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技术

贴片式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技术
贴片式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技术

贴片式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技术贴片式电子元件(SMD)在电子产品中大量使用,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最明显的特点,有取代直插式电子表元件(DIP)的趋势。对电子产品维修人员,尽快掌握贴片式电子元件检测技术是有必要的,结合我多年的维修经验,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技巧。

一、制作测量利器,单手操作,轻松快捷

贴片式电子元件越来越小,电路板上元件很紧密,普通的表笔很多

时侯无法在路测量,拆下来不好拿捏,一不小心掉到地上,很难找到。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用绘图用

的圆规改造成专用的测量工具,完全可以胜任贴片式电子元件电路中的

各种测量。

制作方法:把一根万用表的表笔去掉原来的表针,线头焊在圆规的

细长的针上,然后用耐热透明胶布把针裹一圈,为了绝缘并可用在高温

环境中,装配好后并用胶布裹好;目的是为了使这个针与圆规架绝缘。

如图一

把万用表的另一根表笔也去掉原来的表针,并剥出一段铜丝把,旋松圆规另一插针处的螺钉,把铜丝卡

入后旋紧螺钉,手持部分要充分绝缘。

维修过程中的在路测量可以做到见缝插针

了,如手机维修时无处下笔的苦恼再也不会有了,

引脚很密的地方也可以下笔测量,

并且一只手就可以操作。如图二

二、贴片式电容的检测

测量之前的要了解和注意:1,数字万用表的

蜂鸣档表针上有2.5V左右的直流电压,红正黑

负(红表笔是电流流出端),电阻档是表针上的

电压为0.5V左右,红正黑负;所以用蜂鸣档表在路测量如手机CPU附近测量有可能导致CPU损坏,因为CPU有的工作电压仅为1.5V,甚至更低,0.5V左右不足以让硅材料二极管导通,用电阻档测这种二极管正反电阻都是无穷大的。

2,指针表的电阻档除“×10K档”电压为11V左右外,其它档约为1.5左右,并且是黑正红负,极性与数字表相反,输出电流能力比数字表强,11V已超过很贴片电容的额定电压,要慎用。

测量之前,先撕一条现两面胶贴在一个浅底的泡沫塑料盒内,把要测试的电子元件贴在两面胶上,测量过程中如果掉落,也在盒底,不至于到处找。

有了特制表笔,用指针表也与普通电容一样测它充放电现象,也可以把表笔的两个插柱改为两个插片,插入数字表的“CX”电容测试插座中测电容值;在维修中如果只作好坏判断,用数字表的蜂鸣档给电容充电,然后换成电压档测量电容上的电压,看是否有保持现象,如有基本就认为被测电容有储存电荷功能,测试速度很快。

其它两端器件如电阻,电感,二极管的测量与DIP器件一样测试,在此不再重叙,SMD器件的检测难点就在三端器件。

三、复杂元件的检测

SMD三端器件有普通三极管、数字晶体管(带阻三极管)、二极管、场效应管、稳压管,手机翻

盖检测管(如10E,12E)只有充分了解它们的封装以及各自的测量方法,心中有数,维修时才能准确判断。

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和四个电极的,因为电极符号相同的两电极直接导通,相当于一个电极,在手机中锗材料三极管占多数,用数字表的二极管档测量三极管的两个PN结的好坏,以及C极与E极不能导通,这样有两个读数为0.2V左右且合乎封装规范的是普通

三极管,如果要作进一步判断用指针表类似DIP (直插式)测量。由于SMD 很小,型号常用代码表

数字晶体管常作开关使用,例如手册中标注 4.7K ?+10 K ?表示R1是 4.7K ?,R2是10K ?,,如果只含一个电阻,要标出R1还是R2。

手机中常见的如DTA143(代码93,R1,4.7K ?)MUN5213(代码8C ,47K ?+47K ?)。测量时会发现电阻明显偏大,不要误判为损坏。

二极管内部结构很多,例如印记为A11表1脚为阳3脚为阴,内含一个二极管,A15为共阳3阳,

内含2 个二极管,电子技术发展很快,这只是一般规律,碰到疑难要用表仔细测量区分。

贴片场效应管的测量,一般电路中使用结型场效应管(JEFT )和加强型N 沟道MOS 管居多,并且MOS 管D 与S 之间加有阻尼二极管,G 与S 之间也有保护措施,结型场效应管的测量用指针表的红黑表笔对调测量G D S ,除了黑笔接D 红笔接S 有阻值以外~其他的接法都没有阻值,如果测量到某种接法阻值为"0"这个使用用镊子或表笔短接

