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美丽新世界》读书随感

混合班1507 周易 3150105328

作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一,《美丽新世界》似乎在读者数目上远不如与之齐名的《1984》。或许是赫胥黎所描绘的世界过于温和与美好,远不如乔治·奥威尔笔下的old brother更能让人产生与真实世界的共鸣。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丽新世界》中的乌托邦似乎更为真实。虽然开头让人觉得无比荒谬,但读完全书仔细思考之下,却会发现其巨大的合理性。

在我看来,《美丽新世界》并不仅仅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赫胥黎构建的乌托邦世界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用来让人们警醒与反对的,而是会让人迸发更多关于社会、科学、自由以及意义的灵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丽新世界》不能算作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因为作者并没有加入过多的个人倾向,而是更多地在展示。但是从效果上来看,它让读者更深入地思考人性的价值,确实是在警醒着世人。

一、关于世界

书中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被“限定”好的。人类不再由母亲分娩,而是统一地在孕育室中孵化,并在诞生之初便限定好未来的人生。所有人被分为五种,其中高等的alpha必然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导者,而epsilon则从事最为简单辛苦的体力活。这并不会引起任何的不满与反抗,因为所有人在出生后就接受了各种思维的限定,而安于自己所处的位置。而这种有序所带来的高效使得几乎所有的物质需求都可以被满足。所有人都是幸福的,即使有生活的烦恼,也有精神药物使人找回快活。与《1984》中恰恰相反,这里的人们可以说是完全“自由”的,只是所有人由于出生以来持续的灌输,会选择类似的生活与休闲方式,但这也完全是每个人自主做出的选择。我们甚至不可以用“限定”这个词来描述,没有什么实在的力量在限定人们,“规划”或许更为贴近。

这样的世界有什么不好呢?这几乎是所有政治家可以描绘出的愿景的加和。每个人都不为生计发愁,修补被认为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应该把旧物换成新的。每个阶层的人都认为自己所过的生活是最为幸福的,或者干脆没有被赋予判断幸福的能力而简单机械的生活着,所以人们拥有了一个无比高效与稳定的世界。在那些会思考的alpha与beta的生活里,没有疾病的担忧,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地位的攀比,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最大的烦恼也不过是生活小事。确实,没有什么烦恼是一克羧麻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克。虽然亲情与爱情在这个世界中消失了,但也没有什么问题,他们只不过是原始人用于对抗孤独与恐惧的工具罢了。在这个“人人都是相属的”的世界里,在这个滥交被提倡的世界里,在这个精神得以充分满足的世界里,那些情感的确可有可无。

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这所有的幸福的人民,如果细究他们幸福的本质,会让人觉得他们只是“被幸福”的。当然,如果不去深究或继续深究,这个答案又显得似是而非了。

除非你认为,获取幸福的方式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亦或是与书中的John一样,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

这就是《Brave New World》中的世界。当你第一眼看到它时,会觉得它是那样荒谬——机械地盲目崇拜着的学徒,流水线式的生殖方式,以及其中某些人迸发出的原始欲望,让你感到这些无法在一个世界中自洽。但是当你读到最后,读完总统先生与John的对话,会惊奇的发现这个世界确乎是未来的一种可能。当然,让人感到惊奇的原因,还可能是虽然你认为这样的世界是病态的,反人性而不该存在的,却在内心里估量其可行性。我想起了《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的话,那也是我翻开这本书的原因: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1]

当波兹曼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人们还处在电视时代,更为颠覆性的互联网革命还未到来。而如今的世界,这个自媒体时代的世界,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为碎片化、娱乐化。当我们每天用一大段时间打开手机,阅读新闻、微博、知乎、朋友圈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在脑海中留下。这与书中那些只追求感官刺激的接受灌输教育的改造人,是否也差别不大了呢?

或许正是现在的社会,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胜过政治制度、人文思想的更新速度,娱乐化的趋势远大于严肃化的趋势,才会使人觉得,人类的未来或许真的会向这样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从心底里抵制这样的社会,却在事实上又很难说清它缺了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美丽新世界》不甚流行的原因。它不像《1984》,让你可以毫不顾忌地批判什么,让你纯粹地去反对,而是让人觉得未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却又不能轻易地说服自己,为什么不应该。当然,这正是让人警醒的地方,既然我们无法一眼找到其中的破绽,是否说明,当未来的某一天,人类社会真正走到了这样的拐点的时候,我们也无法作出迅速而激烈的反应呢?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

二、关于意义

意义这个词似乎是在人类诞生以后才有了其自身的意义。对宇宙中大多数事物而言,其不过是在自然法则的支配下按部就班地运动着,并不在乎其存在有着怎样的价值与影响。只有人类运用逻辑思考的能力对其间的因果进行分析,才有了意义的说法。

如果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使种群延续,那么如今的社会在我看来是不合格的。虽然人类已经在地球上拥有了绝对的支配权,但相比书中的乌托邦,它远不够优秀。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人类的本性中,确实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种族延续的特质。若人类可以与蚂蚁一般,有着严密的社会分工与严苛的行为准则,社会的运转效率必然能够得以提高。此外,从社会贡献的角度来说,失去劳动与生育能力的人,其生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人作为唯一知道

自己会死亡的动物,总是用各种方法来延长自己的寿命。或许作者阿道司·赫胥黎,作为进化论的最著名支持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孙子,正是看到了这些,才会构想出那样一个,对于延续人类发展来说,看上去更为“优秀”的社会。

如果人类社会的意义不在于延续,那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保证,那是一个真正的“人”的社会,一个具有人性的社会。的确,人类的特质中有那些不适合优胜劣汰的部分,但正是它们组成了人性,而区别于动物。若是如书中那样,将这些特质统统加以改造,那么人也不能再称之为人,而更接近于动物了。我想起了书中作者绝妙的讽刺,那些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人自认为文明,而将那些隔离在特定地带的保留原先生活方式的人称为野蛮人。抛开物质因素不谈,在行为方式上,又是谁更接近与动物,更为野蛮呢?只是我们在嘲笑的同时是否想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会去拨开物质化的、表面的文明与优雅,去观察内心的野蛮与否?

