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间游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

福建民间游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
福建民间游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

民间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历程 摘要 中国历史悠久,地广人多,长期的创作与积淀,使中国民间文学成为一个令世界钦羡的巨大宝库。中国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影响深广。从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周代的民歌民谣开始,各民族历代都有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产生、流传。中国的民间文学是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学,它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根”。本文主要从民间文学的起源、传承与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当代,对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作简要梳理。 关键词:民间文学发展历程 一.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起源——原始社会 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口头文学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文化还是混沌一团的统一体,所以民间文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活动,它与初民的劳动、语言、宗教、游戏、风俗、阶级斗争和人际交往等紧密连成一体。 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二是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三是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原始的口头文学当然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留到今天,我们现在只能根据考古文物、古籍上的零星记载和当代原始民族的口头文学来推测它们的形态。 关于原始歌谣的起源,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民曾经有过无数的歌谣创作,可惜他们那原始的歌声,与他们那粗犷彪悍的舞姿一起早已随着时间飘逝了。而神话的起源,既与先民们为争取生存而与大自然的斗争有关,也与人类心理的特定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对民间传说和故事的起源,原始人关于神的故事即神

话,其讲述多与特定的宗教活动有关。因为对神的虔诚,使他们在讲述这类神圣故事时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一点已为大量的田野调查所证实。因此,他们在平时的闲暇中,很可能会讲一些较为轻松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传说与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的神话逐渐衰亡,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逐渐成为民间文学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叙事作品。 中国民间文学的源头,发轫于原始时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些直系先祖们的创造。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出土的古人类文化遗迹,从腊玛古猿到北京猿人,从旧石器文化到青铜时代,从无文字社会到狭义的历史时代,有一条较明晰的文化进化链,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一个文化传统。 二.先秦古籍对民间文学资料的记录与保存 先秦时期,古籍杂陈,很多民间文学资料从这时起就有了零散的记载。先秦古籍里,记载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当首推《山海经》。很多重要的神话都赖此书得以存其大概,这些神话,脉络清晰,情节生动,不仅富于想象,而且包含有部族观念、图腾信仰,展现出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和不同时期的神话形态。但这些先秦古籍并不是专门的神话书籍。 与神话相比,先秦古籍中所保存的歌谣更为丰富。除后人记录的生动概括了古人狩猎活动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以及《孟子》引《尚书·汤誓》所载相传为反对夏桀虐政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等外,《周易》里还保存了不少周以前的民间歌谣。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认为是我国采风之始。《诗经·国风》号称十五国风,有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曹、桧、豳等地民歌一百五十多首,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地区,是中国古代民歌的总汇。《国风》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各地的民间创作,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愿望。《诗经》可以说是先秦时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民歌,与之相隔大约四百年左右的《楚辞》,则可以看做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方民歌的代表。《楚辞》在我国歌谣学方面的一大贡献是保存了楚歌,即楚地民歌。 除古代神话、民歌外,先秦古籍中还记载有大量的寓言。战国时代是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寓言创作的黄金时代。

音乐:汉族民歌分类

音乐:汉族民歌分类 中学阶段应该注重对孩子们的乐理知识教学,本文根据福建教师招考中考试大纲对小学音乐的要求,梳理了汉族民歌分类,方便大家更加顺利地开展学习。 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1.按体裁形式分类 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2.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

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3.风格色彩分类法 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二、常见题材类型 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1.劳动号子又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2.山歌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神歌。

