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小说乡土小说南师大考研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概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概说

《缀网劳蛛》
主人公尚洁原是童 养媳,后与帮助她逃 离婆家的长孙可望结 婚。 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 爱、博爱与道德、人 性的冲突,表现了顺 其自然,与世无争的 观点。 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 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 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 放出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远;可是等到粘着 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 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 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 再结一个好的。 ...... 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 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任自然罢了”。
艺术特点:
提问:与庐隐 小说比较
不事情节铺排,重写人 物的心理活动; 宣扬爱的哲学,以女性 的温婉之心来观照生活; 风格清新、飘逸、感伤; 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 远、含蓄疑练、诗情洋 溢
二、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 笔名落华生。祖籍广 东,生于台湾,文学 研究会成员。 主要作品: 《命命鸟》、《缀网 劳蛛》、《春桃》等。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周作人:提出一种问 题,借小说来研究它, 求人解决的,是问题 小说

1、时间: 1918—1920 2、代表性作家: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王统照等 3、题材: 家庭伦理、婚姻痛苦、女子地位、儿童问题、 青年问题、国民性改造等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上了现实 主义的创作路向。 写春桃、李茂、向高之间 的情感纠葛。 春桃尤若一个得道高僧, 超越了凡世的清规戒律。 春桃心中,已无男女,众 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 媳妇已非媳妇,一切皆空。 慈爱与宽容,超越世俗的 观念,已经成为了宗教的 “空”的观念。

20年代小说

20年代小说

冰心概况
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5岁时,随父母迁 居烟台,度过了七年多与海为伴的生活。这些 童年时代留下的关于海的回忆,为冰心以后走 上文学道路、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心是20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 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 五年。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她的写作历程, 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 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她开创了多种“冰 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 实实的实践。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 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 译家。
冰心的情感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
一、“满蕴着温柔”——爱的主题 (母爱、童真、自然)《超人》 《春水105》。 二、“略带着忧愁”——伤感情调 (爱在合理的制度下才有效,否 则就是一种悲剧)《去国》表现 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三、“欲语又停留”——委婉的叙述。受传统诗词的影 响。 冰心的小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是现代小说领 域里,继鲁迅之后,稍早于郁达夫出现的出色的文体 家。
庐隐(1898——1934) 1、她是文学研究会的首批会员。创作一开始多 为问题小说,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1921 年《小说月报》第12卷上发表。随后又写了 《两个小学生》《一封信》《灵魂可以卖吗?》 等。但都不太出色。 2、1921年以后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生活为蓝 本,写出了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 以及中篇《海滨故人》,才真正显示出她的个 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 情世界,尤其是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 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
20年代的小说
概述: 从《狂人日记》发表到1919年夏,只有鲁迅和《新 潮》作者少数几人创作现代白话小说。不久,北京、 上海等地的很多报刊陆续刊载现代白话小说,创作 空气开始浓厚。特别是1921年以后,文学研究会和 创造社先后成立并展开活动,更多的专门性新文学 刊物相继创办,小说创作趋于兴盛,并接连形成 “问题小说”、“自叙传小说 ” 和乡土小说等创作潮 流,标志着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的初步丰收和成 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乡土小说+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乡土小说+课件

