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

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经济的整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消费者:

1、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狭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1、广泛性、分散性。

2、多样性、复杂性。

3、易变性、发展性。

4、非专家性、可诱导性。

消费者的意识:

1、含义: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简言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反映。它的产生依赖于劳动和语言。

2、意识的层次:潜意识;潜意识也称无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消费者心理现象构成: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学科基础:消费者行为学就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各种规律的科学和学问。

消费者行为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标志有:

1889年社会学家凡伯伦出版《有闲阶级论》;

1901年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原理可运用在销售和广告中,并发表了12篇论文,1903年汇集成《广告论》;

1908年心理学家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

1905年梅森*海尔主持的速溶咖啡的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对消费者购买研究的典型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了解消费者行为及其变化趋势,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STP)和营销策略(4P),更好地满足消费需要;

2、可以帮助和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进行购买决策,保护消费者权益;

3、有利于营销者掌握消费者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培养自身优良心理品质,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4、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客观依据。(以课本P14为准)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投射法此外还有:在线调查法,邮寄问卷法,入户问卷法,拦截问卷法,集体问卷法

第二章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与购买决策

科特勒的刺激反应模式:刺激作用于消费者,经消费者本人内部过程的加工和中介作用,最终使消费者产生各种外部的与产品购买有关的行为。

消费者购买决策:

含义:是指为了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级、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

购买决策的内容:

1、为什么买?即购买动机。

2、买什么?即确定购买的对象和内容。

3、买多少?即购买的数量。

4、在哪里买?即确定购买地点。

5、何时买?确定购买时间。

6、如何买?确定购买方式。

消费者决策:根据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介入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广泛的问题解决、有限的问题解决、常规的反应行为。

问题解决策略:机械解决、理解、顿悟、直观决策、信息加工。

消费者决策的原则:

1、最大满意原则

2、相对满意原则

3、遗憾最小原则

4、预期--满意原则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确认问题--收集信息--比较评估--购买行为--购后反应

顾客满意: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

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

顾客总价值:产品、服务、人员、形象价值。

顾客总成本:货币、时间、精神、体力成本。

顾客忠诚:指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感到十分满意而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同,对该产品或品牌有一种强烈、持久的偏爱,并试图重复购买该产品的倾向。

顾客忠诚对企业的意义:可提高企业生产率,可提高企业利润率,可延长企业增长周期,使

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影响顾客忠诚因素:顾客满意:顾客信任;转换成本;替代者吸引力;消费经历;购买风险。

第三章消费者需要与购买动机

消费者需要: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者的要求和欲望。

消费者需要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周期性、伸缩性。

消费者购买动机:(是在消费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引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愿望和意念。

购买动机的功能:

1、发动和终止行为

2、指引和选择行为方向

3、维持与强化行为

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的关系:

购买动机的主导性、实践性、内隐性、复杂性、冲突性

购买动机的分类:

1、消费者的一般购买动机:生理购买动机(维持生命的、保护生命的、延续生命的、发展生命的)心理购买动机(情感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惠顾动机)

2、消费者的具体购买动机:(求实、求新、求美、求廉、求名、求便、从众、储备)

购买动机的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第四章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务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监控。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

感觉阈(yu)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变化:感觉的适应性、对比性、联觉性

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1、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2、感觉特性为营销工作者提供了制定营销策略的依据。

3、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消费者的情绪。

4、感觉可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消费者的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消费者的错觉:凡是知觉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即是错觉。

第五章消费者的记忆、想象与思维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学习态度: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质量;材料在序列中的位置。

遗忘原因的三种假设: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想象与消费实践的关系:

1、想象可以引发消费者的美好联想;

2、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消费行为;

3、培养销售人员丰富的想象力;

4、利用广告中的暗示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况的、间接的反映,是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理性认识过程,是人认识活动发展的高级阶段。

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性质和方式:动作、形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常规、创造性思维。

思维特性与购买行为: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

第六章消费者的情绪、情感与意志

情感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消费者情感和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划分:心境,激情,热情,挫折。

根据情绪方向和强度划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双重情绪。

根据情感的社会内容划分: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绪和情感与消费者行为:

购买活动中,购买活动中消费者情绪受以下因素影响:

1、消费者的心理状态背景;

2、消费者不同的个性特征;

3、商品特性的影响;(商品命名中的情感效应上、商品包装中的情绪效果上)

4、购物环境的影响

消费者的意志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目的选择手段,调节支配自身的活动,以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消费者的意志心理过程

1、有明确的购买目的;

2、与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相联系

3、调节购买行动的全过程

第七章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个性:主要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人心理特征)

个性的特征: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可塑性。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轻度;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气质的类型:

(1)气质的体液学说:多血质(活泼型)胆汁质(兴奋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2)气质的高级神经类型说:强而不平衡型,强而平衡的灵活型,强而平衡的迟缓型,弱而不平衡型

消费者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志、情绪、认知特征。

消费态度和购买方式分类:

1、从消费态度看:节俭型、自由型、保守型、傲慢型、顺应型。

2、从购买方式看:习惯型、慎重型、挑剔型、被动型。

从市场营销角度看,工商企业最欢迎的消费者性格类型:

外向友善型、勇敢冒险型、时尚领导型。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所必须具备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能力:

1、对于商品的感知辨别能力

2、对于商品的分析评价能力

3、选购商品的决策能力

4、消费者对于消费者利益的自我保护能力

从消费能力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从高到低分为:

成熟型、熟练型、平常型、缺乏型。

自我概念:亦称自我意识、自我形象或自我,就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自我概念的类型:

1.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心理(精神)的自我,社会的自我

2.从观念上划分有:现实自我,投射(镜中)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1、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并以此形成自我概念。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进行自我表现评价。

