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切断刀的刃磨--1课时

5切断刀的刃磨--1课时
5切断刀的刃磨--1课时

(1)高速钢切断刀

(2)硬质合金切断刀

常用车刀材料

1、对车刀切削部分(刀头部分)材料的要求

①硬度高;②耐磨性好;③耐热性好

(2)磨主后面

(3)磨前面卷屑槽

(4)修磨刀尖

四、操作练习

高速钢切刀刃磨

五、注意事项

、高速钢车刀刃磨时,应随时冷却,以防退火。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5的认识 第1课时》教案

1 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读、写及顺序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1~5的书写。 教具学具 1. “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 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数数吗?请你数一数。(同桌互数,从1~10)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动画情境。 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 2.数数。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

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3.认、读数字1~5。 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说明: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 提问: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 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老师指着“1”问:这个数是几?它表示什么?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 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学习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板书:“1”。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

水的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水的浮力【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浮力的理解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阐述。而科学课程标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为理解浮力的产生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水的浮力是水的重要的性质之一在《生活中的水》这一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为接下来学习水的其他性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认识浮力的存在 2、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空气中也存在浮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在小学阶段他们对于水中物体的沉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在能力基础方面该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心理认知方面他们对于新奇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喜欢探究科学现象的原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产生 2、理解气液都能产生浮力 3、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以及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在水中压空矿泉水瓶的活动学会用实验感知科学的方法。 2、通过测量浸入水中物体的浮力的实验体会到对比的实验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活动感受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浮力产生的学习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发现科学问题的精神。 2、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和推导以及对于有关浮力知识的科学史学习了解到前人对科学的贡献从而形成努力在科学中求真理的价值观。 2、四、STS 通过对水的浮力的学习联系实际从而来解释生活中的轮船航行原理从而达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用空矿泉水瓶的实验,以及钩码和弹簧秤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得到浮力的存在。 2、用气垫船的视频使学生们认识,原来空气也是有浮力的,进而推广到气体也是有浮力的。二二二二、、、、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2、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切断车刀的改进及其选择性使用

切断车刀的改进及其选择性使用 切断车刀主要用在卧式和立式车床、回轮和转塔车床、自动和半自动车床、数控车床以及车削中心上切断杆料,也可用於切槽、切左右端面、倒角等工作。 切削过程中,切削区排屑困难,冷却不足,刃宽较窄(通常刀头宽度B=0.6mm,式中d为被切工件直径,单位为mm)、刀头厚度小而伸出臂长,其强度、刚性、散热及切削条件差,当切削接近到工件中心时,实际工作後角变为负值,切削力较开始切断时显着增大,常会引起振动、挤压、“紮刀”或打刀等现象。为此,须对切断车刀的刃形和结构加以改进,而实践业已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 改变刀具的刃形 切断车刀切削刃的形状(刃形)除直接影响刀具强度外,还会影响切削变形、切削力、排屑及刀具工作角度的变化。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刃形。 生产中常见的切断车刀刃形如图1所示。 图1 切断车刀的刃形 平直刃型如图1a所示,它刃磨简单,切下的工件两端面平整,切削变形小。但两个刀尖角小,散热条件差,刀尖易磨损,而且由於切削层的横向(膨胀)变形,易使切屑堵塞在加工表面槽壁之间,增加了排屑的困难,易引起振动、挤压、“紮刀”或打刀等现象。主要用於强度、硬度不高的低碳钢及有色金属的切断加工。高速钢切断车刀一般磨成这种刃型。

