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室的倾轧与争斗述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孤立” , 于是 , “稽古
收稿日期 : 2009 — 04 — 16 ) , 男 , 湖南常宁人 , 历史学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 作者简介 : 雷炳炎 ( 1965 —
90
士 、匠技人等诬告晋王 。由于众口一词 , 前后历 时八年 , 朝廷相信了济熿等人的告词 , 并最终革 夺了济熺的王爵 , 而封济熿为晋王 。济熿原非善 类 , 洪武中 , 就与高煦等 “邪谲相比” 。通过卑劣 手段谋得晋王后 , 更是 “骄恣暴校 , 虽眭眦小怨 必报 , 一府之人被其害” , 至 “杀其嫡母谢氏 , 逼 烝恭王侍儿吉祥” , 虐待济熺父子 , 并犯不忠 、不 孝等罪多项 。宣德二年 , 济熿因罪不可赦被罢免 , 禁锢凤阳 ⑤ 。但晋府遭此变故以后 , 亦王位久虚 , 宣德四年 , 济熺 “请还太原 , 奉恭王祀” , 宣宗没 有同意 , 直到宣德十年济熺去世后 , 朝廷才同意 由济熺的儿子美圭以平阳王嗣晋王位 ⑥ 。 明代宗室以庶谋嫡惯常的伎俩就是诬告 , 并无 中生有地捏造诸如 “反逆” 、 “不孝”的罪名 。明初 的蜀献王朱椿 , 素以好儒崇教名重于各藩府 , 但其 第二子悦燿为人“素放肆不顺” , 曾因事受到蜀王朱 椿的杖责和禁闭 , 蜀世孙朱友堉还为其解劝 。象悦 燿这样一个“为父所恶” , 行事越礼逾距之人 , 却一 直“以庶孽而怀夺嫡之志” 。蜀王椿死后 , 悦燿先是 “窃发府中帑藏 , 悉取货宝” , 见蜀世孙友堉对此并 不加究问 , 以为世孙懦弱可欺 , 于是 , 捏造罪名 , “诬奏友堉悖逆、怨诽上数事 , 意在去友堉” 。由于 明初有“靖难之变”这样的历史教训 , 朝廷对宗藩 的反逆、僭越向来重视 , 更何况永乐时晋王济熺原 无任何“不轨”言行 , 平阳王济熿凭着 “莫须有” 的罪名和持续多年不放弃的韧性 , 终于告倒晋王 , 并取而代之 。悦燿诬奏蜀世孙反逆 , 其意图也只在 王位 , 因为一旦世孙革夺 , “则王位以次及己” , 但 悦燿叔 、侄二人行事 , 蜀人尽知 , 朝廷何尚不知 , 故悦燿的图谋并未得逞 ⑦ 。 有的宗室为了争夺爵位的承袭权 , 不惜贬低 法定承袭人 。天顺时 , 襄垣王府镇国将军仕棣等 人 , 为了实现以庶夺嫡的图谋 , 经常在襄垣王面 前诋毁长子及其生母 ⑧ 。景泰中 , 晋府宁化王去 世 , 因无嫡子 , 庶长子镇国将军美壤按伦序当袭 爵 , 引发府中众多宗人的妒嫉 。于是 , 他们 “共 诬构美壤出于乐妇焦氏 , 且生于外 , 非父遗体” , 又杜撰 “美壤与宫人淫秽事” , “美壤居父丧 , 欲 烝其庶母吴氏 , 为吴氏所詈辱”等 ⑨ 。 有的王府在争夺爵位过程中 , 拉党结派 , 彼 此揭短 , 相互攻击 , 从而牵出不少鲜为人知的宗 室犯罪事实 。弘治时 , 石城王妃吴氏所生宸浮以 嫡得嗣为王 , 媵安氏所生宸潣长于宸浮 , 亦觊觎 王爵 , “以故不相能” , 彼此于藩府中结党 , “群小 因而从臾” , 互伺 阴事 相攻讦 , 并揭 发诸 多不 法
事 , 如与妓淫乱 , 私通女尼 , 逼死侍女 , 大不敬 及潜谋不轨等数十事 , 牵涉宗室多人 ⑩ 。有的更是 为争夺爵位而大打出手 。正德时 , 晋府交城王府 辅国将军奇澶 , 谋继嗣不成 , 因而 率藩 府子弟 、 叔侄 、仪宾五十余人 , “遮击当继嗣者镇国将军奇 ϖ λ 洢及其母刘夫人 , 因围其府 , 绝其薪水” 。 宗室为了爵位归属勾心斗角 , 从来不顾忌宗 亲王尊的体面 。万历时 , 代王鼎莎临终前曾有意 将王位传于鼎渭 , 但并未奏明朝廷 。于是 , 宗室 中有私撰本章 , 伪托代王陈奏 , 有求立他子及宗 支中贤者 , 其意 图就 是要 使鼎 渭不 能顺 利袭封 , 神宗对代府的争斗也态度暧昧 , 阁臣无旨不敢擅 拟 , 由于王位无所归 , 以致争竞不已 , “群小观 ω 望 , 邪谋横生” , 府中一片混乱 λ 。一些藩府的亲 王 , 对府中爵位封袭引起的彼此告讦 、争夺也坐 视不管 。正德时 , 鲁府邹平王阳鎕 , 徇私溺爱当 潩 , 因为其母请封 , “鲁王阳铸亦依违为之代奏” , 礼部尚书周洪漠 、倪岳等 “不能据礼以折之 , 使 ξ λ 得冒长子 、继妃之封已二十余年” 。 