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摘要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期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与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盐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盐及其产品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以盐为叙述、理解历史的切入点,探询盐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独具的文化特征,进而构建盐文化学,这是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盐文化内涵特征多科性综合性10多年以来,笔者就中国盐文化的研究问题写过两篇文章,讨论把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1],认为盐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系密切,盐介入了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以及它所表现出的不可思议的魔力,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把盐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类文化现象来重新审视,提出了建立盐文化学科的设想。10多年来,盐文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种论著先后问世,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对盐业历史的认识与研究。但有关盐文化的各种论著多是从盐在人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具体表象来讨论的,虽然这种研究是盐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和重要内容,却没有将盐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探讨,也很难形成对盐文化的总体认识。本文拟在过去认识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自己对盐文化的

内涵、特征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同行专家们的讨论。

一、盐与文化

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接触与认识的盐,是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提高认识、改进生产技术与工艺基础上,对盐卤、岩盐、海水、湖水进行工业性生产之后的产品。目前,盐产品种类已达14000多种,除了供民食用外,还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医药业、国防化学工业等众多领域。盐产品在广义文化学的意义上属于文化产品,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广义文化,《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版的定义是: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年版的定义是:“(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的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著名的文化学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曾用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来概括广义文化:“文化即是长期的

大群体公共人生”[2]。综合上述关于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综合。

盐是一种广义的文化产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广义的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盐是人们生产生活

的实用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属于物质产品,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盐种类(井盐、海盐、岩盐、湖盐)产品往往又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它标志着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水平;而盐的系列产品和各自功能又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盐属于广义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纯粹的物质产品,盐也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即文化内涵:盐大量供民食用,属于生活用品;盐有科学而严密的生产制造工艺程序,这是它的工业属性;盐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与剂量,这是它的实用功能属性;盐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这是它的医疗保健属性。同时,各类盐产品的生产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它与各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适应性,不同盐种类在不同的老师时期亦有其独特的生产技术,还有关于盐的诸多传说故事等等,都属于盐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范畴,也就是盐的文化内涵。所以说,盐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二、盐文化的研究对象

盐文化的研究对象即是研究一切与盐有关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投影。作为历史的投影,盐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伴随始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盐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魅力,区别于其它文化类型。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维持人体内部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元素,有了它,早

期人类才能够正常地生存与生活,才能逐渐地转化为新人,进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早期文明。基于此,人们对盐的认识既早又深刻,追逐盐的意识即寻盐意识使人们不仅认识了物态的盐,还在意识中形成了一种盐的观念。故而在天然的盐湖、盐池、盐泉和裸露的岩盐周围聚集着史前人类,形成早期的原始群落,并逐步发展成为氏族集团;在追逐盐利、控制盐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氏族间、阶层间、国家间、中央与地方间的利益斗争。盐在这些个人、群体、集团、国家的权利争夺以及同后来人们有意识的开发利用盐资源,进行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增加财富和聚敛财富为目的的大规模生产、运输、销售和管理过程中创造出了十分丰富的盐文化。所以,盐文化研究对象就是以盐为切入点,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中,围绕盐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即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解释和说明盐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的生命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物质文化领域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的特征,包括所有用于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生存需要的、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品和人造物品;还包括用以生产这些物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也就是说,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所有物化形式[3]。

盐的物质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首先,盐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和生存需要的物品;其次,生产这些物品(盐)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是盐的物质文化中最主要的两个层面。在盐文化中,无论是哪一盐种类,在生产、运输、销售的各环节,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如井盐生产工具、工艺[4],池盐生产工艺技术[5],湖盐生产技术等[6]。这些精湛的科学技术成就,是盐文化中非常珍贵的部分,许多成果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功绩,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当然,还有许多盐业建筑如四川自贡的炎帝宫、西秦会馆,运城的禁垣以及各地富有盐商的城堡、山寨和府邸,其中不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

与具有明显的外在性的物质文化相比,盐的制度文化在整个盐文化中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它以盐的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人的更深层次的需要,即由于人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要。如前所述,追逐盐的意识与对财富的聚敛,不仅推动了盐的物质文化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人与人之间、各阶层之间、国家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在盐业利益分配这一次生需要的产生,新的需要的满足导致利益分配的组织化、制度化文化的产生。就盐的制度文化而言,从管仲推行“管山海”,出现中国最早的盐专卖之后,历朝历代,无不争相沿袭,相继

出现了汉代的盐铁官营、唐代的榷盐法、宋代的折中法、明代的开中法、纲盐法和清代的废纲行票等各种专卖制度,在中国制度文化中独占一席之地。在历代法制建设中,为维护盐的专卖制度,历代刑法中对私盐的打击都是极其严厉的。因此制度文化在盐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从共时态的角度,还是从历时态的角度对盐的制度文化进行比较研究,都是盐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当代盐业行政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盐的精神文化源于人们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理生存需要后,超越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而产生的新的需要,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自由的需要。在盐文化的所有层面中,最具有内在性,最能体现盐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特征的是它的精神文化。盐的精神文化包括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所有关于盐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它以意识、观念、心理和理论等形态而存在。如早期人类追逐盐的意识,业盐者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食盐生产性开发对社会时尚于风气的影响,有关盐的各种神话及其意义,由盐而产生的各种习惯、风俗,当然也包括盐的生产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成就、艺术作品以及文学作品等等。盐的精神文化可以极大的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

三、盐文化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盐尽管是渺小的结晶体,但它与

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它所涉及到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因此盐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

