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安全型留置针在感染科病房中的应用

安全型留置针在感染科病房中的应用
第8 第 1 卷 6期 总第 9 6期 21 0 0年 0 8月 ・ 半 月 刊 下
◎ 毫 瑭D,i D远激 SIC ILF TC AA 育 代]I N程l CI a EO [ I O
孑丽悦 L 刘泉利 河南省洛 阳市 中心 医院感 染科 ( 7 0 0) 4 10
对 50 安全 型留置针 的置管要 点及 穿刺 结果 、维护情 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5例 50 5 例静
关键 词 :安全 型 留置针 ; 感染科 ;护 理
d i 03 6/i n17 —792 1 614 o :1.99 .s. 22 7.001.1 js 6
文章 编号 : 17—7 9( 00 1—130 622 7 2 1 )一603 —2
近年来 ,针刺伤及 血液污染使护理职业成 为高风险 职 业 。健 康 医务人 员患传染 病 由针 刺伤 所致 占 8 % 0 9 %t。尤其 以 H V、H V 的感染最常见且危害最大 。 o ” I B 而感染科 住院患者多为慢性病毒性肝 炎者 ,治疗过 程较 长,且需反复多次静 脉穿刺输液 ,既给患者带来 了痛 苦, 也增加 了护 士的工作量 ,特别 是有些护 士在为 H V、 B HC V、H V携带者进行护理操作时 ,因害怕针头刺伤 , I 常心存 忧虑,产 生 了巨大 的精神压力 。因此 ,有效杜绝 针 刺伤及 血液污染的发生 ,是护理风 险管理和保 证护理 人员的重要环节 。 科 自 2 0 年 引进 安全 穿刺 工具 “ 我 09 安 全型留置针 ”以来 ,无一例针刺伤发生 。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班 ,如发现血液 回流及 时加 封一次 。肝硬化失代偿期静 脉 留置针患者封管时选择生理盐水效果较 好|。 j J 2 结果 在用安全型静脉 留置针 的 5 0例 患者输液过程 中, 5 护士无 1 例针刺伤发生 。

留置针分类 介绍

留置针分类 介绍
毒:
以穿刺 点为中 心呈螺 旋状向 外,面 积八* 八cm待 干.
好的产品更需要完美操作[七步曲]
五穿刺:
拔去针帽,左右 松动针芯后复 原,严禁上下松 动,损伤导管; 在血管上方以 一五-二0度直 刺静脉,见回血 后降低角度继 续进针0.二cm;
六送管:
左手拇指持“Y” 接口处固定,右手 后撤针芯将针尖 斜面退入导管后 绷紧皮肤,左手将 导管送入血管内, 打开调节器观察 滴速,滴速正常后 右手将针芯全部 撤出丢弃于防针 刺污物盒内;
封闭型留置针
封闭式留置针导管、延长管、 肝素帽一体的设计,减少了操作 步骤,令医护人员在执行外周静 脉穿刺过程中免受血液污染,从 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风险.
安全型留置针
“安全”留置针是指杜绝可能 的血液接触和针尖扎伤的医
护人员可能性. 安全型留置针必须能够同 时具有防止这两种不安全因 素的设计,避免针尖伤人,减少 艾滋病、肝炎的感染;
• 与动静脉留置针配套,可多次、反复穿刺供输液,注射药物 用,标准锁紧接头,注入肝素钠可防止血液回流及抗凝固.
正压肝素帽
1. 正压肝素帽的两大优势:稳定正压、安全实用. 2. 非触发式装置,不会产生回弹式负压引起的回血造成
导管堵塞. 3. 操作简便,轻松旋转活动部件产生正压力 4. 消毒方便彻底,无生物安全性隐患 5. 可以反复穿刺,不会发生漏液现象,直通的液体通路. 6. 密封阀装置,减少空气吸入的潜在危险; 7. 减少病人留置静脉针和导管的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减轻
七固定:
用无菌敷贴 以管与封管
冲管的定义: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 .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用等渗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 液冲入血管,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应用于两种药物之间或封管前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全 科 护 理 2013 年 1 月 第 11 卷 第 1 期 中 旬 版 (总 第 275 期 )
· 175 ·
现 代 医 院 ,2007,7(5):81. [34] 王惠芳,方 敏,邓 兴 瑞.振 动 排 痰 机 对 机 械 通 气 病 人 排 痰 的 影 响
[J].护 理 研 究 ,2005,19(8B):1535-1536. [35] 黎建敏.气管切开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 理 进 展 [J].中 国 实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06,21(11):1044-1045. [38] 伍 虹 云.气 管 切 开 术 后 病 人 的 护 理 [J].中 国 医 药 导 报,2007,4
(24):72-73. [39] 宋香茹,苏燕娟,黄宏 清,等.重 度 颅 脑 损 伤 并 气 管 切 开 术 后 常 见
[44] 许 丰,孙 琴,李 雯,等.介 绍 一 种 气 管 套 管 固 定 带 [J].南 京 军 医 学 院 学 报 ,2003,25(1):32.
[45] 燕 纯 叔 ,乐 涛 ,廖 光 华 ,等 .气 管 切 开 外 套 管 固 定 带 方 法 改 良 的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J].现 代 预 防 医 学 ,2007,34(5):841.
输液治疗护理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为确保 寻和取出。
输液治疗护理的质量,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留置针作为头 皮 2 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维护与管理
钢针的换代产 品,1958 年 应 用 于 临 床,其 操 作 简 单、使 用 方 便、 2.1 穿刺部位护理 严 格 无 菌 技 术 操 作;保 持 穿 刺 点 无 菌,以
中 的 应 用 [J].中 华 护 理 杂 志 ,2007,42(1):50. 作者简介 赵晶,护师,本科,单位: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 属 岳 阳 中 西医结合医院。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由针刺伤引起的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有研究报道,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医护人员中80%-90%是由针刺伤引起的[1]。

