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案例

合集下载

专利权典型案例

专利权典型案例

专利权典型案例引言专利权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国家授予发明人或者其他技术创新者对其发明或创新的独占权利。

专利权的保护旨在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也为创新者提供了一种经济利益的保障。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典型的专利权案例,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苹果与三星专利战争1. 背景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战争可以说是当今科技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起因是苹果公司指控三星公司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侵犯了苹果的多项专利权。

这场专利战争从201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8年,期间双方展开了多次官司和诉讼。

2. 专利争议苹果公司主要指控三星侵犯了其外观设计和用户界面方面的专利。

例如,苹果声称三星的手机外观设计过于类似iPhone,侵犯了苹果的外观设计专利;另外,苹果还指控三星的手机使用了类似苹果的图标、界面布局等,侵犯了苹果的用户界面专利。

三星则反诉苹果侵犯了其手机通信技术方面的专利。

三星认为苹果在其iPhone中使用了三星的无线通信技术,侵犯了三星的专利权。

3. 官司和和解在专利战争的过程中,苹果和三星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多起官司和诉讼。

双方在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的法庭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201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法庭判决三星侵犯了苹果的部分专利,并判三星支付10亿美元的赔偿金。

然而,这个判决在后来的上诉中被部分撤销。

最终,苹果和三星在2018年达成了和解协议,双方同意结束所有官司和诉讼,并互相撤销所有专利侵权指控。

这场专利战争给苹果和三星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二、药物专利案例:希罗达与诺华1. 背景希罗达(Gilead Sciences)与诺华(Novartis)之间的专利争议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

希罗达公司拥有该药物的专利权,而诺华公司声称该专利不属于希罗达的合法拥有。

2. 专利争议诺华公司在2013年向印度政府提出了一项请求,要求取消希罗达公司对该药物的专利权。

中国发明专利商业成功案例

中国发明专利商业成功案例

中国发明专利商业成功案例
靠专利挣钱的公司案例
而说起U盘,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朗科科技创始人邓国顺。

当时,从新加坡留学回来的邓国顺认识了湖南老乡成晓华,在聊到关于存
储性产品的时候,两人一拍即合,随后共同研发出了替代传统软盘的革命
性产品“U盘”。

或许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软盘为何物,毕竟这
是上世纪末的产物了。

在U盘出现之前,人们在不同的电脑设备之间进行
数据转移的存储设备,除了光盘刻录,主要就是靠这种软盘(Floppy Dik)。

但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

于是,U盘的横空出世,被认定将完全取代软盘地位,在全球范围内
彻底革新移动存储行业。

而与很多创业者不同的是,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
邓国顺,非常重视专利保护,于是,在发明U盘后,邓国顺便于1999年
5月14日正式创立了朗科科技,并于11月14日提出了U盘的专利申请,全称是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

此项专利于2002年被中国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2004年获得
了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授权。

邓国顺因此被称为“U盘之父”。

而这一专利
也被认为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第一项原创性发明专利。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

全国发明专利撰写典型案例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明创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国发明专利的撰写是保护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一则典型案例为例,详细描述全国发明专利的撰写过程和要求。

案例背景:某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该设备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组装。

该设备的研发和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信息;2.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自动化的加工和组装操作;3. 能耗的优化,通过精细的控制和优化算法,降低设备的能耗和排放。

撰写过程:全国发明专利的撰写是一个严谨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法律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该典型案例进行全国发明专利撰写的步骤和要求:1. 技术说明:首先,需要对该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包括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等。

同时,要对该设备的创新点进行强调和解释,说明与现有技术的差异和优势。

2. 创新点阐述:针对该设备的三个创新点,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

对于传感技术的应用,要具体说明使用了哪些传感器,如何实现实时获取产品尺寸和形状信息,并如何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后续的加工和组装操作。

对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要具体说明采用了哪些算法和方法,如何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并实现了怎样的功能和效果。

对于能耗的优化,要具体说明采用了哪些控制和优化算法,如何实现了能耗的降低和排放的减少。

3. 附图和说明:对于发明专利的申请,附图和说明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附图要清晰地展示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要对附图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标注。

此外,还需要对附图和说明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理解该设备的创新之处。

4. 背景技术和现有技术的引用:在发明专利申请中,需要对背景技术和现有技术进行引用。

发明专利审查答复案例分享

发明专利审查答复案例分享

发明专利审查答复案例分享第一部分:案例1本案为一项关于汽车发动机技术的专利申请案例,在初审阶段遭遇了部分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主要围绕申请的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展开。