论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论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摘要]东方文学又称“亚非文学”,就亚非文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分别就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和近现代亚非文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近现代亚非文学 [正文]伴随着16,17世纪欧洲人发现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一些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我国习惯上将世界分为欧美和亚非拉两大阵营,与此相应,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长期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将东方文学称为“亚非文学”。而亚非文学的发展历程又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和近现代亚非文学。 一,古代亚非文学的内容及特点 与西方古代文学导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传统、具有明晰性和统一性的特征相异,古代东方文学的范畴是一个包涵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它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4000至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个时段,即东方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其辽阔的地域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到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条件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相互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在古埃及,关于太阳神拉的创世神话和自然繁殖之神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内在深层地主宰着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他们敬畏自然、繁衍生命的原始宗教意识。他们的宗教观把生命视为死亡之前经过一个预定阶段而将最终到达其终点的过程,故对死亡关注的热情远超过现世生活,死者的尸体被制成木乃伊放置于灵柩内而经久不朽,并随葬放入指导亡灵顺利通过冥国考验性质的诗,以祈求获致灵魂的永生,这些诗作汇集成庞大的宗教诗歌集《亡灵书》。古巴比伦宗教继承和发扬了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传统,与古埃及宗教一道,并称为世界上具有最古老文字典籍的宗教。古巴比伦神话渊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其最重要的神话《埃努玛·埃立什》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创世神话,为后世的创世神话如《旧约·创世记》和古代希腊赫西奥德的《神谱》提供了范本。古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圣典《旧约》中关于天地起源、人类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的神话,早已成为人类象征性地阐释主体及其客体最富想象力的典范。印度最古老的《吠陀》诗集中的神话传说、颂神诗、祭仪诗与咒语等不仅是印度古往今来各教所尊崇的经典(如吠陀教和婆罗门教等),同时也是印度人最早的文学创作。由此可见,上述古代东方各国最初的文学作品,均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宗教经典,那些虽非纯粹宗教文本的神话、颂诗和故事等无不与神灵崇拜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仍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意味和宗教想象。 二,中古亚非文学的内容及特点 中古文学指的是亚非封建社会的文学。东方各国在公元2、3世纪至7、8世纪确立了自己的封建制度。形成了东亚、南亚、西亚北非三个文化圈。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中古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灿烂的局面。 中古亚非文学,因国度、地域、民族、历史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从整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得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得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得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得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得了解,对民间文学得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得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得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得珍惜、热爱之情与保护民间文学得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得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得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得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得基本知识与理论,内容涉及到 民间文学得含义、性质;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民间文学得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具体得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得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得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得理解与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得主要内容与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得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得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得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得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得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得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得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得含义。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得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得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得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成就与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得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得方法搜集整理身边得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识记:神话、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自然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日月神话、开辟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 话、民族起源神话等关键概念。著名神话得基本情节。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能简述中国民歌的发展概况。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3、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教学重点: 对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 表演《过滩号子》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国汉族民歌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丽的珍宝。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远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诗经》;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小令”;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等,他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放射着永远不灭的光芒。 民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反映生产劳动的;反映爱情、婚姻的,如《小河淌水》;反映日常生活的;逗趣、启智的;歌唱历史传说故事、景物古迹的等。 (师):由于各地区不同的具体生活方式及编唱条件和思想内容的表现要求,使各类民歌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音乐性格特征,从而形成了各类民歌的体裁,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二)、欣赏号子音乐: (多媒体播放音乐并展示画面) (要求听赏、体验,讨论交流,归纳号子的音乐特点) 1、《黄河船工号子》 (1)音乐特点:音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短小精悍的北方“吆号子”。 (2)音乐主题:生动地展现了黄河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2、《澧水船夫号子》 (1)音乐特点:曲调复杂多变、富有气势,悠扬 (2)音乐主题:生动地反映了澧水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3、《黄河船夫曲》[补充欣赏] 4、《靖江打麦号子》[补充欣赏] 5、归纳: (多媒体展示) [号子]: (1)概念:是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

