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件的受力图教案

杆件的受力图教案
杆件的受力图教案

机械基础机械基础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教案编号

杆件的基本变形

第3章杆件的基本变形 一、填空题 1.杆件变形可简化为、、和四种。2.求杆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可概述为、、和四步。3.吊车起吊重物时,钢丝绳的变形是;汽车行驶时,传动轴的变形是; 教室中大梁的变形是;建筑物的立柱受变形。 4.杆件受拉、压时的应力,在截面上是分布的。 5.低碳钢拉伸变形过程可分为、、和四个过程。6.材料的极限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n作为材料的,它是构件安全工作时允许承受的,用符号表示,系数n称为。 7.机床拖动电机的功率不变,当机床转速越高时,产生的转矩。 8.梁弯曲变形时的内力包括和。 9.根据梁的受力条件不同,梁可分为、、三种形式。10.空心圆截面外径、内径分别为D和d,则其抗扭截面系数W t= 。 二、判断题 1.轴力是因外力而产生的,故轴力就是外力。()2.当杆件受拉伸时,绝对变形△L为负值。()3.安全系数取值应越大越好。()4.拉压杆的危险截面,一定是横截面最小的截面。()5.空心圆轴圆心处剪应力为零。()6.合理安排加载方式,可显著减小梁内最大弯矩。()7.通常塑性材料的安全系数比脆性材料取得略高一些。()8.受剪切螺纹的直径增大一倍,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切应力将减少。()9.构件剪切和挤压总是同时产生的。()10.挤压面的计算面积一定是实际挤压面的面积。()三、选择题 1.A、B两杆的材料、长度及截面积均相同,杆A所受轴力是杆B所受轴力的两倍,则△L A:△L B = 。

A. 2 B. 1/2 C. 1 D. 0 2.当扭矩不变时,若实心轴的直径增加一倍,则轴上的扭转应力降低倍。 A. 2 B. 4 C. 8 D. 16 3. 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铸铁梁,选择截面形状的梁比较合理。 A. 矩形 B. 圆形 C. T形 D. ⊥形 4. 构件许用应力[σ]是保证构件安全工作的。 A. 最高工作应力 B. 最低工作应力 C. 平均工作应力 D. 最低破坏应力 5. 铸铁等脆性材料不宜作零件。 A.受压 B.受拉 C. 受拉压均可 D. 受拉压均不可 四、计算题 1.变截面直杆如图所示。已知A1=8cm2,A2=4cm2,E=200GPa 。求直杆的总伸长量。 2.在厚度为δ=5mm的钢板上欲冲出一个图示形状的孔,已知钢板的剪切强度极限为此 b=320MPa。现有一冲剪力为10吨的冲床,问能否完成冲孔工作?

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课件

双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分析与设计 摘要:本文简述了双层网壳的静力设计过程,并通过对杆件内力的分析和变形能力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双层网壳这种结构型式具有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良好的稳定性和优越的协调变形性能,是各种大跨度建筑值得采用的一种屋盖型式。 关键词:双层网壳,柱壳,大跨度空间结构。 设计概况:某展览馆主展厅屋面为弧线形,跨度27m,结合使用要求,拟采用双层网壳的屋盖结构型式。该结构不仅具有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且当在屋顶安装照明、空调等各种设备及管道时,它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方便吊顶构造,经济合理。 一、柱壳结构的型式与分析 1 柱壳结构型式 本设计所用柱壳采用正放四角锥体系,柱壳跨度27m,矢高4.5m,纵向长度42m。杆件长度控制在3m~3.5m之间。 2 柱壳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核心问题是计算模型的确定。本设计中柱壳结构的计算模型为空 图1 柱壳上弦支座图 图1中,a点为二向支承(约束x,z方向位移),d点为二向支承(约束y,z方向位移),c点为三向支承(约束x,y,z方向位移),其余带×号的各点均设置单向支承(只约束z方向的位移)。 柱壳结构为大型复杂结构,因此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并结合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对各杆件进行截面设计和验算。 二、静力设计 1、荷载计算 1)恒载标准值计算

