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朋友(鄂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新朋友(鄂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新朋友(鄂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2认识新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

2.学习和同学、老师交往的初步技能和方法。

3.交流与分享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快乐,体会“朋友多快乐多”。

〖活动准备〗

(一)学情分析

学生们刚踏入小学,有的还是刚入城,由于小学与幼儿园在课程形态、生活与学习管理、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对小学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小学生这个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存在不适和惶恐,面临身心两方面适应的问题。有的学生活泼开朗,会主动与同伴交往;有的学生拘谨内向,不善于或不喜欢和不认识的同学在一起玩,遇到困难不会求助于别人。

(二)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制作教师名片、“快乐小天使”生日表(空表)、“快乐王国”背景图、头饰,准备学生做名片要用的纸。

2.学生准备彩色水笔,了解自己的生日等。

〖活动时间〗

2课时(课内活动1课时,课外活动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教师

1.展示“快乐王国”背景图,简介“快乐王国”。

师:你们想进入“快乐王国”成为快乐小天使吗通向“快乐王国”的路有很多条,其中一条是“朋友多快乐多”。

[创设童话情境,消除学生的紧张、孤独感,激发学生认识同学、教师的兴趣,引发活动主题。]

2.师生之间互相介绍。

师:老师想成为你们的大朋友,你们想认识我吗(出示名片,介绍姓名、生日、电话号码、兴趣特长,并展示特长。)

[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为后面学生制作名片、自我介绍起示范作用。](二)谁的新朋友多

师:你能叫出班上几个同学的名字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叫,同桌相互记一记、比一比。

师:比一比谁认识的新朋友多。全班进行比赛。

学生争先恐后上来说出自己知道的同学名字。

师:同学们上小学才几天,就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你们很快就能进入“快乐王国”。

师:没获胜的同学还有机会,下一次活动我们还要比一比。

[本活动意在运用竞赛手段激励学生认识新朋友,知道同学的名字,而不是要比出多少,教师要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师:小朋友们,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新朋友的名字的

学生有的说可以看胸卡、课本、作业本封面等;有的说可以做名片;有的说可以问别人;有的说可以听老师叫名。

生1:我不认识那些字怎么办

生2:我不敢问老师、同学怎么办

师:哪些同学愿意帮助他们怎样帮助他们

生3:我们可以自己把名字告诉他。

(三)做名片交朋友

1.学做名片。

师:还有哪些认识新朋友的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像大人一样用做名片的方法认识新朋友。可以学着书本第5页或老师的名片做,也可以制作不一样的名片。名片要写上姓名、生日等。

学生们动手制作自己的名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有创意地来制作,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名片来介绍自己。

2.互相交流。

师:请同学们拿着自己的名片互相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还可以介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师:要学会安静、认真地倾听新朋友的介绍,要大胆地向朋友介绍自己。交流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

开始多数学生不知道该怎样交流,只有几个学生走出来。教师随即指导两位学生上来示范,提示学生可以先向同桌介绍,然后再走出去找朋友交流。教师及时用不同方法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师:说的真好!你能让大家都记住你。

师:大方些,你能成为快乐的小天使。

[教师对不知道该怎样交流的学生,给予耐心的指导、示范。用不同方法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学效果良好。

(四)生日快乐

1.制作班级生日表。

师(挂出“快乐小天使”生日表):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想知道朋友的生日吗请把名片贴在你生日月份的格子里。

学生争先恐后,教师进行组织,要求按月份顺序分批上来贴。

2.向好朋友祝贺生日。

师:你们想怎样为9月生日的朋友祝贺生日

学生说可以送鲜花、吃蛋糕、送礼物、送生日卡、好朋友一起做游戏、唱生日歌等。

师:好朋友一起做游戏、唱生日歌是个好主意,不花钱又快乐。谁来主持生日活动

小主持人:请9月生日的小朋友上来。(为他们戴上生日桂冠)