民间文学

搜集整理大兴安岭民间文学,对于继承和利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要。然而,近年来发现我区一些民间文学工作者(主要是搜集整理者和编者)在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实际操作上存在某些误区,其突出表现是:混淆了神话、故事、传说的概念,三者常常纠缠在一起,搜集整理时把握不准各自的特征,编成书稿时也出现内容的混杂和目录上的交叉;把搜集整理过程当成了再创作的过程,情节的随意演绎和语言的文人倾向成为一种硬伤;在搜集整理谚语时忽视了谚语的地域性,误把中国南方或中原地区甚至更加广为扩传的谚语当作我区少数民族的谚语;不同的传说、故事中出现人物和情节的雷同;在整理故事、传说的篇尾附上整理者个人的感慨、抒情类语言甚至附上一段所谓的诗,成为不折不扣的蛇足;对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评价不科学、不严肃,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违史实;对涉及到国际关系的某些事件的文字处理上缺少慎重的态度,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理论上的模糊和在操作层面上缺乏严谨的科学性。因此,亟需理论上的澄清和实践上的探究。 神话、故事、传说是民间文学中的“三大家族”,它们姓氏不同,成员各异,但如何界定和区分? 神话是文学创作中一种极古老的口头艺术形式。全世界的民间口头文学研究者们曾经给神话下过的定义多达一百几十种。但是,这些定义往往不是建立在科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因而各有缺陷。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一直把两个人关于神话的定义确立在指导地位,这两个人,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高尔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高尔基则对神话的概念进一步作出简括的解释和说明:“神话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艺术概括中的反映。”(高尔基:《苏联的文学》)由此,我们可以归纳神话的特点并借以同传说和故事加以区别:其一,神话产生的主要时期是在原始公社以前,因此,神话的内容是古老的。如果我们搜集整理了一篇黑龙江流域人民同沙俄侵略者抗争的民间口头艺术作品,尽管其中有某些幻想的色彩,但也并非神话。其二,神话的内容、情节富于幻想性,但是,透过这种幻想成分却能很明显地窥察古代的现实生活情景,如女娲造人的神话让我们联想到古人制陶的生活。 什么是传说呢?我国当代权威的民间文学专家乌丙安教授指出:传说“是与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的或与地方事物(名胜、古迹、风俗、地方特产或常见事物)有关联的幻想性散文叙事作品。”如大兴安岭的嘎仙洞的传说、李金镛的传说、北极光的传说。传说的一个最突出特征,就是传说中的一切虚构因素、幻想成分、奇异形象总是要与一定的可信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民间故事的概念,前苏联口头文学专家开也夫有比较稳妥的论述:“广义地说来,有着假想的内容、散文的形式的口头艺术作品就叫做民间故事。狭义地说来,仅只是幻想的故事叫做民间故事。”(开也夫著:《俄罗斯的文学》)据此,乌丙安教授进一步指出:“民间故事中的假想内容时有一些原始观念的痕迹,但整个内容并不像神话那样全部概括着原始人类的认识和观念。民间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几乎很少有附会到具体事物上的,有的故事即使关联到某些事物上,但在内容的基本特色上与传说内容的生活特色也有区别。”(乌丙安著:《民间文学概论》)。这两个论述为我们认识民间故事的特征提供了一把便捷的钥匙。 总之,区别神话、传说、故事,最简要的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了解、运用各自概念的基础上来辨别其特征,如同我们要认识一个人究竟是谁,就要看其身高、体态和相貌等特征一样。但又不能仅见身高相似就认为都是“老王”,仅因其体态类同就认定都是“老李”,而要进行多方面、综合性观察和辨识。认清了基本特征和主要标志,就可以避免混淆和交叉。 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必须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这里有两点应引起特别注意,一是在整理时切不可过分地将语言文人化,人民群众的口头艺术创作语言始终是简朴明快的,而不是委婉朦胧的,更不能有诗化的倾向。我们有的经过整理的民间传说,如叙述到李鸿章同慈禧的对话,使用上了半文半白的语言,这就显然有违于民间口头文学的风格。因此,在这方面,强调“忠实记录”也包括对语言的忠实记录。二是“慎重整理”并不等于不整理,比如在语言的精练上,在情节的真与伪、粗与精上都必须进行整理,但这种整理又必须是尊重基本原型基础上的整理。 谚语也是有地域特色的,就像劳动号子一样。我们林区谚语的突出特色,就是同林木和少数民族生活相联系的,所以搜集整理大兴安岭地区民间谚语也要突出大兴安岭(包括少数民族)的特点,这样才有价值。相反,如果把“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之类的谚语也当做本地谚语来搜集,便没有什么意义了。近年来,笔者接触到一些我区少数民族方面的谚语,这些谚语记录和反映了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婚、嫁和生产以及民间交往的习俗和文化,这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并为现实所用是很有意义的。 