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C(H)09 006-A版本:A/0

受控状态:受控号: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编写:汤智涛

审核:张勇

批准:姚本金

批准日期: 2011年2月20日

2011—02—25发布 2011—03—01 实施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连轧厂穿孔机区操作工

2 生产前设备检查

2.1交接班时,检查主操作台上相关操作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区域生产方式是否置于手动。

2.2检查所有转动部件上有无杂物,若有须清理彻底。

2.3在相关区域进行工具检查和设备维护时,先检查该区域操作台各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动力电源是否已经切断,否则不能作业。

2.4在对转动杆件(如传动轴)进行点动操作前,先检查杆件上有无缠绕物,或有无人员在危险位置。

2.5完成设备或变形工具的检查维护工作后,将相关工具(如扳手、钳子等)带到指定的地方安全摆放,并将现场的油污和杂物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不得将污染物随意排放到地沟。

2.6在控制电源合闸前,应确认无任何人员在危险区域。

2.7开机前,操作人员首先要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设备及它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检查机器运转区域范围内(如:辊道上、横移链上以及其动作区域内)有无人员停留,并启动开机警报装置。

2.8在“自动操作”或“手动操作”模式下。操作人员要密切监控设备运转情况;若无操作人员监控,严禁设备运行。

2.9在自动操作模式过程中,任何人不允许在危险区域经过或逗留。

2.10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以及排除故障时,必须在设备停机并停稳后进行;未经允许的人员不得参与机械的处理工作。

2.11更换辅助工具时控制电源必须关闭,长时间不生产时必须关闭传动系统。

3 安全确认

3.1设备维护过程中安全确认

(1)切断电源。

(2)主操作台和区域现场操作台旋转开关置于“0”位。

(3)确认已经停机,设备处于静止。

3.2设备启动前必须先确认

(1)检修已彻底完成。

(2)设备允许安全运转。

(3)所有人员已离开设备危险区。

3.3穿孔机前区区域设备检查

3.3.1穿孔机前区

(1)检查环形炉出口斜台架上接料臂升降是否正常。

(2)检查炉后输送辊道使用情况,并点动检查辊道是否运转正常。

(3)检查横移链前废料翻料钩及横移链翻入钩是否工作正常。

(4)检查横移链的位置是否在工作位置上,横移链是否工作正常。

(5)检查环形炉出口辊道使用情况。

3.3.2穿孔机入口区

(1)检查穿孔机前台挡料钩是否升降正常。

(2)检查推钢机推头规格是否与将要轧制的管坯规格相匹配。推头是否转动自如,有无卡阻现象。推杆与推头连接是否牢固,连接销卡簧是否出项松动现象。操作推钢机是否伸缩自如。推钢机基位是否根据管坯长度调整到位。

(3)检查穿孔机入口侧受料槽升降机构是否按照将要轧制的管坯调整完毕,受料槽是否在轧制位置,受料槽夹紧油缸是否已夹紧。

(4)检查入口导筒使用情况,并根据将要轧制的管坯规格确定是否相匹配,入口导筒是否已夹紧,夹紧是否牢固。

3.4 穿孔机区

(1)检查轧辊表面有无影响毛管表面质量的缺陷,是否需要修磨轧辊表面。检查轧辊的磨损情况,是否需更换轧辊。点动检查轧辊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卡阻现象。

(2)检查使用的导板是否与将要轧制的管坯规格相匹配,检查导板表面有无影响毛管表面质量的缺陷(如:粘钢、集瘤等),是否需要更换。

(3)检查机架大盖是否合上、夹紧。

(4)检查调整机构是否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完毕并夹紧。

(5)检查主轴支撑装置是否在基位。

(6)检查传动轴与轧辊的连接是否牢固。

3.5穿孔机后区

3.5.1穿孔机出口区

(1)检查出口侧三辊导向辊使用情况,导向辊转动是否正常,三辊导向装置是否调整到位,三辊打开是否正常。

(2)检查穿孔机出口侧翻料钩(1-3、4、5、6)和接料钩(1-3、4、5、6)翻转是否正常。

(3)检查夹送辊升降是否正常,辊子转动是否正常。

(4)检查脱管环是否与将要生产的毛管规格相匹配。脱管环是否已夹紧,夹紧是否牢固。

(5)检查顶头是否将要轧制的毛管规格相匹配。检查顶头表面磨损情况,顶头表面是否有粘钢或开裂现象,顶头是否需更换。顶头更换小车是否移动正常,顶头中心线调节是否到位。

(6)检查顶杆支撑辊下辊升降是否正常,上辊升降是否正常,辊子转动是否正常,辊子表面磨损情况,是否按顶杆规格调整到位。

(7)检查顶杆尺寸是否与顶头规格相匹配。检查顶杆帽、顶杆头端有无裂纹,并根据顶杆弯曲度决定是否需更换顶杆。

(8)检查顶杆与顶杆小车连接处连接销是否松动。手触摸顶杆表面是否温度过高,如果温度过高启动顶杆内冷水泵,检查水泵压力是否正常,顶杆内冷水处水情况是否正常。检查顶杆帽上锁紧顶头的销是否正常,以及销的磨损情况。(9)点动操作止推小车来回行走,检查顶杆支撑小车和止推小车工作是否正常。(10)检查止推小车锁门夹紧是否正常。

(11)启动止推小车三工位油缸,并检查油缸伸缩是否正常。

3.5.2穿孔机后运输区

空中毛管运输小车来回行走,检查机械手移动是否正常。

4 操作程序

4.1 开机

4.1.1区域设备状况检查

⑴主操作台上各个旋转开关置于“0”位。

⑵将穿孔机前区操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

⑶检查穿孔机区各操作面板上的功能指示灯是否正常。

⑷在HMI(穿孔机入口侧)和(穿孔机出口侧)区域画面上检查穿孔机区的热探是否正常。

⑸在HMI画面上,调用(通讯状况),确认画面区域内通讯正常。

⑹在HMI画面上,调用(合同数据设定),了解本班的生产任务,在二级系统画面了解上班生产情况。

⑺在HMI画面(穿孔区传动接触器合闸和分闸)检查并确定穿孔机区的传动电机、穿孔机出口侧设备的传动电机、穿孔机辅助系统传动电机等区域内所有电机已送电。

⑻在HMI界面(穿孔区控制点总览)画面确认操作权限已交主控台。

⑼启动穿孔机冷却水系统,在HMI(穿孔区冷却水)画面上检查并确认冷却水系统工作正常。

⑽启动液压站H1,启动稀油站L1、L2,启动润滑站,并在HMI界面(穿孔区传动接触器合闸和分闸)画面上检查并确认液压、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⑾按所有工具使用计划和变形工具寿命统计信息及本班的作业计划,确认各变形工具是否处与良好的轧制使用期。若需更换,按有关换辊程序进行更换。

⑿工具使用情况确认

(1)检查非变形工具推钢机推头、入口导筒、脱管环和顶杆锁紧情况。检查推杆与连接销卡簧是否出现松动,顶杆帽、顶杆头端有无裂纹,并根据顶杆弯曲度决定是否需更换顶杆。

(2)视觉检查变形工具轧辊、导板和顶头表面有无影响毛管表面质量的缺陷(如:粘钢、裂纹、掉肉等)。根据变形工具情况判断是否需修磨或更换。

4.2.自动生产操作

4.2.1自动生产条件

(1)穿孔各区电机送电正常。

(2)穿孔区液压正常、润滑正常、冷却水正常。

(3)操作权限交主控台。

(4)当前所有设定参数与轧制工艺所要求的调整参数一致。

(5)穿孔区各位置调整和速度调整已完成。

(6)穿孔机前运输区、入口区、穿孔机区、出口区、穿孔机后横向运输区满足

自动条件。

(7)环形炉、轧机两机组已发出生产准备就绪信号。

4.2.2自动生产操作模式

穿孔区区域工作模式的选择是通过主控台上的“自动/半自动/手动”选择开关(SS)来切换。使用“手动模式”时,该选择开关必须置于“手动”位置,这样能通过主控台单独启动部分设备动作,如辊道转动和翻料机构等。使用“自动模式”时,首先按下按钮(主传动启动报警)按钮,通知穿孔区将启动主传动,30秒后,按下(主传动)按钮“ON”启动主传动。当整个穿孔区满足自动模式条件时,穿孔机前区、本体和穿孔机后区的“(自动模式启动)带灯按钮将闪烁,按下该带灯按钮,自动模式启动,整个穿孔区进入自动模式生产状态。自动模式启动后,(自动模式启动)带灯按钮将常亮。

4.2.3自动模式下的人工监控内容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须正确操作和密切监视区域内设备的状态,确保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发生任何人身和设备事故。可通过下面画面进行生产过程的动态监视。

