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治理理论解读

现代治理理论解读
现代治理理论解读

现代治理理论解读

一、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

西方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为了适应工业社会的政府组织模式而建立的,属于典型的官僚制,它以威尔逊(Wilson)《行政学之研究》、古德诺(Goodnow)《政治与行政》和罗纳德·怀特(White)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为基础,以马科斯·韦伯(Weber)《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的科层官僚制为基本框架,是19世纪以来西方各国公共行政的主导范式。传统治理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为:1、政治--行政二分法,其代表人物为威尔逊和古德诺。威尔逊认为,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个事务性的领域,行政管理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古德诺进一步发展了威尔逊的学说,他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这种意志的执行。政治不应受到政治及政党的因素的影响。2、科层官僚制。马克斯·韦伯抽象出了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原则,对公共行政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形式合理性设计,其核心是适应行政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基于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的权威型层级管理体制。

B·盖伊·彼得斯(Peters)把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设想一个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这个概念是与“政治--行政二分法”和“权限中立”等概念相关联的,其基本思想是指公务员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2、实行层级和规章制度式管理;3、政府内部组织的永久性和稳定性,公务员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终身职业;4、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是指应该建立一个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并把它当作一个法人团体来进行管理;5、内部管制,公务员应该毫不迟疑地接受和响应其名义上的政治家发布的政策命令;6、平等,主张公务员处理公务时应秉公运用法规,平等对待所有顾客。[i]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曾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行政范式具有保持组织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作用,有助于追求机械效率和促进组织的技术理性,在实践中曾表现出历史进步意义。但其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一是官僚制倾向于排斥民主参与;二是官僚制的过分刚性,缺乏灵活性;三是官僚制的膨胀会丧失原来的效率优势。随着西方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这种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二、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理论范式介绍

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是在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批判和修正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也是伴随着当前广泛应用的新公共管理的兴起而提出的,这也是当今政府改革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的政府治理模式进行了概括,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范式:

1、戴维·奥斯本(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Gaebler)的“企业化政府”模式。这个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模式代表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它的主要内容是公共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取向,管理者必须从政府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在公共部门内部创立内部市场,把私人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企业化政府的基本原则是:(1)催化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2)社区所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3)竞争性的政府,将竞争机制引入服务的供给之中。(4)使命驱动的政府,转变规则驱动的组织。(5)结果导向的政府,关注的

是结果,而不是投入。(6)顾客驱动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满足官僚机构的需要。

(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只是开支。(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9)分权化的政府,从层级节制的等级制到参与和协同。(10)市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的杠杆作用来调控变化。[ii]

2、E·费利耶(Ferlie)的四种模式。英国学者费利耶认为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出现了四种不同于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的新模式,这四种模式及其特征分别是:(1)效率驱动模式。这种模式代表了将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的尝试,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是组织的分散化和分权,加强组织的灵活性。(3)追求卓越模式。它强调价值、文化、习俗和符号等在实际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组织文化、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它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同时注重私人管理方式的应用。[iii]

3、B·盖伊·彼得斯(Peters)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彼得斯针对传统的官僚制政府治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提出了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中正在出现的四种治理模式,其内容和特征分别是:(1)市场式政府。它相信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优方式,而政府的自利倾向不可避免,所以要破除政府垄断和引入市场机制,分散决策和政府执行权力。

(2)参与式国家。它倾向于建立更强的民主机制来向政府传达信号,更为关注较低阶层的员工和组织的服务对象。因此,公共组织的结构应该更为扁平,可以建立新的机构以弥补传统政府的不足。(3)弹性化政府。它是指政府有应变能力,能够有效回应新的挑战。因此可以不断撤销现有组织,避免组织僵化。(4)解制型政府。它的本质是用其他的控制形式来代替法令规章的控制,解除部分政府管制领域的内部控制将会使公共部门更有效率,认为公务员大都是具有奉献精神和有才能的人。因此,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一个更积极、束缚较少的政府来实现。[iv]

