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up超实用技巧

Sketchup超实用技巧
Sketchup超实用技巧

Sketchup超实用技巧

【一】建模--步骤

首先,一条原则是我们应该尽量将模型量控制在最简单,最小。当然,如果你以建立细致入微的模型为乐趣的话,那么可以不必遵循这个原则。但是,如果你是用SketchUp来养家活口,维持生计,那么过分细致的模型是没有必要的。你应该努力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将模型建的尽量简单。一旦你不得不更改模型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即将完成时,需要更改的话,越简单的模型越容易修改。

如果你的模型按照一定的原则清晰的分成了组或组件,那么其实你就可以将任意组件保存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在需要改变组件的时候,只需要打开保存的那个文件,进行编辑并保存,然后在含有这个组件的模型中,重新调用就可以了,这样做不必受场景中其他东西的干扰,编辑速度也快。如果你边建模边推敲方案,那么就先建立一个大的体块,随着你设计的深入,逐渐将模型加入细节。你可以轻松的将一些粗糙的大体块替换为精致的模型,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够深入的设计。

【二】导入CAD文件

将CAD文件导入SketchUp,然后通过简单地描一描线段,使它生成面,然后推推拉拉地建立起一个3D模型,这听起来确实令人兴奋。但是这样工作的效果实际上取决于你的CAD图的质量。

导入CAD的2D文件,实际上能产生许多令人头疼的麻烦。熟手画得简单的轮廓线的CAD图不会产生什么大的麻烦,生手画的细节繁多,杂乱无章的CAD图就不那么容易利用了。“带有小小的线段、转角处两条线没有相交、一条线和另外一条看上去平行实际上只差一点点”,有这些问题的CAD图,都会在你建立模型的时候成为你的绊脚石,似乎应该说是钢针,因为它们小的让你很难察觉和纠正。用这样的CAD图导入SketchUp作为底图,你花费在纠正错误上的时间反倒会比你节省的时间多。

接近完成的CAD图纸,实际上包含了大量你建模时用不着的信息。你在CAD制图中过分详细的分层方法或者是重叠的线等等,都是在SketchUp中建立模型所不需要的。如果你要用这样一张漏洞百出,复杂无比的CAD图纸导入SketchUp来建模,而你在之前要做的清理工作会浪费很多时间。(译者:所以不如在导入SketchUp后,马上炸开所有CAD中形成的块,将所有线归到一层,然后将这些变为一个组,作为底图,在它上面重新描一遍会更节省时间)。即使是进行了良好分层的2D CAD图纸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记住:SketchUp的层不会为你隔离在不同层的线(也就是说,比如有三条线分属三个层,他们围合成一个面,这个面仍然会产生,而不会因为这三条线不在一个层上而不产生这个面。),SketchUp中的层仅仅是在视觉上区分线面的分类方法。这个特性同样适用于导入的CAD图。任何在一个层上的线如果与其他层上的线重合,那么在导入过程中都将被无情地清理掉。所以,在某些时候,一层一层地导入将会非常有用,每导入一个层的东西,SketchUp都会将其自动成组,也不会误杀重叠的线(译者:注意这里是说要将CAD中的不同层分别保存到不同的CAD文件,这样做是因为在CAD中关闭不可见的层也会被导入到SketchUp中)。

CAD中带有门窗的墙已经被门窗打断,如果你导入这样的CAD图就需要花费时间来补上门窗上下部分的墙面。立面图作为单独的一个面,通常对于建立3D模型来说不具有多大的意义,但是非常有用的的一点是,你可以将立面图导入后,立起来,放在模型大体块的旁边,用来帮助你准确地捕捉立面上的尺寸。我的经验是:回避潜在的问题,用在SketchUp中重新描画一遍CAD图的方法来代替用导入的CAD图直接拉伸建模式最好的方法。我将导入的CAD 图作成组(这样可以防止在SKETCHUP中画的线面和他们粘在一起),然后描画我需要的线,如果必要的话,简化我描的线(举例来说,忽略开窗墙面上的洞口,我会在稍后插入窗的组件)。我在任何需要和可能的地方使用矩形工具以及捕捉锁定功能。不要轻易相信你捕捉到了角点,就能画出一个漂亮的方形(除非你自己一根线一根线地去画,并且确认你画方形的附近没有讨厌的“短短线”)(译者:老外管这种无用的短短的长度几乎为零的废线叫“哎呀”,呵呵,挺有意思,我下面也这么叫了)。

如果你决定直接用导入的CAD图来拉伸建模,你必须意识到任何怪异的毛病(脱离轴线的线,短线,复线还有“哎呀”等等)都将被导入SKETCHUP并成为你模型的一部分,你也许仅仅会在某些地方发现它们藏在有用的线的下面,那么准备好开开心心地清理和纠正他们吧。(译者:老外似乎带点威胁的口气,不过大家还是听他的吧,老老实实跟他走)同时记住,如果你通过拉伸整个平面来建立了模型,那么所有的几何体都将是粘在一起的。这样的模型将很难编辑其中的一部分而不影响其它部分,而且很难在事后将他们分组或组件。(译者:所以大家建立模型的时候,应该随建随把不同的体块分成不同的组或组件)

【三】一些建模的关键

在你成为SKETCHUP建模的高手之前,关闭“长度捕捉”(一种类似网格捕捉的捕捉。译者:这个开关在WINDOW--MODEL INFO--UNITS--ENABLE LENGTH SNAPPING中控制)除非你必须要用这种捕捉形式捕捉模型中的每个网格点。

要善用辅助线工具。多多地用。建立一个一次清除所有辅助线的快捷键,一遍你在场景中充斥辅助线的时候方便地删除他们。辅助线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比如你在用一张导入的图片为基础进行建模时:如果你画几条辅助线在图片中一些重要的线上,你就能轻松地够捕捉到一些有用的点。捕捉锁定功能(INFERENCE LOCKING)在有辅助线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沿着一条辅助线移动物体也比凭空在3D空间中沿一定方向移动物体快得多。

使用尽量少的鼠标点击次数来完成一个任务是我们的主旨。但有些时候,比较快的方法是多画一些东西作为辅助,然后走一小段回头路。比如说,选择一个面的所有边线的快捷方法是,先选择这个面和他的所有边线(这个目的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双击鼠标点击面来达到)然后将面排除出选择,这样比我们一根根地选择边线快得多。像拉伸这样的工具,以及自动折叠功能,还有移动同时复制等可以快速地建立新的几何体,比我们手工去画快得多。尽量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方法,而不是傻乎乎地去一根根线地画,甚至有些时候通过这些方法产生的几何体会有一些多余的线或面,而你要在事后清理它们,也比你自己画快得多。矩形工具通常比直线工具更加快捷,并且在画方形或闭合四边形的时候有特别的优势。应该试者找寻利用矩形工具画复杂形体的途径,(用两次可以画出L形的平面,三次可以画出H形的平面等等)然后只要删除一到两条线就可以完成工作,总比你用直线工具费劲地捕捉这里那里画出所有的边线来得快吧。因为SKETCHUP有独特的霍尼维尔(HEALS)线特性,删除不用的线后,被分割的平面可以自动愈合。

拉伸工具是我们将2D图形变为3D模型的利器,它可以轻松地帮我们建立需要的面。尽量融会贯通地使用这个工具,为了使某些地方可以拉伸,也可以画一些多余的线来达到目的,拉伸,然后删除不想要的面。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要融会贯通,有时候与其你节省5分钟的时间来用所谓的快捷方法建立一个几何体,却用了15分钟来思考怎样“快捷”达到目的,还不如你用画线工具一笔笔画出来强

【四】捕捉和捕捉锁定

讨厌的鼠标自己跳到一个被捕捉到的点,而给你的建模带来了麻烦?你希望能将这个过分“智能”的捕捉关闭掉,而使你能安安静静地画图吗?非常遗憾,你不能关闭这种捕捉,SKETCHUP没有这种捕捉就不是SKETCHUP了,所以还是开心地接受它吧,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功能。(译者:老外的话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生活就像是被强奸,如果你无力反抗,那么就好好享受吧”)

下面讲一下,它在画线和移动的时候是怎样工作的:

(译者:这一部分我在网站的FLASH教程中有专门的讲解,老外说得和我大同小异,所以不费力翻译出来了,大家看我的教程即可。)

如果你没有捕捉到你想要的方向(特别是轴向),而是捕捉到了其他几何体上的点,那么你可以先将鼠标移动远一点,等到捕捉到了你要的方向,按住SHIFT键,锁定捕捉方向,再移回来。如果“讨厌的捕捉”没有捕捉到你要的方向,那么使你错用了捕捉功能。如果它让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SKETCHUP没有错误地捕捉其他地方,那么使你错用了捕捉功能。改变你捕捉的方法,随时随地利用捕捉锁定功能,将会明显地加快你建模的速度。(译者:一切都是自己的错,SKETCHUP不会错!老外真是虔诚啊,又让我想起了刚才那句名言...)