单斜刃型如图1b所示,在工件将切断时切削刃逐渐切出,减小了工件芯部残留芯柱,但因其切削力的水平分力F会使刀头向尾座方向偏斜,切出工件端面中心内凹。单斜刃型切断刀适於切割管类零件。 双过渡刃型如图1c所示,在平直刃型的两个刀尖处磨出偏角为45°、长度b?≈B/5(B为刀头宽度)的两条过渡刃即成双过渡刃型。由於增大了刀尖角,刀具的强度和散热情况得到改善,有利於提高刀具寿命,适於加工碳钢、工具钢等中等强度的钢料。 折线形切削刃型(平剑刃型)如图1d所示,它采用一刀多刃分解切削,把一条平直主切削刃上两个强度最弱的刀尖处磨成两条斜切削刃,使刀尖角增大到150°,两条斜刃和两个副切削刃间夹角也成为118°~119°,既增加了刀尖强度和散热条件,也减少了单位切削刃长度上的切削负荷。 由於在刀具上要磨出一定前角,故两条斜刃会自然形成两个负刃倾角λp,如图2所示,从而使普通平直刃的单纯推切削变为一小段平刃推切和两条斜刃起剃削作用的斜切削,平刃在切断时起引导作用,而斜刃可增大实际切削前角,使切削刃钝圆半径减小,刃口更为锋利,从而使切削阻力减小。 图2 折线形切削刃的参数 此外,因两侧斜刃上的切屑要垂直於刀刃方向流出,所以会使形成的切屑横截面收缩,宽度变窄,不易挤在工件的两个槽壁之间,有利於切屑的排出。折线形切削刃的参数可取为: b=a≈B/3(B为刀头宽度),κr?=30°, b?=b/cosκr1 。 因两条斜刃的长度大於一小段平直刃长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剃为主,推切为副,推剃

《车工》教案 项目10 切槽和切断

模块二车削初级工技能训练本项目参考节数:8 节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强调实习纪律,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复习巩固】 1.复习上次课主要学习了小滑板转动角度的计算、车内、外圆锥的方法;转动小滑 板车内、外圆锥的步骤和内、外圆锥的检测方法。播放了车内、外圆锥的视频。 同学们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通过讲解和演示及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重点 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了对车外圆锥的感性认识。 2.提问1)简述转动小滑板法的特点。 2)外圆锥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3)车圆锥孔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情况统计表

【课题导入】 在机械零件上,由于工作情况和结构工艺性的需要,有各种不同断面形状的沟槽,向学生展示带有这些沟槽(外沟槽、内沟槽和端面槽)的零件,不同的沟槽有不同的加工方法。 用多媒体演示切槽和切断,从而引出切槽和切断。 【讲授新课】 任务一车外沟槽和切断 一、外切槽刀和切断刀的几何角度 二、外切槽刀和切断刀的刃磨要求 三、外切槽刀和切断刀的安装要点 四、车削外沟槽和切断的方法 1.车外沟槽的方法 2.切断的方法 五、沟槽的检查和测量 六、切断刀折断 【技能训练】(4小时) 一、目标任务 1.了解切断的概念和外沟槽的种类。 2.掌握外沟槽刀、切断刀的刃磨及装夹的方法。 3.学会用直进法和左右借刀法切断工件。 4.掌握车外沟槽和切断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二、示范操作 刃磨外切槽刀和切断刀(教材图10-2)、安装外切槽刀和切断刀、车削外沟槽和切断、检查和测量沟槽。 三、分组练习(见附表) 按课题小组轮流练习,完成本次课的训练任务。 四、巡回指导 1.身体不准靠近旋转表面,严格通电,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2.刃磨外切槽刀和切断刀(教材图10-2)。 3.外切槽刀和切断刀的安装技巧。 4.直进法和左右借刀法切断工件。 5.沟槽的检查和测量技巧。 6.正确使用万能角度尺、角度样板和卡钳等量具。 7.车外沟槽和切断时产生废品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8.分析车外沟槽和切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强调注意事项。