在对审查意见进行分析后,申请人针对每一项审查意见逐一进行了回复和辩护。

在回复中,申请人详细解释了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以及其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内的创新之处。

申请人还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以证明该发明在汽车发动机性能和效率上的优势。

最终,经过数轮的答复和陈述,该发明获得了受理,并被授予了发明专利。

第二部分:案例2该案为一项有关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案例。

在初审阶段,申请人收到了关于技术实施方案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审查意见。

针对此意见,申请人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解释和相关的实验数据展示。

申请人还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专业研究成果来证明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前瞻性和价值。

申请人还邀请了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评审和意见陈述。

最终,经过多次的答复和陈述,该专利的申请获得了通过,并成功获得了发明专利的授权。

第三部分:案例3本案为一项电子科技领域的专利申请案例。

在初审阶段,申请人收到了关于专利申请范围过于宽泛和技术解决方案不够清晰的审查意见。

申请人则通过对技术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提供了更加具体和清晰的实施方案描述,以及详细的技术方案实施示意图。

申请人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专业评审和意见建议。

最终,经过反复的答复和修改,该专利申请得以顺利通过,在电子科技领域获得了技术创新的认可和授权。

第四部分:总结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享,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在遇到发明专利审查意见时,申请人需要对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实验数据进行回复和陈述,以充分证明申请发明的技术创新性和实用性。

2. 申请人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评审并提供专业意见,以增加专利申请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 在答复和陈述过程中,申请人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补充,以保证专利申请的技术描述和范围的精准和清晰。

发明专利复审案例

发明专利复审案例

发明专利复审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发明家,叫老李。

老李搞了个发明专利,那可是他多年的心血啊。

这个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雨伞。

这雨伞可不得了,不但能遮风挡雨,还能在伞面上显示天气信息呢。

老李信心满满地去申请专利,结果却被驳回了。

这就像一盆冷水,把老李的热情浇得凉飕飕的。

老李那叫一个不服气啊,决定申请复审。

专利局给的驳回理由是,这个显示天气信息的功能在现有技术中有类似的概念,他们觉得老李这个发明缺乏足够的创新性。

老李心里想:“他们可没搞清楚状况啊!”老李在复审请求书中详细解释了他的发明。

他说:“虽然现有技术里有类似显示信息的东西,但是我的雨伞显示天气信息的方式那可是独一无二的。

我这个雨伞是通过伞面上特殊的纤维材料和内置的微型传感器来实现的。

这种纤维材料在接触到不同湿度、温度和气压的时候,会自动改变颜色,而微型传感器则能精确检测到环境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转化成特定的颜色代码,显示在伞面上。

这和那些只是简单在伞上装个电子屏幕显示天气的可不一样。

”复审委员会的专家们收到老李的复审请求后,就开始认真研究起来。

他们把老李的发明和现有的技术资料进行了仔细的对比分析。

在复审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呢。

有个年轻的审查员一开始不太理解老李的发明,还以为就是普通的改进。

他说:“这不就是在伞上加个功能嘛,能有多创新?”但是经验丰富的组长就教育他:“你可别小看这个发明,这就好比同样是造车,以前的车只能跑,现在的车能自动驾驶,虽然都是车,但这其中的创新可是天差地别。

”经过一番深入的审查,复审委员会发现老李说的确实有道理。

他的发明在实现天气信息显示的技术手段上确实和现有技术有本质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比如不需要额外的电池供电来维持显示功能,全靠自然环境的能量就能运作。

复审委员会做出决定:撤销原来的驳回决定,给予老李的多功能雨伞发明专利。

老李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逢人就说:“看,我就知道我的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复审还是很公正的嘛。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案例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案例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案例一、发明背景。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下雨天撑着伞走在路上,突然手机响了,想接电话却腾不出手,因为得一直拿着伞,不然就会被淋成落汤鸡。

又或者啊,在黑灯瞎火的夜里下雨,打着伞却还得另外拿个手电筒照亮前方的路,手忙脚乱的。

还有哦,夏天那大太阳晒着,普通的伞只能遮阳,但是如果能再有点降温的功能就好了。

基于这些让人头疼又有点小无奈的日常情况,我就琢磨着发明一种多功能雨伞。

二、发明内容。

1. 结构设计。

咱这个多功能雨伞啊,从外观上看,和普通雨伞有点像,但是有很多独特的小设计。

伞柄是特制的,它可不是那种普通的直筒形状。

伞柄内部中空,在靠近顶端的地方有个小按钮。

这个按钮是用来控制伞面功能转换的。

伞柄的底部呢,是一个可拆卸的盖子,拧开这个盖子,您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小的储物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用来放一些小物件,比如钥匙、硬币之类的小玩意儿,这样就不用担心出门东西没地方放啦。

