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练习题

工笔花鸟练习题
工笔花鸟练习题

工笔花鸟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与西方艺术相比,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世界的构造。

2、“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此话出自()之口。

3、我国的毛笔历史悠久,品种非常丰富,分为()、()和()三类。

4、熟宣纸是在生宣纸上加()和()制成的。

5、中国画颜料根据它水溶解的程度可分为()和()两大类。

6、从绘画传统的角度说,素描可分为传统的素描和传统的素描。

7、一般说,素描水平有四个发展阶段:幼稚阶段、研究阶段、阶段和阶段。

8、决定素描能力高低的要素基本上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9、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人们的视线从视点起,呈状;以视点为准,物体由及

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

10、画家和艺用人体解剖学家通过对人的观察和研究,概括出人的头部比例为。

11、《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为五代的(),《嫦娥执桂图》的作者为明代的()。

12、工笔画的作画步骤可分为()、()、()等。

13、工笔人物临摹中所选的范本,必须是具有()的作品。

14、《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仕女,其(),()、()等肌肤部分用线墨色较淡,线的粗细也基本一致。

15、素描稿,古人称为(),一般采用()笔和质地比较厚的画纸。

16、风景速写的表现技法基本有以下三种:一是法,一种是画法,还有一种是

的画法。

17、人物头像、胸像、半身像及全身人像素描均属于素描的范畴。

18、人体的一般比例关系是以人的长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19、和的组合决定着人体结构的基本造型。

20、人体素描习作的方法步骤,一般分为打轮廓、和等三个步骤。

21、中国传统艺术注重主观心理世界的构造,反映在人物画创作中,首先是对()的奉行。

22、在学习、研究工笔人物画的时候,一定要本着()、()的原则。

23、从工笔画制作的需要可准备以下几种毛笔,如()、()、()等。

24、画工笔画中的墨分()、()、()三种。

25、渲染可分为()和()两个主要部分。

26、熟宣自己也可以制作,方法是用骨胶、明矾加水,均匀的涂染在生宣纸上,胶矾比例为()比()。

27、目前工笔画对色彩丰富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画中欠缺的颜色可以用()和()作为补色。

28、鉴别墨的好坏,一是看墨的(),二是看()。

29、工笔人物画的用线工整细致,一般以()用笔。

30、《眷秋图》《黑蝴蝶》的作者分别为()和()

31、在长沙出土的楚帛画(),汉代彩绘()是至今所能见到最早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

32、()在审美方面,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理论。

33、传统人物画最早大多是工笔画,直到()首创水墨山水,()又把水墨技法应用于人物,水墨人物画才逐渐兴起。

34、宋代是我国绘画有历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在人物画的表现题材和内容上,由宗教神话和宫廷生活向()拓展。

35、李唐是宋“院体画”的集大成者,他的()显示出了人物画心理刻画的精湛功力。

36、()的白描人物自吴道子出,集各家之长,创造的“白描”人物画法,自成一格。

37、元代的水墨人物画在体裁上一般以带有()的人物为主,表现手法上以()与()相间的作品居多。

38、建国后水墨人物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题材为主,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

39、在写意人物画中,常用的墨法有()、()、()、()和()

40、水墨人物画在用色方面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的使用,二()的使用,三()的使用。

41.中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从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又分()和意笔两大流派。

42.()代是化鸟兴盛时期。

43.()是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的核心。

44.()在工笔花鸟中占有重要地位。

45.()是工笔画着色技法中一种重要方法。

46、章法的目的:布势、容势、( )、得势。

47、章法的效果( ),别开生面。

48、花鸟的根本目的是:师造化、( )。

49、花鸟的三大技法:( )、墨法和( )。

50、凡是一笔中用了( )种以上的简单用笔方法,即为复合用笔。

51.谢赫在《画品录》中提到()指临摹。

52.()是写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53.构图又名()布局,置陈,布势。

54.技法也是源于()的。

55.墨分五色()、()、()、()、()。

二、连线题

1、顾恺之《洛神赋图》

张萱《簪花仕女图》

周昉《货郎图》

李嵩《虢国夫人游春图》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陈洪绶《儿子》

李峰《少女》

齐鸣《眷秋图》

何家英《黑蝴蝶》

刘泉义《秋螟》

2、

李乃蔚《列女仁智图》

苏六朋《归云》

任薰《闺中礼佛图》

任仁发《太白醉酒图》

顾恺之《张果见明皇图》

周昉《纨扇仕女图》

张萱《步辇图》

顾宏中《捣练图》

唐寅《韩熙载夜宴图》

阎立本《嫦娥执桂图》

三、名词解释

1、静物

2、造型艺术

3、水色

4、石色

5、《被缚的奴隶》

6、全因素素描表现技法

7、分染

8、罩染

9、构图

10、泼墨法

11、染

四、简答题

1、形体的明暗关系由哪些方面决定?

2、人体素描写生有哪几种表现方法?

3、简述工笔人物画创作方案中的构图。

4、简述工笔人物画创作方案中的色稿。

5、静物写生组合的原则有哪些?

6、半身像素描中手部形象的刻画要注意哪些?

7、人体速写表现的要领主要有哪些?

8、工笔人物画的着色基本技法有哪些?

9、工笔人物画全身像写生分哪些步骤?

10、列举水墨人物画写生有哪些步骤?

11、沟填和勾勒两种的风格有那些不同?

12、怎样进行工笔花鸟画的创新?

13、工笔花卉常用的几种着色技法?(至少五种)

14、花卉着染的几种形式和步骤?

15、什么是章法?

16、执笔的原则是什么?

17、何谓入墨?

18、何谓画眼?

19、写意花鸟的表现形式?

20、吴昌硕的作品特点?

21、什么是“六法”?

22、清代是意笔花鸟的形成时期,举出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五、选择题

1、花卉与人物着染的主要不同点()。

A、墨染

B、活色

C、色调

D、分染

2、( )是工笔画着色技法中一种重要方法。

A、分染

B、墨染

C、单采

D、墨色

3、下列哪些是赵孟坚的作品( )。

A、<<木芙蓉图>>

B、<<雪树寒禽图>>

C、<<果熟来禽图>>

D、<<墨兰图>>

4、钱选的传世作品( )。

A、<<桃花幽鸟图>>

B、<<竹石集禽图>>

C、<<八花图>>

D、<<桂菊山禽>>

5、<<万紫千红>>为多种( )花染色的示范。

A、黄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6、( )法是用墨色双勾出被描绘对象的结构.然后再染色.