切断中的最佳化因素

〓切断中的最佳化因素〓 生产中需要执行的工序常常包括棒料、管材和机械零件的切断。作为一种车削工序,尽管大量切断只涉及工件直径为12~50mm的范围,但实际上切断可涵盖的工件直径范围为0.5~ 800mm。由于这一工艺经常位于第一道工序或者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其加工质量必须得到很好的保证。这其中切断直径大小最为重要。为了使工序更为高效,它对刀具装夹、类型、尺寸甚至槽形来说都息息相关。企业只有紧跟切断刀具和切断方法的技术发展步伐,才能在加工车削件和多任务零件方面更具竞争力。 切断所面临的挑战 切断工序看上去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在现代车削的高生产效率条件下,安全地执行这些工序需要克服很多挑战。主要有:毛刺和飞边形成、切屑形成和排屑、振动趋势以及不一致且过早的刀具磨损等。在车间执行切断工序时,企业十分关注生产效率、加工稳定性、无故障切削、刀具寿命可预测性以及零件质量一致性等问题。如果采用合适的刀具和应用,这些问题皆可解决。 切断工序的选择 1.切断的基本因素 切断应该是3项基本因素的组合:刀板悬伸、刀具宽度和进给量。刀板悬伸影响着刀具宽度,从而影响其最大强度;刀具宽度又会影响刀具可能的进给量,而进给量则决定着完成工序所需的时间。此外,进给率也决定着刀片槽形——锋利的刀片槽形适合低进给,而坚固的刀片槽形则适合高进给。当然,进给率也与加工条件有关系。加工条件可以通过稳定性水平、材料状况和切削类型进行评估。工件材料也可影响加工条件以及刀片牌号和切削参数的选择。

2.确定切断工序 确定切断工序应首先考虑批量大小。从相似切削的次数可以得到启发,并且这将影响刀具选择的通用性和专用性。对于每个零件存在多项甚至一项变化的应用场合,往往需要通用刀具,以便执行不同任务的解决方案。其次,批量生产中使用的专用刀具在性价比、安全和质量上应尽可能高地保持一致。最后,对于中等批量生产应用,利用最少量的合适刀具获得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特性。 刀具的选择 1.切削系统的选择 根据加工条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刀柄类型和刀具系统。这些与工件直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刀柄参数与要求的切削深度直接相关。切断时大多数切削深度处在6~28mm的中等加工范围;深切断的切削深度为28~55mm;浅切断的切削深度则为0.25~6mm。 选择刀柄时,通用性和稳定性之间需要综合平衡考虑相关的批量大小和操作变化:一方面,由于刀具悬伸可设置成适合不同直径的尺寸,因此可用带可调整刀板的刀具用加工各种各样的工件直径;另一方面,带整体式增强刀板的刀柄只适合一定范围的直径,但能提供最大的强度。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通用切断刀具,采用螺钉式或弹性夹紧的单刃或双刃刀片,选择最大的刀柄尺寸,增加刀具的稳定性,从而可适应不同切深的变化。螺钉夹紧意味着最高的刀片/刀柄稳定性,而弹性夹紧则可利用窄刀具增加通用性和可达性,这样就只需切削少量材料,并且需要的机床功率也较低。 2.刀片选择 切削刃在切削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将在切削中引导刀具,并控制切屑,同时决定飞边和毛刺的形成以及高效切削不同的材料。刀具稳定性的决定因素是相对较薄的刀片与刀柄之间的接口质量。为了保持稳定性,就需要良好的轨道和V形刀片座结构,并最好与相对较长的刀片配合使用,这种结构对切断刀具性能来说很重要。 刀片宽度因切断刀具的切削深度大小而异,小切削深度(工件直径)可使用薄刀片,而大切削深度则需使用更宽的刀片以保证强度。 刀柄上的刀片座型号与刀片宽度相对应,每种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刀片宽度范围,例如CoroCut单、双刃系统具有8种不同的刀片宽度,范围为1.5~8mm不等;而CoroCut 3则适合于浅切断,具有3种刀片宽度,范围介于1~2mm之间。 当为工序选择刀片槽形和牌号时,应当确立切削刃锋利性、强度和宽度最合适的组合,以确保尽可能高的进给量,从而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锋利的刃槽形易于切削,所需机床功率小,并且最小化了振动趋势。坚固的槽形负前角更大,切削刃也得到增强,因此能承受住要求更苛刻的切削和粗加工,并且可以实现更高的进给量。加工条件和操作变化决定了选择方向,并且通常存在平衡,尤其在需要一定程度的通用能力时,半精加工槽形就是其良好的选择。通过选择不同刀片,就能获得各种最佳化的可能性——Wiper(修光刃)刀片用于提高表面质量和进给;而增强的刀片圆角则可获得更高的进给能力和安全性,并通过更软的切削作用和毛刺最小化实现良好的切削控制。

