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目标要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学时:4学时

引例:

W是一个8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父母在一年前离婚,他跟随父亲一同生活,偶尔回去母亲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父亲觉得亏欠了孩子,总是尽量满足物质上的要求,希望以此弥补父母责任和亲职角色的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使W生活在纵容、顺从、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学校老师认为它顽劣异常,指出他经常作出一些危险性的动作,有暴力倾向。

显然,W除了问题,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也没有达到学校老师的期望;它可能存在情绪方面的困扰,也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困难。为了帮助W,班主任介绍学校社会工作者李老师来看他,经过初步接触后李老师决定要帮助W,需要了解很多事情,包括父母离婚队W的影响、与父亲的关系、同学对W的接纳等。

李老师将要开始的帮助W的工作包含了许多有关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与儿童身心发展关系的知识,这些知识帮助李老师去了解W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问题与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以及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帮助W等。这些工作所涉及的内容都属于儿童社会工作的范畴。

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一、儿童年龄的界定

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这种界定主要基于下述考虑:

第一,儿童是人生中处于不成熟的年龄阶段,虽然近年来儿童少年的青春期有所提前,但就普遍情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南通,其青春期大约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年龄阶段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

第二,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在各地的妇联组织中设立有专门的儿童工作部门,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负责,在共青团组织里建有少年儿童工作部,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二、儿童发展的阶段特点

儿童社会工作是运用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工作方法,以儿童为工作对象,致力于解决儿童问题与改善、提高儿童福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项专业工作。

因此,儿童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就不仅包括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工作方法与技巧,还应该包括其他专业与非专业的,但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工作方法。方法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一方面,预防儿童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另一方面,促使儿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简言之,就是解决儿童的问题,提高、改善他们的福利,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法的选择必须为目标服务。儿童社会工作是以整体儿童为工作对象,不仅包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而且也包括其他正常儿童。因此,家庭成员常成为儿童社工介入的对象。儿童社会工作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动员与儿童有关的一切资源,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特殊的必要的帮助,激发儿童自我发展与成长的潜能。父母、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组织都是关心儿童和保护儿童的主体。对于儿童的阶段年龄的划分并无固定的标准,但将11、12岁以下的孩子归为儿童,并无太

多争议。我们根据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理论,将儿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0—18个月左右是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阶段。基本信任即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的需要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感到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周围的人们是可以信任的,由此会扩展到对一般人的信任。倘若爱与激励的需求能获得满足,则发展出信任的意识;相反,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则发展出不信任,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顺利发展。

从18个月到3、4岁是童年期,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阶段,儿童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拿玩具等,开始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此时,特别需要父母及其他成人的支持、鼓励和表扬,若允许此期的儿童探索,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对于他们的意志力的培养很有助益,使其获得自主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发展出独立意识;但如果成人处处包办或过分严厉,事事禁止儿童,儿童则会感觉羞耻及疑虑,失去自信,使其有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羞耻感。

4到5岁是学前期,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肌肉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个体对周围环境充满了好奇心。成人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其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的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嘲笑、不禁止和不指责。儿童的主动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龄前的儿童若能有机会照自己的意见设计游戏,筹划一些事情努力达到目标,他就会发展创造力或主动性;但若成人采用否定和压制的态度对待儿童,则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或笨拙的、讨厌的,会有罪恶感或自我概念变坏,导致他们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种感觉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6到11、12岁是学龄初期,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此时,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里的教师。他们很关心物品的构造、用途与性质,对工具技术也很感兴趣。这些方面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和赞扬,以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这些方面发生兴趣。在学校学习知识技巧及与同伴相处是此期的重要任务,儿童面对压力能不气馁接受挑战,建立一种勤奋的行为模式;相反,如果成人将孩子的勤奋行为看成捣乱,则会使孩子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会阻碍日后的发展。所以,应鼓励孩子努力完成任务,获得成功,激发他们的勤奋感和竞争心。

总的来讲,儿童期的未成年人,在人体结构上还未成熟;各脏器功能不完备,力量弱小,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并且思维能力、认识和判断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自我生存和自我防御能力较差,任何不良的物质因素或精神因素的侵入,都极易造成对他们的身心伤害。同时对成年人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