A、飞墨法

B、双勾法

C、入墨法

D、飞色法

7、明代顾凝远<<画引>>中指出 ( )必先用意于右。

A、凡势欲左行者

B、凡势欲右行者

C、凡势欲前行者

D、凡势欲后行者

8、以( )而触纸谓之点。

A、笔尖

B、笔头

C、笔端

D、笔末

9、执笔的基本原则是( )。

A、指实掌实

B、指虚掌虚

C、指虚掌实

D、指实掌虚

10、泼墨的特点是( )气势雄壮。

A、浑厚稳重

B、墨气淋漓

C、别有韵味

D、清新明快

11、下列那些是李迪的作品()。

A.《花石游鹅图》B.《雪树寒禽图》C.《双鹰图》D.《双雏图》

12、明代水墨山水和()画技法的发展使意笔花鸟有较大发展。

A.四笔B.八法通C.四君子D.三任13、明中叶以后出现了陈淳()两位意笔画鸟的宗师,他们发展水墨的表现技法扩大意笔花鸟的题材。

A.吕纪B.徐熙C.孙隆D.徐渭

14、清代习()者以沈铨最有名。

A.双勾法B.没骨法C.点染法D.分染法

15、中国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从表现形式与风格上分为()和意笔两大流派。

A.人物B.山水C.工笔D.花鸟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主观心理

2、苏轼

3、羊毫、狼毫、兼毫

4、骨胶、明矾

5、水色、石色

6、中国写意、西方写实

7、成熟、意象表现

8、感觉能力、知识、作画技巧

9、直线放射、近、远10、三庭五眼11、顾宏中、唐寅 12、素描稿、过稿、渲染 13、典型性 14、面部、手、胸部 15、粉本、铅 16、勾线、水墨、线条和色调并重17、人物肖像18、头19、骨髓和肌肉20、深入刻画、整理完成

21、传神论 2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3、勾线笔、染色笔、底纹笔

24、松烟、油烟、漆烟 25、分染、罩染 26、2比1

27、水彩色、水粉色 28、光泽、质地 29、中锋 30、陈洪绶、刘泉义

31、《人物龙凤图》、《御龙图》 32、顾恺之 33、王维、吴道子

34、民间世俗生活 35、《采薇图》 36、李公麟 37、环境、工笔、写意 38、现实生活 39、破墨法、没骨法、宿墨法、泼墨法、积墨法

40、固有色和纯色、调和色、色墨混合

41花鸟42宋43笔墨44色彩45分染

46取势47时出新意48夺天工49笔法章法50两种

51、传移摹写52、笔墨53、章法54、生活55、焦,深,中,淡,清。

二、连线

1、

李乃蔚——《归云》苏六朋——《太白醉酒图》

任薰——《闺中礼佛图》任仁发——《张果见明皇图》

顾恺之——《六女仁智图》周昉——《纨扇仕女图》

张萱——《捣练图》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唐寅——《嫦娥执桂图》阎立本——《步辇图》

2、

顾恺之——《洛神赋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李嵩——《货郎图》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陈洪绶——《眷秋图》

李峰——《少女》齐呜——《儿子》

何家英《秋瞑》刘泉义——《黑蝴蝶》

三、名词解释

1、一般系指适合于在室内进行写生的室内用具,如小型家具、文具、炊具、室内装饰品、艺术品、玩具、乐器等等。

2、人们创造的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审美价值和可视性的艺术。造型艺术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立体造型艺术如雕塑,一种是平面的徒刑艺术如绘画。

3、水色:多由植物色构成,容易与水融合,色质细腻、透明,故也叫透明色。如藤黄、花青等都属于这类颜色,有些矿物色质地极细,加胶后也可制成水色,如朱镖膏、赭石膏等。

4、石色:由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粉末状,不透明,固也称不透明色,如石青、石绿、朱砂、雄黄、土黄、土红等都属于这类颜色。

5、米开朗基罗作。是一件没有进一步加工细琢的作品,尤其是面部的粗凿刀痕,仿佛是奴隶的苦难生活的自然印记,突出了奴隶粗狂、勇猛的性格。再加上起帆蚌的双臂、强烈扭曲的身躯、紧绷的肌肉、高昂的头部等等,无一不显示花簇不屈不挠、挣扎反抗和渴望解放的神情。

6、是一种兼顾形体结构关系、空间关系、明暗色调关系、透视关系、质感关系的表现方法。

7、分染:主要是表现形体结构的凹凸、明暗关系,以加强形体的立体感、质量感、空间感,同时要注意形体各部分色彩的冷暖变化。

8、罩染:是指对某一完整形体用一种色彩统一的普染一遍,也可以是对几个形体或整个画面用一种色彩统一的普染一遍,目的是明确某一形体的色相或形成色调倾向。

9、构图:是画家主观的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在有限的平面空间里选择体现主观意义的视觉形象,运用形式的因素,使之具有条理性,既能有变化又和谐的构成形式,引导观者按照作者的意图,有次序的观赏画面。

10、泼墨法:指用大笔,运墨有力而育快淋漓,以较多量的墨色不均匀的信笔挥洒,涂写在纸上的一种方法,泼墨一般适合于表现对象形体不太严格的、画积又比较大而不必要强调细节形象的地方。

11、染:染以润笔为主,在涂染时需见笔触,侧锋用笔水分要大,染在绘画中起着统一画面使画面更整体的作用,在空间的片于是上,用染的方法能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烘托主体形象,使客观物象更加突出,染在整理画面时是常用的手法。

四、简答题

1、①光源的多少及光线的强弱;②光源距离形体及其各部位的远近;③形体体面和光线构成的角度;④形体本身的色彩深浅及透明度、反光性能;⑤周围环境色彩深浅及反射光的性能。

2、①全因素人体素描;②轮廓线和明暗色调并用的人体素描;③结构人体素描

3、构图是画家表现自己的艺术思想,将创作意念和艺术思想初步物化为视觉形态,从而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构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所要表现的素材、内容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中,形成画面中的基本构成关系,一幅画应多画几个构图,从中反复比较、修改,以达到尽可能的完善。

