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体会
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黄石爱康医院放射介入科 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dsa引导下行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
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
结果58例中,治愈50例;显效12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经过临床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治疗手段上的优势互补性, 临床疗效好, 并发症少, 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数字减影;射频靶点热凝;臭氧消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under the dsa guidance congeals union ozone ablation treatment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sickness nursing after a skin radio frequency target heat guo huili【abstract】 goal: the discussion guides in dsa downward to congeal the union ozone ablation treatment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sickness method after a skin radio frequency target heat and nursing. method: congeals theunion ozone ablation treatment to 58 example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sickness patient line of dsa guidance under after a skin radio frequency target heat, after strengthening foundation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technique, instruction and recovery training. in the result 58 examples, cures 50 examples; shows results 12 examples, does not have an example to present the complication. conclusion: after the clinical patient appli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al study, under the dsa guidance congeal the union ozone after a skin radio frequency target heat to melt to treat the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ly sickness to have micro create in the treatment method the superiority complementarit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good, the complication are few, the method is simple, is safe, is worth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key word】the digit reduces the shade; a radio frequency target heat congeals; ozone ablation;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sickness; nursing【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10-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大多由于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疼痛等临床特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围手术期护理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2-12-27T10:55:47.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宋丽菁高春兰谢芳[导读] 长期以来,给许多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且经常反复发作,使患者痛苦不堪。
宋丽菁高春兰谢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昆山中医医院脊柱骨科 2153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070-03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对病情变化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并予锻炼功能及健康指导。
结果 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平均3-4天,出院随访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院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充分的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
长期以来,给许多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且经常反复发作,使患者痛苦不堪。
保守治疗如理疗、按摩、牵引及服药等时间长,有效率低,效果不佳,且易复发,而传统的手术治疗则给机体带来的创伤较大,一旦发生并发症则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恢复时间较长,不容易使患者所接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因创伤小、出血少、病程短,疗效肯定等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也引起了医务工作者广泛重视。
而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作为一种脊柱微创新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远期疗效也较好。
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王晓岚摘要:[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㊂[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同时加强护理㊂[结果]2例病人偶发轻度腰痛,其余病人腰痛不再复发㊂[结论]加强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㊂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28.01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28262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因为病人椎间盘的纤维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导致压迫㊁刺激到其神经根所引起的下肢运动㊁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骨科的常见㊁多发病[1]㊂传统的保守治疗病情复发率较高,病人需反复治疗;而手术治疗创伤大,因此病人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再次治疗的几率小㊂本文选取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且在术后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㊂现将护理总结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35岁~65岁,平均47岁;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在手术后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措施㊂1.2 结果 