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观察而形成的和改变自我概念。

4、通过与外界环境获取有理信息,来促进和发展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与消费者行为间的关系:

自我意识以潜在、稳定的形式参与人的行为,消费是自我意识的延伸。(1)自我意识决定生活方式从而影响消费者行为;(2)自我意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品牌和购物场所的基本态度;消费者倾向于改善、提升或与自我意识相一致的产品或品牌,避免、远离损害自我意识或与其相冲突的行为。(3)拥有的财富和消费行为成为传递消费者自我意识的符号或象征

第八章消费者的学习心理与行为变化

学习: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在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的学习理解为:

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活动中不断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完善其购买行为的过程。

学习的作用:获得消费信息;触发消费联想、影响消费决策。

学习的方法:模仿法;试误法;观察法。

有关消费者学习的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借助于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的已有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映之间的联系。喂狗实验的结论是学习就是学会用一种新的方式对以前无关的刺激做出反应。

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的营销启发:在低介入(参与)情景下,经典性条件反射较为有效;反复展示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间的联系以引发消费者有益的联想;联想可进一步诱发良好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学习的基本特征:

1、学习强度(被学习事物的重要性、强化、重复、消退)

2、刺激泛化

3、反应环境

4、刺激辨别

第九章消费者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消费者态度:是消费者评价消费对象优劣的心理倾向,导致消费者喜欢或讨厌,接近或远离

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态度的构成要素:

1、认知因素;品牌信念:认知成分

2、情感因素(核心);整体评估品牌: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

态度的一般特性: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等级型3、态度的稳定性4、态度的价值性

态度的基本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表现功能;认识功能。

消费者态度形成的一般特点:

1、消费态度是消费者接受各种信息后经过思考判断而形成的。

2、消费需要是形成消费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3、消费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消费者态度形成的影响。

4、消费态度受消费经验和厂商促销策略的影响。

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营销策略:

1、改变认知成分(改变信念、改变属性的权数、增加新属性、改变理想点)

2、改变理想成分(经典型的条件反射、激发对广告本身的情感、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接触)

3、改变行为成分

第十章经济文化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经济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1、宏观经济因素,即经济环境,是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经济周期及相应的就业、工资、储蓄、可支配收入水平等总体状况。三种影响机制:(1)通过直接扩张或紧缩消费者和家庭的经济资源影响其行为;(2)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情绪进而鼓励或抑制消费行为的发生;(3)通过推动商业周期的变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储蓄行为。

2、微观经济因素:即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存款、资产及借贷能力等。

消费者的收入的影响:

(1)消费者的收入决定消费总水平和层次结构;(2)消费者和家庭的收入决定消费支出结构;(3)消费者的收入决定新产品采用的时间和程度。

文化的定义:

1、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如哲学、宗教、科学、艺术、道德等。

文化的特征:共有性;差异性;变化性;适应性。

流行文化:是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

亚文化群: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亚文化群体分类:年龄亚文化群体;性别亚文化群体;民族亚文化群体;地理亚文化群体;种族亚文化群体。

年龄亚文化

少年儿童的消费行为

(1)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2)从模仿性消费逐渐向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发展;

(3)从受家庭影响逐渐向受社会影响发展;

(4)天真好奇,直观、感性,幻想色彩浓厚。

青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追求新颖和时尚的消费倾向;

(2)突出个性,表现自我的心理;

(3)较强的感情色彩和冲动性的购买行为;

(4)购买能力较强,崇尚名牌;

(5)明显超前的消费意识

中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理智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买;

(2)计划性购买多于盲目性购买;

(3)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4)突出个性,表现自我

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消费结构和种类的特殊变化;

(2)稳定的消费习惯和品牌忠诚;

(3)明显的补偿心理和消费行为;

(4)追求健康,喜欢吉祥征兆。

性别亚文化:

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

男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购买行为的目的性与理智性;

(2)购买动机形成的迅速性与被动性;

(3)购买过程的独立性与缺乏耐心;

(4)倾向于象征权力和地位的产品。

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与购买目标的模糊性;

(2)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购买行为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3)观察细致,挑选要求高,注重商品的具体利益与实用价值;

(4)自尊自重心理强,消费倾向多样化、个性化;

(5)追求美感与时髦,重视商品的外观。

第十一章社会群体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是人们生

活的具体单位,是组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基本特征:

1.有一定数量的成员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2.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3.有共同的目标、意识和一致活动的能力;

4.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5.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社会群体:家庭、朋友、工作群体、非正式的社会群体、购物群体。

参照群体:指那些作为人们判断失误的标准或仿效模仿的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参照群体向我们展示一种生活方式;

2、影响着我们的自我概念;

3、可以分享某些消费形式的象征意义。

参照群体具有两种功能:规范和比较

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规范性影响;信息性影响;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决定参照群体影响强度的因素:

1、参照样本的权威性、可信性和吸引性。

2、消费者的个性特征、个人的知识及经验。

3、消费者的自我形象

4、消费者选购产品特点和类型。

参照群体概念在营销中的应用:

名人效应;专家效应;普通人效应;经理型代言人效应。

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按照其社会准则将其成员分为相对稳定的不同层次。

社会阶层的特征:地位行、多样性、层级性、限定性、同质性、动态性。

社会阶层的决定因素:职业、个人业绩、社会互动、拥有的财物、价值取向、阶层意识。

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行为的差异性:

1、对商品选择的差别;

2、对产品的不同选择;

3、购买数量的差异;

4、信息接受和处理上的差异;

5、对价格的敏感不同;

6、休闲活动上的差异;

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上所处的某种在权力和义务方面的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社会角色决定了个体在各种群体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形成不同的社交,而不同的社交所处出入的场所不同,交往的人不同,交往方式也不同,对商品的要求也不同。

