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考试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研究历程

第一阶段:

梁思成、刘敦桢、朱启衿等

第二阶段:

继承成果,并向纵深发展,由“通史”的研究转向专题研究,建国之前就已经开始,建国之后更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文革之后得以继续发展,广为开拓。

专史研究——技术史、断代史、城市史

类型研究——住宅、园林、宗教建筑、民族建筑、书院、长城等

专题方面——文物保护、防灾、风水、匠师等

第三阶段:——史论结合,甚至以论为主

除了继续对前阶段进行展拓之外,在已有的基础上展开对建筑理论的探讨,努力将对中国建筑的研究进一步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主要成果:《中国建筑美学》候幼彬《华夏意匠》李允鉌

中国古代建筑一直没有得到国人充分研究的原因:

客观原因:建筑遗存的稀少;建筑史籍的缺乏;

主观原因:“道器相分”;自我的虚无主义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误区:

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装饰图案的收集上;

复古主义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大木制作的原理上;

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将重点放在古代建筑的形式上;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将重点全部放在正式建筑上。

中国古代建筑的稳定性和多元性—从文化的视角解读

稳定性:(时间)主流——木构架体系

多元性:(空间)其他体系与木构架体系并存

建筑与文化: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建筑体系必定是依附于特定的文化体系发生发展的!

1. 稳定性

夏商西周(BC2070~BC771)

东周(春秋战国)(BC770~BC221)

秦汉(BC221~AD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AD220~AD581)

隋唐(AD581~AD907)

五代、北宋(辽)、金、南宋(AD907~AD1271)

元、明、清(AD1271~AD1911)

稳定性——中国古代文化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

结论——无论在单体形态上,还是在群体布局上,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如同中国古代文化一样,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延续性)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稳定性的解释

(1)地理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封闭

(2)农耕文明的形态——定居

(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思维习惯——机械传承

2. 多元性

考古学\民俗学\神话传说\“墨渍式”“多元发生

1.京津文化圈

2.黄河文化圈

3.楚汉文化圈5.皖南文化圈6.闽越文化圈7.客家文化圈8.维族文化圈9.藏族文化圈

木构架承重建筑的优势

(1)取材方便:取、材

(2)适应性强,可亭、可厅、可居、可藏

(3)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柔性构造

(4)施工速度快:模数制、定型化,施工面广

(5)便于拆迁,修缮:榫卯结构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基本特征与概念

1、中国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类型

抬梁式

穿斗式

抬梁式木构架——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支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

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但耗材多。

穿斗式木构架——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用料较小,整体性强,山面抗风性能好,室内空间不开阔。

2、中国木构建筑的重要构件——斗拱

柱头上斗拱:(柱头铺作)柱头科;

转角的斗拱:(转角铺作)角科;

柱间的斗拱:(补间铺作)平身科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征:

(1)简明:

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由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要观察柱网布置,就可以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这为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的方便。

(2)真实:

对建筑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除了特别重要的建筑在室内设置天花板之外,一般的建筑都无保留的将所有的梁架全部暴露出来(彻上明造),纵横交错的梁架本身就是一种结构美

对于暴露的结构部件通常都会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并以表现木材力学性能的内在品质为前提,如柱身的收分,卷杀,以及“梭柱”等

(3)有机:

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不同功能的要求;

易于与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

5、屋顶等级

重檐比单檐级别高

个人补充:单檐屋顶等级排名(由高到低):庑殿顶(四阿顶)--歇山顶(九脊顶)--悬山顶—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大屋顶。硕大的屋顶经过曲线、曲面的处理,显得不那么沉重和笨拙,再加上一些装饰,大屋顶甚至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

形式众多型优美

中国古建筑曲面屋顶的形成存在诸多不同的解释:

(1)结构上的原因

(2)建造上的原因

“中国屋面之所以有凹曲线,主要是因为立柱多,不同高的柱头彼此不能划一直线,所以宁愿逐渐加举作成凹曲线,以免屋面有高低不平之处,久而久之,我们对于凹曲面反而为美”——刘致平“考中国屋盖上之曲线,其初非有意为之也。吾人所见草屋稍旧者,与瓦屋之年久者,其屋面之中部,常显下曲之形,是即曲线之所从来也。愈久则其曲之程度愈大,是可知屋盖上之曲线,其初乃原因于技术与材料上之弱点而成病象,非以其美观而为之也。”——乐嘉藻

