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学术规范
民商经济法学院2007级2班 曹阳
关键词:学术规范 学术研究 学者 学术自由 学术创新
摘要:自从人类有了学术活动,学术规范就有了存在的基石。学术规范是
人们在学术活动中形成的共识,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对推动学术进步,
促进学术繁荣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当前我国学术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亟
待解决,但毫无疑问,最关键的还是通过建立学术规范体系引导学术活动,
从而提高我国学术研究水平。
一、学术规范的概念
提起学术一词,很少有人感到陌生,但究竟何谓学术,却又很少有人能够
说清,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含义的模糊性,另一方面在于学术研究需要较
高的理论知识,直接涉足学术领域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少数。学术并非人人
皆可研究,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在特定的环境
(一般指学校,研究所,科研处等)中才能进行,在现代,学术最大的特
点在于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追求学问的独立。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过:
“学问之发达,存在于其独立而已。”通俗来讲,学术即是专门学者在“象
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的探索工作[1]。(清华
大学 李伯重 《学术与学术标准》一文)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内
形成的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和道德规范。
二、学术规范的必要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对学术活动进行必要的规
制,这就涉及到学术的规范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学术活动的规范并
不是限制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学术研究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
促进学术的繁荣与进步。学术规范对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杜绝学术腐败具
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正如王卫国院长所说:“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更是是学者的生命线。”
可见有效的规范对学术活动以及学者的重要意义。我校著名学者杨玉圣教授曾将
学术规范比作日常生活中的红绿灯,2(杨玉圣《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一文)
我觉得颇为形象。我想杨教授向我们揭示了学术规范对学术活动和学者研究的引
导作用,这也正是学术规范的价值所在。
正如不是所有的自然人都会自觉合理的处分利害关系一样,法律和道德便
应运而生,正如不是所有的行人都能主动避免危险的发生,自觉作出理智的选择
一样,交通规章便成为规制人们行为的标准,正如不是所有从事学术的学者都会
自觉地按照一定的学术规则和方法开展自己的学术活动一样,学术规范自然也就
拥有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学术研究偏离
学术规范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歪曲了学术的本质意义,这是一种警示,更进一
步说明了学术规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学术规范的特征与内容
(一)学术规范的特征
作为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者应当遵守的准则,
它不是个别人因自由意志而创设的,更不是毫无根据,肆意强加给众多学者的苛
刻要求,而是人们在学术活动中提炼学术理念,总结学术方法,把握学术规律后
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是对学术活动本质科学,抽象的概括,是推动学术不断发
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其显著特征体现在:
1.普遍适用性。即学术规范是被学者普遍认可和遵守的3(中国人民大学 林坚
《学术共同体与学术规范》一文)
,任何人从事学术创造都应当严格按照这种标准,不得擅自打破规范,为
所欲为,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学术规范的普遍性还体现在只要具备
了一定的知识水平,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研究,创作,任何个人的学
术成果都应当被接受和承认,任何为学术而有所奉献的学者都值得我们尊
敬和学习。
2.公开性。学术规范本身要求学术成果的公开,提倡学术财富的共享。因
为一切学术创新都是人们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学术的公开性学术
成推动了学术成果的传播,保障的学术成果的延续性,为学术的不断发展
和创新创造了条件。
3.准确性。学术规范的内容包括学术引用和注释的规范,无论是引用他人
成果还是阐释自己的观点都需要依据统一的标准,准确的标准。当然,学
术的准确性不限于此,学术成果的科学性需要建立在信息,数据,调查结
果等准确无误的基础之上,否则,学术研究就只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可
言。
4.诚实性。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会在违背诚信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和进步。因
为这本身就有违学术活动的实质。只有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同时获得
他人对自己学术成果的肯定,否则,就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
5.独创性。学术研究重在创新,贵在能够提出新观点,发现“新大陆”,
没有什么比学术创新更有价值。学术规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学者提供
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提高学术竞争水平,促进学术的不断更新。
6.怀疑性。任何学术成果都必须经受合理怀疑的批判检验,怀疑不是盲目
的否定一切,而是在事实校对和知识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方
法和经验手段对学术成果的各个环节进行论证。4(高晓清著《学术规范
的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以此加强学者自身的自律意识,
同时提高学术成果的水平。
当然,学术活动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其他研究活动,并且不以谋求私
利为目的,这些都是学术规范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实现学术的规范化,学者
们就必须普遍,诚实,全面的遵守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的繁荣与
发展。
(二)学术规范的内容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认为:“学术规范的内容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术