小主持人:请大家一起拍手唱《生日快乐》歌。

小主持人:你们想对过生日的朋友说什么

生:祝朋友们生日快乐,天天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本环节的设计教师注重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动手贴、动嘴说、拍手唱等,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五)互相帮助快乐多

师:你们刚上小学,一定会遇到很多不顺心和不快乐的事,碰到一些问题和困难,能对朋友们说说吗

生1:我忘了带彩色笔。

生2:我的橡皮擦丢了。

生3:我写字时铅笔断了。

生4:我上课时小便很急不敢请假。

生5:我有些作业不会做。

生6:有人欺负我。

生7:下课没人和我一起玩。

师:碰到问题和困难时,你希望谁来帮助你哪个朋友帮助了你

学生说出自己得到的老师、同学的帮助。

师:你应该对帮助你的人怎么说

生:谢谢!你有困难时我也会帮助你……

师:你帮助谁解决了问题你对他说了什么你们快乐吗

师:朋友多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

生1:因为朋友会帮助我。

生2:朋友多,在一起玩儿有意思。

生3:没有朋友太孤单;朋友多快乐多。

师:朋友帮助你,你帮助朋友,大家都快乐。走“朋友多快乐多”这条路,我们都能进入“快乐王国”。

[刚入学的学生会有很多地方希望得到帮助。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初步知道怎样寻求帮助和互相帮助,感受朋友互相帮助的快乐。]

师:朋友多快乐多。快乐小天使们,让我们一起在“快乐王国”里找朋友吧!

播放歌曲《找朋友》,师生一起跳集体舞,感受“朋友多快乐多”。

人教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第一课科学真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科学能用实验的方法破解生活的奥秘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能剔除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和假设 2、让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培养合作、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能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应用。 3、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找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木条或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小鱼(上别有回形针)若干鱼塘背景图一幅、小鱼缸若干、记录用纸和记录用笔。教学重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到科学真有趣。教学难点:探究实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这儿有两个相同各种形状的鱼猜猜把它们同时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

师演示: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提问:哪些小鱼能够被钓起来?(学生大胆猜测).揭开谜底揭示课题谜底:被钓起来的小鱼里面有一个装有铁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钓鱼游戏真有趣(板书) 二、猜测实验亲历探究. 探究钓鱼现象 (1)提出问题:如果把材料盒里的小鱼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请各小组先猜测一下把你认为钓得上来、钓不上来和不确定的小鱼在桌子上分开并且要做好记录。(见实验记录表一) (2)学生分组活动。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的猜测结果?(学生汇报) (3)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但是怎样证明你的猜测是否科学?生分组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师巡回指导。 (4)教师总结. 2、探究取出水中曲别针方法 (1)揭示要求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发现同样为纸小鱼它们为什么有的能钓起来呢?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捞取水中曲别针呢?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测吗? 我们怎样能知道曲别针应该怎样钓起来?引导学生想到把手或工具放进水里体会捞起感觉。学生用手把鱼缸里的水倒出来体会拿出来的感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感受。)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 教学目标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4、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5、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全册科学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鄂教版小学五年科学上册教案1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走进树林 1林中的树 2树木中的纹路 3蘑菇 4林中的鸟 5谁吃谁 6茅草与锯子 自由研究 第二单元池塘群落 8 鱼 9 蛙 10 龟和鳖 11 池塘中的植物

12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13 做个小生态瓶 自由研究 第三单元公路 14水泥与沥青 15盘山公路 16桥 17车的运动 18自行车 自由研究 第四单元农田 19常见的农作物 20农作物与土壤 21农作物与化肥 22大棚蔬菜 23防治病虫害

自由研究 1我们的身体 (鄂教版科学五上第1课)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2《袋子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袋子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袋子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眼、耳、鼻、舌、手等人体的感觉器官,并能运用这些器官进行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听闻看摸尝的方法观察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观察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五官兄弟游乐区,糖、盐,铃铛,香皂,花露水,七巧板,放大镜,乒乓球,装有铃铛和豆子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一个神秘的袋子,袋子里面装满了礼物,如果不打开袋子,不弄破袋子,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呢?(出示装满物品的袋子)