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2]。

因此,为了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避免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下来我们从常见发生环节及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谈谈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1、常见发生环节1.1 操作前损伤:①掰安瓿时;②拔下针帽时;③抽吸药液时;④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帽时。

1.2 操作中损伤(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①各种注射时;②经静脉注射药物时;③静脉封管时;④传递中受伤;⑤取血或注射后;⑥输液毕拔针时;⑦穿刺后拔出留置导管针芯时。

1.3 操作后、丢弃前损伤:①放置在床头柜、治疗盘、弯盘中的针头刺伤;②用后重新盖上针帽时刺伤。

2、发生针刺伤的原因2.1 医护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2.2 对护理工作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预防意识不强2.3 个人因素:护士不良的行为习惯,工作经验少,性格急躁等因素。

3、预防措施3.1 使用安全型针具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是普通型静脉留置针的换代产品,是防针刺伤及血液污染的一种新型的静脉留置针,当枕芯从导管内拔除时可自行封闭针尖,能有效的防止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

美国健康安全中心著名流行病学专家Dr.Jagger于1988年所做的一项研究证实,由于不安全的针具而引起的针刺伤远远大于医务人员因不小心造成的针刺伤,安全型针具的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意外针刺伤的80%的发生率[3]。

因此,使用安全型针具对预防针刺伤的发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2 正确处理针头,严格操作规程当针头从病人体内拔出后,护士为了避免损伤他人或是为了毁形套回针帽,这一操作如果稍有不慎,会造成护士损伤,特别是遇到烦躁或不配合的患者,因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①禁止双手回套针帽;②禁止用针头进行二次穿刺③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品;④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管。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1分17秒
静脉留置针穿刺角度
—先大后小
10秒
送管成功,撤针不进
10秒
送管受阻(静脉瓣)
6秒
(一)静脉留置针操作步骤
—实施(续2)
6.撤针固定 7.调速记录
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8.整理宣教 9.处理用物
污物处置室内按院感要求分类处理用物 10.巡视观察
局部和全身的异常表现 ××:这个速度是根据您的
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 的,您千万不要动这个开关 哦! 您这个手可以适当活动,但 不要太用力,您有什么需要 可以按这个铃叫我们。
开放式留置针撤出针芯操作要领
拓展
必须先松止血带 必须按压外套管针尖处皮肤
按压外套管 针尖处皮肤
我(血)逃 出来啦!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方法能力目标
通法护学掌 熟静项静过,理会强 能握悉脉和脉正化学进技换留健留确安置康置习一能位针教针观全静步的思的育常察意操见脉激兴考病识作的留发趣,步并情和骤发置 学急,无、 症针生病菌注意的学人观事念用习所,
急如了静静,亲能解脉脉进痛人留留行置置病或针针有人熟的的效规结所人护格构痛及和患其种,沟临类待通床应病用人
针点至无出血
静脉输液拔针时的出血点
拔针时纵向按压进皮肤点和进静脉点
—防止皮下瘀血的技巧
针头进 针头进 皮肤点 静脉点
按压的拇指
要点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要点
扎止血带部位:穿刺点 上方6~10cm
皮肤消毒:直径8cm, “三消法”防止静脉炎
穿刺角度:5~30℃(先 大后小)
穿刺要点:见回血后平 行进针2~5mm,送全部软 管入血管,撤针芯
输液时肢体活动不受明 显影响,留置针一般保 留3~4天,利于抢救和 治疗

