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复试笔试科目最新考试题型、试题数量和考试难度出题,结合历年复试经验整理编写了复试五套终极预测模拟题并给出了答案解析。该套模拟题涵盖了这一考研复试笔试科目常考试题及笔试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考研报考本校复试笔试复习的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一) (4)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二) (11)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三) (18)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四) (25)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五) (30)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终极预测五套题(一)

说明:本书由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明诚

【答案】儒家伦理思想。《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朱熹注“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四书章句集注》

2.天志

【答案】《墨子·天志》“天为贵,天为知。”认为天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能对人赏罚。“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并认为天志是衡量人们行为是非的标准,“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

3.开物成务

【答案】《易传》作者谓圣人用《易经》揭示事物的真像、确定事务的方法。《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唐孔颖达疏“言易能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程颐《易传序》“易……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

4.非攻

【答案】墨翟的战争观,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认为兼并和侵略战争于民危害最大。

5.六爻

【答案】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卦画的基本构成。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皆两卦相重,故有六爻。其位次自下而上,分别标以“初”、“二”、“三”、“四”、“五”、“上”之爻题。上两爻象天道之阴阳,下两爻象地道之柔刚,中两爻象人道之仁义(见《说卦》)。“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易·系辞上》),谓其变动象征着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动。

6.为仁由己

【答案】(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为基础,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3)在此基础之上,孔子提出推己及人之原则,表述有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结合即为儒家“恕”之道。

7.别宥

【答案】宥,通囿,局限,引申为有所蔽或偏见。别宥,摒弃偏见。《庄子·天下》“接万物别宥以为始。”《吕氏春秋·去宥》“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一说宥为区域,别宥意为区别万有,见成玄英《庄子集释·天下》疏。

8.四心

【答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

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四心在孟子又叫做良心和本心,孟子认为人所固有“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良心本心为“天所与我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二、简答题

9.谶同纬的区别

【答案】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测吉凶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为实现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就出现过。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谶和纬的应用范围不同,谶和当时的神仙方术有些接近,纬是假托神意,把经学神化。

10.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学说?

【答案】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言论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制”和“德政”的理论,提出了“仁政”学说。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主要观点是:

(1)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亲亲而仁民。”1.严格区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2.统治者应关心人民的疾苦:“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经界”: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五亩之宅。”“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把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3)重视道德教育,反对“不教而杀”

“富而后教。”“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教之不改而后诛之。”孟子主张用“力”不能使人心服,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4)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格君心之非”“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民,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

11.谈谈玄学的演变

【答案】(1)汉末辽东一带陆续为代表荆忠以宋忠,北方以郑玄为代表的玄学,主要经典是《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阴阳的宇宙观

(2)正始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经典《易》《老子》,问题:玄学的本体论,天人之际,宗教意义-理性意义的天-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