在传说中叙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应以史实和正确的历史人物评价为依据,如果在整理时发现对人物和事件的叙述有误,那么就该予以纠正,而不能以讹传讹。比如有的《嘎仙洞传说》,开篇就称“大兴安岭的鲜卑民族远在春秋战国时就逐鹿中原”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中国历史年表明确记载鲜卑人问鼎黄河流域,在山西大同建立北魏王朝(初称代国)是在公元386年。如果说从鲜卑人走出山林到取得建立王朝的条件,这期间有一个比较漫长过程的话,那也不至于前移到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再比如在有的《胭脂沟的传说》里,称李鸿章为“大卖国贼”,这是否妥当,是否科学,是否公允,也有待研究。晚清时期慈禧王朝的割地赔款问题究竟该由谁来承担根本责任和罪名?李鸿章虽为总理大臣,但在慈禧的淫威下他是否有实际上的决策权?这些复杂的问题我国史学界尚且存疑,所以我们暂时也先不给李氏戴上卖国贼的帽子为宜。还有,关于李金镛填江借船的那一段传说,讲李金镛急需粮草而无船可运,便施一计:让百姓把江流堵截,使俄船无法航行,然后李金镛再以此为条件迫使俄人借船运送粮草。这段传说既塑造了李金镛的机智,又揭示了其不择手段,得失兼在,依笔者愚见,还是先不传为好。再说,偌大一个黑龙江,岂是当时随便一些百姓手抬肩扛石料沙土便能填截的?既如此,那截后的江水奔如猛兽如何控制?所以,这传说的可信性也十分可疑。 最后,我想就当代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谈一点看法。民间文学源远流长,至今未曾中断,而且人民群众的口头艺术创作永远是贴近现实的。我们如果忽视了对当代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就会像上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情况那样,导致此项工作的流失和断代,而后则需要一个较大规模的补救过程。当代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传说、故事、笑话(手机短信当属此例)、歌谣等。如在大兴安岭流传的抗联支队的传说,开发会战时期的女子架桥连的传说,以及一些先进典型人物的传说,还有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讽刺笑话等,都应引起民间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注意。我们今天把这些东西搜集起来,明天,它们就是一种新的文化财富 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当中,土家族是一个典型的中部民族,主要分部在湘、鄂、黔、渝四个省市邻接地段。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它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除了能征善战外,他们在漫长而又艰辛的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据宋玉《对楚王问》所云:…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下里》大概是楚歌,《巴人》无疑是巴歌。唐代兴起的《竹枝词》,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参考材料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按新修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专业限选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民间文学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学会分析鉴赏民间文学作品,能够区分不同体裁的民间文学,近而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学的珍惜、热爱之情和保护民间文学的责任感、使命感。特根据《民间文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制定该课程的考试大纲。 二、命题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为中国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内容涉及到民间文学的含义、性质;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和原则;具体的民间文学体裁、各体裁民间文学代表作的鉴赏等方面。主要测试学生对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对民间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内容覆盖《民间文学概论》十二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难度中等;题型设计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叙述题、论述题等六大类型;试题分值的分布情况如下: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占10%)、单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占15%)、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占20%)、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占20%)、叙述题(1题,15分,占15%)论述题(1题,20分,占20%);考卷类型为闭卷;考核时间为100分钟。 三、大纲正文: 【考试内容及要求】