G S 放电~ 然后再测量,N 沟道电流流向:D---->S(高电压有郊),P 沟道电流流向:S----->D(低电压有郊),手机开机电路中有P 沟道管子,低电平开机,JEFT 主要用于高频信号放大如MMBFJ309LT1(N 沟道,代码为6U ),用于小信号放大的MMBF54S7LT1(N 沟道,代码为M6E )。

四、片状稳压IC 与复合三极管

片状稳压IC 器件是低压差(LDO )器件,在手机电路中使用较多,表面有电压标称值,如P48表示稳压输出为4.8V ,18P 表示输出1.8伏,常见的还有2.8、3.0、1.5等, 片状稳压IC 与复合三极管在电

路中很好区分, 稳压IC 的输入与输

出脚都接有电容,在电路板上很容易找到, 片状稳压IC 片状稳压IC 比复合三极管厚。

复合三极管内部结构很多,不带阴的,周围有小电容小电阻较多,有带阻的,周围有小电容,如果是其它器件,如二极管组,稳压二极管组周围没有小电容。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1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阻 1、色环电阻 ⑴认识元件 ?符号单位:R ?作用:稳压、稳流、分压、分流 ?标称:1M Ω=1000K Ω=106Ω(兆欧/千欧/欧姆) ①阻值色标法。采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或点在电阻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各个角度都能看清楚。适合体积小的电阻采用 表1色环表示的意义 色标法分为四色环电阻器和五色环电阻器两种 四环电阻:普通电阻。第1、2环为阻值的有效数字,第3环为倍乘(即有效数字后所加的0的个数),第4环为偏差(通常为金色或银色),如图所示。 五环电阻:精密电阻。第1、2、3环为阻值的有效数字,第4环为倍乘数,第5环为偏差(通常最后一条与前面四条之间距离较大),如图示 第一棕环表示1,第二黑环表示0,第 三棕环表示加1个0,第四金环表示±5%的误差。 该电阻的阻值为1 0 0 Ω±5% 第一黄环表示4,第二紫环表示7,第三黑环表示0,第四棕环表示1,第五 棕环表示±1%的误差。 该电阻的阻值为4703101 Ω±1%

②阻值直标法。在电阻的表面直接用数字和单位符号标出电阻的标称阻值,其允许误差直接用百分数表示。一目了然,不适合体积小的电阻采用。 ③电阻额定功率。有电流流过时,电阻器便会发热,而温度过高时电阻器将会因功率不够而烧毁。所以不但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值,而且还要正确选择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在电路图中,不加功率标注的电阻器通常为1/8W。不同功率电阻器的体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电阻器的功率越大体积就越大。 ⑵检测 一看:外形是否端正,阻值标称是否清晰完好 二测: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先根据色环判断电阻的大约阻值,再选择不同的电阻档位进行测量,指针要尽量靠近电阻刻度尺的中间。如果阻值为0或是∞,该电阻已经损坏。 注意:测量时不能带电测量,不能用俩手同时去接触电阻两管脚(或表笔的金属部分),以防将人体电阻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影响测量结果。 2、电位器(可调电阻) ⑴认识元件 2符号:RP ?作用:通过旋转轴或滑动臂来调节阻值。阻值变化范围为0~R。 ?标称:多采用阻值直标法。 ⑵检测 一看:外形是否端正,阻值标称是否清晰完好,转轴是否灵活,松紧是否适当。 二测:测标称阻值和测电阻变化 ①根据标称选择好万用表电阻挡的量程。 ②先按图a所示方法测“1”、“3”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 ③测“1”、“2”或“3”、“2”两端,如图b所示。将电位器的转轴逆时针 旋转,指标应平滑移动,电阻值逐渐减小;若将电位器的转轴顺时针旋 转,电阻值应逐渐增大,直至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 ④如在检测过程中,万用表指标有断续或跳动现象,说明该电位器存在着 活动触点接触不良和阻值变化不匀问题。