(3)便于采光和排水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急而流远”——《周礼. 冬官考工记第六》

(4)纯粹的审美观点

六、建筑群体

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建筑和建筑群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种规模的增大,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方式:“量”与“数”。

所谓量:将更多更复杂的内容组织到一座房屋里面,由小屋变大屋,由单层变多层,以单座房屋为基础,在平面上以至空中作最大限度的伸展。西方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式的,因此产生乐一系列又高又大的建筑物,取得了巨大而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

所谓数:将各种不同用途的部分分处在不同的“单座建筑”之中,由一座变多座,小组变大组,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着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大空间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采取了这个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座数极多的建筑群,将封闭的露天空间,自然景物同时组织到建筑的构图中来。

由于中国古典建筑的规模基础在“数”所构成的基础上,对于单座建筑的面积大小则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就停止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在于住宅的庭院

以“院落”为中心的建筑群体组织方式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最大原因是“院”这种性质的空间是为所有人必需的。人自从生活在人工环境之后就开始和自然有一种隔离,在性质上,“院”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一种过渡,在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是要求有这种过渡性质的环境的。因此院子成为中国古典建筑平面组织的一个重要内容。

院子的用途实在是多种多样的。

“充分利用房屋平面布置中分割出来的露天空间”和“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完整、合用地露天空间”在设计上是属于不同的概念。西方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往往出发点在于前者,中国古典建筑却是着意于后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恰恰相反。

其实,在建筑布局上,一共只有两种基本原则:一种是空间包围着建筑,一种是建筑包围空间。前者以建筑为主,建筑是视线焦点,因此房屋本身平面便要求有足够的变化。后者以构成一个良好的空间(广场或庭院)为主,房屋只是用于围合空间的介质,目的在于使空间本身得到最好的效果。中国古典建筑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思路,当然,西方古典建筑中也不乏这样的优秀实例。

重点:

1、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两种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其名称、解释、优缺点、适用范围,并且画出两种结构形式的简图。

2、斗拱的命名方式、按照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制定的名称以及斗拱的主要组成部件。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特征——简明、真实、有机?

4、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屋顶式样的名称。

5、中西方古典建筑营造单体形态的态度于手法差异很大,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原始社会

“巢居”与“穴居”——中国原始建筑的两种原型!

“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冬则居窟,夏则居巢”……反映出不同地段的高低、干湿和不同季节的温度、气候对原始建筑方式的制约。

一、木骨泥墙房屋(从穴居演变而来,主要在黄河流域)

天然洞穴

原始横穴

深袋穴

半穴居(袋形半穴居、直壁半穴居)

地面建筑(木骨泥墙房屋)

(一)天然洞居

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1万年前,考古学家把人类起源至农业出现以前的这一漫长时期称作“旧石器时代”。就世界历史而言,旧石器时代占人类历史总长度的99.9%以上。)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居住的天然山洞,距今约50万年;北京龙骨山山顶洞人居住的天然洞穴,距今约5万年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

的极端低下。

(二)原始横穴

(三)深袋穴

竖穴

(四)半穴居

(五)地面建筑从深穴到半穴居,最后到地面建筑,意味着居住面的上升,功能的改善,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

二、干阑式建筑(由巢居演变而来,主要在长江多水区域)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下者营巢,上者为营窟”

穴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土木混合构筑方式成为跨入华夏文明门槛的夏商之际直系延承的建筑

文化,自然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主要技术渊源。

巢居发展序列所积累的木构技术经验,也通过文明初始时期的文化交流,成了木构架建筑生成的另外一个技术渊源。

三、祭祀与神庙建筑的发现

出现了沿轴向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形式。建筑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手段,同时也成了社会思想观念的一种表征方式和物化形态。这一变化,促使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四、聚落——城市逐步孕育萌生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防御观念——城市孕育萌生

奴隶社会建筑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跨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奴隶制在中国经历了1600(夏、商、西周、春秋),大约从战国开始,过渡到封建社会。

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建筑踪迹,已经可以通过遗址的发掘来追寻。

主要成就:

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奠定期。夯土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木构榫卯十分精巧;梁柱构架已经在柱间使用阑额,柱上用斗,开启了运用斗拱的滥觞;组群空间的庭院布局以及功能形成,既有体现“门堂之制”的廊院,也出现了纵深串联的合

