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2)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2)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2)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

第一节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

1.课程内容的转变?

2.课程结构的转变?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4.课程评价的转变

5.课程管理的转变?(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由“专制”走向民主?2.由封闭走向开放

3.由专家走向教师

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可见,在新课程下的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和融合的关系。真正地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师与学生将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教与学的明显区分,只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三、新课程背景下学科与学生的关系

学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教育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即教学应该关注学科,还是应该关注学生。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是一种学生本位论。它的特点是:(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与人格培养.?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首先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基

础上的,这种相互尊重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尊重教师,不能走极端。其次,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在相互尊重与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对话关系.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目标体系,必须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融认知与情意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二个要求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在上述两个指导原则的指导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情意性。即在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中,由认知发展目标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目标共同组成。?2)过程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3)个性化。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建立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总体来说,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主动性

(二)独立性

(三)多样性

(四)体验性

(五)问题性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两种:1、人文环境的开放主要表现在打破教与学的界限,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种束缚与被束缚的关系解放学生的学习等方面。2、所谓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就是教室。教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其功能与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室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首先,它肩负着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的责任。其次,教室的空间定义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有所改变.可以是将社会引进教室,也可以是将教室设于社会之中.这里的教室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真正地成为了一种教学环境.

八、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多样化?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学生自学等多种形式。?(二)综合化

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三)社会化

教学组织形式必须逐步的走向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由甄别走向发展

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二)单一走向多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三)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做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将由简单的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走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的相统一。

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效果?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在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高质量"是一种对每个人的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自己对自己满

意的人.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二是教学本身要实现个性化。

?第二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课程资源的作用与价值?一、课程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它可以按三级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三)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根据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它可以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四)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自身的性质,它可以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五)其他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他还可以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一)国家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国家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保障国家的安定,强化国家机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课程资源是关于爱国主义、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国家的发展与未来的知识和阶级思想等的资源,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强化下来,不能随意改动,这是保障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思想资源。此外,还有培养有竞争力的公民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这既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二)地方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保证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持人类文化多元特色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现代性认识的全面加深,地方文化资源成为重新被发现和认识的对象,这必然会影响到地方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三)学校课程层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作用与价值

第二节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五个基本途径: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第四,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第五,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

(一)校长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二)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三)家庭和社区是课程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条件?(四)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二)经济性原则?(三)针对性原则?(四)个性原则?(五)实用性原则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1.狭义的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

谈谈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的关系

谈谈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的关系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 1.“老”教材如何体现新理念?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并按照“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从2002年开始,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02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2003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2004年秋季,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这也就意味着,与原义务教育大纲配套的教材将逐步被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所取代,新旧教材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并存的状况,在这一段时间内,仍旧使用老教材的地方和学校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现行教材如何体现新理念? 2.研究性学习是怎么回事?与探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许多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含义等并无多大的了解,就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中学阶段,是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教学策略?如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它与探究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中学中哪些内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呢? 3.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一些教师开始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在大班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许多教师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 4.如何看待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对学生来说学习本身是不是一种责任? 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它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01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试题01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 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合作关系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F 5、目前对教材的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6、过去的备课写教案在新课程中称为教学设计。×F 7、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越多越好越新越好。×F 8、教学设计实际是一种教师的行为研究。×F 9、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T 10、个别教学也叫做个别化教学。F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 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 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 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 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 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 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 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 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

则?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 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 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2017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安排意见

播州区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2017年秋季学期 期末考试安排意见 各学校: 2017年秋季学期即将结束,现结合《遵义市播州区教育局关于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的通知》(播教研〔2017〕28号)文件精神和我乡学校实际,就本学期期末考试相关安排意见下发到各校,请遵照执行。 一、考试日程表 1—6年级: 7—8年级: 二、相关要求 1、领卷时间。1月5日由中心学校谭明鸿到教育局印刷厂领取试卷,试卷领取后保管在洪关中心学校保密室,由纪检委员任庆负责试卷存放保密工作。 2、考场设置。一至八年级均实行单人单桌进行考试,各考点设置考场时,课桌单列反向安放(统一安放成5列),行列之间确保足够距离,门上张贴考场场次、考试学生名册,考桌上张贴考号、学生姓名。 3、考号编排。每间考场考试学生名册由学校复印1份交监考教师,名册设

