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复习3

修辞学复习3
修辞学复习3

王希杰:“修辞”这个词一般有三种含义:

1.指修辞活动:

当表达这个意思时作动词用。如“修辞要适应题旨和情境”(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修辞活动也就是交际活动,就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

2.指“修辞”这一事物本身:

当表达这个意思时作名词用。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修辞活动总是具体的,复杂多变的,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千差万别,但又是有规律的。

这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就是“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相提并论的“修辞”。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 指修辞学:

使用作该义时,也是一个名词,如“周教授是搞修辞的”。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修辞规律的认识或描述,即关于它的知识和学说。修辞现象是具体复杂的,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修辞学的任务就是对修辞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系统的说明,并用来指导人们的修辞实践。

修辞学研究对象

?首先,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非语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修辞学只研究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

80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主张把修辞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言语交际的全过程。主张修辞学应该研究理解。1992谭学纯等《接受修辞学》问世,表明接受修辞研究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希杰还主张把修辞学扩大到各种潜在的可能的语言形式和表达形式,语言有显的一面,还有隐的一面,研究“潜语言的显语言化”,这一看法对修辞学研究范围的拓展。

修辞学的任务和范围

?是从那些为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加工的现象中寻求规律性的东西,建立规律规则系统。

修辞学的功用

?从理论上看,修辞学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人类的语言之谜,阐明人类的认识活动,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从实用角度看,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即运用于说和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即运用于听和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则是这两者的结合。

第二章修辞与四个世界

?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

?在四个世界中, 语言世界是基础, 语言是物理世界的反映, 是认识物理世界的模式。语言世界与物理世界具有同构性关系, 也有示差性关系。在交际活动中话语应当尽量同物理世界保持一致的关系, 这是修辞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文化是语言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中介。语言不但记载文化, 而且传播文化、创造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活动中, 文化是选择语言材料和评价话语表达效果的依据。交际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人类的心理机能和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是交际活动的基础, 是决定交际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类的心理机能是修辞技巧产生的基础。

语言和言语

现在语言学在广义的语言之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推动了语言学各个学科的进步,当然也包括修辞学。

语言定义:是语言世界中相对稳定的一般的本质的部分。它对一切社会成员都是共同的,它是由符号之间的关系模式构成的一个体系。

言语定义:言语是语言的投射和体现,是语言模式存在的唯一形式,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千差

万别千变万化的,因人、时、地而异的。

区分之后的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语言和言语形式一致、意义不一致。

例如有个顺口溜“二楼三楼,厂长书记,四楼五楼,关系亲戚,工人阶级,顶天立地”。这反映了工厂在分配住房时个别领导以权谋私的事实,其中“顶天立地”的语言意义为“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但在这里的言语意义为“住顶楼和底楼”。

语言中无,言语中有。

如语言中有“无聊”而没有

第三章零度与偏离、潜性与显性

一零度

所谓零度,从理论上讲,是指语言和语用的规律规则,它是使用语言的一切社会成员所共同承认的,是客观存在的,相对的稳定的,并不因个别使用语言的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并不会适应特殊的语言环境而时时处处变化着,使用语言的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它。换句话说,它对于使用语言的人是强制性的。

二偏离

如果语言中的一切是零度形式,那么言语中的一切就都是偏离形式。言语表达中的任何一种说法和写法,都是对语言系统中的规律和规则的某种程度上的偏离。

(二)正偏离和负偏离

偏离可以分为两种:好的积极的正面的偏离就是正偏离;不好的消极的负面的偏离就是负偏离。

二者的区分可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在修辞活动中的每个世界的内部的区分;二是四个世界之间的相对的两种偏离形式。有的偏离对于语言和物理世界来说是正偏离,而对于文化或心理世界却是负偏离。

(三) 零度和偏离的统一与转化

零度和偏离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的,零度是标准和规范,偏离是变体和变异。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偏离是从零度派生而来的,零度在偏离中存在和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零度和偏离的对立转化。零度和偏离之间的转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零度到偏离的转化,叫做零度偏离化;另一种是从偏离到零度的转化,叫做偏离零度化。

(1)正偏离和负偏离的相互转化

二者虽然是对立的,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交际活动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过程,一切都是有条件地变化着的,负偏离可以转化而成为正偏离,即负偏离的正偏离化。正偏离也可以转化而成为负偏离,即负偏离化。

语言世界中的零度偏离之分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 语言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形成的, 是客观世界与人身心互动的结果, 而认知对人的经验具有组织的作用。人类通过感知、记忆、推理、组织等认知能力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人类认识事物并对其进行范畴化形成了一个基本层面———基本范畴, 人类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另一个认知层面———意象图式。这两个层面即可看作是认知的零度, 人类的认知即是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发生偏离———扩展丰富的。

语言世界的零度形式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地域、阶级、集团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语言世界的零度形式是历史地形成的,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整个社会集体选择的结果,是民族心理和文化对语言的一种评价。

第二节显-潜理论

语言的显-潜理论是三一语言学理论大厦的三组主要理论支柱之一。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的对立和转化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它揭示了一切语言现象存在的方式,也揭示了语言演变的方式。

(一) 显性

显性和潜性是世界存在形态。显性现象是现实的,可以被观察到的,可感知的,是明显的而且是表层的。交际活动也是在显性语言世界、显性物理世界、显性文化世界和显性心理世界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二) 潜性