明代宗藩爵位承袭一直是各王府十分敏感的 话题 , 任何相关的议论都可能招来不测之祸 。成 化间 , 鲁府乐陵王延请生员滕鎡教育自己的三个 儿子 , 乐陵王向 教师 了解 三个 儿子 的学 业情况 , 滕鎡告以王长子 、次子资质皆不及三子 , 乐陵王 也由此属意于三子 。由于王府教官的态度 , 直接 影响到王爵的归属 , 王长子 、次子因而对滕怀恨 ψ λ 在心 , “遂谋于府中人杖杀鎡” 。 有的宗室 为了 谋夺 爵位 , 什么 都可 以抛 弃 , 包括亲情 、伦常 。万历时 , 西河王府辅国将军新 ζ λ 坛等谋夺嫡叔不成 , 于是 “抵骂其祖王” 。嘉靖 时 , 鲁府邹平王长孙当袭 , 辅国将军健柯参与争 袭 , 礼部以健柯伦序不当袭 , 健柯遂令其子 “构 造浮词” , 诬蔑礼部尚书严嵩收受了邹平王长孙的 { λ 贿赂 。万历时 , 代府宗室则使用更为阴损的手段 来迫害应袭人 。据巡抚直隶御史陈文燧反映 : 代 府待袭太平王鼐铉为了谋夺嫡嗣 , 竟然把术士陈 九仓请到府中 , 为其施法 , 迫害对手 , “镇压世 子 , 剜取人心 , 书贴世子生命 , 诅咒拜祷” 。鼐铉 因担心 “陈九仓挟索 , 并害九仓 , 令瞽人孙河占 | λ 卜 , 复恐漏泄 , 拷禁灭口” 。 藩府中一旦有宗室对王府爵位承袭问题提出 异议 , 就会引起众多宗室参与其中的争斗 。万历 三十一年 , 楚府宗人朱华越因为楚王参奏其有四 罪 , 于是 , “赴京奏楚王朱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俱 系王姓 , 非恭王子 , 华奎为恭 王妃 兄王 如言儿 ,
第 30 卷第 4 期 2009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 niversity
No . 4Vol. 30 Aug . 2 0 0 9
明代宗室的倾轧与争斗述论
雷炳炎
(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 : 明代中期以后 , 宗藩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宗禄问题和宗室犯罪 , 宗禄逋欠直接引发宗藩与明王朝的对立 , 是导致宗室犯罪的重要诱因 。当然 , 宗室犯罪也表现为宗室的僭越 , 宗室的违制婚娶与乱伦败度 , 宗室擅离封 禁 、越奏等 。但在藩府之中 , 宗室内部彼此因为名位 、利益而勾心斗角 , 相互倾害 , 甚至父子反目 , 同宗相残 的情形 , 也属司空见惯 。 关键词 : 明代宗室 ; 爵位承袭 ; 争斗 ; 同宗相残 中图分类号 : K24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 — 0313 (2009) 04 — 0090 — 05
91
生数月抱养宫中 , 华壁为王妃族王如侼家人王玉 儿 , 生数岁 , 抱养宫中” , 个中详情 , 朱华越之妻 王氏 “知之最稔” , 因为王氏系王如言之女 , 由此 引发了楚王真伪之争 。明神宗以事情重大 , 命礼 部会同都察院议处 , 但围绕 “伪楚王案”查勘与 否 , 朝臣形成了两派意见 。礼部郭正域力主朝廷 立即派大臣详细调查 , 弄清事实真相 。阁臣沈一 贯则不主张对亲王进行勘问 , 只宜慢慢体访 。明 神宗采纳了郭正域的意见 , 命巡抚赵可怀 、巡按 } λ 应朝卿会同各官详细审查 , 但 “了无左验” 。通 过对王府相关人员严讯拷问之后 , 楚王身份的真 伪并未就此揭明 , 署礼部尚书李廷机亦认为 , 湖 广抚臣赵可怀有关楚事一疏 “意尚含糊 , 律多傍 引” , “不可解者有五” 。同年十二月十日 , 楚府东 安 、武冈 、江夏诸王 “复奏称假王事迹昭彰” , 并 ∼ λ 揭发楚王朱华奎贿赂礼部等官员 。其后 “华奎输 贿入都” , 为楚府宗人发现 。于是 , 藩府宗众在途 中截劫了银两 , 巡抚令有司捕治截劫银两的宗人 , 宗众对官府偏袒楚王的行为极为不满 , 因犯众怒 , 楚府宗室殴赵可怀至死 。这起围绕楚王真假引起 的宗室内部的争斗 , 终于酿成了宗室与地方大员 之间的正面冲突 , 从而引发血案 , 造成朝野震动 , υ µ 甚至楚藩内群情激愤 , 有 “欲杀假王 , 下南京” 。 