3、社会角色决定了许多个体保持的生活方式。

4、角色的变化使同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出现差异。

5、当同一消费者担当的不同角色之间发生冲突时,会影响其购买行为。

社会角色对营销的启示:产品充当社会角色的显示物;角色关联产品集。

从众现象:指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其他成员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

从众的原因:

1、行为参照群体中他人的观点或者行为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个体处于情景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

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

3、群体的恐惧,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群体的特性(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专长性。)

2、消费者性格特征(消费者的自信心;消费者的自我介入水平;消费者对群体的忠诚程度)

第十二章口碑传播、创新扩散与消费者行为

口碑传播:是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或品牌等相关客体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并在群体间相互传播的所有内容。

口碑传播的特点:

1、具有较高可信度的信息来源,而且交流不受什么限制或拘束;

2、口碑沟通时双向的,互动的;

3、口碑传播形式丰富、信息更具活力、更容易进入消费者的记忆系统;

4、相比其他传播形式、口碑传播信息受干扰的影响较小。

意见领袖:是一些经常能影响他人态度或意见的人,也就是在非正式的产品或服务的沟通中,

就某一特定的产品或服务,能提供建议和信息的人。

意见领袖的一般特征:

1、人格特征;

2、独特的产品意识;

3、丰富的市场知识。

创新:指被相关的个人或群体视为新颖的构思、操作或产品。

创新扩散:是指新产品上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采用的过程。

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

1、所满足的需要程度;

2、消费者的个人因素;

3、消费者的知觉风险。

4、群体类型;

5、决定类型;

6、创新产品的特征;

7、营销努力。

第十三章家庭环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家庭的基本功能:(1)经济功能(2)情感交流功能(3)赡抚养功能(4)社会化功能。

家庭生命周期(FLC):大多数家庭都会经历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儿女成人自立门户、夫妻退休、丧偶等变化,家庭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这一系列不同阶段被称为家庭生命周期(FLC)。

家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家庭成员的购买能力。

2.家庭对其成员的行为具有强烈和持续的影响。

3.家庭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单位。

4.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决定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

家庭购买决策: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直接或间接做出购买决定的过程。

家庭购买决策方式:妻子主导型;丈夫主导型;自主型;联合型。

影响家庭购买决策方式的因素:

1.文化与亚文化;

2.角色专门化;

3.家庭生命周期;

4.个人特征;

5.介入程度及产品特点

第十四章情景、商店环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情境或消费者情境,是指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情境因素)。

信息获取情境: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的有关商品或商场信息获取、交流的情境。接收信息时的情境。

创造有利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

(1)利用广告帮助消费者获取信息;

(2)通过促销(营业推广)进行宣传;

(3)借助互联网传递信息。

商店选址应考虑的因素:(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区域建设规划;

(3)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4)消费时尚;

(5)商店的可见度和形象特征。

情景因素的构成:

1.贝克五要素说: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时间;购买任务;先前状态。

2.消费者情景的四种类型:信息获得情境;购买情境;使用情境;处置情境。

商店形象:是指消费者对商店所有特点的整体印象。

商店品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产品的高质量。

第十五章网络购物影响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网络消费:是人类通过互联网购买和消费商品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网络消费者的基本类型:

网络狂热型;冒险学习型;初次尝试型;工作需要型;担心安全型;生活习惯型;技能限制型;需求差异型。

影响网络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心理特征)

1.网络消费形式的心理基础:追求时尚和新颖的心理;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追求个性、

自我和独立化的心理;追求方便、快捷的心理;强调体验购买乐趣和从众的心理。

2.网上消费的风险心理。

3.网上消费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期待。

4.网络口碑信息对购买决策有重大影响。

5.不知所措心理阻碍购买决策的制定。

研究网络消费者行为的营销价值:

重视网络建设;制定针对目标顾客的4P营销策略;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优质的服务;利用口碑树立信誉,争取更多的忠诚消费者。

第十六章营销组合因素与消费者行为

品牌忠诚程度的分类:

1、专一的品牌忠诚

2、偶然改变的品牌忠诚

3、有改变的品牌忠诚

4、分散的品牌忠诚

5、品牌中立

产品定位:通过产品定位,企业能够影响消费者如何感知某一品牌相对于竞争产品的特征。其目的在于通过创造具有特殊性和区别于对手的鲜明形象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差异化:利用营销组合从而使消费者感到该产品确实不同于竞争对手产品的过程。

产品环境:指的是被消费者理解和关注的与产品相关的刺激物。它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购买行为。

典型的产品环境:产品特征、包装、包装的色彩以及品牌识别和标签信息等。

消费者的价格心里主要表现为:选择性;相对性;习惯性;敏感性。

心理定价策略分类:整数定价;尾数定价;声望定价;招来定价;习惯定价。

差别定价策略:也叫差异定价策略,是对同一产品在同一市场上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或使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

差别定价策略分类:因人而异法;因地而异法;因时而异法;因牌而异法;因量而异法。

决定分销渠道的因素:

1、购买批量大小

2、消费者的分布

3、潜在顾客的数量

4、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终端销售点:是指商品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发生地。对于消费品而言,它是零售店;

对于生产者而言,它是送货站。

终端销售点选择的主要根据:

1、消费者收入和购买力水平

2、目标顾客出现的位置

3、顾客购买心理

4、消费者对商店的认知

促销类型(工具):广告;销售促进(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公共关系。

促销活动的一般目标:

1、影响购买行为

2、传播信息

3、说服作用

4、转变感情上的反应

5、提示作用

顾客不同购买阶段的目标:

1、知晓阶段

2、了解阶段

3、喜欢阶段

4、偏爱阶段

5、信念阶段

6、购买阶段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导论 1.消费者行为定义: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 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什么? ①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内在因素: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与价值观,态度,个性与自我观念。 ②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外在因素:文化,亚文化等 ③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趋势和问题---如网络时代的消费心理学等,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同 时,注意讨论中国社会中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结合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消费者行为研究的 主要方法。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 ①看p33的图2-2;②p34名义型决策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1.特定需要与购买行为-1(考大题) 成就的需要(自我为中心,整个大社会群体公认的) 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个体、高度重视个人成就,他们重视显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因为这些消 费项目反映了他们的目标的实现。能够显示成功的产品在这些消费者中大有市场。。具有高 度成就动机的职业女性更可能选择他们觉得利落整洁的服装,而可能对强调女人味特质的服 饰不感兴趣。 2.★重点P148感官阈限 消费者行为学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方法 假设证实主义解释主义现实的本质客观、实在、唯一社会构建的、复合的目标预测理解产生的知识不受时间限制,不依赖背景受时间限制,依赖背景 对因果关系的看法存在真实的因果复合的,同时发生的具有形成条件的事情研究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相独立研究者是研究现象的一部分,与被研究者互动 ①绝对阈限:能被感觉通道识别的最低限度的刺激称为感觉通道的接收阈限。是指特定感觉 渠道所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吹狗哨的声音太高,人耳听不到;路边广告太小,乘车路 过者看不到) ②差别阈限:指感觉系统觉察两种刺激之间的差别或者变化的能力。能够觉察到的两种刺激 之间的最小差别称为最小可觉察差别 例如Example:包装更新的变迁必须微妙到让人看不出,以此留住现有客户 P206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①对消费者判断和评价产品品牌的影响;②影响消费 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P232--234态度的测量考小计算 P244个性与消费者行为(看书):①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预测不到10%);②品牌 个性;③与采用创新产品相关的个性特征:④个性与决策。 P245笔记:网络技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①在线自我对消费行为的影响;②虚拟身份与现 实自我的关系 P252--253笔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要掌握心理描述法用途):定义目标市场、创造市场 新视角、为产品定位、更好的传播产品特征、发展整体策略、推广社会或政治观点。 P255--258看V ALS生活方式分类系统 重点看P258的图10--4表10--12(8种类别)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扩展型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2、有限型决策: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 3、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消费者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4、冲动性购买: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5、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6、问题认知: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7、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点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8、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9、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10、韦伯定律:个体可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I 和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 11、学习: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2、经典性条件反射:借助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已有的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 13、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经由条件作业强化了的反应,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物的尾随,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减弱。 14、刺激泛化:消费者对某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 15、刺激辨别: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 16、认知学习:是学习者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个体的行为并不是有行为结果的奖赏或强化所决定,而是由个体丢目标的期待所引导的。 17、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18、个性: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的内在心里特征。 19、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20、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21、文化:是某个特定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习得和共享、用以指导其消费行为的信念、价值观和习俗的总和。30、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习惯。 二、简答题、 1、简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访问法、投射技术 决策导向研究法、体验导向研究法、行为影响研究法 2、消费者行为学在市场营销战略制定中的地位如何?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1)市场机会分析:从营销角度看,市场机会就是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要。要了解消费者哪些需要没有满足或没有完全满足,通常涉及对市场条件和市场趋势的分析。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制定大多数营销策略的基础,其实质是将整体市场分为若干子市场,每一子市场的消费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或行为特点,不同子市场的消费者在需求和行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3)选择目标市场:深入了解消费者有助于识别哪些个体更多地介入产品的获取、使用等决策。 (4)产品与店铺定位:营销人员只有了解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了解其品牌或商店是如何被消费者所认识的,才能发展有效的营销策略。 (5)市场营销组合:新产品开发、产品定价、分销渠道的选择、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制定。 3、试述消费心理过程——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