实验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工艺实习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学号:014301234210 姓名:金聪班级:0143012342 1.实验目的 a.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b.掌握使用万用表辨别常用元器件的方法。 2.实验内容 (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介绍 (2)色环法识别电阻 各色环表示意义如下: 第一条色环:阻值的第一位数字; 第二条色环:阻值的第二位数字; 第三条色环:阻值的第三位数字; 第四条色环:10的幂数; 第五条色环:误差表示。 例如:电阻色环“绿蓝黑黑棕”——第一位:5;第二位:6;第三位:0; 10的幂为0;误差为1%,即阻值为:560*100欧=560欧=560Ω判别第一条色环的方法: 四色环电阻为普通型电阻,从标称阻值系列表可知,其只有三种误差系列,允许偏差为±5%、±10%、±20%,所对应的色环为:金色、银 色、无色。而金色、银色、无色这三种颜色没有有效数字,所以,金色、银色、无色作为四色环电阻器的偏差色环,即为最后一条色环(金色, 银色也可作为乘数)

(3)电容器的识读 A.直标法:1-100 pF的瓷片电容、电解电容 B.数码表示法:第1、2位为有效数值,第三位为倍率 例:103=10 乘10的3次方pF,即=0.01uF C.字母表示法:主要是针对涤纶电容 例:4n7=4.7n=4700p,22n=0.022uF D.小数点表示法:自然数以下的单位为uF 例:标0.47,等效值为0.47uF d.二极管极性的判别 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O0或R×1K电阻档上,数字万用表直接用二极管档。如下图所示:

二极管性能测量 二极管性能测量二极管性能鉴别的最简单方法是用万用表测其正、反向电阻值,阻值相差越大,说明它的单向导电性能越好。因此,通过测量其正、反向电阻值, 可方便地判断管子的导电性能。 (4)三极管PNP型,NPN型和基极的判别 A.将指针式万用表拨在R×1O0或R×1K电阻档上. B.红表笔任意接触三极管的任意一个电极,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测量它们之间的电阻值.当红表笔接触某一电极时,其余两电极与该电极之间均为几百欧的电阻时则该管为PNP型,而且红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B极; C.若黑表笔为基准,即将两根表笔对调后,重复上述测量的方法,若同时出现低电阻的情况则该管为NPN型,黑表笔所接触的是它的B极。 在判别出管型和基极B的基础上,任意假定一个电极为E极,另一个电极为C.将万用表拨在R×1K电阻档上.对于PNP型管,令红表笔接其C极,黑表笔接E极,再用手同时捏一下管子的B,C极,注意不要让电极直接相碰.在用手捏管子B,C极的同时,注意观察一下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误差范围:±10%之间。

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1.0前言:概述电子产品工艺与PCB技术 基本任务 了解电子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全过程,从设计开发到售后服务,包括设计开发项目小组、PCB技术、smt工艺、产品测试、产品检验、例行试验、质量管理等过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1.1 电阻 (2 hours) 基本任务 1)掌握电阻的单位与符号,了解E24系列电阻; 2)熟悉色环电阻(金属膜电阻或者碳膜电阻)的外观,掌握通过色环 读取电阻标称值及误差; 3)会用指针式万用表与数字万用表测量并读取实际阻值; 4)计算色环电阻的实际可以流过的电流(1/4W); 5)不同电压下串联不同电阻与LED,使得LED保持一定电流发光,理解 电阻的作用(RC充放电电路,555电路,分压电路等); 6)熟悉可调电阻的外观及管脚; 7)熟悉典型贴片电阻的外观与标识,通过标识读取标称电阻值; 8)熟悉压敏电阻的外观与参数及在电路中起的保护作用; 9)理解接触电阻的产生,接触电阻大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10)理解绝缘电阻的概念及测量; 11)掌握四点法测量小电阻的方法; 12)理解其他电阻如线绕电阻、水泥电阻、导线电阻外形及功率; 13)理解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及用途; 14)了解排阻、发热元件如电灯、加热丝等电阻; 15)了解取样电阻(采样电阻)及0欧姆电阻的作用 16)设备或者电路输入输出阻抗的概念及作用; 17)电阻在CAD中的封装,如AXIAL0.4、0603、0201