院。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许多特点,都已经初见

端倪。

一、夏(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在现在的河南西部一带;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华夏第一殿)遗址(推测

为夏末宫殿建筑):夯土台残高约80CM,东

西约108米,南北约100米。台上有8开间

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

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院落的面貌(廊院)。

殿堂内柱列整齐,前后左右对应,开间统一,

木构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座宫殿遗址是

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

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遗址中没有发现瓦件,构筑方式应当是“茅茨

土阶”形态。这个宫殿开创了中国宫殿的先

河。表明了华夏文明初始阶段大型建筑采用

的是“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单体殿屋内部已经可能出现“前堂后室”的空

间划分。

一堂、五室、四旁、两夹的空间格局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建筑遗址(推测为晚夏宗庙建筑遗址):面积比一号宫殿小,同样也是门、堂、回廊的布局,说明庭院布局在夏到早商已经是大型建筑的常规布局方式,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组合开始走向定型化。

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统治中心在河南中部及北部黄河两岸地区,商是奴隶社

会大发展时期。开始出现以甲骨文为载体的文字记载,

有灿烂的青铜工艺,手工业分工已经非常明显,大量奴

隶集中劳动,这些都促进了建筑技术水平的进步。

中国城市的两种形态——择中型与因势型都已经出现;

以小城作宫城,以大城(郭城)划分里坊的封闭都城格

局,已具雏形。

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平面:全城分为宫

城、内城和外城;属于择中布局的建城方式。

宫城内宫殿遗址都呈现庭院布局,其中主殿长

达90米,是迄今所知的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

筑遗址。

商朝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2公里小屯村)。都

城的建设明显属于因势型的布局方式。全程分为宫殿区、

作坊区和墓葬区。

图为宫殿区遗址发掘平面

湖北黄阪宫殿遗址中商时期一个诸侯国的宫殿遗址。建筑周边檐柱

内有四间木骨泥墙的居室。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在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由不同

等级的奴隶主统治,但随奴隶制的急剧崩溃,代之以战国

时期大量新兴城市。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中国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

下形成的。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广大农耕区,从远古以来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聚族而居,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种生活方式变化不大,血缘家族的形式被长久地保留下来,演化成宗法制度。

周武王灭商后,分鲁公以“殷民六族”,分康叔为“殷民七族”,分唐叔为“怀姓九宗”,各以姓氏代表,这是商代聚族而居的反映。

西周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等。

分封制古称分邦建国,由周朝所创立。这是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思想指导下,让被封建的诸多邦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保护周王室的政治屏障。

周初分建的71个邦国中,周王的亲族与同姓就占了53个。封国远近按照血缘的亲疏而定。各封国诸侯的禄爵,按受封面积列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卿大夫也按照这种办法分封其子弟。卿大夫封地叫“采”或“邑”,士是贵族最低的一等,不再分封。

封地面积大小,按《周礼.大司徒》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诸伯

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诸子之地封疆

方二百里,诸男之地封疆方一百里。

分封制度是西周到秦以前政治制度

的基础,秦统一后,虽然以郡县官

僚制为核心,但分封制仍然被各代

有限度地继承下来,直到清末才彻

底废除。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

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

左祖右社,市朝一夫。”——战国《考

工记》,最早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记叙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周

同:最好掌握其平面-左图)

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建筑,由两进院

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影壁、

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连接。门、堂、室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屋顶已经采用瓦。整个建筑南北长45米,东西长32米,规模并不大,但是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但这时在建筑上使用的瓦的数量比较少。

几个第一:

(1)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前堂后室”格局,此前的盘龙宫殿仅仅是前堂后室的雏形。

(2)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表明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3)第一个出现的完全对称的严谨组群,意味着建筑群体布局水平的重要进展;

(4)第一次出现的用“屏”的建筑,就是后来的照壁,由此可知照壁早在西周初期就已经出现;(5)迄今所知最早用瓦的建筑,虽然用量较少,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向瓦屋过渡。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瓦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出现了半瓦当。

召陈建筑遗址中出土的瓦件:改进了屋顶的防水性能,延长了屋顶的使用寿命,并由于加重了屋顶的荷载从而成为构架发展的一种推力。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青铜时代进而演进为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的私有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益崩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井田制:

西周田制的主要形式是井田制。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之下,周天子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他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劳动者分封给新旧诸侯。诸侯得地建国,将部分田地分封给卿大夫,建立采邑。卿大夫照例将部分采邑内得土地分封给士。各级贵族在各自得封地内使用奴隶进行劳动。经过精心得疆理,纵横交错的道路和沟渠将田地划分成大小相连的方块地,形状宛如“井”字,故名“井田制”。

春秋时期,随着铁工具和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各诸侯国在封地周围广开旷土,发展水利交通,使很多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开垦。“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增加。贵族间出现频繁的土地转让和买卖行为,土地出产多了,掠夺兼并也多了,井田上的封疆沟洫被突破,公田、私田的界限逐渐泯灭,土地私有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个体小农经济不断发展,封建租佃制度也就在这个时候逐渐产生了。

半瓦当,全瓦当,板瓦,筒瓦

砖(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高台建筑

色彩装饰

开始运用斗拱,柱间已经开始使用阑额(横枋)

?1、总结奴隶社会的建筑成就;

?2、重点掌握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最早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记叙;

?4、瓦的运用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5、至迟在什么时间,中国建筑开始用砖的历史?

?6、斗拱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是在什么器皿上出现的?

?7、作图:

–(1)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院落以及单体简图;

–(2)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平面简图;

(3)《考工记》中关于周王城的图解

中国古代建筑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一、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a)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

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高潮,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等都是工商业大都

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

b)建筑发展概况:

(1)高台建筑发展到顶峰。“高台榭,

美宫室”,“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

囿以明得意

台榭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以阶梯形土台

为核心,逐层架立木构房屋。这应该是在木

构建筑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大体量建筑

的一种解决办法。

?“台”——用土堆砌而成的方形高台。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吕氏春秋》;“台,观,四方而高者也”《说文解字》。

?台在中国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并一度占据中国古典建筑的主流。

–夏桀有瑶台,商纣有鹿台,周文王有灵台;

–楚建章华台,秦始皇建琅砑台,汉武帝建柏梁台、临华台、神仙台;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

杜牧《赤壁》,铜雀是三国时期曹操修建的高台。

?生产力很低的上古时代中,先民崇奉山岳,这正是“台”出现的基础。台的作用最早是用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台还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早在殷商时代,台就和囿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源头。

?台的发展和兴起之所以这么早,不仅在于先民的山岳崇拜,还在于它本身是一种起源于奴隶社会的产物,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才便于动员无数的人力去“堆土”。古埃及和巴比伦就同样有过不少这种建立高台而取得高度和体量的建筑,充分说明了这是奴隶社会所习惯采取的一种建筑形式。

?高台建筑的高峰时期是从春秋到秦汉,这是诸侯扰攘的时期,每个独立势力都竞相以高台标榜自己的实力,和现代大企业以高楼大厦显示财富的情况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

–“自春秋到汉代的六七百年间,台榭是帝王宫殿、宗庙中常用的建筑形式。最早的台榭规模不大,有柱无壁,作眺望、饮宴、行射之用。发展到春秋时期,地方势力竞相

追求雄伟的建筑形象,采取倚台逐层建房的方法以取得宏大的外观。——〈中国大百

科全书.建筑卷〉

?台榭建筑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在防卫和审美上需要大体量的建筑,但当时的木构技术又难以实现。随着木构技术的进步,高台建筑在汉以后逐渐被淘汰。

?问题:高台建筑的形象虽然在汉代以后较少见,但是中国古典建筑向空中发展的倾向却一直没有停歇。在东汉以后出现的佛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应该看到,虽然佛塔的高度比同时期的西方砖石教堂建筑豪不逊色,但是类似佛塔的高层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比例明显减

少,其中的原因何在?

