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

“现在进行时”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圣城街道九巷小学李萍

—1—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在江西南昌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NOC比赛微课程评优项的决赛,在决赛环节参赛教师需要展示某年级、某学科中构成某一学时教学设计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及与《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相配套的微视频;下面谈谈我设计参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以后想要参加这项比赛的老师们一些帮助。 首先应该明确,微课程是要为翻转课堂教学服务的,为微课程制作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视频需要在课前一起发给学生,供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时使用。微课程并不需要包含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或一部分重点或难点,课前只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即可。 什么是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呢?对于教师来说,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载体这是noc活动主办方提供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 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学生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在

家自主学习与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我以自己2015年的参赛作品《金属钠的性质》为例给大家谈谈我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一些思路: 1、课题选择 微课程的选题一般选择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等。我选择《金属钠的性质》这个课题,是因为金属钠是高中化学新课标要求掌握的重要的金属单质,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金属元素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能为今后学习元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2、达成目标 需要注意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我觉得学习目标应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在学习完本节微课程之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水平,简单地说,教学目标是给老师看的,而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 “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第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这种要求必须要具体,目标的表述应该简明,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检测和评价,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可以使用“说出、描述、书写、证明、举例说明、熟记、判断、辨别、归纳、运用”等词汇。 我制定的本节微课程的达成目标是: 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认识金属钠的性质。 其中包括:①知道并且能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比如:颜色、状态、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以及熔点的相对高低);②能准确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能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能准确描述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知道这两种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3.学习方法建议: 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和树立学习信心。当然,既然是建议,就意味着学生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我设计的学习方法建议为: ①请你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相应的任务,认真观看实验视频。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暂停或回放,直到能够完整、准确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②请你按照视频设置的相应暂停位置上的提示,认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③如果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建议,请记录在‘困惑与建议’一栏,课堂上一起探讨。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通过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更加积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 我设计的课堂形式预告为:

《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单设计》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单设计》教案 安西镇中心小学钟骏远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单?这要从学习任务单的结构说起。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 一、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学校使用时,一般以标明年级、班级、学科、(上、下)册、学习主题为好。 2、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例如在“菱形的性质”的“任务单”中这样设定学生自主学习须达成的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菱形的性质。这个“达成目标”一目了然。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花费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时间,任何学生都能达成目标。“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 第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 3、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方法建议在微课程教学法中极其重要。能力和方法与知识不同,不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渐渐被遗忘,而是将伴随人一生。我们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走捷

三三四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

公明中英文学校三三四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 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提示:用“版本+年级+册+学科名”表示) 学生姓名: 课题 1.7(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提示:用“章/节/课时+内容名”表示) 编号 M7210702 主备 审核 我知我懂 (提示:达成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请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自主学 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旨在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 我疑我问 (提示:预习报告是教师开课时检测学生自学情况,了解各组学习疑点;由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记录现场交流,培养学生发问能力) 活动 任务、问题或练习 方法建议 课堂预告 我思我做 任务一: 1、 2、 任务二: 任务三: (提示:任务不同于学习活动环节。任务是以知识模块学习为主线设计,强调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类问题,再用作业的方式具体呈现;任务多少由教师依据学习内容设定) (提示:越具 体的方法提示,越有效) (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知识与课堂内化知识的关系) 我学我教 任务四: 任务五: 1、 2、 (提示:本阶段任务以知识合成与信息重组的内在逻辑,强调更高层次的能力训练;任务多少由教师依据学习内容设定) (提示:越具体的方法提示,越有效) (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 我会我行 任务六: 1、 2、 3、 任务七: (提示:本阶段的任务是完成作业、学案互批与互相订正,是学习效果的当堂反馈;任务多少由教师依据学习内容设;上节课的预习中不要求完成这些任务) (提示:越具体的方法提示,越有效) (提示:简要说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可用流程图代替) 我惑我解 正确:A B C 书写:优 良 一般 速度:快 中 慢 声音:清楚 流畅 适中 倾听:专心 思考 质疑 体态:+ 0 - (提示:此项由学生学习之后填写) (提示:完成“任务单”设计之后,别忘了删除所有提示项。横版、竖版不重要,30+10翻转中30分钟一定包含作业时间,展示不仅是习惯、能力,还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9课自主学习任务单

