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点拨方法的比较

两种点拨方法的比较
两种点拨方法的比较

两种点拨方法的比较

——《窗口》之命题作文教学案例探究(325604)乐清柳市实验中学赵晓春施大光

一、问题的提出

情境作文,体验作文和话题作文都可以设计这样那样的活动体验、师生交流,激发学生情感兴趣,加深感受认识,启发思维。而命题作文教师如何在受限制条件下,让学生张扬个性,尝试创意思维,独辟蹊径呢?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成败,归根结蒂还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教师定位为组织者引导者,以“平等的首席”掌控教学流程,通过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突破思维禁区,神思飞越,与生活同步,与时间联姻,写出个性创意来。例如《窗口》这个命题,级段同行班写作后反映很难,连语文教师都说难写。如何优化指导方法,决定于教师的点拨是否巧妙。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写作训练要练在点子上。写作教学成败关键在于点拨。不同的点拨方法效果又会怎样呢?有必要进行比较探讨。

二、问题的分析与设想

(甲)《窗口》作文命题难度较大,并有一个现成开头,学生思路不畅就难以成文。以续写文进行指导:①以一篇例文讨论点评作铺垫,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打开思路;②通过交流,解决审题;③交流讨论了解续写作文相关要求;④启发学生续写作文的几种思路。这一流程符合学生思维规律,这样的交流可以化解学生写作畏难心理,同时聊天式的谈话逐渐打开学生思路,并解决写作上的难点,而本人认为续写作文的要求是必须给予点出,否则容易写“跑题”,甚至离题。

(乙)《窗口》这样的命题对初二学生有难度。命题的灵活理解和应用是难点,材料与命题的吻合,是写作技巧的难点,而生活知识的链接是重点。由此考虑,灵活解决审题难点,通过交流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的体验,拓展思维空间,点亮他们的心灯,激发灵感,从而张扬

个性情思。

设想:①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借题点拨,将学生话题与生活思想链接;②借机讨论命题丰富含义;③引导学生多向思维,用不同文体样式,不同材料,不同对象以及对命题的理解构思;④点题技巧指导。

人本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发展的天性,只有创设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写作需要。在良好心境下,思维才能活跃,情感才能真实,想像才能丰富,个性才能发展,文章才能写好。交流中鼓励学生自由选择文体样式,对象和材料,提倡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的习作闪现朴实、美丽的光彩。

多向思维点拨是本人教学特色,也是非“指示性指导”,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同于其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多种文体形式,材料的多样性,对象的变换,对材料的感悟思辨,灵活的点题技巧等,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构思,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写作困难学生也能否写出成功之作,来证明本人的方法是否成功。

三、教学片段(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命题作文《窗口》,怎么写呢?先听一篇已经写成的作文。听一听,想一想,它有什么优缺点,对自己也是一种借鉴。

“在窗口,我想起了读小学五年级的一件事。那天,天下着雨,可我因发高烧请假了。正为当天的功课发愁呢,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竟然是班主任马老师,他冒着雨前来给我补课了。他进屋来不及休息一会儿,坐下就给我补课。老师给我讲解了数学例题,又给我分析语文课,一个个语段,一个个习题,老师分析得很仔细,直到我理解为止。

老师走了,窗外的雨还在下。”

师:大家说说这篇作文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A:我看他所写的内容紧扣题目,写了一件难忘的事,没离题。

师:好,你说出了一个优点——扣题。但“窗口”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你能说具体

点吗?

学生A:作者写的这件事就是一个窗口,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师:说这件事就是一个窗口,同学们说说这“窗口”还可以怎么写?

学生纷纷思考回答:可以把它作为实写的一个窗口来写,写窗口所见的景、人物、发生的事件;有的说可写成一个梦想……

师:不错,对“窗口”可有不同的理解,写景物,写人记事,还可写梦想。再想想,这篇习作还有什么缺点?

学生B:这篇作文材料写不生动,“补课”情况不具体。

师:你说说怎么写好呢?

学生B:这一篇只交代了老师给我补课,材料未写具体,老师是怎么教我一个人的,补习了什么内容,那个情景,和我的心理感受还未写具体。

有学生拍掌,表赞同。

师:对这件事,怎样写才会好些呢?

学生C:可以先写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关心。说明他是个好老师,再用这个材料会好些。

师:说得不错。想到详略的问题了,安排好详略很重要。还有什么建议吗?

学生E:老师,这篇文章还有缺点,它很短,材料未写具体,所以不生动。跟题目也连得不紧。

师:对啊!那你说说怎样改才连得紧,改改看!

学生E摇头:“我说不好!”

师:谁来说说?(教室里一片沉默。)

师启发:想想,脑筋要多动才好!

师再启发:想想看,这夜,这窗口的雨跟记叙事件有什么样联系点?

学生F:那是下雨天。

师:用什么句子过渡连接好,谁试试看!

学生F:用“看到窗口的柔柔雨,我想起了另外的一个雨天。”作过渡。

师:好的,这样有自然的过渡好多了。不过这个命题作文还提供了一个开头,是要求用起来的,开头是:(出示小黑板)

那么,同学们说说,这是写哪一种作文?