认识手、鼻、耳的观察作用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学生示范) 师:你有什么感受呢?猜猜里面有什么? 生:可以用鼻子闻一闻(学生示范) 师:你的鼻子真灵敏。在用鼻子闻不明物体时,鼻子离物体应该远一点,用手扇一扇,然后慢慢的吸气。 生:还可以听一听 师: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认识舌头和眼睛的观察作用 师:还有一些物品不能用手、鼻、耳准确感知怎么办呢? 生: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用舌头尝一尝 师:尝出了什么味道? (依次将五官图展示在黑板上,同时记录学生的感知和推测结果) 练习五官律动,深化五官在认识物体时的作用 活动2 师:“五官兄弟”邀请大家进入游乐区活动 游乐区规则: 1、游乐区内要轻声细语,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2、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走,不能逆行;要及时更换场地 3、组长必须及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上 五个游乐区也有各自的游乐规则,请大家认真阅读规则,理解规则,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遵守规则: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迟到 鄂教版

《迟到》 教学目标: 1.学生课前能自学生字新词。通过阅读,学生能理解父亲对我的严和疼,以及我的变化,从而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阅读、查阅运用有效信息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 难点:理解、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跟老师一起学: 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2.注意订正多音字的读音。如:乘车、转身、挨打、混合、哭号 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了。同位互相进行评价。教师可重点对易读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 字音:乘车、转身、挨打、混合、哭号 字形:罚站、撩起、耻笑、包袱、恐惧、狼狈、征求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谁曾经有过经常迟到的经历?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①内容,②所写事情,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是写“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我”带着伤痛到学校上学,但还是迟到了。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到父亲默默的爱。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4.思路: -“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到父亲默默的爱。 -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5.从课题、文章主要内容、重点段、重点句入手。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 ①父亲为什么要打“我”?②打“我”打得狠不狠?③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6.同学们在预习时都发现了,“我”挨打了。父亲打“我”打得狠吗?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地体会一下。 “爸气极了……我挨打了。” A. 打的动作: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 B. 打的声音:嗖嗖 同学们,父亲在盛怒之下,把“我”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倒过来拿,高高的一抡,就发出了这样的“嗖嗖”声音。就这样藤鞭子一下一下抽打在“我”稚

鄂教版五年级科技制作活动上册教案

1、回旋飞镖 教学目标:回旋飞镖是一种简易的飞行玩具,自制一个飞镖,课余时间开展掷飞镖活动, 十分有趣。 课前准备:硬纸板、胶水、小刀、砂纸。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2—3 页。 1、剪3-4 块形状相同的硬纸板粘合在一起。 2、按图纸用砂纸打磨飞镖,只打磨正面。 3、试飞,在空旷的地方。 4、观察轨迹,你有什么发现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反复练习和琢磨技术。 2、还可以用其他材料制作。 3、制作创意飞镖 四、试航记录 五、上交作品 2、气动模型火箭 教学目标:利用废弃饮料瓶制作一个模型火箭,想办法应用压缩空气制作。 课前准备:饮料瓶、塑料薄膜、棉线、气针、软木塞、粘胶带、气筒、锥子、钳子、剪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4—5 页 1、在塑料瓶中加入一些水,然后塞紧软木塞。在软木塞上插上充气针。 2、用铁丝扎制一个发射支架。 3、制作尾翼,并做好粘接。 4、用气筒想塑料瓶中充气,塞上软木塞,火箭随机飞上天空。 5、增加运载回收装置。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在空旷场地试飞,做好记录。 2、和同学比赛。 四、制作记录 五、上交作品 3、帆船模型 教学目标:用泡沫塑料制作一个你喜欢的帆船,到小池塘、水池去试航。

