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王九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九筛同志,中共党员,副教授,音乐系主任,2000年从忻州市委宣传部调入忻州师院并组建艺术系,成为忻州师院艺术系的奠基人。短短几年,艺术系的发展有目共睹,为学校的教书育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得到忻州师院、忻州市政府、山西省政府、以及国家文化部的表彰与认可20多次,连续四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为忻州师院艺术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一、睿智开拓——组建了忻州师院艺术系

2000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忻州师院开始了艺术系的建立,从老师的招聘,学生的招生,教学设施的配备,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甚至课程表的设置,都是在王九筛主任的精心规划下得以完成。

教学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薄弱,学生生源的未知,一切都是困难,但是就是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中,王九筛主任带领着系里仅有的几个年轻教师,开始了教学、科研的繁重工作。短短几年,发展成了今天的音乐、舞蹈、美术三个系,教师人数达到59人,学生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人,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表彰与认可,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也是一个从贫瘠到富有的蜕变。

二、求实创新——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学体系

忻州师院艺术系是扎根于地方师范院校而且起步较晚的学科体

系,一切都是新的,一起都是从头开始,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源基础差的状态下走出自己的特色呢?

在实践中摸索,在理论中研究,终于当《黄河管子声》接连打响胜利的隆隆炮声之后,《地方院校与地方艺术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探索》诞生了,这是王九筛同志多年来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所提出的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崭新理念”,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佐证,当《黄河管子声》获得文华剧目奖,当《秧歌情》获得中国校园舞蹈大赛荷花杯表演铜奖,当《原平凤阳歌》获得中国第九届群星奖,当《黄河管子声的实践探索》获得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时候,我们艺术系的整个办学理念在王九筛同志的带领中“鲜活”起来,如今我们将这一理念,逐步地渗入音乐、美术、舞蹈的培养方案中,逐步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而努力发展。

三、管理育人——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创新团体

王九筛同志是一个豪爽睿智的领导,同时也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带头人,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严格要求自己和群众共同战斗在一起,即使是在身体生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给老师指导工作,它是一名出色的领导也是教师的良师益友。

尤其是在艺术系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中,有着独具个性的老师和学生,教师是年轻的富有创造力的,同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但是在王九筛同志的带领下,在其言传身教中,现在艺术系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纪律严明,学术团队层次分明,工作干劲十足,学生奋发向上的

团体,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王九筛同志多年来管理育人的最好佐证。

四、爱岗敬业——为艺术系的发展鞠躬尽瘁

爱岗敬业,鞠躬尽瘁,非常生动地描述了王九筛同志从教多年的真实写照,不论是教学科研中还是在行政管理中,他都做到兢兢业业,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成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在去年身体生病,不断发烧的状态下,依然坚持再坚持,不住院,一边输液,一边在学校工作,直到发烧累倒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种为了工作忘我的精神是我们艺术系每一个教师学习的楷模。

因此,有这样一位好的教师和领导,是艺术系的骄傲,也是忻州师院应该着重树立的典型。但是面对成绩,他更觉任重道远,他认为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忻州乃至山西的文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罗小兰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罗小兰同志现任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自1982年山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标准和人民教师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第一线默默地耕耘了28年。为了振兴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坚守她所热爱的教师岗位,她多次放弃去广州、浙江等一些大城市的机会;为了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她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丈夫奔波于两地之间10多年,将全部身心投入教学和工作;为了对学生的一份责任和关爱,她几十年如一日,资助困难学生,义务为学生做心理咨询;为了一句承诺,她谢绝国外学校的延期邀请和亲戚的挽留,毅然按期返回祖国。她崇高的师德、正直的人品、独特的教学风格、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倍受学生爱戴的人格魅力,为新时期高校教师树立了榜样。为此,98年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2001年评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评为山西省高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05年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

一、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她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生活中,艰苦朴素,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风正派,诚实善良、做到了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真正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显著,成为学科带头人

她以满腔热情投身教育教学第一线。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在系里主动承担专业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先后承担教育系《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卫生》等全校性跨选课程,并率先在全院开设双语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她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显著。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言简意赅,生动严谨,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她长期钻研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艺术,懂得学生心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她带头进行教学改革,大胆尝试创业教育模式和研究性教学,目前,教育系已有1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已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十分注重学科、课程和团队建设,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培养年轻教师,引领团队和谐共进。她所带的《普通心理学》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她是学院优秀心理学教学团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的负责人。

三、以德树人,以心育人,以情感人,学生的良师益友

她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为学生义务心理咨询,倾听其心声,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经济上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心灵上辅以学生温暖已成为她的一贯作风。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她救助过的学生。专1班张丽红,因家庭困难欲放弃继续升本,是罗老师为她交了学费,并鼓励她坚持学业,才使她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现已成为代县一所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本6班的柴丽是一个孤儿,从入学第一

天起,就感受到了罗主任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每学期一开学都会收到罗主任给她的生活费用,到学期末又会收到回家的路费和各种礼物,柴丽每次谈到此,就会激动地流下眼泪;本1班的张双虎因心理问题和身体原因,曾多次提出退学并出走,是罗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并对他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心理辅导,最终使他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工作生活都十分顺利。其实,无论是新学年的开始,还是学期中间,每当一些学生为各种各样困难而焦急时,罗主任总是充当“及时雨”的角色。近几年,她资助过的学生有十几个,许多学生和家长十分感激地夸罗主任是个值得信赖的好领导。一些同学在给罗老师的信中所说:“您的课不仅使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早能得到您的教诲,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彷徨和弯路”;“您是我的良师,更是益友”。