郧阳巡抚胡心得等 “勒兵境上疏请会师 , 张大其 ϖ µ 事” 。由于沈一贯 、温纯等朝廷大员的坚持 , 明 王朝对楚宗劫财杀官案重加论究 , “斩二人 , 勒四 ω µ 人自尽 , 锢高墙及闲宅者四十五人” 。“伪楚王 案”个中情节曲折离奇 , 牵动朝中要员甚多 , 地 方大员也因此殒命 。明神宗不惜牺牲众多宗室的 生命 , 试图维护明王朝藩国的体面 。然而 , 用这 种杀一儆百的手段 , 又何尝能够解决明代宗藩问 题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楚府在这次变乱中大伤 元气 , 朱华奎虽保住了王位 , 但楚府宗人对本案 判罚始终不满 , 他们对勘问所用的手段 , 对朝廷 袒护楚王 , 以及地方大员捕治宗众心存敌意 , 楚 府从此上下离心 , “藩王之体遂轻” , 群宗不服管 ξ µ 辖 , “诸宗之势日肆” 。朱元璋 “崇建亲藩 , 以夹 辅本支 , 体尊权重 , 自郡王以下 , 咸奉约束 , 虽 有豪宗悍胄 , 罔敢肆其凭陵 , 妄开构陷者” , 但楚 藩宗众发难 , 倾害亲王 , 以致宗藩上下失和 , 亲 眷反目 , 这是有失朱元璋封藩初意的 。
① 法 , 封同姓” 。据《明史 ・太祖本纪》记载 , 洪 武二年 , 朱元璋即 “编《祖训录》 , 定封建诸王之
宗藩对明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 。20 世纪 80 年代 , 明代宗藩的研究受到学界的重视 。90 年代 以后 , 有学者开始注意明代宗藩犯罪及罪宗管理 问题 。通过探讨宗室犯罪 , 一定程度揭示了明代 宗藩弊政 , 并对宗藩犯罪的原因有所揭示 。明代 中后期 , 由于藩禁积弊和宗禄逋欠引发的宗藩与 明王朝的 对立 十分 突出 , 宗室的 犯罪 相当 普遍 , 并受到朝野的关注 。宗室犯罪不仅表现为宗室的 僭越 , 宗室的违制婚娶与乱伦败度 , 宗室擅离封 禁 、越奏以及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 , 而且也反映 为宗室内部的勾心斗角 。明代宗室不仅拥有特权 , 而且可以世袭 。然而 , 宗室的地位又有高下之分 , 这种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点 : 一是宗室本身 封爵的高低 , 二是视其宗脉远近亲疏与嫡庶分别 。 有明一代 , 作为宗室上层的亲 、郡王大都过着锦 衣玉食的奢侈生活 , 但将军 、中尉等下层宗室因 为宗禄拖欠 , 却只能在衣食不继中艰难度日 。爵 位的高下形成地位上强烈的反差 , 因此 , 为了爵 位承袭 , 宗室间的争斗从未 停止过 。不仅 如此 , 宗藩也因为一己之利而尔虞我诈 , 彼此攻讦 , 甚 至父子反目 , 同宗相残 , 这在明代中期以后也属 司空见惯 。
制” , 洪武三年四月 , 明太祖 “择名城大邑 , 豫王 ② 诸子” , 待其壮而遣就藩服 , 正式确立了封藩制 。 规定亲王以下立爵八等 , “王二等 , 将军三等 , 中 ① 尉三 等” 。诸 凡 宗 室 奏 封 、请 袭 等 项 “稽 核 尤 严” , 严禁宗 室以 庶冒 嫡 。确 立了 嫡长子 承袭 制 度 , 并明确了对以庶夺嫡的惩处 : “轻则降为庶 ① 人 , 重则流窜远方 。 ” 其后 , 历朝不断完善宗藩承 袭制度 。如规定 , 亲王嫡长子封世子 , 郡王嫡长 子封长子 , 承袭亲王 、郡王 , 如世子 、长子有故 , 以亲王 、郡王次嫡子改封 , “如嫡子有故 , 庶子袭 封父爵 , 定以庶长承袭 , 若有越次争袭 , 朦胧奏 扰者 , 将本 宗参 究罚 治” , 并 惩处 辅导官 与同 谋 ③ 之人 。 藩府因为爵位问题引发的明争暗斗始于明初 , 首先发生在晋府 。洪武末年 , 晋恭 王朱 㭎去世 , 以嫡长子朱济熺继承王位 , 其弟朱济熿受封平阳 王 。但济熿从小就失爱于父祖 , “并憾济熺不为 解” , 两人积怨已久 。当然 , 更关键的是一旦济熺 革夺王 爵 , 按论 序 , 则 济熿 当立 为晋 王 。于 是 , 济熿串通庆成王济炫 、永和王济烺等人 “屡奏晋 ④ 王济熺心怀忿愤 , 图为不轨” , 为了拱倒济熺 , 平阳王 “日诉济熺之过于朝” , 又诱使王府官校 、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