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感。 教具准备: 师:小狗、大白鹅、小鸟、小鸡、南瓜,卡片5张,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小圆点贴。 学具准备:小棒 课前谈话: 出示主题画: 教学过程: 一、预学——提出问题 播放做客的歌 快看看,这位老奶奶在做什么呢?(出示课件)生:喂鸡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里还有好多东西,他们各有多少个呢?看着这幅图,你能不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不会啊,没关系,我先来提一个,仔细听好了:小狗有几只?像老师这样,用一句话来表示一个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就叫提出数学问题。你会像老师这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了吗?好,谁愿意说说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小狗有几只?)学生提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二、互学——解决问题 (一)、认识数字1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简单一点的:小狗有几只?大声告诉我。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上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也是“1”个呢?

生1:1位老奶奶。生2:1座房子。生3:1个脸盆。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个数是“1”的物体,真了不起!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他们的个数。比如,小狗有几只?(贴图)我们就可以用1个圆点来表示。这1个圆点就表示1。 生:小狗有几只? 师:除了这样表示之外,在数学上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你能不能用“1”来说一句话呢? 生1:1只兔子。师:哦,他用1表示了一只小动物。 生2:1朵花。师:他用1表示了一种植物。 生3:1个苹果。师:哦,他用1表示了一种水果。 生4:1座房子。师:他更了不起,用1表示了一个建筑物。 师小结:同学们,这个“1”可真了不起呀!它可以表示一个小动物,也可以表示一种植物,可以表示一种水果,也可以表示一个建筑物。你们觉得1伟大吧!好,就请你大声的读一读这个了不起的数字:“1”。 (二)、认识数字2 师:同学们,小狗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大白鹅有几只?大声告诉我。生:2只(师贴图) 师: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呢?谁愿意到前面来贴一贴(指一生到黑板上贴)。大家看,他贴对了吗?一起数一数。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身上找一找:哪些地方藏着“2”呢? 生1:我有2只眼睛。生2:我2个胳膊2条腿。生3:我有2 只耳朵。…… 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研究一下:我们为什么长两只 耳朵呢?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2,可真了不起。接下来,咱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运动,好吗?全体起立,听清要求,老师先做,你们跟着做:好,请你跟我这样做,摇摇头,1,2耸耸肩,1,2,拍拍手,1,2,扭扭腰,1,2,跺跺脚,1,2。刚才我们每个动作都做了几遍啊? (三)、认识数字3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接下来啊,我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谁都不许说话,看着图,用手指告诉我:小鸟有几只?(生举手指表示小鸟的数量。) 师:你能不能贴出和小鸟同样多的圆点。想一想,应该贴几个呢?(一生到黑板上摆一摆)大家同意吗? 师:3辆汽车、3个手指、3个圆点。这些物品个数都是3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部分)教学内容

1-5 简述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 首先,组成机器的每一个零件要经过相应的工艺过程由毛坯转变成为合格零件;其次,要根据机器的结构与技术要求,把某些零件装配成部件;最后,在一个基准零部件上,把各个零件、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机器。 3-1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试述前角、切削速度改变对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在机床上通过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利用刀具从工件上切下多余的金属层,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 γ增大,剪切角?也增大,变形减小;前角前角直接影响剪切角?。前角 还通过摩擦角β影响剪切角; 切削速度的影响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层金属变形不充分,第I变形区后移,剪切角?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在积屑瘤的增长阶段,随切削速度的提高, γ增大,切削变形减小。而在积屑瘤减小阶段,随切积屑瘤增大,刀具实际前角 γ变小,切削变形又增大。 削速度的提高,积屑瘤高度减小,实际前角 3-3什么是切削层?切削层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切削加工时,刀具的切削刃从加工表面的一个位置移动到相邻的加工表面的另一个位置,两表面之间由刀具切削刃切下的一层金属层称为切削层。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层公称厚度;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平行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称为切削层公称宽度;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层横截面面积,称为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3-4分别说明切削速度、进给量及背吃刀量改变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在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影响最小。因为,背吃刀量增大后,切削宽度也增大,切屑与刀具接触面积以相同比例增大,散热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名师教案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四、数的顺序 1、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 五、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1、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六、学习写数: 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生学写。 七、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 2 3 4 5 教学后记: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三节水的浮力第一课时(学生版)