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文本意蕴
(一)多层面、多角度展开分析
1.文本层面
分析主题意蕴必须立足于文本,在文本内寻找多角度:
(1)形象角度。意蕴总是附着于小说的具体形象中,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 象、事物形象就是两个可以展开的小角度。人物形象有主要人物、次要 人物,主要人物的经历命运、不同性格侧面、性格变化原因、性格形成 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典型意义,是分析的具体抓手。
特色内容不仅包括自然风光与风景,也包括有代表性的人 物角色、能够体现社会风气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乡 土文本中包括体现乡土小说特色、具有人性与人情之美的 典型人物,如《边城》中的翠翠、爷爷等,还有典型情节 与环境描写,如《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有多处关于黄土高 原的景色描写。这些典型内容描写极具地域特色,能够帮 助我们领略民风民俗,体会不一样的乡土风貌,能够丰富 情感体验、增加对自己本土文化以外的其他地域文化的认 同感。
题型知识
阅读要点
乡土小说是我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别具特色的一种小 说类型,创作乡土题材小说不仅是作家们表情达意 的手段,更多的是对故土、对家乡的期盼和向往。 乡土题材小说与其他题材类型的小说最显著的区别 在于,它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与中国传统 文化一脉相承,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
1.抓住文本特色内容
第三,注重联系。
(1)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联系。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主旨相联系的,所 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 者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联系主旨分析句子,一定能分析出句外意 蕴、更深层的意蕴。
在联系主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深入开掘。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当读到以写人为主的小说时,能够从中找到作者对人物的 描写部分,但是作者为何会花大量笔墨写这个人物,到底 有何用意?当读到一篇非常著名的小说时,会关注小说中 人物的一举一动,以及环境塑造和时代背景的铺垫到底对 整篇文章有何影响,它为何会成为著名文章,其中有何魅 力?其实,对于小说的阅读,更多应该关注的是读的过程, 是在这个过程中体味人物的酸甜苦辣,表现自己的喜怒哀 乐,是让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感触到读者, 感受“移情”。

现代文学史第三讲20年代小说一

现代文学史第三讲20年代小说一

问题小说作家(二)庐隐(1898——1934)
1、她是文学研究会的首批会员。创作一开始多为问题小 说,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1921年《小说月报》第 12卷上发表。随后又写了《两个小学生》《一封信》 《灵魂可以卖吗?》等。但都不太出色。
2、1921年以后她以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生活为蓝本,写出 了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以及中篇《海滨 故人》,才真正显示出她的个性: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 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是表现一代青年女性 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 景。
• (3)离异。平衡再次被打破。
• “贼”入室。 “他是苦难人”,不是“贼”。 (4)“弃妇”。流落南洋。当秘书。另外给采 珠工人传播宗教。 由采珠而人生感受。 “他对前途一点都不灰心,且要更加奋勉” (5)丈夫忏悔,请求原谅。 “我的行为本不求人知道……”
• (6)归来。丈夫却无颜相见,“已经到槟榔屿 了”。 “为爱情么?为爱而离开我?”
• 5、艺术特征:许地山小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异域色彩。故事背景多发生在缅甸、马来亚等地, 即使是国内也多在福建、广东,弥漫着旖旎的热 带风情及异域色彩。二、爱情线索。故事多以男 女爱情贯穿其中,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家庭扼 杀青年爱情的罪恶,写出青年的叛逆反抗,另一 方面将人世的“爱”寄托在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 上。三、宗教氛围。许地山精通教义,作品中不 仅有多种宗教场所的展示:乞食会、教堂、礼拜 等,作品还有宗教哲学内涵。
冲破了社会伦理规范,在底层人的生活困境中突出人物的 善良。
许地山
二、作品赏析
• 1、思想内容:《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是童养媳,逃离婆家, 同曾帮助过她的可望结婚,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尚洁 出于慈悲之心搭救受伤的盗贼,遭到丈夫的妒嫉而被刺伤。丈夫 要与她离婚,她只身到土华岛,内心坦然,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尚洁对此并不感到多大痛苦,她认为命运的偃蹇和亨通,对于生 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犹如被虫蛀伤的花朵,剩余的部分,仍会开 得很好看。丈夫在牧师的启迪下,夫妇重归于好。丈夫到海岛受 苦偿过,她也不挽留,心情依旧坦然,过着安闲宁静的生活。别 人都为她高兴,她也并不感到格外的兴奋,她对人生有自己的看 法。