术后随访中发现,68例病人中2例病人偶发轻度腰痛,其他病人腰痛不再复发㊂2 护理2.1 术前护理 ①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因此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详细介绍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优越性:治疗过程为物理过程,不使用激素或抗生素,且少用镇痛药,对病人身体的创伤和副反应较小;在C 臂机的指引下可准确确定针尖位置的组织,并精确分辨出纤维环㊁髓核㊁血管组织㊁骨性组织等㊂②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因长期被病痛折磨,病人可能存在紧张㊁焦躁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理解㊁安慰,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并注意措辞㊁语气,以免与病人产生矛盾㊂③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就应积极向病人及其家属认真解释说明术后功能锻炼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并讲授正确有效的锻炼方法,说服病人自觉主动的进行功能锻炼㊂护理人员在术前就可以指导病人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以便病人术后能更好地适应功能锻炼[2]㊂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回房护理 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时,穿刺针可能会穿过病人硬脊膜㊂因此,病人术后回房应去枕平卧6h ,以达到减少病人脑脊液漏的目的,并能有效防止病人出现头晕㊁头痛的症状㊂2.2.2 卧床护理 要求病人绝对卧硬板床休息,护理人员应保证床铺的干燥舒适,并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以防病人出现压疮㊂病人每隔2h 应由2名护理人员帮助翻身1次,操作时为避免病人因脊柱旋转而损伤到软组织,应保证病人的胸㊁腰㊁臀同时翻转㊂2.2.3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术后短期内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暂时水肿,甚至出现原有症状加重现象㊂对此,护理人员应解释经对症治疗后这些症状会消失,并嘱咐病人多休息㊂2.2.4 观察病人下肢神经功能 手术后应对病人的神经功能进行初步检查,但由于部分病人的麻醉作用还未消除,可通过对病人膝腱和跟腱进行腱反射检查,以确定无脊髓伤[3]㊂手术72h 后应对病人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远侧肌群活动情况㊁括约肌功能恢复以及深浅反射等进行严密观察㊂2.2.5 饮食和排便护理 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饮食没有特殊禁忌,手术后就可以进食,但是护理人员应嘱咐病人多喝水,避免食用含渣较多的食物,多食用高纤维㊁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病人排便通畅,防止便秘引起的椎管内压力增高现象[4]㊂对于需要下床大便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帮其戴好腰围,其他时间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㊂2.2.6 术后功能锻炼 ①直腿抬高锻炼:即直腿交替抬高训练,病人在手术后第1天就可以开始㊂病人在床上取仰卧姿势,将双手置于身侧,双下肢主动或被动的直腿交替抬高㊂此项锻炼可以有效防止病人神经根粘连㊁肌肉萎缩,从而促进病人下肢神经功能的恢复㊂病人锻炼的次数以及双腿抬高的高度应以病人身体所能承受的度为限,并且逐日增加㊂②抬下肢锻炼:病人在床上俯卧,并将双下肢伸直,双下肢交替抬高㊂此项锻炼为腰背肌功能锻炼,每次锻炼动作的时间㊁次数㊁幅度㊁力度等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而确定㊂③佩戴腰围:一般情况下,术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但是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佩戴好腰围,以免病人向前弯腰㊂2.3 出院指导 ①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一般3d ~5d 即可出院,对于病人出院后的功能锻炼主要是腰背肌锻炼,能够增强病人的腰背肌力及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并且对于防止病人出现术后下腰痛有重要意义㊂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功能锻炼需要病人及其家属抱以充分的信心和耐心,根据病人自身所能接受的程度将锻炼由轻渐重,切忌操之过急[5]㊂②病人出院后就可进行如下锻炼㊂㊃7262㊃全科护理2014年10月第12卷第28期(总第337期)五点式:病人仰卧并将双下肢伸直,头后部㊁两肘及双脚后跟着地,并尽力抬胸㊂三点式:病人仰卧并将双下肢伸直,令头后部及双脚后跟着地,并尽力挺高背髋部㊂半桥式:病人仰卧,将双腿弯曲呈90ʎ,双上肢自然放置在身侧,然后抬高髋部㊂进行屈伸运动㊂③病人出院后1个月可进行如下锻炼㊂前屈运动:病人取屈曲坐位,将双上肢放在双腿内侧触摸脚尖㊂摸脚:病人身体坐直,并将双下肢伸直与上身呈90ʎ,上身尽力向前弯曲并伸直摸脚㊂弯腰式:病人站立并双手叉腰,尽力弯腰至90ʎ㊂腰部回旋:病人站立并双手叉腰,下身不动㊁上身腰部左右回旋㊂④病人应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可能造成背部压力的动作,如弯腰搬运重物;术后1个月内病人如需长时间下床活动,应佩戴好腰围以免误伤;嘱咐病人术后1个月来院复诊㊂3 小结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安全㊁高效㊁病人病痛少和手术风险小的特点[6]㊂本研究选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8例,对其术后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在术后随访中发现,68例病人中2例病人偶发轻度腰痛,其他病人腰痛不再复发㊂因此,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护理人员对病人所采取的有效护理有助于病人术后尽早康复出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㊂参考文献:[1] 陈俊.经皮穿刺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52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2(11):121122.[2] 匡胜桂,殷霞,王辉.腰椎间盘突出症214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12):212213.[3] 刘洪强,万金良,吴永波,等.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316例[J ].中华现代科学杂志,2009,10(7):3132.[4] 吴群英.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 ].护理学报,2010(2):1415.[5] 姚秀高,陈建龙,周永高,等.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2(4):2122.[6] 郭红辉,张平.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1(11):121122.作者简介 王晓岚单位:046013,山西省长治市中医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625)(本文编辑王钊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覃淑英,韦 琴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 C I )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护理㊂[方法]对117例老年冠心病病人采用P C I 治疗,同时加强护理㊂[结果]本组病人均成功完成介入穿刺治疗,其中右侧股动脉穿刺92例,左侧股动脉穿刺25例;术后发生穿刺局部血肿1例,造影剂过敏1例,发热3例,均给予相关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㊂[结论]加强老年冠心病病人采用P C I 治疗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㊂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28.01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28262803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因多种原因所造成的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细胞发生缺血㊁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肌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1]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C