2 /375 m KN 2/5m KN 2 /m KN 屋面构件及网壳自重恒载: 0.752/m KN 灯具: 0.052/m KN 2)活载标准值计算 屋面活载:0.52/m KN ; 雪荷载:375.05.075.00=?=?=s s r k μ2/m KN ; 风荷载: C 类地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得74.0=z μ,风振系数 0.1=z β 2所示: 因此,有:21/0789.0m KN w -=,22/237.0m KN w -= ,23/148.0m KN w -= 2○ 1。 ○ 2 ○ 3 6/127/5.4/==l f 15 4)2.06/1(1.02.0-=-?-=s μl f /s μ 0.10.8 -0.20 0.50.6 +

建筑力学试题库(4)

一填空题: 1.在超静定结构中,切断一根梁式杆,相当于去掉个约束。 2.正对称结构的对称内力为零。 3.表示压杆稳定的欧拉公式。实用计算公 式: . 4.结构必须是▁▁▁▁体系,以保证所设计的结构能承受荷载;结构 的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构件或结构的▁▁▁▁、▁▁▁和▁▁▁▁▁。 5.梁在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线▁▁▁▁▁,而剪力图▁▁▁▁▁。 6.矩形截面柱尺寸b×h,若在一角上作用一垂直力F,则σmax= __________ 7.空心圆轴的外径D,内径为d,则其扭转截面系数为▁▁▁▁▁▁。 8.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和▁▁ ▁▁,其中主失量=▁▁▁▁▁▁,主矩=▁▁▁▁▁▁。 9、.合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个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 ▁这就是▁▁▁▁▁▁定理。即R X=▁▁▁▁▁▁。 10、在集中力作用处,_____________突变,突变的绝对值等于集中力值 _________________发生转折。 11、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形式分别为。 12、将两杆刚结点改为单铰,相当于去掉个约束。 13、剪应力在横截面上沿梁高度按规律分布,中性轴上剪应力为。 14、用叠加原理绘制内力图的条件是。 15、静定结构支座移动反力、内力。 16、在不增加压杆横截面积的情况下,若将其实心截面改成空心截 面,则压杆的临界力将。。 17、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包括_______和。 18、杆端的转动刚度取决于和,传递系数取决于。 19、求桁架内力的方法、。 20、平面图形对其形心轴的面积矩为,如果图形对某轴面 积矩为零,则该轴必过图形的。 21、在作用着已知力系的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力系,并 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22、汇交于同一刚结点各杆的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23、在力法方程中,12 即代表作用在结构上时,沿 方向上的位移。 24、力矩分配法适用计算和的弯矩图。 25、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推力为。 26、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和变形是的;在反对称荷载作 用下,内力和变形是的。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第3周(第1、2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在工程实际中,常常需要对结构系统中的某一物体或几个物体进行力学计算。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即分析研究物体受那些力的作用,并确定每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 1、研究对象:我们把所研究的物体称为研究对象。 为了清楚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从与它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该物体的轮廓简图,使之成为分离体,即: 2、分离体:解除约束后的自由物体。 3、受力图:在分离体上画上它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就称为该物体的受力图。 4、内力与外力 如果所取的分离体是由某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时,通常将系统外物体对 物体系统的 作用力称为外力,而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注意:画受力图时一定要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总是以等值、共线、反向的形式存在,故物体系统内力的总和为零。因此,取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时,只画外力,而不画内力。 5、画受力图是解平衡问题的关键,画受力图的一般步骤为: 1)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分离体简图。

2 )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已知的主动力。 3)在分离体上解除约束的地方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亠画受力图时要分清内力与外力, 6下面举例说明受力图的画法 例1重量为G的均质杆AB,其B端靠在光滑铅垂墙的顶角处, 的水平面上,在点D处 用一水平绳索拉住,试画出杆AB的受力图解:1、选AE为研究对象 2、在C处画主动力G 3、画约束反力 例2图1 —17 a所示的三铰拱桥由左、右两拱通过三铰链连接而成。在拱AC 上作用有载荷F P,两拱自重不计,试分别画出拱AC和拱BC的受力图。 A端放在光滑 d)