我的观点是,当你试图用层来区分各个几何体的时候,还不如简单地将图层0永远作为当前层,在这一层画所有的东西。用组合组件来区分不同的几何体。如果你需要用层来控制显示和隐藏,那么就将这些组和组件放到不同的层中(而不需要把组和组件里的东西都分到层中)。这样,在组和组件中的线和面仍然是属于图层0,但是他们的可见性可以通过控制层的可见性来轻松地调节。我还没有发现SKETCHUP的层还有什么有用的地方。

【五】组和组件

从来没有建立组太早这一说。你可以从画第一根线开始就将它编成组,然后你可以编辑这个组,在组里面增加其他东西。换句话说,建立组的时机只有太晚了一说。一旦模型建得差不多了,你就要耗费你的生命去从已经粘在一起的模型中,挑出你要的几何体来编成组。一个面可能被分在一个组,而他的边线可能在另一个组,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这样的模型怎么修改编辑!

我所发现的将粘在一起的模型分组的方法是拷贝整个模型,将其中一部分编成组,然后删除组外的东西,再拷贝整个模型,择出另外一些几何体编成组,如此往复,直到将原来的所有东西都编到不同的组里,再将组拼合起来。(译

者:这需要发扬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了,大家还是不要等到这一步才想起来分组)如果整个模型都细致地进行了分组,那么你可以随时炸开某个组,而不会与其他几何体粘在一起。

将某些几何体从一个组移动到另外一个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简单的可能就是炸开(这时,组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选择状态)将要移动的几何体从选择集中去除,将剩下的重新编组。然后炸开目标组,将刚才跳出来的几何体和这个组的所有几何体重新编成一个组。我喜欢使用剪切粘贴功能来达到这个目的。我双击打开第一个组,进入编辑状态,剪切要移动的几何体(CTRL+X),关闭这个组,打开目标组,粘贴(CTRL+V),关闭这个组。注意:SKETCHUP 不能够将粘贴的几何体自动置于原来的位置,当你粘贴的时候,被粘贴的几何体是在你光标所在的位置,你需要移动他们到你想要的地方。如果移动到你想要的位置比较困难或找不到参照点,你可以采用复制(CTRL+C)粘贴的办法,这样第一个组里的几何体不会消失,粘贴后将几何体移动到第一个组里的几何体所在的位置,对齐,然后关闭第二个组,打开第一个组,将被拷贝的几何体删除。(译者:实际拷贝而不剪切就是为了保留原来几何体所在的位置,大家也可以在组外画一条参考线来达到这个目的)

利用组件来建立场景中重复的单元。不要在放置一个组件的复制品与场景中之前,忙着将组件做得很细致。可以先建立一个大概得体块,做成组件,在需要的位置复制这个组件,然后回过头来编辑其中一个,将它做得细致些。所有复制品和原组件都会自动跟着改变的。这是SKETCHUP中非常有用的功能。比如柱子,门窗或楼梯这类重复的单元都可以先用体块做组件,等到模型基本成型后,在细致的编辑组件,增加细部,对于一个复杂的大模型来说,这种做法非常有用。同样的组件不必具有同样的形状。他们任何一个都可以单独地在各个方向上被放大缩小(SCALE),比如一个树的组件可以被缩放到不同的尺寸,这样场景中这种树就不会千篇一律,看起来更自然,而需要改变树的枝叶时,可以进入组件编辑,所有这种树还是会跟着改变,同时仍然保留自己独有的尺寸。

你可以复制一个组建,然后镜像。和原来的组件拼起来组成一个物体。这种方法适用于模型中任何对称的物体,你只需要改变一半,另一半也会跟着改变。

【六】轴线

很多工具和操作都跟轴线有关。在特定的条件下,改变轴线的位置和方向,将使建模更加容易,之后我们还可以将轴线恢复到初始状态。选中“按照轴线着色”(译者:这个选项在WINDOW--MODEL INFO--DISPLAY--EDGE--下拉菜单中的BY AXES),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几何体边线的颜色来判断这些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垂直了。如果模型中某些边线与任何一个轴都不平行,那么就显示成黑色,你可以通过改变轴线的方向来检查这些线。

记住!这是个模型!

在透视图状态下建模。经常转一转模型,就像它是你手中的一个实物模型那样,来检查你的作品。在SKETCHUP 中,总是在正视图(顶视、左视、右视...)中建模没有什么好处(译者:这点不同于MAX),这种状态下画图,总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画的线的端点是在一面墙的顶部还是底部?你在平面图上是看不出来的。(译者:这是因为MAX的捕捉可以有2D、2.5D、3D捕捉来切换,但是SKETCHUP的捕捉始终是在3D状态下的)

有时候你需要在一个2D平面上画图,在正视图状态下,很难保证SKETCHUP画的线是在这个平面的上方还是下方。你可以事先在这个平面上画一个大大的矩形,就像你在这个平面上铺了一张纸那样(画图的时候注意SKETCHUP 捕捉给出的提示“ON FACE(在平面上)”),这样就不会画到其他平面上了,画完后删掉这张“纸”就可以了。因为你是在3D空间中建立模型,所以保证位置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而SKETCHUP中最容易捕捉到的就是轴线方向,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分两次移动一个物体,第一次沿一条轴线移动,然后再沿另一条轴线移动,这样比你直接斜着移动物体更容易准确把握。(译者:这和MAX中的多视图操作差不多,SKETCHUP没有多视图界面,所以只好用这种方法了)

转一转你的视图,会帮助你捕捉。比如画一条线,我们想捕捉绿轴,但是SKETCHUP却总是补到蓝轴,那么就转转视角吧,会比较容易捕捉的。

SKETCHUP中的框选只能是矩形框(译者:不像MAX有多变形选框),如果你要选择一些

东西,就要不断地旋转视角,或者干脆将视角转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你能用矩形选框一次性地框选需要的物体。记得用鼠标滚轮进行视图的缩放,SKETCHUP得缩放是向光标所在的位置缩放,这样可以方便地放大察看我们要看的部分。

【七】视图

SKETCHUP有几种比较酷的现实模式。大部分都是用来修饰用的,应该好好利用一下。

使用透明模式(X-RAY X光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我们需要看到模型内部或背面时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画一条线,终点在模型内部,我们就可以开启透明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命令执行时进行切换)。

线框显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和捕捉,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用处,就是当我们需要只隐藏边线而不隐藏面的时候,可以切换到线框现实模式,选中要隐藏的边线,隐藏,然后在切换到其他显示模式,这样就可以看到,线框被隐藏了,但是面没有。

“边线加粗”模式(译者:在WINDOW--MODEL INFO--DISPLAY--EDGE下面的三个复选框中的PROFILE)这个模式不仅可以使模型更加美观,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检查一条直线是否处在一个平面上,如果在一个平面的内部,那么就是细线,如果不在,就是粗线)

“以层的颜色显示边线”(译者:在WINDOW--MODEL INFO--DISPLAY--EDGE下拉菜单--BY LAYER)可以帮助我们查到错误地分到其他层的边线。层的颜色可以设置的反差强烈一些,便于观察。

当你编辑组或组件时,可以用“隐藏其他的模型”(译者:在WINDOW--MODEL INFO--COMPONENTS--FADE REST OF MODEL后的HIDE复选框进行设置),最好设置一个快捷键,这样会很方便。利用这个选项切换你就可以在编辑组或组件的时候隐藏掉其他的几何体,这对于有很多物体的模型来说很重要,不至于看花眼。或者调节FADE OUT滑块,来调节编辑组或组件时其他几何体现实的虚实程度。有时候,你需要将其他物体调节的很虚(尤其是在透明模式下)。