大家异口同声“——续写”。

师:“对,是续写。再思考一下,续写作文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整理)①这个句子必须用在开头,上下文要连贯。

发言:②注意题目下的几点要求;

发言:③要考虑《窗口》题目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发言:④写好材料内容,使文章中心突出。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联系这样的题目和开头,选材要写出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有难忘的事,激动的事,有意义的事等等,记叙的事件写得好不好,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好好构思,希望大家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此处意思需强调,片段略)

学生开始写作。

[教学片段] (乙)

师:同学们,今天给大家《窗口》这个命题,想想,写作思路(思考二三分钟)。

陈拓:我写窗口所见。窗口每天有一个环卫工人准时来清理垃圾。

师:不错,几个要素自然体现,这个材料怎么才能写好?

黄清霞:重点观察描写环卫工人的动作姿态,描写他们的勤劳辛苦,还可联想他为大家美化净化环境。

师:还有补充吗?

彤彤:搞好环境卫生,我们的窗口看起来才卫生,美。这也是社会文明的窗口。

师:好,棒极了!可见“窗口”这个词可以联想引申义和比喻义。

叶璐:老师,我周记里写的《家的感觉》那材料可以用在这里吗?

师:那个材料突出窗口奶奶等“我”回家的情景,表现亲情,并借窗口情景描写议论抒情是可以的;上周玲洁写的《节日》那材料也是个好例子,想想为什么?

清霞:她那写旅游的材料也可以?

师:对,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说可以?

生:“……”

师:不明白?刚才提到“窗口”可以用引申义和比喻义,写旅游所见所感,从这件事可以想到——注意要用议论抒情来点明。

刘彤:“景美,人美!”“这也可以说是精神文明的窗口!表现了旅游点人民精神面貌好!”(赵威)

师:“——对了,很好,聪明。”(学生情绪激动)

赵威:“在窗口,我听到邻居在吵架!”(学生笑)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为写吵架而写吵架好不好?如果能反映家庭问题,写出风波要突出一个中心,记叙描写的同时,要写自己的认识。

师:一件事,一个动作都可以表现一个人心灵的窗口(学生不解的眼神),老师举一例:一个山里娃,第一次坐火车。当他想喝饮料时,却不会开那饮料罐。你们看到这情景,会怎么做?

李攀:真傻,我帮他打开就行了(学生笑)。

师:你能给他帮助不错,但不能说别人傻。当时旁边另一个孩子的母亲见状,取出饮料罐在他面前打开,喝了一口。山里娃马上明白怎么开罐了。从这位母亲的举动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略)

师:很好,一个动作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让人看到美好的心灵。

鸿锦:“这窗口也可以写生活的变化吗?”

师:可以,但是不能把从前的生活写得像奴隶社会。(学生笑)

师:“为什么?”“——太虚假!”

师:凭窗口观察思考,可以抓一景一物,比如桥、路、工业区近些年的变化。注意描写要生动,要写出鲜明的对比变化。从一个窗口可以看“一个世界”。想想还有什么形式可写的?

郑煜:老师,可用记日记那样写吗?

师:好啊!写观察日记,读书日记,跟窗口连一连,观察天文,蜘蛛和蚂蚁的活动都可以,大家思路活一些,作文形式自己选择,多想想,不要只用一种方式思考!

金学荟:我想写读后感。

师:可以啊!在窗口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自己喜爱的书,写读书收获感受。

师:还有什么材料、形式可写的? 给大家一个提示,还可以换换对象来写,文中之“我”不一定都写“我”,可以是——“外婆!”“同学”、“朋友”,“父亲”。以另一个人的身份、角度去记一件事,看一个问题,写生活感受,多新鲜!

师:如果借《最后一课》写续写,那么文中主人就是……生:——小弗朗士,或者韩麦尔先生。“很好很好,思路很多、很活。注意本次作文,还给你一个开头(小黑板文字略),这样给作文增加了难度,那么想想如何把自己要写的材料内容,跟这开头和题目联系呢?看看开头有几个要素:时:“夜”。环境:“窗口”;“柔”不能是夏天雷阵雨;“悄”:静。——那么结尾呢?最好有照应。

师:例如写读书的乐趣和收获,该如何过渡,衔接?

……学生纷纷议论,但没人说。

师:试想想一句名言。

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窗口)。

师:如果写一件难忘的事,想想怎么跟这题目开头连接?

培芳:“夜静静的,但白天发生的事使我的心不能平静……”

师:——很好,这样过渡连接,好在哪里?

生:“以夜的静作衬托”。

师:很好!刚才好多同学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材料、思路,好好构思,写出自己特色的作文。(学生作文见附录)

四、课后反思

(甲)《窗口》这样的命题比较难,我担心学生思路展不开,没东西可写,有的甚至无从下笔。为了启发学生有材料可写,用一个材料让学生讨论点评作过渡,使学生站在这个层面上思考命题,这个方法有针对性,但对优秀学生作用不大。通过师生交流,解决审题问题,同时也启发学生如何选材,并注意详略。续写作文本来是不太难的,但命题与提供的开头增加了写作难度。从审题领悟到运用材料学生不能一步到位。为此师生对话点拨写作思路。“要求”还是需要强调。学生大致能归结几点不错。至于他们各自写什么不能划定框框,所以小结时只点拨可写哪些类型,围绕续写作文特点进行引导。我们课后讨论认为,这种指导比较传统,有明确的思路导向,学生易懂易学,可操作性强。有例文评点讨论作铺垫,学生思维导引循序渐进。相对集中的目标训练,有的放矢,对多数学生来说,掌握方法,领会教师的点拨难度不大。一个心思打一个靶子,效果较好。续写文“要求”讨论总结有利于纠偏。不足的是思维创新度不强,写作难免受到线性思维局限。