潜性是指可能存在的,或曾经存在的,但尚未被人们认识到的事物的存在形态。它是虚拟的,隐蔽的,深层的东西。在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语言世界中既存在着显性的一面,也有潜在的一面。

(2)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

语言是“潜”“显”的二元对立。王希杰有一个著名的公式, 那就是“语言=显语言+潜语言”。王希杰是把语言看作是潜性语言和显性语言的总和的, 是把语言看作是由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构成的有机整体的。

所谓的潜性语言就是在此之前没有出现、还没有开发利用的语言现象。

所谓的显性语言就是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的语言现象。

在语言的任何一个层面上都存在着“潜”与“显”的二元对立和互补。潜性语言现象也是有无限可能的, 而显性语言现象则是有限的。

(四) 显性和潜性的对立统一

显性和潜性是客观存在的,是辩证统一的。无论我们是否观察或感知到显性和潜性现象,它们都客观地存在着。二者之间有对称的一面,因为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语音、词汇、语义、语法都存在着显和潜的二元对立,凡显必有潜。但却不能说:凡潜必有显。因为潜性现象总是要比显性现象大得多,多得多。所以,显和潜又有不对称的一面。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运动的方式,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从不同的时空视点可观察到事物的不同的显与潜。从共时的视点来观察,在所观察的时点上,它呈现在观察者面前的,是显性的事物。而可能具有的、可能出现的,却并没有出现的,就是潜性的事物。

从历时的视点看,某一历史时段的事物、现象对该时段而言是显性存在,而对过去和未来而言,则是潜性的现象。从空间的视点看,从空间上某个特定观察点出发,从这个点上观察到的就是显性的事物,观察不到的就是潜性的事物。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观察,事物的显潜都有宏观和微观之别。

显性和潜性并非是故步自封的永远对立的两大阵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彼此相互转化,这种潜性语言的显性化和显性语言的潜性化是客观存在的。显性语言成分一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便会消失,即显性语言的潜性化。潜性语言在它所需要的条件得到了满足之后就可以向显性语言转化了。语言的发展道路是潜性化和显性化的统一,与语言世界的自身发展规律相吻合的。如果潜语言不向显语言转化, 语言便不能健康地发展; 而显语言如果不向潜语言转化, 这也有违于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王希杰尤其注重潜性语言的显性化。王希杰认为, 这种转化不具有任意性, 一定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 社会文化语用条件。二是, 语言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王希杰说: “潜语言的显性化, 也受到了语言系统内部规律、规则的制约。”

显性和潜性与零度和偏离

这两组概念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状态,显性和潜性是从存在的角度对四个世界的说明,零度和偏离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四个世界的说明。

受人文世界的影响,两对范畴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连,它们自身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显性和潜性彼此转化的同时,零度和偏离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转化,而正是这种动态的转化过程推进了语言的发展。

所以,零度和偏离同显性和潜性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观念,但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其实是一回事情,

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是我们从不同侧面观察的结果,是我们为操作的方便而作出的一种区分。换一句话说, 四个世界、零度偏离,显性和潜性,其实从本质上看,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就是一个东西。把同一个东西的不同侧面分别进行描写的结果,这是一种观察和研究的需要。

在语言的世界中也有零度和偏离与显性和潜性之分。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语言是零度,言语是偏离。语言是潜性,言语是显性。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是把语言理解为零度的、潜性的,把言语理解为偏离的、显性的。零度偏离同显性潜性也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如果这两组术语是完全等同的,那么它们就没有分别存在的价值了。

第六章语言环境

一.什么是“语境”

1.定义:使用语言的环境

分为:言内语境,言外语境。

言内语境指的是上下文。

言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时间、空间等物理因素和生活环境、文化背景、自然环境及心理因素。又可分为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心理语境等。

语言环境简称语境,也可以叫做“交际场”。交际双方有条件地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交际场”,交际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信息交流才能实现。这个交际场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的产物,是交际活动中四个世界的统一。

二语言环境的功能

?语言环境是交际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正是它实现了话语的交际功能,制约着人们的编码和解码的活动。

?语言环境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一、匹配功能,二、定位功能,三、定向功能,四、填补功能,五、生成功能,六、预测功能。

(1)匹配功能

?指的是特定的语言环境要求一定的语言形式与它相配。

(2)定位功能

?指的是语言环境能够消除话语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汉语同音现象特别严重,没有语境,孤立地听个别的语音,是很难分辨其意义的。在上下文中,就能轻松地区分出来。

(3)定向功能

?指的是:语言环境能够把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联系起来,使得话语取得某种述谓性。

(4)填补功能

指的是语言环境能够填补话语中的空白。

在交际活动常常会有大量的省略。但是听读者却可以毫不费力地解读,就是因为语言环境所提供的填补功能。

(5)生成功能

?指的是语言环境可以生成语言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某些意义。

?