战国时期建筑成就:

(1)TMD,课件里肿么也找不到。

(2)铁器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建筑木工技术日趋精美

(3)在战国乃至春秋时期,斗拱就已经出现了雏形。

(4)战国时期盛行半瓦当,画面生动流畅。圆当也有少量出土。汉以后,半瓦当消失,全部为圆瓦当。

(5)战国时期的家具,全部为与“席地坐”相适应的矮足家具。

二、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个人补充:此处略去N个字,在以后的陵墓模块中详述。

三、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

东汉时期为我们提供了在建筑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最早遗例——墓。

(1)崖墓(2)独立的碑状纪念物——阙(寒江雪:一般成对或成数对出现)(3)供祭祀用的小型石屋——石室。虽然都是石造,但却如此真实地表现出诸如斗拱和梁柱结构地基本特征,以至我们对其用为蓝本的木构建筑可以获得一个相当清楚的认识。

突出成就就是木架建筑日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1)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已经形成;

(2)斗拱的悬挑机能迅速发展,使用广泛,多种多样的斗拱表明斗拱正处在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

▲(3)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建筑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经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

汉代重楼的出现对后世的高层佛塔有明显的影响

(4)随着木结构的进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当时以悬山和庑殿顶最普遍,歇山与囤顶也已经应用;

听老师说:东汉明帝时期,古印度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在洛阳兴建第一座寺庙建筑--白马寺。(5)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佛教建筑。

(6)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注意:此时正是西方古罗马时代!

出现了板梁式、斜撑板梁式和筒形拱墓顶以及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墓室上砌筑的砖穹隆顶。

中国的砖结构在两汉时期取得了颇为迅速的发展。因为地面建筑已先入为主地普遍使用土木结构,导致砖结构的运用长期局限于地下墓室,并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砖拱与冢墓的联系,更使它难以用于宫室,从而大大限制了中国砖构的发展。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政局动荡,战争持续,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社会生产发展缓慢;

中外交流、民族交流

(1)佛教的盛行和佛寺、佛塔、石窟寺建筑的高潮迭起;

▲(2)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有重大

定兴北齐石柱发展。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并立的局面,是中国园林承上启下的转折期园林的营造观念从大尺度的形似自然向小尺度的神似自然转变;

(3)由于“胡坐”的传入,中国家具从适应席地坐的矮足形开始向垂足坐的高足形转变,由此引发了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和室内景观的改变。

(4)石刻技术精美;

▲(个人补充:河北定兴北齐石柱顶端上是一座小殿模型,在屋顶上第一次出现梭柱。)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581~1279年)

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一、隋(581年~618年)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战乱和南北分裂局面,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以及大规模的宫殿与苑囿。

▲隋宇文恺设计大兴城

建筑技术上也有巨大成就——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李春设计

济南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大业7年(611年)

个人补充:四门塔是单层塔,区别于楼阁式塔,主要应用于墓塔。

二、唐(618~907年)

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和提高;

(1)城市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朝都城长安在继承隋大兴城的基础上有所

扩充,成为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都城;

个人补充:长安城采用里坊制

“予见天下州之为唐旧制者,其城郭必皆宽广,

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

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弥陋”——《日知录》,顾炎武,

清。

仅宫城部分的面积(太极宫、东宫、掖庭宫)就

是明清故宫紫堇城的6倍。

规划严整,规模宏大

在隋大兴城基础上加建的大明宫:如果不算太液池以

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相当于故宫紫堇城的3倍

多。

唐东都洛阳——面积45平方公里,宫城、皇城位于

北区偏西,里坊近正方形。

(2)建筑群处理日益成熟;

宫殿、陵墓建筑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

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乾陵:因山为坟(唐墓特点),以墓前双峰为阕,再以二者之间依

势上升的的地段为神道,神道两侧排列门阙、石柱、石兽、石人等,用以衬托主体建筑,花费少而收效大。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且已经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平方米,面阔11间,进深17间。

佛光寺大殿

(个人补充:佛光寺大殿是最古老的木构架建筑,规模巨大,色彩红白两色,屋顶坡度舒缓,出檐深远,斗拱硕大,模数制;南禅寺,时间最早,规模较小,是最古老的木构架建筑。)

标准建筑模数的优点:

1)杜绝原料浪费,经济预算得到保证,保证建筑物在一定的质量下完成;

2)可以预先制作各种构件运送到场地,或拆运成批宫殿,异地重建;

3)可以多座房屋同时施工,标准构件也可以随时更换或翻新;

4)便于计算材料及预制构件,大材损耗即可截为小材,重新应用;

5)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

乾陵

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照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名字。“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然在使用。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其外形已经向仿木方向发展,反映了对传统建筑样式的继承和对砖石材料加工渐趋成熟、精致。

个人补充:密檐式塔首层较高,越往上层高越低,立面上呈现收分。大雁塔是楼阁式塔,小雁塔密檐式塔。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