伞面也很有讲究哦。

它是由两层特殊材料制成的。

外层是防水、防晒的高科技布料,这种布料不仅能有效抵挡雨水,还能阻挡紫外线。

内层则是一种可以调节温度的材料。

在伞骨方面,我们采用了超轻且坚固的合金材料,保证雨伞的结实耐用,同时减轻整体重量,让您拿着不累。

2. 功能特点。

接听电话功能。

当您按下伞柄上的那个小按钮一次,伞柄的一侧就会弹出一个小型的手机支架。

这个支架可以调整角度,您把手机放在上面,就可以轻松地接听电话或者看视频啦。

而且,在这个支架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型的麦克风和扬声器。

麦克风可以很好地收集您的声音,扬声器则能让您清楚地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即使在嘈杂的雨天环境里也不成问题。

照明功能。

如果您在晚上出门,再按一下伞柄上的按钮(两次),伞尖就会亮起一盏明亮的LED灯。

这个灯的亮度可以调节,有强光和弱光两种模式。

强光模式可以照亮您前方很大一片区域,方便您看清道路状况,比如有没有水坑之类的;弱光模式则比较柔和,适合在光线不是特别暗的情况下使用,还能节省电量呢。

发明专利交底书案例

发明专利交底书案例

发明专利交底书案例
哇塞,朋友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发明专利交底书的案例。

就好比说,有个人叫小李,他特别喜欢摆弄小玩意儿。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超棒的点子!他想发明一种可以自动跟随人的智能行李箱。

这可不是一般的想法呀,这简直就是天才的灵感!
那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他就开始仔细地研究啊,画图设计啊,做各种实验啊!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探险家,一直在努力探索。

咱就说,这股劲儿是不是值得佩服!
他把这个智能行李箱的每个细节都想得特别清楚,比如怎么能准确跟随人,怎么在不同地形行走,甚至还想到了要让它外观超酷炫!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追求完美嘛!他这时候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发明搞出来!
这时候,重点来了!他在写发明专利交底书。

他得把这个发明的所有要点都清楚明白地写下来,免得别人看不懂。

他写啊写,写得可详细了,就像在给这个智能行李箱画一幅超级细致的画像!
他描述了这个行李箱的结构,就像人的骨骼一样重要;他还写了它的功能,哇,那简直是各种神奇;他连制造方法都不落下,感觉就像在传授秘籍一样!这交底书不就像是这个智能行李箱的出生证明嘛!
你想想,如果没有这份交底书,别人怎么能真正了解这个发明呢?怎么能把它变成现实呢?所以说,发明专利交底书真的太重要啦!
我觉得啊,发明专利交底书就是发明的灵魂阐述,它能让一个好的发明真正地发光发热!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发明专利-案例

发明专利-案例

发明专利-案例一、案由:请求人于1997年10月29日就“多层平台式展示架的锥度套筒制造方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国家专利局于2000年8月授予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97106680.9。

2001年四月向广东省某市产权局提起行政调处,认为被请求人采用其专利方法锥度套筒,侵犯其发明专利权。

代理人接受被请求人的委托,经查阅专利文献并对比被请求人的产品及该产品的制造方法,发现两者的产品结构不相同、所采用的原材料不相同,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中缺少“焊接”和“去披锋”这两个必要技术特征。

涉案专利是一项产品的制造方法,“焊接”这一技术特征是必须要有的,如果省略该步骤就不能制造出产品,也就不能达到发明目的,因此,被请求人所采用的方法没有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

但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必须省略“焊接”步骤,由于省略了该步骤,因此被请求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审理结果:合议组审理后认为,本专利的技术特征概括为:切割-焊接-冲压-导角,皆为必要技术特征;而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可概括为:切割-导角-冲压,比请求人的制造方法缺少“焊接”这一必要技术特征。

因此被请求人的制造方法并未全部落入请求人专利的保护范围。

请求人与被请求人由于采用的制造方法不同,其效率以本专业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眼光来看有显著的差异,即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使用这两种不同方法制造锥度套筒,其产量和质量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两种方法是不等效的。