1.2电容器 基本任务 01.掌握电容的单位及电路符号,以及单位换算及电容值系列; 02.了解电容器的耐压系列,如6.3V,10V,16V,25V。。。1000V等; 03.掌握电解电容极性判断与参数读取(常见铝、钽电容,后者价高 性能好),如极性标记及长脚为正等,不能接反,否则容易损坏, (一般电解电容容值较大,1uF以上); 04.掌握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测试电解电容的表现; 05.了解无机介质电容器:包括大家熟悉的陶瓷电容以及云母电容, 涤纶电容、独石电容薄膜.电容等无极性小电容,他们的标识与 电容值读取方法(一般相对电解电容而言具有较小容值) 104=0.1uF 339=3.3pF 472=4700pF 4n7=4.7nF 06.掌握指针式万用表测量小容值电阻档表现,及与大电容的比较; 07.了解电容值的测试:电容表,电桥测试,Q表测试(有些数字万用表 带的电容测量档位是有限的,一般无专门测量电容的仪器准确) 08.掌握贴片电容外形,小电容一般是矩形无数字标记,贴片电解电 容有标识; 09.了解其他参数:损耗角正切( tg δ)/温度/漏电流/绝缘电阻/使用寿命/频率特性; 10.了解电容的用途主要有如下几种:1..隔直流:作用是阻止直流通过而让交流通过。 2.旁路 (去耦):为交流电路中某些并联的元件提供低阻抗通路。3.耦合:作为两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允许 交流信号通过并传输到下一级电路4.滤波:这个对DIY而言很重要,显卡上的电容基本都是这个作 用。5.温度补偿:针对其它元件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够带来的影响,而进行补偿,改善电路的稳定性。 6.计时:电容器与电阻器配合使用,确定电路的时间常数。7.调谐:对与频率相关的电路进行系统 调谐,比如手机、收音机、电视机。8.整流:在预定的时间开或者关半闭导体开关元件。9.储能: 储存电能,用于必须要的时候释放。例如相机闪光灯,加热设备等等。(如今某些电容的储能水平已 经接近锂电池的水准,一个电容储存的电能可以供一个手机使用一天。 11.掌握容抗、分布电容等概念; 贴片电容涤纶电容高压电容独石电容聚丙烯电容贴片电解电容

电子元件基本识别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修订记录 (3) 1.0目的 (3) 2.0范围 (4) 3.0责任 (4) 4.0电子组件 (4) 5.0连接器件 (13) 6.0 HSK(散热片) (14) 7.0组件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丝印 (14) 8.0其它组件 (9)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机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 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 BOM的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QE科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图片)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单位,标识方法等) 电阻的识别(电阻的单位,标识方法等)一、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2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 银色/ 10-2 ±10 金色/ 10-1 ±5 黑色0 100 / 棕色1 101 ±1 红色2 102 ±2 橙色3 103 / 黄色4 104 / 绿色5 105 ±0.5 蓝色6 106 ±0.2 紫色7 107 ±0.1 灰色8 108 / 白色9 109 +5至-20 无色/ / ±20

4 常见电阻器的外形及电路符号 金属膜电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 可变电阻(电位器)

12 五环电阻器色环颜色与数值对照表 ×100 黑 ×109 9 9 9 白 ±0.05% ×108 8 8 8 灰 ±0.1% ×107 7 7 7 紫 ±0.25% ×106 6 6 6 蓝 ±0.5% ×105 5 5 5 绿 ×104 4 4 4 黄 ±2% ×102 2 2 2 红 ±1% ×101 1 1 1 棕 误差 倍率 第3位数 第2位数 第1位数 第5色环 第4色环 第3色环 第2色环 第1色环 色环 颜色 电位器: 16一种阻值可以连续调节的电阻器,用来进行阻值、电位的调节。 收录机→控制音调、音量电视机→调节亮度、对比度等 8.1.2 电位器 带开关的电位器电位器的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

电子元器件检验方法

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 元器件的检测是家电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以下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对考。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A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 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 水泥电阻的检测。检测水泥电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 3 熔断电阻器的检测。在电路中,当熔断电阻器熔断开路后,可根据经验作出判断:若发现熔断电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元件识别指南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围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

六大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六大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电子元件种类有很多,想分清成千上万的电子元件,还是需要先了解电子元件的几大种类,小编将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六大种类的基础概念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电阻 电阻器我们习惯称之为电阻,是电子设备中最常应用的电子元件,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00000欧

二、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电子元件。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23表示编号为223的电容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三、电感 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制成的电子元件。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所以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电感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振荡电路。