9、《穷人》自主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姓名:自我总评: ★观看微课前,完成下面任务。 任务一:自读课文3遍,读准字音,读通全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任务二: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自学生字词,然后完成下面的题。 1、正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对勾) 汹涌澎湃(pēng péng )勉强(qiǎng qiáng )魁梧(wúwǔ) 自作自受(zuōzuò)模样(múmó)蜷缩(quán juǎn )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形容恐惧不安。()②心神不定,七上八下。() ③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了。() 任务三: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观看微课时:听讲解、作批画、感情读、悟方法、精概括。 任务一:从8-11自然段中画出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语句,反复朗读,体会桑娜复杂的心理。(温馨提示:观看视频时请按暂停键在书上画出语句再与视频对照看画的对不对) 1、桑娜抱回孩子后由()、()、()、()再到(决断)的复杂心理。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第八、九自然段,读出桑娜复杂的内心。 1、“嗯,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一句话时,要读得() A、缓慢 B、激昂 C、短而有力 2、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解释说明②、省略递增的次数③、心理活动的断断续续④话题转折,你认为第九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是()。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是因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 。这句话生动而又细腻地写出桑娜当时那种心情。 任务三:想一想,精概括、写一写。 1、用关键成语来概括这部分内容:()怕夫归 2、本文的作者是,他是伟大的国作家,写的作品有、、、等。本课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学法指导: 读段落——画语句——细品味——感情读——精概括 ★观看微课后,按照以上学习方法自学12-24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和家人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桑娜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不敢抬起眼睛看他“,你体会到。 “桑娜脸色苍白,说话吞吞吐吐”,为什么? 2、课文两次写到桑娜“沉默”了,找出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两次“沉默 分别是什么意思? ①“沉默”是 ②“沉默”是 桑娜的两次沉默反映了桑娜的()。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你觉得渔夫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1、关注渔夫的表情变化:皱起眉——严肃、忧虑 2、关注渔夫动作的变化:搔搔后脑勺。 3、关注渔夫语言中的关键词: “熬”字说明了什么? 4、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24自然段。 任务三:想一想、写一写。 1、12-24自然段,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出小标题:()对夫讲。 2、当看到渔夫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时,桑娜一下子将帐子拉开给丈夫看。你能在

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以五年级语文《天窗》教学为例 一、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课标》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层出,主要表现为: (1)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2)忽略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未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 (3)忽略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在探寻关注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过程中,学习任务单的提出和使用能够有效地兼顾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何为任务单?它是教师依据教材和学情,设计并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主要从:“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提供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是教师指导学习的工具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阶梯。 如何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我在五年级语文《天窗》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情境描述 (一)教材内容及目标介绍 《天窗》是沪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儿时家乡天窗的样子,并通过举例生动地告诉读者:那时候的天窗是活泼会想的孩子唯一的慰藉。 我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作者想象手法的合理与丰富”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体会课文最后一小节的深刻含义”作为教学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四张导学任务单。 在前后两次教学中,我对如何合理运用任务单进行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得到一定的启发。现就第一和第四张任务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 (二)实践与反思 第一次任务单设计及使用效果: 学习任务单(一)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什么是天窗? 2.天窗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使用情况描述: 导入课题之后,教师出示该任务单,学生围绕任务单展开对课文的初读。交流反馈环节,学生基本能够将问题回答清楚,但是碰到“慰藉”一词的时候,有两名学生将“藉”字误读

微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之“先民的生活”和“炎黄子孙”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班级主页中的教学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知道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创造出的文化成就和劳动者创造的成果。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3.学习方法建议: (1)自主探究(2)小组合作(3)考察访谈(4)资料筛选归纳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板块一:各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学生分组采用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板块二:角色表演 学生模仿他们感兴趣或崇拜的先祖人物,进行角色表演 板块三:小小辩论台 针对“拓展思考”中的开放性问题,展开讨论。 二、学习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更应该了解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起源。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有哪些华夏文明起源的神话传说?炎黄时代有哪些杰出的人物,他们有哪些故事?为什么我们都被称为“炎黄子孙”呢?今天,我们就围绕《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个话题展开研究吧! 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建议 任务一: 登录主页 阅读资源阅读学习班级主页资源包里的内容登录班级主页,查看资料,独立思 考。整体阅读,初步感知,为下一步的 学习和思考奠定基础。 任务二 围绕主题 提出问题 围绕主题“先民的生活”和“炎黄子孙”,我想 研究的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吗? 1.先民们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 2.先民们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3.为什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为什么中国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5、远古时期还有哪些杰出人物,你了解 他们的故事吗? 可以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 自主确立想研究的问题。