绪论 识记:民间文学的含义、范围。 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识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的含义。 理解:民间文学四大基本特征的相互关系。 运用:结合实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识记: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就和特点。 理解: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方法与原则。 运用:运用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整理身边的民间文学作品。 第三章神话

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l、能认真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绚烂多彩的文化百花园中,有一支特别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了解的“汉族民歌”。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劳动号子 1、播放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导出劳动号子的教学内容。 问:这种音乐体裁的名称是什么?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亲身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二)山歌 1、播放《刘三姐》片段,看看“对山歌”的热闹场面和歌手即兴对答的机智表现,导出山歌的教学内容。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山歌的延长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2、比较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 提问:你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旋律各有什么特点? 《赶牲灵》陕北(陕北、山西河套)高亢风趣 《小河淌水》云南清新优美 《赶牲灵》: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小河淌水》:描绘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悠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绪言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1.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 2.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 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从广义来讲,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在中国应包含自古至今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专业音乐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 从狭义来讲,民族音乐则专指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三、民间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 1.口头性是指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情之所至即兴讴歌,见啥想啥就唱啥奏啥;唱词是口头文学,音乐是口头,都不是用笔头书写成的。简言之,是口头创作。 2.集体性是指集体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人口头创作出“原型”后,在传播过程中(共时或历时)经他人改造(即再创造)逐步定型,成为集体创作的成果。一种是在原创时不有二人以上参与,一人一句凑合而成,在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中,二人对唱或集体歌唱的民歌,数人接唱的山歌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3.变异性是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被再创作时)原型发生了变异,有时是局部变异,有时因变异较大,而由母体(原型)产生了子体。 因此在民间音乐中,同一首民歌或乐曲在不同演唱(奏)者的唱、奏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一曲多变,或许多曲调大同小异、小同大异的状况,这是民间音乐创作中变异性的体现。 (二)传承性和演变性 传承性是传统与继承的特征,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观念、音乐形成、表现手法等,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作历时性传递。 这些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因素就是传统。后代继承前代的传统,据此继续向前发展,就是继承性。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一、中国民歌的分类 民歌的分类一直是民歌研究工作中的重点课题,不同的分类方法表明了不同的研究角度。除了音乐学外,文学、历史、民俗学等其他人文学科也要对民歌进行分类研究。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以及研究阶段的不同,民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 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着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1、劳动号子

民歌的一个品种,是伴随着重体力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能够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插秧、车水、打场、打夯、打硪、装卸、挑担、摇撸、拉纤、捕鱼、伐木等。每一种劳动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因而产生不同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一般为一唱众和,也有独唱和齐唱的,唱词多即兴创作。 多种多样的劳动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 《哈腰挂号子》它流行于黑龙江林区。是东北林区抬木号子的一种。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大家一起弯腰把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四人迈右腿,右侧四人迈左腿,形成相对的脚步,边左边唱,随着歌声的节拍向前迈进。 哈腰挂号子—林业号子 领:哈腰挂, 众:嘿, 领: 蹲腿儿哈腰, 众:嘿, 领:挂钩就挂好, 众: 嘿, 领:挺起个腰来 , 众: 哟, 领:不要个晃荡, 众:嘿, 领:老哥儿八个, 众:嘿, 领:抬着个木头, 众:嘿, 领:上了个跳板, 众:嘿, 领:前边个拉着, 众:嘿, 领:后边个催着, 众:嘿,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与中国动漫产业的思考 —民间文学对中国动漫产业的作用摘要: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从20世纪初,到现在,动漫艺术源源不断从民间文学题材中吸收和借鉴。对民间文学题材进行改编或截取成为动漫剧本创作的重要途径。民间文学对中国动漫产业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催生了一批杰出的动漫艺术家,另一方面,它是动漫艺术作品的源泉。 关键字:民间文学、动漫产业 一、中国的动漫产业状况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动漫市场也在随之慢慢壮大,国外动漫产业正在大举的进攻逐步慢阔的中国动漫消费市场,而面对国外成熟的动漫产业,相比中国的动漫产业还正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动漫产业也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早,历史悠久,但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纵观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也有过历史辉煌的一页,但是很遗憾的是都没有以一种产业的发展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民间文学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 动漫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借助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虚拟的时空现象,因而动漫艺术具有假想性和幻想性,而民间文学也具有空想性和假象性,在某些程度上来讲,动漫艺术和民间文学具有相同的共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讲,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非常短暂,历史文化意蕴不浓厚,而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浓缩了数千年来百姓的智慧等精神文化。这就决定了动漫产业的发展要与民间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动漫从起步阶段起就不断地从民间文学中吸取养分。如: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改编创作的,借用了他图的民间文学素材;其后的《铁扇公主》取材于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民间故事,并揉入了民间造型艺术和民问歌谣、戏曲等艺术形式,成为我国第一部,也是亚洲第一部大型动画长片。 从题材类型的角度来看,国产动漫对民间文学的主要种类,如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含童话、笑话、寓言)、民间谚语、俗语等,都进行了大量的借鉴使用,同时也对与民间文学关系密切的通俗文学(含儿童文学)有所涉猎。如:改编自神话的,有《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改编自民间传说的,有取材于侗族民间传说的《一幅侗锦》,开创了改编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先河;改编自沉香“劈山救母”民间传说的《西岳奇童》和《宝莲灯》;改编自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梁祝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台湾);其他典型的还有《老鼠嫁女》、《除夕的故事》、《人参娃娃》、《马头琴的传说》、《十二生肖》等。 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有《神笔》、《渔童》、《孔雀公主》、《百鸟衣》、《九