四、谦逊好学,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硕果累累

她勤奋好学,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先后多次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2003年又去加拿大Brock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在学习中,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不断创新。

在科研上,结合教学和社会需求进行课题研究,针对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心理现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和教材共11部,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6项。并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优秀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百部工程三等奖。

五、身体力行,甘为人梯,集体为先,和谐为重

作为系主任,她始终以模范的行为带动大家,以自己正直、诚实、坦率的为人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真诚友善待人的工作作风,来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为大家甘愿舍小家,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总是默默克服家庭、个人的重重困难,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拼搏。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从不退缩,敢于承担,勇于奉献,任何时候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却无怨无悔,能够以大局为重,以他人为先,强调团结、自律、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六、无私奉献,架设心灵桥梁,为提高全民素质倾注心血

早在80年代中期,罗小兰就亲自创建了忻州市心理学会,首家心理咨询中心和168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等,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多年来,她坚持为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义务心理咨询服务。应邀为许多大中小学、部队、厂矿、企事业等单位做各种心理专题和学术讲座百余场,培训大中小学教师万余人。从而为山西省心理学事业和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为此,我院连续两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05年山西日报专版报道了忻州市和我院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情况,08年我院心理咨询中心被评为山西省达标中心,这些都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吴攀升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吴攀升,教授,中共党员,地理系主任;山西省委、忻州市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首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96年首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曾获“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模范青年知识分子”,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山西省青年教育专家”等奖励;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二等功一次。吴攀升同志1983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以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勤奋工作。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是“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精邃需要永恒的探索钻研;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玄妙需要时刻的生命灵感;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信念需要一生的追求奉献。教育是生活,在教育中体味生活的本质与丰满;教育是人生,在教育中感悟人生的朴实与绚烂。”他也确实是一位政治上过硬、工作上务实、教学上创新、科研上奋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令人敬佩的的好老师。

一、政治上立场鲜明,思想先进

作为忻州师范学院的一名党员干部,吴攀升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忻州师范学院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先进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先进的教学内容。他时时、事事、处处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后10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被评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模范青年知识分子”,受到中共山西省委的表彰奖励。

二、工作中勤奋忘我务实上进

从教近三十多年来,吴攀升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在封闭的校园、狭小的三尺讲台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耕耘,书写着“三尺讲坛写春秋,两袖清风荡乾坤”的教育人生。同时也得到社会、学校、学生的最大肯定。1987年,被评为繁峙县模范教师;1988年被评为繁峙县优秀工作者,奖励工资一级;1988年,荣获忻州地区教学能手评比一等奖。1991年、1994年2次被评为忻州师专教学能手;1993年—2008年,15次评为优秀教师;2次评为优秀班主任;1995年评为首批“山西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03年评为首批“山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

1997年吴攀升同志担任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以来,“以人为本,务实创新”,使地理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先进基层单位,10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集体”。践行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信念。

三、教学中精益求精,善于创新

吴攀升先后讲授《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地貌学》、《水文学》、《地理科学导论》、《旅游美学》、《地理教学论》、《教师技能》等课程。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探索“愉快教学”、“开放式教育”,“研究性教学”。追求实现“乐听、牵心、动情、激学、启思、奋志、铸魂、树人”的课堂教学八境界。他讲授的课,思路开阔,出入有度,艺术性强,精彩生动,深受领导、专家、同行、学生的高度赞赏。

1、注重基础教育研究:编著出版《地理教育新论》(45万字,中国社会出版社)、《会考地理指南》(山西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学习指导》(成都地图出版社)、《忻州地理》(新华出版社)等著作6部。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

2、注重大学教育研究:编著出版《旅游美学》、《旅游资源学》全国高校通用教材2部。被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学使用,反映良好。被全国300多家图书馆收藏。在500多家书店经营销售。被20多篇学术论文参考引用。有5400多条网络信息。有3所高校指定为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参考教材。

3、获5项教学成果奖励:⑴与太原师院合作的《高师地理课程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0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⑵与佛山大学合作的《师范地理教育改革探索与学校地理园的建设与推广》2000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⑶《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研究》1996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忻州师专教学成果一等奖。⑷《“愉快式”地理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获1993年忻州师专教学成果二等奖。

4、获8项教学研究成果奖励:⑴《旅游美学》2008年获“首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⑵《旅游美学》2008年获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⑶《课堂教学中的“三美”》等5篇文章获山西省地理学会、山西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等组织论文评比一等奖。

5、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6项:主持山西省教育厅高校教育改革《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新课程理念与地理教师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等4项;参与国家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

6、做各类教学改革研究学术报告、讲座30多场次,扩大了社会影响,为忻州师范学院赢得了高度荣誉:⑴应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太原市教育局教研室、忻州市教育局等单位邀请,做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讲座20多场次。为忻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多期培训做报告、