在你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要打开JITTER(手绘效果和线出头效果)(译者:在WINDOW--MODEL INFO--DISPLAY--EDGE下面的三个复选框中的JITTER和EXTENTIONS调节)那样会增加你绘制的难度。

不要急着给你的模型赋材质,那样会不利于清楚地建立模型,和检验模型。

过早地赋材质意味着将来会给大量的面重新赋材质,甚至会造成例如模型过于复杂,多余的材质无法被清理,某些面不能被赋予新的材质等等问题。

牢记你隐藏掉的物体,因为你隐藏掉的物体会在某些特定的操作中被删除。你在编辑模型的时候隐藏掉了一些东西,可以帮助你看得更加清楚获保护这些物体,但是也可能使模型变得杂乱无章,比如如果你忘记了恢复这些物体的显示,那么在将几何体移动到其他层,或是赋予新的材质的时候,就可能漏掉这些物体。记住,在SKETCHUP中,你只能选择到你看到的物体,被隐藏的物体不会被选择到。

使用自动选择功能

移动工具和拉伸工具有自动选择功能。即使你没有选择任何物体,在执行这些功能时,SKETCHUP会自动选择鼠标所在位置的物体,你可以看到他们被自动显示为选择状态。自动选择是一个非常快捷的功能,拉伸的自动选择只选择面而忽略线等不能拉伸的物体。

你疑惑时,点击右键,你将在右键菜单中发现所有有趣的功能。你知道有个非常实用的“等分DIVIDE”工具吗?你可以选择一条线,点击右键,就可以发现这个工具。“分离UNGLUE”工具也在右键菜单中。当你发现某个物体只能沿着一个平面移动时,你就可以用这个工具来使它脱离这个面。(译者:这个功能是对组件的特定功能)

保存页面

在某个页面中增加或删除几何体会影响到整个模型,其他页面也会相应增加或删除。而每个页面的显示属性却都是独立的。例如:你在一个模型中保存了12个页面,每个页面都设置了不同的显示风格,现在你觉得应该让影子都更深一些而且你还忘记了隐藏轴线。你必须在每个页面设置,影子深些,隐藏轴线,然后“更新UPDA TE”页面,重复12次。

你又决定隐藏一些难看的线。这是你要在每一个叶面隐藏这些线,更新。

......(译者:SKETCHUP这点真是要命,累死人~)

我觉得最好是搞清楚你为什么要建立一个页面,然后将页面设之中的所有除了你想让页面保留的特性之外的属性都勾掉(译者:建立页面后,在页面标签上单击右键,属性(PROPERTIES)下的所有复选框就是这个页面能够保留的只属于这个页面的属性)。然后根据需要,建立几个页面只保留显示属性;建立几个只保留视点和视角;建立几个只保留影子的属性;在建立几个只保留层的可见性.....这样,比如你想隐藏某些物体,只需要在某几个页面做一次或几次隐藏操作,就可以使所有页面都隐藏这些物体了,因为你没有让大部分页面保留自己的隐藏显示物体的特性。

当发生错误时

当模型中有错误时,你越早发现就越容易修复。比如不能形成面,面和边线有些不见了,移动工具不能移动某些物体,拉伸工具不能拉伸某个面或者是组件不能在面上开洞....

要找到丢失的几何体,首先将所有层的显示属性设置为打开,打开“显示隐藏物体”选项,你丢失的东西也许就会出现。

很多其他的问题和非矩形(OUT-OF-SQUARE)几何体有关。这通常是由于不熟练的绘制,没有注意捕捉轴线(或缺乏这方面的概念)造成的。还有就是用了有错误的CAD图,或没有正确使用捕捉等等原因。

如果不能形成一个面,那么在边线围合的图形内画几条对角线,如果这样可以形成面了,试着删掉刚画的对角线。有时候形成的面可以继续存在,有时候就不能,不能的话就说明,那些边线没有在一个平面上。如果画了对角线,只能在某个部分形成面,就有可能是另外一部分的边线没有相交。

当拉伸工具不能拉伸某个面时,可能是因为某些东西不平行,或者你正在试图将一个较大的面推入一个较小的面。当移动工具不能移动某些物体时,你可能是在移动一个不能进行自动折叠的物体,你可能需要画几条线来帮助SKETCHUP自动折叠。

有些时候发现了模型出现错误或混乱,最好是从前几步备份的文件重新开始画。重新画往往比你绞尽脑汁找到出错原因更加节省时间。

如果你使用了组或组件来区分不同的几何体,你也许会发现混乱或错误仅仅限于某个或某几个组或组件,如果你不用组或组件来区分,模型都粘在一起,那么你只能是得到一个教训了。

(完整版)Sketchup常用快捷键(必备)

Sketchup常用快捷键

Sketchup常用快捷键

学习心得: 连续复制:选择物体后,按M,按Ctrl同时点击左键,移动复制的距离,点击左键,输入数字加X(例:5X,既复制5份); 间隔复制:同上,输入数字加/(例:5/,表示间隔复制5份);当物体和轴关系不是很明确时,不能对某轴进行移动。得想别的方法。画线时,可以寻求参考点来定位,很好用!线能够闭合面、割断线、分割面。选择物体时增加或减少用Shift配合。 在表面画了物体,剪切后粘贴,该物体会顺着目的表面安置,很好用。这是Sketch UP的特点。如果须使其失去联系,可右键选分离。 快捷键的安装:须先安装原程序提供的,然后再自行设置自己的快捷键。或者先清空所有,再导入快捷键(4.0用5.0的快捷键时)。 善用辅助线:用于定位,有卷尺与量角器两种。系统可以捕捉到辅助线。 隐藏辅助线(Q); 显示辅助线(shift+Q) 善用组和组件:组类似cad的定义块,不具有关联性;组件类似组,但具有关联性,修改一组件,其他相关联的组件也会被改变。按住Shift键可以锁定当前参考。 绘制矩形中,出现Square(平方)提示,则说明为正方形; 出现Golden Section(Golden剖面)提示,则说明为带黄金分割的矩形。 绘制弧线后输入“数字S”,来指定弧形的段数。同样也可指定圆的段数。 问题解答: 如何镜向?用旋转+Ctrl,配合恰当的参考点即可。还可用插件。 如何补面?加线封闭面即可。 如何作布尔运算?运算后,删除线面即可。如作了群组,须先炸开再删线面。 如何沿路径复制?若为单弧线,可找到弧心用旋转复制。还可用插件。 如何分页?Shift+E 锁定与解锁有何妙用?锁定就无法编辑。如何由线推出面?用xx插件 如何作出拉膜结构?先用定位方法画出弧形边线,再用地形生成工具生成膜。 模型对绘图速度的影响有那些?高分辨率材质、阴影、透明度对3D专业显卡要求高;模型边线或细部对CPU 要求高(可用窗口尺寸改小来测试)。 物体如何对齐?依靠辅助线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如何准确画出立体的线段?使用辅助线、面来定位。 如何一开机,长度单位就默认为毫米?在系统属性下的模板选好图形模板即可。 sketch up一族之迷: 1.恢复箭头图标命令直接点击空格键盘 2.如何复制,移动组合的实体先点击空格键盘·或者在“工具”栏点击“选择”(S) 3.如何重复多次复制同一个实体