20年代小说概况

20年代小说概况
至三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已表现出明显不同 的创作倾向——“京派小说”返归自然的生命 体验和“田园诗”风格的张扬;“社会剖析派 小说”对农村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首重等, 其成就也多集中于中、长篇而非短篇。
32
第三节 浪漫抒情小说
一、创造社的成立
以1926年为界,创造社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无论是在理论倡导上, 还是创作实践上,都以前期创造 社影响最大,成就最高。
30
六、乡土小说的局限
1、作者多是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还缺少 把握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 与能力,虽然描绘了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 景,却未能进一步探索造成这种落后愚昧的 深刻的社会原因。
2、大多数乡土小说在艺术上仍比较稚嫩。手法 圆熟之作太少。
31
七、乡土小说的影响及流变
乡土小说是在近代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思 潮的作用下得以兴盛的。故二十年代只是中国 乡土小说形成的时期。
且偷安的知识分子形象
11
《倪焕之》
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 追求为主线,反映自辛亥革命前后到 “五四”、再到“五州”和大革命失败 十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思潮的变迁
着重展现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 子艰难前行的心路历程
12
五、庐隐、王统照、许地山等
1、庐隐(1898—1934)
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 主要创作 《一个著作家》、《两个小学生》
观感受的真实,写人不重视其外表,而重视其内心世界。
36
(4)创造社作家始而久居于海外,继而漂泊于本土, 正在青春期,对爱情问题极为敏感,但所感受到的, 却是由于民族的衰败所导致的歧视、委屈、耻辱, 以这种感受写小说,便发生了集中写“穷”(生的 苦闷)写“色”(性的苦闷)的情况。既有强烈的 叛逆倾向,又有浓郁的感伤情调。

二十年代小说

二十年代小说
❖ 心“空山灵雨” ❖ 身“缀网劳蛛”
作品特点:

❖ 多写缅甸、印度等异域生活,充满了南国 情趣。
❖ 作品风格独特,卓然不群,具有宗教情怀, 在宗教氛围中探讨女性的命运。
❖ 情节上多贯穿爱情主线。
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爱、博爱与道德、 人性的冲突,表现了顺其自然,与世 无争的观点。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与世无争,顺 ❖ “我像蜘蛛,命运就应是天我的命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
❖ 在语言文体上的创作,形成了冰心体,提倡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 艺术特点是:不事情节铺排,重写人物的心 理活动;宣扬爱的哲学,以女性的温婉之心来 观照生活;风格清新、飘逸、感伤;语言典雅 秀逸、清丽淡远、含蓄疑练、诗情洋溢。
许地山
❖ (1893—1941):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生 于台湾,文学研究会成员。主要作品《命命 鸟》、《缀网劳蛛》、《玉官》、《春桃》、 《商人妇》等。
叶绍钧
❖ (1894-1988):原名圣陶,江苏苏州人, 小说家、教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早期问题小说家。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之一。 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是新文 学开创期最早取得较高创作成就的作家之一。 小说主要写小市民的灰色卑琐人生。《隔 膜》、《火灾》、《线下》、《潘先生在难 中》、《倪焕之》(长篇小说,写于1928)。 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纯净。
❖ 郁达夫的小说呈现出强烈的士大夫情结, 有着挥之不去的传统隐逸思想。《迟桂花》 折射出作者人生跌宕中的身心疲惫和对自然 纯净境界的神往,是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
色欲描写:
❖ 小说中的色欲成分常作反判封建道德,抨击 封建礼教的表现,具有挑战和宣战性质;作 为探索人性的窗口,性的苦闷涵盖有深广的 社会内容,而非官能刺激和肉欲挑逗;性在 郁达夫小说中常有自我解剖、认识意义;性 在郁小说中常是人性冲突、精神升华、灵魂 超越的通道;性在郁小说中是一种审美呈现, 具有美学和心理学价值。故此,郁小说中性 的描写并非淫靡成分,而是审美的题材开掘。

35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二)