(乙)多向思维点拨对于个别反应慢的学生有一定困难,甚至无所适从。因而交流尽可能随意些,多让学生说出一些想法加以引导,使审题点题和生活知识链接,教师的点拨起穿针引线作用。教学流程不可能进行预设什么由浅到深。但关键是遵循学生认知的水平,发挥学生写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环卫工人劳动,旅游见闻、日记、读后感,思路多了,教师机动应变掌控交流的话题,收放有度。师生能和谐、平等、自由交流,点燃思维火花,使之迸发创意。双向交流对学生思维拓展达到了较好效果,从习作情况看“创新”构思效果不错。但从一些习作个案看,立意深度稍显不足,须通过改作和点评来弥补,毕竟交流的目标要激活学生创新意识,并非在个案上深究。交流过程中,“山里娃喝饮料的例子”是随机

出台的,从学生选材构思看,这个例子领悟较好。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点拨正需要这种智慧的点击引导。

点题的技巧是难中之难,不讲不行,解决得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向思维指导在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变换思维角度,强化学生多向能力训练。视角不同,认识程度不同,方式不同,对同一命题就能挖掘出不同的内涵,产生若干感受点,这是思维立体化的重要标志。思维多几个点走向发散,就能更自由选择个性思维,就多一分成功把握,这种指导实实在在鼓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教学思维的单一性,启发学生广开思路,写出立意新,内涵丰富的好文章。例如,李攀是写作较困难的学生,也能写出较优秀习作。上、中、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践中,都可以尝到成功的甜头,兴趣必然越来越好。本人教学活动的宗旨是努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写作上减少灌输,多一些感染;少一些说教,多一些陶冶,让真善美引起他们的共鸣,只有加强悟性,习作才有个性;学生有了思想,习作才有灵魂。

后附学生习作三篇

窗口

陈博炜

夜深了,我托着腮,倚在窗前。外面,雨还在下,柔柔的,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

随着记忆的小流我回到了从前……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外面下着大雨,窗外出现了一个人影:个子不高,有一点驼背,穿着沾满泥点的破旧中山装,正咧着嘴朝我傻笑。他怎么会来这里,家离这可有十几里路呢。可我不想让同学知道这穿着土里土气,又有点傻的人是我爸。便装不认识似的埋头读书了。

下课了,在校园一角。“爸!你怎么会来这啊!看看这打扮!”“天气冷,担心你挨冻,这衣服……”“谁要你送了!行了,行了,快回去吧!别让我同学知道你是我爸,啊!”父亲还带着他贯有的笑容说道:“看会儿你读书再走!拿着,别淋着!”说着还将一把新伞塞给我。

上课了,窗口果然出现了一张傻笑的脸,心满意足的神情。久久地,久久地,父亲阅读着教室里一张张脸,仿佛看着一场精彩的电影。

终于那折了一角的伞从雨中远去,越来越远,直到消失……

“天气越来越冷了,给儿子买件衣服?”妻子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不由自主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喂!爸吗?天气转冷,老房子里冷,到我们这里来一起住吧!您收拾收拾,我开车去接您!

车开到了老家门口。窗口,我又看到了父亲当年的笑容,心满意足的。

点评:

用蒙太奇式的镜头交替展现生活情境,并细腻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思想情感变化、转折构成故事的线索,明快地处理好材料的剪裁,结尾余味很好。整体构思想象合理,情深意切。

施大光老师评荐

窗口

李攀夜,深了。我托着腮,倚在窗前,外面,雨还在下,柔柔的,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我想起了母亲倒下的情形,心里很不平静。

我在家里是一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男孩,父亲和母亲对我很好。我想要一台电脑,爸爸就给我买了。想穿新鞋,新衣服,我哼一声,第二天就有了。父亲和母亲就像是我的下人,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买什么。可是,我的学习却不断下滑,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父亲和母亲想尽办法,给我请家教,上补习班,托在老师家,都没有用。但母亲还不死心。学校里有补习班,老师说去补习的去同学报名,我无动于衷。

母亲说:“你们学校里有补习班,我已经给你报名了,星期六早上八点钟,你要按时去”。“天啊,你们的消息怎么灵通啊。”“不去,已经读了五天的书,还要去上第六天的课,我要死了,不是给你们气死,就是读书累死”。母亲就说:“那再给你请位家教吧!”我说:“你们都不心痛钱啊”。母亲说:“父亲一天挣的钱比你人还要高呢。”我也知道母亲在逗我开心而已。那天,母亲终于病倒了,我和父亲赶忙把她送到医院里,看着母亲倒在病床上,我很心痛,真想倒在病床上的是我,而不是母亲,我一直恨自己不争气,如果母亲不是这么劳累操心,也不会这样,是我伤害了母亲。母亲出院那天,我还在房间里哭呢。母亲对我说:“孩子只要你学习成绩好,我少活几年都可以。”

母亲的爱,使我打开了自己心灵的窗口,也知道了父母亲的爱有多深。看窗外,雨停了,明天一定是个大晴天。

窗口

陈霄

夜深了。我托着腮,倚在窗前,外面,雨还在下,柔柔的,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那天选举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选谁呢?面对空白的纸条,我在思考。老师让我们写下班里的三名三好生,同学们都在议论着。教室里人声鼎沸。