三、儿童的心理社会问题

儿童的心理社会问题主要有三类:行为、情绪和功能发育不足或迟缓,表现为情绪障碍、行为和学习的偏差。

行为问题包括违纪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如说谎、偷窃、攻击性行为、不听管教、偷窃、逃学、离家、捣乱和破坏性行为等;还包括人际交往问题:包括“难养儿”综合症、违拗、任性与暴怒等。

情绪障碍:如恐惧、焦虑、抑郁、强迫观念、疑病症等症状,精神障碍、神经性厌食、孤独症、抑郁症、分裂症等。情绪问题,又称神经症问题。

功能发育迟缓。分为:①生理功能紊乱,包括食欲异常、入睡困难、性困惑、遗尿症等。

②习惯性异常动作:包括躯体的大运动和局部的小动作,习惯性痉挛、吮指、啃指甲等。③语言问题:包括说话迟、咬音不正、口吃等。说话与语言发育障碍,在儿童中约占 1—5%,男女儿童的口吃各占4%与2%(大约在2—5岁),此外还有大约3—10%的儿童虽然智力正常,但阅读能力发展迟缓。这类功能发育迟缓的情况通常男孩多于女孩。

上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表现形式多样,在小学生中常见的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咬指甲、咬其他物品、口吃、口齿不清、遗尿、偏食、依赖性、任性、说谎、骂人、打架、逃学、学习困难等。这些均属于轻微问题,男多于女,且以9—1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

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因素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条件的制约。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后者将前者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考虑到先天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应注意避免近亲婚配、高龄妊娠、孕妇饮酒、孕妇吸烟、孕妇吸毒,并尽可能避免孕期刺激性生活事件及不良的情绪反应对胎儿的身心发育的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出生季节、胎次、生产情况、出生时体重等均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影响。

影响儿童心理的环境因素有:①早期教育。经研究发现,人学早有利于智力发展,入学年龄在5—6岁为宜。家庭教育与学前教

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适时地抓住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年龄是非常重要的。②父母文化、职业的影响。提高父母本身的文化素养对提高子女的智力是有一定益处的。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级技术人员的子女智商明显高于普通工农子女。③业余爱好的影响。有业余爱好的儿童智商显着高于无爱好者;④噪声对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经常暴露在噪声中的学生,其思维能力比无噪音干扰的学生要差。⑤微量元素锌对智力的影响。锌缺乏可以引起智力低下,体格发育不良。⑥性别差异。男生的知识保持与广度,领悟力与判断力、视觉记忆、分析、理解与综合能力方面比女生强;而女生短时记忆能力较男生强。⑦营养。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胎龄18周到2周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妊娠3个月到出生后6个月,如果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将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及日后的学习。研究表明,蛋白质有助于长期记忆,糖则有助于近期记忆。⑧重金属污染。孕期铅中毒及婴幼儿过多地接触铝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即使最低限度地接触铅也会抑制儿童的智力。此外,接触镉、汞等也会对智力发展起抑制作用。⑨非智力等其他因素,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意志、教师和家长的期望等对儿童的心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影响儿童社会工作的因素

政治因素。建国以后,我国长期以来,在宏观政策层面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使得我国儿童的生存状态大为改观,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国家为改善儿童的福利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建立了众多机构,从而确实保护了儿童的权益。经济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儿童福利的改善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功利化的社会环境给儿童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使儿童社会工作受到冲击。

文化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主导文化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建国后,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近年来,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侵入我国,污染了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人口变化因素。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长期推行,人口膨胀的趋势得到初步的遏制,核心家庭急剧增加,独生子女减轻了父母养育子女的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独生子女的孤独、过度溺爱等。贫困人口的多生,加剧了他们的贫困,也为其子女的成长带来了经济困难。

社会因素。离婚、失业等社会现象日益增多;家庭暴力、虐儿现象屡见不鲜;歧视、溺婴、失学、拐卖儿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妨碍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危及其生命。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就是要根据儿童成长过程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儿童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一系列社会工作,以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福祉。