翻转课堂慕课习学本5《秋天的怀念》(A课任务单)

5、秋天的怀念 A课任务单(制作人:田东良) 一、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细节的描写,体会母亲细腻的内心世界。 3.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难点) 二、任务单 任务一:1、参考课本20页,识记有关常识内容: (1)史铁生,代表小说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2)补充知识:“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或者是“形散神聚” 任务二:自由朗读课文,参考课下注释,完成下列问题。(1)掌握重点字词 瘫痪 ..( qiáo cuì)诀.别(jué)..( tān huàn)憔悴 仿膳.(shàn)豌.豆(wān)侍.弄( shì)絮.絮叨叨(xù)(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任务三:再读课文,把握人物情感。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句子,体会伟大的母爱。 【提示】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肖像)描写)。 2、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本文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结合1、2两个小题 任务四:升华认识,感受生命 思考:学习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样的触动? 任务五:达标检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痪 ..( tān huàn)憔悴 ..( qiáo cuì)诀.别(jué) 仿膳.(shàn)豌.豆(wān)侍.弄( shì)絮.絮叨叨(xù)2、史铁生,代表小说有《》《》《》,

散文《》《》《》等。 3、描写一个人物片段,能够体现出人物特点。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物质除杂之常见错误分析》练习与反馈一、选择题 1 2

二、填空题 6.下列物质中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试剂(在箭头上方)和操作(在箭头右侧)。 请写出提纯物、杂质、试剂三者之间存在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及变化,判断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若错误则指出错误原因。 可供选择的错误原因有:①除去提纯物,②试剂与杂质、提纯物均反应,③生成物引入新杂质,④难以操作和实现,⑤试剂用量不恰当,⑥操作、顺序不合理。 ⑴ HCl (CO 2)————————→洗气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⑵ 稀盐酸(稀硫酸)—————————→过滤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⑶ CO 2(H 2)—————→点燃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⑷ NaCl (NaOH )——————→蒸发结晶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⑸ H 2(H 2O 、HCl )———————————————→洗气 相关反应及变化: ; 是否正确:( ),错误原因: 。 三、选做题: 7.比较下列除杂问题(括号内为杂质),并为其选择合适的试剂(若没有可不填)与操作。 ⑴ CO (CO 2) 试剂: ,操作: ; CO 2(CO ) 试剂: ,操作: 。 ⑵ KNO 3(NaCl ) 试剂: ,操作: ; NaCl (KNO 3) 试剂: ,操作: 。 ⑶ CaO (CaCO 3) 试剂: ,操作: ; CaCO 3(CaO ) 试剂: ,操作: 。 8.为下面除杂问题提供合理的除杂方法。比比谁的方法多,哪个方法好。 ⑴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⑵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杂质 适量NaOH 溶液 适量硝酸钡溶液 依次通过浓H 2SO 4、NaOH 溶液 过量稀盐酸 足量氧气

翻转课堂之学习任务单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把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其结果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习成绩提升。无论来自美国的报道,还是我国江苏木渎中学上世纪80年代的教改实验和山西新绛中学近年来的实验,都证明如此。 很多中小学教师洞察到“翻转课堂”的功效,希望尝试,但苦于不知从何下手。有教师归因为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本文无意评价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的命题,而是认为“苦于不知从何下手”中,隐藏着破解“翻转课堂”的头绪:实验“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抓手。而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就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 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使学生明确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

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 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 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

