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小红帽教案

大班音乐小红帽教案

【篇一:《小红帽》音乐教案】

《小红帽》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歌曲《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情绪比较欢快、节奏明快、

旋律活泼欢悦。歌曲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

故事。乐曲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的穿插运用,使旋

律流畅、活泼,歌曲的音乐材料相对较简单。除第五乐句外,歌曲

实际是围绕着第一、二乐句的音乐材料展开的。第一、三乐句基本

相同,第二、四乐句基本相同,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

开始,而第六乐句则完全重复第四乐句。歌曲旋律流畅,给人以深

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小红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1)正确的演唱大跳音程。

(2)学生能正确把握旋律走向、注意歌曲中一字多音处的词曲搭配。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童话

故事?生:答。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音乐童话《小红帽》。(图片,故事)师: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你得到什

么启示?

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智、勇敢、不怕困难、亲切、善良、善恶分明的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听大人的话,在外

面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师:你喜欢她吗?

生:(喜欢)。

师:作曲家把《小红帽》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同学们

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学唱呢?(想)

师:那让我们一同进入今天的音乐童话《小红帽》。

三、学唱歌曲:

1、初听音乐,听完回答问题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中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师:我们学过四二拍的强弱关系是什么?(强弱)

师:很好,我们就这首歌来复习一下四二拍的强弱变化。大家用拍

手表示。

2、学习歌曲演唱

(1)再次聆听歌曲,可小声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2)指导学生用la哼唱旋律。

(3)让学生试着填入歌词,老师指导。

注:在演唱过程中,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有些音唱不准,老师通过示范、手势、讲解等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音高。

四、音乐游戏

(1)抽取同学进行歌唱接龙

(2)选几个同学代表,进行乐谱表演

五、总结下课。

【篇二:《小红帽》教案】

音乐领域—《小红帽》

(一)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体会歌曲中所讲的安全常识。

2、掌握2/4拍的节奏,并且能用肢体动作展示。

3、体验歌曲内容与旋律带来的愉快情绪。

(二)活动准备:

电视、视频、u盘、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候

音乐律动课前问候

二、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首先我们先一起看一个动

画片,看看小客人是谁?

播放动画故事:《小红帽》

提问: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三、熟悉节拍

刚才我们看了小红帽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关于小红帽的歌。学习歌曲之前老师想跟小朋友们一来做律动。

1、出示图片,学习动作。

拍手、跺脚、绕花

2、出示图片,学习2/4的节拍。

配上动作,做动作表示节拍。

3、带音乐做律动,跟老师一起做。

1教师示范随音乐打拍子。

2集体跟着音乐,每个动作做两次,完成整首歌曲律动。 3分小组

做不同动作,完成整首歌曲律动。

四、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

刚才我们一起做了律

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歌词吧!

播放音乐视频:《小红帽》

2、听音乐跟唱,并打拍子。

3、分句学歌词,学唱歌曲。

4、反复演唱。

5、分小组演唱,并鼓励。

五、小结

集体演唱,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呢?

《小红帽》故事中小红帽机智勇敢,歌曲中小红帽知道当太阳下山岗,要赶快怎么样?(回家)对,要赶快赶回家。所以,小朋友们

一定要记住,不要独自在外,要跟着家长一起,不能单独行动,特

别是晚上,要早点回家。

何老师的课上完了,谢谢大班的小朋友们和各位老师们!

【篇三:音乐活动《小红帽》课后反思】

音乐活动《小红帽》课后反思

教师念雯慧

《小红帽》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同时《小红帽》也是一个童话故事。《小红帽》深受幼儿的喜爱,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善恶美丑

昭然若揭。在欣赏故事之余,我体会到:要找准教材与幼儿内在情

感的结合致关重要。我知道孩子对这一课肯定很感兴趣,于是就认

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上课时我先戴了一顶红色手工制作的帽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

老师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啊?他们看到我戴了个帽子很是喜欢。然后给幼儿观看了动画片《小红帽》。观看过后,我顺势导入今天

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孩子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

了《小红帽》这首歌。在接下来为歌曲《小红帽》编排舞蹈动作这

一环节,我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然后分组表演,第一组不仅表演的

很精彩,而且时间也恰到好处。但到了第二组上台表演时,却出现

了严重超时问题。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着舞出教室。

在研究教材时,我首先考虑:这首歌最吸引孩子的是什么?而幼儿

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只有找到了最佳结合点,那么接下来的教学

思路便会比较合理,也容易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无论是新

课的引入,歌曲的感受与简单的学唱,还是情境的创设,舞蹈的创

编都围绕“童话”这条主线开展,自然而又生动。幼儿学起来轻松,

都比

较贴近孩子的认知,为幼儿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在表演中,我

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相互协作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学习还是愉快的。的确,孩子是个鲜活

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孩子反应的变化莫测。有时候常会出乎

老师的预料。好奇、好动又是幼儿的天性。课堂上,哪怕是一丁点

的小事,孩子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沸腾起来。特别是像音乐

这样的美感和动感很强的科目,需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课堂。因此,课堂秩序就更难调控。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变

能力,因势利导孩子,将孩子的兴趣、注意力引导入正轨,让幼儿

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有了兴趣孩子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

语言都会激发孩子的兴趣,感染孩子的情绪。教师只有在课后不断

反思,才能进步,这节课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