I)可以快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有效缓解病人的症状,目前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2]㊂2011年5月 2013年12月我科采用P C I 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117例,经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 2013年12月我科采用P C I 治疗老年冠心病病人117例,男69例,女48例;年龄61岁~86岁(71.5ʃ7.3)岁;血压(125~160)/(80~110)mmH g (1mmH g =0.133k P a );急性心肌梗死21例,稳定性心绞痛3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N Y H A 心功能分级:Ⅰ级30例,Ⅱ级54例,Ⅲ级33例;合并高血压54例,糖尿病31例,高脂血症23例,心律失常15例;冠状动脉造影:单支血管病变33例,双支血管病变36例,三支血管病变48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 )冠心病诊断标准㊂1.2 介入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选择左侧或右侧股动脉,采用S e l d i n g e r 技术置入动脉鞘管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指引导管与导丝及其相关支架,经鞘管将支架送至病变部位后释放支架,术后4h 拔除鞘管㊁人工压迫30m i n 止血后利用医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㊁抗凝等相关药物治疗及支持治疗㊂1.3 结果 本组病人均成功完成介入穿刺治疗,其中右侧股动脉穿刺92例,左侧股动脉穿刺25例,住院时间5d ~17d (10.5d ʃ2.5d)㊂术后发生穿刺局部血肿1例,造影剂过敏1例,发热3例(体温37.5ħ~38.0ħ),均给予相关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㊂2 护理2.1 治疗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一项新技术,我院自开展该手术几年来发现病人由于对该手术方式认知的不足,术前多存在焦虑㊁抑郁等多种复杂的㊃826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O c t o b e r 2014V o l .12N o .28。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什么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继化学溶核术、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抽吸术后兴起的又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介入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轻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腰椎颈椎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优点微创:创口只有0.7毫米左右,手术过程中几乎不出血。
无痛:只需做皮下局麻,手术过程几乎无痛。
手术安全,手术后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极低。
恢复快:3天后即可下地活动和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一周左右出院。
腰腿痛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第三大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活的疾病。
而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便是腰椎间盘突出。
不仅老年人因为脊柱退行性变,在脊柱老化过程中易患腰椎间盘突出,在中青年人中,由于过度运动、搬运重物、肥胖等原因患腰椎间盘者也不在少数。
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多从保守疗法开始,但这些方法多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短则几天,长则数月后疼痛往往再次出现。
此时患者往往会最终选择手术治疗,而传统的手术方法对于老年人又难以接受。
所谓的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手术不同,其创伤之微小,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手术”。
这中间的原因在于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巧妙的原理:将射频针穿刺至靠近椎间盘的位置,并使用射频仪消融,使突出的椎间盘受热后回缩,从而远离神经根,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整个过程只需十几分钟,射频针的直径也只有2毫米,一般穿刺深度只有5-6厘米,比传统手术的切口都短得多,可见微创真是微乎其微。
所以,即使平素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人,也能接受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的治疗。
除了微创这一特点,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还可以在一次住院期间在不同节段进行。
由于许多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往往有多个节段的突出。
有时症状并非某一节段引起,而是由两个或更多节段的突出压迫共同产生。
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可重复这一特点对此类患者也可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彻底的疗效。
腰突治疗心得(通用5篇)

腰突治疗心得(通用5篇)腰突治疗心得篇1腰突治疗心得:我的故事和经验在我开始写这篇心得分享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我的背景信息。
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导致我出现了腰突问题。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实际经历告诉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我开始感到腰痛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以为自己是工作坐得太久了,没有及时休息,导致腰肌劳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变得越来越严重,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腰突的治疗方法,决定尝试一下。
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几个月,过程十分艰辛,但是我没有放弃。
我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和药物,也调整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少坐多运动,注意腰部保暖等。
在整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痛苦,但也有一些好的经验。
首先,我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腰突的治疗至关重要,比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定期运动等。
其次,我也了解到治疗过程中的耐心和坚持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腰突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虽然我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最终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成功地恢复了健康。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能够战胜腰突问题。
腰突治疗心得篇2腰突治疗心得:摆脱疼痛,重拾生活我是一位腰突患者,曾经深受疼痛困扰,经历过无数的痛苦与煎熬。