4、詹姆斯·N·罗西瑙(Rosenau)的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模式。全球治理模式兴起于90年代末期,是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处理全球公共事务的治理方式。由于全球治理理论是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所以至今对全球治理并没有一个明确和一致的定义。全球治理理论的创始人詹姆斯·罗西瑙用“没有政府的治理”来概括了这样一种新的国际事务治理方式,将全球治理定义为“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一系列活动领范围内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尽管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是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调整、组织与集团之间的利益调整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调整,最终能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v]全球治理的内容包括:(1)全球治理的价值是超越国家、种族、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2)全球规制是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的秩序,实现人类普世价值的规则体系。(3)全球治理的主体是制定和实施全球规制的组织机构,包括政府、政府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4)全球治理的对象是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的全球公共问题。(5)全球治理的绩效体现为国际规制的有效性。[vi]

5、网络治理模式。网络治理就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等众多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vii]网络治理的内容包括:(1)网络结构将成员组织各自的核心优势经过主动优化、选择搭配,

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成一个优势互补、相互匹配的有机体,收到了1+1>2的整体协作效应。(2)网络治理结构中的每个结点都有能力和动机相互合作,都能在不断的互动、协作中获取“网络利益”,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3)信息结构从传统的纵横方向向网络化、交互化方向转化,各个结点都能在网络上适时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

6、珍妮特·V·登哈特(Denhardt)和罗伯特·B·登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务”(New Public Service)模式。这是近几年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的缺陷的批评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它本质上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公民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的新的理论。”[viii]新公共服务的主要观点是:(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它强调在公共行政人员和公民之间建立一种协作与信任关系,而不是对“顾客”或“消费者”的消费作出反应。(2)公共利益是目的,而不是副产品。重新肯定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中心地位,它要求建立的社会愿景的核心就是广泛的公共对话。(3)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公共行政官员要与人民分享权力,重视人民和第三部门的作用和地位,重新定位管理者为负责任的参与者而非企业家。(4)战略的思考,民主的行动。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项目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合作过程得到最有效并且最负责的实施。(5)承认责任并不简单。公务员除了应该关注市场,更应该关注法律、价值、规范和公民利益。(6)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不再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作为中介者和调停者。(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共享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力,强调的是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和理想,它的特征在于社会的相互尊重和支持。[ix]

在这些公共治理理论的整体框架下,所呈现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一个民主的变革的时代里,政府组织、私人组织和第三部门等一切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格局呈现出了多中心与网络化的趋势。

奥斯本和盖布勒的“企业化政府”模式是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代表模式,它要求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和市场化,在这种治理模式的指引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了多元化调整,打破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局面,近一步提高政府的绩效。费利耶的效率驱动模式和彼得斯的市场式政府模式是也民营化的代表模式。治理固然要追求绩效,但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民主、公平和参与等价值观,网络治理模式、彼得斯的参与式国家模式和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模式就是这种趋势的代表模式。治理在更高层面上的发展就体现为全球治理,它超越国家和种族,追求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具有全人类意义的治理模式。

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认知

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基本认知 ——公司治理的缘起和理论基础 孟育建 内容提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向,本质上是建立以股份制为特征的规范的公司制度,它是以产权明晰以及产权结构多元化为基础,并在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前提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微观企业制度。本文从企业的起源性质出发论述了公司治理的缘起,通过对企业契约理论中的企业层级结构学派和企业合约学派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契约理论 作者简介:孟育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方向:民商法、新闻传播、城镇化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混合所有制正成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考镜源流,本文从企业的起源和企业的性质出发论述了公司治理的缘起,通过对企业契约理论中的企业层级结构学派和企业合约学派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自中国石化发布公告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广东、天津、湖南、贵州、河北、重庆等地,也纷纷提出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笔者认为,在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认识上还存在定义不明、概念不清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国有资产本身还存在产权并不明晰,而权力的暗箱操作依然还在成为近乎本能的潜规则的情况下,对公司的起源和性质做一个正本清源的梳理,厘清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对我们推进企业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理论缘起 1.企业的起源和性质 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仍被人频频引用的当代企业理论巨著——伯利(Adolf Berle)和明斯(Gardiner Means)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与科斯(Ronald Coase)的《企业的性质》,标志着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公司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伯利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的“序言”中指出,1928年他开始有关的研究工作时,“金融机制迅猛发展,预示着我们的财产制度正面临一次革命》……”i。这两部著作已包含了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和对公司法与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内容。 伯利和明斯认为,在公司系统中,“有一种向心引力使财富不断发生积累和膨胀,并使控制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与此同时,他们记录了股东权力不断消减的过程,认为“现代公司中的股东以一种确定的权力换取了一种不确定的期望”,而此种“不确定的期望”并没有很大的价值。伯利和明斯写到“从经济意义上说,