安全型周围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安全型周围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因血 液 感 染 而 引 起 的 疾 病 。 它 是 目前 国 内 唯 一 的 一 个 具 有 21 选择 穿刺 部位 . 应 尽 量 选 择 富 有 弹 性 直 线 走 向 3~4
c m的 中等血管 。根 据受 伤部 位 和年龄 而 异 , 也可 选择 关 节 处, 如头 静脉 、 肘正 中静脉 、 下肢踝部 的大 隐静 脉、 腿小 隐 小 静脉等肢体 较直较粗的静脉便 于穿刺成功 和固定 , 如血管 细 小, 使得穿刺 困难 又不 易成 功 , 既使成 功 留在血 管 内的套 管
加入抗 坏 血 酸或 草 酸 脱 色 , 加 边 搅 拌 至 废 液 退 至 边
无色。 5 中和 加入碳酸氢钠 中和 p H值 6至 8 经 P , H试纸 检测 。
6 处 理
有废液 回收条件 的按普 通实验室废 液 回收 , 没有 回收条 件的可以混合大量 自来水倾 人 下水道 冲走 。与硫 酸- 高锰 酸 钾法相 比, 被公认更 有效的处理方式 是焚烧废 弃物 的处置 方 法 ,A D B废弃物加入燃料 被焚 烧后苯 环完 全被 破坏 , 出的 排 有毒的氮氧化物 可 以通 过洗 涤器 除 去。但 焚烧法 需要 有 专 业的 回收和存放 , 较适合集 中 D B的毒性处理 , A 而硫酸 一 高锰 酸钾法较适合实验室使用 。在我 国由于实验室 比较分 散 , 单
【 关键词 】 安全型周 围静脉留置针 ; 院前急救 ; 普通静脉穿刺针 ; 比较 国内外大量研究说 明 , 士是经血液传 播疾病 的高危 职 护 业群体 。护士 的双手上 时常能见到有 割伤 、 针刺 伤等而造 成 的一些伤 口。而 目前我 国绝 大部 分 医院 的护士 在进 行外 周 静脉穿刺 时都未戴 手套 , 以在开 放式 留置 针 的操作 时 , 所 可 能会 因针 芯拨 除 时流 出的 血液 而造 成 血液 传染 。B Coe D lsd S s m封闭试静脉 留置 针 ( yt e 导管 、 长管 、 素 帽一体 ) 得 延 肝 使 护士在整个操作过 程中避免 了与血液 的接触 , 的整体设 计 它 为护士带来 了一个 更加安全 的操作 环境 , 而保 护护士不 受 从