EE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

1.有些消费者会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的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 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意见领袖() 2.一项关于减肥食品营养价值评价的研究中,互不相识的一组同学所作的判断,强烈 的受到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阿希现象() 3.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 所处的社会阶层() 4.购买决策类型中消费者介入程度最低的是有限型决策() 5.非正式的工作群体不能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 √ΧΧΧ√ 6.消费者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与其掌握的产品知识成正比。() 7.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8.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9.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10.效度指的是量表的可靠性。() √ΧΧ√Χ 11.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12.消费者减少风险的方法之一是购买高价格的商品。() 13.在巴普罗夫的试验中铃响是无条件刺激。() 14.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产品既会被定义为工业品又会被定义为消费品。() 15.投射技术属于定量研究。() 16.只要有需要,就一定会产生动机。() ΧΧΧ√ΧΧ 17.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该全面收集与此项目相关的第二手资料() 18.根据自己的拥有物来界定自我,是指消费者理想的自我。() 19.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20.习惯型购买也被称作是忠诚型购买,表现为较长期地重复选择某一品牌。() √ΧΧΧ 21.当消费者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后得到正强化,他在下一轮购买时选择该品牌的概率 较大。() 22.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23.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24.“低球技术”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ΧΧΧ 判断 “低球技术”……联系(错) 从事……资料(对) 对于改变……有效(错) 当消费者……较大(对) 非正式……行为(错) 根据……自我(错) 购买决策……有限型决策(错) 观察法……跨度里(错) 科尔曼……阶层(对) 态度形成……改变(对)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 1、影响因素论的架构:两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 消费者行为的三大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内在因素;市场营销因素。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 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 个人因素(个性和自我概念,年龄和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 心理因素(激励,知觉,学习,信念和态度)。 影响因素的清单: 外部环境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宗教、民族) 2,社会消费基础结构(政策、消费基础设施、技术) 3,家庭(结构、生命周期、决策模式) 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消费者内部因素:5: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 6:知觉、情绪、动机、态度、学习 7:个性和自我概念 8:世代和生活形态 营销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 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服务、情境) 2、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CTM):霍金斯模型 3、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 5阶段模型:认知问题,搜寻信息,评价备选方案,选择与决策,购后评价。 7阶段模型:确认需求,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理。 第二章消费者需求、动机与价值理论 1、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需要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它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当消费者希望满足的需要被激活时,动机就产生了。动机是行为的原因。 需要的种类:先天需要和习得需要。 动机:被视为是一种个人内在的驱力,这种驱力促使个人采取行动。驱力主要来自因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积极动机、消极动机;理性动机、情感动机。 学习 2、动机过程模型 未被满足的需要、紧张驱力行为目标实现或需要 要求和欲望得到满足 认知加工 紧张缓解 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怎样应用于购买动机研究?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不同的需求也即产生不同的营销手段。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最新消费者行为学整理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是指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人或集团。消费者分为:狭义消费者和 广义消费者。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家庭;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 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3.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4.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 5.个性:指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6.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 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又可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7.需要:是消费者在生活中感到自身及自身与环境之间失去平衡并力求恢复平衡的一种内 心状态,直接表现为消费者对获取商品或劳务的要求和欲望。 8.本能:是人生来具有特定的,预先程序化的行为倾向。 9.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0.社会阶层*:指按照一定标准,把社会中的人们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 和现象,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11.强化: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12.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 而进行的学习。 二、简答题 1、消费者行为及其特点?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特点:(1)消费者行为涉及很多的人(2)消费者行为不仅仅是购买(3)消费者行为涉及很多决策(4)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5)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2、影响注意的刺激物包括哪些? A.刺激物本身 (1)大小与强度(2)色彩与运动(3)位置与隔离(4)对比与刺激物新颖性(5)格式与信息量 B.消费者个体因素 (1)需要与动机(2)态度(3)适应性水平 C.情境因素 3、举例说明营销人员了解影响购买决策五种角色的意义? 营销人员应该确定出这些角色,因为他们对产品的设计、广告词或价格的确定等都有影响。比如,如果汽车的牌子是由丈夫决定的话,那么汽车公司所做的广告就得面向丈夫。汽车公司还得设计一些取悦妻子的汽车性能。与此同时,孩子在某些特殊购买决策上,也扮演着一个对父母施加压力的角色。了解了主要的参与者和他们的角色,会有助于市场营销人员妥当的安排市场营销计划。 4、马斯洛需要理论对市场营销的启示? 马斯洛把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

消费者行为学总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消费者心理学的关键词:消费、消费者、消费行为; 消费:消费者获取、使用、消费和处置产品或服务的行为及过程; 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而取得、使用或消费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消费行为:消费者获取、使用、消费和处置产品或服务时的行为及过程。 ◆消费者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理论 (两因素(个体与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理论) 三因素理论从外部环境,内在特征和营销活动这三大因素解释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内在特征(包括感知、学习、价值观与态度、个性) 社会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参照群体、社会阶层、消费者行为的三大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家庭 其他环境因素:购物环境因素、情境因素 营销活动(营销沟通、与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等) 四因素理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 1.决策过程; 2.内部影响因素:消费者资源、动机与介入程度、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与情绪、个性、 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3.外部环境因素: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购买情境、消费者保护等; 4.企业的营销活动。 要点: ◆现代消费者行为研究以实证主义(positivists)方法为主流。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来源于自然科学,它包括实验、调查、观察等方法,其结果是对比较大的总体进行描述、检验和推理,收集的数据是量化的实际数据,并利用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以调查方法为主,主要的研究机构包括市场调研公司、 广告公司和高校教师、学者。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①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②应用时期:1930~1960; ③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至今,1968年,恩格尔、科拉特、布莱克威尔合作出版《消费者行 为学》,这是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教材。1969年,美国的消费者研究协会成立;1974年,《消费者研究杂志》创刊;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趋势 ①研究范围越来越广;②多学科参与研究;③研究国界的突破; 第2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定义: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进行选择,购买能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五步决策:问题认知、收集信息、评估选择、购买决策、购后评价; (一)问题认知 1.消费始于问题 含义: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其类型主要分为:主动性问题和被动型问题。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 1、消费者:(广义):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得个人或组织。(狭义):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得个人与住户。 2、消费者行为: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得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得决策过程。 (课堂笔记补充: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得定义:消费者行为就是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得动态过程,就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得行为基础。) 3、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得意义:一、消费者行为研究就是营销决策与制定营销策略得基础;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做出更明智得购买决策;四、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得知识与信息 4、消费者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 5、影响消费者行为得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知觉;学习与记忆;消费者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6、影响消费者行为得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境;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 7、消费者行为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1)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 重点研究产品销售,而非消费者得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广泛用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 1901年12月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在美西北大学作报告时指出,心理学可以在销售与广告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兰(M、T、Copeland)于1923年提出将消费物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与专门品得分类方法部分建立在对三个方面得消费者行为得分析之上。 (2)应用时期(1930-1960年) 消费者行为动机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 1、环境 20世纪30年代得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世纪40-50年代消费者行为动机得研究 * 1950年,梅森海尔(Mason Haire)主持速溶咖啡得研究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关于动机研究成果 *美学者盖斯特(L、Cuest)与布朗(George H、Brown)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消费者对品牌得忠诚问题,以便找到促使消费者重复选择某一品牌得有效途径。 * 谢里夫(M、Sherif)、凯利(Harlod H、Kelley)与谢把托尼(Shibutoni)等人开展了对参照群体得研究﹡马斯洛得需求层次理论 (3)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消费者满意问题得研究;发展商标资产得研究;建立长期顾客关系得研究 跨文化消费研究 1、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中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这就是消费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得前奏。 2、1968年,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教材《消费者行为学》由俄亥俄州立大学得恩格尔(James Engel)、科拉特(David Kollat)与布莱克维尔(Roger Blackwell)合作出版。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10页word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扩展型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P32 2.有限型决策: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P33 3.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消费者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P34 4.冲动性购买: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P65 5.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P4 6.问题认知: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P37 7.评价标准: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P56 8.联合分析法:消费者对具有相同属性但不同水平的一系列产品做出整体偏好评价,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属性及各种水平的相对重要性。P59 9.编纂式规则:消费者先将产品的各种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行比较,在该属性上得分最高的品牌成为备选品牌。P63 10.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点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P125 11.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P127 12.形底原则:人在对刺激物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倾向于把刺激物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形或图,即在知觉范围内最受关注的那些因素;另一部分是刺激物中其余部分或对特定个体来说具有较小意义的那些因素,构成了知觉背景或底色。P155 13.完形原则:在要素不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将刺激物发展成一幅完全画面或图景的趋势。P156 14.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P148 15.韦伯定律:个体可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I 和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P149 16.学习: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P170 17.经典性条件反射:借助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已有的联系,经由练习可以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P172 18.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经由条件作业强化了的反应,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物的尾随,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减弱。P175 19.刺激泛化:消费者对某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P186 20.刺激辨别: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P186 21.认知学习:是学习者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个体的行为并不是有行为结果的奖赏或强化所决定,而是由个体丢目标的期待所引导的。P179 22.推理/类推: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 23.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