4、色稿前可以作一个黑白稿,把画面的黑白分布、强弱的对比设计好。色稿很有必要,一幅创作由许多结构元素组成,色彩关系复杂,在稿上直接选色,布色比较困难,工笔画制作又不宜修改,因此,通过色稿调配好色彩的相互关系,定下色稿,作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后期制作。

5、①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②由中心、有变化、有对比;③光线和背景;④构图的形式美

6、①手部的色调深浅虚实要注意和头部形象的色调进行比较,不要过深、过浅,过实或过虚。

②表现手法应和头像的画法一致。

③注意体现手部和头部的正确透视和空间关系。

④从整体效果看,头部形式应最为突出,手部形象次要,而不应相反。

7、①头部形象以画准其动势为主,五官表情的刻画不是人体速写的重点,可以忽略不画或适当的简约。

②比例和动态趋势正确,其中以画准人体各关节的位置关系最为重要。

③注意中心线和重心线的位置。

④注意人体动态骨点的表现。

⑤注意人体动态中某些突出影响人体体面造型的肌肉形象的表现。

8、(1)勾线(2)分染(3)罩染(4)平涂(5)勾勒(6)垫色(7)托色(8)填色(9)洗色(10)高染(11)低染(12)接染(13)罩粉

9、(1)素描稿(2)白描稿(3)分染(4)罩染(5)完成稿

10、(1)起稿。首先观察,然后选择笔墨形式,确定意想,经营位置、笔法等。(2)落墨。下笔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下笔要肯定,大胆落墨,细心收拾,一般的顺序先是从头部开始,依次又为眼、鼻、嘴、耳、脸部轮廓及发式。(3)手的处理。手和头部的刻画是一幅画成功的关键。(4)衣纹的处理。注意衣纹的穿插和疏密关系。(5)着色。以墨为主,以色为辅。(6)调整画面。在笔、墨、形、神、线的疏密浓淡和画面的黑白、灰等方面做调整。(7)背景与道具的处理。

11.勾填法开始就用深浅不同的墨色勾好白描线条.着色时沿墨线内缘填色.色不压墨墨线始终是突出的.勾勒法开始用较淡的墨色,着染时沿墨线的外缘添色,色把墨线盖住,着染完成后,用同类深色把轮廓线复勾一遍,叫”勒”.勾勒法最后勒的颜色线起主要作用,一定要勾好.勾添和勾勒法也可以结合运用.

12工笔花鸟的创新,首先要求作者的思想感情新,要热爱生活,深入到生活中去,以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去发现美好的题材,要有强烈的创作欲望,要有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艺术趣味,这是创新的基本条件.总之艺术要有感而发,不能装腔作势.没有溶入自己感情的作品,只能是庸俗的作品.

13.⑴分染⑵统染⑶罩染和平涂⑷接染⑸点染⑹烘染⑺积水⑻托色⑼立粉

14.⑴墨染:墨染是在白描勾勒之后,只以浓淡不同的墨色来着染.

⑵淡彩:以透明水色如花青,藤黄,曙红,赭石和白粉等色进行着染的画称为淡彩.

⑶重彩:用石青,石绿,朱砂和白粉等不透明石色为主进行着染的画法称为重彩.

⑷没骨法:没骨法是工笔花卉技法一大变革,而行成一种独特的画风.

15章法是艺术形象的组织法则,它不是七巧板,不是万花筒,不是简单的并接转换,它是体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外部形式.画面上的一切都是艺术形象,如果把这些艺术形象用一定的法则组织起来,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章法.

16,执笔的基本原则是”指实掌虚:.”指实”是为了运力,”掌虚”是为了运动灵活。绘画与书法的执笔都是这个道理/

17.把国画色与墨调在一起使用,谓之色入墨.如花青墨,赭墨,藤黄墨,螺青墨等.一般讲,这种墨色,一幅画中不宜多用,不某些部位,偶尔用之,别有韵味.

18.画眼这个名词是由明代画家董其昌先提出的.他留下来的著作中有一本就是”画眼”命名.但遗憾的是,未能找到这本著作,所以董其昌对画眼的具体见解就不得而知.

19.写意要求简练概括,造型取神,活泼粗放虽风格不同对社会作用不分高低写意方面兼写,小写,大写。

20.清末大画家吴昌硕在诗书画印个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他善写石骨文。并以篆书笔法入画常以重彩和水墨结合构图气势磅礴。笔墨浑厚苍劲是近代绘画史上最有成就的大师之一。

21.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移模写

22.清代是意笔花鸟发展的兴盛时期,清初有朱耷和石涛两位具有独创精神的大师,乾隆年间“扬州画派”兴起创作别开生面至晚清掀起一个高潮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上海画派兴起,艺术成就趋于一代高峰。

五、选择题

1 B 2A 3 D 4C 5C

6B 7A 8C 9D 10B

11.B12.C13.D14.A15.C

高中美术教案《工笔花鸟画》逐字稿

《工笔花鸟画》逐字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什么是工笔花鸟画,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以及用线和用色的方法,并且能够自己创作一幅工笔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能够从用线和用色对工笔花鸟画作品进行赏析和创作,提高学生对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兴趣,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了解我国的传统的绘画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题本的内容部分的分析,以及题本的图片来看,这节课的重点是练习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画法。 【难点】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课,实践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作品的创作方法,所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可以设为学会通过不同的用线方法和赋色方法,能够借物抒情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工笔花鸟画。 三、教学方法 互动法、讨论法、讲解法、示范法和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花鸟的视频以及配乐工笔花鸟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地欣赏和观察。好,同学们,视频和画作都看完了,那么,老师请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你看到的真实的花鸟视频和画家笔下的花鸟造型有何不同呢?”有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呢?来,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视频里的花鸟,感觉很真实,而作品中的花鸟不仅真实,还体现了画家