这次选举,我希望自己入选的念头更强了,弄得自己心里也很紧张。在小学里,我一直盼望自己能评上三好生,可是每次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次选举,应该是有希望的。进入初中,我在班里表现不错,可同学会选我吗?可不可以选自己?不禁陷入了沉思。直到同桌拍了我一下,才缓过神来。还是先选别人吧!于是,我开始比较班上的同学。他,蒋益帆,白胖胖的脸,一头短而平的头发,一个平凡的同学,但她的成绩却令人刮目相看,那种好学精神更令人软佩。这回儿,他却能沉得住气,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写作业。突然,一个同学叫起来:“夏卓吐了!”此时,蒋益帆忙拿过畚箕跑下楼。不一会儿,他端来干沙洒在地上,再一点一点扫干净。我们班的“自私鬼”林琐说:“益帆,这么脏,你也敢动?真伟大!”益帆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同学吗,就应该互相帮助……”对,该选他,我写下了第一个名字。

过了许久,结果公布了,我竟得了全班最高票。吴奔第二、益帆第三。我想:这次这些同学选我也许因为我在校演讲比赛和现场作文比赛为班级争了光,还有我能在这运动会上尽心尽力。我只是做了些尽可能的事,同学可真记情啊。可我也有许多缺点,应多开展自我批评、取长补短。比如吴奔吧,她上课认真,课后不懂就问,爱学习、爱思考。这点我还不如她。老师对我的评语:学习进取心强,工作负责、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愿落在别人的后头……今后,我要以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再接再厉,与优秀的同学开展竞争,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选举,黑板上的票数说明了问题,它是一个窗口,从这里可看到同学对你的评价:在这个窗口我自己的心灵也经历了一次洗礼。

熟语方法点拨及答案

熟语 方法点拨: 一、感情色彩 1.自从中国颁布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2.这伙罪犯万万没想到竟被警方守株待兔,逮了个正着。 3.贪官的贼船是上得下不得的,一旦上去,就只能与污吏们同舟共济,一道覆灭了。4.美国在中国南海搞间谍飞行闯了祸,倒说中国飞机飞行不规范,这简直和寓言中的狼硬说小河下游的羊弄脏了上游的水异曲同工。 5 6 7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8.谭嗣同愿意成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就少了些刚烈。 9.这个盗窃犯罪团伙作案范围遍及全县各乡,所窃物品包罗万象。 10.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赌博窝点。 二、特定方向 1.这个商店商品齐全,可谓汗牛充栋。 2.在你的居室里,挂上这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3.这幅画上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4.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5.博物馆开放之后,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6.战地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使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对伊拉克人民遭受的苦难寄予深深的同情。 7.在研讨会上,李老师首先发言,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8.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9.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随之,浓烟滚滚,火光映天。10.一幅名为《扬帆》的作品以其独特而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一等奖。 三、分析语境 1.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2.会议休息时,他的水果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3.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4.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5.福建人与福建企业的鱼贯而入,形成了福建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的大量外流。6.这项新规定颁布一年多,已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7.长此以往,我们终于使澳门有了一个更为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 8.正月十五的灯会,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几千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五彩缤纷,真让人意兴阑珊。 9.责任编辑说:“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版珠其他环节,我就望尘莫及了。”10.到第一线采访的通常是刚参加工作的“小萝卜头”,老编辑则通过手机向他们面授机宜。 四、忌望文生义 1.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一分钟。 2.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保持朋友关系。” 3.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4.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5.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6.听到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的好消息,老李手舞足蹈,得意忘言。 7.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8.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犯而不较,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9.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10.那年高考,期期艾艾盼来的竟然是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五、辨语法功能 熟语的使用,还应注意熟语的语法功能,习惯用法,否则会造成搭配不当,或者重复累赘,或者否定失当等等。 1、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2、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3、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4、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5、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6、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查找制造白色粉末的来源。 7、他看到自己的这次考试成绩进步如此明显就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 8、他被敌人关进监狱,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情况下,也没有说出我军的联络方式。 9、李娜作为亚洲最出色的网球运动员,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10、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如果我们不居安思危,不奋发图强,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11、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12、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虽然与技术先进国家比起来还是落后,但跟解放以前可以同日而语。 13、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付,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SNPs检测方法比较

一、定义 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olymorphisms ,SNPs),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 序列多态性。 二、SNPs的研究意义 遗传标记 具有已知性、可遗传性、可检测性,用于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鉴定。 基因多态与疾病相关性 研究SNPs 本身对机体的影响,尤其是疾病的易感性、个性化医疗。 三、SNPs检测方法的分类 1、测序方法:常规测序,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微测序(SNaPshot) 2、基于杂交的方法:Taqman 探针法,Microarray 芯片法, 3、引物延伸:MALDI-Tof,dHPLC(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4、以构象为基础的方法:RFLP,SSCP,DGGE 5、溶解曲线:HRM(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技术) 四、各方法概述与比较 测序方法 1、测序方法------ 一般测序和焦磷酸测序 步骤: 序列比对-- 引物设计-- DNA 提取-- PCR - 割胶纯化-- 直接测序或装克隆测序。 优点: SNP 分析金标准,能发现已知SNP,也能发现未知SNP。 缺点: 每个样本的每个位点均需要经PCR 扩增,跑胶,然后切胶纯化,再测序。步骤多而分散,成本较高,工作量大,周期长,价格昂贵,不适合大样本多位点检测。 2、测序方法------微测序方法(SNaPshot) 微测序流程: 1).设计PCR 扩增含SNPs 位点的一段DNA 2).对PCR 产物进行纯化(去除引物和dNTP) 3).引物延伸 4).延伸产物检测(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光检测法、凝胶为基础的荧光检测法、质谱分析法、变性高压液相色谱法等) 优势: 类似普通测序,但10 个位点PCR 产物同时引物延伸,通量增加。 劣势: 前处理等同普通测序:每个样品的每个位通过点都需要PCR预先扩增,跑胶,割胶,DNA 纯化。不同是10 个位点可以同时测序,提高了测序效率,但对延伸引物要求极高,如每个引物有4-6 个碱基差异,不能有互补区段,还要相同条件延伸,除厂家已经验证的少数位点外,很难自己设计针对新位点的检测。多个分散步骤,费钱费时,易出错。 3、测序方法------费用成本组成: ?基因组DNA提取费用