消费者行为学全部名词解释汇总

1。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反映了消费者个人或群体获得、消费、放弃产品、服务、活动和观念的所有决策及历史发展。 2。消费者: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的住户。 3。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获取、使用、消费何处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心里活动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需要:人们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欲望:人们想得到这些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 需求:建立在购买力之上的对某个事物的具体欲望,需求= 欲望+ 购买力。 动机:引导人们做出行为的过程,是刺激和促发行为反应并为这种反应指明具 体方向的内在力量,是行为的原因 购买动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 愿望或意念。 双趋冲突:心理冲突的一种。当两个目标都是自己想实现的,但一个目标的实 现会使另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就会产生双趋式的冲突。 趋避冲突: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 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 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双避冲突:指同时有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胁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一种,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介入:人基于其内在需要、价值观和兴趣而 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 驱力:由个体生理或心理的匮乏状态所引起并促使个体有所行动的促动力量。 激励:是一种内在觉醒状态,激发出能量来实现一个目标。受到激励的消费者 有活力有准备和意愿卷入与目标有关的活动。 个人相关性:即某样东西对个人生活是否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包括:职业、大学活动、两性关系、汽车、公寓或住房、衣服和爱好等自我概念也影响 着个人相关性。 价值观:如果信息与消费者价值观相关,他们更可能有激励给予处理和注意。 如果你认为教育十分重要,你很可能有激励采取与此一致的行动,例如获得学位。 目标:是个人期望达到的一个具体的最终状态或结果。营销人员强有力的劝说 如果与消费者自定的目标一致,也会激发更多的信息处理和更有力的态度。 需求:是由于理想和期望状态与当前不均衡所导致的内在紧张状态。 感受到的风险:是指消费者购买使用或放弃消费物时所感受到的个人结果的不 确定程度。 态度的不一致:是新的信息与之前获得的知识或态度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能力:是指消费者拥有必要的、让结果发生所需要的资源。 能力包括:产品知识和经验、认知类型、信息的复杂性能力、教育和年龄、金钱 认知类型:是人们对信息呈现方式的偏好。 干扰:是指任何导致消费者注意力分散的情景。 感觉:是指我们的感受器(眼、耳、鼻、口、皮肤)对光线、色彩、声音、气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一、绪论 1、消费者行为定义 是作为决策单位的消费者通过交换,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购买、使用、处置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行为。 2、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 满足需要的手段 ● 心理过程的产物 ● 是一个过程 (交换 购买前、中、后 ) ● 需求通过交换过程而实现 ● 包括许多不同的参与者 —— ● 个人消费者/组织消费者 3、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 市场细分 (手表 、移动通讯) ● 产品定位 (直排溜冰鞋 、星巴克) ● 营销组合策略 ( 产品定价、一次性尿布、分销渠道、促销策略、新产品开发) ● 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 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4、消费者行为研究范式 ● 信息处理研究范式 消费者是合理的购买决策者 ● 经验主义研究范式 消费者为了获得情绪、情感上的快乐进行购买 ● 行为主义研究范式 消费者可能在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下进行购买 5、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 ● 50年代,导入市场营销观念 ● 1968年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维尔出版《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 ) ● 1970年学术研究团体——消费者研究学会 ● 1974年专业研究杂志——消费者研究杂志 6、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 微观经济学 效用理论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炫耀性消费 倡议者 影响者 决策者 购买者 使用者

第二阶段 经济大危机、二战时勒温的研究、动机研究 第三阶段 1960年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购买风险、参照群体 第四阶段 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情感过程7、消费者行为学科学基础 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8、消费者行为的概念体系 二、消费者动机和卷入度 1、动机的概述 伍德沃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需要(need)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 需要——动机——行为 2、动机的类型 生物起源性的一次动机:饥饿、性、渴(生存) 心理起源性的二次动机:成就、归属、地位(社会) 有意动机营销中重视产品的实用性 无意动机营销中重视产品的象征性

河北专接本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 1.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1)多样性 –各人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 –同一人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行为方式不同。 (2)复杂性。受消费动机、文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 (3)行为共性。由人们需要的共性决定。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4)可引导性。在满足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 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面划分: (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探讨消费者非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行为。 (3)行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探讨源于外部非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生的购买行动。 4.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 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 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 2. 消费者决策类型 (1)扩展型决策