研究中的具体规则,比如引文出处等,另一方面是高层次的规范,包括学术制度
和学风。如职称评定制度,成果评审制度等。”[5](李向军。关于学术研究
规范的思考—访葛剑雄,光明日报,1999—04—20)
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在其《学术规范导论》一书中将学术规范的
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学术研究规范 、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引用规范 、
学术注释规范 、学术评价规范 和学术批评规范。6《学术规范导论》杨玉圣、
张保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初版 这种体系比较全面的涵盖了几乎所有
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利于学术健康发展的程
序和实体上的方法,规则,原则必要时都可以上升为学术规范的内容。我所谓的
“必要时”是指当学者不能自觉依规则,原则行事,并且对学术活动造成重大(范
围广,牵涉的社会关系广)的不利影响之时。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将其作为学术
规范的具体内容才能发挥普遍约束力,才能有效制止个别学者的不正当行为,洗
涤学术残存的污渍。
四、学术规范的作用
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引导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通过教育新一代青年学者树立学术规范
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术新人,促进学术活动有序开展,提高我国的学术水平。
2、学术规范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获得社会一致认同的基本途径;没有经过
学术规范的考验就搬上荧屏的成果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商品的生产一样,
只有经过层层监管,质量认证,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前景,才能有更好的商业信誉。
学术成果也是如此,没有学术规范的“认证”,学术成果就不会合格,至少是尚
未合格。
3、整治学术生态。当前,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夸夸其谈,违背事实等现
象在学术领域屡见不鲜,这种学术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学术的正常的发展,究其
原因就是无视学术规范的约束力,因此,坚决倡导好执行学术规范,对于防止学
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具有重要作用。7叶继元著《学术规范通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增强学术自主意识。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自主意识淡薄,缺乏独立性,
学术规范的重要任务就是明确学术及学者的地位,责任和义务,避免非学术原因
导致的不公正现象,促进学术的自由发展。
五、学术规范的误区
(一)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
有人提出学术规范是对学术活动的规制,而学术自由则是倡导学术的自由
发展,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不可兼顾。我认为这是个别学者在理解二者概念时陷
入误区的缘故。让我们先看一下学术自由的含义。现在的通说认为,学术自由即
是人们在学术问题上可以自由思考,自由研究,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自由争鸣
等。这种自由既是为了学术,也是源于学术。8(英,保罗著《学术道德学生读
本》金顶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这种自由并不是脱离学术规范的
绝对,完全的自由,因为学术本身是极其严谨的,不可能过分随意,更不可能不
受约束的自由发展。学术中的自由首先是建立在学术规范的基础之上的,学术规
范为学术活动开展提供了标准,划定了界限,人们只能在此范围,以此规范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参与学术研究,自由表达学术理论,自由发表学术著作等。
其次,学术自由的精神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学术规范并非一层不变,当
人们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学术中的某些规范存在弊端,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就有
必要对其进行调整,使学术规范体系不断得以完善。由此可见,学术规范与学术
自由不仅不矛盾,而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犹如法律赋予公民权利时也必将使
其承但相应的义务,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是辨证统一的,二者共同促进了学术的
繁荣和进步。
(二)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
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认为:“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创新。”9(俞吾金《学术
规范的灵魂石学术创新》一文)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如果学者都亦步亦趋,人云
亦云,那么学术就只是低层次的简单重复。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发现新思
路,提出新观点,探索新领域,才能推动学术实践的提高。
那么,学术规范是否与学术创新相抵触呢?答案是否定的,学术规范不仅
不排斥创新,相反,学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们的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场
所,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正是学术规范的调节作用培育了能够结出“创
新果实的土壤。”没有规范的存在,人们的创新便失去了保障。不仅如此,学术
本身追求推陈出新,学术规范更是肯定学术创新的价值,只有在学术中不断创新,
才能真正达到学术规范的要求。因此,如果说学术规范规定的是学术活动的基本
要求,那么学术创新就是对人们在学术领域更高层次的期待······
六、学术失范的现象及如何实现学术规范
(一)学术失范的现象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建立学术规范化体系,我国学术界多次开展
学术规范化的大讨论。在《学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中国书评》等杂志的
推动下,中国学术界开展了一场以“中国学术规范化”为名的学术运动,引起了
广大学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学术规范化。
2005年教育部在学术界新一轮学术规范讨论和呼唤的高潮中,并为了应
对接二连三发生抄袭、剽窃事件,出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对学术规范的讨论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现实中的学术规范问题
依然相当严峻,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学术规范问题,深刻反思,树立“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