课前任务清单设计

探触高中地理翻转课堂中“任务单”的设计——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 马莉莉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215101 摘要:“任务单”全称是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在“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理念下,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的三要素是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为例,说明“任务单”的框架结构包含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任务单”的设计应遵循问题化、梯度性、生活化、趣味性和目标化、启发性六个原则。 关键词:任务单;高中地理; “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的课内学习新知、课后消化巩固,“翻转”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交流内化。课前自主学习是以完成“任务单”的形式进行的,“任务单”的质量至关重要,因为它影响着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深度、广度与效度,影响着微课等配套学习资源采用的类型,从而还会影响课中交流内化的策略及其有效性。所以说“任务单”在“翻转课堂”中具有统驭灵魂的作用。 “任务单”全称是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在“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理念下,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的三要素是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任务单”的使用主体是课前在家按照自己步骤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是隐藏在后台的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这样就确立起“学生为中心”的生本学习模式。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为例,谈谈翻转课堂中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一、“任务单”的框架结构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以“版本+年级+班级+学科+册+内容名”表示。一般以“年级+班级+内容名”标明即可。 如本课的课题名称为“高一(9)班《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2.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一般用“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等)+完成‘任务(序号)’给出的任务+能力要求+知识要求”表述,这样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的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渠道就能达到怎样的能力和掌握哪些知识。因此,达成目标不是一个变量要求,而是一个常量要求。要求学生在家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直到掌握学习材料,达到达成目标规定的要求。设计思路是先通过分析教材和课标提炼出教学目标,再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这一转化对于能否促进学生高效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 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的课程标准是“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笔者根据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的教材内容,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资源,设定成“任务单”中的三个达成目标。(见下表)

自主学习任务单

附件1 自主学习任务单(Autonomous l earning task list)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 14 Section A (3a-3c) 2.达成目标: 1)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和辅助资料以及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2)了解到英文诗歌的一些小常识,尤其是押韵在英文诗歌中的运用,从而感受到英文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并能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和同伴回顾过去的经历。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珍惜同学、师生友情,爱好英语、热爱学习的情感。 3.学习方法建议: ①带着问题,仔细阅读P107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圈划答案。 ②反复观看视频,质疑讨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③通过网络搜集关于本诗的汉语翻译或者相关的英文诗歌,读读这些诗歌,感受汉语诗歌和英文诗歌的不同的美。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二、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微课视频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一)、【自主学习、尝试填空】 look back at________________ be on time for________________ remember starting day one________________ overcome fear________________ get better together________________ prepare for________________ make a mess________________ it’s time to graduate________________ keep one’s cool________________ kind and caring teachers________________ ours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附件一:“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2014年7月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 学习任务单项目设计例图 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使学生明确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 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 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例: 武昌起义自主学习导学单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测试题及答案

2015学年暑假小学教师业务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微课程的基本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依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2、信息化教学前移,就是把通常在(教室里)完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微型教学视频)方式,移到学生(家)里去完成。 3、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习指南)与(学习任务)由教师设计。 4、自主学习任务单不是提供给(教师本人)使用,而是直接提供给(学生)使用,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5、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教学资源。 6、创作“微课”的流程大致有五个步骤:(组织团队)、(任务分析)、(录制“微课”)、(检查质量)、(修改与上传)。 7、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可以把微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按评价的方法分类,可以把微课程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二、图表题。请你用图表比较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 三

三、简答题。 1、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 答:翻转课堂翻转的 是教学结构,即把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外颠覆成为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主要课堂的教学模式。 2、简述“微课程”与“微课”的区别。 答: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微课是教师录制的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属于微课程资源的范畴,当它与特定教学方式相联系的时候,就成为微课程教学法三大组成模块之一——“配套学习资源模块”。 3、学习任务设计的“六要求”是什么? 答:(1)必须满足达成目标的要求(2)知识点转化为问题(3)考虑知识点的覆盖面与权重(4)设计适当的“练练手”(5)必备的后置任务:创建知识的宏结构(6)提供方便的资源链接 4、微课具有哪些特性? 答:逻辑性、合理性、趣味性、科学性、视觉传达的有效性和高效学习的可能性。 5、好微课具有哪些特点? 答:(1)“微课”的逻辑性(2)“微课”的合理性(3)“微课”的趣味性(4)“微课”的科学性(5)“微课”视觉传达的有效性(6)“微课”实现高效学习的可能性 6、简述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四、实践题。 1、结合实例说说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请根据本人(2015.7前)所教学科,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设计一份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 《圆面积公式推导》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翻转课堂 单元四 测验 答案

翻转课堂单元四测验答案

1 翻转课堂面授活动中,有时教师需要进行精讲,精讲的内容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确定? 正确答案: D 、浏览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共性问题 。 2 下列活动步骤符合同伴教学法的是 正确答案: A 、教师简单讲解后,进行概念测试。如果发现70% 以上的学生没有做对,则重新讲解,然后 再进行测试;如果发现 30%-70% 的学生没有做对,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然后

