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计模板

混凝土课程设计模板
混凝土课程设计模板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资料

某设计年限为50年多层工业厂房,采用内框架结构,边柱为砖柱,采用钢筋砼整体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标准层结构布置如图所示。

图1 结构布置图

1.1楼面做法:采用水泥花砖地面(砖厚25mm,包括水泥粗砂打底),自重0.6KN/m2;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

1.2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级外,其余均采用HPB235级钢筋;

1.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2.设计内容和要求

2.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2.2绘楼盖结构施工图

2.2.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或1:150,标注墙、柱定位轴线及柱的编号和梁、柱的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

2.2.2板和主、次梁的模板图(1:50)及配筋平面图(1:25或1:20)(标注板厚、本层结构标高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定位尺寸);

2.2.3主梁的材料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1:50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材料抵抗弯矩图、模板及配筋图、配筋断面图;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尺寸);

2.2.4列出钢筋材料表和设计说明;

2.2.5写出完整的计算书,合理安排图面,图面要整洁。

2.2.6成果要求:结构施工图一张(A1绘图纸),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A4打印稿)。

3.设计进度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及绘制板的配筋草图;

第二、三天:次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

第四、五天:主梁的计算及绘制配筋草图;

第六、七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4.分组(按学号选定)

L1

L2 砼强度等

级7200 6900 6600 6300 6000 5700 5400

7200 1 2 3 4 5 6 7 C30 6900 8 9 10 11 12 13 C30 6600 14 15 16 17 18 C30 6300 19 20 21 22 C30 6000 23 24 C30 5700 25 26 C30 5400 27 C30

L1

L2 砼强度等

级7500 7200 6900 6600 6300 6000 5700

7500 28 29 30 31 32 33 34 C25 7200 35 36 37 38 39 40 C25 6900 41 42 43 44 45 C25 6600 46 47 48 49 C25 6300 50 51 52 C25

6000 53 C25

L 1 L 2

砼强度等级 6900 6600 6300 6000 5700 5400 5100 6900 54

55 56 57 58 59 60 C20 6600 61 62 63 64 65 66 C20 6300

67

68

69

70

C20

注:土木08-1班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 土木08-2班楼面活荷载标准值7KN/m 2;

5400121113147700310054007700598610400

190044507700

82554001224

7700310025125400257700201503051024812190101900201448445077001210202861623415242628166编 号钢筋简图

规格长度根数重量总 重

kg ()31131

8

200

200

10550

200

图2 钢筋表样式表

5、主要参考资料

1. 吴培明主编.混凝土结构(第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目录

1.设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板的设计 (1)

2.1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内力计算 (2)

2.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次梁的设计 (5)

3.1荷载 (5)

3.2内力计算 (6)

3.3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主梁的设计 (8)

4.1荷载 (9)

4.2内力计算 (9)

4.3截面承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主梁吊筋计算 (14)

1 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内框架结构,边柱为砖柱,楼盖采用钢筋砼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标准层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布置图(L1=6600,L2=6600)

1.1楼面做法:采用水泥花砖地面(砖厚25mm,包括水泥粗砂打底),自重0.6kN/ mm2;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

1.2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m2。

1.3恒荷载分项系数:对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

活荷载分项系数:1.3(因为工业厂房楼盖面活荷载大于2

4m)。

/

kN

1.4混凝土采用C30 (f c=14.3N/mm2,f t=1.43/mm2)。

=300N/mm2);

钢筋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级(f

y

=210N/mm2)。

其余均采用HPB235级钢筋(f

y

1.5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2 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

321L L = 66002200 =3宜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h=80mm> 40

33

L =402200=55mm 。次梁截面高度

h=450>

151L =15

6600

=440.次梁截面b=200mm.尺寸如图2所示。

2200

250120

100

100450

10010020002200

19802200

2000

80

图2 板的尺寸

2.1荷载

恒载标准值

25mm 水泥花砖地面 0.6kN/m 2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m ×25kN/m 3=2.0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粉底 0.015m ×17kN/m 3=0.255kN/m 2 g k =2.855kN/m 2

A 。按可变变荷载效应控制

线恒载设计值 g=1.2×2.855kN/×1m=3.426kN/m 线活载设计值 q=1.3×8.0kN/m 2×1m=10.4kN/m

合计 g+q=3.426+10.4=13.826kN/m B 。按永久荷载载效应控制

线恒载设计值 g=1.35×2.855kN/×1m=3.85425kN/m 线活载设计值 q=1.3×8.0kN/m 2×0.7=7.28kN/m 合计 g+q=3.85425+7.28=11.13kN/m

所以取 g+q=13.826kN/m

2.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边跨 n l +2h =2.2-0.12-0.22+2

8.00=2.02m

n l +2a =2.2-0.12-0.22+0.122

=2.04m>2.02m

取l 0=2.02m 。

中间跨 0l =n l =2.2-0.22-0.2

2

=2.0m

计算跨度差

.0

2.0

22.02-=1%<10%,说明可按连续板计算内力。(为简化计算起见,统一取l 0=2.02m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2020q+g=13.826KN/m2

202020202020

2020

图3 板的计算简图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

表1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α

m

11

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11

-

116

114

-

M=αm (g+q) 2

0l

/(kN ?m)