机械基础第三章杠杆的基本变形

第三章 §3-1拉伸和压缩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内力、拉压概念,理解截面法求内力; 2、理解拉压材料的力学性质。掌握拉压强度、变形计算。 二、能力目标 通过做低碳钢拉压时的力学性质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三、素质目标 1、理解截面法求内力;它是求内力的基本方法,贯穿于材料力学始终。 2、理解拉压材料的力学性质,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拉压、内力概念,理解截面法求内力。理解拉压材料的力学性质。 2、掌握拉压强度、变形计算,并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拉压、内力概念,截面法求内力; 2、 拉压强度、变形计算。 【难点分析】 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5 分钟)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 导入新课 作用于构件上的外力形式不同,构件产生的变形也不同。把构件的变形简化为四种基本变形。拉压、剪切、扭转、弯曲。 ★ 新课教学(80分钟) § 3-1 拉伸和压缩 一、内力与截面法 1、内力概念 内力是由外力引起的构件内部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内力。 拉压杆的内力沿轴向称轴力。 2、截面法求内力 过程:切、取、代、平。 00 0x y o F F M ∑=∑=∑=0N P -=0 x F ∑=

? 讨论: 关于轴力( ) A 、是杆件轴线上的荷载 B 、是杆件截面上的内力 C 、与杆件的截面面积有关 D 、与杆件的材料有关 二、轴向拉压的概念 (演示工程实例引出概念) 1、受力特点:沿轴向作用一对等值、反向的拉力或压力。 2、变形特点:杆件沿轴向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称为拉伸或压缩。 要点: (1)外力的作用线必须与轴线重合。 (2)压缩指杆件未压弯的情况,不涉及稳定性问题。 讨论: 判断下列三个构件在1-2段内是否单纯属于拉伸与压缩? 三、拉、压时的应力 1、应力概念 单位截面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拉压杆横截面任一点均产生正应力。 2、应力计算 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单位:帕(Pa )或兆帕(MPa ) 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 绝对变形l ?为 纵向线应变l l ?= ε 这两个关系式称为虎克定律。 式中 E---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 ? 讨论: 图示阶梯杆总变形为() (A )0 (B ) (C) (D) N A σ= NL l EA ?= E σε =EA Fl 2EA Fl EA Fl 23

(完整版)《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教学设计

《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 直杆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教学设计 课题 3.1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杆件的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工程实例、生活实例中的受力及变形掌握杆件的基本变 形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情感、态度、价 值观 通过分析工程结构中的受力及变形并口头描述,培养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 重点 1、杆件的基本变形受力特点、变形特点; 教学难点1、杆件力学模型的理解 2、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区分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导学 一、引入 手拉弹簧弹簧会发生什么变化?小朋友双臂吊在单杠上,人双手撑地倒立起来,胳膊都有什么样的感觉,胳膊的形状有改变吗? 二、导学提纲 3.1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 1.杆件是指其纵向长度远大于横向尺寸的构件,轴线是直线的杆件称为直杆。 2. 轴向拉伸和压缩受力特点是直杆的两端沿杆轴线方向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变形特点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杆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3. 产生轴向拉伸变形的杆件,其当作用力背离杆端时,作用力是拉力(图a);产生轴向压缩变形的杆件,其作用力指向杆端,作用力是压力,(图b)。 4. 剪切变形的受力特点是作用在构件上的横向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且距离很近。 5. 剪切变形的变形特点是介于两横向力之间的各截面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错动。 6. 剪切面是指两横向力之间的横截面,破坏常在剪切面上发生。 7. 扭转变形的受力特点:在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一对力偶。 8. 扭转变形的变形特点:各横截面绕杆轴线发生让同学来回答 弹簧、胳膊的受 力和形状改变。 1、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自主 完成导学提纲, 记录疑点或无 法解决的问题, 为交流作准备。 2、组内交流 在小组长的组 织下,有序开展 交流与探讨,共 通过引导学生回 答问题,引出物 体在力的作用下 变形是客观存在 的,进入课题。 当有学生问到, 或对有兴趣的学 生可适当介绍如 下关系: 1、布置前置作业 课前精心预设前 置作业,(由导学 提纲、探究与感 悟组成)组织学 生自主学习。 构件 杆件 板(壳) 块体