在这个分享我的治疗心得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腰突疾病,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治疗和恢复。
一、背景介绍腰突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症状为腰腿部疼痛。
我是一位办公室职员,平时的工作长时间坐着,缺乏运动,这使得我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
在一次剧烈运动后,我出现了明显的腰腿部疼痛,经过医生的检查,我被诊断为腰突患者。
二、治疗经历起初,我尝试了各种止痛药和膏药,但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我开始了针灸和理疗。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这些治疗方法并不是很信任,但随着治疗的进行,我逐渐发现这些方法对于缓解疼痛非常有效。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在于心理生理护理和病情观察。
加强锻炼和腰围保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锻炼;健康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20 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 尤以20~45 岁的青壮年多见,病因多为不同程度的外伤及长期的体力劳动。
一般多采取腰椎牵引、骶管注射、中药口服、理疗等非手术治疗,对诊断明确、症状严重、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马尾神经受压症者多采取手术治疗。
我院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3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抽取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的1例,31~40岁者24例,41岁~50岁者13例,60岁以上者2例。
住院天数最多天,最少的24天。
中央型11例,侧突型例。
34例以腰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为主,16例以腰部及骶尾部疼痛为主。
均采取硬膜外麻醉下,行推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2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伤口疼痛、不能以正常姿势大便,对病情不了解等方面,都会使患者产生情绪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
为此,护士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沟通,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病情上的合理解释,可利用同类型恢复期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体位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帮助压迫止血。
6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翻身,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4小时翻身一次,主要以平卧与侧卧为主。
要注意正确的翻身方法,保持肩和臀部同时翻动,防止脊柱扭转,屈曲造成伤口裂开等而增加病人痛苦。
浅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体会

浅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体会为了能够有效地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日康复,医护人员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按摩护理、牵引治疗护理、体位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个性化的优质护理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体会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腰椎长期受到损伤、家族遗传的原因或是先天腰骶部异常等因素导致患者腰椎间盘各个部分发生改变,特别是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特别容易挤压后纵韧带或是相邻的脊神经导致患者会产生腰部的疼痛感。
下面将结合临床实践,谈一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1 护理措施1.1心理护理: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所以心理护理是第一个要介绍的也是最重要的护理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反复发作,会让患者长时间受到病情的折磨,而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感相对而言比较强烈,患者心情应该比较烦躁,心理压力也可能比较大。
所以医护人员当患者发病入院后就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该热情的向患者介绍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可以增强对医护人员治疗的信心。
医护人员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与患者交流,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患者来放松如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和患者聊天等。
1.2按摩护理:在现在的治疗方法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是最常见的护理方法。
让患者取仰卧位,通过按揉法、压法、按法等对于患者的腰背部的肾俞穴、大肠俞穴等进行按摩。
在推拿结束后,要让患者休息15分钟左右,还要做好患者腰部的固定和保暖工作。
娴熟、有力、柔和、持久、专业的按摩手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腰椎间盘内的压力,增加椎间盘内的压力,能够明显的改善腰部的肌肉张力的状态。
射频、三氧联合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

射频、三氧联合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作者:高俊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关键词】射频;三氧联合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26-01【Key words】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three oxygen joint;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Nursing key points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轻症患者中大部分经卧硬板床休息、牵引、针灸理疗等治疗方法常可临床治愈,病情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1]。
由于非手术治疗疗程长,而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患者的治疗选择、配合较为艰难。
而射频、三氧消融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显著、恢复时间快、费用少、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我科从2010年9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病人180例,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组患者180例,全部经CT及临床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2个月后无效患者或有手术指针而不愿手术,又符合射频、三氧消融术治疗适应症的,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20一80岁,平均52岁。
1.2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C型臂透视下确定目标间盘,症状侧局麻后安全三角入路,呈450-600角穿入病变椎间盘,行运动既感觉神经测试后,确定热凝器裸露端3mm内无神经后进行2-5分钟热凝治疗,然后再注人2ml左右浓度为60ug/ml三氧,部分病例还需在椎间孔部位注入50ug/ml三氧约10ml.1.3 结果注射后随访3-6月,优良率平均为91.3%,总有效率98%。
