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观察学生本课结束以后的学生的表现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自我新形象》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展开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一、学会根据自身与社会的实际作出适当的人生规划,确立努力目标。
二、自觉找到当前的自己与自我新形象的差别,从而自觉完善自我,为心中的自我新形象准备条件。
二、学习资源
1、新闻图片
2、漫画展示明星不雅行为
三、学习方法
本微课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都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仅仅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动作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水平。”
四、学习任务
一、分组讨论:
1.你最喜欢的明星是谁?为什么?
2.你所喜欢的明星优点有哪些?
二、喜欢明星很正常,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的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尚人格。
1、但对待明星你是否想过:
2、焉,择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猫》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猫》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猫微课程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读准多音字屏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古怪屏息凝视任凭等词语的意思
《猫》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读准多音字“屏”、“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古怪”、“屏息凝视”、“任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5、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资源
1.教学课件
2.课外读物推荐本。
三、学习方法
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法。
2、讲解学习法。
3、对话法。(问答、讨论)
四、学习任务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三、进一步体会“喜爱”。
六、扩展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学习运用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描写小动物。
五、学习困惑
学生在学习时欠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学生任务单

学生任务单
午饭
(中午)时
放学
(下午)时
晚饭
(下午)时
睡觉(晚Βιβλιοθήκη )时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请同学们做一张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我们将组织一次展示比赛,评出谁的作息时间表最合理、有效。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请同学们跟随视频准确拨出3个整时,了解一天的学习生活重要的几件事情的时间,快速完成小练习。并按照作业任务单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可家长帮助)
四、学习任务
(姓名)_____作息时间表
时间:
(备注):
起床
(早上)时
早餐
(早上)时
到校
(早上)时
早操
(早上)时
《小学数学-微课程-李安村》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过程性目标:
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二、学习资源
钟表模型
三、学习方法

数学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1)

数学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2、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并且能正确、灵活地应用;
3、能体会不等式和等式的异同点,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资源
1、预习课本相关资料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微视频
三、学习流程及任务
1、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你能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吗?
2、猜想:不等式又有哪些性质?
3、自主学习资料之后完成检测反馈。

四、知识检测
1、不等式基本性质1:
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或)同一个,不等号的方向。

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或)同一个,不等号的方向。

熟记你所总结的不等式的三条性质,比较三条基本性质有什么不同之处。

尝试写出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式
2、如果a>b,那么
a-3 b-3(不等式性质)
2a 2b(不等式性质)
-3a -3b(不等式性质)
a-b 0(不等式性质)
3、若x<y,得ax>ay的条件是_______ A.a>0 B.a<0 C.a≥0 D.a≤0
4、4: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1)x-2<3;(2)6x<5x-1;(3)-4x>3.
五、学习预告:
1、交流重点,难点
2、总结不等式的性质
3、巩固不等式性质
六、学习困惑(每人至少1条)。

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2.练习讲解不够清楚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习量的设置:______________(多/少/适中)
______________(难/易/适中)
4.有兴趣知道“–ed形容词和–ing形容词”的由来?可参考“分词”学习的微视频。
1. The children were ____after the trip.(tire)
2. The trip was____.(tire)
3. The ____children went to bed early after the trip.(tire)
4. The ____trip lasted a whole day.(tire)
观看后:为保障学习效果,可利用《英语周报》和网络上关于“–ed形容词和–ing形容词”的练习,继续巩固。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话,则可以学习其它内容。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一、阅读下列句子,体会–ed形容词和–ing形容词的的意思及应用语境I’m interested in interesting people.
5. The trip made the children____.(tire)he trip____.(tire)
(如果能正确完成过关练习,请继续提升练习。)
II.提升练习1. Laws that punish parents for their little children’s actions against the laws get parents _____.
A. worriedB. to worried
C. worryingD. worry

《只有一个地球》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只有一个地球》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学会用词严谨,做一个既会研究又会讲解的“高级科学家”
——《只有一个地球》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普性文章语言严谨的特点,知道在生活中语言严谨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严谨、科学的用词方法。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语言练习。

二、学习资源
微视频《只有一个地球》
三、学习方法
1、认真观看视频,结合所学课文具体语句,学习使语言更加严谨的方法。

2、边学习边思考,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四、学习任务
1、认真观看微视频,学习使得语言变得严谨的方法。