1.普通儿童社会工作。普通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社会或社区儿童整体,根据儿童发展的普遍特点,致力于促进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健康发展。根据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序言及第3条第1款的规定: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料和协助。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作为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的成长和幸福的自然环境,应获得必要的保护和协助,以充分负起它的社会责任。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政府机构或立法机构,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围绕使儿童获得最大权益,社会工作者应依据专业工作方法开展如下几方面的社会工作。

促进有关儿童福利的立法。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工作实践中,易于发现儿童福利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计划和方案。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国家立法或地区、部门的政策制定中起促进和倡导作用,为儿童福利状况的改善和提高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促进儿童保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在《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第19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顾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社会工作者、家庭、学校应重视对儿童的健康教育,从不同的角度来共同努力,迅速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社会工作者应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动员和辅导有关社会力量以恰当的方式保护儿童的身体,防止不恰当的方式可能对儿童身体造成的伤害。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根据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形式,改善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排除引起儿童心理紧张和心理问题的因素,预防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应注意开展心理问题早期治疗。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儿童在游戏中实现自然过渡。

促进和提高家庭对儿童的保护。家庭中儿童与家长的特殊身份关系和自然的血缘联系,使得家长对儿童的表现有着特殊的洞察力和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因此家庭给儿童提供了最初的学习和游戏的场所,并帮助他们从游戏过渡到学习,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础和步入社会的桥梁。家庭作为儿童的生活起点,是儿童社会属性和个人理想得以形成的基点和最根本的条件。因此,我们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与家庭社会工作相配合,使儿童社会工作更周到、具体、温馨,更富有艺术性。社会工作者的此项工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巩固亲子关系等方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并积极维护儿童在家庭中的各项权益;另一方面,帮助和指导问题儿童及其家庭,共同努力纠正儿童的各种问题和偏差。

保护儿童的各项权益。首先是正面的保护儿童的各项权利和利益,如人身权、名誉权、财产权、受教育等。其次,防止和制止侵害儿童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第三,对已被侵害的儿童权益应予以救助和恢复,并注意在保护工作中应当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通过简单易懂、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儿童自我保护,提高自我防御机能。根据我国的现状,在保护儿童权益的工作中,最广泛和最迫切的问题是保护儿童的受教育权。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作广泛的宣传动员,使每一个家庭都能自觉维护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为那些确实存在各种经济困难的家庭寻找社会资源,切实维护儿童的受教育的权利。另外,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免受家庭以外的各种因素的侵害,如乱收费。当然,对于儿童中存在的学习障碍,社会工作者也不能坐视不管。应同家长、教师共同指导儿童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应预防和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2.特殊儿童社会工作

特殊儿童是指生理、心理、智能、情绪或适应生活上遭遇特殊困难,存在特别需要的儿童。特殊儿童社会工作正是以满足一些儿童此方面的需要为目的。对流浪儿童的收容与遣返。因各种原因促使儿童离开家园,流落街头。目前对流浪儿童的管理主要由公安与民政共同进行。发现流浪儿童一般先将其安排在收容所,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置。如果能够查找得到孩子的父母或家庭住址,一般将其遣送回家;如果查找不到父母,又无其他愿意收养的亲人,一般将其安排在儿童福利院或其他相应机构。

对失去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弃儿,一部分由儿童福利机构或其他相应机构实施救助和教养,为这些儿童提供’饮食,安排他们的起居,给予必须的生活照顾,提供医疗保健和教育。此外,也根据福利院内儿童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活动,如助养、星期天父母等,使孤儿也能享受到父母亲情。另一部分儿童通过寄养方式安置,即由民政福利部门评估、选择一些有善心并具备适宜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程度的家庭,将孤儿或弃儿寄养在这些家庭中,由这些家庭为其提供健康全面发展的条件,并且由社会工作者负责监督和指导,尽可能为孤儿和弃儿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还有一部分儿童,通过收养方式予以安置。即依据法律规定,经过法定手续确定监护、抚养关系。根据我国《婚姻法》、《收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依法确定的收养关系,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婚姻法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从1999年4月起,我国放宽了对孤儿、残疾儿童、弃儿的收养条件,使更多的孤儿、弃儿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亲情。但是,社会工作者也不可放弃自身的职责,需要做一些追踪辅导服务,协助收养家庭解决问题,更好地保障孤儿、弃儿的各项权益。