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是在唐代建筑上表现的更加突出。

三、五代(907~960年)

唐朝衰落之后,中国重新进入分裂时期,史称五代十国。各个政权之间攻战频繁,在建筑上主要继承唐的传统,很少新的创造。

四、宋(960~1279年)

北宋统一黄河流域以南结束了五代十国分封割据的局面,北方地区有契丹族的辽朝政权与北宋对峙。北宋末年,起源于东北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强大起来,建立了金朝,向南攻灭了辽和北宋,又形成了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直至蒙古灭金与南宋建立元朝为止。

建筑方面的发展:

(1)城市结构和布局有了根本变化;

里坊制——街巷制

(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个人补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推动下,李诫编写《营造法式》,明文记载模数制。

(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寒江雪:唐代大明宫进深长,但节点少。)

(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补充:唐代盛行朱白两色。)

(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宋代的木塔不多,主要是砖石塔,其特点是发展八角形平面(少数用方形、六角形)的可供

登临的楼阁式塔,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面和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构屋檐。

(6)园林兴盛;

艮岳,花石纲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1271~1911年)

封建社会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处于迟缓状态,有时还出现倒退现象,因此建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其中尤以元代和清末为甚。

一、元(1271~1368年)

蒙古族对南宋的占领和大规模的战争,对两宋以来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文化有极大的摧残作用,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建筑的发展也处于凋敝状态。

建筑发展概况:

(1)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喇嘛教(藏传佛教)建筑;

(2)继承宋、金传统,在规模与质量上都逊于两宋,尤其在北方地区,一般寺庙加工粗糙,用料草率,常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许多构件被简化;

▲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公元1271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

山西洪洞广胜下寺正殿,平面减去6根柱子。斜梁采用弯曲的木料。

二、明(1368~1644年)

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明晚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许多城市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中心。

建筑发展概况:

(1)砖已经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个人补充:春秋时期最早出现砖,但质量及应用的普遍性差)

大量应用空斗墙,节省了砖的用量,推动了砖墙的普及;

砖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都有提高;

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早期的琉璃瓦用黏土制坯,明代的琉璃瓦用白泥(高岭土、瓷土)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提高,不易吸水。

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

(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

明代建筑墙体用砖砌成,所以房屋的出檐不用太远,斗拱承托出檐的作用减小,充分利用梁头向外出挑承托屋檐重量,挑檐檩直接放在梁头上。这样,柱头上的斗拱不再起唐宋建筑上那样重要的结构作用,原来作为斜梁的昂,成为纯装饰构件;

但是,由于宫殿、庙宇要求豪华,富丽的外观,因此失去了结构意义的斗拱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甚至成了木构架上的累赘;

为简化施工,宋代那种“升起”和“侧脚”做法被逐渐取消;

取消减柱法,梭柱,月梁也被直柱、直梁替代;

(4)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

明孝陵

十三陵

天坛

(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数量多

园林风格已经明显地趋向于建筑物增多,用石增多,假山追求奇峰阴洞。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三、清(1636~1911年)

(1)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帝王苑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建筑量之巨,是任何朝代不能比拟的;如北海、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等等。

在清帝的影响下,各地官僚、富商也竞建园林,尤其在江南。如苏州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同里退思园,无锡寄畅园等。

(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西藏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

檐口有明显的曲线(宋)

山西洪洞广胜上寺琉璃塔

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

(1)人工山水园

平地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基址:城镇居多,“城市山林”。

规模:0.5公顷,0.5~3公顷,3公顷以上

所受客观自然条件限制小,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造园手法和园林内涵丰富多彩,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

(2)天然山水园

基址: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

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断作为基址,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围起来作为建园基址

基址的原始地貌因势利导做适当调整、改造、加工,工作量的多少视具体地段条件和造园要求有所不同。

兴造天然山水园关键在于选址。

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人工山水园不能相比的。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

历史悠久

独树一帜的风景园林体系——稳定、渐变、自我完善,而非风格的更迭变化

(1)生成期

相当于殷、周、秦、汉。

殷、周为奴隶制国家,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秦、汉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了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2)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小农经济遭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北方落后的少数民族南下入侵,帝国处于分裂状态。在意识形态方面则突破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呈现出诸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豪门士族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以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3)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

帝国复归统一,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抑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为健全、完善。儒道互补,但儒家仍然居于正统地位。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帝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园林的发展也相应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4)成熟时期