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罗梅(1971~)女,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生,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中国民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罗梅 我国民歌研究由来已久,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创造新音乐为目的的民歌研究运动”到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七十年代的民歌普查和搜集工作,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大讨论,期间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折,学术成果非常之多。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音乐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众多的传统音乐品类中,民歌不仅地位重要,所占比重也相当之大。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大了挖掘本地民歌资源的力度,民歌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不单是音乐学者对民歌情有独钟,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都将其纳入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学术界民歌研究的相关成果,来阐释目前民歌研究的现状,以期借此探析民歌研究未来发展之一二。 十五年来,很多反映民歌研究新方法和新视野的文章大量出现在国内各大核心期刊中,据笔者对这些期刊的不完全 统计,[1]1994~2009年间共有296篇论文涉及到民歌,[2] 研究范 围涉及民歌的诸多方面,下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归纳和分析。 一、国内民歌研究成果概况(1994~2009年间)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近十五年来民歌的研究成果可以大致分为九类。 (一)民歌的定义及版权问题 此类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民歌的定义、民歌与创作民歌的纷争、民歌版权的归属等。其中余咏宇在《给中国民歌下个定义》一文中,比较了中西方学界对“民歌”的定义,从词源和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出发,详尽分析了各种定义,于中西差异中得出了各自存在的局限,探讨了目前国内民歌研究在方法和视野上的变化,重点强调了在民歌研究中“局内人”和“局外人”视野划分的意义;同时在对民歌、艺术类歌曲和通俗歌曲进行 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歌定义时应遵循的原则。其余大部分文章充分体现了民歌版权问题在音乐界和学术界引起的反响。1994年音乐学界有关王洛宾作品版权的讨论、近年来关于《乌苏里江船歌》署名的争论,包括《茉莉花》的归属问题,表面看都是由于著作权引起的纷争,实际上都是由于民歌定义不同、不同人之间产生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差异导致的,故而将这部分论文放在了该类别中。这些文章讨论了民歌、新民歌和创作民歌间的异同,焦点集中于集体创作、曲调改编和个人创作对“民歌”定义和类属的影响。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所检索到的文章中,很大一部分谈及“原生态民歌”,其源起实质上也是有关民歌的定义问题,但由于这部分文章所占比重较大,同时也体现出多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思路,尤其能清晰地体现音乐学界研究取向的转变,于是将这部分文章整体放入了另外一个类别。 (二)民歌变化的原因 以历史考据居多,主要从政治、历史、文化交流和民族迁徙等各方面考证了民歌产生变化和异文的原因,如《赣南客家民歌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传承关系研究》;另外也有文章论及旅游业对民歌的影响,如《广西文化旅游之兴起对当地壮族民歌的影响》,从表演形式、传播途径、传承方式、社会功能和歌手社会角色的变化等方面肯定了现代旅游业对传统民歌的正面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处于旅游浪潮中传统民歌之前景的乐观态度。 (三)民歌的美学研究和比较研究 其中7篇论述了民歌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态和意境,主要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了民歌主题、歌词内容和表现情感的美学特征,这与民歌的形态研究有所不同。其余13篇都属于比较研究的范畴,涉及不同民族民歌间的比较、同支民歌的 [内容提要]我国民歌研究有着深厚的成果积累,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开展,民歌成为各学术领域的关注话题。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民歌研究从乐理到学理的追求历程,反映了民族音乐学理论对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实践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其他人文学科对民歌的不同关注角度。笔者统计了国内十三种核心期刊15年(1994~2009)来民歌研究的论文,借此进行了归类统计和分析。说明了民歌研究的现实情况,并以个人之见论述了民歌研究的未来趋向。 [关键词]民歌研究/民族音乐学/形态学研究/整体观[内容类别词]民族音乐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怒江傈僳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C0130。