静脉留置针临床操作规范标准

静脉留置针临床操作规范标准

.
16
二、解释及评估(病人、药物)
• 解释
• 病人的认知与合作、
• 疾病状态(病种、病情、病程)
• 年龄、性别
• 病人活动状况
• 皮肤、血管状况
• 药物的性质及量
• 用药史、过敏史
• 按需大小便
.
17
操作前解释
• 目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要点:血管保护重要性
留置针应用的优势、适用的范围
.
18
血管的选择
•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 •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 柔软、粗直、富有弹性 • 有完整、有弹性的皮肤支持 • 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不易滑动 • 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 分钟
.
19
穿刺部位的选择原则
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主要分布在 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包括正中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
对于新生儿和儿童可选择的穿刺部位可 以包括头部、颈部和下肢的静脉
由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 成人不应该选择下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
.
20
穿刺部位的选择原则
评估既往静 脉穿刺及相 应的静脉损
伤情况
应常规首选 上肢远端部 位、再选择
应位
.
21
不宜选择的穿刺部位
• 关节部位 • 弹性差的静脉 • 静脉曲张的静脉 • 反复穿刺的部位 • 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同侧
• 药物PH值 • 药物渗透压 • 药物稀释程度 • 静脉内血流量
.
14
静脉留置针禁用范围
• 持续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治疗 • 输入胃肠外营养液 • PH值<5或>9的补液 • 渗透压超过600mOsm/L的液体
.
15
静脉留置针临床操作流程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管理ppt课件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管理ppt课件
21
静脉选择------原则
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 扎健侧不扎患侧
22
1.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 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 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 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 背静脉网、大隐静脉、 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 静脉。
2. 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 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 常活动。
3. 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 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 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 穿刺置管。
35
透明敷料使用的要点: 3M敷贴以穿刺点为中
心作密闭式固定(无张力粘帖),必须遮盖白色隔离 塞
一 要点:
1、无张力垂放 2、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 3、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二、操作三步曲: 1、捏导管突起 2、抚平整块敷料 3、边撕边框边按压
36
时间
37
注意肝素帽位置
38
脱水及休克患者穿刺技巧
• 休克及严重脱水致血液浓缩,循环障碍血管弹性 降低,虽然肉眼可见静脉血管,但穿刺却很困难。 静脉穿刺前须经充分压迫局部给予热敷,以改善 血管内充血程度,待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缓慢 进针法。进针后,先使针头向上挑起沿血管走行 缓慢由浅至深进入管腔,见有回血,即可缓慢注 射少量液体,此时不宜放松压迫,待管腔随着注 入的液体而稍扩大后,针头沿静脉的方向刺入所 需深度,送内套管后妥善固定。
6. 留置时间长短受药物影响。据笔者观察,在神 经科,频繁使用脱水药物的留置针,平均使用 寿命明显短于使用其他普通药物的留置针〔2〕
[2] 宋彦霞,关于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利弊思考,内蒙古中医药,2011,8:142~143 8
使用范围
• 钢针只适用于单次采血 短期:输液时间<4h
• 留置针适用范围:长期输液患者、老年患 者、小儿及无自主意识患者,特别是危重 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输 液或输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艾滋 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也可减少职业暴 露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关键词] 针刺伤;护理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各个科室被普及应用,但目前我国绝大
部分 医院 的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不戴手套,导致进行开放式留置针操作时,可能会因
针芯拔出时流出的血液而造成污染。国内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
群体,护士的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伤口。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由于针尖保护
系统具有伸缩式专利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内,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
血,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血液的接触,从而也达到了使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
的目的。我们自2007年5月起开始应用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针刺伤;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5~12月应用bdsaf-t-intima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患者80例,男42例,女
38例,平均年龄45岁。本组留置时间最短1d,最长7d,发生静脉炎8例,堵管5例,渗出
3例。
1.2方法
1.2.1材料选用bd公司生产型号为24g及22gsaf-t-intima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3m
透明贴膜。
1.2.2穿刺部位的选择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1]、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
不完整的皮肤。
1.2.3穿刺步骤使用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两次(8cm×8cm),穿刺前检查留置针。取针,
松动针芯,左手示指、中指固定针翼(多点面朝外),拇指和无名指固定连接座,右手持白色
激活柄向右转动针芯,将针尖斜面朝向左侧,右手夹紧双翼,针尖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皮肤
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以15°~30°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
针0.2cm。送导管松开两翼,用右手或左手示指、中指固定,中指和示指固定连接座,拇指
和无名指后撤针芯少许(0.2~0.3cm),右手持针翼将软管全部送入血管。撤针芯,左/右手
中指与示指固定双翼,手持白色激活柄快速持续拔出针芯,启动针尖保护系统,针尖全部缩
到保护套内,并无法回复,表面不留残血。用3m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牢固后,连接输液器
进行输液。
2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机械性、血栓性、拔针后、细菌性五种[5]。其常见症状
为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热、痛,严重导致静脉硬化,可见分泌物,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要求护士每日观察留置针局部反应,并掌握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及早发现,一旦出现静脉
炎征象,立即拔管,发生静脉炎后穿刺处24h内冷敷,24h后局部湿热敷,增进血液循环,
缓解患者不适。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
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包裹,提醒患者洗澡时注意穿刺点防水,保持
敷帖干燥、清洁。
2.2渗出
导管脱出静脉,静脉壁薄弱,液体渗入周围组织,操作不当使针头刺破外套管未能及时
发现,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
出现肿胀立即拔除导管,24h内冷敷,24h后局部湿热敷或予以50%硫酸镁湿敷。护理人员除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外,应选择较粗及血流量丰富的血管穿刺。需要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
免留有留置针的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需要输注毒性、损伤血管药物的患
者应选用中心静脉输注,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3堵管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形成阻塞,封管后患者过度活动
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回流,高血压患者静脉压力过高可引起血液回流,
不同药物混合产生微粒发生堵管时,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注,正确方法为回抽,以免将凝固
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可用尿激酶1000~5000u/ml溶栓[5],可使导管
再通。如无效,拔管重新穿刺。为防止堵管,在进行封管时应采用正压封管手法,掌握封管
液的浓度及维持时间。肝素封管液用量一般为3~5ml,浓度成人为50~100u/ml、儿科患者
为1~10u/ml,在输注高营养液、血制品时,中间一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