在盐文化的研究中,如何去把握和理解其内涵,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过去研究者们所做的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对今天讨论盐文化的内涵颇具启发性。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盐务活动家、学者林振翰就编撰了几十万字的《盐政辞典》,内容包括盐区、盐种、盐政、盐法以及盐的生产、运输、销售、管理和盐的历史文献、盐业人物等等,十分丰富。40年代初期,盐务工作者何维凝把从古至今的重要的盐史文献编辑为《中国盐书目录》,收录较为齐全,为盐史研究工作提供了方便。日本学者吉田寅也将1926~1998年各国学者研究中国盐史的论著汇编成《中国盐业史研究文献目录》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陈然等编辑的《中国盐史论著目录索引》,该书收集了1911~1989年间有关中国盐史的论著目录,不仅资料收录更为齐全,而且在目录分类上专门设有“盐与文化类”,不管其具体的分类与界定是否妥当,但这已经表达研究者对盐史研究的一种新认识。正如已故著名盐史研究专家郭正忠研究员所说“‘盐糊涂’与古代东方文明的盛衰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异常微妙的关系,值得人们去探个究竟。”他还进一步强调说:“犹如纸币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印花纸片一样,关于盐的概念和功能,也必须站在社会经济史和广义文

化史的高度去认识。粗看起来,这也许很难理解;但至迟在二千六百年以前,已有人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若不然,怎么会从春秋、战国时代起,这种极普通的商品就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奇迹——直至支配全社会的大多数财富和千百万人

的命运。一旦把‘盐糊涂’同东方文明的盛衰和文化的繁荣联系起来,盐史研究者们眼前就立即展示出光辉灿烂的前景。”[7]所有学者们的这些研究活动和认识都表明,许多研究者已经不再把盐史看作单纯的行业史和纯经济史,而是将它与文明的盛衰和文化的繁荣联系起来,去探索盐史中蕴涵着的更深更广的奥秘。日本学者佐伯富以为中国流传的“盐糊涂”的说法是讽刺盐政研究者,以为有关中国盐政管理的制度太复杂了,无论怎样研究,也难于彻底弄清楚[8]。而笔者却认为,“盐糊涂”或许有佐伯富先生所猜测的那层意思,但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盐务工作者的这些感慨[9],不正好说明研究者已经开始对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

反思,试图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盐史吗?虽然这方面的论著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经过中外学者共同努力才逐步出现的[10],但盐文化研究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盐文化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各有不同,正是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加深了对盐史的研究,丰富了对盐文化的认识。研究者从盐与上古文化遗址的关系探讨了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以及其它地区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无不与盐产地有

着极为深刻的同一性,说明盐是原始文化的重要凝聚力,史前文明的高低也与得到盐的难易成正比[11];阐释了远古部落间的战争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争夺对天然食盐产区的控

制[12]。这是对远古人类集聚原因、人类早期武装冲突实质的新解释,不仅是对盐史研究的全新认识,对于整个人类早期历史的研究也极具启发性。同时,研究盐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投影、发掘人类因盐而形成各种生活习俗,探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将使盐文化研究面貌一新。

盐在古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在古代霸权的转移、政权的更替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类共同的寻盐意识,促使他们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氏族、部落,到以地域来区分成员,形成一个个相对稳定的古代部族,进而建立起古代国家。无论是农耕民族、游牧民族,还是其他民族,盐对他们都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在童年时期的人类,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盐与水、食物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相比之下,容易得到的盐十分有限、数量又小,因此,在远古的社会生活中,盐成为了影响人类聚散的重要因素,它犹如茫茫长夜中的一盏明灯,将四面八方的人们牢牢地吸引在周围,创造着共同的文明。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对盐产地和盐支配权的掌握与控制,成为了民族发展、国家振兴、霸业建立、政权更替、

朝代盛衰的重要因素。从远古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武装冲突与融合,春秋时期齐桓公首创霸业,到晋文公利用解池、楚庄王利用巫溪盐利、吴越凭借长江三角洲以及沿海鱼盐之利,问鼎中原,盐与盐利在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盐在国力强盛、政权稳固中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无孔不入文化基因,展示出强大的威力。西汉武帝为了解决经济衰弱带来的严重政治危机,便倚重盐铁之利,在全国推行盐铁专卖制度,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增,不仅缓解了政治危机,更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国势强盛、经济繁荣的第一个高峰。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曹操控制着晋南解池和渤海湾丰富的鱼盐之利,孙权据有长江、沿海的鱼盐,刘备依仗川东、川北、川南的盐利,作为政权强大的经济基础分不开。以后历朝历代在理财中无不看重对盐的控制,以国家权力严格管理着盐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了无数次的盐政、盐法改革,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达到用盐利来支撑中央政权的政治目的。这些方面是盐史研究者近年来比较注意的,其研究成果加深了对通史和断代史的研究与认识,当然也是不少研究者看重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盐史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

盐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整个学术界都以更大的热情,从经济史的角度去关注、研究它,并且把对盐史

的研究视为纯粹经济史的范畴,认为盐史是经济史的一个门类,研究盐史即是研究行业史[13]。研究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使经济史的研究出现异彩纷呈的景象,推动了经济史的研究;盐史研究的重要性与学者们推出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使研究者发出如果没有对盐业史的深入研究,经济史的研究是残缺不全的感慨[14]。这是研究者用力最多的方面,也是盐史研究最为深入、取得成果最多的方面。但学者们在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盐业史、评价历代盐业政策时,却忽略了历史上千姿百态盐业政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的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与从经济史角度研究盐史同样重要,在中国制度文化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如此,盐这种特殊的物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与观念形态中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是研究盐史所不能忽略的。

盐利不仅是古代社会赖以正常发展的经济基础中最为

强大的部分,而且社会诸色人对盐的开发、利用、擅有、争夺,构成了我们观察、分析和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与晴雨表。盐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作用极为强大,举凡历史上的群体暴动、秘密社团、地方风情,乃至人们的行为、观念都渗透着盐的影响,成为社会生活史研究者不能忽略的领域。只要我们稍加梳理便不难发现,历史上所谓的太平盛世,无不与国家严厉控制盐的开发生产、禁止私人染指密切相