计考号和姓名两栏。如臻坚一年级1号学生,考号就是1。 4、监考要求。第一科开考前30分钟,由各考点主考组织召开考务培训会;每科开考前20分钟,主考和考务组长分发试卷;开考前10分钟,监考教师进场核对学生信息,待正式信号发出后分发试卷。 5、试卷装订。考点主考、考务组长督促监考教师清点试卷,做到年级、顺序无误,试卷整齐才能验收密封,并在密封袋上签上监考教师姓名后方能收存。各考点当日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中心学校密封装订(小学试卷由任庆和潘小康负责密封装订,中学试卷由李再霞和谭明鸿负责密封装订)。 6、《学生成绩登分册》设置考号、姓名、各科成绩及总分等内容,于2017年12月21日前传中心学校李再霞处。 7、监考纪律 (1)各学校严格按照考试文件统一的时间和科目进行考试,不得随意调整考试时间或更改考试科目。 (2)涉考人员要提前到位,服从考点组长的统一安排。考试、评卷期间教师请假统一由中心学校审批。 (3)监考教师不准在考场内抽烟、接打手机、玩游戏、看书报,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离开考场;在考试未结束前不准催收学生试卷。 (4)一、二年级要求念一题做一题,每小题念两遍;各年级语文听写和英语听力测试念三遍;各科除试卷印刷模糊外,一律不准作任何提示。考试过程中发现印刷有误,须请示中心学校统一后通知各考点更改。 8.评卷纪律 (1)评卷人员服从评卷组长统一安排,保质保量完成评卷工作任务。评卷时,评卷教师在每本试卷第一页每大题“评卷人”处和“总分”处签名,以便核查。 (2)评卷过程中严禁私拆试卷、请人代评。各评卷组评卷结束,认真检查无误后由评卷组长将试卷交中心学校验收存放。 (3)对评卷中出现的误评试题、漏统积分等现象,每处计扣评卷、积分教师现金5.00元。情节严重的,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9.登分纪律 (1)试卷一经拆封,登分人员不准在试卷上作任何修改。 (2)登分组各负其责,严禁到其他组翻阅试卷或让未登分的教师到场翻阅试卷。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论述题参考答案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91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 (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 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 A、素质教育理念 B、创新教育理念 C、生活教育理念、 D、终身教育理念 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 A、学课本位论 B、学生本位论 C、教师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 A、教材 B、因特网 C、实验室 D、师生关系 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 A、补充 B、延伸 C、拓展 D、深化 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材的传授 D、搞活课程 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 A、教学内容分析 B、教材对象分析 C、教学目标制定 D、教学身份选择 9、班级教学产生于(D)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 A、研究教材 B、了解学生 C、选择方法 D、设计作业 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 A、综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相关课程 D、核心课程 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 A、实践性教学 B、综合式教学 C、开放式教学 D、主体式教学 13、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 A、课程结构 B、教学内容 C、学习方式 D、教学组织形式 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 A、观察 B、制作 C、考试 D、表演 二、判断 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 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 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F 5、目前对教材的开发是实现由单一的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的转变.F 6、过去的备课写教案在新课程中称为教学设计。F 7、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越多越好越新越好。F 8、教学设计实际是一种教师的行为研究。F 9、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T 10、个别教学也叫做个别化教学。F 11、作为教学形式的学生自学,就是完全意义上学生的任意学和自己学。F

10-11高等数学 期末试题

浙江海洋学院 2010 - 2011学年第 二 学期 《高等数学A2》课程期末考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函数 ),(y x f z =在点),(00y x 处连续是它在该点偏导数存在的( ) A .必要非充分条件 B .充分非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2.已知||2=a ,||2=b ,且2?=a b ,则|?a b |=( ) A .2 B .22 C . 2 2 D .1 3.设 ),(y x f 是连续函数,则0 (,a x dx f x y dy =??)( ) A . (,a y dy f x y dx ? ?) B .0(,a a y dy f x y dx ??) C . (,a y a dy f x y dx ? ?) D .0 (,a a x dx f x y dy ??) 4. 设曲线积分 ()( ) ?-++-L p p dy y y x dx xy x 4214 564与路径无关,则p =( ) A .1 B .2 C .3 D .4 5. 函数6 3 x Cx y + =(其中C 是任意常数)对微分方程 x dx y d =2 2而言,( ) A .是通解 B .是特解 C .是解,但既非通解也非特解 D .不是解 6.设 ()2 1,01,0x f x x x ππ --<≤?=?+<≤?,则该函数以2 π 为周期的傅里叶级数在点 x π=处收敛于( ) A .2 1π+ B .2 12 π + C . 2π D .2 2 π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 设y x e z 2 =,则=dz . 2. 微分方程0584=-'-''y y y 的通解为 . 3. 曲面32=+-xy z e z 在点)0,1,2(处的法线方程为 . 4.幂级数 ()∑ ∞ =-1 2 1n n n x 的收敛域为 . 5. 设L 是沿抛物线x y =2上从点)1,1(-到点)1,1(的一段弧,则曲线积分?L ydx = . 6. 设c z b y a x ≤≤≤≤≤≤ Ω0,0,0:,则三重积分=???Ω xyzdv . 三、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计56分) 1.求过点()302,-,M 且与直线2470 35210 x y z x y z -+-=?? +-+=?垂直的平面方程. 2.设t uv z sin +=,而t e u =,t v cos =,求 dt dz . 3.设区域D 为422≤+y x ,求σ d e y x ??+D 2 2 . 4.计算 ?? ∑ ++zdxdy ydzdx xdydz ,其中∑为半球面2 22y x R z --=的上侧.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 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核心任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第二节教学观与学生观 一、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传统思想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