相当于两宋到清初。

继隋唐盛世后,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为传统的封建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封建文化的发展虽然已经失去了汉、唐的闳放风度,但却转化为在日愈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地,园林的发展也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

(5)成熟后期

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清朝的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封建文化也越来越呈现出衰颓的迹象。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来某些衰颓的倾向,已经多少丧失了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清末民初,封建社会完全解体,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园林的发展也相应产生了根本变化,结束了它的古典时期,开始进入了世界园林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园林的阶段。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蕴涵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山、水和植物是自然风景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是对这些风景要素的简单模仿或直接搬用,而是对他们进行加工、改造、调整、剪裁,重现一个概括化、典型化的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1)筑山(叠山、掇山)

筑山即堆积假山,包括土山、土石山、石山(依造园规模与条件的不同)。

瘦、皱、露、透

南北各地现存的叠山作品,一般最高不过八、九米,无论是模拟真山全貌还是截取真山一角,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洞、谷、悬岩、峭壁等形象的写照,(不同的空间性格!)且可看、可游、可居。

从它们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可以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园林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能在很小的地段内展现咫尺山林的即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

此外,还有选择整块的天然石材陈设在室外作为观赏对象的,这种做法叫做“置石”。用做置石

的单块石材不仅具有优美奇特的造型,而且能够引起人们对大山高峰的联想,即所谓“一拳则太华千寻”,所以又称为“峰石”。

(2)理水

水体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素。山与水的关系密切,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也符合阴阳和合的哲学观点,因此,在中国古典园林当中有山一般必定有水。

园林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必须作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哪怕再小的水面也要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玑岸,有的还作出水口显示源流脉脉。稍大一些的水面必定堆筑岛、堤,架设桥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即“一勺则江湖万里”。

(3)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植物绝对的以树木为主,因为翕然树木最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丰富繁茂的生态,这一点与西方的花卉园不同。

栽植树木不讲求成行成列,但是也不是随意参差。往往三株两株,虬枝古干而给人以葱郁之感,运用少数树木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

此外,观赏树木和花卉还按照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意义。

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同为自然风景式园林,二者都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但是前者是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的具体实感;后者为感性的、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

英国园林的创作,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的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中国园林的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

总之,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主旨,目的在于求的一个概括、精练、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之一,按照古典建筑的原则进行园林的规划,以建筑轴线控制园林全局。

建于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凡尔塞宫园林是这种园林规划的登峰造极之作

英国风景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另外一个主流,形态比法国规整园林自由,建筑物与其他的造园要素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建筑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无论多少,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植物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中。彼此协调,互相补充,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木框架建筑结构为此提供了优越条件。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这样的诗句多的很。像“凿翠开户牖”(杜甫),“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李白)。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宗白华

别致的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将人为的建筑和天成的自然加以连接

亭——“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亭得天全”,“群山苍郁,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

临水之舫和陆地上的船厅

廊——水廊、游廊、爬山廊

细节处理

优秀的园林作品,尽管建筑物比较密集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囿于建筑空间之内。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这种和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道家对待自然的“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

封建时代的中国传统的建筑环境中经常见到的是“一正两厢”的对称均衡布局,这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儒家伦理观念的物化。而园林作为这样一个严整的建筑环境的对立面,却长期与之并行不悖的发展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我国文化领域内的交融,也足见中国园林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求渴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朴归真的意愿。

三、诗画的情趣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有韵之文,以词为极。……夫千曲万曲以赴。”——《词学集成》.江顺治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履园丛话》.钱永

园内的动观游线绝非平铺直叙的简单道路,而是运用各种构景要素于迂回曲折当中形成渐进的空间序列,也就是空间的划分和组合。划分,不流于支离破碎;组合,务必开合起承、变化有序、层次清晰。

这个序列的安排一般必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形成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的连续流动空间,表现出诗一般的严谨、精练的章法。

在这个序列当中往往还穿插一些对比的手法、悬念的手法、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合乎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更加强了犹如诗歌的韵律感。

《空间序列》幻灯片

画意

中国的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前者注重写意,后者注重写实。写实就是还原自然的原貌,不加入主观感受。写意虽然不酷似自然的原貌,但是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古代,诗人、画家游历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移植到有限的庭院中,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象绘画那样,把对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