的思想情感。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同学们,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通过拟像寓意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 板书课题——《工笔花鸟画》。 环节二、新授 (一)什么是工笔花鸟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大屏幕,屏幕中这幅工笔画作品的名字叫做《牡丹》。首先,我们先来体会一下,画家通过画笔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流畅的线条,精致的形状,还有一些细节的刻画...好,同学们,现在大家来说说,这幅工笔花鸟画都有哪些特点呢? 生:线条很流畅。 生:花蕊刻画的仔细。 生:叶子重叠显得厚重。 生: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师:大家都观察的非常仔细。工笔花鸟画常常把画家的审美追求与自然形象融为一体,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来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二)线条的表现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不同。首先是叶子和花朵部分,请同学们看老师画的叶子部分,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呢?穿绿色衣服的这位男生,你来说。 生:通过线条的表现,感受到叶子很茂盛。 师:还有哪位同学需要补充吗?穿粉色衣服的这位女生。 生:通过线条感受到花瓣和花蕊很真实,厚重。 师:这两位同学描述的很到位,工笔画中线条可以表现形体结构,可以丰富组织关系和前后关系,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同学们,请大家再来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线条,是不是有深有浅呢? 生:是。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牡丹花 教案

课题: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牡丹花 课时: 1课时 课型: 绘画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1.教法:在讲授、欣赏、演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摹写练习。 2.学法:观赏和相互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等情况。 二:引入新课:(3分钟) 我们先欣赏一些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作品。 三:讲授新课:(10分钟) (一)情感目标 1:中国花鸟画简介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一、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白描、勾勒填色和没骨三种。这几种形式在唐、宋时期就已基本定型,经过 以后各历史时期的发展,尽管在形式技法更加丰富和完善,但 基本的表现形式并未改变。 ?白描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能独立存在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运用线条的变化,比如长短、粗细、曲直、浓淡、干湿等, 来表现物象的神、形、质等。这一表现形式最能体现中国画“用 线造型”这一大特色。 ?白描墨染也属于白描范畴,在白描的基础这上用水墨晕染,以增强体感和空间效果。 ?勾勒填色,是先勾勒物体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内填着颜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又称“双钩廓填”,这种方式是工笔最早、最 基本的设色方式,也是从古至今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没骨不是用墨线勾勒,直接用颜色描绘物体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勾轮廓线不等于不勾线,在如叶脉、花脉部位的线条, 染色后,仍要用色线勾画,并做到线色融合。 ? 二、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唐以前: ?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彩陶《鹳鱼石斧图》可以说是以花鸟题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湖北随县出土的墓葬品《后羿射日图》描 绘的有植物、飞禽、走兽。《车马图》是秦代宫殿遗址发现的,这时候对战马的描绘已经非常传神了。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 墓出土的軚侯妻帛画线条柔美,用红黑白石青几个不多的颜色 描绘嫦娥奔月的情景。而东晋的洛神赋图,绘有人物故事,配 有雁、龙、鱼、鯢等,其线条流畅,晕染精美。 ?总的来说唐以前作为生活器皿和人物画配景得得花鸟为今后的花鸟画独立成科奠定了基础,出现了白描和设色两种表现手 法。 ? 唐代花鸟: ?唐代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使得他的文化艺术空前繁盛,花鸟画到唐代正式发展为独立画科。唐代绘画分为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

工笔花鸟画背景的肌理处理方法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1.把一幅画切割、分解,然后换位或原位(如将一个圆变换角度或反过来贴上)重新组合。 2.或把别的画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画面上,构成新的关系。如用金箔直接贴在画面等。 3.穿插拼贴法(如画芦苇和芦苇后的渔舟)。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 刻出大雁、白鹭等形象,再拓印。其它杂物:麻批子、松针等。 3.纸版漏印 此法与遮挡法相反,先在较硬的纸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来刷印或拓印。 五.反衬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后着色 3.正面作画主体,托纸上画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衬一张白纸,以显示墨色之形迹与深浅变化。 .硬板拓印 1.单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复拓印 5.连续拓印 在已经拓印过的材料上,尚留少许墨色,可趁其未干时继续拓印,可得干裂秋风而又迷离朦胧之趣。

工笔花鸟画的线描稿有哪些

工笔花鸟画的线描稿有哪些 花鸟画早已发展成为中国画中主要的绘画题材之一,其中水墨花鸟画逐渐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工笔花鸟画图片,一起来看看吧! 工笔花鸟画线描稿 工笔花鸟画图片 花鸟画的基本画法白描 白描画法以线条为主,也可渲染淡墨。画线条时,要使笔墨结

合形相的特质,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浓淡,皆要以所表现对象的质感或特色为依归,譬如以较细较淡的线条画花瓣容易表现出其娇嫩柔软;以较稍粗稍浓的线条画叶与枝梗,较易表现其硬而厚的质感;以略乾且下笔、收笔皆虚的细线条画禽鸟的羽毛,较易表现羽毛蓬松而柔软的感觉。 双钩填彩 画双钩填彩法应选择熟纸(纸) 或绢,先用墨线双钩白描後,准备两只羊毫笔作渲染,一只蘸色,一只沾清水,要先练习一手执两只笔,并能灵活交换。设色时颜色要淡,应多染几次,将花、叶内侧( 或中央)的颜色以清水笔推染至边缘,清水笔内的含水量要适当,水太多会留有痕迹,太乾则渲染不开。渲染完後,如原来的墨线已经模糊不清,可用重色在重钩一次,钩一次,称为「勒」,同时也可从画纸背後托染,使画面的花叶颜色更加浓厚、均匀。 没骨 没骨画法也以使用熟纸较恰当,因不用墨线,故以留白的「水线」来曲分前後叶或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关系,有以白当黑的味道。没骨画法也可细分为几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较工细如双钩虿填彩法,只是略去双钩的墨线,靠色彩的层层加染而成。 第二种画法略为疏放稍带写意的笔意,直接以色彩点染,一次完成。第三种画法是先工整色,未乾前以其它类似的色彩点染局部,类似破墨因为使用熟纸,故产生半融合效果或略带斑驳的色彩变化。

写意 写意花鸟画法多以「点垛」或「点簇」的技法,可细分成钩花点叶法、小写意法、大写意法等数。画写意适宜选用生纸,可单独用墨色来画,亦可用数种颜色来画。笔内先含调好淡色,再礁深色於笔尖,也可先可先礁深色再蘸清水来画,每一笔都要有深浅的变化,使用生纸容易化开,才能产生乾、湿、浓、淡的不同效果。