四种常用探伤方法特点及区别

四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无损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液体渗透检测(PT)及X射线检测(RT)。 超声波检测(UT) 1、超声波检测的定义: 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2、超声波工作的原理: 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3、超声波检测的优点: a.适用于所有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 b.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 c.缺陷定位较准确; d.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e.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f.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使用较方便。 4、超声波检测的局限性 a.对试件中的缺陷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仍须作深入研究; b.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 c.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d.材质、晶粒度等对检测有较大影响; e.以常用的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检测时结果显示不直观,且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 5、超声检测的适用范围 a.从检测对象的材料来说,可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 b.从检测对象的制造工艺来说,可用于锻件、铸件、焊接件、胶结件等; c.从检测对象的形状来说,可用于板材、棒材、管材等; d.从检测对象的尺寸来说,厚度可小至1mm,也可大至几米; e.从缺陷部位来说,既可以是表面缺陷,也可以是内部缺陷。锻件是金属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铸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的方向。 磁粉检测(MT) 1.磁粉检测的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常见术语: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chnique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兴趣是英语教学中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英语教学中最好的老师 摘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德国教育家茅斯多惠曾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爱动爱玩、爱唱爱跳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趣味活动,多采用游戏教学和活动教学等手段,让他们在又说又唱、又蹦又跳中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激发学习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积极、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去,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培养创设情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心理学上提到,所谓兴趣,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现象。兴趣的基础在于需要,对需要的满足就是成功,这种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即产生新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兴趣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这就是求知欲。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英语语言习惯的形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记忆。因此,英语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英语教师的情感认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那么他们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习热情就会高涨;相反,学生讨厌某位教师,就不会喜欢听他的课,甚至在上课时间捣乱,那么在课堂上就很难提起兴趣。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老师慈祥的微笑和宽容,既会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学生走近老师的动力。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动学生去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小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把爱注入学生心田,具体通过教学环节中的动作、语言、表情、姿态乃至眼神传递给学生,才能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幸福的情感,因此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都有体会,当认知水平较低、学有困难的学生表达辞不达意时,教师应鼓励说:“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可就是语言未能组织好。”,“你再想一想,我相信你一定会答得很好!”。

小说情节考点归纳及方法点拨

小说情节考点归纳及方法点拨(一)|高考阅读 小说情节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三“欧?亨利”式:是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所以又习称为“欧?亨利”式。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情节安排的常见技巧: (1)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而高考所选的大都是篇幅不长的小小说,此种技巧值得重视。 (2)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3)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方法归纳 1.小说情节概括题 把握情节是读懂小说的第一步。所以阅读小说时,把握小说内容,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部分)。 思路引导: (1)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2)答题时对事件的概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略)。 (3)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与概括的顺序,做到有的放矢、先后有序。