从假山尤其是石山的堆叠章法和构图经营上,既能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也能看到诸如“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等山水画理的表现,乃至某些笔墨技法如皴法、矾头、点苔等的具体摹拟。

“画家以笔墨为丘壑,掇山以土石为皴擦;虚实虽殊,理致则一”

园林植物的配置,务求其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出绘画的意趣。因此,选择树木花卉就很受文人画所标榜的“古、奇、雅”的格调的影响,讲究体态潇洒,色香清隽,堪细品玩味、有象征寓意的。

园林建筑的外观也富有画意的魅力,有学者认为西方建筑是雕塑性的,中国建筑是绘画性的,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中国古代历来的诗文、绘画中描写建筑的不计其数,甚至出现了独立的界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皇家园林——金碧山水画;江南私家园林——水墨山水画

中国园林是一幅可居、可游的立体山水画卷

四、意境的蕴涵

意境——意,主观意想、感受、情感,属于主观范畴;境,客观的景物。所谓“意境”,就是将人的主观情感熔铸于客观的景物之中,情无景不发,景无情不生。意境的有无与高下是衡量一切艺术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当然也包括园林艺术。

意境的表述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1)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所谓“一拳则太华

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物境的构图美衍生出意境的生态美,但是前提条件在于叠山理水的手法要能够引诱观赏者往“太华”和“江湖”的方面去联想,否则将会导入误区,如晚期的叠山就过分强调动物形象。所以说,叠山理水的创作,往往既重物境,更重由物境幻化、衍生出来的意境,即所谓“得意而忘象”。由此可见,以叠山理水为主要造园手段的人工山水园,其意境的蕴涵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被称为“意境园”了。

(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此类主题往往来自古人的文学艺术创作、神话传说、遗闻逸事、历史典故乃至风景名胜的模拟。

(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以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

中国古代建筑史——宗教建筑

第一节概说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5-6世纪的古印度,在东汉初年或西汉后期就传入中国,得到广大人民的信奉,也得到统治者的扶持。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公元67年)。

宗教起步晚、狂热少

“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之制,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表明当时的寺院布局仍然按照印度和西域样式,即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佛塔是早期佛教与早期佛教寺庙的建筑主体,也是主要的崇拜对象。

直到汉末笮荣在徐州兴建的浮屠寺,也是这样做塔院平面。但是“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余人……”所以此时寺塔的木楼阁式结构与四周的回廊殿阁,已经改成中国传统建筑的式样了。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得到极大的发展,并建造了很多的佛寺,佛塔和石窟,其建筑艺术与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北魏洛阳的永宁寺,是由皇室兴建的极负盛名的大刹。此寺的主体部分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核心是一座位于3层台基上的9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周围绕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庭院。院的东、西、南三面辟门,上建门楼;院北设置较为简单的乌头门。其余僧舍等附属建筑千间,分别配置于主体塔院之后与西侧。寺墙四角有角楼,墙上覆盖短椽并盖瓦,一如宫墙之制,墙外挖掘壕沟环绕,沿沟栽植槐树。

由此可知:此时寺院的主体布局仍然采用塔院,虽然采用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但是依旧突出的是佛塔这一主题。

同时盛行的(北魏开始)还有另外一种寺院平面布局,即所谓的“舍宅为寺”。在这种舍宅为寺的平面布局当中,是以佛殿为主的,为了利用原有房舍,经常“以前厅为佛殿,以后堂为讲堂”,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隋唐、五代至宋,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另外一个时期。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然采用对称式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门,莲池,平台,佛阁,配殿以及大殿等。其中佛殿已经逐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自成另区塔院;或建双塔,矗立在大殿或寺门前;较大的寺院除了中央的一组主要建筑外,又依供奉内容或用途的不同划分成若干庭院,各有命名。

唐代出现了千手千眼的观音形象,又产生了刻有经文的石幢。此外,钟楼的设置,至少在晚唐的庙宇中已经成为定制,一般位于寺院中轴线的的东侧。大概在明代中叶,才在其西侧建立鼓楼,并将两者放在寺前山门附近。

明清时期的寺庙更加规整化,大多依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如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等,塔已经很少。转轮藏,罗汉堂,戒坛以及经幢等依然兴建,但数量也不多。方丈,僧舍,斋堂,厨房等布置于寺庙一侧。从佛寺的总平面来看,似乎已经走向停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