言归正传,那么社会的意义,是更倾向于服务人生存的本能,还是鼓励人类专有的思想与自由意志的激荡?当今的社会自然是两者兼顾的,因为人性是如此复杂,使你无法将其相互剥离。或许也应该两者兼顾,因为正是它们共同地组成了人性。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所谓的物质创造上的伟大,其终究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慢慢淡化,最终沦为一条记录。而那些人性的闪光与情感的激荡,却拥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可以引起所有时代与地域的人们的共鸣。

而从中,我们也能意识到,追求幸福的过程,真的比结果更为重要;受苦受难的权利,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能力,因为正是苦难,才让人迸发出更为纯粹的人性。只是这些结论,是如此的难以得到,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它与主流的价值观,并不是完全相符。或许从某些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处于了一个“美丽新世界”当中。当人们一点点放弃思考的时间而投向娱乐的怀抱的时候,就已经是了吧。

三、关于文字

作为一部讨论人类社会的著作,《美丽新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地注重观点的抛出,而没有在文字与情节上下功夫。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高密度的哲理性文字已经足够读者消化了,过于繁复的情节与太多的技巧反而妨碍了阅读,因为那些文字之中自身蕴含了逻辑已然过剩。

先谈谈标题吧,自然,说的是其英文名“Brave New World”。这必然是作者精挑细选的结果,因为这是出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句子:

O, wonder! How many goodly creatures are there here!

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 [2]

联想到在文中走入新世界的“野蛮人”John,其启蒙读物正是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不得不赞叹作者构思精妙。而这句曾经用来赞叹人性的美好的句子放在这里,同时也是对读者的一种警醒。为什么作者写了这本书?或许正是看见了人类由于过度地放纵物质欲望而扭曲人性,退化为一种高级动物的可能性。而将莎翁创造的名词作为书名,用来描述这一世界,确实是极好的讽刺。几百年前我们歌颂的人性的美好,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所一脉相承的对自由与理性的追求,在这些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我们似乎已经得到它们以后,又那么迅速地在娱乐化与科技革命的浪潮下被人们所轻易放下。人类从中世纪走到现代,似乎不过是从

一个物质匮乏的深渊走向另一个物质过于丰富的深渊,从一个对神过度狂热的时代走向另一个过于缺乏信仰的时代,从一个因为被压抑而没有人性的时代走向另一个过于放纵而没有人性的时代,从被自己厌恶的东西所毁掉到被自己喜爱的东西所毁掉。当年的文学家,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自由、人性的Brave New World似乎实现了,却又远未实现,反而滑入另一个极端。

在书的结尾,还有一段John与控制者的对话。与《1984》中温斯顿找到的那本禁书一样,这段对话同样地在揭示这个世界血淋淋的本质。不过与奥威尔不同,赫胥黎把这段放在了书临近结束的时候,使读者更能从头去反思这个世界。此外,在赫胥黎的笔下,控制者的言论中有了更多的妥协与人性,似乎在向读者宣告,新世界的必然性。特别是其中的一句对白,引人深思:

“那是关于几百年前的上帝的书,不是有关于今天的上帝的书。”

“上帝是永恒的。”

“但人在变。”[3]

是啊,现代人类的变化是那么的巨大,以至于不再有永恒的上帝。正如书中将发明流水线生产的福特作为新的上帝一样,一开始让人觉得荒谬,却又似乎合情合理。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飞速地变化,但我们的文化呢?我们的思想呢?我们甚至还来不及建立一套关于电视时代的娱乐化浪潮的应对体系,就被推入了互联网时代,从而愈发地陷入这个泥淖之中。人类是不是应该放慢脚步,去寻找当今时代的上帝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今的我们无法接受书中的世界,那么几百年之后的人们呢?到了那个时候,是否科技的进步,思想的革命,让现代人的思想反而变得过时了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还有必要去改变吗?我无法回答。或许我们只能尽力,让人们不向那个可怕的方向发展吧,正如赫胥黎所做的这样。

四、总结

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预见性可以说是《美丽新世界》最让我们所惊叹的。娱乐化浪潮、性解放、社会角色的专业化,等等。这或许是因为作者同时对科学与人性有着极深的洞察。但是有时候我们又宁愿这种预见不用过于准确,虽然我们的人类,似乎正无可避免地在被科技宠坏。

在预见性以外,《美丽新世界》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一种思考的模式。它并没有把一切都写得太坏,是你那样迫不及待地去批判,而是让人自己去寻找,为什么不喜欢这个世界。或许每个人的发现都不一样,但正如追寻幸福的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追寻这个答案的过程,亦比答案本身,更为重要一些。

[1]《娱乐至死》前言[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中信出版集团

[2]《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英]威廉·莎士比亚著

[3]《美丽新世界》P227 [英]阿道司·赫胥黎著王波译重庆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