•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 彭家煌、许杰等。
.
• 乡土小说的特色
• 一,坚守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乡土小说家共同 的特色。 他们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善于刻画人 物性格,以坚实的笔触,叙写了家乡农村真实 的状况,揭示了现代文明的“死角”,在表现 农民的善良、纯朴的同时,不回避农民身上的 “劣根性”,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制 度和封建文化。
.
• 二,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是乡土 小说又一特色。
乡土小说家把故乡农村的生活风貌带进了中国 现代小说,特别对农村生活的封建遗俗和恶劣 民风,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表现和批判。
许杰
• 许杰(1901-1993), 原名许世杰,字士仁, 浙江天台县城关清溪村 人。20年代主要的代表 性乡土小说有《惨雾》、 《赌徒吉顺》和《出 嫁的前夜》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 (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节 20年代 小说概述
20年代小说概述
• 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 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最早是以问题小说的面貌 出现的。
• 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1923 年左右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名社、 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
.
• 浪漫抒情派小说的共同美学特征:
• 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这派作家多把 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喜用第一人称叙事。
• 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 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 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 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等。
• 前期创造社的一些小说家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 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在20年代的 小说界,别立新宗,另辟蹊径,开拓出现代小说 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

浅谈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乡愁

浅谈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乡愁1601魏雪丽乡土小说是以故乡农村和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着力于风土人情的描绘,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说。

在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乡土小说的是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奠基人。

他早年的《故乡》,《社戏》、《祝福》、《孔乙己》都是取材于故乡,描绘了一副浙江水乡特色的风俗画面。

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乡的日益衰败的慨叹,也即是鲁迅所说的隐现的乡愁构成了乡土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乡土小说的作家的童年,少年时代大都是在故乡的农村和小市镇上度过的。

后来或为新思潮所鼓励,或为生活所逼迫从家乡漂泊到大城市去了。

但是喧嚣繁华的城市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欢乐反而心里愈加凄凉。

现代城市的文明和乡村的落后,故乡的山水,风俗,小人物的命运便常常成为他们书写的对象这些作家远离家乡多年,有一种思乡情。

由于厌恶城市环境的污浊,作家有意无意的美化故乡,将它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但是当作家踏上故土时看到的不是记忆中的故乡而是破败不堪、满目凄凉。

这便是他们悲愤,伤感、感到物是人非的辛酸,凄楚的情绪。

鲁迅先生的《故乡》最明显。

故乡萧条了,家庭破败了,熟悉的人也发生了变化了,这一切都不是记忆中的故乡,梦中的故乡破灭了。

正是这种深沉的人生感叹,使《故乡》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其他的乡土小说作家延续了《故乡》的主题。

如蹇先艾的《到家的晚上》中的主人公离家十年,终于在一个凄清的夜晚回到故乡。

故乡的一切都变了,父母双亡,家人离散,仆人也由壮小伙变得老态龙钟,庭院更是荒凉了,触景生情,主人公不由得悲声大哭。

后来大多数乡土小说家都直接或间接受鲁迅的影响走上了乡土小说的创作道路。

乡土小说家们关注的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悲欢离合,更多的是故乡人民的深重苦难。