关,伴随着朝廷整饬盐政管理便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国殷民富,四海晏宁的社会景象。相反,盐业利益一旦入于私门,则朝纲大坏,社会动荡不安,导致各种暴动、武装冲突、农民起义等严重社会问题。西汉的“七国之乱”、唐末的黄巢起义便是典型例子。对盐利的追逐不仅导致社会一度时期的不稳定与动荡,更产生了影响社会安定的秘密社团,使整个社会失去控制力。例如,古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形形色色的私盐贩卖集团、近代以来逐步产生的各盐场的行帮(如川南富荣盐场的山匠帮、机车帮、车水帮、山笕帮、烧盐帮、转盐帮、捆盐帮、牛运帮、扛运帮等等)组织,它们逐步发展成为秘密社会的帮会或行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在社会变化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5]。这些不是盐业经济史的研究便能解决的问题,有赖于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以社会史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新的审视。

以盐文化的视角来扫描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可以看出,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的盐区,其文化因盐业的发展、盐业经济的繁荣而形成了独具风情的盐文化:有如四川的梅泽凿井[16]、云南白羊井的传说[17],在民间传说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具有浓郁盐卤芬芳的地方性会节,折射出盐在产区社会生活中绚丽多姿的倩影,川南富荣盐场的“牛王会”、“放水节”[18],川东巫溪大宁盐场的“绞篊节”,云南大姚的“开井节”、磨歇的“盐神节”以及昆明的“盐王会”[19],各种

盛大的庆典和祭祀活动,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也不是仅从经济史的角度能深入研究的。

盐作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营养品和调味品,由盐演化出的各种名食佳肴更是风味独特,回味悠长。世界名酒贵州茅台的问世和几经沧桑,竟与盐的生产运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川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各种川菜系列的产生与发展、特征与风味的形成都与盐、盐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21],而各地盐商别具一格的饮食习惯,形成独具风格的盐商菜系,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盐的意识不仅存在于人类早期寻盐的艰辛之中,也不只在存在于理财勤政的庙堂之上,它广泛地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围绕盐许多民族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从民族志和调查资料可知,新疆维吾尔族把盐作为灵物来崇拜;盐给许多民族婚礼中的新人带来了无穷欢乐,也成为人们诅咒发誓的见证,当然也形成了各种盐的禁忌[22]。这些更不是盐业经济史的研究能够充分说明的。

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过程中的一个奇迹,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行认真的探索与研究之后才能形成较为清楚的认识,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从盐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政权的支撑来看,它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人们不能不在研究经济史的时候特别重视盐史研究的原因。而从盐的开发与生

产来考察,仅仅认识到盐的经济角色则是远远不能说明盐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重大作用和盐业史研究中的其它重要问题。必须从人类认识、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才能给予有力的说明与客观的解释,才能充分认识人类这一不朽的功绩和伟大发明。

盐史研究者与科学技术史研究者都十分清楚,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盐的开发和生产,其技术的发明与工艺的进步,都是人类科技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无可置疑的标志[23]。我们仅仅以井盐开发生产历史为例,其诸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明,皆令国内外研究者刮目相看,称为奇迹,叹为观止[24]。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观或考察了中国井盐生产技术之后,称之为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奇迹,誉之为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第五大发明”[25]。这无疑将把盐史研究由单一的经济史或行业史引入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而无论是经济的抑或是科技的研究也都仅仅是盐业生产的一个方面,非其全部,难以形成整体印象。盐文化概念的提出与运用于研究盐史,即是要从盐与人类社会纵横交错的关系中去立体地把握盐资源开发历史的细节,品味食盐中沉淀的文化。

在这里无须更多地去探讨由于盐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形成的人类居住聚落——盐业城市,关于盐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少研究者已经从较多的方面进

行较为广泛的论述,给予了有利的说明[26]。需要强调的是,盐在反映人们认识各种事物、社会现象,表达各种观念、情感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认真研究。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各盐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牵动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情思,拨动着他们敏感的心弦。从传说中的虞舜有感而赋《南风歌》,盛赞南风对河东池盐生产的不朽贡献,到历代文人因盐而作、畅怀高歌、赋短吟长,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份厚重且珍贵的文学遗产。在历代文献典籍中,关于盐的诗、词、歌、赋、小说、民谣等作品数量极大。其作者既有文坛巨匠,亦有地方名家;既有仕宦缙绅,亦有布衣寒士。其体裁风格,既有气势磅礴的鸿篇巨作,又有隽秀清雅的短歌小调。题材之广泛,感情之丰富,亦为其它行业文学作品所仅见。从丰富的盐文学作品中,既可以看到盐业生产的壮美画卷,又可以窥视盐工群体的艰辛生活;既可以体味文学家们的豪迈歌啸,又可以探索盐史的足迹沧桑。毫无疑问,盐在文学作品中打下的深深烙印,以及文学对盐业各方面的关注与描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历代政治、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盐业科技、民情风俗等方面丰富的史料,填补了史乘记载的缺陷[27]。这是盐文化研究中亟待开展而又引人入胜的重要方面。

盐文化研究不仅成为了研究者透视盐的意义、价值和区域文化的切入点[28],还广泛地涉及到盐商的地理分布、盐

业档案文献研究、盐场盐井盐道遗址研究、盐与人口和盐商独特的文化人格等等方面[29]。

综上所述,因为盐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文化形态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盐文化才显示出自己独具的文化特征。充分认识盐文化的特征是盐文化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我们以为,盐文化特征从大的方面考察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注意:从文化学内部的分类看,无论是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盐文化都涉及、体现了所有的这些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盐文化的研究还将极大地丰富广义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非是将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简单地应用于盐史的研究。这是盐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征。从行业文化或亚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盐文化,由于盐对人类社会与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较其它文化类型要大得多(如茶文化、竹文化等),因而研究盐文化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也显得更大更高一些。这是盐文化的第二个显著特征。许多文化学研究者将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分为雅文化与俗文化两个方面,以说明人类文化具有某种层次性,这是为了研究的深入与认识的方便而进行的区分。但盐文化因盐而产生,盐本身就是广泛存在、极其平凡而人们又不可须臾缺少的物质形态,这就决定了盐文化