结构杆件的受力变形

结构杆件的受力变形 高二(10)班黄钦仪魏萌 指导教师邹樑 摘要 这篇论文通过实验,向我们展示了结构杆件在刚性连接下的受力变形特点以及杆系的不同部位受力对其他部位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建筑构筑物时选材的几点建议,为我们设计杆件提供最基本的资料。 研究目的 研究杆件的变形有以下三个目的: 1、使我们了解设计杆件时,除了要满足强度条件以保证安全外,还要满足其刚度条件以保证其正常工作。也就是要求杆件在荷载作用下,弯曲变形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2、是将来我们学习杆件的变形计算的基础。 3、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对资料的整理,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提出 在工程实际中,承受荷载和传递荷载的结构的构件在荷载的作用下,引起周围构件对它们的反作用,同时,构件本身因受内力作用而将产生变形,并且存在发生破坏的可能性。 构件在怎样的受力情况下会产生怎样的变形,构件在受力变形下会不会影响构筑物的正常使用,以及柱子等细长杆件受压时会不会出现屈曲现象致使杆件不能承担荷载,并由此引起整个构筑物的倒坍等都是我们将研究的问题。

研究方法:1收集资料2实验观察3画图分析4访问专业人士 材料:橡胶(型号:HD2803)、胶水 研究结果:在设计房屋、桥梁的楼面时,板和梁是用得最多的结构形式,在横向荷载的作用下,梁将产生弯曲变形,用橡胶做成梁的模型,这种弯曲变形就看得很清楚。 在加载之前,先在杆件的侧面上,划上许多横向直线和纵向直线,然后加载。 1、首先,我们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杆件受力变形实验。 在一根杆件的两端支两个支点,再在这根杆件上加载(如图) 在加载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杆件受载后弯曲了,但那些纵向直线仍保持直线形式,不过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 设想梁是由无数纵向纤维所组成,由于弯曲而使截面转动,就使梁凹边纤维缩短,凸边纤维伸长,于是中间必有一层纤维是没有长度改变

受力分析画图大全

一重、二弹、三摩擦、再其它。 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 (2) 有效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 相一致,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 上升力等)。 实例巩固: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1 )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 (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水平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行使 在路面上小车 V (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 右运动的物体 F>G V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的物体A. (5)各接触面均光滑 A 的物块A

[课堂检测] 1.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B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 4.如图所示,匀速运动的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运输 (2)向下运输 A (1)A 静止在竖直墙面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 (4)静止在 竖直墙面轻上的物 匀速行使 (2)匀速行使 (4)静止的杆,竖直墙 面光滑 (5)小球静止时的结 (6 )小球静止时的结 (6)在拉力F 作用下静 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5)静止在竖直墙 面轻上的物体A

第三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第六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六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有下列说法,________是错误的。 A.杆件的几何特征是长度远大于横截面的尺寸 B.杆件的轴线是各横截面形心的连线 C.杆件的轴线必是直线 D.A+B+C 下列说法________是正确的。 A.与杆件轴线相正交的截面称为横截面 B.对于同一杆件,各横截面的形状必定相同 C.对于同一杆件,各横截面的尺寸必定相同 D.对于同一杆件,各横截面必相互平行 下列说法________是正确的。 A.与杆件轴线相平行的截面称为横截面 B.对于同一杆件,各横截面的形状必定相同 C.对于同一杆件,各横截面的尺寸不一定相同 D.对同一杆件,各横截面必相互平行 不管构件变形怎样复杂,它们常常是由________种基本变形形式所组成。 A.3 B.4 C.5 D.6 不管构件变形怎样复杂,它们常常是轴向拉压、________、扭转和弯曲等基本变形形式所组成。 A.位移 B.错位 C.膨胀 D.剪切 不管构件变形怎样复杂,它们常常是轴向拉压、剪切、________和________等基本变形形式所组成。 A.错位/膨胀 B.膨胀/弯曲 C.弯曲/扭转 D.扭转/位移 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沿杆件轴线的外力作用下使杆件产生伸长变化的变形,称为________。 A.弯曲变形 B.扭转变形