?属复杂决策。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入程度高,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大,购买的时间压力小。 ?特点:消费者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大量的比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大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 (2)有限型决策 ?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大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入程度不很高;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 ?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人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一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牛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 ?特点:购买介入程度低、购买基本不用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决策类型:忠诚型购买(品牌忠诚)、习惯性购买(原因:减少购买风险、简化决策程序)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有限的内部信息---购买---基本不评价 ?举例:牙膏、洗发香波等。 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的所有因素,包括:非营销因素和营销因素(企业可控)。 (1)非营销因素 ?时间。购买或使用时间越长,差异越大。 ?环境的改变。会激发许多新的需要。 ?产品获取。获得一件产品会激发对配套或相关产品的需求。 ?产品消费。好的消费体验会激发需求。 ?个体差异。如,有人用完一件产品才买新品,有人会因潮流替换刚买不久的产品。 (2)营销因素 企业利用营销方法来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 ①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 ?一般性问题特征:所涉及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前期;该公司的此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外部信息搜集有限;需要全行业协作。 ?问题认知会导致整体市场扩大,一般最大受益者为行业领导者。 ?选择性问题针对某一特定企业的产品或品牌。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1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具体地说,消费者是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2所谓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以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①消费者行为是受动机驱使的。②消费者行为包含许多不同的角色。 ③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同。④消费者行为是可以诱导的。⑤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学习、价值观与态度及个性等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还包括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职业与性别、经济状况、自我意识与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其他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家庭以及社会流行等。其他环境因素包括购物环境因素、情境因素等。 营销因素包括与产品有关的因素及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与产品有关的因素包括产品定位、商标、商品命名、包装装潢等,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包括促销、广告、定价、企业公共关系等。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投射法。 投射法是用来测量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或者不能披露的情感、动机或者态度,是“根据无意识的动机作用来探询人的个性深蕴的方法”。常用的投射法测试有很多,例如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角色扮演法等。例如,在角色扮演法中,实验者向被试描述某种情景,然后让被试充当情景中的某一角色,观察被试在该情景中的反应,然后取得实验效果。这是一种简介调查的方法,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5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的取舍的过程,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6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需要确认、信息搜寻、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买后的行为。 这五个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此过程是研究如何做决策的指导原则。特别指出的是,此指导原则并不是说消费者的决策会按次序经历这个过程的所有步骤。在有些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跳过或颠倒某些阶段,特别是参与程度较低的购买。 7消费者外部信息来源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个人来源:家庭、朋友、同事、熟人。 商业来源:广告、推销员、经销商、包装、展览。公共来源:大众媒体、消费者评比机构。经验来源:产品的操作、检查与使用。 属于消费者信息搜寻非商业来源:个人来源、公共来源、经验来源。 8购买意向包括他人的态度、意外的情况和可认知的风险。→购买决策。 可认知的风险包括5种,分别是功能风险、资金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和安全风险。购买意向:它是购买某一品牌的意愿和打算。购买意向﹟购买决策,期间可能有3种因素会影响消费者最终购买决策的制定。以上就是影响因素。 9消费者卷入,也称消费者介入或消费者参与,是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特定需要而产生的对决策过程关心或者感兴趣的程度。 10消费者处理不满意的方式: 出现不满意→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采取行动分为公开行动和私下行动。 公开行动有直接向厂商寻求赔偿、采取法律行动寻求赔偿、向厂商、私人或政府机关投诉。私下行动有停止购买或抵制卖方、提醒朋友该产品或卖主的情况。 11感觉的适应性。刺激物对感觉器官持续作用,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视觉适应的两种情况:明适应和暗适应。从暗处来到明亮的地方叫做明适应。

消费者行为学(王丽)资料整理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对市场营销的意义 一大数据下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 1保健品需求特殊,短期效果全凭心理想象。营销宣传就是建立即合理又吸引力的心理想象。所以最难卖;最好卖是电影票。以上是老师个人观点 2名词解释: ①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②消费者:指购买和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人和社会组织! ?③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包括行动前思考决策,购买行为和行动后的体验评价。 ④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消费者的这些活动和过程以及影响这些活动和过程的各种因素,揭示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 3大数据下消费者角色改变:consumer到Prosumer,在数字生存空间里,原来的消费者同时也在生产价值,他们所贡献的信息偏好、行为偏好,以及他们的各种参与方式,都对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影响。“产消者”这一新主体必将改变我们现有的产品生产和传播的流程。 Aprior算法:根据消费商品之间的关联关系算出客户购买行为规律! 大数据具体应用案例:啤酒与尿布,淘宝猜你喜欢 二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力量 1广告的本质就是说服 2星巴克效应:由于星巴克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 3商品宣传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力量,主要表现在: A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B.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判断 D.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广告评价的标准 所谓广告的对与错,是市场营销的标准。符合消费心理,能激发消费行为,促进商品销售的广告,就是对的广告。想要做出“对”的广告,就一定要把握人的消费心理,了解人心,才能打动人心。 四市场策略的消费心理基础 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促销的四要素: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共关系] 进化为4C:产品价值,定价(成本),便利性,与客户的双向沟通 价值折扣假说:当商品用来作为免费赠品时,人们对其的感知价值和愿意为其支付的价格将变低。 品牌组合相同的促销会削弱品牌折扣赠品折扣效应。[品牌组合方式,促销品本身的价格高低,赠品的 现代市场营销的策略原则,就是一切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为消费者提供具有需求价值的产品,具有愿意支付的价格,具有方便购买和使用的渠道,以及具有良好沟通关系的促销方式。 消费者行为研究是制定市场策略的心理基础。价值折扣效应的实验,证明人们对商品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消费情境的变化而改变。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1.影响因素论的架构:两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 2.消费者行为的三大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内在因素市场营销因素 3.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 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个性与自我概念年龄和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心里因素(激励直觉学习信念和态度) 5.价值创概念核心:提供消费者最需要的东西 6.如何创新:注意四个问题 a本行业被赋予的要素中,哪种要素应取消? ——思考这些要素是否确实能给顾客提供价值? b.哪些要素应该削减到行业标准之下? ——是否为在竞争中对抗和获胜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功能设计上过剩? c.哪些要素应该提升到行业标准以上? ——发现并取消本行业强迫顾客作出的妥协 d.哪些要素是从未提供过而应该由企业创造? ——打破行规,发现全新的能给顾客带来价值的源泉 7.感觉:是指我们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嘴,手指等)对光线,颜色,声音等基本刺激所作的直接反应。 8.知觉:指上述感觉被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人们只能处理少量信息(即刺激)。 感觉到的信息只有一小部分被注意并赋予意义。。 9.绝对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0.极限阈限:这样一种感觉水平,在此水平上再增加刺激量对感觉不再产生影响 11.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异,j.n.d.):能够使个体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变动量 12.韦伯法则:个体刚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变化量与初始刺激强度之比是一个常数,即: I/I=K(常数) 13.知觉的类型: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14.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只能注意到他们所受刺激的一小部分 15.知觉防御: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映缓慢。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这种倾向使人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6.知觉警戒或探索:它确保消费者收到与他们的需要最相关的信息。 在高度参与下,感知警戒指导消费者获取最想要的信息,消费者被引导 向有助于使他们获取希望、得到利益的信息。 在低度参与下,消费者想要最小化处理信息,它是通过剔除信息而起作 17.展露: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 18.注意:是指个体对展露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作出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它实际上是对刺激物分配某种处理能力。(鸡尾酒会效应—注意的选择性) 19:引起主意的方式: 愉悦性(音乐、幽默、模特)新奇性新颖、出乎意料易处理性