第3节水的浮力 第1课时阿基米德原理 A聚焦教材课前预习)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__ __叫浮力。 2.浮力方向:__ __,施力物体:__ _。 3.称重法测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该物体浸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则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F=G-F′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只与液体的__ __和物体__ __有关,而与物体的__ __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__ __。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1-3-1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1B.F2C.F3D.F4 图1-3-1 图1-3-2 6.如图1-3-2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b,且a和b在水中的体积相等,则() A.a受到的浮力大 B.a和b受到的浮力相等 C.只有a塞受到的浮力为零 D.a和b塞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7.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值相同,则两物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 8.将重为6 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重是5 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B) A.6 N B.5 N C.1 N D.11 N 9.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切断刀操作的技术要求

切断刀操作的技术要求 襄樊第二高级技校翟勇 在现代金属加工中,在具有复杂棒料进给机构的自动化设备或最先进的CNC机床上可以进行切断加工。但如果切断刀片的硬质合金牌号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停工、刀具损坏、刮削工件,甚至破坏机床。 为获得理想的切断效果,需要详细了解切断机理。其中的许多变量必须加以考虑:(1)工件材料和形状;(2)机床;(3)与零件中心轴线相关的切削刃;(4)刀片和断屑器的类型;(5)硬质合金牌号和涂层;(6)影响刀具寿命的其他切削条件。本文主要讨论前三个变量。1.工件材料和形状 为简化问题,这里讨论三种最普通的工件形状——实心、空心和要求断续切削的不规则形状(如方型和六角型材料和壁厚不一致的空心材料)。 材料一般分为7种类型,为简化问题,这里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要求使用锋利的正前角切削刃进行切削的材料。它包括高温合金、钛合金、铝材、塑料和其他非铁金属以及奥氏体不锈钢。锋利的切削刃能防止这些材料的工作硬化。例如,锋利的切削刃允许使用高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并能整齐地切断硅铝合金而不会留下卷边。同样它也适合于大多数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尼龙和其他软的免于加工的材料)。 第二类为要求使用零前角或负前角切削刃进行切削的材料。它包括标准的碳钢、合金钢和铸铁。零前角或负前角可以增加切削刃的强度,并允许采用更大的进给速度以及防止断续切削时切削刃的破坏。对于大多数产生连续长切屑的材料,应采用这种零前角或负前角的刀具,它也是工业生产中最经常使用的类型。 第三类包括那些要求使用带断屑器的刀具进行加工的材料,断屑器的类型将在后面讨论。这些材料在正常的切削速度和进给率条件下,将产生丝状的长切屑,如轴承工业中使用的52100#钢和其他高等级钢。 机床在加工时通常要求使用断屑器。当用低的额定进给速度加工软的低碳钢和合金钢时,通常会产生不希望出现的长切屑,因此要求操作者经常停机来清除切屑。这样将降低生产率并危及操作者,因为这些切屑是非常锋利的。采用非常低的切削速度加工一些种类的高温合金时,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当选择切断刀片时,刀片的几何角度可采用与车削甚至铣削用刀片相同的角度。通常如果用大正前角车削或铣削刀片加工一种材料,当进行切断操作时,可选择相同的几何角度。 2.机床 有效切断操作的关键是能够控制切削速度和进给率。两者正确的组合将延长刀具寿命,保持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控制切屑。所用的机床(其型式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使用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切削参数。 这里机床被分为两类:CNC和非CNC机床。自动化设备是大批量生产最常用的形式。在使用切断刀具时,这可能将产生一些重要的问题。 当一把刀具以最低的进给速度正常工作时,这时可确定机床所能采用的最大转速。由于在自动化生产中,一些刀具在几个不同的位置同时进行切削,因此在加工中对切削速度