5.13

-5.13

3.53

-4.03

2.3截面承载力计算

b=1000mm ,h=80mm ,h 0=80-20=60mm ,α1=1.0,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2。

表2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

板带部 位截面

边区板带(①~②, ⑦~⑧轴线间)

中间区板带(②~⑦轴线间)

边 跨 跨 内

离端第 二支座 离端第二跨跨

内、中间跨跨 内

支 座 边

跨 内 离端第二支 座

离 端 第

二 跨 跨

内、中 间跨 跨 内

中 间 支 座

M/(kN ?m)

5.13

-5.13

3.53

-4.03 5.13

-5.13 3.53×0.8 =2.82

-4.0×0.8 =3.22 210s c M

f bh αα=

0.099

0.099 0.069 0.078 0.099

0.099

0.055

0.063 ξ*

0.104

0.104 0.072 0.081 0. 104 0.104 0.057 0.065 01c

s y

bh f A f ξα=

425

425

295

331

425

425

233

266

选 配 钢 筋 Φ8/10 @160

Φ8/10 @160

Φ8 @160

Φ8 @160

Φ8/10 @160

Φ8/10 @160

Φ8 @160

Φ8 @160

实配钢筋面积

/mm 2

403

403 314

314

403

403

314 314

中间区板带②~⑦轴线间,各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20%。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3所示。

22

22

22

2

2

图3 (a)边区板带

22

22

22

2

2

图3 (b)中间区板带

3 次梁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主梁截面高度取h=650>123L =12

6600=550mm ,截面宽度b=250mm 。次梁有关尺寸及有关承如图4所示

6600

120

200

80450

125

125

125

125

1

2

3

120

6600

63556350 图4 次梁尺寸

3.1荷载

恒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由板传来

3.462kN/m 2×2.2m=7.538kN/m 3.85425kN/m 2×2.2m=8.48kN/m 次梁自重 1.2×25kN/m 3×0.2m × 1.35×25kN/m 3×0.2m ×

(0.45m-0.08m) =2.22kN/m (0.45m-0.08m) =2.4957 kN/m

梁侧抹灰 1.2×17kN/m 3×0.015m × 1.35×17kN/m 3×0.015m ×

(0.45m-0.08m)×2=0.226kN/m (0.45m-0.08m)×2=0.22547kN/m

g=9.984kN/m g=11.201kN/m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q=10.4kN/m 2×2.2m=22.88kN/m q=7.28kN/m 2×2.2m=16.016kN/m 合计 g+q=32.864kN/m > g+q=27.217kN/m 取 g+q=32.864kN/m

3.2内力计算

边跨 l n =6.6-0.12-2

5

.22=6.355m l n +

2

a

=6.355+24.20=6.475m

1.025ln=1.025×6.355=6.514m>6.475m 中间跨 l 0=l n =6.6-25.20-2

5.20 =

6.35m

跨度差

(6.475 6.35)

6.35

-=1.97%<10%

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64756350635063506350q+g=32.864kN/m

63506475

图5 次梁计算简图

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分别见表3和表4。

表3 连续次梁弯矩计算

截 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垮跨内、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 αm

11

1 111- 116

114

-

M=αm (g+q)l 02

/(kN ?m)

125.26

-125.26

82.82

-94.65

表4 连续次梁剪力计算

截 面

端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外

离端第二支座内

中间支座内侧、外侧

剪力计算系数 αv

0.45

0.60

0.55

0.55

V=αv (g+q)ln

/kN

95.76

126.68

114.78

114.78

3.3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内截面按T 行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

边跨 b f ′mm mm l mm s b 216064753

1

312200220020000=?=?=+=+=

取b f ′=2160mm

离端第二跨、中间跨b f ′=

03

l =36350

≈2120

210

s c f M

f b h αα= =0.023 ξ=0.023< '0f h h =41580=0.192

故边跨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截面。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2

10

s c f M

f b h αα= =0.0159 ξ=0.0160< '

0f h h =41580

=0.192 故离端第二垮跨内、中间跨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按布置两排纵筋考虑,取h 0=450-60=390mm ,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h 0=415mm 。 连续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计算分别见表5和表6。

表5 连续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边跨跨内 离端第二支座 离端第二垮跨内、

中间跨跨内

中间支座 M/(kN ?m)

125.26 -125.26 82.82 -94.65

2

10

s c f M f b h αα=

(210

s

c M f bh α

α=

)

0.023 0.288 0.016

0.192

ξ

0.023 0.348 0.016 0.215 A S =ξb f ′h 0α1f c /f y (A s =ξbh 0α1f c /f y )

/mm 2 982 1294 671 851 选配钢筋 222+118 222+218 318

216+218

实配钢筋面积/mm 2

1014.5

1269

763

911

表6 连续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端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外侧 离端第二支座

内侧

中间支座外侧、内侧

V/kN 95.76 126.68 114.78 114.78

0.25βc f c bh 0/N 296725>V 278850>V 278850>V 296725>V 0.7f t bh 0/N 83083>V 78078V 选用钢筋 双肢Φ8 双肢Φ8 双肢Φ8