课前准备:泡沫塑料、细砂纸、塑料片、橡皮泥、钢锯条、粘胶带、细铁丝、吸管、橡皮筋、剪刀、小刀。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6—7 页。 1、做船体 2、装支架 3、做风帆 4、装配 5、试航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 1、在安全的地方试航。 2、装饰帆船。 四、试航记录 五 、 上交作品 4、线动玩具 教学目标:线动玩具一定会让你产生许多的想法,动手做一个手拉转转花试试看。 课前准备:硬纸板、木螺钉、塑料管、棉线、纸杯、锥子、细铁丝、吸管、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7—8 页。 1、将木螺钉拧在一个长约10 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的正中心。 2、纸板上的木螺钉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在转轴的中上方系在一根棉线。 3、找一节长约12 厘米的细塑料笔管或竹管,用锥子在笔管的侧面钻一个小圆孔。 4、转轴上的棉线从竹管的小孔中穿出来。 5、还可以将纸杯剪成花瓣,用木螺钉将花瓣固定在吸管转轴上做成立体的转转花。 二、动手制作 三、制作提醒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材料替代转叶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替代竹管 四、活动记载 五、上交作品 5、创意万花筒 教学目标:从万花筒的小孔向里看,哇!好奇妙,真有趣。告诉你,如果把万花筒加上你的创意,会更有乐趣。 课前准备: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教学过程: 一、了解制作方法。课本10—11 页。 1、简易万花筒。 2、水晶万花筒。 3、卡通万花筒。 二、动手制作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提升练习 一、结合语境写词语. 1.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是一个用gǎn lǎn()枝编织的花环. 2.在工程人员共同努力的jīchǔ()上,铁路终于提前jùn gōng()了. 3.líng yáng()越过山丘,消失在森林深处,猎人ào sàng()地放下了猎枪.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三、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便把这叫做生态金字塔.( ) 2.一只甲虫,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 3.小孩重48千克,小牛重1035千克,苜蓿重8211千 克.( ) 4.杂草是数量最大的生物了.你看有多少动物在吃它:蝗虫、尺蠖、菜蚜、甲虫等昆虫,田鼠、兔子、羚羊、鹿等哺乳动物.(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怎么可以请假呢?(改为陈述句)

2.大人不许吹胡子瞪眼睛吓唬小孩. (缩句) 3.太阳温暖了各地的空气. 空气能流动形成风.(加上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五、课文精彩回顾. 1.《生态金字塔》介绍了生态金字塔的和,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负载能力是.告诫人们如果不遵循 法则,人类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2.《想象》一诗,作者想象整个世界是一首,一张,没有一个,没有一处,表达了作者追求的心愿. 3.钓罢归来不系船, . 4.精骛八极, . 5.笼天地于形内, . 六、读一读,猜一猜. 1.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 2.千里相聚.(打一字) 3.假眼.(打一成语) 4.乖.(打一成语)

七、课内阅读. 杂草是数量最大的生物了.你看有多少动物在吃它:蝗虫、尺蠖、菜蚜、甲虫等昆虫,田鼠、兔子、羚羊、鹿等哺(bǔfǔ)乳动物.而这些食植物性的动物,其数量也较大.吃肉的肉食性动物,如黄鼠狼、狐狸、狼、狮子、虎,比食植物性的动物少得多.甲虫吃草,蜘蛛吃甲虫,山雀(quèqiǎo)又捕食蜘蛛,鹰吃山雀.一只甲虫,地下1平方米的采食空间便可满足它的能量和营养的需要,而鹰则需要在几十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觅(mìmī)食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老虎就更不得了了,需要在几个山林中捕食.这些生物在数量上,甲虫比草少,蜘蛛比甲虫少,山雀比蜘蛛少,鹰比山雀少. 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尼罗河畔(bàn pàn)的埃及人,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塔,便把这叫做生态金字塔.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结合第1自然段说说什么是“生态金字塔”.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八、课外阅读. 生命之网 茂密的森林里,辽阔的草原上,都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哪里的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哪里的动物就成群出没.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字表(完整版)