现代管理学主观题汇总

主观题汇总 主观题就是: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主观题 1.简述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治化管理、以人为本追求效率 口诀:系民科法-人本效率 2.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 管理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以马克思为前提,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结合我国国情具体应用。精讲2 主观题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开创了管理实证研究的先河; 使人类的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 科学管理是发展的。 2.简述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1)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2)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3)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 3.简述霍桑实验的主要阶段和主要结论。 第一阶段,检验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二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交谈 第三阶段,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人际关系状况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试述企业再造的特点及程序。 企业再造的特点: (1)企业再造的目标是要实现企业性能和绩效的飞跃。 (2)企业再造的任务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彻底性再设计。 (3)企业再造的动力是市场和顾客需求。 (4)企业再造的条件是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 (5)企业再造的对象是企业过程。 企业再造的程序: (1)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 (2)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 (3)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 (4) 制定企业再造方案。

2017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案例分析题

2017年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 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的决策方法 问题: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所运用的预测、决策方法是什么方法? 2.这种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 答: 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所运用的预测、决策方法是特尔菲法。 2.特尔菲法的特点: (1)匿名性。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函询征求意见,克服了专家之间因名望、权利等带来的心理影响,可以保证各成员能独立地作出自己的判断。 (2)多轮反馈。通过多轮反馈可以使成员充分借鉴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正。 (3)统计性。对专家意见的分析多采用统计方法,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特点。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成功之处: (1)预测题目的选择具体、明确,适合实际的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2)专家的选择范围广、涉及面宽,具有代表性。(3)调查表问题设计的明确、有针对性。不足之处: (1)第二轮反馈采用座谈会的方式有违匿名、函询的原则,容易对第三轮及以后的反馈产生不好的影响。(2)专家的人数较多,使分析工作繁重,容易出现失误。 案例2: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问题: 1、认为郭宁当上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要胜任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认为他有这些技能吗?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总裁后自己应该弥补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答案: 1、变化趋势:一开始担任基层管理者,主要起到带领员工完成既定任务,起模范带头作用;继而担任中层管理者,即装配部经理,首先应该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思路和想法,然后按照自己的工作办法和工作思路去带领基层管理者及员工开展自己的工作;最后担任副总裁、总裁,要能给中层以及基层和员工们带来一个发展的思路,保证企业平稳的前进。随着他职位的升迁,管理职责在不断扩大,从管理一个团队到一个部门,从部门之间的协作到整个企业的进步,反映了三个层次之间关注目标的差别。 2、对于高层管理者的总裁而言,首先要具有概念技能,即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其次,要具备人际技能,即成功地与他人打交道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组织内外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两种技能是最重要的。 从郭宁的工作经历来看,从基层开始,到中层,再到负责规划的副总裁和负责生产的副总裁,直到总裁,因此,应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的能力。同时,他在担任副总裁时,负责规划与生产工作,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作出成绩,从这些看,他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应该也做的较好。因此,综合看,他具有良好的人际技能。但是,作为从基层一步步上来的领导,他可能在概念技能方面还缺少一些,也就是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如果我是郭宁,在当上公司总裁后,应补上概念技能方面的不足,使自己具备战略眼光,了解组织与外部环境是怎样互动的以及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是怎样互相作用的,从而为自己识别存在的问题、设计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选择最后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便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的绩效。 案例3: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狄泽林克【译】方维规 【译者按】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 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 Eine Einfü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 Komparatistische Imagologie" )。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狄泽林克是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首屈一指的人物,也是20世纪50年代加雷和基亚倡导研究他国形象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时,韦勒克及其追随者对法国研究方向的批判,将形象研究打入冷宫,是狄泽林克《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1966)这篇短文,使得形象研究“起死回生”。比较文学形象学自60年代以来的重新定位或曰真正突破,无疑得感谢狄泽林克;Imagologie(形象学)这个学科分支的名称也是他首先引入比较文学的,他被不少人称为当代欧洲形象学之父。狄泽林克以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形象研究,以及他领军的德国亚琛学派亦即亚琛比较文学纲领对形象学的重视,不管在理论阐述方面还是研究实例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狄泽林克重新倡导形象学之后,谁也绕不开他,即使是新的发展和新的视野,也是一种或明或暗的反应。《比较文学引论》一版再版,在这期间,形象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蔚然成风。 本篇《比较文学形象学》毕竟初版于1977年,作者本人在80年代、90年代的论述中也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一些修正,从而使形象学成为一个真正的体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产生于这个研究领域被奚落被冷落的时期,因此,狄泽林克在文章中为发展这一研究方向“摇旗呐喊”,有些陈述和论点因为新的发展已经过时,还有一些想法未必高明。尽管如此,本篇中的基本或主要观点以及狄泽林克后来的一些论述,依然是当今西方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另