讲座4场次。⑵应邀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各类学术会议做报告10多场次。

四、科研上锲而不舍,成果累累

吴攀升同志坚持“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1994年、2002年两次评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人文地理重点学科负责人。主要的科研成果有:1、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产力研究》、《国土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2、出版《地理教育新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5)、《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8)等著作8部,约105万字。3、主编出版《旅游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旅游资源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2部全国高校通用教材。4、主持或参加了国家教委(原)、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社科联等科研立项课题18项。5、参加完成了雁门关旅游区规划,宁武县、静乐县、繁峙县新农村建设规划,五台县、宁武县、偏关县、五寨县县域总体规划等横向课题40多项。《地理教育新论》获忻州师范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旅游美学》获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获“首届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研究》获2006-2007年度山西省社科联二等优秀重点课题成果奖。

三十多年来,吴攀升老师用自己高尚的品行、渊博的学识,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感动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教书育人”,得到了领导、专家、同行、学生的深深爱戴和高度赞赏。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赵新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赵新平,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系主任。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2010年她负责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

对工作一丝不苟

2006年上任伊始,正值我院迎评工作进入关键期,作为系里的主要负责人,她深知自己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水平的高低,并最终影响系里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她利用一切教学、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找来了大量关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期刊,认真学习,反复思考,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并主动向身边的老领导、老教师请教,汲取前人、他人管理中的成功经验,逐步构建自身的工作思路。

在她的带领下,政史系拥有一支团结、和谐、凝聚力强的干部队伍。几年来,全系教职工兢兢业业,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师。作为系主任她率先垂范,一切以大局为重,以院、系的发展为重。她经常很晚才离开办公室。曾经多次,她和系里的几位老师一直加班到晚上11点多,记得有一次晚上11点20分,当他们从楼上下来准备骑自行车回家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大雨,当时谁也没带雨具,就冒着雨往家赶,回到家里浑身衣服都湿透了。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全家团圆的日子,为了迎接我院第一次诊断性评估,她和系里其他干部修改本系的汇报文稿,一直到晚上十点钟,回到家丈夫和孩子还在等着一起吃团圆饭,心里顿时感到十分惭愧。

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是常事。有好多关心她的朋友劝她别熬夜,这样对身体不好,但她一不小心就犯“戒”。在她的日常安排中已无节假日概念,大年初一晚在电脑上修改文章一直到深夜2点。正月十四,

为修改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从下午2:10一直干到晚上10:30才离开办公室,两个孩子本想让母亲带他们上街观灯,但当他们看见疲倦的妈妈还未吃晚饭,谁也没有吱声,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天的元宵节。可第二天的她直到中午11:50才把手中的活暂搁下来,带两个孩子到街上逛了一圈,晚上照样加班到深夜。

由于迎评需要花钱的地方比较多,为了给系里节约经费,出差和开会总是找最便宜的地方吃、住。2007年暑假她和两位老师到北京出差,住的是北京最便宜的地下室,吃饭每顿都是凑凑乎乎。

与兄弟院校之间的联系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十分正常的校际交往,由于系里经费较为紧张,自己掏腰包的事情是常有的。有人曾开玩笑说:“世界上哪有你这样的傻人”。她笑笑说:“我就愿意当这样的傻人,傻得坦然、傻得踏实,傻得自己心理觉得不能做半点亏心事情”。

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她对家庭、孩子亏欠太多。由于经常不能按时下班回家,丈夫又经常出差,孩子们不能按时吃饭是常事,即使有饭吃也仅是凑合而已,儿子小学二年级就能自己煮饭吃。如遇系里急事多,一周家里都不动烟火,不开炉灶。儿子有时下自习后她都未下班回家,经常在楼门前等着妈妈。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正值数九寒天,一下午忙着在系里处理一些急办的工作,完全忘记了儿子下晚自习的时间,当她意识到此事急忙赶回家里时,儿子已在寒风中等妈妈半小时了。看着儿子冻得通红的面颊和小手,她的心里刺骨地疼。女儿很长时间天家一趟,她都很难给女儿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记得女儿上中学时,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能不能把给学生的爱给我和弟弟分点。”女儿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学习勤奋,很少回家。一个星期六,想家的女儿从学校赶回家,本想第一眼看到妈妈,可一直等到晚上十点多,妈妈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尽管女儿流露出了不高兴的表情,但她太了解她的妈妈,她妈是一个干起工作来什么都不要的人。

2007年11月份的一个中午,忽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

“你儿子被车撞了”。赵新平老师和丈夫迅速赶往出事现场,只见儿子的书包和变形的自行车横躺在地,却看不见儿子的影子,那一刻她的心跳几乎停止,害怕、担心、恐惧使她手足无措。赶到医院,只见司机推着坐在轮椅上满脸灰尘和泪痕的儿子进了CT室,经初步诊断后,医生建议住院观察。刚给儿子输上液,她就与系里通话,了解和安排第二轮评估的准备工作,生怕任何一个环节准备不到位。当时有一位医生开玩笑说:“哪有你这样做母亲的,什么时候了还顾得上公家的事。”第二天上午按医生的治疗程序,孩子要进行复查,而她三、四节正好有课,眼看上课的时间就要到了,但复查的结果还未出来。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毅然决定把儿子托付给他人,自己连忙打车赶往学校。她心疼自己的儿子,但还有那么多学生在教室里等着她上课。在以后一周的输液治疗中,她没有一次好好地陪伴过儿子,总是觉得系里的工作重要,不能因为自己家里的特殊情况影响了系里的整体工作进展。