内部难于分其雅俗、论其高低。这是盐文化的第三个显著特征。盐文化所涉及到的社会方面和学科领域很广,就社会方面而言,它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宗教、文化(狭义)、法律、管理、教育、民俗、饮食、旅游等等方面;就学科领域而论,它广泛地涉及社会学与社会史、经济学与经济史、文化学与文化史、军事学与战争史、民族学与民族发展史、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文学与文学史、科学与科技发展史、民俗学与民俗发展史等等学科领域。我们很难从某一个方面去解读盐文化的深刻内涵,因为它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体系,属于边缘学科。这是盐文化第四个显著的特征。

充分认识盐文化的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从研究方法上加强对盐文化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也有利于把盐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川教科SA04—075

※※曾凡英(1962~ ),男,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1]陈然、曾凡英:《盐,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盐文化论纲》,见彭泽益、王任远主编《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曾凡英:《再论盐文

化》,《盐业史研究》1998年第二期。

[2]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台湾三民书局1973年版。

[3]衣俊卿:《文化哲学》P72~73,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参见刘广志主编:《中国钻探科学技术史》,地质出版社1998年12月版;林元雄等:《中国井盐科技史》,四川科技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刘德林、周志征:《中国古代井盐工具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5月版。

[5]柴继光:《运城盐池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山西运城盐池研究》(续编),2004年10月版。

[6]张彭熹等:《中国盐湖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7]郭振忠:《中国盐史论著目录索引》《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8]佐伯富著,顾南、顾学稼译:《清代盐政之研究》第一章《绪论》,《盐业史研究》1993年第二期。

[9]景本白:《盐政丛刊》《自序》;民国18年《盐务年鉴》,戴传贤序。

[10]只要稍加检索,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研究盐文化的论著很多,诸如彭久松《李芝〈盐井赋〉初探》,《文物》1977年第一期。王庆泽《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文物》1979年第三期。方国瑜《云南用盐作货币的时代及

盐的来源》,《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一期。杨寿川《云南历史上的一种特殊货币——盐块》,《云南日报》1985年7月5日第三版。吕长生《清代云南井盐生产的历史画卷——〈滇南盐法图〉》,《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3年第五期。柴继光《运城盐池神话传说探微》,《运城师专学报》1984年第三期。(日)吉田寅《中国的盐与讽喻诗——以唐、宋、元为中心》,《冈本敬二先生退馆纪念论文集》,日本东京,国书刊行社1984年8月版。Adshead S.A.M 《在中国盐业部门的文化和主流文化:就后唐而论》,《第八届国际学术会议亚洲研究汇编》1986年,等等。

[11]参见任乃强《说盐》,《盐业史研究》1988年第一期。谷雨《盐与考古学文化及其遗址的关系》,《盐业史研究》1990年第一期。柴继光《运城遗址与河东文化》,《盐业史研究》1990年第一期。阿波《上古巫咸国考析——中国盐文化探源》,《盐业史研究》1991年第一期。朱大为、汪波《夏都靠近盐池新证》,《盐业史研究》1991年第一期。

[12]柴继光:《皇帝蚩尤之战原因臆测》,《盐业史研究》1991年第二期。

[13]彭泽益:《自贡盐业发展及井灶经营的特点——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代序》,见自贡市档案馆、北京经济学院、四川大学合编《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P1~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彭泽益:《中国盐业史研究树起一

座新的里程碑——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盐业史研究》1990年第四期。

[14]彭泽益:《盐业与盐业史研究》,《盐业史研究》1986年第一辑。吴天颖、冉光荣《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汤象龙教授说过:“一部中国经济史如果没有盐业的内容,就将是残缺不全的。”转引自王仁远、陈然、曾凡英《自贡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版P325。

[15]曾凡英:《盐业与自贡城市发展》,《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一期。舒文成:《自流井烧盐工人的行会政治——炎帝宫》,《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罗筱元等《自贡地方的哥老会》,《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丁东:《我怎样当上了总舵把子》,《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王仁远、陈然、曾凡英:《自贡城市史》第四章《政治结构》第三节《近代自贡行、帮及其斗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16]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7《富顺监》

[17][19]黄培林、钟长永主编:《滇盐史论》第五章《灿烂的滇盐文化》,四川人们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8]王仁远、陈然、曾凡英:《自贡城市史》第五章《社会生活》第三节《城市会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文化是什么有关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这的确是个很难一下子讲清的问题。俄国革命大师列宁在一篇文章里也承认,文化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概念。当下中国对此有两种回答,一种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管的那摊子事。在这些人眼中,文化实际就是文艺,因此文化通常与娱乐被归在一起。另一种回答则是泛文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构成文化。譬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甚至我们的大小便都与文化有关,--排泄文化。据说自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试图给文化定义以来,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可谓蔚为大观。 如果对这300多种定义作一粗略梳理,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第一种是广义获狭义的定义法,第二种是功能性或主体性的定义法。 第一种定义方法 A.广义定义:将文化定义为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之总称,或定义为人类生存方式。 这里要解释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大多数人文社科界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物质性、外在性的表现。一当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文化就产生了,但文明的出现要晚得多,一种文化只有在发展出了文字、金属冶炼与宫殿城墙时,才可谓产生文明。历史学家汤因比、斯

宾格勒都属于广义文化论者,他们都认为文化(文明)是一种生命体,有发生、发展、衰亡的不同阶段。 B.狭义定义:仅指精神性、观念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反对文化的广义定义,他认为:"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版前言第三页) 第二种定义法 A.功能性定义:笔者在漫话人文系列之四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规则,这就是功能性定义。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也属于功能性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原始文化》1871英文版第一卷P.1) 英国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属于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他对文化的定义也是功能性的。沿着这一思路,美国学者克鲁克洪 (C.Kluckholn)则提出了更精细的文化定义。 B.主体性定义:所谓主体性指的是文化的"属人性"。文化的主体性由于隐藏在文化的功能性之中,因此往往容易为人忽视。进入20世纪后,文化的主体性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德国学者格奥尔格西美尔首先看到了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的区别。他批评,自工业革命以来,