1528.水的浮力说课稿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5 节内容,是继水的压强、水的密度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压强与密度知识的生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为后面学习力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 学习浮力的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4.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1)由于人们掌握了浮力的知识,从而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制定为: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则为: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二:说学情 当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通过预习,明白浮力的基本概念,对常见的船漂浮在水面、皮球浮在水面、水受到向上的力的现象也较为熟悉。在能力方面,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验、观察、描述、区别、判断总结能力还较为缺乏,另外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控制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在课堂上应加于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三: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铁块会沉在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同样由铁制成的潜水艇就能潜入水下航行。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死海里,人们却能悠闲地躺在水面上看报。水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现象呢?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二)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将一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

课题五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刃磨

课题五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刃磨 矩形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几何形状相同,刃磨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刀头部分的宽度和长度有区别。有时车槽刀和切断刀可以通用。 车槽和切断是车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能否掌握好,关键在于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刃磨。 训练目的 1.了解车槽刀和切断刀的组成部分及角度要求。 2.了解车槽刀和切断刀的种类和用途。 训练要求 1.了解车槽刀和切断刀的角度。 2.掌握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刃磨方法。 必备知识 1.车槽刀的切断刀的种类。 2.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几何角度。 相关知识点 1.切断刀和车槽刀 1)高速钢车槽(切断)刀高速钢车槽(切断)刀的形状如图CC1-23所示。 2)硬质合金车槽(切断)刀 图CC1-24所示为硬质合金车槽刀(切断刀),为了增加刀头的支撑刚度,常将车槽(切断)刀的刀头下部做成凸圆弧形。 2.高速钢切刀、车槽刀的刃磨 1)车槽刀的粗磨粗磨车槽刀选用粒度号为46#~60#、硬度为H~K的白色氧化铝砂轮。 (1)粗磨两侧副后面 两手握刀,车刀前向上(图CC1-25),同时磨出左侧副后角 ′=1o30′和副偏角K′=1o30′.

两手握刀,车刀前面向上(图CC1—26),同时磨出右侧副后角(α′=1o30′)和副偏角(K′=1o30′),对于主切削刃宽度,尤其要注意留出0.5mm的精磨余量。 (2)粗磨主后面 两手握刀,车刀前面向上(图CC1—27),磨出主后面,后角α°=6°。 (3)粗磨前面 两手握刀,车刀前面对着砂轮磨削表面(图CCl—28),刃磨前面和前角、卷屑槽,保证前角γ=25°。 2)车槽刀的精磨精磨选用粒度号为80#~120#、硬度为H~K的白色氧化铝砂轮。 (1)修磨主后面,保证主切削刃平直。 (2)修磨两侧副后面,保证两副后角和两副偏角对称,主切削刃宽度a=3mm(工件槽宽)。 (3)修磨前面和卷屑槽,保持主切削刃平直、锋利。 (4)修磨刀尖可在两刀尖上各磨出一个小圆弧过渡刃。 3.切断刀、车槽刀的刃磨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刃磨车槽刀、切断刀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正确要求,见表CC1—6。 以车刀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5节 水的浮力(三)学案(教师用)

水的浮力(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能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密度计的原理,会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3.加强对浮力知识的有关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简述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的浮沉情况。 [答] 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来说: (1)当F浮>G物,物体就上浮,最后处于漂浮状态; (2)当F浮=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3)当F浮ρ物,上浮后漂浮; (2)当ρ液=ρ物,物体悬浮; (3)当ρ液<ρ物,物体将下沉。 2.浸没在液体中的某一物体,如果它所处的深度增加,则它受到液体的 ( A ) A.压强增加,浮力不变 B.压强增加,浮力增加 C. 压强不变,浮力增加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3.如图l一28所示,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到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 C. 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4.甲、乙两只小球的质量、体积都相同,把它们分别浸在A、B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状态如图1—29所示。若它们受到的浮力是F甲与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ρA与ρB,则 ( C )

