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再加上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
北京交通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拥堵越发严重。
本文运用了供求关系理论、“经济人”假设理论、公共产品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首先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概括,综述了国内外研究
情况,对目前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了解,其次介绍了交通拥堵
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通过全面系统的的
分析北京的交通现状,介绍了北京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北京的具体情况,分
析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最后介绍了法国巴黎、日本东进、新加坡等城市成
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经验,再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
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拥堵;拥堵治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e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otor vehicles, coupled with Beijing’s special political statu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Beij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raffic congestion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This article uses the theory of supply and demand, "economic man" hypothesis
theory, and public goods theory.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system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re first
summarized,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s summarized. At present, the
urban traffic jam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thoroughly studied and
understood. Secondly, the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related to traffic
conges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This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ollow-up
research, and the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raffic
conditions in Beijing.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Beijing's transpor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Beijing,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in Beijing, and finally introduced the experience of cities such as
Paris, Japan, Dongjin, Singapore, etc., in successfully relieving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combined with Beijing’s The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d a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to ease traffic congestion in Beijing.
Keywords: Beijing; Urban Transport; Congestion; Congestion Control;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
1.1.1选题的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4
第2章 城市交通的理论分析 5
2.1相关概念界定 5
2.1.1 城市交通 5
2.1.2城市交通拥堵 5
2.2理论基础 6
2.2.1供求关系理论 6
2.2.2“经济人”假设理论 6
2.2.3公共产品理论 6
2.3本章小结 7
第3章 北京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及问题 8
3.1北京市交通的现状 8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8
3.2.1人们合理的交通出行不能得到满足 8
3.2.2停车难 10
3.2.3交通事故多发 10
3.2.4交通拥堵秩序混乱 11
3.3本章小结 11
第4章 北京市交通拥堵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4.1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12
4.1.1需求 12
4.2.2供给 13
4.2.3供需矛盾分析 13
4.2交通管理水平落后 14
4.3人们交通安全意识低 14
4.4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 14
4.5本章小结 15
第5章 治理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 16
5.1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成功经验 16
5.1.1法国巴黎 16
5.1.2日本东京 16
5.1.3新加坡 17
5.2治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18
5.2.1正确引导公众出行需求 18
5.2.2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19
5.2.3提高国民素质倡导文明出行 20
5.2.4采用特勤模式减少交通管制影响 20
5.3本章小结 21
结 论 22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6
第1章 绪 论
1.1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现如今,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城市交通
拥堵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堵车降低了出行效率,增加了出行的成本;油耗的增加,造
成能源浪费;尾气排放的增加进一步造成空气质量的下降;交通流量的增加使光污染
和噪声污染更加严重;交通拥堵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
全。同时,城市交通拥堵也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对外的形象。
交通拥堵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世界各大城市都必须要
面对并解决的问题。经济高度发达、地广人稀的美国,每年因交通堵塞造成的经济损
失高达上千亿;国土狭小、人口众多的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
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交通拥堵问题;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
等发达城市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出行的舒适性和快捷性的需求使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然
而,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管理水平不够完善、人们的交通意识不够健全,
致使交通拥堵情况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北京作为我国的首
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各种教育、医疗资源高度聚集,
导致北京的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交通供需矛盾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
北京的发展,降低了北京在国际化大都市的竞争力。
在现阶段,北京市采取的治堵措施非常有限,交通拥堵问题依旧非常严峻。通过学习
其他国家成功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找出
治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措施尤为关键。
1.1.2研究的意义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步,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而交通秩序则是一个城市的
门面,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一个城市对外的形象。交通拥堵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增加出行时间和成本,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弱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活
力。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同时对外的文
化交流和经济活动较为频繁,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各方面的发
展都受到广泛关注。
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北京的环境,降低出行成本,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良好范例,同时也可以
为其他国家提供良好的参考经验,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的交
通拥堵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
施,对改善北京市的交通,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
城市交通拥堵的研究比较滞后。从1995年开始,国内有不少学者针对交通拥堵问题进
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何玉宏 (2013)认为应从三方面解决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及交通规划的科学性;提高
国民素质和交通管理水平;加强教育和思想引导促进人们选择公交出行[1]。
清华大学陆化普等人 (2014)认为在思考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有7个关键问
题:1.抓住主要矛盾;2.形成整合方案;3.紧密结合实际;4.时序至关重要;5.基于发
展战略;6.建立动态机制;7.兼顾环境景观[2]。赵颖、程铁信(2014)总结拥堵定价
理论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取拥堵收费政策的同时
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林雄斌、杨家文 (2015)认为交通秩序混乱、拥堵的时间和范围不断扩大、早晚高峰
拥堵严重且多为单向拥堵、路网节点和路口的拥堵限制路网运行,是我国城市交通拥
堵的主要特征[3]。
王妍颖、黄宇 (2016)通过对比一年中不同的月份、一周中不同的天,一天中不同的
时间上的拥堵差异,分析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时间特征,同时也对比了北京市不同环
路交通拥堵的空间特征[4]。赵鹏军、万海荣 (2016)认为造成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
要原因包括:城市人口与机动车快速增长,加剧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城市空间形态
不合理,导致路网结构不完整,过于依赖环路,次干路和支路利用率低;公共交通吸
引力不足;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者转向小汽车出行[5]。李瑛、苏宏峰(2016)认为引起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停车管理不合理和停车场利用率低[6]。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上,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和研究上都比较成熟。在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Pigon提出,从经济角度来看,应该用供求理论来解决交通
拥堵问题,供需矛盾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到现在仍是各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核心。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教授VuKan.R.Vuchic在2012年提出,可以通过补贴公共交
通的方式,让人们选择出行成本较少的公共交通,从而减少交通压力。
2013年,美国大学工程学院学者Abu-Eisheh S和Mahammad S.Ghanim在《交通管
理可通过开发一个交通系统管理课程来实现建造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一书中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