由于丈夫经常出差,家里的家务几乎全落在她的身上,再加上晚上经常熬夜,使她比同龄人看上去要衰老许多,由此还闹出很多次“笑话”。由于自己干什么事情都比较认真,相应地花费的精力也较多,2007年全院体检结果发现,她在以往患有高血压病的基础上,一年之中又增加了胆结石和脂肪肝两种疾病。有一段时间,同时吃几种药,结果使血压降得太低,浑身发软,不思饭食,每天上班骑自行车都感到十分困难,但她仍然坚持上班,没有因此而误过一节课和一件事。好多人劝她到北京好好看一看病,但她总觉得需要做得事太多,不能只顾自己,而把那么多的事留给他人做,领导应该时时起表率作用。因为在她心中,工作是第一的。她觉得工作做不好,对不起领导、老师们对她的信任,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对学生关爱有加

她经常跟老师们讲“我们要多多关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她以身作则,遇到学生有病,就从家里给他们带药,或帮他们联系医生,有特殊困难的,她更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本11班的学生田小燕家里遇到了困难,全班同学决定在主题班会上为她捐款,当她获悉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参加这一活动。后来虽因有急事处理,未能赶到捐款现场,但是她还是让辅导员稍去了她的一点心意,捎去了她对学生的关爱。

2003年“非典”期间,系里有位女同学发高烧住进了当时人人都有所顾忌的指定发热医院。院领导要求派一位女教师晚上陪护,当她获悉这一情况后,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主动前往医院照顾这位同学。在照料期间,赵老师对患病同学的关怀真可谓是无微不至,面面俱到,深深地触动了病房的医生,一位医生满怀深情地说道:“学生能有你这样的好老师,真幸福。”在赵老师的精心照顾下,患病同学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顺利出院。几年来,赵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医院看病,以致医生都开玩笑的说:“你怎么有这么多孩子”。

每年校运会期间,赵新平老师一直在运动场上关注着系里所有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本11班尉波同学负责系学生会宣传工作,赵老师看他脸色苍白,便拉过他的手问是怎么回事,这才知道尉波由于前些日子一直忙于辩论赛,工作压力比较大,身体有点吃不消。赵老师急忙说道:“家里有药,我给你拿去。”望着她匆匆远去的背影,旁边的同学说:“做她的学生真是一种荣幸啊!”过了一会,赵老师顶着烈日把药拿到了尉波面前。多年来,帮助学生看病、送药,已经成为赵老师一种源自母性的本能,为学生的前途和发展着想,更是这种本能的延伸和升华。

今年6月5日晚,政史系正在举办欢送毕业生晚会,8:58分一场地震来临,赵新平老师和其他老师立即组织学生疏散,直到所有学生都撤离后她才最后一个撤出。撤离到操场上后,赵老师又一个一个的安慰、开导学生,一直没有和家人联系,顾及父母和孩子的安危。直到凌晨3点多,按照学院的安排,她把所有学生都安全送回宿舍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可第二天一大早赵新平老师又来到学校,深

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克服恐慌情绪,又是整整一天。全体师生都被她这种精神深深感动,都为有这样的好老师、好领导而感到自豪。

她常常说“我爱学生,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学生。”在她的关爱下不知有多少特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也不知有多少徘徊困惑的学生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她的高尚情操、拼搏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很多人。在她爱的世界中,似乎只有学生。

总之,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是她一贯遵循的原则。而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使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

“首届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提名人选先进事迹材料

张建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张建平,男,1966年11月出生,现任忻州师院中文系党总支书记。2000年升本以来,张建平同志先后任忻州师院党院办副主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2007年同时兼任扶贫顶岗支教五台分队队长。无论是在基层一线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还是在艰苦的山区带队支教,张建平同志都以对学院发展的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以服务学生为第一理念,以党员干部的高标准从严要求自己,不畏艰难,乐于奉献,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山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2000年至今连续十年被院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2000—2003年任党院办副主任期间,张建平同志主要负责东校区工作。四校合并初始,各项工作百废待兴。他本着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理念,深入到东区各系部教室、学生宿舍,了解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向学院党委反映并配合相关部门逐步完善各类学习生活设施,清理整洁校园环境,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东校区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东区防控主要责任人,他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到医院探望生病学生,了解病情;到学生当中宣传防控非典知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主动联系为封校后的学生购买衣物、水果、体育用品,开展健身活动。三个多月不分昼夜的与师生一起工作,共同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本人被院党委

评为“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7月至今,中文系学生人数由900余名上升到目前的近2000名,作为全院第一大系的党总支书记,担负着全院近六分之一学生管理的重任。张建平同志与系班子成员团结带领全系师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党委办学指导思想,结合中文系实际,大胆开拓创新,开创了全系工作的新局面。不仅圆满完成了院党委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走在全院的前列,体现了大系的风采和精神风貌。中文系党总支连续六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基层党总支”。2006年被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被省高校工委委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关爱学生首先从学生的成才着眼,围绕中文系的专业特点,张建平同志为学生搭建了“经典诵读”、“教师技能”、“文学创作”、“书法”四大平台,全方位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他组建成立了各类学生活动社团:遗山文学社、新月书画社、话剧社、英语沙龙协会、影评协会、自行车爱好者协会等,全系的学生活动异彩纷呈地开展起来。遗山文学社创办的每月一期的《遗山文学报》成为文学爱好者展示风采的园地,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并整理出版了《春雨遗山》、《青春的脚步》两本诗歌散文集,在全院学生中产生不小影响。新月书画社的学员在著名书法家孙存锦指导下,在校内外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展示了中文系学生的风采。2006年在第二届校园文化节上,中文系学生夺得全院辩论赛第一名、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演讲第一名、“动感地带”