双肢Φ8 A sv =nA sv1/mm 2

101 101 101 101

S=010

1.25.7w sv f A h V o f bh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mm 2

868 按构造配筋 222 281 347 按构造配筋 实配箍筋间距s /mm 200 200

200

200

次梁配筋示意图如图6所示

计算 1294mm2218 (直筋)

118 (左跨弯来)118 (右跨弯来)

计算 982mm2实配1014.5mm22118 (弯起)

计算 671mm2实配 763mm2

3计算 851mm2实配 911mm2216(直筋)

118 (左跨弯来)118 (右跨弯来)

实配 1269mm2 22

18(中间一根弯起)

图6 次梁配筋示意图

4 主梁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柱高H=4.5m ,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主梁的有关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7所示

250

80

650

6600

6600

120

250

200

200A B

图7 主梁尺寸

4.1荷载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由次梁传来 9.984kN/m ×6.6m=65.8944kN 11.20kN/m ×6.6m=73.92kN 主梁自重 1.2×25kN/m 3×0.25 m × 1.35×25kN/m 3×0.25 m × (折算为集 (0.65m-0.08m) ×2.2m (0.65m-0.08m) ×2.2m 中荷载) =9.41kN =9.41kN

梁侧抹灰 1.2×17kN/m 3×0.015 m × 1.35×17kN/m 3×0.015 m × (折算为集 (0.65m-0.08m) ×2 ×2.2m (0.65m-0.08m) ×2×2.2m 中荷载) =0.7674KN =0.7674KN

G=76.07kN G=84.10kN 活荷载设计值

由次梁传来 Q=22.86KN/m ×6.6m=151.008KN Q=16.016KN/m ×6.6m=105.71KN 合计 G+Q=227.08kN > G+Q=189.81kN 取 G+Q=227.08kN

4.2内力计算

边跨 l n =6.60-0.12-2

.4

0-0.25=6.03m l 0=1.025l n +

2

b

=1.025×6.03+2.40=6.38m

b

=6.03+27.30+2.40=6.42m

中间跨 l n =6.60-0.4=6.20m l 0=l n +b=6.20+0.40=6.6m 跨度差

(6.38 6.60)

6.6

-=3.3%<10%,则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的线刚

度大得多,故主梁可视为铰支柱顶上的连续计算简图如图8所示。

1980

22002200

2200

22001980

6380

6600

6380

22002200

2200

Q=151KN G=76.07KN

t

图8主梁计算简图

各种不同的分布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进行,跨内和支 座截面最大弯矩及剪力按下式计算,则

M=KGl 0+KQl 0 V=KG+KQ

式中的系数K 值有附录7中查得,具体计算结果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见表。将以上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四种弯矩图及三种剪力图分别叠在同一坐标图上,即可得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如图9,10所示

表7 主梁弯矩计算 m kN ?

序号

计算简图

边跨跨内

中间支座

中间跨跨内

1

M K )(C B M M K

3M K ①

12

3G G G G

G

G

A B C D

A B C D

2

.4118244

.0

2

.8131-67

.20-

4

.633067

.0 ②

Q

Q

Q

Q

L0

L0

L0

2

.4278289

.0

4.3130133

.0--

4

.3130B

--M

Q Q

9.342044

.0-

4.3130133

.0--

2.3199200

.0

Q

Q

Q

Q

1.6220229

.0

)

9.688(8.7304)

089.0(311.0----

2

.4169170

.0

Q

Q

Q

Q

.928030

.0-

-88.69(-304.78)

95.67

最不利荷载组合

①+② 396.84 -262.16 -96.7 ①+③ 76.03 -262.16 232.96 ①+④ 339.03 -436.6(-220.51) 203.06 ①+⑤

89.52

-220.51(-436.6)

129.31

注:表中序号④与⑤的2M 并非同一截面弯矩值。

表8 主梁剪力计算 kN

序号

计算简图

端支座

中间支座

Ain

V K )(Gex Dex V V K

Din

M K

123G G G G

G

G

A B C D

A D G K

55.76

733

.0 )7.076(8.396)

000.1(267.1----

)

8.396(7.076)

267.1(000.1

Q

Q

Q

Q

L0

L0

L0

7

.7130866

.0

3

.2171134

.1--

Q Q Q Q

4

.0104689

.0

)8.4117(6.7197)778.0(311.1---- )4.413(2.5184)

089.0(222.1

⑤ Q

Q

Q

Q

4

.413-==Dex

V

)(2.51844.413--

)6.9197(8.4117

最不利荷载组合 ①+② 186.53 -267.61

76.07

①+④ 159.8 -267.16(-193.55) 260.59(109.82) ①+⑤

42.32

-109.82(-260.59) 193.55(267.16)

图9 弯矩包络图

图10 剪力包络图

4.3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内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

b f ′=3

1

×6600=2200

判别T 形截面类型:按第一类T 形截面试算。

边跨跨内 2

10s c f M

f b h αα= =0.033 ξ=0.033< '0

f h h =mm 41580mm =0.192 故边跨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截面。 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210

s c f M

f b h αα=

=0.020 ξ=0.020< '0f h h =mm 41580mm =0.192 故离端第二垮跨内、中间跨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截面

故各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并取h 0=650-80=570mm 。跨内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按矩形截面计算,取h 0=650-60=590mm 。

主梁截面承载力及配筋计算见表9和表10。

表9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边跨跨内

中间支座

中间跨跨内

中间跨跨内

()M kN m ?