2 护理要点2.1 重视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痛长期折磨,大部分患者有焦虑情绪,甚至极个别患者出现自杀倾向,因而对治疗要求迫切,加之患者对椎间盘治疗手段缺乏了解,对射频、三氧消融术治疗原理不知晓,因而对治疗效果存在疑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
2013-11-05T10:47:07.467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 作者: 罗丽萍 管利 颜敏 罗丽萍 杜妍 钱俊涛
[导读] 通过对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罗丽萍
管利 颜敏 罗丽萍 杜妍 钱俊涛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外科
650032
【摘 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的护理。保守治疗只能短期缓解症状;髓核摘除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也存在复发;微创
介入治疗方法亦多且各有利弊。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国内外已普遍应用。国内有较多同道研究胶原酶联合臭氧消融
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尚少有联合应用射频靶点热凝术和奥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
【关键词】射频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多发病,大多由于腰肌老损、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
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疼痛等临床特征。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是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之一,具有微创、安
全、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从
2010年以来我科对70例入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了在CT引导下经皮
穿刺腰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28例,平均年龄25—45岁,最大的一位则有71岁高龄。
1.2
症状体征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大多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
受限、下肢麻木间歇跛行等症状。
1.3
治疗结果本组患者70例手术顺利,均未发生椎间盘感染以及脊髓、神经根、大血管及腹腔器官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技术成功率为
100
%,术后显效率为88%。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硬板床,平卧期间应注意骶尾、腰椎等突出部位的血循环状况,常用红花油局部
按摩,以活血化瘀,预防褥疮发生。(
2)缓解期可由家属搀扶下床活动,下床应用腰围以保护腰部。(3)局部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期间
应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烫伤。(
4)生活起居规律,保持良好睡眠,必要时应用镇痛剂,以免疼痛影响休息。
2.1.2
生活护理患者卧硬板床,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对病人进行常规检查,如心电图、CT或MRI等各项检查以了解患者
的全身情况。
2.1.3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粗纤维、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摄入充足的水分,避免辛
辣、生冷、刺激性如牛羊肉及海鲜等食物,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2.1.4
体位训练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一软枕垫高约15cm,以提高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一般能坚持1~2h,术中则不会感到不适。同
时,术前训练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卧床进食,练习有效咳嗽,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翻身。
2.1.5
心理护理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2.1.6
特殊护理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可辅以补肝益肾之食疗,避免风寒,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服,居住要避开潮湿
寒冷之处,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2.2
术中护理
2.2.1
体位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软枕,四肢放舒适位置。
2.2.2
术中配合患者进CT室后给予安慰关心、消除其紧张情绪,连接心电监护,必要时建立静脉通路。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积极协
助医生在
CT定位下进行无菌穿刺,穿刺完毕,配合医生将电极与射频仪导线相连,用酒精纱布清洁小腿皮肤,贴电极与射频仪导线相连,
根据医嘱选择温度和时间进行治疗,同时连接臭氧发生器与医用纯氧氧气,设定臭氧浓度,待射频完毕后,根据患者病情依穿刺点注入合
适的臭氧。同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处理。完毕后用无菌敷料遮盖针眼,局部按压
3-5分钟,并保持敷
料干燥以防感染。
2.3
术后护理
2.3.1
手术完毕后,将病人用平车送回病房,卧硬板床4—6小时,遵医嘱指导患者3日内卧床休息为主,并协助其生活护理,四肢可做
适当屈伸运动。翻身时用力要均匀,肩、背、腰、臀在同一水平,严格轴线翻身,
3日后可带腰围下床轻微活动,切忌扭动腰部,避免剧烈
活动。
2.3.2
观察局部穿刺点及受压处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并严密观察双下肢活动情况,腰痛程度及生命体征变化。及下肢麻木
程度、肌力等有无改善,腰痛及下肢痛较术前有无明显减轻。术后
3d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给予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
注射液
5mg静脉滴注,消除治疗后椎问隙水肿,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2.3.3
告知患者进食富含粗纤维、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若出
现腹内胀气等情况,可酌情延迟进食时间至
6-8h。保持衣物及床铺干燥整洁。
3.1
睡眠姿势:人的一生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长期睡眠姿势不良也可导致腰腿痛的发生。
3.2
站立体位:长时间站立工作者,应适当使双臂上伸和做蹲体动作,这样可使腰部骨关节及肌肉得到调节,消除疲劳,延长腰肌耐
力。应尽量避免在一个固定的体位下持续工作。
3.3
坐位:长时间坐位工作者除要注意坐姿和经常活动腿外,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
后起立。
3.4
弯腰体位:对弯腰工作多、负重大的搬动工,应尽量避免两膝伸直弯腰位拾抬重物,并尽量采取屈膝、髋关节的方法达到上述目
的。
3.5
挑、抬重物时,要直腰挺胸,注意重力平衡,起身要稳,步子要协调。
3.6
集体抬重物时,大家要步调一致,同时抬起,同时放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4
体会
通过对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因此,采取相应的围术期护理和康复锻
炼,对治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罗丽萍,性别:女,籍贯:云南省昆明市,出生年月:1987年10月2日,单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职称:护士
第二作者:管利: 第三作者:颜敏 第四作者:罗丽萍 第五作者:杜妍 第六作者:钱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