草图大师8.0常用快捷键

1 、Ctrl+ 表示与Windows系统本身重合的命令 2、字母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3、 Alt+ 表示相对常用的命令 4、Shift+ 1、表示“反”命令; 5、表示有对话框的命令 F2-F8 表示视图方向

sketchup的一些使用技巧(转贴) 一、建模开始前一定要记得设置单位,最好是常用的毫米(mm)。 二、软件操作要快,鼠标和键盘的结合才能真正快。SU的自定义快捷键可以为单字母或CTRL、SHIFT、ALT加单字母。最好定义成跟常用的如CAD一样的快捷键,最常用的是下面的命令,建议你将它定义为如下:画线L、画弧A、画圆C、平行拷贝O、移动M、删除E、旋转R、缩放S、放大Z、填充材质H、画矩形和拉伸可依你认为易记的来定义。 三、在切换命令时初学者往往会不知如何结束正在执行的命令,所以特别建议你将选择定义为空格键。按ESC键可取消正在执行的操作或习惯按一下空格键结束正在执行的命令,将会十分方便,又可避免误操作。另外快捷键不要定义得太多,常用的即可。 四、在su中用画线、画矩形等几个简单的命令即可建模,期间不会有任何的面板切换,连数据输入面板也不用点击。相信用过MAX建模的人对面板的频繁切换之麻烦有深切体会。另外,对面的任意切割、直观的任意拉伸也是SU的方便性重要的一面。加上放样命令的存在可以建出很多复杂的模型。 五、SU的捕捉是自动的,有端点、中点、等分点、圆心、面等。对建模过程中的大部分命令都适用,加上可输入实际数据,所以不必担心精确对齐和准确性等问题。 六、su建模大部分可通过面拉伸成物体来完成。而面是可很方便的通过画线等面命令来分割的。面也可通过拉伸来随时修改。SU的方便性的真正体现。 七、关于视图缩放控制:在执行画线或移动拷贝等命令时,常常要缩放视图以便精确捕捉:可随时透明执行缩放命令,结束缩放命令后会自动回到前面的命令执行状态而不会中断当前操作。(放大命令例外:可透明执行但要右键方可退出回到前面命令执行状态。)另外,按中键可随时旋转视图;中键加按SHIFT键即为平移。 八、关于建筑建模:a、如果是CAD导入的平立面,在用画线工具将墙线封闭成面然后拉伸成墙体(物体)时往往会在平面窗等位置多一些线出来,建议删除多余的线。 b、在没有CAD图而又想开窗口定位准确的话,可利用线对线的分割来定位:在一条已有的线上再画一条比它短的线,会自动在后者的结束点处将前面那条线分割开。利用这一特性可随时准确定位。另外画线也可当标尺来使用:执行画线命令可动态在右下角数值框显示出线的长度,由此可判断出其它物体的长度和测量距离。 九、有时常常在建模时用到矩形但发觉长宽不对时可即时修改:长宽同时修改则输入(长度数值,宽度数值);只修改长度可直接只输入长度数值;修改宽度则输入(,宽度数值)。

sketchup快捷键

一、快捷键设定的一般规则 1、字母及单个键,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2、Ctrl+ (1)表示Windows系统命令; (2)表示文件导入导出命令; (3)表示与删除有关的命令。 3、Alt+ (1)表示相对常用的命令; (2)表示与动画有关的命令。 4、Shift+ (1)表示“反”的命令; (2)表示有对话框的命令; (3)表示与显示隐藏有关的命令。 5、F2~F12 F2~F9表示视图方向,F10~F12表示信息、属性等。 二、快捷键纵向解析 快捷键纵向解析是以菜单及命令的开头字母为序。 1、Camera(1)Camera>Field of View - Alt+V 相机焦距,即相机视角,此命令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 (2)Camera>Look Around - Alt+L 环视工具,以视点为中心旋转观察。 (3)Camera>Orbit - 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 视图旋转工具,以物体为中心旋转观察。用该命令确定物体的三点透视状态后,再用Walk命令输入视点高度,即可控制物体的三点透视及两点透视。 (4)Camera>Pan - Shift+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 视图平移工具,平移视图进行观察。

(5)Camera>Perspective– V 透视/轴测切换。V=View,观察的意思。 (6)Camera>Position Camera - Alt+C 相机位置工具。C=Camera,相机的意思。 (7)Camera>Previous - F9键 当前视图和上一个视图切换。 (8)Camera>Standard>Back - F6键后视图。 (9)Camera>Standard>Bottom - F7键底视图。 (10)Camera>Standard>Front - F3键前视图。 (11)Camera>Standard>Iso - F8键透视或轴测视点。 (12)Camera>Standard>Left - F4键左视图。 (13)Camera>Standard>Right - F5键右视图。 (14)Camera>Standard>Top - F2键顶视图。 (15)Camera>Walk– W 漫游工具。 (16)Camera>Zoom - Alt+Z 视图缩放工具,用来缩放视图及视角、镜头长度设置。*deg定义视锥角度,*mm定义镜头长度,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此命令也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鼠标中键滚轮可以缩放视图。 (17)Camera>Zoom Extents - Shift+ Z 视图全屏显示工具。 (18)Camera>Zoom Window– Z 视图窗口放大工具。 2、Draw (1)Draw>Arc– A 一、圆弧工具。*S定义弧的段数,*R定义弧的半径,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 (2)Draw>Box 盒子组。不常用,未设快键。 (3)Draw>Circle– C 画圆工具。*S定义圆的段数,其中*为需要输入的数字。 (4)Draw>Freehand - Alt+F 不规则线段工具。按住Shift键可以增加顺滑。截至5.0版本没有可以控制段数的参数,一般不用这个命令,多采用多段弧相切连接成自由曲线。

常用的草图大师快捷键大全及解释

常用的草图大师快捷键大全: 编辑/撤销Ctrl+z 编辑/放弃选择Ctrl+t 编辑/辅助线/删除Alt+E 编辑/辅助线/显示Shift+Q 编辑/辅助线/隐藏Q 编辑/复制Ctrl+C 编辑/剪切Ctrl+X 编辑/全选Ctrl+A 编辑/群组G 编辑/删除Delete 编辑/显示/全部Shift+A 编辑/显示/上一次Shift+L 编辑/显示/选择物体Shift+H 编辑/隐藏H 编辑/粘贴Ctrl+V 编辑/制作组建Alt+G 编辑/重复Ctrl+Y 编辑/将面翻转Alt+V 编辑/炸开/解除群组Shift+G 查看/工具栏/标准Ctrl+1 查看/工具栏/绘图Ctrl+2 查看/工具栏/视图Ctrl+3 查看/工具栏/图层Shift+W 查看/工具栏/相机Ctrl+4 查看/显示剖面Alt+,查看/显示剖切Alt+. 查看/虚显隐藏物体Alt+H 查看/页面/创建Alt+A 查看/页面/更新Alt+U 查看/页面/幻灯演示Alt+Space 查看/页面/删除Alt+D 查看/页面/上一页pageup 查看/页面/下一页pagedown 查看/页面/演示设置Alt+: 查看/坐标轴Alt+Q 查看/X光模式T 查看/阴影Alt+S 窗口/材质浏览器Shift+X 窗口/场景信息Shift+F1 窗口/图层Shift+E 窗口/系统属性Shift+P 窗口/页面设置Alt+L 窗口/阴影设置Shift+S 窗口/组建Shift+C 工具/材质X 工具/测量/辅助线Alt+M 工具/尺寸标注D 草图大师(sketchup7.0)快捷键大全 一、安装SketchUp7.0版本的快捷键 SketchUp7.0版本的快捷键与SketchUp6.0版本的快捷键有所不同,为避免产生冲突,必须先卸载SketchUp 6.0的快捷键,再导入SketchUp7.0的快捷键,并在导入前先点击Reset All 按钮。选择系统属性命令(Window>Preferences),在System Preferences(系统属性)对话框中,单击Reset All按钮,将之前的快捷键设置彻底清除,接着单击Import按钮,找到您在这个帖子下载的附件Preferences.dat文件,再次单击Import按钮,完成SketchUp7.0快捷键的安装。 二、快捷键设定的一般规则 1、字母及单个键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2、Ctrl+ (1)表示Windows系统命令;(2)表示文件导入导出命令;(3)表示与删除有关的命令。

草图大师学习与技巧

SketchUp学习步骤与使用技巧 如果你对su还没有很多的了解和经验,那么试试按照下面说得去做,直到你得出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我采用下面这些方法,是因为它们适合我工作的习惯,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招数,拿出来和大家共享一下子吧! 1、建模--步骤: 首先,一条原则是我们应该尽量将模型量控制在最简单,最小。当然,如果你以建立细致入微的模型为乐趣的话,那么可以不必遵循这个原则。但是,如果你是用su来养家活口,维持生计,那么过分细致的模型是没有必要的。你应该努力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将模型建的尽量简单。一旦你不得不更改模型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即将完成时,需要更改的话,越简单的模型越容易修改。如果你的模型按照一定的原则清晰的分成了组或组件,那么其实你就可以将任意组件保存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在需要改变组件的时候,只需要打开保存的那个文件,进行编辑并保存,然后在含有这个组件的模型中,重新调用就可以了,这样做不必受场景中其他东西的干扰,编辑速度也快。具体做法:在需要保存的组件上点击右键-另存为(Save as...),保存成独立的.skp文件。需要重新载入时,在需要载入的组件上点击右键-载入(Load...),新的组件就被替换进来。如果你边建模边推敲方案,那么就先建立一个大的体块,随着你设计的深入,逐渐将模型加入细节。你可以轻松的将一些粗糙的大体块替换为精致的模型,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够深入的设计。 1.导入su后,马上Ctrl A选中所有导入的线图,用炸开命令炸开所