论析长安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一)

论析长安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长安文化;周秦文化;汉唐文化 论文摘要:鉴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中,长安文化不显于世,从文化传统的整体性上对长安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文化形态的发展阶段、主观基础、客观奈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长安文化5个方面的特征。分析认为,长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陆地文明的代表,其内在的普适性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值得继承和发扬。在历史上,长安地区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周边地区和邻邦,也曾深深地打动了世界其他文明体系的心灵。中外文化在长安地区交流互动,使得世界越来越深人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流派中,长安文化虽厚重却不显于世。其中有多个方面的原因。笔者以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长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模糊,与其他概念相交叉、重叠,其主体性特征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化相比较也显得不容易归纳。这种比较大多是从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性、独立性以及完整性来考量的。如果以现代意义为价值取向来追溯,古代的长安文化虽然复杂多变,但也包含了一些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特点,而且,作为陆地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长安文化的内在普适性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长安文化的基本定义与发展阶段 这里所说的文化,根据其发生和影响的范围,从基本形态上来划分有地区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国家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等5种类型。最基本的观察和分析的出发点不外乎“大中见小”和“小中见大”,实质上就是研究和比对文化的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相互关系。文化上的一元和多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事实上也没有绝对的一元文化或多元文化,总是一元中有多元,多元中有一元。文化的一元性必然以多元为基础,而多元文化也必然有一元性的共同价值观与追求。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和谐性与社会的和谐性成正比例关系,而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度也构成了该文化范围文明程度的标志。 长安文化属于地区性文化。其名称有二义:第一,顾名思义,就是这一地区称名“长安”时期的文化;第二,以称名“长安”时期的文化为这一地区传统文化的概括与代表,因而自然包括称名“长安”之前的萌发和之后的延伸。从时空概念上分析,具体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第一,长安文化是称名为“长安”时期的文化。称名“长安”的时期,即从汉代到唐代(当然也可以延续到现代,一方面是有“长安地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长安文化陆地文明的一些传统特色仍然有遗存。这需要联系现代与古代来研究,特别要调查古代长安文化的现代遗存,所以暂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尽管有汉长安和隋大兴、唐长安的区别,但从地理范围和文化特质的传承来讲,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长安”虽然是城市的名称,是因为称名“长安”的时期是这一地区文化发展史的鼎盛阶段,具有比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二,长安文化是“长安”地区的文化。这里指的是长安地区,不仅仅是城市地区。其具体的地域范围可以分为核心地区和辐射地区。核心地区又有两个部分,即长安城区和关中地区。长安城区包括了津、镐、咸阳、大兴和长安。关中地区,也就是地理学上所划分的渭河平原,古称八百里秦川,南至终南山北麓,北至渭河以北的黄土台源地带。其辐射地区,是直接受长安文化影响以及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渗透的地区,即东至洛阳,南至秦巴山区,西至河西走廊的东部,北至渭北高原。 第三,长安文化是“活着的”文化,是“存在的”文化。“礼失求诸野”,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自觉的本能。尽管沧海桑田,长安屡经劫难,但是长安文化并未因此而衰亡。这主要缘于长安文化的“草根”性,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还应该重视文化的精神和物质2个层面。在陕西现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少文化遗产深浅不等地打着长安文化的印记,如兵马俑的制造、法门寺佛指舍利的信仰、鼓乐、老腔、还有民间的丧葬制度等等。也就是说,长安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文化,而且衰而不亡,也是一种现实的文化,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依然存在,是“活着的”文化。

网络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文化的含义 1、百度百科词条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由于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着本身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送的速度很快。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 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2、学术论文 (1)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存在很多版本,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代表性的观点有:匡文波先生1999年在《论网络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薪新文化。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

范晓红在《网络信息文化:花开谁家》一文中的定义:“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藏学英2001年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一文中的定义:“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如: 国外学者Michael Joyce认为:“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涉及一种不断进化的意识与认识,但不是一种技术决论。” 杨鹏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对于网络的研究,宜从狭义方面入手,着眼点放在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范围限定在网络文化中有关语言文字、道德伦理观念、网络文学艺术、网络社会行为等方面”。 苏振芳认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是一种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是一种具有交互性的文化”,“是一种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文化”。 冯鹏志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存为核心内容的新文化形式,它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以往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思和检讨,而且也极大地扩充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文化生活的深度和范围,并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论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论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摘要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期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与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盐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盐及其产品属于广义文化的X畴,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以盐为叙述、理解历史的切入点,探询盐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独具的文化特征,进而构建盐文化学,这是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盐文化内涵特征多科性综合性10多年以来,笔者就中国盐文化的研究问题写过两篇文章,讨论把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1],认为盐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关系密切,盐介入了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以及它所表现出的不可思议的魔力,使得我们不得不从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把盐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类文化现象来重新审视,提出了建立盐文化学科的设想。10多年来,盐文化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种论著先后问世,极大地丰富和加深了对盐业历史的认识与研究。但有关盐文化的各种论著多是从盐在人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具体表象来讨论的,虽然这种研究是盐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和重要内容,却没有将盐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探讨,也很难形成对盐文化的总体认识。本文拟在过去认识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自己对盐文化的内涵、特征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同行专家们的讨论。 一、盐与文化

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接触与认识的盐,是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提高认识、改进生产技术与工艺基础上,对盐卤、岩盐、海水、湖水进行工业性生产之后的产品。目前,盐产品种类已达14000多种,除了供民食用外,还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医药业、国防化学工业等众多领域。盐产品在广义文化学的意义上属于文化产品,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广义文化,《大英百科全书》1974年版的定义是: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年版的定义是:“(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的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著名的文化学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曾用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来概括广义文化:“文化即是长期的 大群体公共人生”[2]。综合上述关于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综合。 盐是一种广义的文化产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广义的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实用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属于物质产品,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盐种类(井盐、海盐、岩盐、湖盐)产品往往又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之一,它标志着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水平;而盐的系列产品和各自功能又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盐属于广义文化产品。作为