四、晶体二极管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晶体二极管在收音机中对无线电波进行检波,在电源变换电路中把交流电变换成为脉动直流电,在数字电路中充当无触点开关等,都是利用了它的单向导电特性。 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最小单位,也是维修中需要检测和更换的对象。本章主要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作用,以及检测技术简要的介绍了一下。 2.1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电阻器的识别 电阻器没有极性(正负极),电阻元件的基本特征是消耗能量或者叫吸收能量。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或字母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另外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6欧姆。电阻器的体积很小(实物图见附录一),一般在电阻器的表面标明阻值,精度,材料,功率等几项。在车间常用的电阻是片式陶瓷电阻器(也叫贴片电阻器),其阻值标在电阻表面上,电阻参数标注的方法有文字直接标注和色环标注两种,色环标注和电阻器的分类等在这不做介绍了在相关的电子技术资料有专门介绍,自己去看咯。下面说一下怎样读表贴片的电阻值,举几个例子:103=10X103=10KΩ,333=33X103=33KΩ,472=47X102=4.7KΩ等等.读取的方法是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十的几次方吧,或者是数字几就在最后面加上几个零。 (2)电阻器的作用 电阻器第一个主要作用是限流的作用(或者叫具有阻碍电流的作

用吧)。从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流过电阻的电流I 与电阻R成反比,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器,就可以将电流I限定在某一数值上,这就是电阻器的限流作用。电阻器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产生降压的作用。当电流流过电阻器时,心然会在电阻器上产生压降,压降大小与电阻值R及电流的乘积成正比,即:U=IR.利用电阻器的降压作用,可以使较高的电源电压去适应电路工作电压的要求。第三个作用是分压和分流的作用,不知道这也算不算一个了,呵呵。 (3)电阻器的检测 ○1在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将电路板上的电源断开,接下来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举个例子,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330,它的阻值应为33Ω.接着清洁电阻器两端的焊点,这样使测量出的电阻值更准确,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0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湍的焊点上,测量的阻值为33.1Ω。接下来将红黑表笔互换位置,再次测量,测量的值为33.2Ω,接着取两次测量中阻值较大的作为参考值,然后与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进行比较,由于33.2Ω与33Ω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该贴片电阻器正常。○2开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先将贴片电阻从电路板中拆下,接着清洁电阻器的焊点,清洁完成后,开始准备测量,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举个例子, 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472,它的阻值应为4.7KΩ。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K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端的焊点处,测量的阻值为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资料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 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电路的最小单位,也是维修中需要检测和更换的对象。本章主要对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作用,以及检测技术简要的介绍了一下。 2.1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电阻器的识别 电阻器没有极性(正负极),电阻元件的基本特征是消耗能量或者叫吸收能量。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为或字母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另外还有千欧姆(KΩ),兆欧姆(M 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6欧姆。电阻器的体积很小(实物图见附录一),一般在电阻器的表面标明阻值,精度,材料,功率等几项。在车间常用的电阻是片式陶瓷电阻器(也叫贴片电阻器),其阻值标在电阻表面上,电阻参数标注的方法有文字直接标注和色环标注两种,色环标注和电阻器的分类等在这不做介绍了在相关的电子技术资料有专门介绍,自己去看咯。下面说一下怎样读表贴片的电阻值,举几个例子:103=10X103=10KΩ, 333=33X103=33KΩ,472=47X102=4.7KΩ等等.读取的方法是前两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十的几次方吧,或者是数字几就在最后面加上几个零。 (2)电阻器的作用