C.轴向拉伸变形 D.剪切变形 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沿杆件轴线的外力作用下使杆件产生缩短变化的变形,称为________。 A.弯曲变形 B.扭转变形 C.轴向压缩变形 D.剪切变形 受拉压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内力为________。 A.剪力 B.扭矩 C.弯矩 D.轴力 轴力的单位是________。 A.牛顿 B.牛顿/米 C.牛顿·米 D.牛顿/米2 关于轴力,下列说法中________是正确的。 ①轴力是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唯一的内力;②轴力必垂直于杆件的横截面;③非轴向拉压的杆件,横截面上不可能有轴向力;④轴力作用线不一定通过杆件横截面的形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受拉压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应力为________。 A.正应力 B.扭应力 C.剪应力 D.弯应力 受拉压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内力为________。 A.正应力 B.剪应力 C.拉压应力 D.轴力 受拉压变形的杆件,各截面上的应力为________。

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20) (21) (28) (29) (30)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2) (23) (24) O P Q B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 (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2014.6材料力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 1.标距为100mm的标准试件,直径为 10mm,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距为 123mm,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6.4mm,则该材料的伸长率δ=(百分之23 ),断面收缩率ψ=(百分之59.04 )。 2、构件在工作时所允许产生的最大应力叫(许用应 力),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叫(安全系 数)。 3、一般来说,脆性材料通常情况下以断裂的形式破坏,宜采用第(一、 二)强度理论。塑性材料在通常情况下以流动的形式破坏,宜采用第(三、四)强度理论。 ,挤压应力σbs= () (4题图)(5题图) 5、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则主应力为σ 1=(30MPa),σ 2 =( 0 ),σ 3 =(-30Mpa)。 6、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7、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剪应力)和(剪应变)成正比。 9、工程实际中常见的交变应力的两种类型为(对称循环脉动循环)。 10、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 连续性 );( 均匀性 );( 各向同性 )。 11、低碳钢拉伸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弹性阶段 );( 屈服阶段 );( 强化阶段);

( 局部变形阶段 )。 12、通常计算组合变形构件应力和变形的过程是:先分别计算每种基本变形各自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然后再叠加。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构件必须为( 线弹性杆件 )( 小变形杆件 )。 13、剪切胡克定律的表达形式为(t=Gr )。 14、通常以伸长率δ< (5% )作为定义脆性材料的界限。 15、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梁的抗弯刚度EI )、( 减小梁的跨度)、( 改善梁的载荷作用方式 )。 16、材料的破坏按其物理本质可分为(脆性断裂 )和(塑性流动)两类。 二、 选择题 1、一水平折杆受力如图所示,则AB 杆的变形为( D )。 (A ) 偏心拉伸; (B )纵横弯曲; (C )弯扭组合; (D )拉弯组合。 2、铸铁试件试件受外力矩Me 作用,下图所示破坏情况有三种,正确的破坏形式是( A ) 3、任意图形的面积为A ,Z 0轴通过形心O ,Z 1轴与Z 0轴平行,并相距a ,已知图形对Z 1轴的惯性矩I 1,则对Z 0轴的惯性矩I Z0为: ( B ) (A )00Z I =; (B )20Z Z I I Aa =-; (C )20Z Z I I Aa =+; (D )0Z Z I I Aa =+。 4、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 =1/2;如果将长方形截面改成边长为 h 的正方形,后仍为细长杆,临界力Pcr 是原来的( C )倍。

第二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复习资料(学生)