396.84 -436.6 232.96 -96.7

0()2

b

Q kN m ??

_ -227.07×0.1=34.06 _

0()

2

b

M Q kN m -??

_ -402.54 _

02

0c

M

bh f α=

0.033 0.347 0.020 0.008

0112ξα=--

0.034 0.447 0.020 0.008

200()s y

M

A mm h f γ=

2192 3036 1290 141

选配钢筋 225 + 228

228 +222+228

220+222 222

钢筋实配面积(2

mm ) 2214 3223 1388 760

表10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 面

端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内侧

离端第二支座外侧

()V kN

186.53 294.35 260.59

00.25()c c bh f N β 549656>V 509437>V 509437>V

00.7()t f bh N

153904>V 142643

箍筋肢数、直径

双肢Φ8 双肢Φ8 双肢Φ8

2()sv sv A nA mm =

101 101 101

00

1.250.7yv sv t f A h S V f bh =

-

499构造配筋

实配箍筋间距S(mm) 200 200 200

V cs (=

s

A f bh f sv

yv

t 25.10+)

219200

219200

A sb (=

α

sin 8.0y cs

f V V -)/mm 2

422 244

选配弯筋

128 122

实配弯筋面积/mm 2

615.8 380.1

4.4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 G+Q=65.8944+151.008=216.90KN 则A s =

α

sin 2f Q

G y +=511mm 2取:220 A s =628mm 2.

参考文献

5、主要参考资料

1. 吴培明主编.混凝土结构(第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第3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课设

钢筋混凝土结构-2 课程设计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韩建强 日期:

混凝土结构-2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名称:唐山xx 机械厂装配车间 1、设计资料: (1)装配车间跨度24m ,总长l02m ,柱距6m ,详细尺寸见图1、图2所示。 (2)车间内设有两台5~20t 中级工作制吊车,其轨顶设计标高10.0m 。 (3)建筑地点为唐山市郊区。 (4)车间所在场地,地面下0.8m 内为填土,填土下层3.5m 内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200kN/m 2,地下水位为-4.05m ,无腐蚀性;基本风压w 0=0.35kN/m 2;基本雪压s 0=0.30kN/m 2。 (5)厂房中标准构件选用情况 ①屋面板采用92G410(一)标准图集中的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板重标准值1.5kN/m 2。 ②天沟板采用92G410(三)标准图集中JGB77-1天沟板, 板重标准值2.0kN /m 。 ③天窗架自重标准值2340kN /榀,天窗端壁自重标准值2360kN /每榀(包括自重、侧板、窗档、窗扇、支撑、保温材料、天窗、电动启动机、消防栓等。) ④屋架自重标准值l00kN /榀。 ⑤吊车梁梁高1200mm ,自重标准值为45kN /根,轨道及零件重lkN /m ,轨道及垫层构造高度200mm 。吊车参数:kN P k 200max,=,kN P k 50min,=, mm B 5000=,mm K 4000= 。 ⑥厂房上、下窗尺寸分别为mm 18004000?和mm 51004000?,自重为 2/5.0m kN ;墙体(含做法)自重为2/24.5m kN 。 (6)排架往及基础材料选用情况 ①柱: 混凝土采用C3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 ②基础: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下册) 彭少民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设计任务要求: ①、结构计算书; ②、排架柱和基础配筋图1张(2号图)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 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能够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而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经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学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这门课主要是讲解受弯构件(梁、板)、受压构件(柱子)、受扭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而这次课程设计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题目的选取: 在平时的教学和作业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构件的配筋与计算,并且能进行配筋验算(配筋满足适筋梁的要求,不能是超筋梁和少筋梁的配置),而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基于课本,另一方面又要高于课本,根据我们专业的特点,我没有选取简单的构件设计,也没有选取复杂的高层或复杂体系的设计,而是选取了一种简单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 二.设计的思路与要求: 软件编程综合实习已经告一段落,但在实习中我们收获颇多。这是我们完成的第一个数据库系统,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完善的系统。这一过程,我们掌握到了软件开发的一系列步骤,这能应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去。我相信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查阅《混凝土结构规范》、《荷载规范》计算结构上所施加的荷载;然后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内力计算以及配筋计算,同时用PKPM软件进行内力分析和同时自动生成配筋图;最后对手算和软件计算进行比较和调整。要求学生上交: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要求有封皮、目录、详细的计算内容;并在计算书里绘出相应的结构施工图。 紧张而又辛苦的几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当我们快要成为下达给我们“四工位专用机床”的任务的时候,想想老师最初给我们说的课程设计,因为开始的大意吧,没能在第一时间开始运做,所以使得我们在这最后的几周里真的是逼着,压着,强迫着才弄完,当然,完成后的喜悦那是没得说的,尽管这样的设计使的我们烦恼着、无奈着,但只要经过了过程,我们就能得到自己所需的,所以还是能够尽心尽力的完成的,尽管那路途是那样的曲折! 设计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荷载的计算过程、内力的计算方法和配筋计算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对PKPM软件的学习,能熟练地掌握结构的建模和分析,更重要的是掌握有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分析完以后要把配筋图转到cad上,进行图形的摘取。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也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因为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经常关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时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作业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模塑厂房单向板设计