文化的社会学含义及其特征

文化的社会学含义及其特征 (一)文化的社会学含义 文化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从原始人的石器到现代社会的机器人,从兰州街头的拉面馆到美国的麦当劳快餐连锁店,都可以用一个名字来称呼,即文化。文化这一术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社会一词。 汉字“文”与“纹”义相通,即交错画成的线条,这是最原始的花纹,亦即是最早的艺术。文的反面是野,文化是一个过程,是由野变文的过程,亦即由自然状态走向社会状态的过程。“文治教化”,文指道德、礼乐、典章制度,化是指感化、教化。用一定的道德、礼乐去教化人民就是文化。“文化”一词,中国古来已有。古籍《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含有“文化的意思。汉朝刘向的《说苑》也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话,这里,“文化”实际上是指文治教化的意思,是与“武功”相对而言的。 在文化的发展史上,与食物有关的文化,居于首要地位。英文CULTURE来自拉丁文CULTUS,有耕作的意思,也有为拜神而劳作的意思。它主要的意思是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一般人类的日常生活,都不外乎拜神与耕作这两件事,后来才发展出现代意义的文化和知识。可见,文化既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文化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的体现。人是文化的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人。人是文化的产物。人创造文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通过劳动,一通过交往。凡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文化。在一定的人口和环境的前提下,劳动以文化的创造具有决定性意义。文化历来是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甚至是心理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所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和研究对象。 英国文化人类学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文化的起源》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泰勒认为,文化是人后天获得的广义生活方式的总和,而非天赋本能的东西,同时也含有精神、理念性的价值。它遍及人类行为所及的一切领域。他更多地把文化看作信仰、价值、艺术等精神性的东西。 社会学所讲的文化,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对于复杂纷纭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概括为一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的核心——精神层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国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个概念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 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中。 旅游文化概念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旅游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中层,精神文化潜沉于文化结构的里层。 旅游文化的结构1:旅游主体文化【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政治主张、思想信仰以及旅游者的职业、生活背景等。】2旅游客体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文艺文化、景观文化等。】3旅游介体文化【旅游管理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教育文化、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行规制度等。】 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事象纷繁、特征多样,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旅游文化的功能:旅游文化具有10大功能:保存、认知、教化、启智、愉悦、凝聚、交流、经济、审美、规范功能。 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系统分析法。 研究意义:1 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2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4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5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当代旅游文化特征:1旅游目的的多样化2文化动机、回归自然动机强化 3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4自助游、自由行渐成时尚。 旅游主体消费行为中的主要文化表现:1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生态环境、社会环境)2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3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的文化差异表现(在旅游动机强弱上的差异、在旅游需求心理上的差异、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差异、旅游习俗的差异。) 旅游主体审美文化考察:1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A中国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B中

关于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因此,对于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定义,进行梳理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对由文化定义问题形成的文化定义现象绕道而行。 文化定义现象主要体现在对于文化定义的众多观点上。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 在文化定义现象中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各种学科对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关于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作的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作了一些总结:(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他认为:“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描述可以和地图作个比较。地图显然不是一片具体的块,而是特殊地域的抽象表示。地图如果绘制得精确,人们看了它就不会迷失途径。文化如果得到正确的描述,人们就会认识到存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最为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在不同学科对于文化的定义方面,诸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语言文学等等,都有许多有益的观点。总的来看,各个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尽管如此,由众多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所产生的文化定义现象,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只有有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才会有文化研究的发展。而且,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存在,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融和互补,使人们在理解什么是文化的时候,具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域。 除此以外,在文化定义中,还有一种与此密切相关的现象,就是在对文化进行区别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 关于文化的区分,最为常见的说法就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是大文化和小文化。在这一点上,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正如我们将社会区分为广义的社会和狭义的社会那样,有必要将文化也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社会是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同样,广义的文化也是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来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属于文化的领域。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意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狭义的文化与狭义的社会却有不同的内容。后者是通过持续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系统;而前者如我们上文中提出的定义那样,是产生于人类行动但又独立于这些的客观存在的符号系统。” 此外,还有一种关于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的划分。这一区分的代表性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他说:“对文化作分析必然既包括显露方面的分析也包括隐含方面的分析。显型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人们只须在自己的观察中看到或揭示其连贯一致的东西。人类学家不会去解释任意的行为。然而,隐型文化却是一种二级抽象。……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之处,人类学家才在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关注隐型文化。隐型文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型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

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企业文化模式,乃是每一个别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具有特定建构方式的文化体系。它是企业在其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生成若干文化质点,这些文化质点在不断的文化整合过程中成为丛结,进而成为模式、体系。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模式是由企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即企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结构决定的;而企业的目标、制度、作风、风尚等则是由企业文化模式决定的企业文化形态。实际的情形是:企业文化模式的实体只能是指价值观、思维模式、企业精神等,而企业制度、企业民主等,企业实体和企业家及职工(大脑),这是它(文化模式实体)的载体,即三种基本形态;企业文化的三种基本形态亦即企业文化模式的三种基本形态。 表:氏族文化与市场文化的特征比较(略) 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教授J?斯洛坎和J?凯尔在对美国若干家公司进行了调研之后,提出两类不同文化类型(即不同文化模式)的公司特征。据此,再加上其它一些企业文化模式的情形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企业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载体的经营普适性。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模式,其组织载体一定是经营性的企业组织,不是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学校、家庭、连队等都不能成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模式的载体,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前提和条件。不论是氏族型公司还是市场型公司,不管他们在个人与组织间关系上如何不同(一个是亲情关系,一个是合同关系;一个相互有长期承诺,一个只有短期承诺等),或其它方面又有多少区别,也都是一个有独立财产,进行独立生产经营的法人。 反过来说,只要是企业,不论其大、中、小,不论它属于哪个行业,不论它在哪个区域……, 都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模式。IBM 有IBM 的企业文化模式,松下有松下的企业文化模式;我国的企业又有我国企业的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第二,生成的长期积淀性。企业文化模式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人为“建立”的。如在个体与组织关系上,不论是氏族型的(对待本公司历史、传统、风格、意识),还是市场型的(对个人利益的依赖,讲究功利主义),都是在企业长期生产实践及其特定文化氛围陶冶下形成并不断复加、累积起来的。氏族型企业,公司和成员之间相互长期承诺,前者对后者提供安全保障;后者对前者忠心耿耿。 这类文化在长期而彻底的社会化过程中促成了公司内部团结。成员遵循传统方式逐步得到晋升,年长的雇员为后来者充当良师益友和榜样,从而使公司文化规范(通过制度、文字、榜样三种载体)得以代代相传,延绵不断,形成日益巩固的文化模式惯性。市场文化型公司的企业文化模式大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https://www.360docs.net/doc/e19756059.html, 2008-3-18 济南日报 关键词:旅游文化概念内涵 摘要:论旅游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旅游学理论中,“旅游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它都包含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业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这两个概常常被混为一谈,或者被不恰当的使用。这两个概念在某些词条下各有所指,而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又被用来指称同一类事情。在研究界,这种混淆也一直存在,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文章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马波在研究中也发现,许多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特性,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本文试图首先区别“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以及二者的学科归属,再在此的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一些分析。 首先,二者的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culture)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核心 词,“文化”为限定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次,二者的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研究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第一章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doc