有CAD中形成的块 2.将所有线归到一层 3.选中所有线,右键-实体属性(Entity Info),将所有东西的材质规为默认材质 4.然后将这些变为一个组 5.使用清理命令:窗口-模型信息-统计(Window - Model Info - Statistics),对话框下方的“清理(Purge Used)” 6.纠正所有目前产生的模型错误:窗口-模型信息-统计(Window - Model Info - Statistics),对话框下方的“纠错(Fix Problems)” , 8.在CAD导入图编成的组上点击右键,选择“锁定(Lock)”,锁定这个组后,你就不会轻易地误删误改你的底图了 . 9.作为底图,在它上面重新描一遍以上所有操作都是必须的,不要怕麻烦,万事开头难,省了这几步,以后就有你受的了。即使是进行了良好分层的2D CAD图纸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记住:su的层不会为你隔离在不同层的线(也就是说,比如有三条线分属三个层,他们围合成一个面,这个面仍然会产生,而不会因为这三条线不在一个层上而不产生这个面。),su中的层仅仅是在视觉上区分线面的分类方法。这个特性同样适用于导入的CAD图。任何在一个层上的线如果与其他层上的线重合,那么在导入过程中都将被无情地清理掉。所以,在某些时候,一层一层地导入将会非常有用,每导入一个层的东西,su 都会将其自动成组,也不会误杀重叠的线(译者:注意这里是说要将CAD中的不同层分别保存到不同的CAD文件,这样做是因为在CAD中

SU快捷键大全

SU快捷键大全Ctrl+ 表示与Windows系统本身重合的命令 字母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Alt+ 表示相对常用的命令 Shift+ 1、表示“反”命令;2、表示有对话框的命令 F2-F8 表示视图方向 Edit -> Clear Selection 清除选区Ctrl+T Edit -> Copy 拷贝Ctrl+C Edit -> Cut 剪切Ctrl+X Edit -> Erase 删除选择的物体Delete Edit -> Erase Construction Geometry 删除辅助线Alt+E Edit -> Group 成组G Edit -> UnGroup 解开组Shift+G Edit -> Hide 隐去选择的物体H Edit -> UnHide 显示隐去的物体Shift+H Edit -> UnHide All 显示所有物体Shift+A Edit -> Hide Construction Geometry 隐去辅助线Q Edit -> UnHide Construction Geometry 显示辅助线Shift+Q Edit -> UnHide Last 显示最后隐去的物体Shift+L Page -> Add 增加动画页面Alt+A Page -> Delete 删除动画页面Alt+D Page -> List 动画页面Alt+L Page -> Next Page 下一个动画页面PageDown Page -> Previous Page 上一个动画页面PageUp Page -> Update 定义动画页面Alt+U Rendering/Wireframe 线框显示Alt+1 Rendering/Hidden line 消隐线框显示Alt+2 Rendering/Shaded 明暗着色显示Alt+3 Rendering/Shaded with patterns 贴图显示Alt+4 Rendering/Transparency 半透明/不透明状态切换T SketchUp/Context Help 即时帮助Alt+F1 Tools -> Arc 弧A Tools -> Axes 设置用户坐标轴Y Tools -> Circle 圆C Tools -> Customize -> Keyboard 设置快捷键Shift+K Tools -> Erase 删除E Tools -> Freehand 自由线F Tools -> Line 直线L Tools -> Measure 测距离或创建辅助线Alt+M Tools -> Move 移动M Tools -> Offset 平行偏移O Tools -> Paint 材质X Tools -> Polygon 多边形P

sketchup 技巧小结

sketchup 技巧小结--验证ing来源:纪昕的日志 技巧小结 1、选择的时候,双击一个单独的面可以同时选中这个面和组成这个面的线 2、两次双击物体上的一个面,可以选择整个物体的面和线 ----------------------------------------------------------- 应该是三击物体表面任何线或面,可以选择整个物体的面和线 3、使用漫游命令和相机命令的时候,可以在右下角的输入框里面输入视线的高度 4、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deg(例:60deg)来调整相机视角 5、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mm(例:35mm)来调整相机焦距 6、把物体做成组群或者组件,可以在右键菜单里面的沿轴镜相里面选择镜相方式 7、选择物体,用比例缩放命令,选择缩放方向以后输入-1,可以镜相物体 8、利用推拉命令一次,下次运用推拉命令时双击可重复上次的尺寸 9、选择物体时按住ctrl可以增加选择,按住shift可以加减选择,同时按住ctrl和shift为减选择 10、shift+鼠标中键为pan功能 11、当锁定一个方向时(如平行,极轴等)按住shift可保持这个锁定 12、选择状态下单击物体是选线或面双击是线和面而三击可以选体选择物体后按住CTR L 用移动复制命令可以直接复制物体而如果该物体已经做成组的话复制出来的物体依然在同一组里使用橡皮檫只能删除线而不能删除面所以如果要删除一个面上杂乱的线用橡皮檫要比框选物体后用DEL命令方便 13、滚轮+左键全按是pan哦,注意先按滚轮,在按左键。 14、在复制移动(按CTRL复制)后输入x/ 的数值时,如输入5/则两物体之间出现4个物体,如输入4/则两物体之间出现3个物体,阵列也一样! 15、在导出cad时有一个选项(options,在save/cancel键下方),进入其中并选择边线(e dges)和面(faces),导出后就线和面都有了。 16、查看--显示隐藏组件,快捷键是shift+a。crtl+A全选,同时按住Shift和ctrl点击不想隐藏的物体,再按隐藏的快捷键就可以了 17、SK-技巧-空间分割, 用画直线的工具在一表面停留(不要点击鼠标),按住SHIFT 键,移动鼠标,会有一条平行于此表面的辅助线(虚线)出现,用来画空间分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8、su的捕捉就好象cad里面的极轴,就是比如当你移动一个物体的时候,大致的移动方向接近某个轴方向的时候,会自动捕捉,分别显示红绿蓝三色辅助线,当然画线等等操作的时候也是同样的。 19、快捷键在窗口-系统属性-快捷键里面可以设置 20、在确定方向以后,可以点住SHIFT键来锁定方向 21、缩放视图的时候按住shift可变为广角镜头。 22、在一个新的面上双击可以重复上次拉伸的尺寸。 23、用右键点取面可以让视图或者坐标轴对齐到这个面。 24、设置-渲染-边线-使用轴的颜色,可以查看模型的面是否出现问题。 25、要实现多重复制物体时,将复制物体拖出设定的距离在信息栏输入数值+小键盘的*号可实现再制。 26、按住shift同时使用删除可以隐藏边线。