一年级语上册生字表(会写) 一y ī 二ar 十s h í 八b ā 七q ī 九j i ǔ 三s ān 五w ǔ 六l i ù 四s ì 1. 上sh àng 小xi ǎo 儿?r 习x í 大d à 2. 自z ì 立l ì 己j ǐ 干g àn 天ti ān 不b ù 3. 子z ǐ 在z ài 也y ě 手sh ǒu 口k ǒu 土t ǔ 火h u ǒ 日r ì 木m ù 禾h ? 4. 光gu āng 了l e 风f ēng 云y ún 水shu ǐ 升sh ēng 太t ài 5. 月y u a 只z h ī 来l ái 里l ǐ 6. 无w ú 目m ù 田ti án 飞f ēi 中zh ōng 人r ?n 7. 方f āng 么m e 去q ù 白b ái 什sh ?n 才c ái 8. 山sh ān 叫ji ào 可k ě 心x īn 会h u ì 头t ?u

9. 下x i à 见ji àn 石s h í 你n ǐ 比b ǐ 同t ?ng 个g a 10. 乐l a 是s h ì 出c h ū 鸟ni ǎo 为w ?i 学x u ? 生sh ēng 11. 书s h ū 写x i ě 业y a 和h ? 东d ōng 西x ī 平p íng 12. 丁d īng 字z ì 他t ā 用y ?ng 还h ái 正zh ang 认r an 13. 阳y áng 打d ǎ 开k āi 门m ?n 间ji ān 向xi àng 毛m áo 14. 的d e 问w an 叶y a 又y ?u 红h ?ng 花h u ā 们m e n 15. 有y ǒu 文w ?n 包b āo 我w ǒ 高g āo 兴x ìng 贝b ai (共108个字)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背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切入点: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阅读点:如何背课文? 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4、背课文 简而短的课文快乐背 方法难而长的课文克服困难背 “书牍千遍其义自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门对于背课文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你们在平时的学习 中是怎么样背课文 呢?(学生自由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 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四、重点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 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 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 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 请自由读 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 (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 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语文考试拿高分的秘诀就是多做语文试卷,备考时多做试卷的练习多积累语文知识点,这样才能考到好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鄂教版六年级语文... 语文考试拿高分的秘诀就是多做语文试卷,备考时多做试卷的练习多积累语文知识点,这样才能考到好成绩!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汉字与拼音(11分)。 1、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出词语!(8分) r ku qīng yōu zǔ no j xing ( ) ( ) ( ) ( ) wǎn lin ku w nng zhng qǐ pn ( ) ( ) ( ) ( ) 2、我会读,我还能用" "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刚劲(jng jn) 女佣(yng yōng) 入场券(qun jun) 亲昵(n n) 撮起(cuō zuō) 滇池(tiān diān) 二、词语园地(13分)。 1、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2分)

长途()涉雕()画栋可见一() ()不经心 窃窃()语兴高()烈寝不安() ()血搏杀 我还能写两个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2.我会写带有"护"字的词语(所填的词语不重复).(3分 ) ( )地球 ( )公物 ( )尊严 3、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只要......就...... 即使......也...... (1)、电视机没有图像了,( )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 )能排除。 (2)、电视机没有图像了,( )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 )不一定能排除。 三、句子世界(8分/每句2分)。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改为转述句)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 4、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品,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照样子仿写句子) 家是一座城堡,只有_________ ,才能__ ________ 。 四、课文回顾(18分)。 1、《马诗》是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写的。诗句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我想写一句关于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应具有创新意识,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参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现行教案;教案在上课前编写好。下面WTT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背课文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切入点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阅读点如何背课文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4.背课文简而短的课文快乐背方法难而长的课文克服困难背“书牍千遍其义自现”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门对于背课文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你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怎么样背课文呢学生自由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四.重点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 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 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1、科学真有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品。 2.对科学探索教学感兴趣。能大胆动手操作和实验。 教学重点: 认识磁铁,知道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品。 教学难点: 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能大胆动手操作和实验。 教学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回形针、积木、塑料玩具、纸片、石头、布、废旧钥匙、螺丝帽等材料的小托盘。 2、磁铁若干。 3、钓鱼竿、纸质小鱼(一部分小鱼身上有回形针,一部分小鱼身上则没有)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玩游戏《小猫钓鱼》。 2、你们是用鱼竿的哪个部位把鱼钓上来的? 由此引出磁铁。 3、为什么有的小鱼能钓起来,而有的小鱼不能钓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曲别针含铁,磁铁能吸住含铁的物品。