(1)在HMI(穿孔机区域总览)画面检查整个区域内设备的运行情况。

(2)在HMI(穿孔机入口侧)画面检查CTP前区的设备运行情况。

(3)在HM(穿孔机主传动画面)画面检查主传动和传动轴支撑装置的运行情况。(4)在HMI(穿孔机出口侧)画面检查CTP出口区设备运行情况。

(5)在HMI(穿孔机机械手)换面检查机械手运行情况。

4.3 工具更换的手动操作

按工具更换表进行工具更换。工具更换完后,须检查更换的工具是否与工具更换表一致。

4.3.1穿孔机入口侧

(1)推头更换

Ⅰ穿孔区停机,并在当地操作台将钥匙操作开关选择到当地位置,当地操作台激活指示灯亮,当地操作台激活。

Ⅱ操作推钢机控制开关,将推钢机推头推出一段距离,旋转将推头上的销孔向上。

Ⅲ取出销孔内的卡簧和销。

Ⅳ用细钢丝绳将推杆吊起,保持水平,操作推钢机五工位扭转开关,分开推杆和推头。

Ⅴ用夹具将推头夹出,再将新推头放上。将推头上的销孔向上,按照下一轧制管坯规格,调整好受料槽高度并锁紧。

Ⅵ操作推钢机,将推杆头端推入推头,操作管坯下导辊五工位扭转开关。

Ⅶ在销孔内上好销子和卡簧,将推头锁在推杆上。

Ⅷ操作下导辊向辊转动,检查推头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阻现象。操作推钢机前后移动,检查推头与推杆锁紧是否牢固。

(2)入口导筒更换

Ⅰ将穿孔区停机,在当地操作台将钥匙操作开关选择到当地位置,当地操作台激活指示灯亮,当地操作台激活。

Ⅱ打开入口导筒缩紧油缸,打开入口导筒摆动油缸将入口导筒旋转90°到更换位置。

Ⅲ用钢丝绳将导筒套住并用行车吊住,保证导筒水平后,松开导筒上方的锁紧螺栓,移开锁紧块。

Ⅳ指挥行车将入口导筒吊走,吊来新的导筒,保证导筒处于水平。

Ⅴ将导筒放稳后,推入导筒上方锁紧块,扭紧螺栓。

Ⅵ将导筒旋转90°后到轧制位,然后缩紧导筒。

4.3.2穿孔机本体

(1)轧辊更换

1)将穿孔区停机,将操作开关选到“换辊状态”,在操作画面上将轧辊放开到更换位置(开口度200mm),喂入角调整到12°(使轧辊轴,万向轴,减速机出轴处于一条直线上)。并在当地操作台将钥匙操作开关选择到当地位置,当地操作台激活指示灯亮,当地操作台激活。

2)松开机内三辊导向装置锁紧螺杆,拉出机内三辊导向装置到更换位置。

3)松开左右导板架和导套压紧装置,将左右导板架和导套移到更换位置。

4)升起传动主轴托架装置,支撑传动轴。

5)松开轧辊轴和万向接轴间的连接法兰。手动主轴支撑装置,将万向接轴

和轧辊轴分离。

6)松开上转鼓锁紧油缸,松开上转鼓平衡油缸,将上辊压下螺丝从更换位置移至顶部。

7)松开机架上盖锁紧装置,将机架上盖移开。

8)松开上下轧辊的润滑连接管路,指挥行车用专用吊具和专用钢绳将上转鼓吊出;松开下轧辊装配的紧固件并移开,用行车将下轧辊吊出。如果需更换下转鼓,则松开下转鼓锁紧油缸,松开下转鼓平衡油缸,用行车和专用吊具、专用钢绳吊出下转鼓。

8)按相反的顺序进行上转鼓和下轧辊(下转鼓)的安装。

9)点动检查轧辊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卡阻现象。)

(2)导板更换

Ⅰ将穿孔区停机,在当地操作台钥匙操作开关选择到当地位置,当地操作台激活指示灯亮,激活左右导板。

Ⅱ松开左右导板架侧向锁紧装置,将左右导板架旋转90°移到更换位置。

Ⅲ卸下左右导板锁紧装置,指挥行车用钢绳吊出导板,吊来新导板。

Ⅳ按相反顺序进行左右导板的安装。

4.3.3穿孔机出口侧

(1)脱管环更换

Ⅰ将穿孔区停机。

Ⅱ松开脱管环锁紧螺栓,将锁紧支架移开。

Ⅲ在脱管环上安装好带环螺栓,通过钢绳连接用行车吊出将其换下。

Ⅳ按相反的顺序安装需换上的脱管环。

Ⅴ检查脱管环锁紧是否牢固。

(2)顶头更换

Ⅰ将穿孔区停机,在当地操作台将钥匙操作开关选择到当地位置,当地操作台激活指示灯亮,激活操作台。

Ⅱ将顶头移动到更换位置。用手工将顶杆的开口销取下,推出销子,将顶头从顶杆卸下,用行车吊出,吊来新顶头并将顶头推入顶杆连接装置上,装入销子,安上开口销后将顶头移动到轧制位置上。

(3)顶杆更换

Ⅰ将穿孔区停机,在当地操作台将钥匙操作开关选择到当地位置,当地操作台激活指示灯亮,激活操作台。

Ⅱ点动操作止推小车将其移动到更换位置。

Ⅲ关闭顶杆内冷却水,卸下顶杆锁紧装置上的锁定销。

Ⅳ使用钢绳将顶杆系在行车上,然后沿轧制线推动顶杆少许,将顶杆尾移出小车上顶杆锁紧装置后,解除冷却水管间的联结。

Ⅴ用行车将顶杆连同内冷却水管一起吊出轧线。紧固好内冷却水管,防止它从顶杆内滑落。

Ⅵ按相反的顺序再装入一支新顶杆。

Ⅶ检查顶杆与小车连接是否牢固。

5 异常情况及处理

5.1 链带

5.1.1链带表现

链带是指毛管被割成螺旋的小带条,严重时会缠绕在轧辊上。它不仅造成轧废,损伤设备,而且链带条从孔型中飞出时易造成人身事故。

5.1.2链带的处理

(1)按下紧停按钮后,再将紧停按钮复位,并通知电工合电。

(2)通过HMI调整画面,将辊距放开到合适位置。将主操作台上三个区的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

(3)若穿孔前台有未轧管坯,手动操作将其翻入废料槽。

(4)在当地操作台上,将三辊导向装置全置于打开位,拖出辊置于顶杆位,将导板推出到更换位。

(5)通知氧割工割去链带和管坯相连点,点动操作顶杆小车将毛管带出穿孔机本体后停住。

(6)操作三辊定心装置夹住管坯尾部,再点动顶杆小车脱离毛管。

(7)通知氧割工割去孔型里的链带,并清除穿孔机本体。

(8)检查轧辊表面是否需要修磨,检查顶头表面质量情况。

(9)按工艺要求恢复穿孔孔型,检查导板与轧辊间隙是否合适。

5.2 轧卡

5.2.1轧卡分类

轧卡是指管坯(毛管)在穿孔过程中突然停止转动而被卡在轧辊之间,顶头被包在毛管内。产生轧卡的实质是管坯与毛管未能建立稳定而正常的旋转和前进的力平衡条件,凡是促使顶头阻力增加或摩擦拽入力减小的因素都将导致轧卡。轧卡分为前卡、中卡和后卡。

(1)前卡是指毛管前端卡在轧辊之间(包括管坯不咬入,变形区未全部充满的情况)。产生前卡的主要原因是:管坯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量过小顶头前伸量过大,导板间距过小或过大和轧线不正。

(2)中卡是指毛管中段卡在轧辊之间。产生中卡的主要原因是:管坯温度过低,穿偏(由于温度不均、轧线不正和顶杆弯曲等引起),顶头严重磨损或熔化等。(3)后卡是指毛管未能正常抛出变形区,顶头包在毛管尾部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顶头位置过后,顶头过分磨损或熔化及椭圆度不当。

5.2.2轧卡的处理

(1)若管坯前端未过轧辊喉径(即不咬入),按以下步骤处理:

Ⅰ通知环形炉停止出料,穿孔机前区域选择开关打到手动位。

Ⅱ停止主传动。操作前台推钢机到后退位置。

Ⅲ在当地操作台将拖出辊升起到顶杆位。

Ⅳ三辊导向装置置于打开位,止推小车退回到基位。

Ⅴ如果前台辊道上有管坯,则管坯到第三组辊道停止后,翻到废料架上。

Ⅵ关闭机架冷却水和三辊导向装置的冷却水,升起管坯上导辊。

Ⅶ指挥行车在三辊导向装置内放置一根长约9m的推坯管,操作机内定心装置将该推坯管夹住。

Ⅷ点动操作止推小车向前,使顶头顶住推坯管将管坯顶出,当管坯全部脱离导筒后停止。

Ⅸ点动退回止推小车。操作第一架三辊导向装置到打开位。

Ⅹ手动操作拖出辊将推坯管拖出。

Ⅺ用行车将前台废料吊到废料槽内。

Ⅻ在HMI调整画面中修正孔型参数。

(2)管坯过喉径的情况

Ⅰ通知环形炉停止出料,停止本体区域自动模式,按下“轧卡位”按钮。

Ⅱ在HMI调整画面中将导距放开。

Ⅲ在当地操作台上,将拖出辊升起到顶杆位,操作三辊导向装置到打开位。

Ⅳ如果前台辊道上有管坯,则管坯到第三组辊道停止后,翻到废料架上;如果横移链上有管坯,则用行车将其吊到废料架上。

Ⅴ关闭机架冷却水,升起管坯上导辊。

Ⅵ关闭三辊导向装置的冷却水。

Ⅶ在受料槽内放置一根管坯(长约4.5m),控制推钢机推动推坯管将管坯连同止推小车向后移动,直到管坯头端过第一架拖出辊。若推钢机前进行程不够,可调整导向小车在导向杆上的位置。当轧件头端接近第一个拖出辊时,拖出辊降到毛管位。