第七章修辞原则

经济原则:保真度和冗余度

?经济原则是交际活动的一个原则之一,追求经济节约简明,用最少的语言材料,费最少的气力来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

?主要表现就是大量存在着的省略现象。

经济原则要遵守,省略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切都不应该损害信息完整准确的传递。换句话来说,就是经济、省略都不得以牺牲信息的保真度为代价。

所谓保真度,指的就是保证信息在发送、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保持完整和准确。保真度是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交际过程中说写者应当尽可能地多给一些信息——多余信息。从表面上看,提供一些多余信息,这

样做是同经济原则相矛盾的。其实,它是对于经济原则的一个必要的补充,目的是利用多余信息来校正各种误差,保证信息最大限度地正常传递。一定量的冗余信息,作为克服信息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的一个手段,流通中信息保真的一种手段,是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话语中冗余信息量的多或少,同信息在流通过程中的保真度的高或低成正比。

适度原则

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适度,一切的一切都不可以过分,过头、过量,过火,不可以太出格。

(一)得体性原则是修辞的最高的原则

王希杰提出“得体性是修辞的最高原则”,一切的其他原则都从属于这个原则,都是这个原则的派生物。

(二)得体性是对语言环境的适应度

“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材料对语言环境的适应程度”。

由此可见,得体性原则和语境关系紧密,语境已成为现代修辞学的得体性原则的一个重要尺度。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修辞的得体性。

(三)得体性的层次

得体原则非常全面,涵盖了很多内容,包括语言形式、修辞动机、修辞内容以及语境的关系,还包括修辞态度、修辞效果等内容。得体原则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准确、适切、适度几个层次。

准确层面

就是语言必须符合语言结构规律和文化习惯。语言方面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文字诸多方面,最基本的要做到语言的各个因素的正确

适切层面

指修辞行为必须有精确的语言表达和合适的社会角色定位。语言的精确表达需要具备纯熟的语言运用能力,自然、流利,符合常规的语言习惯。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看,无论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存在着社会角色定位问题,即包含了一个以什么社会角色说话和对什么社会角色说话的问题,一个好的修辞行为,不仅需要说话者能正确确定以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说话以及和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说话,还要得到接受者的认同。

适度

“度”就是对所使用的语言和对象的把握分寸。修辞本质上需要不断地根据时地特点选择已有的同义手段和创造新的同义手段,对语言和修辞对象没有适度的把握,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修辞学导论》进一步指出:“得体性原则,是以善统帅的真善美的统一的原则”“是三个第一:真第一、美第一、善第一。”

真第一

即要坚持信息真实原则,不说虚假的话语,保持语言世界同物理世界的一致性。这是明确修辞的前提,对象,把骗子手、造谣者、诬陷者、说谎者的言论排斥在修辞学的对象之外。

善第一

“善”就是“诚”,就是诚恳,诚心诚意,这包括合作精神和礼貌态度两个方面。

美第一

包括四个方面:

1. 语音的音乐美: 表现为谐韵美、节奏美、平仄美。它要求声韵和谐,合辙押韵,节奏自然,平仄相对。

2. 语言的形式美:它讲究词语的选择,包括词语的多样,音节的匀称。它还讲究句式的选择,包括句式的变化、长短、松紧等。

3. 表意的贴切美:它要求话语成分搭配得当,语义符合逻辑、情理,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充分地、贴切地表情达意。

4. 风格的多样美:风格分语言风格,言语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表现风格。表现风格的类型有:

刚健和柔婉,藻丽和平实,明快和含蓄,简洁和繁丰,严谨和疏放,庄重和诡奇,典雅和通俗。

得体性原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除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合”的观念外,主要继承了传统文中“真”、“善”、“美”的观念及言语得体观。

修辞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语义阐释

关于“修辞”的含义, 后世的经学家、易学家、文论家、语言学家、修辞学家等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括之, 大致有“修理文教”说、“修饰言辞”说、“修省言辞”说和“立言”“作文”说四种。

修辞学虽是一门语言技巧的学问,但是,现代修辞学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抓住这个“诚”字。把它作为修辞的基本原则,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

修辞的得体原则和诚信原则之间的关系

第一, 诚信是得体的基础, 得体是诚信的表现。得体的言语表达必须以诚信为基础。

第二,诚信的话语应当是得体的, 但是往往却并不都是得体的, 因为得体还取决于多种因素, 诚信是得体的必要条件, 不是充分条件。诚信的人所说出来的话语不得体, 甚至很不得体,这在生活中是会常常出现的。

第三,语言交际是一种文化心理活动, 因此, 诚信与得体的标准应放诸文化和心理因素中考察。第四, 诚信还牵涉到修身养性的问题,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问题, 显然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诚信是表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得体是表达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诚信必须通过“得体”这个漂亮的外衣来显示。

修辞立其诚,包含着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由格赖斯(H·P·Grice)提出的,有四项:

数量( quantity) : 话语信息不多不少; 质量( quality) :真实;

关系( relation) :谈论的话题相关、切题;