再重新发送答案;发现 70% 的学生都做对了,就简单解释,然后进入下一个主题 。 3 实施同伴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的概念性认识是如何建立的? ( 单选 0.5 分 ) 正确答案: B 、以教师设计的概念性问题的为先导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产生自己的答案后通过小组讨论 形成共识,然后再独立回答此前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全班讨论,小组同学向大家分享与解释小组发现,

教师根据需要补充总结。 。 4 周老师在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老师经常回面临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尴尬,如果你是周老师,你 有什么建议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正确答案: A 、营造宽松的回答问题的气氛,让学生觉得自己回答错了问题也没有关系。 。 C 、在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时机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不会不知所措。 。 D

、可以引用学生之前的回答,明确表现对学生发言的重视。 。 5 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四步法》中提到了检测、作业、协作与展示四个方法,“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自 主学习任务之后进行的,那么下列选项属于检测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A 、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 B 、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加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

翻转课堂具体操作流程

翻转课堂具体操作流程 一、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使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支架与载体。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过程是充分发挥教师领导才能的过程。 从结构上看,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习指南”与“学习任务”由教师设计,“问题与建议”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填写与否。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四个子项。 课题名称指单位可是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一般用“版本+年级+学科名+册+内容名”表示。学校使用时,一般以标明年级、班级、学科、(上、下)册、学习主题为好。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达成目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管理,它使学生直面学习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步骤有二:首先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其次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到的标准。为了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自主学习任务,要求用“通过观看视频(或阅读教材,或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谓语+宾语”表述,使学生对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要求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其实就是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学生角度看,就是课堂学习形式。有了这个预告,就能让学生知道,课堂上没有教师讲课,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自主学习成效,接着进阶作业,假如不事先完成学习任务,就无法参与课堂学习。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任务的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及其转化形式——达成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和其他知识点给出。注意: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即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易于学生理解的举一反三能力。覆盖面要全而准,还可设计适当的“练练手”。一定要防止把任务变习题,习题与任务不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做习题不具有于一反三的意义。 困惑与建议是提供给学生填写自主学习遇到的尚未解决的困难,以及给教师的教学建议,因此,是一个学习过程的反馈。 二、如何开发微课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其作用与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其有技术和内容两类,技术类主要有: 1.录屏软件+应用软件 2.手写类。 3.录像类。 4.综合类。 内容分类有: 1.课程精讲类。

4《母鸡》第2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

14 母鸡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能了解“我”对母鸡态度前后的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 2.感悟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通过比较《猫》和《母鸡》,感受同一作家在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走近新课 1.上节课我们知道老舍先生对待母鸡前后各是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讨厌母鸡呢,你能概括的说说吗? (一开始是一向讨厌,后来是不敢再讨厌了。作者是因为它叫声难听、聒噪,欺软怕硬,炫耀成绩,而十分讨厌母鸡的。) 2.老舍先生的态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转变呢?这节课我们接着走进课文。 要求:能梳理出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态度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味伟大的鸡母亲 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4—10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态度会发生转变,请你画出相关的句子。 要求:默读课文相应段落,圈画相关语句,并与同学老师交流。 1.走进课文相关语句。 预设一: 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通过这一事例,你认识到了怎样的母鸡?你可以抓住关键词句说一说。 “总是挺着、没有可怕、挺着身儿预备作战”可以看出母鸡为了鸡雏无比的勇敢、无畏。“立刻警戒、歪着头听、警告鸡雏”可见母鸡的警觉性非常高,一点异常都不会放过。“不论……还是……”可以看出母鸡无论何时何地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中只想着它的鸡雏。母鸡的勇敢表现,还让我们想到母鸡对小鸡充满慈爱,是一位很负责任的母亲!

(2)此时,你会读出一只怎样的母鸡? (我会读出一位负责、勇敢、慈爱、辛苦的母亲形象。) (3)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预设二: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1)交流:鸡雏肚子是“圆圆地下垂”,可见吃得很多,尤其是“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这一句,把鸡雏那吃饱的小肚子描绘得形象逼真。而此时的母鸡呢?找到吃的,没有捞着吃,还消瘦许多。在它的眼里只有它的鸡雏,这种无私的母爱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里是对母鸡和鸡雏吃的结果对比,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母鸡对公鸡的表现。(2)出示:前面,“它永远不反抗公鸡”。这里,“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从“永远不反抗、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看似矛盾的,实际上不矛盾。为母则刚,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即使自己是软弱的,面对着孩子也会表现出异常的战斗力,可见,这儿给我们展现一个多么勇敢、负责、慈爱、辛苦的母亲啊!(母鸡前后表现对比) (3)读一读,读出对比变化,读出自己的理解。 预设三: 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得一点儿温暖。 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不哼。 (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母鸡做得容易吗?它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情境表演悟一悟: 现在,假如你就是那只母鸡,现在让你来教鸡雏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等,教了一遍又一遍,你体会一下心情。 你可以半蹲着姿势感受母鸡的辛苦。想象一下,许多小鸡爬在背上、啄头或别的地方。(2)你认识了怎样的母鸡?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预设四:

《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单设计》教案

《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单设计》教案 安西镇中心小学钟骏远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单?这要从学习任务单的结构说起。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 一、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指南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指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学习主题。学校使用时,一般以标明年级、班级、学科、(上、下)册、学习主题为好。 2、达成目标 达成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转化形式。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例如在“菱形的性质”的“任务单”中这样设定学生自主学习须达成的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单”规定的任务,从而理解菱形的性质。这个“达成目标”一目了然。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花费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时间,任何学生都能达成目标。“达成目标”的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分析教材提炼出教学目标; 第二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应当达成的目标。 3、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方法建议在微课程教学法中极其重要。能力和方法与知识不同,不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渐渐被遗忘,而是将伴随人一生。我们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建议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窍门、走捷

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悟,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方法,从而涵养出遇到棘手的事情就研究化解的方法的良好习惯,这是对学生终身发展相当有益的。 二、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除了“学习方法建议”的指导之外,主要依靠“学习任务”来保证。 1、必须把知识点转化为问题 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是任务设计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指的是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可操作性。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向导,所有的学生面对问题,都不会觉得自主学习无从下手。二是培养基于理解的举一反三能力。问题往往反映概念、定理、方法,从解决问题入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和掌握方法,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 2、设计适当的“作业” 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概念、定理之后,可以提供几个与“任务”难度相当的题目让学生练练,使其印证自主学习成效,获取学习成就感。这个程序是必要的。 三、困惑与建议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与范文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程名称:叙事性散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知识点来源:试题讲解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1.学习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找到叙事性散文分析题的方向,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2)掌握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3)掌握分析的逻辑,按逻辑步骤步步梳理,得到答案; (4)学会提出相应问题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分析; 2.任务(问题)设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熟悉题型:(见“导入”部 分)完成二维码第1题; (2)总任务:(见“理论分解”部分)完成二维码第2题; (3)子任务一:(见“理论分解一一审题”部分)完成二维码第3题; (4)子任务二:(见“理论分解”部分)完成二维码第4题; (5)子任务三: (见 “一) 演练1”部 分) 完成二维码第5题; (6)子任务四: (见 “二)演练2”部分 完成二维码第& 7 题; (7)子任务五: (见 “三)演练3” 部 分) 完成二维码第8题; 3.学习支架设计: (1)范例:提供四个试题以及试题相关文章进行支撑(需提前熟悉文章及试题); (2)问题:如在“导入”部分,提问:你们对此类分析题是否有入手点? 如在“叙事性散文要点概况”时,提问:结构和内容主要指哪些方面? (3)建议:在“演练一”部分,建议学生先掌握文章的人物、内容和主题方面等要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分析时要注意语句的位置,结合结构和内容的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4)表格:在演练一二中文章分析部分,都将用表格进行支撑; (5)图表:在总结部分,将用思维导图进行支撑;

(6)多媒体:将在全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微信等信息技术形式进行支撑; 4.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设计: (1)微课始,对大数据、二维码扫描等信息技术进行了解,使自己具备扫描二维码答题的能力; (2)微课中,根据难度的差异、时间的推进以及结果呈现的需要等进行合作和独立探究两种形式。在演练二时,由于难度大,并且是第一次探究,所以将采用合作的形式 (定要积极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在演练三时,由于难度小,并且之前有过探究经验,故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先把有把握的写出,再根据之前演练的提示一步步思考); (3)微课末,学生在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后,将独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学习的知识;同时,通过二维码做题并得到所有人做题的数据,可根据该数据分析问题所在,完成学习评价。 5.学习评价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价,无需空空填写,字数不限 6.学生如何使用任务单的指导 (1)请在课前浏览“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1、3、4部分; (2)课中,根据微课的播放利用微信二维码,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2; (3)课后,根据上课的感受,以及二维码数据完成“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