Ⅷ退回止推小车。

Ⅸ控制拖出辊将轧件拖出。

Ⅹ用行车将轧件吊走。

Ⅺ推钢机退回,将推坯管拖出,用行车吊走。

Ⅻ在HMI调整画面中修正孔型参数。

(3)中卡和后卡处理

Ⅰ按下本体区轧卡按钮。通知环形炉停止出料。停止本体区域自动模式。

Ⅱ在HMI画面上将导距放开。

Ⅲ操作拖出辊升起到毛管位。

Ⅳ三辊导向装置打开到毛管位,上辊全打开。

Ⅴ如果前台辊道上有管坯,则管坯到第三组辊道停止后,翻到废料架上。

Ⅵ关闭机架冷却水,升起入口台管坯上导辊。

Ⅶ关闭三辊导向装置的冷却水。

Ⅷ操作止推小车后退,使轧件头端靠近脱管环。操作三工位油缸,将顶头锁紧松开,将止推小车退回基位。

Ⅸ用行车将轧件吊走,推钢机退回。将推坯管拖出,用行车吊走。

Ⅹ选择备用顶头箱。

Ⅺ在HMI调整画面中修正孔型参数,并准备开机。

5.3 包顶杆

5.3.1包顶杆现象

包顶杆是指毛管包紧顶杆,使穿孔后顶杆无法从毛管中抽出。包顶杆的主要原因是三辊导向装置未及时打开,三辊导向装置调整间隙过小等。

5.3.2包顶杆事故处理

(1)发现毛管与三辊导向辊发生擦火花现象时,立即按下紧停按钮并通知环形炉停止出料。紧停按钮复位后通知电工合电。在HMI画面上放开辊距和导距。(2)将主控台模式选择为手动模式。

(3)把拖出辊升起到毛管位,三辊导向装置置于打开位。

(4)操作止推小车使轧件头端靠近脱管环。控制3工位油缸,将顶头锁紧松开。(5)同时氧割工,将包顶杆部分毛管割开,点动操作止推小车退回到基位。(6)用专用夹具将废毛管吊走。

(7)选择备用顶头箱。

(8)在HMI调整画面中修正孔型参数。

5.4 破尾

5.4.1破尾表现

破尾是指毛管在抛钢时,尾部部分金属流动到导板和轧辊间,在毛管尾端形成尾巴状。破尾产生原因:毛管抛钢时部稳定、孔型封闭不好,导板与辊面间隙过大。

5.4.2破尾的处理

(1)通知环形炉停止出料。

(2)将穿孔机后区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位。

(3)通知氧割工,将破尾割掉,并清除割下的废钢。

(4)手动拖出辊将毛管头端拖到脱管环处。

(5)启动翻料钩一次循环。

(6)降下接料钩。

(7)启动吹氮喷硼砂装置。

(8)将机械手选择开关打到CTP—MM位,启动机械手一次循环。

(9)检查穿孔机孔型并进行修正。

5.5 上转鼓平衡缸保压阀失灵时的处理

当穿孔机发生上转鼓平衡缸保压阀失灵而停机的事故时,为防止造成工具损坏,须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5.5.1迅速将本体操作模式转换为“手动”,在HMI画面上激活本体的两个操作台。

5.5.2在当地操作台上,手动操作将左、右导板架移出轧制位。

5.5.3恢复上转鼓平衡缸保压阀后,将左、右导板架移入轧制位。

5.5.4 当地操作台权限交主控台,恢复生产。

6 停机

6.1 正常停机

6.1.1通知环形炉停止送料。

6.1.2最后一支毛管已正确轧出并通过横移装置送到了轧机入口侧,此时区域自动模式切换为手动模式。

6.1.3停止主传动电机。

6.1.4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止其它装置。

6.2 紧急停机

紧急停机程序的基本原理是尽快停止受影响区域里的所有设备和轧件的动作。操作和维护位置的紧停装置将为该位置所直接控制的设备及包含轧件的相邻区域激活紧停程序。紧停程序将执行以下动作:为所有主传动激活紧停程序,关闭所有调整电机和运输装置的电机,切断受影响区域里所有设备输出信号的控制动力,包括数字式和模拟量。

生产过程中,若发生重大人身和设备事故,需紧急停车,出现以下情况必须停机:

6.2.1轧卡发生。

6.2.2减速箱润滑油流量低于最小值。

6.2.3 机架缩紧装置的工作压力低于最小值。

6.2.4 机架冷却水流量低于最小值。

6.2.5若发生重大设备及人身事故,按“紧急停车”按钮停车。

7 吹氮喷硼砂HMI画面功能说明

吹氮喷硼砂系统功能画面主要有:监控主画面、故障诊断画面、电控柜操作画面、硼砂参数输入画面、温度压力控制参数画面。其作用分别为:

①监控主画面

监控主画面主要反映了设备的运行状况,系统氮气罐压力、空气罐压力、空气管路压力、工作罐定量氮气压力是否正常,以及当前的工作系统、工作方式、喷砂喷射量参数、毛管到位次数。操作人员通过该画面可以监控设备是否工作正常,设定的参数是否正确。

②故障诊断画面

当监控主画面反映出系统出现故障后,通过故障诊断画面可以查看并确认当前故障原因、故障地点,而且通过报警历史画面可以为设备检修、维护提供信息。

③电控柜操作画面

电控柜操作画面主要显示了当前的工作系统、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方式。维护人员通过该画面可以了解目前系统的工作状况。

④硼砂参数输入画面

通过该画面可以进行硼砂参数的设定。每次生产前,将毛管规格或编号输入工控机,通过PLC自动设定硼砂的参数。生产过程中,操作工还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通过该画面可以对硼砂参数进行微调,以确保对毛管内表面的喷吹,同时确保从毛管尾端出来的未燃烧的硼砂量必须保持最小。

⑤温度、压力控制参数画面

生产前,通过输入的毛管规格,由PLC自动调用氮气罐温度、压力及空气罐压力、储料罐热空气温度控制参数并显示在HMI画面上。生产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该画面了解设备目前的实际温度、压力。

7.1 开机前准备

⑴交、接班时检查操作台控制面板上区域控制方式是否为手动控制,控制地点是否为本地控制,操作按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⑵检查吹氮喷硼砂区域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硼砂上料台架和硼砂设备区

域是否有油污和硼砂,设备是否完好并处于正确位置。

⑶检查氮气、空气压力管道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有漏气现象。

⑷检查所有电气柜门是否已经关闭且锁好,钥匙必须专人保管;相关电缆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无电线裸露。

⑸在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时,应检查操作台上的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动力电源是否切断,否则不能检查和维护。

⑹在进行设备检修调整时,应检查控制地点是否选择为本地控制,操作台上的控制方式是否选择为手动,否则不能进行调整。

⑺确认喷嘴喷吹区域无障碍物,无检修维护人员。

⑻通过吹氮、喷硼砂HMI画面了解上班的生产情况,并从二级计算机系统接受本班的生产任务。如果为检修复产,则先给吹氮喷硼砂区域所有设备送电,确认控制系统正常。启动吹氮喷硼砂区工控机,运行HMI上有关画面的操作软件。

⑼在操作面板上按下灯测试按钮,检查所有的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

⑽检查热探、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

⑾将两个系统的储料罐加好料,使硼砂达到上料位限位。

⑿在电控柜控制面板上手动操作并确认两个系统工作罐内及称料盘内均有料,而定量送料腔的锥型体内不能有料。

⒀选择E/F系统交替工作模式,且在该模式下,选择E系统或F系统工作。

⒁在监控台控制面板上选择自动工作方式。

⒂将吹氮喷硼砂控制地点选择为远程控制。

7.2 操作程序

7.2.1 生产条件

⑴确认E(或F)系统储料罐已加好料,工作罐和称料盘有料,定量送料腔无料。

⑵确认氮气罐、压缩空气罐准备就绪,无故障。

⑶确认主控台、电控柜控制面板电源指示灯正常。

⑷确认已选择工作模式和工作系统。

⑸检查当前批次的毛管喷吹的工艺参数已设置并显示在HMI监控主画面上。

⑹确认控制方式已选择为自动方式,控制地点为远程控制。

⑺穿孔机工作正常,连轧机工作正常。

⑻已通知穿孔机吹氮、喷硼砂准备就绪。

7.2.2 吹氮喷硼砂区域调整操作

⑴硼砂喷吹量及硼砂、氮气喷吹时间调整:

在HMI参数设置界面上,通过二级系统传输或人工输入的毛管的理论直径、理论长度,通过PLC自动调用或授权人工输入硼砂喷吹量,硼砂、氮气喷吹时间。

⑵压力、温度控制参数调整:

通过二级系统传输或人工输入的毛管规格,由吹氮喷硼砂系统PLC自动调用氮气罐温度控制参数、氮气罐压力控制参数、空气罐压力控制参数、E、F系统储料罐内温度控制参数,并显示在HMI参数画面上。

⑶嘴位置调整

当毛管规格变化时,通过更换对应的喷嘴支架,将喷嘴调整到对应的高度,以满足对毛管内表面的氧化铁皮的喷吹。

7.2.3 手动、自动生产顺序

⑴自动生产顺序

—储料罐下料振动筛自动快振、慢振、停振,将料卸到定量称量装置内。

—通过震动送料器将料输送到电子称重传感器上称料,待料达到设定的参数值时,停止送料。

—通过气缸自动推动送料腔倒入工作罐的锥型体内,然后打开锥型体放料料钟将料倒入工作罐。

—硼砂料倒入工作罐内后,称量装置的放料料钟自动关闭,工作罐内开始加充氮气。

—热探检测到毛管到位信号后,工作罐放料气缸自动打开,硼砂料在加压氮气的作用下进入气砂混合阀,同时吹氮气,氮气吹着硼砂经管路和喷嘴进入毛管,均匀地喷洒在毛管内壁表面。

—硼砂喷吹完毕后,再喷吹一定时间的氮气,将管路、喷嘴以及毛管内残存的硼砂吹出,同时使毛管内表面充满氮气,防止二次氧化。

⑵手动生产顺序说明(电控柜操作面板上操作)

选择E系统手动工作时:

—按下E储料罐振动筛按钮,通过储存罐下料振动筛快振、慢振、停振,将料卸入定量称量装置内。

—按下E称重料盘倒料按钮,称重料盘倒料到称重箱底部。

—按下E定量腔卸压按钮,打开定量送料腔卸压阀卸压2秒。

—按下E工作罐放料按钮,往工作罐倒料,之后加料3秒。

—按下E定量腔加压按钮,给工作罐氮气加压4秒。

—毛管到位后,按下E系统喷射按钮,给氮气,之后延时2秒再喷砂2~5秒。

选择F系统手动工作时:

—按下F储料罐振动筛按钮,通过储存罐下料振动筛快振、慢振、停振,将料卸入定量称量装置内。

—按下F称重料盘倒料按钮,称重料盘倒料到称重箱底部。

—按下F定量腔卸压按钮,打开定量送料腔卸压阀卸压2秒。

—按下F工作罐放料按钮,往工作罐倒料,之后加料3秒。

—按下F定量腔加压按钮,给工作罐氮气加压4秒。

—毛管到位后,按下F系统喷射按钮,给氮气,之后延时2秒再喷砂2~5秒。

8 生产故障和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8.1 生产故障及处理方法

8.1.1 生产中不喷吹

在吹氮喷硼砂过程中,当热探出现故障,导致毛管到位后不喷吹时,通过监控台控制面板上的点吹按钮进行喷吹,喷吹完毕后再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8.1.2 生产过程中系统出现故障

在吹氮喷硼砂过程中,当某一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监控台控制面板,将“E/F交替”工作模式切换为完好系统单独自动工作方式,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待故障处理完毕,重新转换为“E/F交替”工作模式。

8.2 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8.2.1 毛管内表面氧化铁皮未吹干净

检查喷嘴是否堵塞,管路压力是否正常,否则应进行相应的处理。若喷嘴、

管路均正常,则通过硼砂参数设置画面适当增加硼砂喷吹量,并适当调整氮气喷吹压力、喷砂、氮气喷吹时间,之后再通过生产进行检查、确认。

8.2.2 毛管吹硼砂后再次氧化

通过氮气参数设置画面适当增加氮气喷吹压力、喷吹时间,确保二次吹氮时,氮气充满毛管内壁,防止二次氧化。

8.2.3 毛管尾端喷出的硼砂量大

通过硼砂参数设置画面,适当调低硼砂喷射量,之后检查从毛管尾端吹出的硼砂燃烧时的火焰尺寸以判断硼砂量是否合适。

8.3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抗氧化剂的堆放要远离热轧现场以防潮解,为了工作方便少量存放也要

置于密闭的箱内。

②一旦发现抗氧化剂潮解、结块、必须经干燥处理后方可继续使用。

③填装抗氧化剂的漏斗内滤网滤孔应加密,以防结块的抗氧化剂进入喷吹

管道。

④喷吹管道在现有基础上加聚四氟乙烯内衬,由于聚四氟乙烯耐酸、耐碱、耐

热、不易老化、易清洗,这样就可以保证喷吹管道内的洁净,确保抗氧化剂不被污染。

05穿孔机作业指导书

1.1加工前: 1.1.1將工件架在機臺上,用掃表將基準邊掃平 1.1.2抓取工件基準點位置,抓位時取工件兩端相近的位置,並多次抓位確認,將誤差值降到最低 1.1.3將機頭Z軸設定於工件最高點以上 1.1.4設定穿孔放電參數 1.2加工中: 1.2.1在移動機台到下一孔時,一定要看清座標,並多次確認座標 1.2.2在孔穿通後要及時停止,以避免銅管一直向下而傷到機台平面 1.2.3需要穿孔的位置一定不要在夾具正上方,以免傷到治具. 1.3加工後: 1.3.1將工件上的污水清理乾淨 1.3.2對工件進行自檢,確認所有的孔都已經通了 2.操作注意事項: 2.1在工件上機前,一定要將工件上的油污和毛刺清理乾淨 2.2如是修模或CNC已加工過的工件,要先噴藍丹 2.3水塞及電極導引頭均應配合電極銅管之直徑大小使用,其他則共用之 2.4掉落或碰撞電極銅管時會導致銅管彎曲,尤其使用極細電極時要特別小心 2.5電極銅管壓扁或銅管端面有毛刺時,有時會影響加工液的噴出,安裝電極時應詳細檢查 2.6作發生異常時,無法自行處理時,由專業技術人員或請(副)組長以上幹部處理 3.安全注意事項: 3.1操作人員之任何異常或作業之處理時,必須先行停止機器運作,並確認之.才可進行檢查故障 原因 3.2如工件是利角時,在搬運過程中要戴手套 3.3在加工過程中,手不可以同時接觸工件和銅管,以免觸電 4.機台保養項目:詳見《穿孔機器保養表》 4.1日保養項目 4.1.1清潔機台內周邊環境 4.1.2工作平臺水平度 4.1.3眼膜垂直度 4.1.4放電加工液水質 4.1.5止水膠塊和電極銅管

4.1.6過濾網清洗 4.2周保養項目 4.2.1眼膜是否燒壞堵塞 4.2.2全行程的潤滑狀況 4.2.3壓力錶是否正常 4.2.4數顯是否正常 4.2.5檢查平臺治具平行度 4.2.6風管是否正常通風 4.3月保養項目 4.3.1操作面板是否正常 4.3.2機台各管道是否正常 4.3.3篩檢程式是否正常 4.3.4 Z軸馬達是否正常 核準:審核:制表:

工程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钻探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757-63 工程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安装、拆卸和搬迁钻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钻塔构件、工具、绳索和起落架等进行严格检查。 2.安、拆钻塔工作应在机长的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塔上工作时必须要穿平底的橡胶鞋;必要的工具、螺栓要放在工具袋内;不得在安、拆钻塔的同时在塔下进行工作。 3.竖立钻架时,应先将钻架顶部架起一定高度;架顶要栓好安全绷绳,两腿底端暂时固定,另一腿(四角架则是两腿)底部绑上钢丝绳或粗麻绳,由专人统一指挥,用绞车或人力均匀牵引。工作人员必须离开钻架起落范围,并要有专人掌握绷绳,随时注意观察绷绳松紧程度和钻架起落过程中的动向。 4.拆卸各种机器时,禁止用大锤猛力敲打或盲目

高速电火花穿孔机操作流程

DF703F-2系列高速电火花穿孔机操作流程 穿孔机也叫电火花穿孔机、打孔机、小孔机、细孔放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动的细金属铜管(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下面我们来讲一下DF703F-2系统高带电火花穿孔机的操作流程; 一、面板控制系统使用事项: 1、面板控制开关 面板控制开关为轻触开关,按一下为开,再按一下为关。从左到右依次为--总停,水泵, 电源,对刀,主轴,旋转。 2、脉冲参数 对于普通材料,如Cr12,H13,不锈钢,等钢材,在使用时脉冲参数一般在第3、第4或第 5档。 3、功率开关 功率开关一般根据电极去选择,功率开关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个,第2个,第3个功率开 关为1个功率管子,第4个,第5个功率开关为2个功率管了。 4、工作电压 工作正常时空载电压为95~98V,工作电压为25~30V较好,这是对于普通材料而言。如 材料导电性能差,工作电压要高些。 5、间隙信号 顺时针主轴下降快,逆时针主轴上升快。穿孔工作时主要调节主轴伺服进给,使伺服进 给稳定,电流稳定不大摆动,在电压表上可以反映为电压高低。 二、准备: 1、检查电源面板的操作系统是否正常。