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产品市场严重过剩,各国公司的管理重点从先前的生产控制转向风险控制,公司规模大大缩小甚至倒闭,从而引发了西方各国对公司治理问代理理论题的热烈讨论。 1、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研究。 Jensen(1976)等人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构建建立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当股东与经理人员都是效用最大化者时,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理人员不会总以股东的最大利益行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股东必须给予经理人员适当的激励,以及通过提高约束代理人越轨活动监督费用,可使得双方利益偏差有限。另外,在某些情形下,为确保经理人员不采取某种危及股东的行动,由经理人员支付一笔费用(保证金)确保股东可以得到补偿。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会存在某些偏差,这种偏差是一种剩余损失。Jensen给出了代理成本的内容:(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 (2)代理人的保证支付; (3)剩余损失。 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的出现来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而这种不完备的信息导致双方无法签订完全契约,同时信息不对称迫使委托人向代理人支付租金(或进行转移支付),这些使得双方无法实现最优契约,最终选择次优契约均衡点(甚至是无效率契约均衡)。 2、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公司治理机制 1.内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无法直接观察和判断经理人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这时所导致的双方信息差距就严重影响了契约均衡点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让经理人自发的传递信息,二是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股东通过观察来获取经理人的信息。 激励:在现代公司中,解决经理人在事后偷懒、内部交易等道德风险的重要机制设计是,在事前与经理人签订一份建立在可观测变量上的激励合约。所谓激励合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隐性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 监督:利用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来监督经营者。由于在分散股权结构下,股东仅作为出资人不可能经常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对经理人进行监督,所以股东将自身的权利赋予一个公司常设机构———董事会来代理他们对经理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从而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董事会不能尽职:首先,事实上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存在于股东与董事之间,董事很少拥有太多的公司股份,董事能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很难得到保证;其次,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往往经理人员对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董事会很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 2.外部控制机制对代理成本的降低。 通过市场竞争传递信号,从而能够对经理人员的效率和信息进行甄别。这种解决思路与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竞争理论相关联。竞争激励理论指的是竞争能产生一种非合同式的“隐含激励”( implicit incentives),这种隐含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1)信息比较动力。竞争可以让企业经理人员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2)生存动力。充分的竞争导致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或死亡,经理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00054 1.[答案] (2P37) (1)矿冶工程师们对法约尔所说的管理重要性应是十分有认同感的。管理的职能不同于企业的职能,在一个企业里,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但随着地位的上升,管理也越重要,最上层的人员主要能力就是管理能力。而技术、财务、供销仅是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也不能代表管理。 (2)法约尔在演说中对管理职能侧重于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向通,而法约尔后来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演说中的管理职能则没有强调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3)同意。管理是普遍的、重要的,但不同时期的管理的重点不同。 2.[答案] (3P73) 此案例说明了认识管理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要性。现代管理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它在环境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但是,森达服装厂厂长金东鑫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使得该厂既没有注意国家采取紧缩性政策这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服装的影响,又没有注意市场变化这种微观经济环境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最终使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 3.