和执行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思想认为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3、教学应该注重教学过程,而传统思想则认为教学应该重视教学结论; 4、教学应该关注人即学生,而传统思想则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科。 二、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依靠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

权主体)。 三、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因此, 1、要树立教育民主的思想; 2、要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要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课程追求的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为此,

新课程改革试题【大全】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 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福建省福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补考,无答案) 新人教版

福建省福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补考,无 答案)新人教版 友情提示:请把答案写在答卷上。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至此,( )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A.“长征二号丙”B.“遥感卫星十三号” C.“天空一号”D.“天宫一号” 2、11月30日上午10时,我国首艘高速客滚轮“海峡号”,搭载500多位游客,从()综合实验区澳前客滚码头缓缓起航。此航线亦是大陆首条对台高速客滚航线。 A.福州马尾B.福建平潭 C.福建厦门D.上海 3、()11月13日在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A.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B.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 C.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开幕,会议的内容是: A.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叙内政,强调国家统一,支持国家主权独立。 B.呼吁坚持多边谈判原则,进行建设性的谈判,达成包容、平衡、公正、可信的结果,让各国根据自身能力做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C.推动2020年东盟共同体建立后的发展走向,并就建立东盟和平与和解机构,加强东盟解决内部纠纷能力,确保东盟一体化进程在今年年内取得重大进展达成共识。 D.一致通过了俄罗斯入世条约的最终文本,从而结束了俄罗斯长达18年的入世谈判。5、中国气象局11月22日透露,()已正式启动建设。这一信息发布系统将在2020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届时将能覆盖中国82%以上的公众。 A.中国国家天气预报系统B.中国防灾减灾系统 C.中国旅游气象预报系统D.中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6.“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时/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是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这首小诗的含义是() A.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烦 B.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好没面子 C.父母很“小气”,怕我们浪费钱 D.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抚育儿女茁壮成长 7.“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俗语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多力量大B.合作是共享的基础,没有合作就没有共享

大一上学期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上学期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完整版)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 第一节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 1.课程内容的转变 2.课程结构的转变 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4.课程评价的转变 5.课程管理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由“专制”走向民主 2.由封闭走向开放 3.由专家走向教师 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新课程改革试题

2 0 1 3 年 新 课 程 改 革 试 题 精 选 单项选择题 1. 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 当的 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兴趣 D 、共鸣 2、 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 A 、 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 、 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 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 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 A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 、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 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C 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 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 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A 、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 B 、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D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

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 的 ( ) A 、健康权 B 、名誉权 C 、受教育权 D 、隐私权 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 A 、 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 、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 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 正的 D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 A. 说出、表演、展示 B. 设计、制作、创作 C. 感受、参加、养成 D. 解释、完成、 背诵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展开 14.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 知识、技能和方法 B.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技能和情感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等三个层面上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 .课程制度的变迁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2020秋期末测试卷三-浙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2020秋期末测试卷三-浙教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 A.9-9=0 B.9+9=18 C.3-2=1 2.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3.小红有7颗糖,小东的糖和小红的同样多,小红和小东一共有()颗糖。 A. 8 B. 14 C. 7 4.9+5=() A.4 B.9 C.14 D.5 5.最大的一位数是()。 A.10 B.20 C.9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图中有8个。( ) 2.5个香蕉和第五个香蕉一多样。() 3.9-3=4 ( ) 4.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 5.二十写作2。() 三.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猜猜横线上的数是几? 5+_____=12 4+_____=12 _____+2=11

_____+4=13 _____+5=11 14-_____=5 2.小明: 小红: 小红比小明少________个,小明给小红________个后,两人苹果一样多。 3.小朋友们在做游戏。 大家站成一排做游戏。从左数,小美排第3,从右数,小美应该排第4,一共有( )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4.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数。 (1)11-________ =4 (2)10+________ =15 5. 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四.计算题(共4题,共31分)

1.口算。 5+7=_____ 8+4=_____ 6+9=_____ 4+7=_____ 7+8=_____ 5+9=_____ 2. 算一算。 5+8= 6+6= 7+7= 7+4= 2+9= 16-2= 11+3= 15-3= 12-10= 2+10= 18-8= 5+6= 6+8= 8+4= 9+7= 3.看图写算式。 □+□=□ 4. 算一算。 4+4-1=10-6+5=9-3-2=7-0+3= 2+6+1=9-2+3= 6-2+3=3+4+2=五.作图题(共2题,共8分)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00001)

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2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谦虚谨慎、务实求真、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也为人们熟悉和实行。试论我们强调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答为了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再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 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答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 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标准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3 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 5 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婚姻家庭道德是在婚姻家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其主要内容是 1 婚姻自主真正奠定在爱情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夫妻双方应该互敬互爱。 2 在家庭生活中赡养尊敬老人抚养教育子女与邻里和睦相处。2 注意计划生育勤俭持家爱家爱国。 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什么答1恋爱应是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2 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3 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关系1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2 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3 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总之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答1 正直无私2 忠诚守信3 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 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 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什么是友谊它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答友谊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友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2 真正的友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是人类美德化为情感的无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