2、将面板上的所有旋钮,开关全部设置在0上。 3、将面板上的所有按钮全部放开。 4、利用随机附件装夹工作,将加工电源的正极与工件连接。 5、确定加工孔径并选择相应电极,再选择相应的弹簧夹头、密封圈,然后将电极装在旋头上 夹紧,注意夹紧力要适中。 6、选择与电极相适应的导向器,并装在导向架中,然后将电极穿过导向器并紧固。 7、摇动主轴头上下手轮,使导向器与工件之间距离为3~5mm,摇动工作台手轮使电极达指 定位置。 8、按加工参数推荐表选择好加工电参数。 9、垫铁与接头连线及工件接触面之间的导电性能是否良好。 三、操作步骤: 打开床身电气柜左侧面的空气开关,将脉冲电源参数选择开关旋转至参数表中推荐的适当位置。 按一下操作面板上“主轴”按钮,指示灯亮,主轴电机通电,旋转头上行:按一下“对刀” 按钮,旋转头下行。 注意让电极轻轻穿出导向器,也可以在装夹电极时,手动轻轻穿出导向器。 当电极与工件接触时,主轴处于对刀状态,有微小电火花。 再按对刀按钮,指示灯灭,主轴上行,再按一下“主轴”按钮,指示灯灭,主轴停止运动。 按一下“水泵”按钮,指示灯亮,水泵开始工作,此时工具电极内有工作液喷出。 按一下脉冲电源按钮,指示灯亮,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带电。 如需要电极旋转,可按一下旋转头按钮,指示灯亮,工具即旋转。 打开前三只加工电流选择开关,即将开关拨至“1”,电流选择开关根据电极直径选择开几只。 按一下“主轴”按钮,指示灯亮,主轴即伺服进给,当工具电极与工件接触,即加工开始。 正常工作状态: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C(H)09 006-A 版本:A/0 受控状态:受控号: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编写:汤智涛 审核:张勇 批准:姚本金 批准日期: 2011年2月20日 2011—02—25发布 2011—03—01 实施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连轧厂穿孔机区操作工 2 生产前设备检查 2.1交接班时,检查主操作台上相关操作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区域生产方式是否置于手动。 2.2检查所有转动部件上有无杂物,若有须清理彻底。 2.3在相关区域进行工具检查和设备维护时,先检查该区域操作台各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动力电源是否已经切断,否则不能作业。 2.4在对转动杆件(如传动轴)进行点动操作前,先检查杆件上有无缠绕物,或有无人员在危险位置。 2.5完成设备或变形工具的检查维护工作后,将相关工具(如扳手、钳子等)带到指定的地方安全摆放,并将现场的油污和杂物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不得将污染物随意排放到地沟。 2.6在控制电源合闸前,应确认无任何人员在危险区域。 2.7开机前,操作人员首先要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设备及它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检查机器运转区域范围内(如:辊道上、横移链上以及其动作区域内)有无人员停留,并启动开机警报装置。 2.8在“自动操作”或“手动操作”模式下。操作人员要密切监控设备运转情况;若无操作人员监控,严禁设备运行。 2.9在自动操作模式过程中,任何人不允许在危险区域经过或逗留。 2.10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以及排除故障时,必须在设备停机并停稳后进行;未经允许的人员不得参与机械的处理工作。 2.11更换辅助工具时控制电源必须关闭,长时间不生产时必须关闭传动系统。 3 安全确认 3.1设备维护过程中安全确认 (1)切断电源。 (2)主操作台和区域现场操作台旋转开关置于“0”位。 (3)确认已经停机,设备处于静止。 3.2设备启动前必须先确认 (1)检修已彻底完成。

井下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20年)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井下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20年)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井下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20年) 一、一般规定 1、依据“科学找疑,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根据工程需要安装钻机超前钻探,探放水、探小窑、探放瓦斯等;根据地质需要,探煤质,探煤厚,探断层构造等。 2、钻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顶板支架完整的地方,用打地锚固定或打压戗柱固定(压注直径不小于Φ20cm优质圆木),确保钻机牢固可靠。 3、钻探施工地点应有避灾路线图,现场附近应安装电话,预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调度室。 4、每个钻孔孔口应安装孔口管和控制阀门,孔口管采用水泥浆或化学浆注浆封固,注浆压力不小于设计压力。 5、按设计要求和地质状况、位置及孔径合理选择钻机型号。

二、设备的运输和安装: 1、钻机装在车盘上必须捆绑结实,不得超长、超宽、超高、超重,并符合井下运输的有关规定。拆下下的零部件,要用箱子装好并派人保管好,预防丢失。 2、运输长管材料时,必须有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钻机装运、搬迁必须严格按照斜坡运输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斜坡开车把勾制度,人工搬迁应相互配合好,杜绝磕手碰脚现象的发生。 4、钻机安装前首先要检查钻场附近顶板的安全情况,清理好杂物,挖好排水沟。 5、安装时钻场地基必须平坦,钻机应坐在实地摆放周正水平的方木基础上,机身安放平稳,上紧底固螺丝,基础必须稳固牢固,钻机稳固首先采用打地锚固定,然后打上牢固的戗柱、压柱。 6、钻机操作必须使用远方控制按钮,且灵敏可靠。 7、所有机电设备必须保证完好,杜绝失爆。 8、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原则,并设专人看守,悬挂“有人

2011年度安全操作规程

木垒县凯源煤炭有限责任责任公司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2011年度】

木垒县凯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 明基凯源煤矿发〔2011〕007号签发人: 关于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通知 矿区各部门、单位: 为了适应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职工工作的约束性和积极性,杜绝事故发生,矿区修订完善了新的安全操作规程,经矿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执行新的《安全操作规程》,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日 主题词: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通知 抄送:公司领导 木垒县凯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3月2日印发

目录 ●……………………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矿用自卸汽车安全操作规程●……………………IR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穿孔机安全操作规●……………………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一号流筛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二号筛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三号筛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五号号筛分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装载机司机执行安全规程的好坏关系到装载机事故发生的多少。装载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客观因素及人的主观因素等而引起的各类事故很多。因此装载机司机应认真执行安全规定。 1、装载机司机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证的。 未经培训或考试未合格者一律不准操作。 2、装载机进入采掘场作业时,司机必须严格执行《装载机技术安 全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遵守矿内通行制度。 3、装载机司机上岗,必须佩戴好安全用品(安全帽、防砸鞋、工 作服)。 4、装载机司机上班前要充分休息好,严禁酒后上班或酒后驾驶。 5、装载机在作业中驾驶内不准超员坐人,严禁无关人员乘坐,驾 驶室外部走台不准任何人乘坐或堆放物品。不准将车辆交给无 驾驶证及与工作无关人员驾驶。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驾驶证不准涂改、伪造和转借。 6、装载机司机必须服从现场管理人员及安监人员的指挥,注意瞭 望。 7、装载机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各种仪表及报警装置,并注意 车辆的各部运转状态。 8、装载机下坡行驶时,不准空挡熄火滑行。正常行驶时,不准突 然减速,非特殊情况下,不准使用急刹车,正常减速时使用辅

《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总则第二节钻探设备的安装、拆卸与搬运第三节钻进第四节钻探质量第五节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第六节封孔第七节机械的使用与维护井下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井下钻探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钻探工程优质、高效、低耗,特制定本规程。第二条凡井下钻探作业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在施工有特殊专用的钻孔(如探放水、抽放瓦斯、灌浆钻孔和其它工程孔)时,应根据工程性质、特点和不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程执行。第三条凡从事井下钻探作业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和钻探工作基本知识,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第四条每项钻探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设计,施工条件,编制施工措施,交安监处备案,发放有关单位。第五条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钻场内必须有足够照明,通风良好,无瓦斯有害气体积存,如发现积存停止作业,报有关部门处理。第二节钻探设备的安装、拆卸与搬运 一、钻窝的修建第六条根据钻孔设计(孔深、倾角、方向),合理选择钻机类型,确定钻窝规格。第七条钻窝修建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场地规格尺寸、支护情况、安全通路、供电供水情况检查验收。第八条为确保施工中的安全,施工人员对现场支护情况需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方可开工。第九条探孔孔深超过150m时,必须经设计部门指定用的工字钢做天车梁,天车梁窝深度每边不得小于300mm,梁窝底面与天车梁接触部位用水泥填实抹平,用大楔或水泥将天车梁固定结实牢靠。第条座式天车必须设有安全挡板。吊式天车必须安装保险绳。 二、设备的安装第一条安装场地平整、垫实、机台木放平。钻机、水泵、电机安装周正、稳固、各部件的螺丝加垫拧紧。第二条各安全设施如防护罩、皮带栏杆、工作台安全栏杆等要固定好,机台地板厚度应不小于50mm,工作台板厚度60~75mm。木板要无节、不腐朽、无断裂。第三条钻机立轴中心与孔位中心、提引器着力点成一直线。第四条钻机必须用地脚螺丝固定或用压柱支撑牢固,以免钻机移动。远方操作按钮应安放在操作人员使用方便的地方。第五条启动开关放在干燥处,电缆吊挂整齐,现场使用工具和管材码放整齐,钻场保持整洁。