第二章杆件的静力分析复习资料 一、力的概念 1、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的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2、力的三要素:、和。当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改变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就会改变。 3、力是一个既有又有的矢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用(牛)或(千牛)表示。 二、力的基本性质 1、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一作用力时,另一物体对该物体必有一个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相等、相反、作用在上,且分别作用在上。 2、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某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且上。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移动到该刚体上的,而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其合力也作用在该点上,合力的和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作平行四边形的确定。 4、力的分解 1)工程中常将作用力分解为沿方向的分力和方向的分力。 2)在人拉车相同力的情况下,越小,拉车的效果越明显,是因为起到拉车的作用,起到减少车与地面正压力的作用。3)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常将力分解为沿方向和方向;当物体沿斜面运动时,常将力分解为方向和方向。三、力矩

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除 外,还有 。 2、在力学上用F 与d 的乘积及其转向来度量力F 使物体绕O 点转动的效应,称为力F 对O 点之矩,简称 ,以符号M0(F )表示。O 为力矩中心,简称 ;O 点到力F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 称为 。 Fd F o ±=)(M 3、正负号表示两种不同的转向,规定使物体产生 旋转的力矩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4、力矩的单位是 (牛·米)或 (千牛·米) 5、提高转动效应的方法:一方面可以 ,更有效的办法是 。 6、力矩原理的应用: 、 、 等 四、力偶 1、力学中,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 的一对平行力称为力偶,记作(F 1,F 2),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间的距离d 称为 ,两个力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2、力偶的应用实例:司机双手转动 、 、 、麻花钻两 、用两个手指拧动水龙头、开门锁等。 3、力偶中的两个力 二力平衡条件,不能平衡也不能对物体产生 ,只能对物体产生转动效应。 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随 或 而增强。用二者的乘积Fd 并加以适当的正负号所得的物理量来度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称之为力偶矩,记作m (F 1,F 2)或M ,即 Fd ),F M(F 21 ±= 5、使物体产生 旋转的力偶矩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6、力偶矩的单位与力矩 五、力的平移定理 1、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 ,但必须附加 才能与原来的力等效,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对新作用点的力矩。 六、约束、约束反力

第三章 物体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第三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 3.1 载荷荷载分类: (1)按作用时间的久暂 恒载(dead load):固定载荷,长期作用于结构上的不变荷载,其大小、方向、作用位置是不变的。例如结构的自重、安装在结构上的设备重量等; 活载(live load):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存在的可变荷载。例如吊车荷载、结构上的人群、风、雪等荷载。 (2)按荷载的作用范围 集中荷载(concentrated load):荷载的作用面积相对于总面积是微小的。 分布荷载(distributed load):分布作用在一定面积或长度上的荷载,如风、雪、自重等荷载。 (3)按荷载作用的性质 静荷载(static load):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缓慢,不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例如结构自重、楼面活载等; 动荷载(dynamic load):随时间迅速变化或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作用或消失的荷载,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 注意:车辆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通常在设计中简化为静力荷载,但在特殊情况下要按动力荷载考虑。 (4)按荷载位置的变化 固定荷载(fixed load ):作用位置固定不变的荷载,例如风、雪、结构自重等。 移动荷载(travelling load):可以在结构上自由移动的荷载,例如吊车梁上的吊车荷载、公路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就是移动荷载。

常见分布载荷合力作用位置

§3.2 工程常见约束与约束力 自由物体——空间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如飞机、导弹、航天器 受约束物体——空间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如汽轮机、车轮。 工程中大部分研究对象都是非自由体, 约束(constraint )—— 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 约束的作用一方面限制物体运动,另一方面表现为约束力。 约束力(reactions)——约束对物体的反作用力,又称约束反力。 是一种被动力,其大小不能预先确定,方向总是与约束力所能 阻止的运动方向相反。 主动力-----主动地施加于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的力称为主动力。 主动力的大小和方向通常是预先给定的,其变化规律是空间和 时间的确定数。如重力, 在理论力学中,将物体所受约束理想化,即保留主要性质、忽略次要因素,得到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及约束力。

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含内容和排版简要说明)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019 081 学生:刘浩然指导老师:胡之杨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2010 年12 月23 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评阅书

目录 1 摘要..........................................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错... 误!未定义书签。 2 任务: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2 运动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速度分析...............................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速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 签。 加速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 签。 3 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分离3,4 构件进行运动静力分析,............................. 错. 误! 未定义书签。4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方案比较......................................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杆件的基本变形