[答案] (3P81) (l)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2)过去企业负担过多,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导致企业应有的经济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得企业没有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饨,保证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应有的经济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4)赚钱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首要目标,但并非惟一目标。 (5)按照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涉及的内容,不能说赚钱就是企业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案例中该 管理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4.[答案] (5P100) (l)梅总经主的目标主要错在这几方面:①没有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调查,目标缺乏依据; ②有的目标太容易,注有激励作用,有的目标太高,又难于实现;③目标之间相互矛盾。 (2)实行目标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内部上下左右各自都应有具体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目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要注意目标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脱节。目标既可以由上级部门提出,又可由下级自行提出,但要上下协商。目标不直过多,尽量使目标具体化、定量化,便于检查和考核。 1 5.[答案] (3P107-110)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汇总整理知识分享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 B打头 5-2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1)①新兴行业、曙光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在我国曙光初现,前景好,潜力大。②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厨房卫生、对生活快捷和方便、的需求。 2)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④实行成本优先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 3)①专业化管理②精细化、集权化③规模化管理 7-2巴恩斯医院 问题:1.巴恩斯医院的正式指挥链是怎样的?2.巴恩斯医院有人越权行事了吗?3.戴维斯博士能做些什么来改进现状?4.“巴恩斯医院的结构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安娜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对此,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答:1)院长→外科主任→主任护士→护士监督员→护士长→护士 2)有,主任护士、外科主任越层指挥护士长 3)①订立制度,并要求大家遵守②加强沟通 4)赞同。①戴安娜是指挥链中的基层,无法监管②监管者应定院长戴维斯,她要建立维护等级指挥链; ③等级指挥链各个链节的管理者要认真执行。 C打头 案例6:厨房失火 问题:1.什么是预先控制?其对于有效的管理具有怎样的意义?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哪项管理职能? 1.预先控制也称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和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常情况下,控制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再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由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有效措施的出台等活动都需要时间,控制在信息反馈和采取纠偏措施之间往往存在时滞,管理者可能会因此丧失纠正偏差的时机。所以,管理者更需要在问题发生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偏差和损失的发生。前馈控制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 2.此案例主要说明了管理的控制职能。 D打头 8-1A电气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1.你认为自我评定的效果如何?应如何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 2.如果你是张迪,会如何把握与王力的会面? 3. 张迪为某一特定员工而改变她的评定方法,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答:1)自我评定只有在员工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力强、工作目标明确,但制度程序不易规范或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客观良好的效果。本案对王力来说,自我评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①对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员工可推行以自我评定为主,辅以班组、部门来确定员工的考核等次。②加强引导,使员工能正确评价自己,以正向激励为主。 2)①鼓励、赞扬、激励他的成绩,因为王力的个性好胜,自尊心强。②委婉的以希望的口吻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包括在销售协作配合方面,工作方式等) 3)①对的,符合权变管理思想;②对少数能力强的关键性人才可以采用特殊方式来评价,以激励他,留住人才。③该企业的评价方式由部门经理自己确定,所以张迪完全可以对王力采用这种方法。 11-2 迪特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制度 问题:1.迪特公司是怎样具体实施员工沟通制度的?2.试分析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1)从本案看,迪特公司主要员工协商、主管汇报、员工大会这三种方式来实施沟通的。 依据是什么?答:迪特公司的总体指导原则是:个人或机构一旦购买了迪特公司的股票,他就有权知道公司的完整财务资料和一些更详尽的管理资料。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论文 论公司治理理论及发展模式 班级: 姓名: 学号:

论公司治理理论及发展模式 徐芳 摘要:加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在吸收借鉴理论界取得的取得的成果之上,对公司治理的定义、内涵、理论基础、等作了一定的归纳阐述。还介绍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不同时期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分析推动公司治理变迁的根本动力,最后分析公司治理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公司治理;治理模式;根本动力;发展趋势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理论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自1932年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具代表性的是超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它们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 1.超产权理论 超产权理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治理理论,是产权理论经过实证解释和逻演绎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企业产权改革、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和投入的作用。要使企业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变动产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产权改革并不能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就一定变得有效率,竞争才是保障治理结构改善的根本条件。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和帕克经过实证研究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产权改革后的平均效益有显著提高,而在垄断市场上并没有明显提高,相反,一些未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由于引入内部竞争机制而走出困境的事例也有很多,澳大利亚经济学教授泰腾朗的研究结论也与此相似。因此,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即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因而企业通过产权改革等措施改善自身的治理结构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引入竞争性的动力机制。 对经营者的利润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提高并不总是正相关,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是如此。在没有或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经营者完全可以通过人为抬价来“坐收地租”式

电大管理学基础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选择一项: a. 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b.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 组织中的人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题目2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选择一项: a. 目标、部门和人员 b. 目标、原则和结构 c. 目标、部门和效率 d. 目标、部门和关系 反馈 正确答案是:目标、部门和关系 题目3 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选择一项: a. 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b. 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c. 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d. 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反馈 正确答案是: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选择一项: a. 发言人 b. 领导者 c. 精神领袖 d. 组织联络者 反馈 正确答案是:精神领袖 题目5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选择一项: a. 技术技能 b. 管理技能 c. 概念技能 d. 人际技能 反馈 正确答案是:概念技能 题目6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选择一项: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b. 增强责任感 c. 科学技术 d. 加强人的管理 反馈 正确答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亨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 选择一项: a. 经营管理之父 b. 工业管理之父 c. 行政管理之父 d. 工业管理之父 反馈 正确答案是:经营管理之父 题目8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选择一项: a. 效率的逻辑 b. 科学的理念 c. 正规的程序 d. 感情的逻辑 反馈 正确答案是:效率的逻辑 题目9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选择一项: a. 军队 b. 企业 c. 学校 d. 科研部门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一、选择与填空 1、比较文学首先诞生于19世纪末 2、19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比较文学才正式诞生,诞生的标志由有三个:一,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二,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三,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3、率先开展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是旅居国外的一批华裔学者,如刘若愚、叶维廉、叶嘉莹等。 4、叶维廉更注意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汇总寻找突破点,以清理文学理论架构中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寻求共通的文学规律,从而提出了关于“模子”寻根的理由。 5、1976年,古添洪、陈慧桦主编的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出版。后来古添洪在《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一文中,把这类研究称为“阐发法”。 6、1983年后,台湾陆续出版了叶维廉主编的《比较文学丛书》11种,可以说是十余年来台港比较文学成果的以此检阅和总结。 7、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出版,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开始的标志。 8、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 9、法国学派提出影响研究,美国学派提出平行研究,中国学派提出阐发研究,苏联学派提出历史类型学。 10、文学三分法:抒情、叙事、戏剧四分法:小说、戏剧、散文、诗歌 11、平行研究的主要内容: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 12、影响研究分为: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 13、(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法国比较文学的领袖梵.第根是这样理解比较文学: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比较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雷马克下的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亚牛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二、名解 1、什么是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门诞生于19世纪末期的年轻学科,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门“显学”。第一,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种类。它不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不包括文学创作,而只是一种文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摘要】《现代公司于私有财产》发表之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实业界和经济学界,此后公司治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来,作为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的国有企业集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仍有许多多年困扰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文在对西方主要的公司治理理论综合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性质特点,提出在发展国有企业治理理论中,应着重对国有资本产权主体治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以及国有企业的劳动力产权主体获取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在对相关企业治理理论综合阐述的。 【关键词】公司治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逐渐减少,市场调节机制逐渐加强,经济体制同时受到来自于计划和市场两方面的影响,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我们称之为转型时期。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改革,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也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摸索。因此,对国外主流理论观点进行综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1.公司治理理论 1.1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主要是研究产权的界定和交易的经济理论,它的渊源可追溯到19纪世纪末20世纪初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出现。到本世纪的50年代,形成了以加尔布雷思和科斯为代表的两个理论体系迥异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后来由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布坎南、舒尔茨等给与丰富和发展。现代产权经济学家把产权定义为:“对个人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它包含三点含义:(1)产权是一种排它性权利,并且是可以进行平等交易的;(2)产权是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的基本准则;(3)产权是由一组权利组成的,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对于一个完整的产权主体来说,必须拥有这一组权利。而对这一组权利的不同界定又会导致不同形式的产权安排。 产权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商品买卖,而是权利买卖。人们购买商品是要享有支配和享受它的权利。(2)资源配置的外部效应是由于人们交往关系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或权利无法严格界定而产生的。市场运行的失败是由产权界定不明所导致的。(3)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技术和效率。(4)严格定义或界定的私有产权并不排斥合作生产,反而更有利于合作和组织。一种私有产权制度会产生出非常复杂,合作效率极高的组织。但这种复杂的组织是以私人产权的自由交易形成的。所以明确界定私人产权是为有效地寻找最优体制奠定制度基础。而自由的交易对寻找有效率体制的作用比分配商品的作用重要得多。(5)在私有产权可以自由交易的制度下,中央计划也是可行的,只要计划是有效的,就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1.doc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1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回顾 1983年,江南某镇青年古月在镇政府支持下自行筹资创办起镇上第一家工业企业---伟业铜带厂。在古月一手领导下,15年后伟业铜带厂已经由一个小乡镇企业发展成为资产十几亿的大型跨国集团。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原先小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从而成为公司继续发展的瓶颈。 二,公司的困境 1,高度集权。在案例中的表现:古董集董事长总经理等多个职务于一身;古董拥有公司产权的90%因此决定了其在公司拥有绝对的拍板权等。 2,决策集中。在案例中表现:古董总是会议自始至终的发言人,不许员工对其决策提意见;公司员工差旅费都要古董签字等。 3,控制疏松。在案例中表现:公司元老与古董貌合神离;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在公司蔓延等。 4,公司激励机制存在问题。案例中古董给予部门经理很高的薪水,并提供优厚的福利条件却依然存在留不住人才的困境,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思考。