各突变检测方法比较

1、RNA酶A切割法(RNase A cleavage)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源双链核酸分子RNA:RNA或RNA:DNA中的错配碱基可被RNaseA切割,切割产物可通过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当RNA探针上错配的碱基为嘌呤时,RNaseA在错配处的切割效率很低,甚至不切割,而当错配碱基为嘧啶时,则其切割效率较高。故如果仅分析被检DNA的一个条链,突变检出率只有30%,如同时分析正义和反义二条链,检出率可达70%。该法需要制备RNA探针,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但可用于1-2kb 的大片段进行检测,并能确定突变位点。于这些优越性,它仍被作为一种经典方法用于对未知突变进行分析。 电泳法(不能确定突变位点,都要通过测序等解决) 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双链DNA 分子在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其迁移行为决定于其分子大小和电荷。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能够被区分开,但同样长度的DNA 片段在胶中的迁移行为一样,因此不能被区分。DGGE/TGGE 技术在一般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础上,加入了变性剂(尿素和甲酰胺)梯度,从而能够把同样长度但序列不同的DNA 片段区分开来。一个特定的DNA 片段有其特有的序列组成,其序列组成决定了其解链区域(meltingdomain, MD)和解链行为(melting behavior) 。一个几百个碱基对的DNA 片段一般有几个解链区域,每个解链区域有一段连续的碱基对组成。当变性剂浓度逐渐增加达到其最低的解链区域浓度时,该区域这一段连续的碱基对发生解链。当浓度度再升高依次达到各其他解链区域浓度时,这些区域也依次发生解链。直到变性剂浓度达到最高的解链区域浓度后,最高的解链区域也发生解链,从而双链DNA 完全解链。如果不同DNA 片段的序列差异发生在最高的解链区域时,这些片段就不能被区分开来。在DNA 片段的一端加入一段富含GC 的DNA 片段(GC 夹子,一般30-50 个碱基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含有GC 夹子的DNA 片段最高的解链区域在GC 夹子这一段序列处,它的解链浓度很高,可以防止DNA 片段在DGGE 胶中完全解链。当加了GC 夹子后,DNA 片段中基本上每个碱基处的序列差异都能被区分开。 3、PCR-SSCP法单链构象多态性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是一种分离核酸的技术,可以分离相同长度但序列不同的核酸(性质类似于DGGE和TGGE,但方法不同)。 实验步骤 利用PCR从提取出的DNA中扩增16S rRNA基因。 利用λ-外切核酸酶消化掉一条链(其中一个PCR引物被磷酸化,这条链将被去除)。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可用于预筛选克隆文库。 可对其中的某一个条带进行测序,并与数据库中已知序列比对。 原理:单链DNA在中性条件下会形成二级结构,这种二级结构依赖于其碱基组成,即使是一个碱基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并引起在非变性电泳条件不同的电泳迁移率。 4、杂合双链分析法(HA) 由突变和野生型DNA形成的异源杂合双链DNA在其错配处会形成一个凸起,在非变性胶中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第20卷第12期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2月29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于晓明,胡雪峰,迟丽娜 (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1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08~2009年性病门诊138例确诊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7musT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7rPPA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38份血清中,98份血清TRUST阳性,17份经抗梅毒治疗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132份血清为阳性。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嗍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两种不同方法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 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34(2009)12—0029—02 ComparisonoftheDifferentMethodsExamingTreponema/YUX/ao—ming,HUXue一乃ng,CHI 厶一//Harbin242HospitalofAVIC,Harbin150066,China Abstract0bjL吣tive:toselectthebestscreeningmethodsuitingforblooddonorsbyassessingthevalidityof TRUSTandTPPA.Methods:TRUSTWasusedtoscreenpatientswithsyphihsfromblooddonors。andTPPAWagusedto confirmedpositiveresultsdetected byTRUST.Results: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TRUSTwere39.02%,3.03%,and60.98%respectively.111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EUSAwere 98.73%。20.59%and1.22%.Conclusions:ThecombinationofTRUSTandELISAisthefirstchoiceto∞reenpatients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Moreovertllisscreeningcontributestobloodsafety. KeywordsTreponema:TRUST;TPPA l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8例患者均为性病门诊确诊者,其中男83例,占印.14%,女55例,占39.86%。I期梅毒68例,Ⅱ期梅毒51例,Ⅲ期梅毒19例。年龄18~72岁,平均32岁。 1.2试剂TRUS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TRUST试验:室温下,生理盐水稀释至l:32,每孔滴加心磷脂抗原,100次/min振荡器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确定其阳性滴度。TPPA试验:室温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液将血清稀释,分别加入致敏和未致敏的明胶颗粒,孵育2h观察结果。 2结果 结果判定:TRUST过筛试验在漆圈中出现肉眼可见红色凝集块为阳性;若红色颗粒均匀分布未见凝集为阴性。TPHA确证试验(凝集)++++:红细胞形成膜状覆盖整个孔底,边缘形成皱褶;(凝集)+++:形成膜状覆盖部分孔底;(凝集)++:形成膜状,边缘成圆环;(凝集)+:成薄膜状,周围边有粗大圆环;(可凝)±:成纽扣状,中心稍薄;(不凝集)一:成光滑扣状结果表1。表l138例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试验结果(例%) 从表1两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138份样本中。TRUST法检出111份,占80%(11138);TPPA法检出133份,占96.4%(133/138);抗TPPA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法。 3讨论 从表1中可看出68例I期梅毒血清,TPPA阳性64例,阳性率94.1%,与顾伟鸣悼1报道的96.3%结果相近,TPPA对I期梅毒的敏感度为94.1%,对I期梅毒的敏感度高于TRUST。TRUST具有操作简便、报结果快、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当梅毒患者经抗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TRUST试验所用的抗原是从牛心提取的心磷脂和从鸡蛋黄提取的卵磷脂及胆固醇组成,中,结果清晰易读,稳定性好:缺点是许多因素影响结果,高脂皿症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血清均可干扰出现假阳性结果,而且该试验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存在生物学假阳