电火花穿孔机操作流程

电火花穿孔机操作流程 穿孔机也叫电火花穿孔机、打孔机、小孔机、细孔放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动的细金属铜管(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下面我们来讲一下DF703F-2系统高带电火花穿孔机的操作流程; 一、面板控制系统使用事项: 1、面板控制开关 面板控制开关为轻触开关,按一下为开,再按一下为关。 从左到右依次为--总停,水泵,电源,对刀,主轴,旋转。 2、脉冲参数 对于普通材料,如Cr12,H13,不锈钢,等钢材,在使用时脉冲参数一般在第3、第4或第 5档。 3、功率开关 功率开关一般根据电极去选择,功率开关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个,第2个,第3个功率开 关为1个功率管子,第4个,第5个功率开关为2个功率管了。 4、工作电压 工作正常时空载电压为95~98V,工作电压为25~30V较好,这是对于普通材料而言。如 材料导电性能差,工作电压要高些。 5、间隙信号 顺时针主轴下降快,逆时针主轴上升快。穿孔工作时主要调节主轴伺服进给,使伺服进 给稳定,电流稳定不大摆动,在电压表上可以反映为电压高低。 二、准备: 1、检查电源面板的操作系统是否正常。 2、将面板上的所有旋钮,开关全部设置在0上。 3、将面板上的所有按钮全部放开。 4、利用随机附件装夹工作,将加工电源的正极与工件连接。 5、确定加工孔径并选择相应电极,再选择相应的弹簧夹头、密封圈,然后将电极装在旋头上 夹紧,注意夹紧力要适中。 6、选择与电极相适应的导向器,并装在导向架中,然后将电极穿过导向器并紧固。 7、摇动主轴头上下手轮,使导向器与工件之间距离为3~5mm,摇动工作台手轮使电极达指 定位置。 8、按加工参数推荐表选择好加工电参数。 9、垫铁与接头连线及工件接触面之间的导电性能是否良好。 三、操作步骤: 打开床身电气柜左侧面的空气开关,将脉冲电源参数选择开关旋转至参数表中推荐的适当位置。 按一下操作面板上“主轴”按钮,指示灯亮,主轴电机通电,旋转头上行:按一下“对刀” 按钮,旋转头下行。 注意让电极轻轻穿出导向器,也可以在装夹电极时,手动轻轻穿出导向器。 当电极与工件接触时,主轴处于对刀状态,有微小电火花。 再按对刀按钮,指示灯灭,主轴上行,再按一下“主轴”按钮,指示灯灭,主轴停止运动。 按一下“水泵”按钮,指示灯亮,水泵开始工作,此时工具电极内有工作液喷出。 按一下脉冲电源按钮,指示灯亮,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带电。 如需要电极旋转,可按一下旋转头按钮,指示灯亮,工具即旋转。

穿孔机操作规程

3、穿孔机区技术操作规程 3.1、穿孔机设备及工具概述 3.1.1、锥形辊穿孔机性能 机架结构机架上有2个上下布置的轧辊,两旁导板导向。 轧辊材质50 Mn 60 Mn 轧辊直径Φ1300~Φ1150 mm 辊身长度 1000mm 安装方式上下安装随轧辊装配及转鼓同时拆装喂入角8°~15°无级可调 辗轧角15°固定 额定辊速64 r/min 轧辊转矩每个轧辊最大转矩为1100 kN.m 输出转速范围42~92 r/min 输出速度范围600~1 150 mm/s 生产率 max 1.5 pcs/min 主传动 主电机功率 1800KW ×2×2 DC 转速 375/900 r/min 过载系数 2 主减速机速比 5.789 3.1.2、工具概述 3.1.2.1、穿孔机轧辊 喉径处轧辊直径最大Ф1300 mm 重车量 75mm 轧辊辊身长度 1000mm 入口锥角度 2.7° 入口锥长度 425 mm

出口锥角度 3.7° 出口锥长度 575 mm 轧辊材质50 Mn、60 Mn 成分 C: 0.47~0.55 Si: 0.15~0.40 Mn: 0.60~0.90 P: Max 0.035 S: Max 0.035 硬度 220~250 HBW 3.1.2.2、顶杆: 规格:外径Φ121~Φ299 mm 壁厚25~34 mm 长度 17295mm(从法兰面至顶头鼻部)材质34CrMo4V、 35CrMnSiA或Cr5Mo 冷却方式内水冷为主,外水冷为辅 与接套、顶头的安装方式固定式,人工拆装 3.1.2.3、顶头接套: 规格外径Φ121~Φ299 mm; 壁厚25~34 mm 连接段长度 254~324mm 材质34CrNi3Mo 与顶杆、顶头的安装方式:固定式,人工拆装。 3.1.2.4、顶头: 规格Ф200系列8种 Ф250系列21种 Ф300系列8种 Ф330系列15种 Ф350系列7种 直径Φ116~Φ333mm

井下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全.

井下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依据“科学找疑,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根据工程需要安装钻机超前钻探,探放水、探小窑、探放瓦斯等;根据地质需要,探煤质,探煤厚,探断层构造等。 2、钻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顶板支架完整的地方,用打地锚固定或打压戗柱固定(压注直径不小于Φ20cm优质圆木),确保钻机牢固可靠。 3、钻探施工地点应有避灾路线图,现场附近应安装电话,预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调度室。 4、每个钻孔孔口应安装孔口管和控制阀门,孔口管采用水泥浆或化学浆注浆封固,注浆压力不小于设计压力。 5、按设计要求和地质状况、位置及孔径合理选择钻机型号。 二、设备的运输和安装: 1、钻机装在车盘上必须捆绑结实,不得超长、超宽、超高、超重,并符合井下运输的有关规定。拆下下的零部件,要用箱子装好并派人保管好,预防丢失。 2、运输长管材料时,必须有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钻机装运、搬迁必须严格按照斜坡运输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斜坡开车把勾制度,人工搬迁应相互配合好,杜绝磕手碰脚现象的发生。

4、钻机安装前首先要检查钻场附近顶板的安全情况,清理好杂物,挖好排水沟。 5、安装时钻场地基必须平坦,钻机应坐在实地摆放周正水平的方木基础上,机身安放平稳,上紧底固螺丝,基础必须稳固牢固,钻机稳固首先采用打地锚固定,然后打上牢固的戗柱、压柱。 6、钻机操作必须使用远方控制按钮,且灵敏可靠。 7、所有机电设备必须保证完好,杜绝失爆。 8、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原则,并设专人看守,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严禁任何人擅自送电。 9、泥浆泵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泥浆泵做为冲洗液供给。注浆泵压力必须大于设计压力。 三、开钻前的检查: 1、施工人员进入钻场后,首先必须检查钻场及其周围的安全状况,防火、防水、安全设施等,如有不安全因素不得开钻。 2、检查有害气体的含量,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开钻。 3、检查机械设备安装质量和安全设施情况,经试车合格后,方可开钻。 四、钻进工作: 1、定位:根据设计参数确定好钻机的倾角、方位角,未经技术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更改钻孔参数。 2、开孔:按设计选择合适钻头开孔,一般开孔孔径应比下人孔内孔口管外经大10-15mm。放水孔开孔孔径应比下人孔内孔口管外经