5,企业缺少企业文化的构建导致企业缺少凝聚力。员工的跳槽一定程度上于此相关。 6,公司的控股权应该说具有一定问题,应给予优化。 其中前两个困境是相互联系的,两者的表现也是相通的。当然后三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关联的。 三,分析原因 综合上述困境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通病”。要走出这些困境,首先必须找出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在研究伟业现状后在这里其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1,组织结构不合理。即当前伟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模式:直线--职能制组织模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这种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高度集权、决策高度集中的模式不但会使公司高层领导的负荷超重而且最终必然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这一点从伟业集团现在的组织模式图可以明显看出来。 2,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很多有公司之名而无公司之实的所谓现代企业的经营失败而得到了高度的强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 构应该是股东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理层各行其责的基础上的四位一体。而伟业集团现存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相当混乱的。如古董一人即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还是二级注资公司的董事长及法人代表;监事会的主要成员与新老三会的领导人员重叠等等。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以及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模式都为高

电大现代管理原理案例分析

一、理论分析题。 关于管理的含义。不同的管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试叙述至少三种关于管理的定义。 答题思路:管理的概念是同学们开始学习管理学一定要理解和把握的基本性概念。由于管理活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学家对其所辖的定义也各异。例如 泰罗认为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 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认为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认为 管理就是决策。还有人认为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 请举例说明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答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教材第九章领导。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 是领导的基本要素和领导活动的能动主体。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为一个确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确定目标、制定战略、编制规划、选择方案和组织实施等 并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人员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主要差别在于权力的来源。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于组织任命 其权力是正式的、合法的。而领导者的权力可以来源于组织任命 也可以自发产生 领导者可以不应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所以 在理想情况下 所有管理者都是领导者 即要求管理者具有利用非正式权力影响下属的能力 当然 领导者不一定都是管理者。本题要求同学用实际的案例来说明管理者和领导者之间的区别 具体请参见教材第九章。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东方电力公司的计划工作 答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思路是计划的相关问题 计划工作是所有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 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 并拟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组织中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 组织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教材第三章的内容主要围绕计划这一职能进行分析 首先阐明计划工作的含义、重要性和类型 然后重点介绍计划工作程序和制定计划的主要方法。本题的两个思考问题 第一个问题计划工作的步骤请见教材的具体理论 针对该公司的具体情况 比如副总经理和总经理之间 部门经理对于计划的认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建议。 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答题思路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战略的相关问题 即教材第五章战略管理。本章是教材由于原来管理学基础改版后新增加的内容 是相当重要的章节 提醒同学们注意。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战略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态势逐步向多样化的买方市场转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竞争进入超强时代的今天 不论组织的规模大小 也不论组织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都必须重视战略管理 因为它指明了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格兰仕称为微波炉大王这一案例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说就是集中化战略的突出体现。除了格兰仕外 格力空调也是很有集中化战略的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所谓集中化战略也成为目标集聚战略 是指将组织资源集中于狭小的细分市场上 寻求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的战略。如果组织寻求的是在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它实施的就是成本集聚战略 若组织追求的是目标市场上的与众不同 它实施的则是歧异性集聚战略。同学们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案例进行阐述。参考答案 略《现代管理原理》课程作业讲评