对贫困家庭的儿童,实施社会救助。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贫困,社会工作者可依据当地相关政策,帮助贫困儿童申请援助,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救助,各种助学基金,动员和组织各类帮贫活动,从而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保护贫困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的实现。

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工作。虽然有些单亲家庭的儿童也能向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无论是父母离异还是丧亡,都必将在儿童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家庭经济、儿童教育等问题在单亲家庭中比较多见。社会工作者可根据这些特殊对象的特殊情况,给予辅导和帮助,协调关系,并能迅速、及时地寻找和提供合乎具体需要的服务和资源。必要时帮助其申请经济援助,确保单亲家庭的生活维系和子女抚育、教育。帮助建立单亲家庭俱乐部,组织自愿者为单亲家庭提供各种帮助,通过社会互助达到这类家庭的自助自立。举办一些趣味性活动,吸引单亲家庭的邻里参加,激发邻里们帮助这类家庭的热情,变蔑视、嘲笑为和谐友善,变压力关系为动力关系。从而加强单亲家庭的运作能力,协调满足个别需要,增强其照顾子女的能力,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残疾儿童的社会工作。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特点,寻求最大限度的生理康复。帮助寻找各类合适的医疗资源,必要时还要帮助寻求经济援助。同时,应针对其心理特点,帮助克服和矫正其自卑等心理问题,通过举办特殊学校或随校设立特殊班或随班就读等方式,使残疾儿童接受到正常的教育,并应尽可能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和扩大残疾儿童与其他正常人群的互动,使残疾儿童能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能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矫治儿童心理异常、行为偏差。由于儿童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治疗前必须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躯体及精神状态、生活环境、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自我评估等。在治疗的最初阶段,应与患儿谈他感兴趣的事,不涉及病态体验,以加强治疗者与被治疗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其次是按计划逐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对待病痛及自己问题的能力。儿童行为治疗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和阳性强化法等。家庭治疗的治疗模式有结构性家庭治疗、行为家庭治疗、策略性家庭治疗和分析性家庭治疗等方法。以及用认知治疗,通过纠正不正确的认知思维方式来达到改变患

儿的不良情绪或行为,达到治疗儿童的情绪及行为问题。为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应在小学积极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如增进教师心理卫生知识,早期发现适应不良的学生及早矫治,建立学校与家庭间密切联系与合作,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年龄特征施行合理的教育、教学措施,预防心理卫生问题。此外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应及时矫治。社会、家庭要配合学校给儿童以良好的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

一、家庭成员的互动理论

血缘关系暗示着同情与对抗的潜流。缺乏同情自然就会出现关系的恶化。在亲属之间缺乏同情又是会经常出现的。如鲍赞克特(Bosanquet)所指出的:对抗并非由于根本的分歧而是并无分歧的假设。孩子对父母、父母对孩子、兄弟姐妹关系的紧张源于相似而多于分歧。一个家庭的成员,天性相同,来自家人的伤害可能比来自外界的轻蔑或怜悯更深,因为它暴露了以前没有认识到的(问题)。父母与子女关系是最原始的人际关系,如果父母教育不良,如望子成龙心切,只批评不表扬,过分严格,易导致强迫人格的发展。亲子互不关心,彼此怨恨,互不理解,过分相互依赖,相互等价交换观念支配等都会促使人格障碍的产生和发展。亲子关系最理想的形式是彼此利他主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彼此感到温暖、关怀、体贴、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对方谋幸福,亲对子、子对亲都应该是这样。特别是父母的人格健全对子女人格健全尤为重要。