文人画 山水画 花鸟画 风俗画 工笔画 写意画 特点及区别

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工笔画写意画特点及区别 根据笔墨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大写意画和小写意画(即兼工带写),根据设色又可分为白描画、水墨画、着色画三类,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寺观殿堂壁画、架上绘画、民间绘画、工艺装饰画几类;依作品的主题思想分为释道画、风俗画、历史画、民间年画、文人画等;按工具材料分为白描、着色、水墨等;但最通行的是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等。在现代,更强调“师法造化”,还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发展。花鸟画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设色又可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国画技法包括工笔和写意两种。 工笔是用熟宣(宣纸的一种,画上去后不会晕开)来画,非常精细和费时,上色时需要一层一层地过渡,对轮廓的勾勒也很讲究。 写意使用生宣(同为宣纸,画上去会有晕染开的效果)来画,讲究传神和生动,不常使用勾轮廓的方式,绘画方法灵活。 【国画分类概况】 古代国画分科之说法画分十门 中国画名词。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蔬菜门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参见“十三科”。 十三科 中国画术语。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为六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十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八类。元代汤垕《画鉴》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当代国画分类之说法

工笔花鸟画图片

工笔花鸟画图片 篇一:王一容工笔花鸟画作品精品工笔花鸟画赏析 我国传统的花鸟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长期的历史的进程中,花鸟画的描绘开始是作为日用品装饰和作为其他画种的点缀出现的,到唐代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工笔重彩达到高峰,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大放异彩。花鸟画作为中国国画经典题材之一,历史上出现的许多优秀艺术家和经典作品,犹如一座座丰碑,代表了传统艺术难以超越的高度。而当代国画界也有许多名家画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花鸟画精髓,吸收西方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取的傲人成绩的美女画家——王一容。 王一容文化部评定的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现为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画家,北京厚德豪书画院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被誉为“工笔重彩传人”。一容家学渊源,以工写兼攻。曾游学于北京画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师法于俞致贞、金大钧先生亲授其工笔重彩画法。 王一容针对自己多次获得祟高的艺术荣誉,则表现的非常淡然,王一容始终坚信教导自己恩师俞致贞的话:“我们不能做民族绘画的败家子,到我们这一代(中国画)就绝种了??”应当说这是王一容之所以从始至今用几十年的时间和精力,执著地坚持从事工笔重彩花鸟的学习、研究、创作和开拓发展的根本原因。王一容书画作品的升华并

不仅仅来源于其精致的画功,而来源于她内心对艺术的探索,如今,王一容的作品能够得到拍卖高价结果,并成为收藏家们的抢手货,也正是源于对王一容不断创新的作品的追求。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风水九鱼图王一容六尺横幅荔枝鲤鱼图作品出自:易从网 “荔枝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吉利的代表,荔枝形态优美,四季常绿,象征欣欣向荣;生命力强,可生长百年以上,长盛不衰;荔枝音同励志,是常见风水吉祥物。图中“鱼”的发音与“余”是同音,代表年年有余。“鲤”的发音与“利”相同,所以鲤鱼也用来象征生意中收益和盈利。 画中九条可爱的鲤鱼在水中嬉闹,岸边已经成熟的荔枝垂在水面上,王一容老师笔下的荔枝非常的逼真,而水底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让画面更加的饱满富有生机。自古九有长久之意,水为财,鱼寓万事如意!一款好的风水九鱼图字画是现代家居装饰中必不可少的。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祝寿首选王一容六尺横幅松鹤图作品出自:易从网 仙鹤被人们称作天上的神物,是羽族动物之首,只屈居与凤凰之下,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编织的图案就是“仙鹤”。仙鹤也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画中的仙鹤栩栩如生,姿态优美,色彩不艳不娇,高雅大方,象征着长寿、和平与高雅、富贵。 据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

美术《工笔花卉》教案

《工笔花卉》教案 课时2—3 教学目标 1、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2、通过欣赏名画、演示、讲解与练习、作业展示评比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工笔花卉的美感与绘画方法、过程。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白描花卉的写线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挂图、幻灯片、放大的花卉图、PPT课件。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熟宣纸、勾线笔、墨汁等 二、欣赏古今名家工笔花卉作品 1、《出水芙蓉》宋 2、《碧桃图》宋 3、《国色》现代俞致贞 4、《茶梅寒雀图》现代陈之佛 三、小视频看名家作画小视频,了解大致过程与作画方法。 四、教师演示 1、拷贝——拷贝画稿:用把底稿拷贝在熟宣纸上,最好使用硬性铅笔进行拷贝,以免把

画面弄脏。拷贝的形体一定要准确到位。 2、勾勒: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3、演示与讲解:勾每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藏锋、行笔、收笔回锋。 4、演示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缓急、虚实等用笔的变化。 五、学生练习 进行运笔和勾线的练习,能做到自如地画各个方向的线条。 六、作业展示评比 互相看看,比较,对照前面的讲解和示范,看看哪里还存在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反复的练习。 七、小结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情况。 2、欣赏古今工笔花卉名作。 二、学生观察 观察叶片的结构与形态 1、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学生谈一谈——谈谈自己对叶片结构和形态的认识,然后教师总结。 三、教师演示 以叶片为例,进行勾线的示范。 四、学生练习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

工笔花鸟画教案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张伟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任课教师]:张伟 [职称]:讲师 [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普本班学生 [教学时数]:总学时 : 90课时 [周学时]:18课时 [教学内容]:中国花鸟画技法及中国花鸟画传统与现代材料与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 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造型特点、艺术特点和基本至画法步 骤,领会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点,提高欣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了解中国花鸟 画的教学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示范、个别辅导、集体讲评。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制本科学生、教学重点在于工笔花鸟,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学习。教学方式采用临摹、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学生掌 握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 美表现特点。 一、中国画概述及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流变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深深涵泳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

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历史虽然悠久,发展也很成熟,但其“中国画”之得名并不早,大致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时,国人面对西方艺术为了树立中国艺术的独立品格才提出了这个概念。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而要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相应的成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包括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粹,融会贯通,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受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深深涵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精神阐发,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发展至今,中国画的门类一般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科,从技法表现手法来看,又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此外,书法、篆刻、壁画、民间绘画都和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艺术观、以“笔墨”表现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和“聊以自娱”的文人画功能观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创作观,等等。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画的背景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图》、《人物驭龙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 (二)、五代宋初“黄徐体异”