学习.sketchup对初学者的经历之谈

我想大家能静下心来把这篇文章看完对下面的操作就会轻松很多了SKETCHUP初学者圣经 这是老外写的一篇初学者的指南,主要阐述了SKETCHUP的基本建模思路和原则及技巧,觉得很好,堪称圣经,我将它翻译过来,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读一下,虽说是初学者圣经,但里面的内容对于老手来说也堪称经典,同样可以读一读,里面有些内容需要读者由SketchUp的基本知识,大家可以再看本站FLASH教程的同时读一下这篇文章,我想收获会更大。 这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如果你对SketchUp还没有很多的了解和经验,那么试试按照下面说得去做,直到你得出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我采用下面这些方法,是因为它们适合我工作的习惯,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有更好的招数,拿出来和大家共享一下子吧! 建模--步骤 首先,一条原则是我们应该尽量将模型量控制在最简单,最小。当然,如果你以建立细致入微的模型为乐趣的话,那么可以不必遵循这个原则。但是,如果你是用SketchUp来养家活口,维持生计,那么过分细致的模型是没有必要的。你应该努力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将模型建的尽量简单。一旦你不得不更改模型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即将完成时,需要更改的话,越简单的模型越容易修改。 如果你的模型按照一定的原则清晰的分成了组或组件,那么其实你就可以将任意组件保存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在需要改变组件的时候,只需要打开保存的那个文件,进行编辑并保存,然后在含有这个组件的模型中,重新调用就可以了,这样做不必受场景中其他东西的干扰,编辑速度也快。如果你边建模边推敲方案,那么就先建立一个大的体块,随着你设计的深入,逐渐将模型加入细节。你可以轻松的将一些粗糙的大体块替换为精致的模型,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够深入的设计。 导入CAD文件 将CAD文件导入SketchUp,然后通过简单地描一描线段,使它生成面,然后推推拉拉地建立起一个3D模型,这听起来确实令人兴奋。但是这样工作的效果实际上取决于你的CAD 图的质量。 导入CAD的2D文件,实际上能产生许多令人头疼的麻烦。熟手画得简单的轮廓线的CAD 图不会产生什么大的麻烦,生手画的细节繁多,杂乱无章的CAD图就不那么容易利用了。“带有小小的线段、转角处两条线没有相交、一条线和另外一条看上去平行实际上只差一点点”,有这些问题的CAD图,都会在你建立模型的时候成为你的绊脚石,似乎应该说是钢针,因为它们小的让你很难察觉和纠正。用这样的CAD图导入SketchUp作为底图,你花费在纠正错误上的时间反倒会比你节省的时间多。 接近完成的CAD图纸,实际上包含了大量你建模时用不着的信息。你在CAD制图中过分详细的分层方法或者是重叠的线等等,都是在SketchUp中建立模型所不需要的。如果你要用这样一张漏洞百出,复杂无比的CAD图纸导入SketchUp来建模,而你在之前要做的清理工作会浪费很多时间。(译者:所以不如在导入SketchUp后,马上炸开所有CAD中形成的块,将所有线归到一层,然后将这些变为一个组,作为底图,在它上面重新描一遍会更节省时间)。即使是进行了良好分层的2D CAD图纸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记住:SketchUp的层不会为你隔离在不同层的线(也就是说,比如有三条线分属三个层,他们围合成一个面,这个面仍然会产生,而不会因为这三条线不在一个层上而不产生这个面。),SketchUp中的层仅仅是在视觉上区分线面的分类方法。这个特性同样适用于导入的CAD图。任何在一个层

Sketchup快速完全入门手册

Sketchup 快速完全入门手册焦志鹏1024 https://www.360docs.net/doc/e56559938.html,

写在前面: 子曾经曰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年前,我第一次接触su,中午收到别人从qq 上传来的su5.0,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么小的软件”,当天下午了解了su 的大部分功能和基本用法,这时的想法是“果然是个小软件”…… 当时认为已经完全了解了su 的我在两年后的今天,却仍然不敢对任何人说:“学su?不会你找我!” 这就是su……

目录 第一篇初识su 第二篇su 全局概述 第三篇su 功能详解 第四篇su 的材质和组件第五篇su 使用技巧

第一篇初识su 这一篇可以算作一个前言,讨论一些似乎看起来和su 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密不可分的问题。 一、关于su 的适用范围 以我所接触的人们来说,使用su 的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总的来说,每一类人里都有高手,也许每个人都在使用中有所感受,这里我只说说我的一家之言。 建筑设计 据我所知,su 被引入cad 行业,最早就是在“建筑设计”中被使用的,以我的观点看,su 作为建筑设计的模型制作工具,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 首先说说它的优点:第一,它的操作界面非常友好,相对于“三视图+相机视图”的模式,su 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友善感,在三维操作方面,也显得很灵活;第二,它的工具功能简单,操作方便,我一直认为,软件工具不怕多,就怕复杂,一个工具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多个工具组合解决复杂问题,这一点su 还是很不错的,在su 的工具栏里,只要单击就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单击不区分左右键,没有二级工具集,不弹出预设值对话框,一切都是顺序发生的,这一点对新手非常重要;第三,它的模型对简单体块的修改、查看非常方便,对建筑方案的前期推敲非常有利;第四,它的模型是单一文件,包含所有的贴图、块等元素,交换方便。 其次我们也要面对它的缺点:su 最大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程序内核本身先天的孱弱和与生俱来的功能的缺失,有这些问题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让你感到不幸的是我要告诉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对这两点无计可施,具体的问题会在后面陆续提及。说到具体的问题,有如下几点:第一,su 的性能和执行效率非常低下,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它可以荣登我所用过的所有软件中“性能最差”的宝座;这是由它的内核决定的,这里我们不谈这个,第二,su 在设计上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首先,su 的精度不够,su 的精度在长度上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既0.1,当你绘制一条0.11 单位长度的线时,你会发现在模型信息中这条直线的长度前添加了约等于符号“~”,也许你会说没有人会画这样的线,但是在有曲线相交的情况下,这种线是有可能存在的,su 在面积上只能精确到0.01,也就是说面积小于0.01 单位的面永远无法封面;第三su 设计上另一个缺失就是在su 中没有贝斯曲线,su 处理曲线只能将曲线转变为多段直线处理,换句话说su 不能处理曲线方程,比如在cad 里用spl 命令绘制的曲线,就是贝斯曲线,这种曲线导入su 后,将被转化为多段线,这样一些原本在cad 中交叉的线在su 导入的过程中就会断开,导致不能封面(其实cad 在处理spl 时也比较头疼,比如你可以试试,cad 里spl 无法延伸),而事实是更残酷的,实际上su 在处理任何曲线都是以多段线的形式处理的,因此cad 中的任何曲线,包括圆、圆弧、多段线中的弧都将无一幸免;第四,当你知道了su 连曲线都处理的如此狼狈,那么su 弱的可怜的曲面建模能力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多人都在埋怨su 的曲面能力,但很少有人知道su 曲面能力弱是因为su 无法处理贝斯曲线,更没有人知道不能处理贝斯曲线实际上也是其精度不够的必然结果。 说了这么多,总的看起来好像su 的缺点比优点要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只有在真正关注绝对精准的尺寸的施工图中才会遇到我上述各种缺点,因此,虽然它有很多不足,但仍然是当今非常热门的建模软件。 室内设计 用su 做室内设计的朋友们,可能会比用su 做建筑设计的朋友们更能感受我刚才说过的那些缺点,这是因为室内设计比建筑设计更关注细节,更容易遇到上述的那些不足,由于su 的性能不高,在场景复杂的情况下难以操作,由于su 的精度不够,一些细节的部分无法表达,由于曲线是多段线的形式,一些平滑曲面的效果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曲面建模能力不足,也使很多设计中个性的亮点难以表现。总的来说,su 做室内设计,除了上手方

草图大师小技巧

sketchup中的小技巧 用了很长时间的sketchuo,总结了一些技巧,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共同进步,同时也希望高手们都来指导、补充一下。 1、选择的时候,双击一个单独的面可以同时选中这个面和组成这个面的线 2、双击物体上的一个面,可以选择整个物体的面和线 3、使用漫游命令和相机命令的时候,可以在右下角的输入框里面输入视线的高度 4、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deg(例:60deg)来调整相机视角 5、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mm(例:35mm)来调整相机焦距 6、把物体做成组群或者组件,可以在右键菜单里面的沿轴镜相里面选择镜相方式 7、选择物体,用比例缩放命令,选择缩放方向以后输入-1,可以镜相物体 1,利用推拉命令一次,下次运用推拉命令时双击可重复上次的尺寸 2,选择物体时按住ctrl可以增加选择,按住shift可以加减选择,同时按住ctrl和shift为减选择3,shift+鼠标中键为pan功能 4,当锁定一个方向时(如平行,极轴等)按住shift可保持这个锁定 在选择工具状态下按住ctrl、shift以及同时按住ctrl和shift可以改变选择集,请看下面的贴图,应该可以理解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抓图,每次抓的图上都没有鼠标,只能用数码相机拍了,晚上效果比较差,将就着看:) 选择状态下单击物体是选线或面双击是线和面而三击可以选体 选择物体后按住CTRL 用移动复制命令可以直接复制物体而如果该物体已经做成组的话 复制出来的物体依然在同一组里 使用橡皮檫只能删除线而不能删除面所以如果要删除一个面上杂乱的线要比框选物体后用DEL命令方便 初学者的一点小心得大虾们见笑了 滚轮+左键全按是pan哦. 注意先按滚轮,在按左键。 在移动后输入x/ 的数值时,如输入5/则两物体之间出现4个物体,如输入4/则两物体之间出现3个物体,阵列好象也一样啊!!!! 我们一个在做一个城市规划的项目,想建立一个体块模型,由于文件量很大,分成多个部分,大家同时建模完成。cad是由统一的原点导入的,但是,建好以后,用import命令将不同部分拼起来的时候,为何插入得有些体块只有?.. 在导出时有一个选项(options,在save/cancel键下方),进入其中并选择边线(edges)和面(faces),导出后就线和面都有了 我看教学上的是直接用拉伸工具就能直接连动牵引着图形出来,我觉得兰色图形中间的是用偏移工具做出来的,但是我只能拉出中间的图形,而没有牵引的感觉??!!