歌手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中文系涌现出了不少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中文系2005届本科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王永波自愿申请援助西部,在宁夏海源县中学作出优秀成绩,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宁夏日报》等众多媒体追踪报道。2007级毕业生优秀村干部陈帅的事迹也先后被《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忻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方面,张建平同志打破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开展分层次、分阶段教育,并制定各个阶段的具体教育计划和内容,重点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顶岗实习前教育、毕业教育、应聘教育等环节。他在教育中坚持学生第一理念,通过关爱学生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2003届学生刘国华入学后父亲去世,母亲生病失去生活经济来源,产生退学念头,他主动找到这位同学,在安慰的同时,四处为刘国华联系勤工俭学岗位,帮助这位同学边打工边学习顺利完成了学业。05届一位四川的女同学在春节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张建平同志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这位同学支付了住院费,并多次到医院照看,学生康复出院后他把托人购买的车票送到学生手中。像这样的事还有许多许多,为了方便与学生联系,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向全系学生公布,只要学生有问题有困难都能在最短时间得到他的回应。

作为系党总支书记,张建平同志以党员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讲政治、讲大局,主动加强与系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他办事民主,主动征求师生意见,在全系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他还十分注重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撰写的文章《师德师风——党员教育工作者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研讨活动中获一等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一文获得反腐倡廉征文优秀奖。

2007年学院党委安排张建平同志兼任扶贫顶岗支教五台队长。这已是张建平同志第二次到五台担任支教队长。在前后四年的支教队长工作中,他与五台山区人民打成一片,与五台支教的学生打成一片。每次进点,他随身都要携带为学生购买的水果、药品、生活用品。学生遇到困难,无论距离远近,路途艰难,他都第一时间赶赴支教点,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他用自己的爱培育支教学生对山区孩子们的爱,让爱心插上隐形翅膀在五台的大山中飞翔。几年来张建平同志先后组织了为五台东雷乡上庄小学献爱心活动,为全校学生购买了七十五套新校服,红领巾。还为门限石王家庄小学、湾子乡黑崖堂小学、高洪口小学、灵境小学、铜钱沟小学、耿镇照吞口小学学生购买了二百三十余套书包文具。由于他的努力工作,五台县的支教工作受到教育部领导、省教育厅、五台县教育局的一致肯定认可。

作为一名原忻州师专的毕业生,张建平深深热爱着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母校,他愿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汗水、乃至生命全部奉献给这片热土和这片热土上自己的学生。

突出贡献奖申报材料

精品资料 突出贡献奖申报材料 核心景区渔业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责任乡(镇)、包干单位和指挥部各工作组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创新观念、开拓思路、攻坚破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清理整治非法网具、规范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保护一江清水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县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赢得了宝贵时间。现将有关情况 汇报 如下: 一、决策英明,精心策划 核心景区范围内有渔民79户,由于过去 管理 工作没有跟上,导致整个湖面遍布“天罗地网”,据统计 ,现有各类网箱1755个,定置网、地网等非法网具分别为73套总长20329米、75套面积58666平方米。长期以来,遍布在整个湖面的网具不但给旅游船舶及渔船的航行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还给的渔业资源、水质资源带来了严重破坏,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渔业整治自20xx年以来,由于涉及人数众多,大多数又是原来库区移民,虽经数次整治、几度规范,但成效都不明显,反而越整越多,越整越乱。渔业整治 历史 遗留问题多,难度大,见效慢,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但是,县委、政府站在更高层面,为了保护好江的一江清水,保护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确保城乡饮用水的安全,稳步推进创建4A级景区,造福子孙后代,今年毅然作出了开展核心景区渔业整治的英明决策。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运筹帷幄,多次深入 调研 、数次现场调度,组织外出 考察 ,征求群众 意见 ,争取上级支持,整个决策过程历时数月,相关政策进行了数十次研讨,反复修改,最终,赢得了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 二、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为全面准确掌握江各大水库县区域内的渔业设施情况,确保江各大水库未经许可不新增任何渔业设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库区乡各(镇)、 畜牧 水产局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5个工作组,对县区域和南河湖所有渔业设施进行了登记造册、固定证据,为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县委、县政府没有急于出台补偿标准,而是贯彻“依法整治、区别对待”的原则,突出先整后理,以降低渔民心理预期为工作目标,积极加大政策宣传攻势,先行打击非法网具,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氛围,树立了正气压倒邪气、合法与非法有本质区别强有力的工作态势,从而降低业主心理预期,降低了业主期望值。 三、方法得当,行动迅速

