人工骨植骨术再实施复位操作,获得满意的复位后,在桡骨远端的掌侧置入合适形状的钢板,并用螺钉固定,注意螺钉打入时需避开骨折线。
取引流管放置,对旋前肌缝合,并将切口关闭。
术后定期复查,并行腕关节持续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
治愈:外关及功能完全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尺偏角和掌倾角均呈正常恢复,对位对线良好,达到解剖复位标准。
好转:外观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未影响日常生活,X线检查显示尺偏角和掌倾角在正常范围内,对位对线可。
未愈:X线检查显示仍有侧方移位或成角移位,对位对线差,需手术治疗和重新整复,否则将对外观和功能造成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治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
观察组(n=40)32(80.0)7(17.5)1(2.5)39(97.5)*
对照组(n=40)17(42.5)15(38.5)8(20.0)32(80.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创伤骨科中,桡骨远端骨折为较为多发和常见的类型,治疗方案多样,多应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单纯骨折,可获得良好预后[3]。
但因皮质骨在干骺端少而薄,多为松质骨骨质,在力学上相对薄弱,远端骨骺距尺桡骨远端骨折处较近,为骨折易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腕关节在受伤时呈背伸状,骨折处骨折因高能量创伤而扭曲、碎裂甚至塌陷,增加了复位外固定的难度。
采
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较难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使骨折断端获得良好复位,并维持稳定固定。
易诱导骨性关节炎发生,促使部分腕关节功能丧失。
故针对此类骨折治疗时,通常需行手术内固定方案,以往多应用克雷氏针固定,其优势在于对骨骼造成的损伤较小,切口小,但骨质碎裂时采用克雷氏针易增加固定松动、再移位或旋转风险[4]。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关节面移位较大,具有掌侧或背侧皮质粉碎,桡骨短缩,掌倾向向背侧面倾斜>20°,复位后可再次发生移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钢板固定为获得有效预后的关键[5]。
可依据患者不同骨折类型和部位对钢板进行选择,如T型钢板、L型钢板等,以桡背侧、桡掌侧等为置入路径。
选择钢板为临床锁定钢板中较常用的类型,传统钢板行螺钉固定后,不能自锁,依据骨面与钢板的摩擦力使稳定性增加,易有松动现象发生,无法达到有效内固定,而锁定钢板可在术中达到锁定状态,使钢板与螺丝钉更牢固结合成一整体,避免骨折复位后移位,且把持力较好,早期腕关节即可行功能锻炼,并使钢板压迫骨折部位的力度减小,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为骨折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选择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加快骨折愈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昌戎.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145-146.
[2]罗胜明,陈泽雁,莫子亮,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1):1599-1600.
[3]唐卫民.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15-16.
[4]王谦,刘光军,杨磊,等.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1):25-27.
[5]张正洲,丁鹏,汪洋,等.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当代医学,2012,18(32):88.
[6]唐卫民.选择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