二、探索实验。 l、给每位学生发一块磁铁,并请学生给磁铁“找朋友”。 2、学生实验,将磁铁的朋友找出来。 3、讨论交流 (1)你们给吸铁石找到朋友了吗? (2)它的朋友都有谁?(回形针、螺丝帽、钥匙) 小结:磁铁能吸起含铁的物品。 三、找找玩玩。 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想一想什么是用铁做的。学生每人拿一块磁铁,在教室里找一找,玩一玩,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自己认为找到的是铁制品。 2《袋子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课《袋子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眼、耳、鼻、舌、手等人体的感觉器官,并能运用这些器官进行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听闻看摸尝的方法观察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观察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

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五官兄弟游乐区,糖、盐,铃铛,香皂,花露水,七巧板,放大镜,乒乓球,装有铃铛和豆子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设置悬念,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了一个神秘的袋子,袋子里面装满了礼物,如果不打开袋子,不弄破袋子,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呢?(出示装满物品的袋子) 认识手、鼻、耳的观察作用 生:可以用手摸一摸(学生示范) 师:你有什么感受呢?猜猜里面有什么? 生:可以用鼻子闻一闻(学生示范) 师:你的鼻子真灵敏。在用鼻子闻不明物体时,鼻子离物体应该远一点,用手扇一扇,然后慢慢的吸气。 生:还可以听一听 师:打开袋子看一看,我们的观察对吗?认识舌头和眼睛的观察作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详细复习资料

带花的成语:(百花齐放)、(春暖花开)、(繁花似锦)带月的成语:(月光如水)、(晚风残月)、(清风朗月)ABB:(笑呵呵)、(毛茸茸)、(绿油油)、(红扑扑)、(灰蒙蒙)、(亮晶晶) AABB:(重重叠叠)、(千千万万)、(上上下下)、(急急忙忙)、(安安静静)、(清清楚楚)AABC:(恋恋不舍)、(彬彬有礼)、(咄咄逼人)、(格格不入)、(耿耿于怀)、(岌岌可危)

ABAC:(无穷无尽)、(若有若无)、(尽责尽职)、 (多姿多彩)、(大嚷大叫) 含比喻的:(挺拔如峰)、(清亮如溪)、(凝滑如脂)、 (洁白如雪)、(浩瀚如海) ABCC:(兴致勃勃)、(威风凛凛)、(议论纷纷)、 (生机勃勃)、(小心翼翼) 带数字的:(成千上万)、(雷霆万钧)、(三年五载)、 (千军万马) 含近义词的:(日思夜想)、(挟风带雨)、(天长日久) 争奇斗艳、(奇花异草)(兴国安邦)(翻山越岭) 背井离乡) 时间短的词:(顷刻间)、(一刹那)、(一瞬间)、(转眼间) 含反义词的:(一来二去)、(七上八下)、(三长两短)(东倒西歪)(扬长避短)(前赴后续)

1、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过:(经过)怪生:(怪不得) 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这首诗描写了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的情景,展示了两个孩子的童真和聪明,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描绘了(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小童形象。)可以看到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杨万里)。诗题“舟过安仁”应理解为(一叶小舟经过安仁县),诗人看到了(儿童张伞的模样的) 2、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硕:沙漠。走马:骑马。欲:将要辞:告别,离开两回圆:表示两个月 诗意:诗人从长安出发,走马疾行,风尘仆仆地向西域进发,离家乡已经很远了,现在已来到一望无际,辽阔高远、天地相接的戈壁滩,看到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下,诗人不禁想起这已经是离家以后第二次看到明月,离家至今已有两个月了,看着明月照耀下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的沙漠,想到今日晚上将士们又能宿在何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行军生涯的艰苦,显示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五千仞岳:这里指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 胡尘:指金的统治。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诗意: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直