1 基本情况 1.1设计资料 (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10kN/m2。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 1.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33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57.5mm ≥ ≥,对工业建筑 l/40 h= 2300/40

2 单向板结构设计 2.1 板的设计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22 2/255.017015.015/22508.080/4.02002.020mm m kN mm m kN mm m kN =?=?=?板底石灰砂浆:钢筋混凝土板:水泥砂浆面层: 小计 2k N /m 655.2 活荷载标准值: 210k N /m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2kN/m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3.1, 222 2/2.16/186.16/133.110/186.32.1655.2m kN m kN g q m kN q m kN g ,近似取荷载总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 (2)、计算简图 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混凝土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楼面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k q=7.0kN/㎡。 (2)楼面做法: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采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3)材料:混凝土强度采用C30,梁内受力纵筋采用HRB400;其他采用HRB300。 (4)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x400mm。 2.楼盖的结构平面位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4.8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3/3=2.1m,3 =,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l01 1.2/3.6 l/ 02=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100/30=7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满足h=12 18 l0 / ~ l / 0=4800/18~4800/12=267~40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00mm,截面宽度取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10 15 l0 / ~ / l 0=6300/15~6300/10=420~630mm,取h=600mm,截面宽度取b=300mm。 3.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 0.02x20=0.4kN/㎡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2x25=2.0kN/㎡ 15mm厚石灰砂浆 0.015x17=0.255kN/㎡

小计 2.655kN/㎡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7.0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板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g=2.655x1.2=3.186k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7x1.3=9.1kN/㎡ 荷载总设计值 g+q=12.286kN/㎡,近似取为g+q=12.3kN/㎡ (2)计算简图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次梁截面为200mmx400mm,板的设计跨度: 边跨n l==2100-200/2=2000mm 01l 中间跨n l==2100-200=1900mm 02l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下图。 (3)弯矩设计值 不考虑板拱作用截面弯矩的折减。查表可得板的弯矩系数mα分别为:边支座1/16;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 M=﹣(g+q)01l2/16=﹣12.3x2.02/16=﹣3.075kN·m A M=(g+q)01l2/14=12.3x2.02/14=3.51kN·m 1

混凝土课程设计

1 设计资料 (1)楼盖面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板底采用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主梁及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活荷载:活荷载标准值7.0kN/m2; 楼面面层:水泥砂浆容重3m /kN 20=γ ; 钢筋混凝土容重:3 m /kN 25=γ; 混合砂浆容重:3m /kN 17=γ; 荷载分项系数: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3。 2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7.2m ,次梁的跨度为6.9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 ,l02/l01=7.2/2.4=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400/40=50mm ,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960/18~6960/12=387~580mm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7200/15~7200/10=400~600mm 。取h=7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 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3 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0.02m*20kN/m3=0.40kN/m2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0.08m*25kN/m3=2.00kN/m2 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2m*17kN/m3=0.34kN/m2 小计 2.74kN/m2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7.00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m/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g=2.74*1.2=3.29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7.00*1.3=9.10kN/m2 荷载总设计值g+q=12.388kN/m2近似取为g+q=13.0kN/m2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l0=ln+h/2=2400-100-120+80/2=2220mm<1.025*ln=2275.5mm,取l0=2220mm 中间跨l0=ln=2400-200=22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见图2 (3)弯矩设计值 由表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 M1=-MB=(g+q)l012/11=13.0*2.222/11=5.82kN?m MC=-(g+q)l012/14=-13.0*2.22/14=-4.49kN?m M2=(g+q)l012/16=13.0*1.802/16=3.93kN?m 这是对端区格单向板而言,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MC和M2应乘以0.8,分别为 MC=0.8*(-4.49)=-3.59kN?m;M2=0.8*3.39=3.15kN?m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课程设计(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 学生姓名: 专业学号: 指导教师: 电话号码: 九江学院土木与城市建设学院 结构工程教研室 2012年04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平面图如图1所示,L1、L2尺寸见表1,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采用室外悬挑楼梯。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如表2所示,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图1 楼盖平面图 表1 楼盖柱网l 1、l 2 取值(mm) 表2 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kN/m 2)

二、设计资料 1、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纵横墙墙厚均为370mm ,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车间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 2、材料:混凝土采用C30或C35;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或HRB400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采用HPB300级。 3、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0.65/kN m ;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325/kN m γ= 三、设计内容 1、按指定的设计号进行设计,提交纸质稿计算书。 2、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3、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5、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6、用2号图纸2~3张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①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②板的配筋图(1:50) ③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④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材料抵抗弯矩图;

四、具体要求 1、计算书要求采用A4纸书写或打印,严禁部分书写部分打印。 2、计算字迹要求工整,条理清楚,页码齐全,表格规范并编写表格序号,主要计算步骤、计算公式、计算简图均应列入(否则判为不及格),并尽量利用表格编制计算过程。 3、图面应整洁,布置应匀称,字体和线型应符合制图标准(否则判为不及格)。 4、提交全部成果时请在计算书第一页页眉上注明专业、姓名、学号、手机号等,图纸按照标准格式折叠。 五、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混凝土结构》(上册、中册)(第四版),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 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上册)(第二版),滕智明、朱金铨,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课程设计1