电火花穿孔机工作原理【解析】

电火花穿孔机工作原理【解析】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电火花机展览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电火花穿孔机是什么? 电火花穿孔机主要用于加工不锈钢、淬火钢、硬质合金、铜、铝等导电材料工件上的深小孔。 电火花穿孔机也称电火花打孔机、电火花小孔机、电火花细孔放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动的细金属铜管(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成型机不同的是,它电脉冲的电极是空心铜棒,介质从铜棒孔中间的细孔穿过,起冷却和排屑作用。电极与金属间放电产生高温腐蚀金属达到穿孔的目的,用于加工超硬钢材、硬质合金、铜、铝及任何可导电性物质的细孔。最小可加工0.015mm 的小孔,也可加工带有锥度的小孔,被广泛使用在精密模具加工中,一般被当作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配套设备,用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穿丝孔、化纤喷丝头、喷丝板的喷丝孔、滤板、筛板的群孔、发动机叶片、缸体的散热孔、液压、气动阀体的油路、气路孔等。 穿孔机根据应用的介质不同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体穿孔机,由于液体加工时要通过铜棒小孔,可能堵塞铜棒小孔,所以最小可加工0.15mm的细孔!深度也只能加工20mm。是普遍应用的,另外一种是气体穿孔机,经过铜棒小孔的介质采用的是气体,所以不易被堵塞,可加工更精密的小孔! 电火花穿孔机工作原理 电火花穿孔机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动的细金属铜管(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 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成型机不同的是,它电脉冲的电极是空心铜棒,介质从铜棒孔中间的细孔穿过,起冷却和排屑作用。电极与金属间放电产生高温腐蚀金属达到穿孔的目的,用于加工超硬钢材、硬质合金、铜、铝及任何可导电性物质的细孔。最小可加工0.015mm的小孔,也可加工带有锥度的小孔,被广泛使用在精密模具加工中,一般被当作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配套设备,用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穿丝孔、化纤喷丝头、喷丝板的喷丝孔、滤板、筛板的群孔、发动机叶片、缸体的散热孔、电火花穿孔机液压、气动阀体的油路、气路孔等。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装、出料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56763 装、出料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装、出料机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开车前应检查设备,操作手柄保持完好,各操作机械灵敏可靠。 2、开动装出料机前先打铃,确认其活动范围内无人方可开车。运行中不准任何人上下操作台。 3、装出料时,应将钢锭(坯)夹持平稳,运行中防止撞坏炉门和炉底边沿砖。装料时须待钢锭(坯)在炉底上放好后,才许松开夹钳并迅速退出。钢坯与炉墙应保持200毫米间距。 4、装出料机夹钳抬起退回原位后才准翻料。 5、装出料机运行时,任何人不得爬上小车,如

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2029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正式样本

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 1、为了实现标准化,保证安全生产,做到文明生产,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勘探质量,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和统一标准,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本规程编制参照煤田钻探规程、煤田地质勘探规程、石油钻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程的有关内容和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了修定。 3、凡钻探工程部从事钻探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设备拆卸、运输及安装 第一节、选场地的选择 1、确定孔位时,应由钻探会同地质及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查勘,孔位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动。 2、选择孔位场地时,在不影响地质及工程设计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考虑道路交通、水源、居住及地势等因素,为钻探施工创造条件。 第二节、设备搬迁 1、搬迁前,必须对新老钻场道路进行勘察,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搬运设备的车辆未进入钻场前,负责搬迁人员应对现场地形、空间进行踏勘,选好吊车位置,为配合人员留足够的安全活动空间,防止发生碰挤砸滑等伤人事故。 3、拆设备前,首先要切断钻场电源。拆卸设备

穿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穿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穿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穿爆岗位管理人员:要求全面掌握露采场的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的质量、安全、环保指标,熟悉本作业规程的内容并按计划指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二、中深孔凿岩安全作业要求: 1.凿岩前必须仔细检查作业面或掌子面,以确定是否可能存在拒爆药包或残留炸药;凿岩时,不得钻到残存炸药的任何残眼。 2.穿孔作业设备必须有防尘、除尘措施才能进行作业。 3.凿岩时,必须有专人观察钻机工作状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凿岩,待异常情况处理完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凿岩。 4.炮眼开凿时,辅助人员与钻头开凿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以防止碎渣迷眼和伤人。 5.人工移动电缆和车辆拖动电缆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协调统一行动,确保安全;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电缆接头要牢固,破损处必须及时修补,至完全不漏电时才能供电。电缆横过道路时,应采取深挖掩埋等规范的防护措施。 6.必须经常检查钻机、压风机、供电电缆等设备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打雷、下暴雨、有台风时,潜孔钻机停止作业。 三、浅孔凿岩安全作业要求: 1.进入工作面后必须先检查处理好边坡松石、浮石及其他不安全因素,并做好作业警示标志,方可进行作业;严禁与铲装、运输设备交叉作业。二次解小凿岩时,先清除滚石,确保被凿岩石稳固,凿岩设备、 第 2 页共 6 页

凿岩工站立位置安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开始凿岩作业。 2.工作面有瞎炮未处理时禁止打眼,禁止打残眼和在岩石裂缝中打眼。 3.钎杆必须配套,不得以长钎杆开凿炮眼,以免断杆伤人。 4.扶钎时禁止戴丝织手套,开凿炮眼时凿岩机要先慢转,待遇钎头不滑和确认无大块脱落时,再正常凿岩。 5.禁止骑跨气腿作业。钻眼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断钎,不准向前探身或用脚压钻杆和背向塘口操作,以防断钎发生重大事故。 6.发现受凿岩震动后,边坡松石可能脱落必须立即停止凿岩,查明情况并处理安全后,方准继续作业。 7.凿岩时,要经常检查风头、螺丝,保证其不脱落伤人。 8.吹炮眼时,脸不能正面对着炮眼,防止碎碴迷眼伤人。 9.撬边坡松石时要先站好位,既要防止松石脱落伤人,又要防止松石砸坏其他设备。 10.浅孔凿岩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不具备湿式凿岩条件时必须戴好防尘口罩上岗。 四、其它安全要求: 1.钻机稳车穿凿时,千斤顶至阶段边缘线的最小距离:台车为1m,牙轮钻、潜孔钻机为 2.5m。穿凿第一排孔时,钻机的中轴线与阶段边缘线的夹角不得小于45。 2.钻机靠近阶段边缘行走时,应检查行走路线是否安全;台车外侧突出部分至阶段边缘线的最小距离为2m,牙轮钻、潜孔钻机外侧突出部分至阶段边缘的最小距离为3m。 3.钻机远距离行走或爬坡,必须放下钻架,由专人指挥;钻机不宜 第 3 页共 6 页

电火花穿孔机保养指导书教程文件

一目的: 为了更好的规范操作,确保使用人员的安全操作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技术部制定了电火花穿孔机保养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火花穿孔机操作人员的作业指导。 三职责: 3.1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管理操作人员的生产工艺。 3.2公司质量部负责指导监督产品质量。 四工艺基础 4.1DB703的特点 4.1.1能加工直径Ф0.3mm~3mm的深小孔(深径比最高可达300:1) 4.1.2加工速度可达每分钟30~60mm(视材料而定) 4.1.3能加工线切割起始孔、过滤孔、喷嘴孔、气孔、群孔、超深孔等 4.1.4能加工不同的导电材料,甚至是半导电材料,特别适用与加工不锈钢、淬火钢、铜、铝、硬质合金等 4.1.5可直接在工件的斜面、曲面上进行加工 4.1.6可蚀除折断在工件中的钻头、丝锥等,而不损坏原孔螺纹 4.1.7工作液可直接采用自来水,也可以用皂化液,无污染 4.1.8操作简单、方便 4.1.9工作台X,Y,Z三轴配有数显装置 4.1.10 Z轴具有定深功 4.2基本配置: 4.2.1三轴数显与操作相溶为一体 4.2.2 z轴采用了直线导轨(5相十拍步进电机推动),直流电机推动 4.2.3直齿传动式旋转头,体积小 4.2.4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脉冲电源极为可靠 4.2.5高低压复合电源,大功率VMOS场效应 4.2.6机动型二次行程

4.2.7可调节式操作控制箱,充分考虑以人为本 4.2.8包容DD703型的操作控制模式 4.2.9专用柱塞泵,线隙式过滤器 4.2.10大理石台面 4.2.11不锈钢工件装夹附件 4.2.12随机备件及耗材 4.2.13加工极性可随意更换 4.2.14加工稳定度可调节 4.3主要技术参数: 4.4常用加工数据: 本节仅根据标准样机的工艺试验及照顾几个方面的工艺结果而得出一些工艺数据,用户可在具体的加工实践中,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参数,而获得有所侧重的加工结果。条件:电极:黄铜电网:380AC

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05 地调院 钻 (槽) 探 施 工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场地选择、设备运输、拆卸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选场地的选择 1、确定孔位时,应由钻探会同地质及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查勘,孔位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动。 2、选择孔位场地时,在不影响地质及工程设计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考虑道路交通、水源、居住及地势等因素,为钻探施工创造条件。 第二节、设备搬迁 1、搬迁前,必须对新老钻场道路进行勘察,为搬迁创造条件,避免发生事故。 2、进入钻场前,负责搬迁人员应对现场地形、空间进行踏勘,为拆卸人员留下足够的安全活动空间,防止发生碰挤砸滑等伤人事故。 3、拆设备前,首先要切断钻场电源。拆卸设备时遇有螺栓扳卸困难,使用扳手或套筒必须打牢配合好,防止用力过猛而损坏部件或碰伤人员。 4、搬迁前各种大部件应进行分解,摆放整齐。 5、需搬迁的设备、管材要捆绑牢固,找好重心,防止钢丝绳滑动及摇摆伤人。 6、如用吊车起吊,起吊前要切实注意设备的重量与吊车的负荷是否相符。检查绳套的规格、质量、拴法是否符合要求,绳套是否牢固可靠,严格检查绳套在设备上的受力点情况,切不可将绳套放在怕压、怕挤的零件上。 7、吊车在松软地面上作业时,应将地面垫平,压实,机身固定平稳,支撑安放牢靠。工作区域内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 8、吊车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吊放。吊臂、吊钩和重物下严禁有人工作及通行,吊臂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9、对易燃、易爆、怕压、怕碰的器材,如氧气瓶、电瓶、仪表等应妥善配车拖运,一般装在值班房或材料房内,并用棕绳捆绑牢固。 10、设备、机械、管材运输时严禁车辆上坐人,车上的物品一定要捆绑牢固。 11、行车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中速行驶,安全礼让。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建龙钢铁 质量保证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C(H)09 006-A 版本:A/0 受控状态:受控号: 穿孔机技术操作规程 编写:汤智涛 审核:勇 批准:本金 批准日期: 2011年2月20日 2011—02—25发布2011—03—01 实