蘑菇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蘑菇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 册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蘑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3.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类生物:木耳、银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三、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1.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3)提问:你还知道关于蘑菇的哪些知识 2.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3)讲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4.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5.课外调查: 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 册教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识别蛙和蟾蜍。 2.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两栖动物在外形、生活方式和个体发育过程方面的共同特点。 3.能将两栖动物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知道两栖动物的外形、生活方式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4.能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语言、文字准确描述两栖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方式和个体发育过程。 5.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6.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7.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两栖动物类别及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二、教学准备 1.两栖动物在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个体发育等方面的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塑料缸)、塑料袋、毛巾或卫生纸。 3.青蛙和蟾蜍活体。 4.各种其它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搜集关于蛙的事实材料,提出研究问题。 ⑴出示蛙的图片或播放关于蛙的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后回答:你从中知道了一些什么关于蛙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此处可以将青蛙的种类、青蛙的外形特点、行为方式、个体发育的相关图片或课件一次性展示(播放)完,展示(或播放)过程中,除了背景音乐外,教师可以不对学生作任何讲解)。 ⑵学生独立回答问题,教师将重要信息或学生有争议的问题,用词组或短句板书在黑板上。(此处不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述关于蛙的知识结论)。 ⑶提出研究问题:蛙类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了解它们呢 2.制订观察研究方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背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从中领悟到读书的方法和背课文的好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切入点:了解作者小时侯背课文的经历和感受。 阅读点:如何背课文? 课时安排:2 板书设计: 4、背课文 简而短的课文快乐背 方法难而长的课文克服困难背 “书牍千遍其义自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门对于背课文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你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怎么样背课文 呢?(学生自由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课文写了“我”背课文的哪些经历和感受? 四、重点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对背课文一直是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一部分中,因为所背内容简单有趣,在作者看来背书就像唱歌一样。可随着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背书的难度不断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对背书仍然充满热情呢? 请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2、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为预设的教学板块,不分先后顺序。) (1)所背课文隽永有趣。 品读义小引用的句子: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厂,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②“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结合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匆匆》的喜爱。 指导学生把感受带进朗读。 (2)教师的示范激发了“我”背书的兴趣。 扣住”一字不差”体会作者当时的惊奇、佩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匆匆》,让学生认识到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 指导朗读,突出“一字不差”。 (3)妈妈的激励。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语气,体会到“平静”的语气说明妈妈的分析理智客观,还要体会到妈妈的责备之情。 “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啊,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 习题 答卷时间:100分钟总评等级: 一、拼拼写写.书写正确又整洁. tiān fù xiàn mù mèi lì gǎn lǎn xún luò ( ) ( ) ( ) ( ) ( ) 二、精挑细选.正确答案能发现. 1.带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 ....的是第()组. ①坠落(zuì)闸门(zhá)驰骋.(chén) ②公顷(qǐn) 震撼.(hàn) 裹挟.(jiá) ③怜悯.(mǐn) 凛.冽(lǐn) 狭窄.(zhǎi) ④晋.升(jìn) 粗糙.(cāo) 玷.污(zhàn) 2.书写没有错误 ....的是第()组. ①衰老稻田雕谢颠倒②聊天走廊褐色 倒踏 ③遗憾雏鸟奥丧冻僵④炽热拒绝眷恋 暮色 3.依次填入括号的.恰当的是第()组. 以前.我曾多次看到过黄河:在青海.它是();在宁夏.它是();在郑州.它是();在山东.它是(). ①平静的一湾浩荡的波涛美妙的一缕平稳的漫流 ②浩荡的波涛美妙的一缕平静的一湾平稳的漫流 ③平稳的漫流美妙的一缕浩荡的波涛平静的一湾 ④美妙的一缕平静的一湾浩荡的波涛平稳的漫流