电阻器第一个主要作用是限流的作用(或者叫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吧)。从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流过电阻的电流I 与电阻R成反比,选择适当阻值的电阻器,就可以将电流I限定在某一数值上,这就是电阻器的限流作用。电阻器第二个主要作用是产生降压的作用。当电流流过电阻器时,心然会在电阻器上产生压降,压降大小与电阻值R及电流的乘积成正比,即:U=IR.利用电阻器的降压作用,可以使较高的电源电压去适应电路工作电压的要求。第三个作用是分压和分流的作用,不知道这也算不算一个了,呵呵。(3)电阻器的检测 ○1在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将电路板上的电源断开,接下来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举个例子,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330,它的阻值应为33Ω.接着清洁电阻器两端的焊点,这样使测量出的电阻值更准确,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200量程,接着将万用表的红笔和黑笔分别搭在电阻器两湍的焊点上,测量的阻值为33.1Ω。接下来将红黑表笔互换位置,再次测量,测量的值为33.2Ω,接着取两次测量中阻值较大的作为参考值,然后与电阻器的标称阻值进行比较,由于33.2Ω与33Ω比较接近,因此可以断定该贴片电阻器正常。○2开路测量,在测量前需要先将贴片电阻从电路板中拆下,接着清洁电阻器的焊点,清洁完成后,开始准备测量,根据电阻器的标注,读出电阻器的阻值。举个例子, 贴片电阻器表面上的标注值为472,它的阻值应为4.7KΩ。打开数字万用表的电源开关,根据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将数字万用表调到欧姆挡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实习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随着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迅速发展,元器件种类日益增多,学习和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性能、用途方法,对提高电气设备的装配质量及可靠性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对以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也有很大好处。而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电子电路常用的器件。 二实习计划 1听取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讲座,初步了解电子元件 2利用万用表的组装了解各种原件作用 3在模电实验室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进行电子原件的识别 三实验内容 1电阻阻值的识别 文字符号直标法 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值,额定功率、允许误差等级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后面的数字依次表示第一位小数阻值和第二位小数阻值 2、色标法: 色标法是将电阻器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色(色环或色点)标注在它的外表面上。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器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 五环色标法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三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 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质量检测 电阻器的质量好坏是比较容易鉴别的,对新买的电阻器先要进行外观检查,看外观是否端正、标志是否清晰、保护漆层是否完好。然后可以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一下电阻器的阻值,看其阻值与标称阻值是否一致,相差之值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电容器 把组成电容器的金属板两端分别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那么接电池正极的金属板上的电子就会被电池的正极吸收过去而带正电荷,接负极的金属板就会从电池的负极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这种现象就叫做电容器的“充电”。 如果将电容器与电池分开,用导线把电容器的两端联接起来,在刚接通一瞬间,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随着电流流动,两金属板之间的电压就很快降低,直到两金属板上的正负电荷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放电” 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也称半导体二极管,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基本的一种器件。它是用半导体单晶材料制成,故半导体器件又称晶体器件。晶体二极管具有两个电极,在收音机、电视机和其它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半导体材料和导体、绝缘体相比具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电阻率的大小受杂质含量的影响极大,二是电阻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图

目的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 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责任 3.1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的 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电子组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5%之间﹐如为银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07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一、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单结管、晶闸管、数码管、接插件、开关、集成电路、电声器件等)的种类、结构、参数、性能等。 2.学会识别、选用、测量、安装各类电子元器件。 二、器材 1.数字万用表。 2.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 3.电子元器件展板。 4.多媒体设备等。 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特殊的元器件检测需要多种通用或专用测试仪器,一般性的技术改造和电子制作,利用万用表等普通仪表对元器件检测,也可满足制作要求。 1.电阻器 (1)根据电阻器上的标志识别电阻器的阻值。 (2)用万用表准确测量电阻器的阻值。 2.电位器 (1)用万用表测量电位器固定端的阻值。 (2)用万用表检测电位器活动端的性能。 3.电容器 (1)根据电容器的标志识别电容器的容量。 (2)用万用表(具有电容测量档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容量。 (3)小电容(C≤μF)可测短路、断路、漏电故障。常用测电阻的方法:正常情况下,电阻为无穷大,若电阻接近或等于零,则电容短路;若为某一数值,则电容漏电。 (4)电解电容正负极性的判断 ①引脚较长的一端为“+”极,引脚较短的一端为“?”极。 ②标有“?”标志的一端为“?”极。 ③用万用表判断:用红、黑表笔接触电容器的两引脚,记住漏电电流的大小。然后将电容器的正、负引脚短接一下,将红、黑表笔对调后,再测漏电电流,漏电电流小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引脚为“+”极。 (5)注意:由于电容器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因此,在测量或触摸大电解电容器时,要先将两个引脚短路一下(方法是:手拿带有塑料柄的螺丝刀,然后用金属部分将引脚短路),以将电容器中存储的电荷泻放,否则,可能会损坏测试仪表或出现电击伤人的意外情况。 4.电感器 (1)根据电感器的标志识别电感器的电感量。 (2)用万用表(具有电感测量档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感器的电感量。 (3)电感线圈的测量: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线圈的直流电阻,若电阻为零或接近零,则说明线圈短路或局部短路;若电阻为无穷大,则说明线圈断路。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docx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随着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迅速发展,元器件种类日益增多,学习和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性能、用途方法,对提高电气设备的装配质量及可靠性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对以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也有很大好处。而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电子电路常用的器件。 二实习计划 1听取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讲座,初步了解电子元件 2利用万用表的组装了解各种原件作用 3在模电实验室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进行电子原件的识别 三实验内容 1电阻阻值的识别 文字符号直标法 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符号两者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标称阻值,额定功率、允许误差等级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阻值,后面的数字依次表示第一位小数阻值和第二位小数阻值 2、色标法: 色标法是将电阻器的类别及主要技术参数的数值用颜色(色环或色点)标注在它的外表面上。色标电阻(色环电阻)器可分为三环、四环、五环三种标法。 五环色标法 标称值第一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二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第三位有效数字 标称值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 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质量检测 电阻器的质量好坏是比较容易鉴别的,对新买的电阻器先要进行外观检查,看外观是否端正、标志是否清晰、保护漆层是否完好。然后可以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一下电阻器的阻值,看其阻值与标称阻值是否一致,相差之值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电容器 把组成电容器的金属板两端分别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那么接电池正极的金属板上的电子就会被电池的正极吸收过去而带正电荷,接负极的金属板就会从电池的负极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这种现象就叫做电容器的“充电”。 如果将电容器与电池分开,用导线把电容器的两端联接起来,在刚接通一瞬间,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随着电流流动,两金属板之间的电压就很快降低,直到两金属板上的正负电荷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放电” 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也称半导体二极管,是半导体器件中最基本的一种器件。它是用半导体单晶材料制成,故半导体器件又称晶体器件。晶体二极管具有两个电极,在收音机、电视机和其它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半导体材料和导体、绝缘体相比具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电阻率的大小受杂质含量的影响极大,二是电阻率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 单向导电性是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正向电压作用下,二极管导通,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二极管不导通。常见的二极管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图