这些人物大多是小人物的悲剧,是一个十分悲惨而又司空见惯的悲剧。

如许钦文的《疯妇》中的双喜妻勤快温存,同出外做工的丈夫感情很好,可就是的不到婆婆的欢心。

婆婆长期对她施加精神虐待,终于使她绷得过紧而断裂了。

第二章20年代小说


(二)小说代表作: 《命命鸟》 《商人妇》 《缀网劳珠》 《春桃》
(三)许地山早期小说艺术特色 总:浪漫传奇小说——异域风情、宗教氛围、 幽婉的爱情 1.南国风光及异域风情,多以闽粤及南洋一带 为背景。 2.浓厚的宗教氛围,法轮学校、礼拜等宗教景 象,乐天知命等宗教精神。 3.以爱情为主的曲折离奇的情节线索。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流行于五四时期的文坛上,是典型的五四 启蒙时代的产物,代表作家有:冰心、庐隐、 王统照、叶绍钧等。问题小说的主题、题材 比较广泛,但多数问题小说“只问病源,不 开药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冰心:早期人生派问题小说代表作家
1.社会问题小说:《两个家庭》 《斯人独憔悴》《去国》 《秋风秋雨愁煞人》 2.心理问题小说:《超人》 3.现实主义小说:《分》
庐隐:哀情绵绵的问题小说作家
1.社会问题小说:《一个著作家》 《两个小学生》《灵魂可以卖 吗?》 2.心理问题小说(自叙传小说): 《海滨故人》 《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
王统照:探究社会问题时,多用象征手法
创作三个时期: 早期:表现爱与美的力量,富于 童心与诗意。《微笑》 五四落潮后:表现爱与美的毁灭。 《雪后》《沉思》 1927年后:向现实主义回归。 《湖畔儿语》《沉船》 代表作:《山雨之夜》(短篇小 说集)(1933)
第三节 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
一、生平及主要创作 (一)生平简介
(二)主要创作 前期:创作以抒情小说为主 后期:创作以游记和散文为主 一生写有50多篇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性质,小说 集有《沉沦》《寒灰集》等。 《沉沦》于1921年10月结集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银灰色的死》 《沉沦》《南迁》三篇小说,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 作品。 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