我对民间文学的看法

我对民间文学的看法 ——以电影《日出日落》为例 摘要: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传统民俗文化的展示一直是中国电影里的一大亮点,所以使中国电影具有了浓厚的民俗化意味。中国民间电影里的民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和文化理想,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结晶。《日出日落》是一部以民间音乐为载体,具有深厚民俗文化内涵的电影,为理解民间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 关键词:日出日落;民间传统艺术;民间文学;影视民俗 民间文学是先民们生产生活最直接、最诚实的记录。关于陕北说书艺术的最早起源已无从考据,但应该是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滕文骥导演2005年拍摄的电影《日出日落》就是这样一部吸取陕北说书艺术元素来构建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影片。该片融合了陕北黄土高原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传统说书艺术,讲述了陕北乡村一个说书班子里三个说书艺人辛酸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纠葛,陕北说书这种独特的民间文学在该片中的运用,为烘托影片主题、结构影片风格、塑造银屏形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民间说唱艺术的活化石 陕北位于陕西北部边境,一直深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便遭受着贫困和战争的惨痛,体现在说书这种独特的民间文学里就有一种对生命和历史无以名状的苍凉和悲伤;同时也有一种巨大悲痛之后的大释然。“入土的都在土上站”,这是陕北人对生命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人们看待历史和自身的生活就豁达得多了,幽默得多了,便会觉得陕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是非常大气的。这里边有一种哲人般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千年不变的伤害和绝望带来的。 陕北说书里的“夸张”很多,往往很幽默,很搞笑,表现力极强,通常是是把一件事情的美丑、善恶、强弱、高下等推到极致,让人们从那种放大了的、甚至是变形了的状态一下就感知到这种事物的张力。这种夸张手段的大量运用,与说唱艺术这种特定的直接诉诸人们听觉的形式有关。在陕北,人们把欣赏说书叫“听书”,它和拿一个纸质文本案头阅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能反过来掉过去细细品味。声音艺术“稍纵即逝”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听众的感知和记忆,因而非极尽夸张之能事不能。有时也用一些浅近的类比来说明某个道理、某种心理活动,但比较少,因为相对来说,比喻就要费思量一些。当然,用得最多的还是白描。这是由说唱艺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要让听众一听就明白,就不能用过于含蓄的、逻辑化的或带有心理分析的句子。它必须用最直接、最明快的语言使观众一下就明白艺人讲的是什么,白描就是最好的手段。 除了常见的夸张、类比、白描等手段的运用外,陕北说书的文学价值还表现在它高超的叙事技巧上。正因为陕北说书有如此多的过渡、转折、省略、

民间文学

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是一种由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是民族集体持有可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2、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句,它是熟语的一种,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 2、快板:指篇幅较短的快板书,不注重故事、人物,而以叙事、抒情或议论见长,语言一般通俗易懂,刚健明快,风趣活泼,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以北京数来宝为代表。 4、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包括几个方面:口头传统和表述,即主要指民间文学;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表演艺术等) 5、相声:是以具有显著谐谑效果的“说学逗唱”等语言技艺来描绘、讽刺社会生活、世俗百态的一种说唱艺术。 6、AT分类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 1910年,芬兰的阿尔奈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以及某些其他欧洲国家的民间故事,将这些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该索引发表后,影响很大。 1928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汤普森(Thompson,Smith)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被合称作“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该分类体系将故事类型编为1至2499号,分为五大部分: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 7、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俗语形式,它轻松活泼,幽默俏皮,在民间的社交场合广泛使用,表达着民众旷达乐观的胸怀,有着强烈的喜剧交际效果。(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