工笔画优秀教案

工笔画教案(上) 第一单元工笔画的工具和材料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国工笔画所需要的工 具和材料,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对传统和现代工笔画所需材料和工具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属性、特点。 教学重点:传统工笔画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现代与传统工笔画使用的不同材料产生的不同效果,工笔画风格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一)版面材料: 工笔画所用的版面材料包括:各类纸、绢等。这是传统工笔画的版面材料。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麻布、树脂布、棉布等。 1、绢 绢的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墨画,故延用至今。

绢为纯丝制就,呈平纹,有圆丝、扁丝两种,有生绢、熟绢之分。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在这种绢上刷上一层胶矾水后就成为熟绢。原丝绢因未加捶砸而保持原来丝的形状,故丝与丝之间略有空隙,虽矾过但仍易漏,故目前使用者少。一般临摹古画时用,但目前也有一些画家利用这种特性,画出别具特色的工笔画。扁丝绢是捶砸后的绢。扁丝绢有丝本色和仿旧色两种,亦有未矾过需作者自己刷胶矾水的,矾过的绢质地稍硬挺,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适合画淡彩法,浓淡相间法亦佳。选用绢作版面材料,应注意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绢较之纸,价格稍贵,学生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用。 此外,在裱绢时,要注意抻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容易造成人物变形。 2、熟宣纸 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就是不洇,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画。它的品种较多,如清水

美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赏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古代美术的门类及其艺术特征: 2.难点:用语言和文字评述经典作品。 3.兴趣点:优秀作品表现出的强烈美感。 三、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辨别本课作品的画种,并说出该画种的特点。 2.较高要求:临摹某件古代作品,并说出它的画种.做几点美术评述。 四、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表扬认真搜集古代美术作品和资料的学生。 五、导入新课:可以复习观赏艺术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入,针对不少学生面对一件古代美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兴趣。

六、讲授新课 (一)扳书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二)出示本课学习提要: 1。中国古代绘画分为哪几类,各类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3。欣赏古代绘画的一般方法。 4。中国古代雕塑包括哪几部分, 5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作用。 (三)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1、请学生读第18页第一自然段"中国。。。三大类",让全班同学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下波纹线。 2、请学生读课本有关自然段"中国。。。根本要求",让学生在"线条、传神"下画波纹线。 3、依次欣赏二幅人物画 《韩熙载夜图》《历代帝王图》 人物、题材、内容、形象特征、造型。 以传神为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及相关关系。 提炼主题思想。 概括地讲,基顺序为:题材内容--形象分析--造型--提炼主题-- 评价感受。 4、依次欣赏山水画 《溪山行旅图》板书:山水画特点:灵活性,概括性、情景交融。

工笔花卉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工笔花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白描花卉的学习,了解工笔画的特点与用笔方法, 以及以线造型的特点,对工笔花卉产生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重点: 运用勾线笔勾勒线条,画一幅白描花卉 教学难点 掌握工笔画的用笔用线特点,用线勾勒花头、枝叶结构时,起笔、运笔、收笔的技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工笔花卉作品、笔墨纸砚等 教学过程 组织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老师今天让你们 准备了........生:“国画材料"师:“同学们肯定猜出了 我们这节课啊要画一幅国画,国画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 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表现。艺术都是源于生 活的,大家抬头看这是我拍的一张荷花图,我想用国画的 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师示范写意荷花)展示问生这个 国画技法中的?生“写意”。在课下我还画了一幅荷花图,同学们看看这幅画是什么?生“工笔”。同学们知道的可

真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工笔花卉。(板书课题 《工笔花卉》)。 这一环节通过我们国画的两种表现技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一起走进工笔绘画。 二、新授 1.特点。 同学们看看我这幅工笔荷花,也可以起身看看周围张 挂的工笔画,也可以欣赏课本上的工笔画,一起研究一个 问题工笔画的特点。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也可同学间相 互讨论一下。我们从线条、造型、设色以及画面感觉等方 面进行总结。生说自己的观点。 2.用笔方法 不同的画会给大家不同的感受,工笔讲求勾线和填色。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勾线,拿起我们的勾线笔,请同学们 用正确的执笔姿势握笔。嗯,这个同学拿笔姿势很准确, 请你给大家展示一下。为什么这样拿笔呢?请同学们根据 老师的解说一起感受一下吧!在画线时,大拇指往前推, 食指中指往后勾,无名指小拇指向前抵。指实掌虚,中锋 用笔,让笔与纸面保持垂直。 3.用线方法。 我们蘸一下淡墨,在我们的熟宣纸上感受一下,熟 宣纸的特性吸水性不强,我们感受一下用线,画短线时手 腕用力,画中线时胳膊用力,画长线时肩用力。勾线时, 要用力均匀,气韵流畅。起笔要顿笔,行笔要稳,收笔要虚。要注意线条粗细的变化。师指导生练习,找几个同学 的练习放大屏幕指点学习。

工笔花鸟画的图片大全欣赏

工笔花鸟画的图片大全欣赏 历经千载,中国花鸟画已经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美学理论。众多花鸟画家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在长期实践中创作出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移情言志。工笔花鸟画都有哪些艺术特色呢?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工笔花鸟画图片欣赏,一起来看看吧! 工笔花鸟画图片欣赏 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

看完了以上的工笔花鸟画图片欣赏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花鸟画的知识吧! 明代花鸟画的介绍明代中叶,文人花鸟汲取张中,林良,孙隆诸家之长,墨花齐放,逸兴纷飞。如沈周无论勾花点叶刷羽,松秀处近张中,森严处近林良,烂熳处近孙隆,唐演清刚的笔墨则以近于林良者为多,但清丽的诗情却是他的独擅,非林良所能梦见。至陈淳后出,更以水墨大写画法开宗之派,与后来的徐渭并称“白阳青藤”。他善于运用草书飞白的笔势,水晕墨章的墨彩来表现花卉离披纷杂,疏斜历落的情致和态势,其气格是奔放的,品格是秀丽的。再后的周之冕以勾花点叶著称于画史。 花鸟画的特点它是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