08级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房屋结构课程设计(1)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现浇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 设计资料: 某使用年限为50年的两层仓库,采用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内柱共同承重的内框架承重体系。该仓库层高为 4.2m ,建筑平面为规则矩形,其纵横两方向的轴线距离见附表一;外墙采用MU10的烧结多孔砖,M5.0混合砂浆砌筑,墙宽为240,设砖壁柱,壁柱尺寸自定。内框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柱网尺寸及其截面尺寸自定。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面粉20mm 厚的水泥砂浆,顶棚粉15mm 厚的纸筋灰,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当2 /5.5m kN q ≤时采用C25; 当2 /5.5m kN q ≥时采用C30。梁纵向受拉钢筋为HRB400级,其余为HPB235级。 三、 设计内容: 1、 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其内容如下: (1)结构平面布置:墙体、柱网、主梁、次梁、板、过梁、圈梁; (2)板的承载力计算(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承载力计算(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承载力计算(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2、 绘制结构施工图(1#图纸一张): (1)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比例1:100 (2)板的配筋图 比例1:50~1:100 (3)次梁配筋图 比例1:30~1:50 (4)主梁配筋图 比例1:20~1:50 (5)结构设计说明。 说明:1.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图要求用分离式配筋和平法标注两种方式表示;平法标注请参考“03G101-1”和“04G101-4”的相关内容。 2.主梁钢筋的截断、搭接及锚固等构造要求参考“03G101-1中非抗震楼层框架梁KL 纵向钢筋构造”,不需画弯矩包络图和材料图。 3.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查附表一;选择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和平面尺寸。 附表一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高速公路桥梁上部构件设计 1.初始条件 某高速公路桥梁基本上都采用标准跨径,上部构造采用钢筋混凝土T 梁,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 钢筋混凝土简支T 梁全长0L =16m ,计算跨径L =15.5m 。T 形截面梁的尺寸如图一所示(其中cm a 30=,cm b 18=,cm h 130=),桥梁处于I 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图一(单位:cm) 材料:30号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 cd MP f 8.13=,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a td MP f 39.1=;普通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280=;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195=。 简支梁控制截面的弯矩计算值和剪力计算值为 跨中截面 m kN M .1996=跨中 kN Q 140=跨中 1/4跨截面 m kN M .15104/1= m kN M .586=汽 m kN M .1008=恒 支点截面 00 =j M kN Q j 5500= 2.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计算 2.1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f b

为了便于计算将图二a)实际截面换成图b)所示计算截面,可得翼板平均厚度mm h f 1502 200 100'=+= ,其余尺寸不变 图二 a)原截面 b)计算截面(单位:cm ) 由图二所示的T 梁截面受压翼板厚度的尺寸,则有 mm L b f 5167155003 13 1' 1=?= = mm b f 1600' 2=(相邻两主梁的平均间距为1600mm) =' 3f b ' 122f h h b b ++=mm 19801501202180=?+?+ 故取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f b =1600mm 。 2.2钢筋数量计算 2.2.1截面设计 (1)若采用的是焊接钢筋骨架,则设s a =30mm+0.07h=30+0.07?1300=121mm,则截面有效高度0h =1300-121=1179mm 。 (2)判断T 形截面类型: )2 (; 0'' f f f cd h h h b f - =) 2 1501179(15016008.13- ??? mm N ??=610448.3656 m kN ?=448.3656>m kN M .1996=跨中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压区高度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西南交通大学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92#题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第0页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老师:XXX 设计时间:XXX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课程设计第0页 目录 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1) 2、设计资料 (3) 3、内力计算 (4) 3.1设计荷载值 (4) 3.2组合工况 (4) 2.3 包络图 (6)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1 确定简支跨控制截面位置 (7) 4.2 配筋计算 (7) 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0) 5.1 截面尺寸复核 (10) 5.2 箍筋最小配筋率 (10) 5.3 腹筋设计 (10) 6、验算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2) 6.1 梁的挠度验算 (14) 6.1.1 挠度限值 (14) 6.1.2 刚度 (14) 6.1.3 挠度 (17) 6.2 梁的裂缝宽度验算 (17) 7、绘制梁的抵抗弯矩图 (19) 7.1 按比例画出弯矩包络图 (19) 7.2 确定各纵筋及弯起钢筋 (20) 7.3 确定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20) 7.4 确定纵筋的截断位置 (20)

1、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编写:潘家鼎 2013.10.26)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 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g k 、g k 、q 2k q 1k l 2 l 1 185 185 185 185 C B A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 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 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 1k ——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 2k ——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 =g 1k +g 2k ——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 1k ——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 2k ——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k1=21kN/m 。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 、V ),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2.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3.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完整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标准轴载交通量分析 高速公路设计基准期为30 年,安全等级为一级,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汽车轴重为100kN 的单轴荷载作为设计标准轴载,表示为BZZ —100。凡前、后轴载大于40KN (单轴)的轴数均应换算成标准轴数,换算公式为: 16 1 ( )100 n i s i i i p N N α== ∑ 式中: s N —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数的通行次数; i P — 各类轴—轮型;级轴载的总重(KN ); n —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N —各类轴—轮型i 级轴载的通行次i α—轴—轮型系数。 则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r r g 365]1)g 1[(η ??-+= t s e N N 式中: e N — 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日); t — 设计基准年限; r g —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由材料知,r g =0.05; η — 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如下(表1-2),取0.20。