施 1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连轧厂穿孔机区操作工 2 生产前设备检查 2.1交接班时,检查主操作台上相关操作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区域生产方式是否置于手动。 2.2检查所有转动部件上有无杂物,若有须清理彻底。 2.3在相关区域进行工具检查和设备维护时,先检查该区域操作台各开关是否置于零位,动力电源是否已经切断,否则不能作业。 2.4在对转动杆件(如传动轴)进行点动操作前,先检查杆件上有无缠绕物,或有无人员在危险位置。 2.5完成设备或变形工具的检查维护工作后,将相关工具(如扳手、钳子等)带到指定的地方安全摆放,并将现场的油污和杂物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不得将污染物随意排放到地沟。 2.6在控制电源合闸前,应确认无任何人员在危险区域。 2.7开机前,操作人员首先要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设备及它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检查机器运转区域围(如:辊道上、横移链上以及其动作区域)有无人员停留,并启动开机警报装置。 2.8在“自动操作”或“手动操作”模式下。操作人员要密切监控设备运转情况;若无操作人员监控,严禁设备运行。 2.9在自动操作模式过程中,任何人不允许在危险区域经过或逗留。 2.10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以及排除故障时,必须在设备停机并停稳后进行;未经允

许的人员不得参与机械的处理工作。 2.11更换辅助工具时控制电源必须关闭,长时间不生产时必须关闭传动系统。 3 安全确认 3.1设备维护过程中安全确认 (1)切断电源。 (2)主操作台和区域现场操作台旋转开关置于“0”位。 (3)确认已经停机,设备处于静止。 3.2设备启动前必须先确认 (1)检修已彻底完成。 (2)设备允许安全运转。 (3)所有人员已离开设备危险区。 3.3穿孔机前区区域设备检查 3.3.1穿孔机前区 (1)检查环形炉出口斜台架上接料臂升降是否正常。 (2)检查炉后输送辊道使用情况,并点动检查辊道是否运转正常。 (3)检查横移链前废料翻料钩及横移链翻入钩是否工作正常。 (4)检查横移链的位置是否在工作位置上,横移链是否工作正常。 (5)检查环形炉出口辊道使用情况。 3.3.2穿孔机入口区 (1)检查穿孔机前台挡料钩是否升降正常。 (2)检查推钢机推头规格是否与将要轧制的管坯规格相匹配。推头是否转动自如,有无卡阻现象。推杆与推头连接是否牢固,连接销卡簧是否出项松动现象。

(安全生产)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钻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1、为了实现标准化,保证安全生产,做到文明生产,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勘探质量,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便于加强管理和统一标准,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本规程编制参照煤田钻探规程、煤田地质勘探规程、石油钻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程的有关内容和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了修定。 3、凡钻探工程部从事钻探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设备拆卸、运输及安装 第一节选场地的选择 1 、确定孔位时,应由钻探会同地质及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查勘,孔位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动。 2 、选择孔位场地时,在不影响地质及工程设计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考虑道路交通、水源、居住及地势等因素,为钻探施工创造条件。 第二节设备搬迁 1 、搬迁前,必须对新老钻场道路进行勘察,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2 、搬运设备的车辆未进入钻场前,负责搬迁人员应对现场地形、空间进行踏勘,选好吊车位置,为配合人员留足够的安全活动空间,防止发生碰挤砸滑等伤人事故。 3 、拆设备前,首先要切断钻场电源。拆卸设备时遇有螺栓扳卸困难,使用扳手或套筒必须打牢配合好,防止用力过猛而损坏部件或碰伤人员。 4 、搬迁前各种钻具应解卸成小根,摆放整齐。 5 、需搬迁的设备、管材等要捆绑牢固,找好重心,防止钢丝绳滑动及摇摆伤人。 6 、起吊前要切实注意设备的重量与吊车的负荷是否相符。检查绳套的规格、质量、拴法是否符合要求,绳套是否牢固可靠,严格检查绳套在设备上的受力点情况,切不可将绳套放在怕压、怕挤的零件上。 7 、吊车在松软地面上作业时,应将地面垫平,压实,机身固定平稳,支撑安放牢靠。工作区域内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场地。 8 、吊车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吊放。吊臂下、吊钩和重物下面严禁有人工作及通行,吊臂回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9 、吊装油罐、泥浆罐等罐类设备时,必须事先将液体放净,以保吊装及行车安全。 10 、对易燃、易爆、怕压、怕碰的器材,如氧气瓶、电瓶、仪表等应妥善配车拖运,一般装在值班房或材料房内,并用棕绳捆绑牢固。 11 、设备、机械、管材运输时严禁车辆上坐人,车上的物品一定要捆绑牢固。 12 、行车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中速行驶,安全礼让。 第三节设备安装 1 、基台的安装 (1)、地基要平整、坚实,不得有填方,基台木必须铺稳固、周正、水平,平台必须用 螺栓连接牢固 2、机械设备安装

电火花穿孔机

电火花穿孔机 本系列机床主要用于加工不锈钢、淬火钢、硬质合金、铜、铝等导电材料工件上的深小孔。如电火花线切割工件的穿丝孔、化纤喷丝头、喷丝板的喷丝孔、滤板、筛板的群孔、发动机叶片、缸体的散热孔、液压、气动阀体的油路、气路孔、静压轴承节流孔等。可直接对工件的斜面、曲面进行加工。加工孔径在0.1~5.0mm 之间,最大深径比可达300:1以上,最大加工速度10~60mm/min(指定电极和加工材料)。本系列机床也可用蚀除折断在工件中的钻头、丝锥,而不会损坏原孔或螺纹。

主要技术参数 Parameters/参数Unit/单 位 Model/型号 DK703F-1DK703F-2DK703F-3 Travel X×Y×Z X、Y、Z行程 mm350 x 250 x 250370 x 270 x 280370 x 270 x 280 Worktable dimension 工作台尺寸 mm450×250400×300400×300 Electrode diameter 电极直径 mmΦ0.1-Φ3.0Φ0.2-Φ3.0Φ0.3-Φ3.0 Max. workpiece weight 最大工件重量 kg300 Max. drilling depth 最大加工深度 mm300 W-axis travel 主轴头辅助行程 mm200 Z-axis travel 主轴伺服行程 mm280 Pump operating pressure 工作液最大压力 Mpa7.0 Max. drilling speed 最大穿孔速度 mm/min 10-60 Dielectric unit capacity 水箱容积 Liters 20×2 -Work tank 工作液槽 mm650×490700×550700×550 Machine dimensions (W×D×H) 主机尺寸(长×宽×高) mm 1150×1050×23 00 960×805×185 960×805×1850 Machine floor area 机床占地面积 mm1250×11501150×11501150×1150 Total weight 机床重量 kg850650650 Electrical supply 动力源 Standard power supply-380V±10%/50Hz/4KVA

细孔放电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44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细孔放电机安全操作规 程标准版本

细孔放电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目的 指导细孔加工操作过程,使操作都能安全、高效正确地完成穿孔加工,做出合乎要求的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员工对穿孔机的操作。 3.操作步骤流程 3.1操作者认真阅读机台使用说明书,或者从另外方面获得机台的各项性能、参数的知识、熟悉机台面板。 3.2穿戴劳保用品、注意工作的摆放,防止滑落,以及禁止超载加工。

3.3仔细阅读图纸,对图纸中的加工要求做到了解透彻。 3.4核对工件,检查是否能跟图纸对号,是否有不可加工的小孔,或者材料是否残缺,并去毛边。 3.5工件架设时注意方向及行程,以及零点设定是否合理。 3.6电极管选择时注意是否合理,有无弯曲,检票眼膜是否清洁及皮塞是否有破损。 3.7对不同直径的电极管合理设定加工能量,工作时观察加工的过程,防止因能量大及水压不够而烧熔铜管。 3.8工作完毕后,工轴升起,用水清洗工件表面及机台,必要时擦拭台面,并检查润滑油是否不足。 4.安全注意事项 4.1未经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可操作机台。

4.2操作前确认了解加工流程及机台注意事项。 4.3机台出现故障及时停机,进行检查维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4.4定时对机床进行点检、维护,并保证周围的卫生清洁,不可以有积水而引起漏电事件。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