对于儿童的人格障碍的早期表现,发现越早,父母、家庭、学校、教师对其施加影响和纠正的可能性就越大。对这些孩子施行家庭治疗和学校治疗,从改造人际关系人手,使孩子品行和适应障碍得以好转。

引起疏远的一个共同原因是孩子无能力表达他们的雄心或寻找一个自然的发泄精力的途径。另一个原因是,在孩子的一些关键时期及因生理原因孩子缺乏控制时,父母愚笨的沉默寡言及不会赞赏。希利(Healy)博士认为“最肯定最必须的是,让孩子谈论他们的所见所为,因为对他们而言,抑制他们的重要事情是一个危险的过程。我们应该最诚挚地提出忠告:应该习惯于以监护人的身份仔细检查孩子们日常生活项目,那里并无隐藏知识,他们将以恐惧的方式详细地讲述。我所知晓的预防失职的所有方式中,没有什么可以与长者与孩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信心相比拟。”

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沟通有利于相互理解,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有时,一些家庭经过一个突然的经济地位变故,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其停止疏远的意义加强了。不同家庭成员对外界变化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突然的疏远会使某人沮丧,将对另一个人的精力和情感起着刺激作用,并会产生抛弃他们已经习惯的相互关系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任何社会工作时,尤其在作家庭访问时,要注意留心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态度和反应。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父母和家庭,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社会工作。

二、游戏治疗理论

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必须首先了解儿童并能与之沟通。但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他们具有有别于成人的具体、真实、独特的生活世界,儿童的情感很难通过语言来进行沟通了解,这是由于他们认知发展的有限。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十一岁以下的儿童并未发展出抽象思考的能力。因此,有时作为成人的社会工作者,很难了解儿童并与之沟通。但是,玩具经常成为儿童表达的工具,自由的游戏流露出儿童的期望,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语言,儿童用游戏甚至比说话更自在,所以在自发的游戏中能更直接地表达自己。在没有指导的条件下,儿童通过游戏自然地表露及处理对生活经验的感受,表达其独立的想法与行动,将一些信息传达给成人,同时儿童也发泄掉内积的情绪。游戏过程使儿童从自然中学习,了解儿童这一独特的沟通渠道,为治疗者提供了一条完全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的线索,能使成人更能感同身受(同

理心)地接纳儿童,进而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并建立起情感性的关系。

游戏是一种自愿、自发及可自由选择所喜爱的玩具来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表达感觉、探索关系及自我充实的媒介。游戏是不受外在目标限制的,重要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结果。它包含了儿童生理、心理及情绪的部分,同时也涵盖了社会活动的层面。当儿童游戏时,呈现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个体。游戏治疗可以被界定为:在维持游戏的特性下,游戏治疗者与儿童之间通过游戏的互动关系,对儿童完整的行为作出反应并进行治疗的过程。游戏是儿童象征的语言,用玩具来说出嘴巴无法表达的话,做出现实中不敢做的事,及流露出真正的情感。并能揭示:①儿童所经验的;②对经验的反应;③对经验的感觉;④儿童的愿望及需求;⑤对自我的概念。

第三节工作程序、原则、技巧

一、工作程序

根据儿童的特点,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时,第一步,必须对作为工作对象的儿童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躯体及心理状态、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自我评估等。第二步,制定儿童社会工作的目标及计划方案。在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以前的最初阶段,应与儿童充分交流,谈他感兴趣的事,不涉及他们不愿涉及的事,以加强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第三步,按计划逐步帮助儿童实现预先制定的目标,提高儿童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改善他们的境况。

二、工作原则

1.尊重儿童原则。无论儿童来自什么样的地区、什么样的家庭,无论儿童拥有什么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容貌,无论他们有着什么样的行为举止,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都应该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和接纳他们,并能设身处地地为儿童案主着想。如有例外,社工不能接受案主,应适时转介给其他合适的同仁。

2.儿童利益至上原则。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应从儿童最大利益出发,实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一环,无疑应奉行此原则。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时,事事处处都应从儿童权利和利益出发,尽最大可能促进和改善儿童状况。