育人先进事迹材料

三育人事迹材料 易县职教中心 我叫赵艳锐,女,1970年8月出生,现年46岁,本科,现任职于易县职教中心,1994年8月参加。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所带的学生有几十人考入本科院校,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平,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用实干赢得尊重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不断开拓新教学视野,树立新教育理念,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以适应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铸师魂,强师能,修师德,以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和严谨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 我自觉遵守教学规范,无任何教学事故,执教严谨,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并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之中。认真备课,真正做到“每课必备,每课必新”。课堂上,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认真组织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构建良好和谐课堂秩序,对教学质量高度负责;课堂上,善于掌握学生听课动态,语言流畅生动幽默、逻辑性强、条理分明;课堂上,善于同学生交流,把握学生心理,以生动的示例启发学生,及时调整学生情绪,寓教于乐,寓教于理;讲课内容适时引入相关领域,进行拓展延伸,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从教20年中,

一直工作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多次被评为“优秀”、“德育先进个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得到了学校的信任,受到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体验、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探究、质疑的氛围。学生爱学乐学,成绩优良。在2013年的高考中,我班有二十三人参加高考,三人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的本科,其余二十人全部考入了对口的专科学校,创造了职教中心机电专业的最好成绩。 2015年的高考,十三人参加考试,四人上本科线,在机电专业的高考中又有了新的突破。 深入钻研,大胆创新。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作为一位专业教师,我不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基本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春季班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操作为主,理论辅助的方法,使基础较差的同学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学到了基本技能,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管理育人,刻苦钻研,用创新赢得好评

新编关于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精选三篇【优质精彩实用】

关于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精选 三篇 我们群众学习了一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这些教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差距。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这天,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应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就应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

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应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应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应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应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一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时间:2010-09-19 一、于漪同志 事迹简介: 于漪,女,汉族, 81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

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示并下发红头文件,同意青年汽车成立浙江省余溆江客车模具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据介绍,青年汽车“余溆江客车模具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浙江省在金华市所有制造型企业中设立的第一家相关工作室。工作室于2011年9月开始申报,同年12月申报成功,由客车公司试制车间主任余溆江领军,成员包括吴胜华、孙越明、袁良明等7名车间骨干,他们分别在某个技术工艺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随着经济发展和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于人才培养和利用人才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工作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源培训创新工作的扶植和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并与浙江省金华市高级技师学院和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形成合作关系队取得相关技能资格证书给予工资补贴。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公司集攻克技术难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于一体的理想技能培训和技术革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工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如何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这就类似于科研部门成立的博士后工作室,然而技能大师工作室起点低,没有学历要求,为优秀蓝领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超越自我的良好平台。另一方面,公司现有的场地、各类生产设备、主要工具,以及包括从德国引进的直读光谱仪、电动振动试验台等50多种先进测量设备也为工作室的成立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开始着手研究《金属粘接胶在客车粘贴板上的应用》课题。镀锌板在客车车身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之前都采用焊接法将镀锌板焊接上车身,工作室成员试验用焊接胶将镀锌板直接粘贴到车身上,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人工作难度,降低工人职业病染病率,对于人力和生产材料资源都能起到很好的节省作用。之前完成一辆车需要配备6名电焊工,接下去只要2名电焊工协助即可解决电焊工人紧缺问题。 前排左起:阎浙平、周生明、陈洁、于卫清 后排左起:余溆江、袁良明、孙越明、吴胜华 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 余漵江: 冷作工,二级技师;模具钳工,三级;电焊工,三级; 2003年荣获金华市技术标兵称号, 2003年荣获金华市“尼奥普兰杯”模具工技术比武第二名,授予技术标兵称号,2004年荣获金华市“竞远杯”冷作(钣金)工技术比武第三名,金华市技术操作标兵称号, 2006年荣获金华市电焊工技能大赛第八名,并授予技术能手称号, 2010年9月1日-2013年9月1日被金华青年汽车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聘为钣焊操作培训老师。 袁良明: 涂装工高级工;

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材料

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材 料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材料 常**,男,汉族, 32岁,中共党员,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教师。 13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中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新任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对我校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于2004年、2005年、2007年获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学科带头人”;2007年7月获巩留县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7年8月获伊犁州“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8年7月获巩留县“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2010年6月获“新疆教育系统廉政文化进校园作品创作”三等 奖;2009年10月获“第五届新疆中小学教师三笔字”一等奖;2011年7月被评为乡级和校级“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常**老师是我校一位青年骨干教师,13年来,他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于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朴素情感,成为每一位教师工作的典范。在我校开展师德建设的活