2、完成视频中的检测练习。

1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

2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死去了。

3我现在的身高是米,体重是千克。

知道了标准数据,可以帮助我测算我的身体成长情况。

4儿童近视是因为家长没有在眼睛发育的两个“黄金期”注意生活细节,使孩子眼睛受累而致视力过早变异。

5 能在这两个时期保护好视力,在日后的生活中,即使发生近视,视力下降的速度也不会那么快。

6长城东西绵延华里,因此亦称作万里长城。

3、在《13只有一个地球》的课文中找到哪些地方用词严谨,并思考其表达的作用。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1、课堂中讨论课文中用词严谨的语句,以及这样对传达知识,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讨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美术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美术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美术微课程学习任务单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美术微课程的研究任务单,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研究美术知识和技能。

任务一:了解艺术史- 阅读教材或参考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和重要艺术家。

- 记录下重要的艺术时期和他们的特点。

- 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分享你所学的内容。

任务二:研究基本绘画技巧- 观看教学视频或参与绘画课程,研究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素描、水彩等。

- 练不同的绘画技法,并记录下你的感想和成果。

-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画作,并尝试模仿它的风格和技巧。

任务三: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挑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题材,开始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 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你学到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 完成作品后,与同学或老师分享并接受反馈。

任务四:参观美术馆或展览- 安排时间去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艺术展览。

- 在参观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

- 写下你对展览的印象和感受,并选择一幅作品进行分析和说明。

任务五:介绍一位现代艺术家- 搜集关于一位现代艺术家的资料,并了解他/她的作品和创作理念。

- 准备一个简短的介绍,包括艺术家的背景、作品风格和受欢迎程度。

- 在介绍中,分享你对该艺术家的喜爱和观点。

任务六:参与讨论和反思- 参与班级或小组的艺术讨论活动,分享你对不同艺术作品和风格的看法。

- 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成长,记录下你的感受和想法。

- 将讨论和反思内容整理成一篇小结,指出你在研究美术过程中的变化和收获。

以上是美术微课程研究任务单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些任务,你能够系统地研究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艺术眼光和创作能力。

祝愿你在研究中取得成功!。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四、学习任务
复习:用竖式计算 312÷50 264÷30
595÷80
我会看书
请小朋友仔细阅读教材第 76、77 页
比一比
你能发现 84÷21 与上面 3 题的不同之处吗?
当除数不是整十数时,可以看成(
)来试商。
试一试
填一填,并接着做完
(1)把 21 看作( )来试商
21 84
(2)
60
7
62430
434
把 62 看作( )来试商, 商 7 大了,改商( )。
(3)
30
6
28197
168
29
把 28 看作( )来试商, 商 6 小了,改商( )。
想一想
除数不是整十数时,一般用“四舍”法或“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

来试商。用(
)法试商,初商易偏大,用( )法试商,初商易偏小。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二、学习资源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在复习题呈现之后,学生独立笔算,然后媒体进行校对。在出示例题,读题列式后,暂 停视频,学生先独立尝试计算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然后认真倾听微视频对试商、调 商的讲解,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在笔算过程中的思路与过程。在巩固练习环节,根据呈现的题 目,学生独立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媒体的呈现进行答案的校对。
《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经历除等过程中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
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1、先观看 ppt, 排队问题中重复数数要去掉 1 的三种解题方法。 2、质疑反馈。 3、拓展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1、远处走来一队小鸭子。真稀奇,鸭子队里混了一只鸡,从前数它第 6,从后数它第 7,请你算一算,小
鸭共有多少只?
可以先画图,再解答。
2、口头编题 用学到的“排队中的学问”,口头编题考考你的同桌,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并解答。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请用上题所提到的画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1、小朋友站成一排照相,从左数小丽排第 5,从右数小丽排第 6。照相的小朋友一共有 多少人? 2、六一文艺汇演,校合唱队正在演出,乐乐站在第一排。从左数起,她是第 6 个;从 右数起,她也是第 6 个,第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3、校园里摆了一排花,从前面数红花排第 9,从右面数红花排第 3,一共摆了多少盆 花? 五、学习困惑
《排队中的学问》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1、能运用数数和画图方法分析排队中的重叠问题。 2、感习资源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