3.区别对待原则。儿童是未完全社会化的个体,其个性特征千差万别。他们既有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有个人的特别遭遇和问题,社工应根据具体儿童个体的具体情况与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工作。

4.不持批判态度的原则。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尤其做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时,应尽力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理由和原因,切忌批判或蔑视、歧视他们。

5.保守秘密原则。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资料,社工不得向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透露,即使有研究和辅导学生之用,也应隐去真实姓名和住址等个体特征性资料。

三、技巧

社会工作的经典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无疑将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大展宏图。如针对我国独生子女的特殊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儿童的小组活动,以增进儿童与同龄群体的交流,促进儿童的成长与社会化。

1.是非而是的指示假扮。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他将成为父母的特殊资源。父母工作中的烦恼,如个人问题上有些困难,或者夫妻之间正受分手的威胁等,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一些症状,如夜惊、头疼、尿床等,不管有什么困难,或有什么扰乱行为,父母们将把他们自己的问题置于一边(至少暂时),而为改善孩子的状况而斗争,团结一致地扶助孩子。在这层意义上说,孩子的问题是有助于其父母关系的改善,它暂缓了父母的困扰并提供了一个克服的理由。无论孩子的行为是对父母起帮助或保护抑或是惩罚性的作用,它都必然使父母关心孩

子,并将自己视为孩子需要的父母,而不是两个被个人、经济或社会困难压倒的个体,孩子则应被视为其家人的保护者。这一好处是来自孩子症状的一种人际获得,这种人际获得与心理分析理论的次级获得相类似,案例研究显示,治疗者通过不同的组织途径保持孩子的人际获得,使孩子的人际获得在其症状消失后仍然能够保持,父母也获得保护和解决困难的其他办法。因此当父母或家庭出现一些不适应时,社会工作者可将是非而是的指示假扮三策略阶段介绍给那些父母或家庭。

策略一:鼓励孩子有症状。有时孩子的症状相似地反映了父母的问题。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慈爱、有益的基础,父母越是集中于努力改善孩子的症状,症状的功能就越是得以维持。有症状的孩子,可以帮助父母。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鼓励孩子有症状。这一方法对父母和孩子都有益,但有时也有碍,如果孩子的症状不再有助于父母,则应停止使用这一方法。策略二:孩子假扮有症状。治疗者不是鼓励孩子的症状,而是鼓励孩子假扮有症状。当孩子假扮有症状时,也鼓励父母假扮去帮助孩子。在此情境中,孩子不再需要实际真实的症状去保护他的父母。假扮的症状已足以形成父母关心的焦点。但当父母的关心只是一种假托,这种情境,将变为游戏、变为虚拟和表演。假扮有症状意味着真有症状,但并不表示替代症状。比如,孩子的“头痛”表示父亲的工作出现困难,孩子假扮“头痛”表示他真的头痛,但并不意味着父亲的工作一定出现困难。假扮的指示症状与实际的指示症状相比,较少具有限制性,既富有创造性又是自发的。

策略三:孩子假扮去帮助父母。孩子通过症状行为保护父母,是以隐蔽的方法进行的。如果这一情境是外在安排下公开地保护父母,那么症状行为将不再成为必须。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在与孩子的分级关系上,表面上处于上级地位;但,实际上,由于孩子症状的缘故,他们在与孩子的关系上,处于下级地位。如果治疗者鼓励父母在与孩子的关系中,表面上处于下级地位,父母与孩子都将反对这一不恰当的分级组织,并且家庭将重新组织以使父母再获得上级地位。有分析认为,孩子曾有的或正有的扰乱行为是源于家庭不协调的分级组织。父母因为自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将自己放在上级地位。然而,症状儿童因受父母的保护而处于上级地位,症状行为也常隐喻地表示父母的困难。从社会医学的观点来看,家庭内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儿童家源性疾病的事例是屡见不鲜。如,一位女孩,因其父母长期不和关系紧张,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每逢父母吵架,女孩吓得浑身发抖,腹痛便泄,久医不愈,但离开了这一家庭环境以后,症状自然消失。