Sketchup2014快捷键大全

Sketchup2014快捷键大全 今天,绿茶小编汇总了sketchup快捷键大全,几乎包含了所有的sketchup快捷键命令,很全面的哦~如果你刚刚接触sketchup或者想要提升sketchup操作速度,那么一定要来看一看~ ----快捷键设定的一般规则 1、字母及单个键 表示最常用的命令。 2、Ctrl+ (1)表示Windows系统命令; (2)表示文件导入导出命令; (3)表示与删除有关的命令。 3、Alt+ (1)表示相对常用的命令; (2)表示与动画有关的命令。 4、Shift+(1)表示“反”的命令; (2)表示有对话框的命令; (3)表示与显示隐藏有关的命令。 5、F2~F12 F2~F9表示视图方向,F10~F12表示信息、属性等。 ----快捷键纵向解析 快捷键纵向解析是以菜单及命令的开头字母为序。 1、Camera(1)Camera>Field of View - Alt+V 相机焦距,即相机视角,此命令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透视变形程度。 (2)Camera>Look Around - Alt+L环视工具,以视点为中心旋转观察。 (3)Camera>Orbit - Middle Botton(鼠标中键) 视图旋转工具,以物体为中心旋转观察。用该命令确定物体的三点透视状态后,再用Walk命令输入视点高度,即可控制物体的三点透视及两点透视。 (4)Camera>Pan - Shift+MiddleBotton(鼠标中键) 视图平移工具,平移视图进行观察。 (5)Camera>Perspective –V 透视/轴测切换。V=View,观察的意思。 (6)Camera>Position Camera - Alt+C相机位置工具。C=Camera,相机的意思。 (7)Camera>Previous - F9键当前视图和上一个视图切换。 (8)Camera>Standard>Back - F6键后视图。 (9)Camera>Standard>Bottom - F7键底视图。 (10)Camera>Standard>Front - F3键前视图。 (11)Camera>Standard>Iso - F8键透视或轴测视点。 (12)Camera>Standard>Left - F4键左视图。 (13)Camera>Standard>Right - F5键右视图。 (14)Camera>Standard>Top - F2键顶视图。 (15)Camera>Walk –W 漫游工具。 (16)Camera>Zoom - Alt+Z

sketchup 草图大师 技巧及快捷键大全

sketchup中的经典小技巧 用了很长时间的sketchuo,总结了一些技巧,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共同进步,同时也希望高手们都来指导、补充一下。 1、选择的时候,双击一个单独的面可以同时选中这个面和组成这个面的线 2、双击物体上的一个面,可以选择整个物体的面和线 3、使用漫游命令和相机命令的时候,可以在右下角的输入框里面输入视线的高度 4、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deg(例:60deg)来调整相机视角 5、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mm(例:35mm)来调整相机焦距 6、把物体做成组群或者组件,可以在右键菜单里面的沿轴镜相里面选择镜相方式 7、选择物体,用比例缩放命令,选择缩放方向以后输入-1,可以镜相物体 1,利用推拉命令一次,下次运用推拉命令时双击可重复上次的尺寸 2,选择物体时按住ctrl可以增加选择,按住shift可以加减选择,同时按住ctrl和shift为减选择3,shift+鼠标中键为pan功能 4,当锁定一个方向时(如平行,极轴等)按住shift可保持这个锁定 在选择工具状态下按住ctrl、shift以及同时按住ctrl和shift可以改变选择集,请看下面的贴图,应该可以理解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抓图,每次抓的图上都没有鼠标,只能用数码相机拍了,晚上效果比较差,将就着看:) 选择状态下单击物体是选线或面双击是线和面而三击可以选体 选择物体后按住CTRL 用移动复制命令可以直接复制物体而如果该物体已经做成组的话 复制出来的物体依然在同一组里 使用橡皮檫只能删除线而不能删除面所以如果要删除一个面上杂乱的线要比框选物体后用DEL命令方便 初学者的一点小心得大虾们见笑了 滚轮+左键全按是pan哦. 注意先按滚轮,在按左键。 在移动后输入x/ 的数值时,如输入5/则两物体之间出现4个物体,如输入4/则两物体之间出现3个物体,阵列好象也一样啊!!!! 我们一个在做一个城市规划的项目,想建立一个体块模型,由于文件量很大,分成多个部分,大家同时建模完成。cad是由统一的原点导入的,但是,建好以后,用import命令将不同部分拼起来的时候,为何插入得有些体块只有?.. 在导出时有一个选项(options,在save/cancel键下方),进入其中并选择边线(edges)和面(faces),导出后就线和面都有了

SketchUp园林景观表现技法汇总

1、选择的时候,双击一个单独的面可以同时选中这个面和组成这个面的线。 2、双击物体上的一个面,可以选择该面的面和线三击物体上的一个面,可以选择该物体的所有面和线。 3、使用漫游命令和相机命令的时候,可以在右下角的输入框里面输入视线的高度。 4、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deg(例:60deg)来调整相机视角。 5、使用动态缩放命令的时候,可以输入数字+mm(例:35mm)来调整相机焦距。 6、把物体做成组群或者组件,可以在右键菜单里面的沿轴镜相里面选择镜相方式。 7、选择物体,用比例缩放命令,选择缩放方向以后输入-1,可以镜相物体。 8、利用推拉命令一次,下次运用推拉命令时双击可重复上次的尺寸。 9、选择物体时按住ctrl可以增加选择,按住shift可以加减选择,同时按住ctrl和shift 为减选择。 10、shift+鼠标中键为pan功能。 11、当锁定一个方向时(如平行,极轴等)按住shift可保持这个锁定。 12、选择状态下单击物体是选线或面双击是线和面而三击可以选体选择物体后按住CTRL 用移动复制命令可以直接复制物体而如果该物体已经做成组的话复制出来的物体依然在同一组里使用橡皮檫只能删除线而不能删除面所以如果要删除一个面上杂乱的线用橡皮檫要比框选物体后用DEL命令方便。 13、滚轮+左键全按是pan哦,注意先按滚轮,在按左键。 14、在复制移动(按CTRL复制)后输入x/ 的数值时,如输入5/则两物体之间出现4个物体,如输入4/则两物体之间出现3个物体,阵列也一样! 15、在导出cad时有一个选项(options,在save/cancel键下方),进入其中并选择边线(edges)和面(faces),导出后就线和面都有了。 16、查看--显示隐藏组件,快捷键是shift+a。crtl+A全选,同时按住Shift和ctrl点击不想隐藏的物体,再按隐藏的快捷键就可以了。