表1-2 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公路等级 纵缝边缘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站 0.17~0.22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行车道宽>7m 0.34~0.39 0.54~0.62 行车道宽≤7m 161 ()100n i s i i i p N N α==∑=511.835 r r g 365]1)g 1[(η ??-+= t s e N N =e N 248× 104 因为交通量100×104<248×104<2000×104次,故可知交通属于重交通等级。 2拟定路面结构 由上述及表16-20知相应于安全等级一级的变异水平的等级为低级,根据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16-17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大于240mm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4m ,长4.5m ,拟定各结构层厚:普通混凝土面层厚为250mm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厚为180mm ;二级自然区划及规范知垫层为150mm 的天然砂砾,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 ,路基回弹模量为30Mpa ;低剂量无机结合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去600Mp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Mpa 。 (表2-1) 表2-1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回弹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18 1300 2 天然砂砾 15 150 3 土基 - 30 2 2 2122 2121h h E h E h E x ++==222 215.018.015.060018.01300+?+?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户籍管理系统完整版

. 中北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 级: 学号: 姓 名: 学 专 方 向: 指导教师: 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与应用

成绩: 2014 年 6 月 1.需求分析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公安部门对城市及农村人口管理工作规性的逐渐增强,户籍管理工作的业务量急剧增大。传统的手工方法,存在效率低、易出错等缺点,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户籍管理工作的要求。 因此,结合当前日益成熟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开发一个专门针对户籍管理的系统已经非常必要了。户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公安部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适应现代户籍制度并推动户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化、自动化的必要条件。该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以帮助用户了解户籍工作的情况。它大大改善了公安部门管理、查询户籍的基础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户籍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因此人口户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迫在眉睫。 该课程设计就户籍的迁入、迁出、注销,身份证的办理、领取做了简单地设计。 1.1项目开发背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户籍管理部门也应得到良好的发展,利用现代化管理工具使其变成半自动化必定会提高其工作效率。 1.2项目开发目的 户籍管理系统是针对户籍管理部门而开发的,为其改变人口信息仍需要手动处理和查询,个人的信息在处理中丢失或者不明确等现象而设计的。通过这个户籍管理系统,可以让

户籍管理部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更快捷、更准确、更方便的目的。 1.3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1.3.1划分功能模块 在构造系统时,首先从需求出发构造数据库表,然后再由数据库表结合需求化分系统功能模块,这样就把一个大的系统分解为几个小的系统。经过调查分析,户籍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对户籍的变动进行处理。任何管理部门的户籍信息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迁出、有迁入、户口合并,也有因故注销。因此,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这些情况,实现户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2)对所管辖户籍所分离出的个人信息的计算、统计。找到符合条件的个人,进行核对无误后,生成档案文件进行转存,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以此来实现身份证的办理与领取。 (3)查询统计功能。要求即可以单项查询,比如查看某个人工的户口情况等;也可以多项查询,比如同一户口特征的户口浏览,并按照所需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转存。 1.3.2处理对象 户籍信息:户籍号,户主姓名 户籍成员信息:姓名,户主关系,性别,民族,籍贯,住址,身份证号,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号,迁入时间,迁出时间,迁入地,迁出地 身份证:姓名,身份证号,性别,民族,地址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实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板的配筋图(1:100) (2)、次梁的配筋图(1:50) (3)、主梁的配筋图(1:50)及弯矩M的包络图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3.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层厚30mm,重力密度为25kN/m3;25mm厚混合砂浆抹底,重力密度为18 kN/m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重力密度为25kN/m3。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30 (2)、钢筋:梁内纵向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其它钢筋采用HPB235级。

(3)、板伸入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 (4)、主梁跨度6.6m ,次梁跨度5.1m 。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4.8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楼面结构布置简图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 =h ~250()18 1 =l ~mm )375,根据经验取mm h 400=, 则2 1(=b ~133()31 =h ~mm )200,取b=200mm 。

数据库课程设计—企业工资管理系统java版+完整代码精选

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XXX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指导教师 201X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资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功能需求……………………………………………………………………………………………………………………………………… 性能需求………………………………………………… 数据流图……………………………………………… 二.总体设计………………………………………………… 数据库概念设计………………………………………… 功能模块………………………………………………… 三.系统详细设计…………………………………………… 数据库逻辑设计………………………………………… 各模块功能………………………………………………………………………………… …………………………………

………………………………… 四.系统实现…………………………………………………界面截图……………………………………………………………………… ………………………………………………………………………………… ………… 设计代码…………………………………………………五.实验总结…………………………………………………