我对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的理解

一、相关论文与著作研究 1.《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王向远 平行研究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的功能模式:①连类比物、相类相从的类同研究; 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的平行研究;③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研究。其中的类同研究模式被使用最多,但不少文章流于生硬比附,结论平庸。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流行的A与B两项式的平行比较,不能容纳尽可能多的同类的和相关的事项,不能在多个事项中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有价值的结论也就无从得出。为此,在方平先生总结并提倡的A∶B→C的公式的启发下,提出了X1∶X2∶X3∶X4……→Y的新模式,主张突破A与B的两项比较,变A与B两极两项的比较为多极多项、平行交叉、上下贯通的比较。 2.《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 季先生认为在他读过的文章来看,肤浅者居多。往往读了等于没读,毫无所获。作者勉强得出来的总论,也多是八股调,说了等于没说。然后举例一个外国学者写了一本长达数百页的专著,通过各种复杂方式论证白糖在冰淇淋中的作用,最后的结论是:白糖在冰淇淋中的作用就是使它甜。 接着提到了比较语言学与比较文学中为什么比较文学有了“危机”,因为比较语言学中所比较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系,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本来就存在在那里,一经揭开,豁然开朗。而比较文学中各国个民族文学缺乏共同的基础,所以强调,要作这样的比较研究,必须更加刻苦钻研,更加深入到中西文学的深层,分析入微,联类贯通,才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要把比较文学看得难一点,更难一点,越看得难,收获就越大。 3. 《比较文学危机中的“平行研究”》吕超 本文从破旧、立新、融合三方面论述这场比较文学危机中的平行研究范式。 美籍捷克裔学者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突出标志是“未能确定清晰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人为限制。第二,研究方法上的机械主义。第三,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帐式的研究动机。韦勒克提出了初步的改革设想:比较文学和一般文学之间人为的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是一门不受语言限制的科学;比较文学研究者则应当摒弃毫无生气的事实,努力领悟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使文学文本成为研究的中心。 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两部没有必然联系的作品之间,在风格、结构、语气及观念上所表现出的类同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平行研究,可以对不同文学中的主题、文类、技巧、文学史等问题进行对照考察,还可以将文学与其他学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比较文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单纯地把不同的民族文学进行比较,而在于该学科给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跨越性的视野和方法,这样就彰显了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和本体论特质。 4.《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美国学派提倡的平行比较方法研究,提倡文学跨国界“共时性”研究,是“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在运用平行比较方法时,对比研究注重在某类现象的比较中寻找差异时,较多采用演绎思维方式,如对中西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比较研究;类同研究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时,则更多使用归纳思维方式,从个别中见一般,分析文学的社会、历史土壤和文化条件的研究,如《〈莫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公司治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公司治理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逐步完善和成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不难看出,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海尔公司为例,研究目前海尔公司治理的现状,发现其公司在管理中目前面临的用人制度、员工激励制度、监督制度和转战互联网之后的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理论对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措施,以帮助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适应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创造全球家电第一品牌。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发展企业价值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 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 (2) 1.1 公司治理的含义 (2) 1.2 公司治理的内容 (2) 1.3 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容及其特点 (2) 2 海尔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 2.1 海尔企业简介 (7) 2.2 海尔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 (7) 2.2.1 用人制度采用“赛马理论” (7) 2.2.2 管理制度采用OEC管理模式 (8) 2.2.3 与时俱进,发展了小微企业模式 (9) 2.3 海尔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9) 2.3.1 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9) 2.3.2 管理机制过时 (10) 2.3.3 小微企业模式发展滞后 (11) 3 完善海尔企业公司治理的措施 (11) 3.1 改变用人理念,留住优秀人才 (12) 3.2 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12) 3.3 不断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小微企业模式 (13) 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