治疗者逐步实施治疗。①清楚地界定问题,制定特殊的目标;②通过孩子的症状,使问题概念化;③制定一个父母给孩子指示的介入计划,其他家庭成员以辅助性方式参与;这个指示包括规定 (a)有问题,或(b)假装有问题,或(c)假装帮助父母。④这一指示常在第一次会议上实践,然后就带到家里执行。⑤下一次会议,获得一份关于指示执行的报告,治疗者继续给出相同的指示;⑥当改变发生及问题行为消失时,治疗者停止发出症状指示或终止治疗,并注意给予那些父母改善孩子症状的信心。

治疗技巧具有适合与孩子沟通的形式特征,如,编剧、扮演等。这种扮演指示已经成功地运用于所有社会经济阶层以及具有各种伦理背景的家庭,有助于迂回反抗,因为家庭的快乐源于玩指示游戏。“扮演”指示的介入,必须灵活性地改变和自发重建关系。当这种关系是基于慈爱与相助的父母子女关系时,这一技巧是最有效的。但当有暴力和虐待存在时,应慎用。因为如果存在暴力,玩指示游戏时,就可能形成折磨或惩罚。

是非而是的指示假扮,包括两个策略:①鼓励有症状个人假扮有症状的人,就一名成人来说,鼓励夫妻参与表演。至于孩子,当他假扮出现问题的时候,可鼓励父母假扮帮助他。

②鼓励有症状孩子的父母假扮需要这个孩子的帮助和保护,鼓励孩子当其父母假扮需要帮助时,也假扮去帮助父母。

2.游戏治疗。

治疗者必须受过良好的训练,知道如何选择游戏器材及如何建立一种使儿童感到安全的关系,让儿童能用其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游戏,来完全表达和表露自己的情感、想法、经验和行为。

游戏是具体经验与抽象思考间的桥梁,游戏的功能:满足了儿童好动的需求。在游戏中,儿童发泄精力、学习生活中的责任、达成的目标,及重新体验挫折。通过身体的接触,满足竞争的需求,以社会接纳的方式来表达攻击性,及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游戏帮助儿童的想象力免于束缚,学习适应他们的文化及发展交往技巧。儿童用肢体感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处理他所经历过的具体事物,游戏是让儿童觉得自己能控制生活的一段时间。游戏提供了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游戏,重要的情绪经验被赋予意义,从而将现实中无法处理的情境改变为象征式能控制的局面,这让儿童在自我指导中学习到如何面对生活。儿童在游戏时不仅发现了自我人格的独特性,也在内在自我资源中找出能溶入其人格的一些特质。

游戏治疗的阶段:产生游戏治疗阶段的动力来自于治疗者与儿童的互动,治疗者通过沟通,使儿童感受到不被批评、游戏的自由,并在真诚的关怀及赞许中成长。在这个独特的关系中,儿童的个别特质被接纳且欣赏,在治疗者的关心中,儿童体会到被允许去扩展的限度。扩展的限度通常可以在游戏治疗过程中的几个改变阶段得到证实。莫斯特卡斯(Moustakas)分析受困扰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下列阶段显示出他们的进步:(1)游戏中随时流露出负面情绪;(2)表现出模糊不清的情绪,通常为焦虑或敌意;(3)对特定对象,如父母等,直接表达出负面的情绪,或表现出特殊的退化行为;(4)对特定对象,如父母等表达模糊的情绪(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为正面的);(5)清楚、明晰、独立,通常是由合乎现实的正向或负向情绪、态度在主导游戏。被困扰儿童的态度,不管是生气、焦虑或其他负面情绪,都循着上述阶段进展。通过这个独特的人际关系,让儿童能表达及表露各个层面的情绪,进而获得情绪上的成熟与成长。

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有明显可区分的形式存在。随着游戏治疗过程的逐渐发展,儿童能更直接地表达情感、更接纳现实、更能针对特定问题做探讨。儿童一开始往往专注于探索性、创造性游戏。在中期阶段则偏重于攻击性游戏,且述说有关家庭和自己的事。在后期,戏剧性游戏及与治疗者的关系变得更为重要,焦虑、挫折及生气都能被表达出来。