综上所述,合议组认为被请求人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知识产权局做出以下处理决定:1、被请求人行为不构成侵权,依法驳回请求人调处请求。

2、本案发生的费用由请求人负担。

三、点评:在专利侵权判定中,要将专利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本案中,在被控产品与专利权人的产品表面上看相同,但被请求人采用的制造方法缺少了权利要求的一个必要技术特征,而且由于缺少了该必要技术特征能带来明显的区别效果,因此,不会构成侵犯专利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1 [案例] 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表面加工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及装置。 在许多具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中,摩擦内孔表面必须生成储油结构,以储存润滑油,减少摩擦与磨损,保证运动副的寿命。通常采用平顶珩磨加工作为内孔表面最终加工工序,以形成交叉网纹沟槽式平顶储油结构;或者采用松孔镀铬方法对缸套内孔表面镀铬即镀硬铬后进行逆电解,其表面形成网状沟槽式储油结构,再珩磨加工的工艺过程。 平顶珩磨和松孔镀铬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摩擦副的耐磨性。但是,由于网状沟槽互相联通,储存在沟槽里的润滑油将被沿着沟槽挤出去,摩擦副寿命的提高并不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效率高的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及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列措施: 表面微坑加工方法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微坑。表面微坑加工装置具有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电机、刀杆,电机经皮带轮及皮带接传动轮,传动轮偏心轴与滑块相接,刀杆一端设有滑道并与滑块相接,刀杆另一端设有刀具,刀杆与

2 / 11 机架由转动轴相接。 本发明的优点: (1) 微坑均匀分布在内孔表面上,且所有微坑互相独立,互不贯通,储存在微坑内的润滑油在摩擦副运动过程中不会被挤出去。 (2) 微坑加工方法效率高。对于内径Ø93mm、长度181mm的工件来说,可在2min~3min内完成数以万计的微坑加工。 (3) 可以取代平顶珩磨和松孔镀铬方法。采用松孔镀铬方法约需4h(镀层厚0.05mm~0.06rnrn),采用镀硬铬加上微坑加工方法只需2.5h。 (4) 大大节约电力能源。 (5) 显著延长了摩擦后的运动寿命。 (6) 微坑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装配和调整,生产成本低。 (7) 机床改装简单。圆柱形工件表面的微坑加工通常可在普通车床上改装实现。 下面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是表面微坑加工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是表面微坑加工装置结构俯视图。 表面微坑加工方法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微坑。为了形成有规律的数以万计的微坑,工件转速、工具头进给量、工具头直径、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页眉 3 / 11 必须合理匹配。对薄壁缸套内壁来说,形成微坑后再镀硬铬,根据电镀原理,仍可使电镀层形成凹坑面,即微坑。 表面微坑加I装置具有机架2,在机架上设有电机4、刀杆1,电机经皮带轮及皮带3接传动轮,传动轮偏l心轴5与滑块6相接,刀杆一端设有滑道并与滑块相接,刀杆另一端设有刀具7,刀杆与机架由转动轴相接。 说明书附图

权利要求书 一种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微坑。

4 / 11 说明书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微坑加工方法。它是使用一个或多个球形工具头,使其沿着加工平面或曲面相对移动,同时在工具头上施加低频振动,依靠振动冲击在待加工表面形成微坑。本发明微坑加工方法效率高,对于内径Ø93mm、长度181mm的工件来说.可在2min~3min内完成数以万计的内壁微坑加工。微坑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装配、调整,生产成本低。

5 / 11 [案例]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珩磨机,尤其涉及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普通珩磨是利用安装在珩磨头圆周上的若干条油石,由油石胀开机构将油石沿径向胀开,使其压向工件孔壁,形成面接触。珩磨头工作时,作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以完成对孔壁的低速磨削。普通珩磨时,由于珩磨头的旋转运动和往复直线运动,使油石上磨粒在孔的表面上的切削轨迹成交又而又不重复的网纹。普通珩磨存在两大问题: (1) 普通珩磨效率较低,尤其是珩磨薄壁零件、韧性材料和硬脆材料时加工效率极低。珩磨铜、铝、钛合金等韧性材料时,油石极易堵塞,表面质量很差,加工效率极低。 (2) 定压进给时,油石胀开压力变化较大;定程进给时,油石胀开压力凭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感来控制,导致油石异常破损,工件变形乃至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油石胀开压力恒定、油石不易破损、阻抗匹配容易、频率易于跟踪、加工质量高的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具有超声珩磨装置,超声珩磨装置上端设有回转式气接头,下设油石,油石与油石之间设有喷嘴,从喷嘴来的压力信号经气电转换器转换,由主动测量仪表发给计算机,同时光电开关将检测信