实用文档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 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 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 的学 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 ”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 Ω(兆欧)=1000K 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 图2 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围的﹐共有 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颜 色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黑 金 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 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

常见电子元器件识别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一、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1、元件误差的字母识别法: 误差代码C D J K M Z 误差范围±0.25pF±0.5pF±5%±10%±20%-20%~+80% 误差代码在表中列出的仅仅为最常用的几个代码,其它还有B、F、G分别代表:B表示±0.1pF ,F表示±1% ,G表示±2%。其中B、C、D仅用来表示电容元件的误差。

2、元件误差的色环表示方法: 金银棕红色绿色蓝色紫色±5%±10%±1%±2%±0.5%±0.25%±0.1%

二、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温度系数表示方法: 3、常见电子元件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是指元件在温度变化时元件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温度系数代码C0G C0H X7R X5R 温度变化范围-55℃~125℃-55℃~125℃-55℃~125℃-55℃~85℃元件值变化范围0±30ppm/℃0±60ppm/℃±15%±15% 温度系数代码Y5V Z5U B CK 温度变化范围-30℃~85℃10℃~85℃-25℃~85℃-55℃~125℃元件值变化范围+20~-80%+20%~-80%±10%0±250ppm 上表中温度系数代码只是温度代码中的常用部分,在温度系数中有H、J、K系列代码,因为其他代码特性的元件使用比较少,因此在这里不做相关介绍。

三、色环元件的识别: 色环元件主要指:色环电阻和色环电感 1、色环的意义: 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金银0123456789-1-2

三、色环元件的识别: 2、色环电阻的识别: 1)色环排列的辨认: a、色环排列顺序: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环为金色或银色,如果不是金 色和银色,则最后一环的宽度是其它环的两倍. b、电阻值的读取:第一、二环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有 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第四环表示误差。(四色环电阻) 第一、二、三环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四环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第五环表示误差。(五色环电阻)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作者:————————————————————————————————日期:

元件识别指南 1.0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2.0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4.0电子元件 4.1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

电子元器件识别大全附图

1.0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辩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 2.0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计算机主板)中的电子组件认识: 2.1工作中最常用的电子组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 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2.2 连接器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2.3 其它一些五金塑料散件﹕散热片﹑胶钉﹑跳线铁丝等。 3.0 责任 3.1 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及辩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组件﹐结合产品BOM的 学习并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或内容﹕

A) 从外观就能看出该组件的种类﹐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方向性)。 B) 从组件表面的标记就能读出该组件的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等参数。 C) 能辩识各类组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 D) 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组件需注意的事项。 3.2 本指南由品管部负责编制; 4.0 电子组件 4.1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奥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4.1.1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 五色环电阻图2 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围的﹐共有12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数字(其中金色和银色表误差)﹕ 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 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