论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的疯妇形象

乡土作 家们创作疯妇形象带来的影 响。
关键词 : 乡土小说 ; 疯妇形 象; 祥林嫂 ; 悲剧意蕴 ; 《 祝福》 ; 《 新坟》 ; 《 疯妇 》 ; 《 大 白纸》
中图分类号 : 1 2 0 6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5 9 3 4 ( 2 0 1 4 ) 0 4— 0 0 5 6 —0 5
要: 在鲁迅创作 的祥林嫂人物 形象的影响 下, 二 十世 纪2 O 年代 中国 乡土小说 中相 继 出现 了一批 与祥 林嫂
精神 气质及命 运相似的疯 妇形 象。在封 建社会 的“ 四权 ” 压制 下, 她们或 忍辱顺从 , 或竭 力抗 争 , 但最终都逃脱 不 了 悲剧 的命运 , 呈现 出疯癫状态 , 成为 时代 的牺牲品 。该文着力探 究这些 乡村妇女走上疯癫道路的原因以及 祥林嫂 给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要求克己来迁就别人迁就外部世界还要求忠孝贞其中的后者是57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4专对妇女而言的长久以来就形成了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之类的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荒唐戒律
第3 4卷 第 4期
2 0 1 4年 8月
惠州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 5 7‘
双喜一样 十几岁就外 出做 学徒挣钱 , 一年只 回家几次 。 乡土小说 中妇 女经济物质生 活的穷 困是她们悲剧 命运 的原 因之一 , 虽然作 者们并 没有刻 意描 写她们 生 活 的穷 困 , 但 这些乡村妇女 没有独立 的经济地位 , 丈夫 去世后 , 只能听凭公婆或家族 长辈的安排 , 无奈地 接受
现象 , 而 是一种文 明的产物 。没有把这种 现象说 成疯
收稿 日 期: 2 0 1 4 — 0 5 —2 1 作者简 介 : 赵敏舟 ( 1 9 9 0 一 ) , 女, 江苏高邮人 , 硕士研究生在读 , 研究方 向为 中国现 当代文学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者多是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还缺少把
握农村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与能 力,虽然描绘了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景,却 未能进一步探索造成这种落后愚昧的深刻的社 会原因。
2、大多数乡土小说在艺术上仍比较稚嫩。手法圆
熟之作太少。
七、乡土小说的影响及流变
• 乡土小说是在近代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 两种思潮的作用下得以兴盛的。故二十 年代只是中国乡土小说形成的时期。 • 至三十年代,中国乡土小说已表现出明 显不同的创作倾向——“京派小说”返 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和“田园诗”风格的 张扬;“社会剖析派小说”对农村阶级 关系和阶级斗争的首重等,其成就也多 集中于中、长篇而非短篇。
• 许杰《赌徒吉顺》、鲁彦的《黄金》
2.展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礼教造成 的种种人生悲剧
• 台静农《烛焰》
3.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 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 许杰《惨雾》、彭家煌《活鬼》
4、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四、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
1、彭家煌(1898——1933)
湖南湘阴人,又名彭介黄,字韫松,文学 研究会会员 。 • 小说特色:活泼的方言土语,浓厚的乡 土气息,严谨的艺术构思,多样的体式 追求,诙谐的笔墨情趣
• 作者生活在北京,受到了新思潮的洗礼 。站在时代的历史高度,去观照被时代 遗弃了的边远农村。
5、台静农(1902—1990)
• 安徽霍邱人。参加过“明 天社”、“未名社”,是 二十年代乡土写实小说潮 流中重要作家之一。
• 《地之子》收小说14篇, 多取材于民间,对当时辛 酸凄苦的农村生活作了素 描式的反映。
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 短篇集《柚子》、《黄金》 等,30年代写有长篇《野火 》(《愤怒的乡村》)。
《菊英的出嫁》可称代表作 。
《黄金》:描绘了一个在金钱的灵光笼罩下的炎凉世界。
王鲁彦小说的特点
①人物多是被反动的地方政权。外来的工业文明和冷酷的 人间习俗压迫、损害农民、商人和其他小有产者。 ②受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影响,对心理描写颇为重视。逼 真地写出乡土人物土头土脑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异。 ③环境描写具有浙东风情,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俗学的价值 。
思考题
• 试述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作家构成及其 创作特征。
• 《鼻涕阿二》既控诉了非人社会的冷漠 与偏见对主人公的欺压,也揭示了主人 公心灵深处的劣根性。其对社会的批判 系基于对人性的批判,因而具有深厚的 力度。
• 《疯妇》描绘的是一出家庭悲剧。
4、蹇先艾(1906——1994)
• 1925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6年入北平 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蹇的第一个短篇集 《朝雾》1927年由北新书局出版。其中 的《水葬》是其代表作。
• 其乡土小说的背景皆为“奚谷镇”。
2、许杰(1901——1993) • 字士仁,浙江天台人。1924年在《小说 月报》上发表的《惨雾》是其代表作, 也是当时乡土小说中的力作。 • 一个热情、有风格的作家。大刀阔斧, 以气势胜,是他基本的风格。 • 善于描写广阔而紧张的场面。 • 《台下的喜剧》
3、许钦文(1897——1984)
五、乡土小说的贡献
1.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 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 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 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 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 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 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2.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
• 《拜堂》取材独特,它将民间生活习俗 中的“转房”与婚典叠合在一起,用简 洁却不失细致的笔墨描绘了汪二和寡嫂 半夜拜堂的场景,既呈现了在社会底层 求生的小人物绵韧的生命力,也传达了 作家对现实人生的关切和悲悯之情。 • 《新坟》叙写寡妇四太太的悲惨遭遇。
6、王鲁彦(1901——1944)
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
20年代小说(3)
乡土小说篇
一、乡土文学的概念
• “乡土小说”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 实主义小说流派。 • 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 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 代表有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 艾等。 • 作品多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刊》、《语丝》、《未 名》和上海的《小说月报》等报刊。
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
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3.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
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
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4、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 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 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六、乡土小说的局限
• 凡在北京而忆述故乡的事情
和抒写自己的乡愁的,无论
是用主观还是客观的方法,
皆可称为“乡土文学”。
• 集导言》 ——鲁迅1935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
二、乡土小说产生的因素
1.从新文学发展的背景看 2.从乡土文学理论的倡导看 3.从作家的队伍组成看 4.从艺术经验的积累看
三、乡土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悲剧 主题的意蕴 1.描绘现代工业文明、畸形的都市 文明对封建宗法制农村的冲击,揭 露军阀肆虐、社会动乱给农民造成 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