方式(manner) :清晰,无歧义。

礼貌态度

包括一些具体准则,如受益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总结 总结: 亚里士多德修辞说服逻辑论证技术辩证法 摘要亚里士多德面对现实的修辞实践,对修辞术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与分析,标志着古典修辞术的成熟。他将修辞术与逻辑联系起来,试图确立修辞术的技术性地位,但这事实上局限了修辞术的运用。 键词修辞术辩证法技术逻辑 修辞术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世界,并在古典时代达到繁荣的雅典民主制下盛极一时。无论是在集会、诉讼等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的日常交往,修辞技艺都获得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权利的获得与城邦的治理中,成功的修辞运用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与前途。修辞术之普遍受到重视,与长期修辞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都为修辞学的确立与研究奠定了基础,而这个任务就由亚里士多德历史的完成了。他写了大量的修辞学论著,特别是在《修辞术》中,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阐述了较完整的修辞理论思想。本文即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评价。 一 对修辞术的研究早已开始。智者是早期的修辞学家。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而放弃了追求真理的自然派哲学传统,将通过说服而能影响和控制人的修辞术奉为最高智慧。智者们以传授修辞学为业,并为此编了很多实用性的修辞手册。这类作品都是从各自的修辞经验出发,虽然总结了一些说服技巧,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柏拉图批判说,它们都没有解决"怎样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等问题。在柏拉图看来,这类作品所讲的技巧缺乏技术的必然性,很难被初学者掌握,不过是一些"修辞学垃圾"。其实,智者的技艺真正遭到柏拉图反对之处,还是在于它不管什么真理,而一味追随大众信念的特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将其贬为"奉承"的程序而予以摒弃。不过,简单的予以否定似乎没有意义,修辞术仍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在现实中发挥着作用。相比之下,以追求真理自命的哲学的现实作用却总显得微乎其微。诉诸来世的说教太苍白无力,柏拉图不得不正视修辞的价值所在,承认"修辞学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没有其帮助,"即使知道什么是真理也不能使人掌握说服的技艺"。一方面,他坚持对"虚假修辞学"的拒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资料库335(1;:+.33-**1则试图构造一种"真正的修辞学"。这种修辞学首先要知道事实的真相,还要能根据不同的灵魂本性找到适合的说服方式。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修辞术才能"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取得成功",即可以被人必然的掌握。其实,柏拉图的改造不过是利用修辞术为哲学服务而已,这种理想的修辞术充其量不过是哲学的修辞学,现实意义并不大。但这至少表明,修辞术已经受到了柏拉图的重视。 亚里士多德正是在柏拉图的学院中主要从事修辞学的研究和教授的。在这里,他写成了他的最早著作,论修辞术的《波卢斯》。后来又写了大量修辞学论著,不过现在可见的主要是《修辞术》这部著作。亚里士多德极为广博的学术研究就是从修辞学开始的。

汉语修辞学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34 1. “刚才仿佛有人探了一下头似的”属于 。 A. 明喻 B. 暗喻 C. 表比较 D. 表不确定 满分:2 分 2. “他的眼光iE 像一把刀,刺得老王缩小了一半。”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 A. 夸张 B. 比拟 C. 借代 D. 反语 满分:2 分 3. “姑娘忍不住咬了一下嘴唇,把一个苦笑吞了下去。”使用了拟物手法。 A. 比喻 B. 拟物 C. 夸张 D. 对偶 满分:2 分

4.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这是什么句式? A. 长句 B. 短句 C. 整句 D. 散句 满分:2 分 5. 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 A. 《论语》 B. 《孟子》 C. 《易经》 D. 《老子》 满分:2 分 6.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是形容词活用,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游目骋怀的气度。( ) A. 形容词活用 B. 动词活用 C. 名词虚指 D. 数词泛用 满分:2 分 7. 属于事务语体的是( ) A. 广告 B. 新闻

C. 论文 D. 诗歌 满分:2 分 8. 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什么句式? A. 顺装句 B. 倒装句 C. 长句 D. 短句 满分:2 分 9. 下列句子中代词的运用,恰当的是( ) A. 弟弟发来短信说,我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我。 B. 弟弟发来短信说:“我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我。” C. 弟弟发来短信说:“他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他。” D. 弟弟发来短信说,我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他。 满分:2 分 10. “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 A. 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 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 .把人拟作物 D. 把一物拟作另一物 满分:2 分 11. 《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____. A. 二十种 B. 三十种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一、填空题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26. 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生活积累和知识素养。 27.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议对》。 28. 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 惟陈言之务去”,即强调词语的新鲜活泼,这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之一。 29. 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30. 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31. 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32. 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有:意蕴深厚、文字精炼、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鲜别致、。 33. 对偶从意义看,有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34. 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双音节化。 35. 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语音段落是“七音节”式。 36. 四句一组的诗,第一句、第四句一韵,第二句、第三句一韵,中间两句被其他两句所环抱,这种押韵方式叫抱韵。 37.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句式。 38. 大体上说来,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39. 韵文中的韵类似音乐中的再现,同一类的乐音在句中重复,可使语流具有一种回环美;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40. 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41. 把物当作人来描述的修辞格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某种物当作其他物来描述的修辞格叫拟物。

自考现代修辞学综合复习资料

自考现代修辞学综合复习资料 自考现代修辞学复习资料一、填空并选择试题1、从我国修辞学最早产生来看,我国最早的修辞是源于的。2、修辞是依据,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3、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可以叫。4、汉语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的古典诗歌中,从《诗经》起到后代的诗词没有不押韵的,可谓“无韵不成诗”。5、叠音又称,指相同字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6、借代常见的方式有: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专称代泛称、特征代本体。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与“言文”的结合是其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8、成语是我国民族语言的瑰宝,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9、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作者是。10、押韵的常见方式有:偶

韵,即押韵,隔句押韵。排韵,即押一韵,或“一韵到底”。12、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作者是13、根据拈词和拈体的组合关系,拈连可以分为:、14、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90、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描写出来的修辞方式叫摹绘。 91、“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 A. 修饰文辞 B.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C. 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92、《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A.二十种 B.三十种 C.四十种 D.三十八种9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94、《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中的“毒蛇猛兽”属于。A.明喻 B.借喻 C.暗喻 D. 暗喻95、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三秋”是。A.比喻“三年” B.借指“三年”C.