电子元件识别大全附图简体

元件识别指南 目的 制订本指南,规范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认识及辨别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 范围 公司主要产品(电脑主机板)中的电子元件认识: 工作中最常用的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包括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晶体、晶振(振荡器)和集成电路(IC)。 连接器元件主要有:插槽、插针、插座等。 其它一些五金塑胶散件:散热片、胶针、跳线铁丝等。 电子元件 电阻 电阻用“R”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 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 公司常用的电阻有三种:色环电阻、排型电阻和片状电阻。 色环电阻 色环电阻的外观如图示: 图1五色环电阻图2四色环电阻 较大的两头叫金属帽,中间几道有颜色的圈叫色环,这些色环是用来表示该电阻的阻值和范 颜色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0 ±5% ±10%我们常用的色环电阻有四色环电阻(如图2)和五色环电阻(如图1): 1).四色环电阻(普通电阻):电阻外表上有四道色环: 这四道环,首先是要分出哪道是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和第四环:标在金属帽上的那道环叫第一环,表示电阻值的最高位,也表示读值的方向。如黄色表示最高位为四,紧挨第一环的叫第二环,表示电阻值的次高位,如紫色表示次高位为7;紧挨第2环的叫第3环,表示次高位后“0”的个数,如橙色表示后面有3个0;最后一环叫第4环,表示误差范围,一般仅用金色或银色表示,如为金色,则表示误差范围在±10%之间。 例如:某电阻色环颜色顺序为:黄-紫-橙-银,表示该电阻的阻值为:47,000Ω=47KΩ,

误差范围:±10%之间。 2.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它的阻值可精确到±1%,电阻外表上有5道色环,读取阻值和误差范围的方法与四色环电阻大体相同,仅下两点不同: A*有些五色环电阻,两端的金属都有色环。这种电阻都会有4道色环相对靠近,集中在一起,而另一道色环则远离那4道色环,单独标在金属帽上的色环是表误差的第5环。 B*五色环电阻增加了第3道色环表示阻值的低位,第五环表示误差范围。 片状电阻 1).SMD排型电阻(简称排阻),排阻的外形如图3,它没有极性。它的内部结构实际上是由多个小电阻排列在一起,所以叫排阻。 图3排型电阻图4单片电阻 2).SMD单片电阻,它的体积小如碎米,按其几何尺寸可分0805、0603等型,没有极性。示值方法为: 精密电阻:以两位数字和一位英文字母表示,数字表有效数字的代码,字母表示十的幂次关系,两者之积即为其阻值。如:47B,“47”是301的代号,“B”表示101,所以该电阻的阻值为301×101=3010欧姆。详细资料可查询物料规格承认书有关精密电阻之阻值对照表。 片状电阻表面有丝印,由于误差不同而分三位数和四位数表示: A*对于三位数表示的,前二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为其基本单位欧姆(Ω)。如:“223”表示22000欧姆。这种电阻的误差范围一般是J级,即±5%。 B*对于四位数表示的,前三位表示有效数字,第四位数表示有效数字后“0”的个数,这样得出的阻值单位也为其基本单位欧姆(Ω)。如:“1001”表示1000欧姆。这种电阻的误差范围一般是±1%。 C*片状电阻除了阻值与误差等级这两个参数外,还有承受功率和体积二个参数,常用的各1311等,其规格代号分别为Q、F、H和B。电阻的体积用英制单位英寸表示,如0603表示×英寸,一般而言,0805规格的电阻承受的功率为1/10W,也有少部分为1/8W,1206规格的电阻承受的功率为1/8W。 当客户封电阻的供应商有特殊要求时(即常说的牌子),可在产品BOM上描述。 3).DIP排型电阻 ◆A型排阻: 内部结构如图,每个小电阻的阻值都一样,小电阻的其中一脚全部连通到第1脚“1” 上,因此第1脚“1”与任何一只脚的阻值都相同,公共脚与其他脚不能插错,所以A 型排阻有极性。在实物上有小点一端的脚即为第1脚,插机时对应相应位置的小点即可。 ◆B型排阻: 内部结构如图,各个小电阻的阻值各自独立地排列在一起,每个小电阻的阻值都一样,因此B型排阻没有公共脚,脚数一定为偶数,它没有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