第三章 杆件的基本变形 这一章主要研究材料力学的有关内容,主要研究各种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在保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为构件选用适宜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达到即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件”,所谓杆件是指纵向(长度方向)尺寸远比横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尺寸大的多的构件,例如柱、梁和传动轴等。杆有两个主要的几何因素,即横截面和轴线。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后者即为所有横截面形心的连线。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因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而有下列四种基本形式: (1) 轴向拉压变形; (2) 剪切变形; (3) 扭转变形, (4) 弯曲变形。 在工程实际中,有些构件的变形虽然复杂,但总可以看作是由以上几种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称为组合变形。 第1节 拉伸和压缩 在工程结构和机器中,有许多构件是轴向拉伸和压缩作用。本节主要讨论轴向拉伸的压缩时杆的内力和变形,并对材料在受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方法。 1、 内力与截面法 1、内力的概念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其内部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内力。显然,若外力消失,则内力也消失,外力增大,内力也增大。但是对一定的材料来说,内力的增加只能在材料所特有的限度之内,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破坏。所以,内力与强度是密切相关的。 2、截面法 设一直杆,两端受轴向拉力F作用。为了求出此杆任一截面m-m上的内力,,我们可以假想用一个平面,沿截面m_m将杆截断,把它分成Ⅰ、Ⅱ两部分,取Ⅰ段作为研究对象。在Ⅰ段的截面m_m上到处都作用着内力,其合力为F N。F N是Ⅱ段对Ⅰ段的作用力,并与外力F相平衡。由于外力F的作用线沿杆件轴线,显然,截面 m_m上的内力的合力也必然沿杆件轴线。对Ⅰ段建立平衡方程: F N-F=0 得 F N=F

1-10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10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作用在杆上的外力是多种多样的,杆件相应产生的变形也有各种形式。经过分析,杆的变形可归纳为四种基本变形的形式,或是某几种基本变形的组合。四种基本变形的形式计有: 1. 拉伸或压缩(tension and compression) 这类变形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的一对力所引起的,表现为杆件的长度发生伸长或缩短,杆的任意两横截面仅产生相对的纵向线位移。下图表示一简易起重吊车,在载荷 F的作用下,斜杆承受拉伸而 水平杆承受压缩。此外起吊重物的吊索、桁架结构中的杆件、千斤顶的螺杆等都属于拉伸或压缩变形。 F 1 F 2 2.剪切(shear) 这类变形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垂直于杆的轴线且距离很近的一对横力引起的,其变形表现为杆件两部分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的错动。下图表示一铆钉连接,铆钉穿过钉孔将上下两板连接在一起,板在拉力F作用下,而铆钉本身承受横向力产生剪切变形,(图(b))。机械中常用的连接件如键、销钉、螺栓等均承受剪力变形。

3.扭转(torsion) 这类变形是由大小相等,转向 相反,两作用面都垂直于轴线的两个力偶引起的, 变形表现为杆件的任意两横截面发生绕轴线的相 对转动(即相对角位移),在杆件表面的直线扭曲 成螺旋线。例如,汽车转向轴在运动时发生扭转变 形。此外汽车传动轴、电机与水轮机的主轴等,都 是受扭转的杆件。 4.弯曲(bending) 这类变形是由垂直于杆件的横向力,或由作用于包含杆轴的纵向平面内的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力偶所引起的,表现为杆的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工程上,杆件产生弯曲变形是最常遇到的,如火车车辆的轮轴(见下图)、桥式起重机的大梁、船舶结构中的肋骨等都属于弯曲变形杆件。 机械中的零部件大多数同时承受几种基本变形,例如机床的主轴工作时承受弯曲、扭转与压缩三种基本变形的组合,钻床主柱同时承受拉伸与弯曲变形的组合,这种情况称为组合变形。我们先依次分别讨论杆件在四种基本变形下的强度和刚度,然合再讨论组合变形时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F (b) M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学平衡方程