动中,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为全校教师做出了表率。 一、勤奋自学,不断进取。 常**,1998年毕业于云南省昆明地质学校美术系,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教二级教师。 常**老师从教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常**老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十几年来,他淡泊名利、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堪称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楷模,备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常**虽有扎实的美术教学基础,但他从不满足已有的知识水平,十几年如一日,结合自己的专业及相关知识苦学不辍。经过多年的自学,他终于把美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了检验自己的美术水平,他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不同的美术书法作品比赛,均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荣誉。为了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他不但涉猎一些高雅的作品,还为县内外一些企事业单位制作宣传牌,而且从不计报酬。在常老师看来,制作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东西,更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时间:2010-09-19 一、于漪同志 事迹简介: 于漪,女,汉族, 81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事迹材料,突出贡献奖事迹材料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事迹材料,突 出贡献奖事迹材料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事迹材料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事迹材料 一、XX市经济管理学校简介 XX市经济管理学校(原XX市粮食学校)是一所具有全日制中专、普通高中教育,兼有成人学历教育及各种职业证书培训等多层次、多功能辐射性的办学格局的学校,是XX市粮食局所属的市级重点中专学校。1998年被XX市教委评为XX市骨干示范校;20XX年被评为XX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培养首都二十一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20XX年度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XX市粮食学校成立于1963年,学校面向社会招生,为粮食系统培养中等专业人才。1994年,经批准更名为“XX市经济管理学校”。1997年,市粮食局决定XX市粮食局干部学校、XX市经济管理学校合并,联合办学,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经管校发展至今,在校生达到4700余人,其中全日制中专生3700人,成人教育(半脱产)1000余人,每年为我市粮食行业系统培训近1000人次。 二、充分发挥教、科、研功能,为首都粮食行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XX市经济管理学校多年来把粮油储藏和检验、粮油食品加工专业作为传统特色专业,为XX市粮食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员。30年来,共培养粮食加工和储藏技术专门人才超过1831人,XX市国有粮油大型企业、区县粮食局管理骨干多出自其中,经管校作为北京粮食行业唯一的教育培训基地,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经管校毕业生中既有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的管理者,像XX 市粮食集团总经理王国丰、XX市粮食局副局长朱雷等,也有不少在基层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优秀人次,如全国劳模温少英是经管校六六届毕业生;XX市劳动模范、市爱国立功竞赛标兵高建伟是八八届食品加工专业学生。 学校坚持为行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实行了校企合作、定单式办学模式,贴近实际,服务基层,为企业解决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在注重为我市粮食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还先后为安徽省培养粮食机械专业人才30名,为原潞河面粉厂培养食品加工专业人才30名;与昌平粮食中心库合作培养粮油储藏与检验专业学生152名。 经管校师资力量雄厚,毕业于江南大学、无锡轻工、郑州粮院、天津轻工等院校的年轻人成为师资队伍的骨干。他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粮食行业的技术服务和科研攻关任务,先后主持和参与我市远郊区县、河南孟津等地多个面粉厂、米厂的设计安装工作;参与粮食除尘设计及粮油检验标准的制订;与粮库等单位合作研究方便面α-法测定(国标)取得成果;研制出卧式枕型包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却发现我的翅膀早已给了我的学生。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我听见理想扣击天堂的回响。这就是我---一名普通高中政治教师兼班主任。我于2001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2年了。在这12年的时间里,我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我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下面,结合自身这一年的辛勤工作,谈一谈认识和体会。 一、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大学毕业后,梦想成真,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求知的心灵。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我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我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

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一年来,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我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我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我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我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我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我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我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我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我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我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我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我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我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

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

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1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人民网)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

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2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篇一: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 ——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一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 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二 20XX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0事迹观后感心得5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0事迹观后感 心得5篇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人选出来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心得 三尺讲台,是小天地更是大事业。王利深知教育教学可以做得平凡,不可以沦为平庸,所以他始终定位做一位优秀教师。 置身课程改革进程中,站在新旧教材、新旧观念的交叉点上,面对不同的学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乃至于创造性地发挥,实践一种“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者不甘于做承前启后的教书匠,而是做一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急先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工作间隙,他总是广泛涉猎专业书籍和相邻学科的书籍,厚厚的一摞书成了他办公桌的标配。当别人在玩手机、侃大山津津有味时,他却对读书乐此不疲。别人笑他不合时宜,他也不争辩,他深知: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才能浅出。只有登上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只有

技艺高超,方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在王利老师的课堂上,不乏生动和激情,不乏智慧和深刻,因而广受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作为班主任,他把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学生身上。他深深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合格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这是教书育人的动力和源泉,但更要懂学生,要善于叩开学生心门,做他们的倾听者与知心人。在当前环境下,很多孩子可以与伙伴无话不谈,但对老师却缄默不言。 为了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王利自费购买很多教育学、心理学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他还仔细观察孩子们对什么电影、明星、歌曲、游戏感兴趣,他就亲自体验,努力做到与班级学生同步成长。课堂上、闲暇里,当王利就一些热点词侃侃而谈时,学生眼中流露出的不仅是钦佩,更是一种亲近。教师,只有放下高高的师道尊严,俯首甘为孺子牛,才能真正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大学毕业后,他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白天忙没有时间,他就常 常利用晚自习后去家访。常常家访完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十点多,第二天早上还要5点多起来准备上早课,虽然很劳累,他却孜孜不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同样如此,想理解一个学生,必须走进他的家庭,这样施教才能有的放矢。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王利老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材料

教书育人先进事迹材料 主讲:李道明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我校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之一。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时时处处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在政治思想上起引导作用,在师德上起示范作用,在智能上起培育作用。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教知识技能,又要教做人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能力新时期的符合应用型人才。 作为一名教师始终在教学的第一线,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到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重难点,掌握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发挥其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具体做法,采取预习提问与小组竞赛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想结合,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 主动的“我要学”,使历史教学逐步转化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在近年的教改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关注社会信息的意识,学会汲取有价值的材料。探究身边历史变迁的成因,感受祖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潜移默化的滋养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设计的活动课要深受学生的喜爱,往往下课了,大家意犹未尽,继续热烈的讨论着、争论着,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一滴汗水,一分收获,多年的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积极进取,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虚心请教。参加继续教育和教研室、本校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除参加教研活动外,还潜心钻研论文的写作。 “育人”是更重要的一个层次。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在教学过程之中,郭月梅重视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生是平等教与学主体。育人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德无才”是无用的,“有才无德”是有害的,是可怕的。她在教学育人