浅析修辞学中逻辑标准

浅析修辞学中的逻辑标准 修辞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严密而且又深谙人文精神的学科,其对逻辑思维方式的依赖程度可想而知。而从相对浅显的教学指导意义来看,修辞学显然将逻辑思维外化,并结合外在的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进行妥善的操作。 逻辑作为修辞学的第一美学标准,其认知意义在于它对提高智商的积极影响。在交际过程中坚持逻辑标准,有利于在写作和演说中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式来劝说听众和读者,其关键在于材料相关,组织恰当,句子连贯,用此恰当。向听众正面摆出事实,举例子,分析事实内在的逻辑道理,既而进行推理,从反面指出危害,向听众权衡利弊,积极地把听众与说服者连接起来,感染听众,让听众也参与修辞推理,再通过一种自我诉说的诉诸发生作用,从内心找到支撑说服者的观点的理由,从而接受劝说,改变原来的观点。在形式逻辑中,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有演绎和归纳两种。其合理运用可以使讲演者和作者的思维更加完整、清晰,使读者和听众易于理解其内容。 逻辑是修辞学首要的劝说手段,是以形式、惯例、推理模式去打动听众使之信服的感染力。对他人进行说服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基于原有的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或者是引用例子,以达到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的共同立场。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推理是修辞学的心脏和灵魂,逻辑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劝说方式。这种_ 讲事实、摆道理_ 的劝说推理一般基于听众暂时忽略了一定的客观事实_ 或者没有深入分析事实而做出不够理性的决定或行为_ 只要说服者进行恰当的处理,进行理论性的逻辑的修辞推理和例证分析,是比较容易达到与听众的共同建构的,因而也比较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清,刘永红. 修辞形式与意义的象似性特征分析[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 (05) [2] 左广明. 从修辞到认知——隐喻研究范式的创新[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1 0) [3] 徐育. 浅析“逻辑真”与逻辑规律的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09(28)

汉语修辞学

号:7993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汉语修辞学2008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2.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任何修辞活动,任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和作为修辞主体——作者的思想品德、生活积累、分不开的。 4.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 5.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6.整句和散句是从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7.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 8.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9.双声指两个字的相同,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10.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的方法、手段。 11 “大家都了解他”变成否定句是。 12.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 13.“作为交换,四岁的悠悠也将充当北京动物园的上门女婿。”包含的修辞格是。 14.仿词是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份,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仿词可分为仿词和仿词两类。 15.根据形式的不同,引用可以分为三类,“黄老说,巴金是个十分重友谊、重情义的 汉语修辞学试题第 1 页共8 页

人。”属于。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 A.浇灭B.扑灭 C.吹灭 D.毁灭 2.“夜深入静,万籁俱寂,一片明净的灯光热情而温柔地抚着我”是。 A.比喻 B.拟人 C.拟物 D.对偶 3.《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 于。 A.明喻 B.借喻 C.暗喻 D.借代 4.“孟蓓气得直瞪对面的辛小亮。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 B.暗喻 C.表比较 D.表不确定 5.“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 A.具体代抽象 B.部分代整体 C.专称代泛称 D.特征代本体 6.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属于。 A.直接、缩小夸张 B.直接、扩大夸张 C.间接、夸大夸张 D.间接、缩小夸张 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属于。 A.语义双关 B.对象双关 汉语修辞学试题第 2 页共8 页

修辞学

浅析《琵琶行》的修辞艺术之美 2011级4班宋慧201102140423 摘要:《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白居易的经典传世之作,该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用词精巧,通俗易懂,又不失美感,十分符合现当代诗歌作家群体——新月派主张的“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诗中大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为诗歌之美锦上添花。本文主要分析《琵琶行》的修辞艺术之美。 关键词:借代比喻顶真互文设问映衬类叠错综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其中“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语言的艺术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修辞作为表达内容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是为了片面地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元和十年,白居易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琵琶女,引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遂作《琵琶行》,留下传世名篇。诗歌用词精巧,通俗易懂,大量运用修辞手法,使诗歌内外兼修,形式与意蕴兼备。下面将逐一例举、分析本文中的修辞艺术。 一、借代 借代是指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修辞手法,借代也叫“换名”。在文中,例如:“举酒欲饮无管弦”“终岁不闻丝竹”两句,作者以“管弦”“丝竹”借代音乐;“妆成每被秋娘妒”,“秋娘”借代歌妓或者美女,“秋月春风等闲度”,“秋月春风”借代良辰美景,“门前冷落车马稀”,“车马”借代豪客等等,不胜枚举。在借代的五种基本类型中,作者多用具体代抽象,如以“管弦”“丝竹”代音乐。作者利用上述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巧妙地形成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这样的换名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了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二、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比喻也叫“譬喻”。以“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基本形式。《琵琶行》主要运用了下列三种形式。 1、明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为:像、如、似、仿佛、犹如等喻意明显的词。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将大弦的铿锵有力比作急雨,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一、词语锤炼的重要性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用法。如果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言交际。例如某中学的化学试题是要求判断正误:“倍比定律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明的。”命题教师拟定的答案是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坚持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观点。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观点有道理:“发明”与“发现”不同,因为“发明”是指研究创造出指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现”则是指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但它本身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这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可见,词语的选择在语言的使用中非常重要。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重点讲授了“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第二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第三节三个问题。 二、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提出了四个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我们可以把这四点要求分为两个层级,后两个方面是对词语锤炼的更积极的层级要求。 (一准确朴实