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花鸟画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 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画《老虎被缚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1]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也是较早的独幅花鸟画。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 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 文章《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

黄筌工笔花鸟画赏析

一、黄筌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黄筌(约903—965),字要叔,是五代时期的画家,成都(今属四川)人。黄筌年轻时就在宫廷任职,做过翰林院的待诏,曾成为后蜀图画院的主管人。公元965年,宋灭后蜀,黄筌归入宋朝,进入宋画院,被封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从此将后蜀的宫廷画风带入北宋宫廷画院,影响了北宋宫廷花鸟画风百余年。 二、赏析黄筌工笔花鸟画的主要作品 在黄筌创作的早期,他所处地区的社会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皇宫大院中的生活富足、优越。宫廷的绘画需求较大,要求宫廷画家兼善花鸟、山水、人物乃至图案装饰画。 《雪竹文禽图》中所画的是冬日水边的景象,岸边石头层层叠起,一望无际的水域似被浓浓大雾包围着,入眼的是一片清寒静寂的景致,然而在这片静寂中,又好像表现出一种盎然的生机。岸边的物体上积着白雪,茫茫一片,而枯萎的芦苇、竹、柳的枝叶仿佛依然在飘摇,而枯树上站立的鸟雀和水中两只鸭子描绘得更加栩栩如生。 《写生珍禽图》卷是黄筌给其儿子学习临摹用的稿本,绘有禽鸟、昆虫和龟共24只,排列平整,没有特殊的构图,动物大小亦不等。画中鸟雀的形态不尽相同,刻画灵巧而生动;昆虫相对较小,但也各具形态,看似小小的一只,却是精细入微,每一根须和足都完全展现出来,鲜活生动;显眼的两只龟位于画面右下角,一从侧面、一从背面分别塑造。画中动物的大小比例和透视关系都可谓精准,观者从画面中能够体会到黄筌对物体准确的观察和高超的表现手法。 《溪芦野鸭图》描绘的是在芦苇、慈姑繁茂的小溪边,两只鸭子惬意休憩、游动的生机勃勃的图景。一只雄鸭单脚站立在岸边,似乎闭着眼在享受静谧;而另一只雌鸭在水中转头轻轻地梳理自己的羽毛,一副享受、慵懒之态。 三、黄筌工笔花鸟画的特色及成因 黄筌作品中禽鸟的羽毛层层叠叠、丰满有序;所表现的昆虫和鸟类形象逼真,在手法上极尽细致工整,并且设色充满了富丽典雅的气息;花卉构图严谨有序,用色富贵秾丽。在绘画题材上,表现内容大多是他耳濡目染的宫廷富贵奢侈的享乐生活,充分展现了华丽、富贵的气息,作品表现了帝王的好奇心与热衷于富贵的心理需求。 黄筌的儿子在创作中,传承和发扬了黄筌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观念与表现技法,其父子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被人称为“黄家富贵”。 “黄家富贵”的特点,是用独特的写实技巧完美地展现对象的形态,对象用绚丽的色彩填充,显示出一派富贵气息。黄筌画作中的笔法也有苍劲之势,其用精湛的艺术语言完美地把对象展示出来。 黄筌拜师于大家,曾向刁光胤学画竹石、花鸟,但又不仅仅学习一位师傅的技法。这种转益多师的求学方法,大大开阔了黄筌的眼界,更让他能够在综合各位大家特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黄筌地位显赫,由于其一生在宫廷中任职,所以画面中多是平常人不易见到的珍禽瑞鸟、奇花异石。黄筌画中展现的工整富丽,其实就是皇家的富丽堂皇的体现,充分诠释了皇室宫廷的审美趣味。 四、黄筌工笔花鸟画对其后的影响 从史料中能够得知, “黄家富贵”形成于黄家父子,而这一风格对当时乃至后世绘画的影响是深刻的。宋徽宗更大力推崇这一风格,并且在亲身创作中大力实践。在宋代的花鸟画中不难发现,黄筌的工笔花鸟画甚至成为一段时期的绘画风向标,逼真还原的写实、高贵典雅的设色、严谨的构图成为宋代花鸟画的基础。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 “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传承了“黄家富贵”这一特色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不在少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花鸟画认识的翻新,以及对新材料的发掘、运用,现代工笔花鸟画被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结语 黄筌在五代这一时期,长期置身于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当时工笔花鸟画两大风格之一的“黄家富贵”。在“黄家富贵”的引领下,花鸟画在五代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两宋形成了花鸟画创作的一个高峰。学习、领悟这一时期的工笔花鸟画艺术结晶是对自身修养的提升,通过在后期更加深入地探究,笔者希望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些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庞元济.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录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3]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编辑杨婷 黄筌工笔花鸟画赏析 □尹婕 摘要:花鸟画在五代时获得了重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花鸟画给世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黄筌的作品为后代树立了工笔花鸟画的典范,是之后两宋时期花鸟画高度繁荣的先导。 关键词:黄筌工笔花鸟画特色 14

南开17春学期《中国美术赏析》在线作业

南开17春学期《中国美术赏析》在线作业答案17秋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A. 李成 B. 范宽 C. 许道宁 D. 郭熙 正确答案: 2. 齐白石最著名的作品是() A. 《墨虾》 B. 《墨竹》 C. 《墨菊》 D. 《墨梅》 正确答案: 3. “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A. 黄公望 B. 吴镇 C. 王蒙 D. 倪瓒 正确答案: 4. 不属于南宋的山水画情感表现的是() A.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 对生活缺乏热情 C. 强烈的苟且偷安情感 D. 对富足生活的歌颂 正确答案: 5. 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A. 钱选 B. 李衎 C. 高克恭 D. 王渊 正确答案: 6. 《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A. 吴有如 B. 郑曼陀 C. 张聿光 D. 马星驰