第一章 文化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或掌握如下内容: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有哪些特点; 3.文化的类型与形态; 4.文化与创意策划之间的关系。 导言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创造和留存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万象的总概。它既包括有形的文字、书法、雕刻、建筑、城市等物质层面的符号性内容,更包括习俗、宗教、艺术、制度等精神层面的观念性内容。文化具有地理性、主观性、创造性、时空性、框架性等特点。文化的类型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予以区别。在不同社会阶段的认知水平下,文化存在于不同的形态之中。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传承推广需要一定的创意策划予以协助,同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也有助于创意策划的展开。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一、文化的含义 关于文化的阐述一直以来存在仁智之见。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一直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清晰地界定出文化的含义。到目前为止,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至少有三百种的表述。 从原始的意义上看,中西古代的“文化”观是截然不同的。 (一)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周易·贲卦·彖传》中有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天生男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天文与人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的规律,人文是指人际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意指治国者必察于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明耕作渔猎之时序;且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以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规范,由此推及,以化成天下。宋代程颐对此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①可见,当时中国人的理解,“文化”是指通过了解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而对天下民众实施教育感化的一种方法。 “文”与“化”两字合用则在汉朝正式出现。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②意谓圣人治理国家是先利用文化和道德使众人服从,不通,然后才运用武力压服。不难看出,文化是相对于军事战略的一种治国方法。这也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最早的出处。 在此之后,人们大抵就在文治教化、文德昌明的意义上开始了“文化”一词的使用,如六朝齐人王元长在其著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歌颂“大齐”的丰功伟绩时就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泽普汜而无私,法含弘而不杀。”③的句子。西晋诗人 ①程颐. 周易程氏传[M] //李光地. 周易折中. 成都:巴蜀书社,1998:558. ②刘向. 说苑校正[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③王融. 全齐文(第十三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87:2860.

论文化本质特征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1校园文化是深层结构与表层形态的高度统一 1.1校园文化的发展 学校诞生之日,便是校园文化兴起之时。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宋代的“书院”,还是晚清的“官学”,或者更早的“私学”,都有课外文化活动的记载。20世纪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77年南京大学打响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第一炮,都翻开了中国校园文化史绚丽多彩又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光辉篇章。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日趋鲜明的校园文化充分显示了其对社会文化、社会发展的极大影响,也深刻表现了校园文化在艰难曲折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198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第12届学代会上首次出现“校园文化”的提法,紧接着上海团市委召开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开始较为系统地研究校园文化,接着武汉、北京、天津等各地高校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也开始高潮迭起。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1.2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的课外文化活动、校园精神以及培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也就是说,除了教学、科研以外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设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其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点,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条件。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分支文化的特点在于,它是反映校园风格、适宜校园人要求的一种文化氛围,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为主导、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为空间、社会为依托、校园精神为核心的一种群体文化、社会亚文化和特殊社区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定方式以及使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条件,“教育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1]。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校园文化(国外称隐蔽课程,HiddenCurriculum)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正规课堂教学(FormalCurriculum)一起构成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2]校园文化属于意识的范畴,不仅包括传统观念的积淀,还包含现代观念的聚集,带有鲜明的现代教育的烙印,它使用政治文化、科技文化、伦理文化、娱乐文化的手段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文化、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园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1.3校园文化的结构 校园文化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即形态结构和显隐结构。在形态结构中,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种基本形态,前两项属于表层形态,后一项属于深层结构,它们具有高度统一。在显隐结构中,校园文化包括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指校园人曾经和正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它既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的管理资料,它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保证,而且体现了一定价值的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和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映照着整个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样式,是其他形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以对校园人产生控制情绪、约束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等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结构。

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新)