所谓“准确朴实”,就是用得合适,具体表现为:其一、准确地反映人和事物的特点。其二、突出主题或重点。其三、适合交际语境,用得得体。其四、突出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则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中性词虽无褒贬色彩,但它与可以通过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自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词语的锤炼主要是对同义词语的选择。同义词语用得好,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就是用少量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达到以少驭多、言简意赅的目的。“简洁有力”,并不是机械地排斥对词句的修饰,而是要注意避免干巴巴的堆砌。只要与题旨情境相适应,适当地选用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词语,更有助于增强文章的丰富性。 总之,“简洁”是就语言手段和意义的联系而言的,使用语言时并不一定需要堆砌许多词藻,简洁的语言运用得好,同样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题旨情境来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新鲜活泼 所谓“新鲜活泼”就是要注意选用能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和听者的词语。要使语言新鲜活泼,就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四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是使用语言时取得交际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即语言要具体形象,描写事物则使之活灵活现,色彩分明;模拟声音则真切可感,悦耳动听,以期收到绘声绘色的效果。如果是抒发感情,则要力求将爱憎、悲喜、激昂、柔婉、庄重、诙谐等感情溢于言表,打动读者和听众。

2018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

2018年电大汉语修辞学期末考试资料附全部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修辞是依据题旨情景,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 ,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2.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3.成语的修辞作用是意蕴深厚、文字精练、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颖别致。 4.我曾看过一幅对联:“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口开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一句使用了引用、对偶和顶真的修辞格。 5.叠用的修辞特点是整齐一致、集中突出和清晰醒目。 1.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道望著的《修辞学发凡》。 3.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在音韵学中称为双声,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在音韵学中称为叠韵。 4.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 词语的数量多,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5.从内容着眼,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运用了对偶(正对)和比喻辞格。 7.“不占不贪,理得心安”中的“理得心安”的用法属于成语活用方式中的易序。 1.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4.“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5.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6.现代汉语中,声调分为四类,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7.“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 2+2+2+1 ”式。 8.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3. 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4.“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中。 5.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7.“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是排韵。 8.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陈骙著的《文则》。 2.在撰文时对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和生 动形象。 3. 押韵是韵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 征。 4.“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辞格。 5.“他写的字看上去龙飞凤舞的”中的 “龙飞凤舞”的用法属于成语活用方式 中的易色。 1.“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 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 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2.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文 则》。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书面语句:指主要以文字形式出现的 句子,广泛用于各种语体。 2.押韵: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最 后一字运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以便 使得音调和谐优美。 3.对偶:对偶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 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 两个句子或词组。 4.回文:回文是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 同而顺序不同的语句,来表现两种事物 之间的关系。 5.修辞格: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 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 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 化的方法、手段。 1. 修辞: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 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的一种活动。 1.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 效果规律的科学。 2.散句:散句是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 不齐的句子。 3.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句 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为双重否 定句。 4.夸张:夸张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 对描述的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加以 夸大或缩小。 5.顶真: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 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 递下接。 2.别指: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 体借用来改指某一事物,这种成语活用 的方式叫别指。 3.排比: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 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 以说它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4.交韵:四句一组的诗,第一、第三句 一韵,第二、第四句一韵,这种押韵方 式叫交韵。 5.仿词: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 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这种修 辞方法叫仿词。 1.语境:即语言环境。宏观的语境指特 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微观的语境指语 言本身的具体环境,即说话写文章时特 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 及一定的题旨。 2.易色: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 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3.叠用: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 有意识的叠用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 词组。 4.四字格: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 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 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2.整句: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 整齐的句子。 3.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单句中的某个(些) 句子成分或复句中的某个(些)分句颠倒 了通常的顺序,这样的句子称作倒装句。 4.双关:双关就是借助于语境的特定条 件,故意让语句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 实际上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即所谓言 在此而意在彼。后一个意思往往是主要 的。 5.拈连:拈连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 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 连用于本来不适用于该词语的后一事 物。 三、判断题(下列各个说法,正确的画 “√”号,错误的画“×”号,每小题1 分,共5分) 1.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的出版 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2.“春雪舞津城”中的“舞”用的不好, 应改为“落”。(ⅹ) 3.副词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但表示 情态的副词一般修饰的是单音节动词或 形容词。(ⅹ) 4.“解放军把土匪打得夹着尾巴逃跑 了.”一句使用了比喻辞格。 (ⅹ) 5.“阴谋鬼计”“计日程功”“情不自尽” “坐无虚席”四个成语都有错别字。 (ⅹ) 1.“老气横秋”“老牛破车”“老弱残兵” 都是成 语.(√) 2.“津城如画,游人如潮”是对偶句中 的正 对.(√) 3.“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的春天最美 丽”“让我们拥抱春天吧”这里用的都 是拟人辞格.(ⅹ) 4.押韵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最后 一字运用的韵母相同的字,以便使得音 调和谐优美.(ⅹ) 5.“我们写文章切忌不要胡编乱造”,这 句话说的对.(ⅹ)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西晋陆机的《文赋》把文章分为( D、 十种)文体。 2.解放后,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专著 是(B、《语法修辞讲话》)。 3.《易?乾卦?文言》中提出了“修辞立