202教师节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教师节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篇一 中宣部、教育部9月4日公布第11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是: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窦桂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豫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 海南大学教授张云阁 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丁海燕 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遴选10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在社会上有良好声望的优秀教师作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考虑到抗疫的特殊情况,今年决定增加2个名额,今年共计划推出12位。

经过前期推选和社会实名投票,推选委员会组织召开推选会,结合公众投票情况,通过分组推选、大会评定、无记名投票等环节,产生了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孔德龙表示,这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兼顾了地域、民族、性别、年龄等因素,既有在抗疫中表现突出的名家大师,也有在乡村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他们模范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认真贯彻“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要求,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事迹感人,集中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观看心得心得体会篇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对学生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用一种教育方式,常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复杂,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教师的人格、品德和思想素质在无形中给学生极大的影响。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通过学习师德规范,深刻领会了从”严格要求”变为”热爱学生”,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我深知做教师要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心,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

2019年突出贡献奖申报材料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2019年突出贡献奖申报材料 核心景区渔业整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责任乡镇、包干单位和指挥部各工作组坚定信心、克服困难、 创新观念、开拓思路、攻坚破解,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在清理整治非法网具、规范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资源、保护一江清水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县创建国家4级旅游景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赢得了宝贵时间。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决策英明,精心策划核心景区范 围内有渔民79户,由于过去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导致整个湖面遍 布天罗地网,据统计,现有各类网箱1755个,定置网、地网等非 法网具分别为73套总长20329米、75套面积58666平方米。 长期以来,遍布在整个湖面的网具不但给旅游船舶及渔船的 航行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还给的渔业资源、水质资源带来了严 重破坏,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渔业整治自2002年以来,由于涉及人数众多,大多数又是原 来库区移民,虽经数次整治、几度规范,但成效都不明显,反而 越整越多,越整越乱。

渔业整治历史遗留问题多,难度大,见效慢,要投入大量人 力财力物力。 但是,县委、政府站在更高层面,为了保护好江的一江清水,保护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确保城乡饮用水的安全,稳步推 进创建4级景区,造福子孙后代,今年毅然作出了开展核心景区 渔业整治的英明决策。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运 筹帷幄,多次深入调研、数次现场调度,组织外出考察,征求群 众意见,争取上级支持,整个决策过程历时数月,相关政策进行 了数十次研讨,反复修改,最终,赢得了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 二、精心组织,措施得力为全面准确掌握江各大水库县区域 内的渔业设施情况,确保江各大水库未经许可不新增任何渔业设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库区乡各镇、畜牧水产局等相关单位 人员组成5个工作组,对县区域和南河湖所有渔业设施进行了登 记造册、固定证据,为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县委、县政府没有急于出台补偿标准,而是贯彻依法整治、 区别对待的原则,突出先整后理,以降低渔民心理预期为工作目标,积极加大政策宣传攻势,先行打击非法网具,在社会上形成 浓厚的氛围,树立了正气压倒邪气、合法与非法有本质区别强有 力的工作态势,从而降低业主心理预期,降低了业主期望值。

小学教师典型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小学教师典型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教师典型事迹材料 甘把青春献教育只愿雏鹰展翅飞 --记**县箐门乡中心完小龙先英同志典型事迹材料 龙先英,女,彝族,1981年7月出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小学高级教师,现任箐门中心完小五年级班主任,是箐门中心完小的骨干教师之一。自从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已连续担任了11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2014年,她班上的**高艳同学被评为全县"三好学生",还 在全县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讲故事比赛中荣获优秀奖。今年的龙先英同志忠诚于党的事业,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一直扎根于山区教育,九年如一日,工作任劳任怨、精益求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为边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一、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龙先英同志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工作中认真执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要求,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对工作认真负责,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按时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有时带病也坚持工作。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安排学生劳动时,她就带着学生一起干,为学生做出了榜样,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要带好一个班,建立健全制度是关键。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龙先英组织建立健全了《班委会工作分工制度》、《班级卫生管理制度》、《班级纪律要求制度》、《班级安全管理制度》、《班级学习帮带制度》等,探索形成了"班级负责制"班级管理模式,规范了班级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起到了从小培养锻炼班干部组织能力的作用,让他们在"学中管、管中学"。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形成了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学校的每次早读、早操、卫生、纪律等检查评比中,她所带的班级都是名列前茅。几年来,她所带的班级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三、转化差生、平等待人。龙先英同志一向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从不体罚、谩骂学生,与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的、朋友似的师生关系。就是对班上的差生,她也从不排斥,而是认真调查研究问题的根源所在,努力帮助他们转化。这学期已开学几天了,她班上的**国菊同学还迟迟未到学校,她就步行十多里山路到**国菊家进行家访。当了解到该同学学习吃力,不想再读书后,龙先英给她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消除了她的自卑心理,最后还是把她动员复学了。回到学校,龙先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国菊学习,有时还把她带到家里做作业。几个月下来,**国菊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中上等成绩。由于工作到位,后进生转化效果好,几年来,龙先英所带班级的学生都没有流失过,学额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