Sketchup常用快捷键一览表

Sketchup常用快捷键一览表 相机: 相机/标准视图/底视图F3 相机/标准视图/顶视图F2 相机/标准视图/后视图F5 相机/标准视图/前视图F4 相机/标准视图/右视图F7 相机/标准视图/左视图F6 相机/充满视图Shift+Z 相机/窗口缩放Z 相机/漫游W 相机/配置相机Alt+C 相机/绕轴旋转Alt+X 相机/上一次Tab 相机/实时缩放Alt+Z 相机/透视显示V 相机/标准视图/等角透视F8 工具: 工具/材质X 工具/测量/辅助线Alt+M 工具/尺寸标注 D 工具/量角器/辅助线Alt+P 工具/路径跟随Alt+F 工具/偏移O 工具/剖面Alt+/ 工具/删除 E 工具/设置坐标轴Y 工具/缩放S 工具/推拉U 工具/文字标注Alt+T 工具/旋转Alt+R 工具/选择Space 工具/移动M 绘制: 绘制/矩形R 绘制/徒手画 F 绘制/圆弧 A 绘制/圆形 C 绘制/直线L 绘制/多边形P 编辑: 编辑/撤销Ctrl+z 编辑/复制Ctrl+C 编辑/剪切Ctrl+X 编辑/粘贴Ctrl+V 编辑/全选Ctrl+A 编辑/群组G 编辑/删除Delete 编辑/显示/全部Shift+A

编辑/隐藏H 编辑/制作组件Alt+G 渲染: 渲染/材质贴图Alt+4 渲染/单色Alt+5 渲染/透明材质K 渲染/线框Alt+1 渲染/消影Alt+2 渲染/着色Alt+3 查看: 查看/坐标轴Alt+Q 查看/X光模式T 查看/阴影Alt+S 窗口: 窗口/组件Shift+C 窗口/场景信息Shift+F1 窗口/图层Shift+E 窗口/系统属性Shift+P 窗口/页面设置Alt+L

SketchUp绘图操作技巧

SketchUp 绘图操作技巧 I.SketchUp软件介绍组成 SketchUp 由菜单栏、工具栏、绘图窗口、状态栏、数值输入框等五部分组成。 菜单栏可以调出工具栏,工具栏应用过程在状态栏会显示状态信息,数值输入框会随着工具选择而产生变化。 2.切换视图调出视图工具栏,然后切换视图,可以提供切换的视图有俯视图、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等。 3 .旋转视图执行相机——勾选透视/去掉透视——切换透视图/轴视图按住ctrl 键执行旋转命令,相机也旋转, 直接旋转,旋转图形图像。 4.平移工具 平移工具(手形状工具) 按住键盘shift+鼠标滚轮, 5.缩放工具 点击缩放工具——按住鼠标左键从下向上放大,从上向下缩小;鼠标向下滚动缩小,向上为放大, 6.设置单位 执行窗口——模型信息——单位——建筑改为十进制即可设置为毫米单位。 7. 使用模板: 启动窗口——系统设置——模板——毫米,重新启动后每次绘制图形都为毫米单位。 8、设置场景的坐标轴

点击坐标轴工具——左键点击选择坐标轴中心——选择X 轴——选择Y 轴等,确定坐标系,然后绘制图形沿着新坐标系。 9、五种显示模式: X 光模式(透明显示模式)、线框模式(最简单基本显示),消隐模式(材质等处于失效模式)、着色模式(将线框显示模式表面用颜色表示),材质贴图模式(材质和贴图全部显示)。 10、设置剖面图与显示剖面 点击剖切面设置工具——在面上点击一点——点击选择更改人后移动可进行切面变换。 11、天空与背景 执行窗口——颜色——天空与地面背景,设置地面背景颜色,如过无法满足要求可导入到PS中进行颜色背景设计。 12、图层管理 新建图层——图层影藏——删除图层——修改物体所在图层——适应与与cad 等软件综合应用建模,单个建模用处不打。 13、边线效果 趋向建筑效果手绘,线条等,执行窗口——样式 14、一般选择 选择工具——单选; Ctrl+选择工具一一加选; Shift+选择工具一一加减选; 选择工具 ---- ■单选- ctrl+A --- 全选。 15、框选与叉选

CAD,PS,SU常用快捷键命令大全

CAD常用快捷键命令1、绘图命令: PO, *POINT(点) L, *LINE(直线) XL, *XLINE(射线) PL, *PLINE(多段线)ML, *MLINE(多线) SPL, *SPLINE(样条曲线)POL, *POLYGON(正多边形)REC, *RECTANGLE(矩形)C, *CIRCLE(圆) A, *ARC(圆弧) DO, *DONUT(圆环) EL, *ELLIPSE(椭圆)REG, *REGION(面域)MT, *MTEXT(多行文本)T, *MTEXT(多行文本) B, *BLOCK(块定义) I, *INSERT(插入块)W, *WBLOCK(定义块文件)DIV, *DIVIDE(等分) ME,*MEASURE(定距等分) H, *BHATCH(填充) 2、修改命令: CO, *COPY(复制) MI, *MIRROR(镜像) AR, *ARRAY(阵列) O, *OFFSET(偏移) RO, *ROTATE(旋转) M, *MOVE(移动) E, DEL键 *ERASE(删除)X, *EXPLODE(分解) TR, *TRIM(修剪) EX, *EXTEND(延伸) S, *STRETCH(拉伸) LEN, *LENGTHEN(直线拉长)

SC, *SCALE(比例缩放) BR, *BREAK(打断) CHA, *CHAMFER(倒角) F, *FILLET(倒圆角) PE, *PEDIT(多段线编辑) ED, *DDEDIT(修改文本) 3、视窗缩放: P, *PAN(平移) Z+空格+空格, *实时缩放 Z, *局部放大 Z+P, *返回上一视图 Z+E, 显示全图 Z+W,显示窗选部分 4、尺寸标注: DLI, *DIMLINEAR(直线标注) DAL, *DIMALIGNED(对齐标注) DRA, *DIMRADIUS(半径标注) DDI, *DIMDIAMETER(直径标注) DAN, *DIMANGULAR(角度标注) DCE, *DIMCENTER(中心标注) DOR, *DIMORDINATE(点标注) LE, *QLEADER(快速引出标注) DBA, *DIMBASELINE(基线标注) DCO, *DIMCONTINUE(连续标注) D, *DIMSTYLE(标注样式) DED, *DIMEDIT(编辑标注) DOV, *DIMOVERRIDE(替换标注系统变量) DAR,(弧度标注,CAD2006) DJO,(折弯标注,CAD2006) 5、对象特性 ADC, *ADCENTER(设计中心“Ctrl+2”)CH, MO *PROPERTIES(修改特性“Ctrl+1”) MA, *MATCHPROP(属性匹配) ST, *STYLE(文字样式) COL, *COLOR(设置颜色) LA, *LAYER(图层操作) LT, *LINETYPE(线形) LTS, *LTSCALE(线形比例) LW, *LWEIGHT (线宽) UN, *UNITS(图形单位) ATT, *ATTDEF(属性定义) ATE, *ATTEDIT(编辑属性) BO, *BOUNDARY(边界创建,包括创建闭合多段线和面域)AL, *ALIGN(对齐) EXIT, *QUIT(退出) EXP, *EXPORT(输出其它格式文件)IMP, *IMPORT(输入文件) OP,PR *OPTIONS(自定义CAD设置)PRINT, *PLOT(打印) PU, *PURGE(清除垃圾) RE, *REDRAW(重新生成) REN, *RENAME(重命名) SN, *SNAP(捕捉栅格) DS, *DSETTINGS(设置极轴追踪)OS, *OSNAP(设置捕捉模式) PRE, *PREVIEW(打印预览) TO, *TOOLBAR(工具栏) V, *VIEW(命名视图) AA, *AREA(面积) DI, *DIST(距离) LI, *LIST(显示图形数据信息)(二)常用CTRL快捷键 【CTRL】+1 *PROPERTIES(修改特性) 【CTRL】+2 *ADCENTER(设计中心)【CTRL】+O *OPEN(打开文件)【CTRL】+N、M *NEW(新建文件)【CTRL】+P *PRINT(打印文件)【CTRL】+S *SAVE(保存文件)【CTRL】+Z *UNDO(放弃) 【CTRL】+X *CUTCLIP(剪切)【CTRL】+C *COPYCLIP(复制)【CTRL】+V *PASTECLIP(粘贴)【CTRL】+B *SNAP(栅格捕捉)【CTRL】+F *OSNAP(对象捕捉)【CTRL】+G *GRID(栅格) 【CTRL】+L *ORTHO(正交)【CTRL】+W *(对象追踪) 【CTRL】+U *(极轴) (三)常用功能键 【F1】 *HELP(帮助) 【F2】 *(文本窗口) 【F3】 *OSNAP(对象捕捉) 【F7】 *GRIP(栅格) 【F8】正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