修辞学 考试必备复习课程

修辞学考试必备

一、修辞和修辞学的含义 1、修辞是努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活动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提高修辞表达和接受效果的规律的学科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就是研究言语交际表达主体如何依据和利用语境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组建能够适切表达思想内容的话语,以及接受主体如何正确理解和接受表达主体所传话语信息的规律、规则的学科。 二、修辞是言语现象 修辞是运用语言增强交际效果的活动,,任何修辞活动都要依据具体的言语环境去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恰切组建话语和透过语言表达手段正确理解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语境有语言性的静态语境,也有语言性的动态语境。修辞主要就是依据动态语境,而随动态语境选用语言表达手段组成的话语是语言运用的产物,人们运用语言,不管是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和接受,都会有修辞上的考虑和要求,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修辞寓于语言的具体运用之中,人们运用语言总是离不开修辞。因此修辞是言语现象。 三、语境是什么,语境的构成 名词解释:语境:是语用活动的环境,主要包括交际对象、表现对象、时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辅助语环境和交际话语的前言后语或上下文等因素。

语境构成:1、非语言语境,指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的各种非语言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1)交际对象:指语言交际的接受者,(2)表现对象:是言语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政治、经济、文化、时代特征、社会思潮、民族心理等环境,(4)时空环境:包括影响和制约言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自然环境等,(5)辅助语环境:指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的交际主体的身体姿势、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 2、语言环境,也叫语内环境、语篇环境,即通常所说的某一语段的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可以是语篇内的词、句、短语、句子、句群、段落,也可以是该语段所在的整个语篇。语篇的上下文对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四、联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 1、联绵词: (1)名词解释:指一些不能分解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就是说,这些词一旦被分开,单个的字都不能表示任何意义。 (2)类别:双声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都相同;叠韵词,两个音节的韵母都相同;双声叠韵词,两个音节声母韵母都相同;非双声叠韵词,两个音节声母韵母都不同。

浅析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2591910.html, 浅析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思想 作者:陈琼 来源:《教育界·C》2020年第02期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西方修辞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现当代修辞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在西方修辞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的修辞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该书中。文章立足于《修辞学》,简要概述了其体现出的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进一步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观。 【关键词】《修辞学》;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思想 一、前言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自然科学等各门学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领域的著作颇丰。在修辞学方面,他的《修辞学》一书是最古老且最具有影响力的修辞学专著,正如温科学学者所评价的“他对西方修辞学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这里要强调的是他在《修辞学》(Rhetoric)中的卓越见解”,“《修辞学》被认为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即使在当代,也常常被认为是写作和言语交际学科的基础”(温科学,2006:7)。亚里士多德在西方修辞学史上首次把修辞学系统化,系统地总结了修辞技艺,他的修辞学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修辞学》一书中。 二、对修辞的本质属性提出了独特和深刻的表述 1.对修辞进行定义 修辞学在古希腊中指演讲艺术或“雄辩术”,所谓的修辞学家就是指演说家,其目的在于说服人,比如当今西方世界的总统选举演讲,或者议员选举演讲,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克林顿等都是伟大的演说家,他们无一例外地具备了强大的雄辩能力。在古希腊,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哲学家都以语言作为武器来追求真理,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得民众得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因此,时代及社会的需要使得当时的演讲和论辩的风气日盛流行,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专门收取学费以传授演讲技艺的人,例如普罗塔哥拉(Protagoras)、高尔吉亚(Gorgias)等,这些人被称为“哲辩师”(sophist)。由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过分强调了煽情的演讲而忽视了问题的实质,因此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428B.C—348B.C)对修辞学进行了评判和 攻击,把“辩证”(dialectic)和“修辞”对立起来。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严谨和认真,但在修辞学的观点方面,他与柏拉图持有不同观点。亚里士多德强调修辞学要以事实为根据及需要通过逻辑的说服论证,他指出修辞

英语修辞学考试复习重点

Rhetorical options *1、What is rhetoric?( Definitions of rhetoric) the art or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in words; this art or science practiced or taught as a formal discipline, esp. the doctrine formulated by Aristotle and taught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overornate or ostentatious language. (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 2、What’s the purpose of rhetoric?(两种说法) ①The prevailing view about the purpose of rhetoric is to express oneself well and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order to secure a desired result by employing rhetorical means efficiently. ②“to enlighten the understanding , to please the imagination, to move the passion ,or to influence the will.” “促进理解、引起想象、调动感情、或者说影响人们的意志” (18世纪苏格兰修辞学家George Campbell) *3、What is discussed in rhetoric?(contents of rhetorical) Rhetoric is composed of theoretical rhetoric and practical rhetoric. Theoretical rhetoric deals with the theoretical problem of rhetoric, while practical rhetoric helps us improve our ability to use the English language effectively. rhetoric covers all the elements of oral and written things, including structure, diction. Rhythm, tone, style, and anything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 use of language. 4、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Rhetoric 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rhetoric is to adapt to specific situation, that is, “adaptability”or “appropriateness”. Sentence(syntactic device) 1、What is sentence? A sentence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expresses a complete thought. Generally, an effective sentence must possess five essential qualities: correctness, clearness, unity, coherence and emphasis.(正确、清楚、统一、连贯、强调) 2、句子的组成 A sentence must contain a subject and a verb (although one may be implied). ①words ②correct grammar ③meaning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7、句子的格式简称。 8、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结构,字数,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和。 二、选择题(共20分) 1、“辞达而已矣。”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 B.《文则》 C.《文选》 D.《文赋》 3、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A.孔子 B.刘勰 C.唐铖 D.陈望道 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 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 D. 暗喻(本体-喻体) 5、“孟蓓气得看瞪对面的辛小亮。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其中的“像……像……”属于()。 A.明喻 B.暗喻 C.表比较 D.表不确定 6、“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有生命事物人化 C.把人拟作物 D.反一物拟作另一物 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中的“道是睛无却有睛”属于()。 A.语义双关 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 D.风景描写 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属于()。 A.正对、严对 B.正对、宽对 C.反对、严对 D.反对、宽对 9、“国破山河在”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A.平起平收 B.平起仄收 C.仄起平收 D.仄起仄收 10、“玲珑、苗条、星星、看看”这些词语分别属于()。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1、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p1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p2 三、修辞文本: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p3 第二节修辞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一、修辞学与现代汉语修辞学p4 二、修辞学与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p4 三、修辞学与逻辑学p5 四、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关系p5 第三节学习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意义p6 第二章现当代修辞学简史 第一节我国现代修辞学研究 一、现代修辞学的形成过程p7-11 2. 代表著作 (1)郑奠及其《中国修辞学研究法》(2)杨树达及其《中国修辞学》(3)唐钺的《修辞格》(4)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铨》(三)确立阶段——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 第三节我国当代修辞学研究 一、当代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原因p1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和人民群众的语言实践创造了崭新的社会环境。 2.《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社论)的发表。 3.《语法修辞讲话》的连载。从1951年6月7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登载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