1、需求分析 1.1功能需求 (1)、员工信息表;及时反映员工的基本信息 (2)、员工津贴表,反映员工津贴 (3)、员工基本工资表 功能描述 (1)、基本工资的设定 (2)、津贴的设定 (3)、计算出月工资 (4)、录入员工工资信息 (5)、添加员工工资信息 (6)、更改员工工资信息 性能需求 此工资管理系统对工资数据精度的计算能在默认情况之下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小数,即是精确到分的计算。但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能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数计算精度的设定,最大能允许保留小数点后5位的精度。在时间特性上,当用户发出命令请求时的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对数据更新处理、工资数据的查询检索等上,同样要求系统响应时间不会超过秒时间。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多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文件格式的磁盘上的数据均能实现信息的互通,及共享。当服务器移植到其他的系统平台,如:Linux平台下时,同样能和其他的系统进行数据存取同步,不会出现系统之间互不兼容的情况,系统支持多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系统有巨大的强健性。本课程设计是用Java 语言编写,mysql数据库。 数据流图 根据工资管理要求及用户需求调查分析,得到以下数据流图 图第一层数据流图

中南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实用模板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一多层房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构建及截面尺寸如图二所示。先张法施工时在工地临时台座上进行,在梁的受拉、受压区均采用直径10mm 的热处理45Si2Cr 直线预应力钢筋,分别在梁的受拉、受压区采用锥形锚具一端同时超张拉钢筋,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间温差为25℃,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采用C40,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现已知该梁 为 一般不允许出现裂缝构件,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为m KN g k 6.18=(含自重),均 布活载标准值m KN g k 12=,活载准永久值系数5.0=q ψ,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2002)》设计该梁。要求: (1)进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非 预应力钢筋。 (2)计算总预应力损失。 (3)验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 (4)进行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箍筋。 (5)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6)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7)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8)验算梁在施工阶段及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设计计算 1、计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预非应力钢筋。 1)设计计算条件 m l 75.80= m l n 5.8= C40混凝土:2/40mm N f cu = 2/1.19mm N f c = 2/76.1mm N f t = 2/8.26mm N f ck = 2/39.2mm N f tk = mm N E c /1025.34?= 0.11=α 45Si2Cr 热处理预应力钢筋:2/1470mm N f ptk = 2/1040mm N f py = 25/100.2mm N E p ?= 2/400mm N f py =' HPB235非预应力钢筋:2/210mm N f y = 2/210mm N f yv = 2/210mm N f y =' 25/101.2mm N E s ?= 2) 内力计算 ① 跨中最大弯矩: m KN l q g M k k ?=??+??=+=4.37475.8)124.16.182.1(8 1 )4.12.1(8 1 22

大工20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华达玩具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年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本设计是华达玩具厂房单向板设计,进行设计计算。玩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3kN/m ,水泥砂浆容重203kN/m ,石灰砂浆容重173kN/m ,分项系数 1.2G γ=。可变荷载,楼面均分布荷载为7.53kN/m ,分项系数 1.3K γ=。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c f =14.32N/mm ,t f =1.432N/mm );钢筋 主梁、次梁采用HRB335级(y f =3002kN/m )钢筋,其它均用HPB300级(y f =2703kN/m )钢筋。 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是5.7m,次梁的跨度是4.8m 。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其间距是1.9m 。楼盖的布置如图1-1。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1900 8047.54040 l h mm 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48004800 26640018121812 l l h mm ===::: 取h=4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57005700 380~57015101510l l h mm ===:: 取截面高度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图1-1 楼盖布置图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 指导教师:肖金梅 班级:14土木工程6班 学生姓名:邝佛伟 设计时间:2017年5月1号

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主梁设计 一、设计资料 1 2、桥面净空:净-7 + 2×0.5 主要尺寸 标准跨径 L=20m b 计算跨径L=20.50m 梁长'L=20.96m 3、材料规格 混凝土C 40 HRB400钢筋, 直径12mm以下者采用R235 cm) Ⅰ类环境条件,安全等级为一级。 4、设计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桥梁横断面布置情况(见图1) 图2、T粱尺寸图(单位:mm)

二、设计荷载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为: 跨中截面:m KN M d ?=2100 KN V d 80= 4/l 截面:m KN M d ?=1600 支点截面:0=d M KN V d 420= 2、施工期间,简支梁吊点设在距梁端mm a 400=,梁自重在跨中截面引起的弯矩.5501m KN M G ?=。 3、使用阶段,T 梁跨中截面汽车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04.6101(未计入冲击系数),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30.602,永久作用产生的弯矩为m KN M Q ?=7603。 三、设计内容 1、截面尺寸拟定(参照已有的设计资料或见图2); 2、跨中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选择钢筋并复核截面强度); 3、斜截面强度计算及复核(剪力钢筋设计及截面复核); 4、裂缝及变形计算; 5、绘制钢筋图,编制钢筋明细表、总表。 四、主要参考资料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桥涵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桥梁》 T 形梁截面尺寸(图2)(2000) 3、贾艳敏主编《结构设计原理》,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取值分组情况:1-9号b=180mm H=1200mm 10-18号b=180mm H=1300mm 19-27号b=180mm H=1400mm 28-36号b=200mm H=1200mm 37-45号b=200mm H=1300mm 46-55号b=200mm H=14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