二恶英检测分析方法比较

二恶英检测方法比较 二恶英化合物(简称二恶英)是剧毒有机污染物。人体长期低剂量接触,会导致癌症、雌性化、胎儿畸形、糖尿病等疾病。自比利时发生二恶英食品污染事件和《POPs公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署以来,二恶英检测与污染防治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二恶英检测属超痕量、多组分检测,对特异性、选择性和灵敏度要求极高,被认为是当代化学分析领域的一大难点。 美国较早开展二恶英检测研究,现已制定出一系列的检测标准。欧洲和日本也相继研究和制定了二恶英检测标准方法。我国目前正处于二恶英基础研究的起步阶段,尚未提出相关检测标准和方法,因此亟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二恶英检测方法和体系。 2 二恶英检测方法 2.1化学仪器分析方法 在200余种异构体中分离出17种有明显毒性的二恶英,分别测定其浓度或含量。将浓度或含量乘以每种二恶英的毒性因子(TEF)就可以得到总毒性当量(TEQ)。该方法的一般程序包括采样、提取、净化、定性定量。 2.1.1 采样 样品的取样量由样品类型、污染水平和方法的检测限而定。各国对采样程序都单独编制了标准方法。 2.1.2 提取 为了测定提取净化效率和校正分析丢失,首先加入17种13C-PCDD/Fs采样内标和37Cl-2,3,7,8-TCDD净化内标。溶剂选择和提取步骤取决于样品类型和净化方法,如在处理废弃物焚烧飞灰时溶剂选取石油醚/甲苯/二氯甲苯,在处理脂肪样品时溶剂选取二氯甲烷/己烷。提取步骤一般包括溶解、振荡、混匀和萃取。索氏萃取是传统的提取方法,广泛应用于检测飞灰、鱼、牛乳和脂肪组织样品中的二恶英。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SFE)、加压加热型的高速溶剂萃取装置(ASE)和微波萃取方法也用于提取样品中的二恶英,并有大量对比实验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3,4]。 2.1.3 净化 为了除去大量干扰物质,目前大多采用色谱法进行净化。色谱法通常将分配处理柱和色谱柱串联使用,包括酸或碱处理、硅胶柱、氧化铝柱、佛罗里柱和活性炭柱的二次净化,具体操作因样品类型和基质性质而异。目前,一些实验室正在开发一次性多层柱(如微型氧化铝柱)和HPLC净化方法来简化净化过程。净化后要加入15种13C-PCDD/Fs定量内标和2个13C 标记的用于确定色谱保留时间的内标[5]。 2.1.4 定性定量 通常定性检测采用2类不同极性的色谱柱。首先用非极性或弱极性固定相将氯原子取代数相同的二恶英化合物分为1组,然后用极性固定相分离其中的异构体,最后通过对17 种标记的和未标记的标准样品实施比较,获取保留时间。定量检测主要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技术(SIM),以13C稳定同位素为内标,根据测量目的用质量校正程序校正质谱模式、分辨率

英语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英语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 任务型教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3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 4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6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7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8 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9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伯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10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 实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纽上,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1读书指导法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每一个英语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通过近几年的英语教学,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 首先,作为一个老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张扬、最健康、最阳光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发音,确实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有位成功人士谈他学英语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 要突破语音关,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弱读等在口语表达时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应录下自己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唯有耐心、

方法点拨整式的乘法

●方法点拨 [例1]计算 (1)(-3.5x2y2)·(0.6xy4z) (2)(-ab3)2·(-a2b) 点拨:先确定运算顺序,再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1)直接作乘法即可,(2)先作乘方运算,再作乘法运算. 解:(1)(-3.5x2y2)·(0.6xy4z) (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相乘)(不同字母相乘)(在x2·x中,x的指数是1,不要漏掉) =-2.1x3y6z (2)(-ab3)2·(-a2b) =a2b6·(-a2b)——先算乘方 =-(a2·a2)(b6·b)——再算乘法 =-a4b7 [例2]计算 (1)a m(a m-a3+9) (2)(4x3)2·[x3-x·(2x2-1)] 点拨: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2)中用到了幂的乘方,单乘多及去括号几种运算公式及方法,要一步步进行. 解: [例3]计算 (1)(2a+3b)(3a+2b) (2)(3m-n)2 点拨:这两题都需运用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计算,能合并同类项的要将结果化到最简的形式.注意第(2)题要化为多乘多的形式. 解: (2)(3m-n)2注意乘方的意义 =(3m-n)(3m-n) =3m·3m-3m·n-n·3m+n·n

=9m 2-3mn -3mn +n 2 =9m 2-6mn +n 2 [例4](1)(-3 1xy 2)2·[xy (2x -y )+xy 2] (2)(-3x )2-2(x -5)(x -2) 点拨:对于混合运算,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乘方运算,每次运算后的结果要打上括号才能进行下一步运算. 解:(1)(- 31xy 2)2·[xy (2x -y )+xy 2] =9 1x 2y 4·[2x 2y -xy 2+xy 2] =9 1x 2y 4·(2x 2y ) =9 2x 4y 5 (2)(-3x )2-2(x -5)(x -2) =9x 2-2(x 2-2x -5x +10) =9x 2-2(x 2-7x +10) =9x 2-2x 2+14x -20 =7x 2+14x -20 说明:一般来说,为了简化运算,能合并同类项的可先合并同类项,减少项数,再进行下一步的运算. [例5]解下列方程 8x 2-(2x -3)(4x +2)=14 点拨:利用多乘多法则将方程左边部分化简,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x . 解:8x 2-(2x -3)(4x +2)=14 8x 2-(8x 2+4x -12x -6)=14 8x 2-(8x 2-8x -6)=14 8x 2-8x 2+8x +6=14 8x =8 x =1 [例6]长方形的一边长3m +2n ,另一边比它大m -n ,求长方形的面积. 点拨:先分别求出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面积.列式的时候,表示每条边的多项式都要用括号括起来. 解:长方形的宽:3m +2n 长方形的长=(3m +2n )+(m -n )=4m +n 长方形的面积:(3m +2n )·(4m +n ) =3m ·4m +3m ·n +2n ·4m +2n ·n =12m 2+3mn +8mn +2n 2 =12m 2+11mn +2n 2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12m 2+11mn +2n 2.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 1.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即TBLT这是新课标之后实行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这个意识半会儿说不清楚,你得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成功了,这个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会很好。 2.五步教学法: Step1Warming up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Step3Presentation Step4Practice Step5Post Task 3.五指教学法:RPCPP Step1Review Step2Presentation Step3Consolidation Step4Practice Step5Project Presentation 4.3P教学法 Warming-u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Homework 5交际型教学Communicative Teaching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谈一谈英语学习方式 前面提到四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型学习、探究学习。下面就对它们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个介绍是提纲挈领的介绍,涉及不到十分具体的技巧。关于技巧方面可以在培训班另安排时间深入探讨。过去(甚至目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方式。《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这里介绍的四种学习方式,不是全部的学习方式,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这里介绍四种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其他学习方式不好,或者无效,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交替使用、综合使用。而且,教师讲解也不是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地位,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方式或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合作学习或者称为共同学习,用于外语教学,基于以下几个理念。 一、课堂外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合作,课堂教学就要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二、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就是合作行为。语言哲学里提