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静力学平衡方程 1-1 两球自重为1G 和2G ,以绳悬挂如图。试画:(1)小球(2)大球(3)两球 合在一起时的受力图。 答:(1)小球受力图: 约束来源:柔绳,光滑面。 (2)大球受力图: (3)两球受力图: 约束来源:柔绳,光滑面。 约束来源:柔绳。 1-2 某工厂用卷扬机带动加料车C 沿光滑 的斜轨上升到炉顶倒料,如图。已知料自 重为G ,斜轨倾角为α,试画加料车(连轮 A 及 B )的受力图。 答:

约束类型:光滑面,柔软体。 1-3 如图所示,试画出AB杆的受力图。 答: 三力汇交,A固定铰链,B可动铰链 1-4 棘轮装置如图所示。通过绳子悬挂重量 为G的物体,AB为棘轮的止推爪,B处为 平面铰链。试画出棘轮的受力图。 答: N A=N B二力杆,光滑面,柔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6 化工厂中起吊反应器时为了不致破坏 栏杆,施加一水平力F,使反应器与栏杆 相离开(如图)。已至此时牵引绳与铅垂线

夹角为?30,反应器重量G 为30kN ,试求 水平力F 的大小和绳子的拉力T F 。 答:(1)选取研究对象:反应器 (2)取分离体,花受力图 (3)建立坐标系XOY (4)写平衡方程,联立解得 1-7 重量为G=2kN 的球搁在光滑的斜面上, 用一绳把它拉住(如图)。已知绳子与铅直 墙壁的夹角为?30,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5,求绳子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约束反力。 答:(1)研究对象:球 (2)受力图 (3)建立坐标系XOY (4)写平衡方程 ∑=??-??=030sin 15sin N 0X C A T , ? ?? =15sin 30sin T N A C N 41.1215sin 30sin N 732.01-315cos 30sin 15sin 30cos 15sin 215cos 30sin 15sin 30cos 15sin 015cos 15sin 30sin 30cos 0 15cos 30cos T ,0Y A ==??===? ?+????=??+???==-??? ?? +??=-??+??=∑A C A A A c T N G T G T T G N

第三章 杆件的基本变形

第三章杆件的基本变形 这一章主要研究材料力学的有关内容,主要研究各种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在保证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为构件选用适宜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达到即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件”,所谓杆件是指纵向(长度方向)尺寸远比横向(垂直于长度方向)尺寸大的多的构件,例如柱、梁和传动轴等。杆有两个主要的几何因素,即横截面和轴线。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后者即为所有横截面形心的连线。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因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而有下列四种基本形

式: (1)轴向拉压变形; (2)剪切变形; (3)扭转变形, (4)弯曲变形。 在工程实际中,有些构件的变形虽然复杂,但总可以看作是由以上几种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称为组合变形。 第一节拉伸和压缩 在工程结构和机器中,有许多构件是轴向拉伸和压缩作用。本节主要讨论轴向拉伸的压缩时杆的内力和变形,并对材料在受拉、压时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方法。 一、内力与截面法 1、内力的概念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其内部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内力。显然,若外力消失,则内力也消失,外力增大,内力也增大。但是对一定的材料来说,内力的增加只能在材料所特有的限度之内,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破坏。所以,内力与强度是密切相关的。 2、截面法 F F m m F NⅡ N F ⅠF F 设一直杆,两端受轴向拉力F作用。为了求出此杆任一截面m-m上的内力,,我们可以假想用一个平面,沿截面m_m将

杆截断,把它分成Ⅰ、Ⅱ两部分,取Ⅰ段作为研究对象。在Ⅰ段的截面m_m上到处都作用着内力,其合力为F N。F N是Ⅱ段对Ⅰ段的作用力,并与外力F相平衡。由于外力F的作用线沿杆件轴线,显然,截面m_m上的内力的合力也必然沿杆件轴线。对Ⅰ段建立平衡方程: F N-F=0 得 F N=F 将受外力作用的杆件假想地切开用以显示内力,并以平衡条件来确定其合力的方法,称为截面法。 所以求杆件内力的方法—截面法可概述如下: 截取代平 二、拉伸与压缩的受力、变形特点 构件一般都为直杆,因此在计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