3.《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题(含答案)-江苏省消费者行为学自考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是(B)。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E、访谈法 2、(B)是营销组合中最不确定、最抽象的。 A、产品 B、价格 C、分销 D、促销 3、奔驰汽车、劳力士表属于下述消费品中的哪一种?(C) A、便利品 B、选购品 C、特殊品 D、非寻求品 4、当消费者参与购买的程度较高,并且了解品牌间的显著差异时,则他们会有(A)购买行为。 A、复杂的 B、减少失调的 C、习惯性的 D、寻求变化的 5、消费者为商品的各种属性规定了一个最低可接受水平,只有所有这些属性都达到了规定水平时,该商 品才可被接受。这种决策方法是(B)。 A、理想品牌方法 B、多因素关联的决策方法 C、单因素分离方法 D、排除法 E、词典法 6、那些经常购买的不十分贵重的商品或服务一般与(D)决策类型有关。 A、例行型购买 B、冲动型购买 C、广泛型购买 D、有限型购买 7、消费者外部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商业来源、经验来源和(B)。 A、社会来源 B、公共来源 C、群体来源 D、他人来源 8、情绪和情感有两极性和(C)两种特性。 A、集中性 B、感染性 C、扩散性 D、边缘性 9、“居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说的是感觉的(B)现象。 A、对比 B、适应 C、整体 D、复杂 10、(A)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为复杂、高度发展和重要的感觉。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E、触觉 11、消费者先有感觉,然后产生行动,最后再思考。这是消费者态度层次中的(C)。 A、高度参与层次 B、低度参与层次 C、经验层次 D、行为学习层次 12、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个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 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强化是(C)。 A、积极强化 B、惩罚 C、消极强化 D、衰减 13、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 14、“工作”属于AIO量表中的(A)方面。 A、活动 B、兴趣 C、意见 15、40%的顾客属于(C)顾客。 A、要求型 B、影响型 C、稳定型 D、恭顺型 16、(C)状态提供一个人有关观点、是非、怎么办等方面的信息。 A、儿童自我 B、成人自我 C、父母自我 17、(C)是人们对职业地位的主观评价。 A、职业 B、地位 C、职业声望 D、社会阶层 18、一个人的社会阶层是会发生变化的。这指的是社会阶层的(C)。 A、约束性 B、同质性 C、动态性 D、多维性 19、根据美国商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社会阶层的划分,“白领阶层”是(C)阶层的主体。 A、上下层 B、中上层 C、中下层 D、下上层 20、通过各种形式,采用烘托、对比等方法,突出宣传陈列某种商品的方法是(E)。 A、分类陈列法 B、组合陈列法 C、逆时针陈列法 D、专题陈列法 E、特写陈列法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冲动购物是一种与计划购物相对的购物方式。冲动购物主要的核心应表达缺乏意志力的购买行为,一般有两种形式:①缺乏意志力的冲动性。②强迫的冲动性。 参与:指人们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自身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2、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中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及表达购后感想的活动过程。 3、促销组合:就是把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直复营销等各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促销目标。 4、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效应,是指人们在管擦事物时,于事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使他们产生了清晰、明显的知觉,此掩盖了对该事物其他特征的知觉,从而产生了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5、公共关系:又称为公共关系,它是指企业为改善与

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以达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商品销售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6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通常可分为4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7、消费者:是指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人,即指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消费者购买行为三部分组成:最终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和环境约束。 8、消费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运行要求所制定的旨在促使消费机制正常运行,保证社会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方针、制度、规定以及具体措施的总和。 9、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和大规模地上升的现象。 10、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用以指导消费者行为的信念、习惯以及价值观等的总和。文化的特点: 1、习得性: 2、民族性: 3、发展性: 4、稳定性: 5、交流性: 1 11、象征:是使用它的人赋予其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加在物质或事件之上的,它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