6 / 11 号发给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及油缸,通过小齿轮、大齿轮、联轴器、转矩转速传感器带动超声珩磨装置的油石胀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 超声珩磨具有珩磨力小、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可以解决普通珩磨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铜、铝、钛合金等韧性材料、薄壁缸套及陶瓷、淬火钢等硬脆材料零件的珩磨问题。 (2) 采用数控恒力进给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油石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异常破损问题,减少零件加工变形,提高加工精度。 (3) 油石胀开压力恒定,可以有效地解决超声换能器和发生器之间的阻抗匹配问题,对超声珩磨声学系统谐振频率实施有效的自动跟踪。 (4) 超声珩磨声学系统传声效率高,油石更换和修整方便。 (5) 超声珩磨装置采用中间有圆柱孔的夹芯式压电换能器和变幅杆,在机床不停机的条件下可使油石沿径向自动胀开。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可以广泛地用于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坦克、装甲车、船舶、飞机、广播电视设备、油缸、减震器、注塑机、炮管、驻退筒、煤矿液压支架等圆柱孔的强力珩磨、粗珩、精珩和光珩加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A向视图。 页眉 7 / 11 图1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结构示意图 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是集机电声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高新全自动化珩磨机。它由超声波发生器、超声珩磨装置、闭环在线测量系统、数控和仿真系统、珩磨头库、机器人、夹具及珩磨机床床身组成。 给油石施加纵向超声波振动,振动频率f≥18kHz。超声珩磨声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超声波发生器将220V/380V的交流电源转化成超声频的电振荡信号,超声换能器将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的电振荡信号转化为超声频纵向机械振动,变幅杆将换能器的纵向振动放大后传给弯曲振动圆盘,挠性杆将弯曲振动圆盘的弯曲振动转换成纵向振动后传给油石座,油石座带动与其连接在一起的油石进行纵向振动。 珩磨头每往复运动一次时,油石沿径向胀开一次。油石每次沿径页眉 8 / 11 向胀开0.3µm~5µm,通过测量油石胀开压力或珩磨力确定油石胀开速度.通过主动测量装置确定珩磨过程是否终止。机床设有两个数据库,一个是珩磨头往复运动一次时油石沿径向的胀开量数据库,另一个是声阻抗和频率自动跟踪系统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珩磨头的油石11与油石之间设有喷嘴10,将珩磨头作为测头使用,因测头在珩磨加工中不停地旋转,所以需要有一回转式气接头13,如图1所示。从测量喷嘴10来的压力信号由气电转换器变换成电信号,然后进入主动测量仪表。当珩磨至需要尺寸时,主动测量仪表发出信号给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4反转,油石胀开系统收缩,并控制珩磨头退出工件。

图2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超声珩磨装置结构A向视图 光电开关9用于检测珩磨头的往复运动次数。光电开关9将信

9 / 11 号送至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4正转,通过小齿轮5、大齿轮6、联轴器7、转矩转速传感器8,带动油石胀开系统,使油石11沿径向胀开。油石径向胀开量与珩磨头运动次数相适应。 转矩转速传感器8用于检测珩磨力作用在油石胀开系统上的力矩,并将信号送至计算机。当力矩大于设定值时,珩磨头在继续进行往复运动,计算机会发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4,使油石沿径向收缩。当力矩小于设定值时,在珩磨头做往复运动时,计算机会发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使油石沿径向胀开。 超声珩磨装置包括珩磨头体14,珩磨头体外设油石座16、油石11、弹簧17,油石座上设有防转销15、顶销19,珩磨头体内设有胀芯体18,油石座经挠性杆20与弯曲振动圆盘33相连,胀芯体18与连接螺栓21、短顸杆22、拉杆28、长顶杆38相连,短顶杆22外设浮动球27、钢球26、衬套25、压紧螺母24、锁紧螺母23,浮动球27后端与连接套32前端连接处设有螺母29、销30、地片31,弯曲振动圆盘33外设连接套32并与过渡套34、换能器罩36相连,长顶杆38穿过变幅杆35和换能器37中心,所说挠性杆20与弯曲振动圆盘33为一体,挠性杆20与油石座16之间用螺栓连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数控恒力进给超声波珩磨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超声珩磨装置12,超声珩磨装置上端设有回转式气接头13,下设油石11.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