正确答案: 7. 中国绘画属于按照题材分类的是哪一项() A. 人物画 B. 花鸟画 C. 山水画 D. A和B和C 正确答案: 8. 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A. 图画见闻志 B. 林泉高致 C. 画继 D. 山水纯全集 正确答案: 9. 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A. 钱选 B. 李衎 C. 高克恭 D. 王渊 正确答案: 10. 阎立本对绘画的最大贡献是() A. 创立了人物画派 B. 使绘画走入皇室 C. 使绘画摆脱了对文学的依附地位 D. 使绘画用以描述事件情节 正确答案: 11. 以下对徐悲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艺术巨匠中的全才 B. 倡导作品的求真写实 C. 把西方的绘画技法注入国画 D. ABC 正确答案: 12. 吴昌硕最佩服的三个人是() A. 徐渭、张大千、黄宾虹 B. 八大山人、徐渭、张大千 C. 徐渭、八大山人、石涛 D. 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 正确答案: 13. 《清明上河图》开创中国风俗人物画顶峰的原因是() A. 在绘画的题材上出现了重大的突破 B. 在表现人物的神形兼备上出现了突破 C. 在艺术的真实上出现了新的突破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14. 以下对郑板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名品赏析】于非闇工笔花鸟画欣赏(二)

【名品赏析】于非闇工笔花鸟画欣赏(二) 于非闇工笔花鸟画欣赏(二)拟北宋四喜图设色纸本(2875万元,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 四喜图1936年作款识:四喜图。拟北宋人笔于玉山研斋,非闇。钤印:于照私印、非闇、我思古人于非闇46岁左右开始画工笔花鸟画,从学明末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力研究赵佶手法。他曾在古物陈列所工作,接触到不少古画,并进行临摹,提高了画艺,汲取许多技法。他还专程到沈阳故宫临摹黄筌《写生珍禽图)及赵佶《瑞鹤图》。他早年曾研究过北宋赵昌《四喜图》,其在专著《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第二章“我所研究过的古典工笔花鸟画”中 提到赵昌《四喜图》:“赵昌四喜图,绢本着色大立轴,原画绢已受潮霉,但是神采奕奕,色墨如新。他是否赵昌,董其昌的鉴定不能即作为定评。但是作为北宋中期的花鸟画来看,可疑之点却很少。它描绘雪后的白梅、翠竹和山茶花,与那些噪晴、啄雪、闹枝、呼雌的禽鸟。突出的塑造了黑间白各具情态的四只喜鹊,这些喜鹊比原物只大一些而不缩小。他对喜鹊用大笔焦墨去点去捺,用破笔去丝去刷,特别是黑羽白羽相交接的地方,他是用黑墨破笔丝刷而空出白色的羽毛,并不是画了黑色之后,再用白粉去丝或刷出来的白色羽毛。这一画羽毛的特点,自五代黄筌到北宋赵佶,可以看出是一

个传统。这一特点在南宋后就很少见了。他另外还画了两只相思鸟,两只蜡嘴鸟(都是一雌一雄)和一只画眉鸟。翎与毛的画法,也和‘山鹧棘雀图’一样,有显著的区别。此外,如梅花的枝干,石头的锋棱,竹子竹叶等等,既不同于黄居寀,也不同于崔白,他把春天已经到来的景色,完全活生生的刻划出来。” 中国传统书画以表现人的精神为主要目的,而工笔要求一丝不苟的描绘出事物的形态、结构与色彩,不允许有偶然的误笔,但也要尽量的避免呆板。故而于非闇通过观察实物的具体形态,总结出造型规律,通过写生将其生动化,并变化出各种形态。此幅构图繁密,坡石、修竹、桃花、杜鹃花,还穿插着四只喜鹊和六只各色鸟类,虽内容复杂,但章法疏密有致,主次分明,丝毫不见杂乱和堆砌痕迹,只使人感到“喜鹊叫,喜事报,桃花开,春来到”的热闹和喜庆,整个画面呈现出富贵吉祥的典雅气派。花叶用双勾敷色的传统技法为之,重彩敷色,用笔劲健,设色亦明快华美,富于装饰性。禽鸟的造型逼真生动,鸟之喙爪及根根羽毛均描写得无微不至,笔法细致精谨,深得北宋人笔意。右下侧瘦金体题写款识,更增加画中韵致。整幅将宋人的高古作风与新鲜的时代气息融合为一,乃于非闇花鸟画成熟期的作品。 菜根香设色纸本1936年作款识:1.雨时我兄大教。丙子秋七月,于照。2.晓谒吕公子,解带浮屠宫。留我具朝餐,唤奴求晚菘。洗箸点盐豉,鸣刀芼薰葱。俄顷香馥坐,

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大纲

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笔花鸟画课程编码:Z115030 总学时/总学分:64学时/4学分理论学时/理论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美术学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美术学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当前的发展现状,掌握古代工笔花鸟画的作画过程及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常用技法,重点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写生方法,锻炼根据写生的素材和已经掌握的绘画技法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工笔花鸟画概述 2学时 第一节独特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形成、风格与演变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课外查阅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总结工笔花鸟画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2学时 第一节花的结构与形态 第二节叶的结构与形态 第三节茎的形状和变态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种类花、叶、茎的结构特征与形态变化。 第三章白描花卉技法 10学时 第一节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第二节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掌握工笔白描用线的基本方法,课堂练习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第四章工笔花卉的着染技法 18学时 第一节工笔花卉对着染的要求

第二节工笔花卉常用的几种着染技法 第三节工笔花卉着染的形式和步骤 第四节工笔花卉的特殊技法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笔花卉染色的基本要求,掌握工笔花卉常用的几种着染技法。尝试其它工具材料与技法在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 第五章鸟类的结构与常用技法 8学时 第一节鸟类的结构与形态 第二节鸟类的工笔画法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鸟类的结构与形态,,掌握鸟类的一般画法。 第六章昆虫的结构和技法 4学时 第一节昆虫的生活和结构 第二节蝴蝶、蜜蜂、蜻蜓、螳螂的结构和画法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结构特征,掌握蝴蝶、蜜蜂、蜻蜓、螳螂等常见昆虫的工笔画法。 第七章从写生到创作 20学时 第一节写生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 第二节写生方法 第三节选材与构图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写生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掌握工笔花鸟写生的方法,锻炼学生利用写生获得的素材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能力。 三、参考教材 《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开课前须准备本课程所需的临摹资料以及相关参考书籍,课余时间观看现当代著名画家出版的工笔花鸟画教学视频。利用期刊杂志和网络及时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现状。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以作品评定,计分方式为百分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