4.下面每组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同 ..的是(). ①凌寒独放顶天立地低头折节②刚直不阿国色天香 枝干叶枯 ③前赴后继生机勃勃繁荣昌盛④舍生取义苟延残喘 贪生怕死 5.“去”的意思有:①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②距离.差别③已过 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④除掉.下面词语中“去”的意思是什么? 请选择.(填序号) A.相去.不远() B.去.冬今春() C.去.粗存精() D.去. 武汉() 6.“科学家考察了生物世界的食物链.发现它恰似一个底大顶尖的金字 塔.便把这叫做生态金字塔.”这句话中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①列数字②作比较③打比方④举例子 7.下面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是(). ①古稀之年天命之年而立之年弱冠之年 ②花甲之年弱冠之年古稀之年天命之年 ③弱冠之年而立之年花甲之年天命之年 ④而立之年花甲之年天命之年不惑之年 三、仔细斟酌.判断说法对与错.(正确的标上“√”.错误的标上“×”). 1.“奉公守法”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平原君.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三”和“五”都是实际的 数字. () 3.“春秋——岁月”“鸿雁——书信”是两组意思相同的词语. () 4.郑燮的《题画兰》借兰花表达了作者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 的情怀.() 5.“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句话是用想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 四、感悟语言.多种形式来实践. 1.根据要求.填写词语. A.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B.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祖国你好鄂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祖国你好鄂教版五年级 上册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祖国,你好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地理概况,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 2.认识中国地形图,我国的主要地形,并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了解其基本特点,从中体验我国幅员辽阔。 3.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中国地形的相关的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祖国概况的相关资料和“差别真大”的表演排练。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我们赶快来听听吧! 课件播放儿童歌曲《祖国真大》,画面以中国的地形图为背景,穿插出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等图片,字幕出示歌词---。 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吗(学生发言) 师:这首歌的名字就叫“祖国真大”,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为什么说祖国真大。(板书课题:祖国真大) 二、走一走、算一算,感知祖国疆域的辽阔 1.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陆上疆界和大陆海岸线由不同颜色的线条闪动着)播放聪聪的一段话:我国的领土从最东端到最西端相距约5200千米,从最北端到最南端相距约5500千米。陆上疆界长达20000多千米,大陆海岸线绵延曲折,总计长度18000多千米。 师:聪聪告诉我们的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说明祖国疆域辽阔) 2.现在,我们来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了解“徒步旅行”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陆上疆界和大陆海岸线。再了解出发点——湖北,在祖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徒步旅行”开始,由聪聪带路,从我们的家乡湖北开始,先沿陆上疆界走一圈,再沿大陆海岸线走一圈。在旅行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西边、最北边、最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里) 师:“徒步旅行”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东——西,南——北路程远)(板书:路程远) 3.算一算:(1)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祖国的最北端走到最南端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4个多月) (2)如果火车按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从我国的最东端到最西端要用多长时间(约43小时) 从计算结果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祖国大) 三、找一找、填一填,感悟祖国之大 1.再现中国地形图问:同学们,我国的地形图的形状像什么呢(像公鸡) 说的对,我们的祖国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中国的地形图,看你们有什么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你能说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吗(黄色代表高原,淡黄色代表盆地,浅绿色代表丘陵,绿色代表平原) 是啊!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不仅有纵横交的山岭、雄伟广阔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起伏和缓的丘陵。 2.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形图上找一找,把一些着名的地形名称找出来填在课本43页表格里,然后小组交流,看谁找的多。 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地形复杂多样)(板书:地形杂)你有什么感悟(祖国真大) 四、说一说、演一演,感受祖国之大 1.我们班上有11个留守儿童,下面请出几个代表来告诉大家他们父母打工的地方。(分别是在南方、北方的)并说说那里的区别。 2.表演课本44页的“差别真大” 三个同学上台表演:春节刚过,爸爸和叔叔都出差了。爸爸去、了哈尔滨,叔叔去了海口。有一天,他们都给家里打来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