论时尚文化的成因及其话语特征 贺雪飞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时尚文化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今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生存方式的改变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时尚文化的产生及潮起潮落,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时尚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播与普及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话语”特征,既具有与西方国家某种相似的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背景,又有这一特殊土壤所赋予的鲜明的文化烙印。 一、时尚文化的属性及释义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导的经济形式,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的崛起,即当代大众文化。在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它以强劲的生命力,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商业性,这是一种以市场为本位和导向的消费文化。它由文化制作商通过工业方式生产,由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承载、传递,并以现代商品形式流通,它是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流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大众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生成方式和显示途径,时尚文化是其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文化消费为主导,这使大众文化必须认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而当追逐时尚、追求时髦不仅成为诸多大众的消费需要,甚至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大众文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机制——时尚文化。在制作机理上,它追求时尚,制造和追逐潮流,社会文化生活中“热”什么,大众文化就以“时尚”、“潮流”的模式迅即进行商业化生产、商业化运作,由此大众文化往往转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去满足大众社会的需求。时尚化是大众文化逐利过程中重要的性质和表现形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代大众文化正在演变成一种时尚文化。 所谓时尚,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因此时尚也经常被称为流行。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众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时尚可根据其流行范围、持续时间、追求者的投入程度分为三种形式,即时髦、时尚、时狂。时髦,或是一种在短时期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模式(俗称“阵热”),或是一种虽持续时间较长但尾随者不多的高雅行为(俗称“摩登”)。无论是阵热、还是摩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参与者的自我投入程度较低,所以国外有的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大众消遣”方式。时尚,追求时尚的人的身心投入程度高于时髦,它是一种“大众欣赏”方式。从持续时间和涉及的范围来看,时尚都要超过时髦。时狂,这是时尚的一种极端形式,即当时尚到了狂热而不理智的状态。时狂是一种“大众激奋”方式,此时参与者的身心投入达到了亢奋不已的地步,人们的情感在一段时间内被全副卷入,因此它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无论是哪个层面的时尚,本质上都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孤立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时尚,时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它既是大众文化的表征,又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现着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诸种特征,同时又以其独具个性的内涵丰富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商业的角度看,大众文化转化成为时尚文化,实际上是大众文化为自己找到了获取利润的“卖点”,因为时尚意味着消费潮流,它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种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数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成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中国人的立身处世、言行举止,似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文化;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什物,几乎也都浸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但是一旦旁人问起来,要你用三言两语准确地概括一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恐怕多数人都会瞠目结舌,不知从何说起。毕竟,中华文化支脉太庞杂、流变太频繁,要想真的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不容易办到。不要说外国人不解,就连中国人自己,怕是也会觉得茫然。前面那几位中国人在老外面前所遇到的尴尬,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因为中华文化太丰富、太精深,所以我们觉得实在很难理出一个头绪。而相对浅易的美国文化,就容易理解多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国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中,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比如说,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经权之道等等,就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总体来看,中国文化有如下几点鲜明特征,值得我们注意: 中庸,是圣人孔子所极力推崇的“至德”,孔子心目中的

理想道德叫做中庸。中庸之道,实在是中华民族累积凝成的民族智慧。中庸的精义,似乎不出《论语》的一句话,那就是“过犹不及”。就是说,万事都不要过分;如果做得过头了,那还不如不做。然而时下许多人所理解的中庸,却成了做事无原则、无标准、和稀泥、不偏不倚、模棱两可、首鼠两端的代名词,似乎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庸庸碌碌、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这实在是对中庸真义的误解。为人如果做到了“中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呢。 要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哪怕是好事也会因此而变成坏事。事情做得过了头还不如做不到,这就是“过犹不及”。我们不妨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形容词 来举例:“怯懦”是“不及”,“张狂”是“过”,而“勇敢”则是“中庸”;“吝啬”是“不及”,“奢侈”是“过”,而“慷慨”则是“中庸”;“自卑” 是“不及”,“自负”是过,而“自信”则是“中庸”。试问,这样的 中庸,又有什么不好呢? 中庸的现实意义,用现代语言来说,即是“合理化”。朱 熹解释中庸说:“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管理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 理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重视团体不必轻忽个人,注重现实同时并不抛弃理想。 至于一项措施合理不合理,还要看时空能否配合,所以

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天与人的关系 (一)天论 (二)天人之学――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 二、人学和人际关系 (一)道德是人的本质 (二)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三)个体和群体 三、“在超越”和对的批判与容纳 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现实与超越三种关系之上,他们都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一、天与人的关系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天论 “天”是儒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有多重涵义。因而天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朱子语类》卷一载: 僴问经传中“天”字。(朱子)曰:要人自看得分晓,也有说苍苍者,也有说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 朱子的天之三义基本概括了儒家“天”概念的涵。由此形成了关于天的三种理论: 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命论; 天理论。 1.天命论。在殷、周天命观念中,天是有意志、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能赏善罚恶的神,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都由天支配。但是在孔、孟的天命论中,天的人格神的性质显然被淡化了。这一点从孔子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可得到证明。孔、孟的天也不再是掌握善恶标准、对人世间善恶加以赏罚的正义执行者,天并不认

可、保佑圣人、君子之所行;而殷周天命论的最重要的支撑点是天认可并保佑有德、否定并惩罚恶人。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表明孔子等人已认识到天是无目的的,无价值标准的。人不能完全听命于天,人应为所当为,不要理会是否得到天的许可。由此可见,作为哲学学说的儒家的天命观与殷周时期普遍流行的天命观是有原则不同。如果说殷周时期的天命观念是强调人们一切都听命于天,行德于民也是为了取悦于天,以求得天的庇护,那么儒家的天命论则只是将人力所不及的事物委之于天命,而在天命之外为人的自由活动划出一块地盘,在这块地盘上人可以修已安民,成德作圣,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2.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其代表人物是先的荀子和后来的王充、柳宗元、禹锡等人。他们认为,天、地是两个最大的物质实体,又是万物的生成者,“天地合而万物生”。天地万物的总合就是今人所说的“自然界”。荀子等人的天概念还有一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这里有“自然”或“自然而然”的意思。 荀子还认为,天不具有意志、情感,天不是赏善罚恶的正义维护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是按自身规律运行的客观世界。 3.天理论。这个“理”主要指道德原则――义理,这是儒家特有的一种对天的理解。儒家对于天的这种理解,可能是由殷周时期有神论的天命观念蜕变而来的。天既然能赏善恶,那么它本身也一定是善的。剔除身上的神性和赏罚能力,天成为一种纯粹而抽象的善、道德原则。如孔子说:“天生德于予。”孟子认为人生而具备仁、义、礼、智四端,也含有此意。正因为人性之善来自于天的纯善,所以孟子说:“尽其习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但明确把天理解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一种纯粹的善,是战国末年的儒家著作《易传》和《中庸》。《易》、《庸》认为,天道即是天地交感生成万物的过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而天地生物是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