我国修辞学出现新局面的主要表现(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p11 二、三本颇具特色的修辞著作p12 (一)《语法修辞讲话》(二)《修辞概要》 (三)《现代汉语修辞学》 四、修辞学研究的新阶段p13 第三章语音修辞 第一节语音与修辞 一、现代汉语语音特点p15 二、汉语语音的修辞功用p15 语音修辞的功用主要在于能使语言流畅顺口,节奏分明,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第二节连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 一、连绵词的修辞功用:连绵词是一些不能分解的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就是说,这些词一旦被分开,单个的字都不能表示任何意义。P15 (二) 连绵词的修辞功用 连绵词经常被运用在对联和诗词的对偶句中,具有回环荡漾,悦耳动听的效果。 二、叠音词的修辞功用p16 三、象声词的修辞功用: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摹声词,是一类纯粹用来模仿声响、记录声音的词。P17 (二)象声词的修辞功用:象声词的修辞功用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缩短人和自然界的距离,使人感到自然轻松亲切 第三节平仄的修辞功用 一、平仄相谐p18 二、平仄的修辞功用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汉语修辞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文则》。 2.“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 3.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 4.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5.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语音、词汇、语法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 6.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语境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7.语境即语言环境宏观的语境指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微观的语境指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即说话写文章时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一定的题旨。 8.“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 9.“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中。 10.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11.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12.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某一事物,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别指。 13.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14.有一则新闻《珠漂队骑“虎”难下》,报道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作者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别指。 15.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16.“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作者是宋代的陆游。 17.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 18.“水质污染,鱼虾绝产,生物植物罕见——昔日白洋淀今安在?”这个反问句表示感叹。 19.“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运用了双重双否的句式。 20.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 21.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22.四句一组的诗,第一、第三句一韵,第二、第四句一韵,这种押韵方式叫交韵。 23.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24.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 25.大体说来,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26.“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2+2+2+1”式。 27.现代汉语中平声指阴平、阳平,仄声指上声和去声。 28.“家书抵万金”的平仄情况是平平仄仄平 29.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 30.“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 是排韵。 31.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32.“人穷志不穷”的修辞格为拈连。 33.“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顶真。 34.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这种修辞方法叫仿词。 3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年轻人交友要慎重。做到既善交友,又交善友。 二、单项选择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于(B )。 A、《论语》 B、《左传》 C、《文赋》 D、《文心雕龙》 2.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是以(B)的出版为标志的。 A、《文心雕龙》 B、《修辞学发凡》 C、《语法修辞讲语》 D、《修辞概要》 3.解放后,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专著是(B)。 A、《修辞学发凡》 B、《语法修辞讲话》 C、《现代汉语修辞学》 D、《修辞概要》 4.西晋陆机的《文赋》把文章分为(D)文体。 A、五种 B、八种 C、九种 D、十种 5.主张“言必近真”,提出“拨浮华,采真实”,倡导“文约而事丰”的专著是(C)。 A、《文赋》 B、《文心雕龙》 C、《史通》 D、《文则》 6.提出消极修辞应该做到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将积极修辞分为辞格和辞趣的专著是(D)。 A、《文心雕龙》 B、《语法修辞讲话》 C、《修辞概要》 D、《修辞学发凡》 7.“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A)的诗中。 A、贾岛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8.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有艺术性的是(D)。 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 B、请勿践踏草坪 C、请爱护草坪 D、足下留青 9.《易·乾卦·文言》中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其中,“修辞”的意思是(C)。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B、修饰文辞 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 10.针对某些调查组,在茶叶上市时节以调查为名到茶农处“吃喝带”的现象,某报刊以“茶农怕来调茶组”为标题写了一篇报道。这一标题是利用语境因素中的(D)来提高表达效果的。 A、题旨情趣 B、场合 C、时间 D、话语的具体环境 11.“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选自(A)。 A、刘勰《文心雕龙》 B、陆机《文赋》 B、陈骙《文则》D、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2.“百里改诗”的典故是说(B)。 A、贾岛 B、任蕃 C、李白 D、郑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