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方法谈

小学英语趣味教学方法谈 关键字:趣味教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以情景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入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综合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正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上课时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然而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无不渗透于每一节课,每一次激励、每一个机会、每一个眼神之中;渗透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形象之中。因此,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富有趣味性,以迎合学生的兴趣。基于此,我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寓学于玩,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Pla y with the English,我想出种种方法让学生和英语交朋友,与英语做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结合英语活动教学法,采用“大小声”“猜拳”、“看嘴型猜单词”、“击鼓传花”、“找朋友”、“造句子”等游戏活动,以活泼有趣的游戏形式与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读和识记单词,让学生在玩乐中快速有效、轻松愉快地记住新单词。具体做法如下:

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01T09:20:22.6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杨占甲[导读]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导入2003版的EXCEL,并对其进行Student-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杨占甲(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080-01 【摘要】目的采用传统的魏氏法和倾斜管法两种方法来测定红细胞的沉降率,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采集100例血液标本,对这100例血液标本同时采用倾斜管法和魏氏法两种方法进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很好。结论采用倾斜管法对红细胞的沉降率进行测定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可以在特点的条件下使用,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魏氏法倾斜管法红细胞沉降率相关性分析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速度的指标,简称为血沉,英文表示为ESR。一个健康人红细胞沉降率通常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有大幅度的升降变化,而在很多病例情况的干涉下,红细胞沉降率会表现出明显的增快。血沉检查时非特异性试验的一种,但即使如此,将血沉结果与临床资料相互对照显示,血沉检查在临床上很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炎症,患者病变是否有活动性等等,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参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也常常采用血沉检测的方法来作为试验诊断的方式。在进行红细胞血沉率的测定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记过,所以可以理解,在医院中,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沉测定时,并不是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和诊断,而是当护士对患者抽血后,立刻将血液移到无菌处置室来进行血沉测定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护士可能同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处理,便不能保证在准确的时间1h读取血沉值,可能晚些甚至将其以往,有鉴于此,本文介绍另一种测量血沉的方法:倾斜管法,并在此将倾斜管法和魏氏法进行血沉比较分析。魏氏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常规方法,将倾斜管法与魏氏法进行比较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06年~2011年诊科病房的患有不同性质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7岁。 1.2方法清晨,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从患者身上抽取血液,抽取患者的3.2ml的血液,并将其与3.8%枸橼酸钠溶液混合,枸橼酸钠溶液的体积控制在0.8ml,与此同时向其中注入两支魏氏血沉管至“0”刻度,结束后,将其分别放置在两个魏氏血沉架上,在放置时,两支试管放置的方式不同,其中一个按照常规方法放置,即垂直放置,1h后要低于血浆段的高度进行读取并记录,另一个要放置在特定的自制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架子上,保持倾斜45°角,并于10min后将血沉值读取。 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导入2003版的EXCEL,并对其进行Student-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经过1h后采用魏氏法测得的血沉值平均为33.12±32.556mm/h,而经过10min后采用倾斜管法测得的血沉值平均为33.39±32.509mm/h,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Student-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t=0.59,P=0.52>0.05),对两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7,数据显示两者相关性较好。 3 讨论 测量红细胞沉降率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将血沉结果与临床资料相互对照显示,血沉检查在临床上很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炎症,患者病变是否有活动性等等,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参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也常常采用血沉检测的方法来作为试验诊断的方式。魏氏法是最经典最传统最常规最可靠的检测血沉的方法,魏氏法也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常规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魏氏法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手工操作,而且对观察记录的时间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人们近年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省事的测量血沉方法,比较熟悉的是采用自动电子血沉仪,这种电子血沉仪虽然更加便捷,且检测的时间也不长,但所得的检测结果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仪器的成本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可以普及。倾斜管法对仪器并没有新的要求,而且检测的时间短,仅需10min便可,且检测结果可以直接读出来而并不需要进行换算,从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倾斜管法与魏氏法几乎没有差别,相关性较好,对于血沉增高患者结果更加明显,所以倾斜管法适用于血沉增高患者或者需要经常复查血沉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动态检测。 参考文献 [1]陆金春,李春德,黄宇烽.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2]卢雁英,赖桂凤,郑丹丹.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3):14-15. [3]马翠萍,魏以壁.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0):132-133. [4]李恵,高洪国,张元梅.两种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方法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7):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