A.F甲>F乙,ρA>ρB B.F甲ρB D.F甲=F乙,ρA<ρB [科学探究] 一、实验 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可观察到橡皮泥下沉到容器底部。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又可观察到橡皮泥将漂浮在水面上。 1.轮船:用钢铁制成空心即可。 其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轮船满载时受到水的浮力,排水量可用吃水线来表示。 2.潜水艇。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 现的。需下沉时,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学教案

《1~5的认识》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教学难点: 1~5的基数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导学 (一)、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二)、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 3、 4、5类同) 3、齐读1、2、3、 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 1、2、4、5 四、课题小结 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表扬说得好学生.

八年级科学上册1_3水的浮力教案新版浙教版

课题:1.3水的浮力 教学目标: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物理知识得出的公式比较多,一多学生就感觉摸不到头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式代表的字母含义要一直强调,先中文再字母的方式。在得出阿基米德定理的时候,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渗透。 2、对物体在水中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等字的规范表达要强调。实验比较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思考非常重要,如实验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 3、密度计的原理应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来,这样对前面的知识也是种巩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船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确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确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除了游泳的技巧) 答: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实验】P19,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p20,图1-43,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F-F ‘。(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2、气体的浮力。

切断刀前刀面的改进

切断刀前刀面的改进 摘要:文章介绍了车床用切断刀前刀面的改进措施。通过前刀面几何形状的改变,可能增强刀关的刚性及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前刀面;形状;刚性;寿命;刃磨方式 金属切削刀具的种类很多,且各不相同。但一把典型的刀具主要由刀头和刀体两大部分组成,刀头部分主要用来完成切削工作,又称切削部分,刀柄部分主要用来把刀夹持在刀架上。而刀具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指切削部分,它通常是由若干个面、刀刃和刀尖成组。我们把它称为刀具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具体的参数如下图1所示。 ①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②主后刀面: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③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④主切削刃:前刀面和主后刀面的相交部位,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 ⑤副切削刃:前刀面和副后刀面的相交部位,它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少量的切削工作。 ⑥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联结部分。为了提高刀尖强度,延长车刀寿命,很多刀具将刀尖磨成圆弧型或直线型。 ⑦修光刃:为了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通常在近刀尖处的副刀刃上一小段平直的刀刃,在安装刀具时这一小段平直的刀刃必须与进给方向平行,且长度控制在(1.2~1.5)f(f为切削进给量)以内,才能起到修光的作用。 在以上所述的刀具参数中,前角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1前角的作用 前角的作用特点为:影响刀具的锋利、切削力的大小、切屑的变形;影响刀具的强度、受力和散热;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具体来说增大前角能使切削变形和摩擦减小,故切削力小、切削热少,工件表面质量高。但前角过大,刀具强度降低,散热体积减小,刀具耐用度下降。减小前角,刀具强度提高,切削变形增大,易断屑。但前角过小,会使切削力和切削热增加,刀具耐用度降低。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前角的选择原则是:在刀具强度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大的前角(为了减少误差,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成形刀应取较小的前角)。

小学一年级数学1到5的认识教案

课题:1~5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义务教材中在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是一个数一个数地认识,而且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来认识数的概念的,并且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含义之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很扎实。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还不普及,许多学生入学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学知识,有的根本没有学习过数学知识,这样安排,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2.教材分析:教科书第14~15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渗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数数和认数。数数的教学: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一个基础。如3摆出一个三角形,4摆出一个四边形,5摆出一个五边形。 3.学情分析:学生在准备课上已经学会了认数,会从一数到十,有了基本的数感,在学习本单元就有了一定的铺垫。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述: 1、知识目标 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三)评价方式设置: 目标1:表现性评价 目标2:交流性评价 目标3:目标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