技巧,治疗者的责任是能与儿童在同一层面上沟通,并必须是令儿童感到自在的方式。所以治疗者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配合能力、知道如何与各阶段的人沟通,并对儿童的发展有了解。

第四节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进展

在我国,儿童社会福利思想从三千年前就已初见端倪,“幼有所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得人心。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还有一些儿童福利措施为贫困家庭的儿童及孤儿等提供了救助。到了近代,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战乱、灾害不断,大量儿童因遭受贫困和饥饿而需要救助和服务,但由于救助机构较少,而仅有的一些慈善机构又操纵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以及地痞流氓、反动教会道门头子手中,因此多数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救助。不仅如此,有些孤、残儿童甚至有可能被当作试验品。而一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创办的一些机构对儿童救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提高和改善儿童福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儿童福利机构,在农村建立“五保”制度,保证适龄儿童较高的入学率,切实保障了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进入20世纪80年代,儿童福利事业如同我国其它各项事业一样,经过恢复、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宏观的立法还是微观的儿童个案救助,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收养法》、《母婴保健

法》、《继承法》等相继出台,使儿童社会福利有法可依,同时也将儿童福利工作推向法制的轨道,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微观方面几乎每一位儿童的成长都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组织、社会的关注。新建了各种儿童设施,儿童用品从吃穿用到学习、娱乐应有尽有,儿童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残疾儿童康复计划层出不穷,对失学儿童资助不断,减轻儿童的学业负担已成为各方人士的共识。我们不妨对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现状特点作一总结。

首先,建国以来,我国儿童福利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如,婴儿死亡率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如果将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现状与我国财力状况之比,或同其他类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较,将会发现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成就显着。

其次,在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将会显示出更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已经并将继续为儿童福利事业注入更多的资金,为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加上法律后盾,将会使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步人新天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的副产品,也将无情地落在儿童的身上,如失学、弃婴、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障碍等将使儿童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大增。综合两方面,必然使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出现一个大发展。

第三,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素养。目前我国儿童社会工作停留在立法倡导、政策建议,缺乏可操作层面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对具体的家庭、学校、个案辅导工作开展的较少,这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改善这一现状。如社会工作教育界要致力于培养适应中国现状的合格社工队伍。前线社会工作者要努力开拓专业社会工作领域,切实解决儿童的实际问题。政府、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高度的认同,并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惟有如此,我国的儿童社会工作,才会步入专业化的道路。

思考题:

1. 埃里克逊自我发展理论对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描述。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因素是什么?

3.试述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4.儿童社会工作的程序、原则有哪些?

教学反思:

儿童社会工作内容和方法

社会工作者: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人事考试教育网2011-3-18 11:18 【大中小】【我要纠错】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儿童养育和保健 儿童的养育主要是指在饮食喂养、合理营养、居住环境、托儿设施等各个方面对儿童更完善、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抚养和培育。 儿童的保健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妇婴保健,即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指对儿童的卫生工作,即通过健康检查、身体缺点的锻炼及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宣传等等方式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2、儿童照顾和教育 儿童照顾是指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中给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呵护和关怀。 儿童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多个径途使儿童学会认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具备生活中必需的能力,习得初步的社会规范,培养基本的道德品格的过程。 对残疾儿童的照顾、教育和康复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和采取各种特殊的工作方法。 3、儿童救助和保护 儿童救助主要是指对孤儿、被遗弃儿童以及生活困难儿童的救济和帮助。对前者的救助形式主要有儿童福利院教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对后者的救助的主要方式是为贫困或单亲家庭提供经济和物质上的救助,以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儿童保护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工作: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从制度上规定和保护儿童的各种权利;二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手段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如生命权,被抚养权、健康权等;三是保护儿童的成长,与各种有关的社会力量(家庭、学校、警署、法院、青少年保护专设机构等)合作,对一切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行为作斗争。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1、儿童辅导 (1)儿童辅导的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1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典型案例分析

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以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为切入点,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流动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专业服务工作进行典型个案的分析,表明社会工作对解决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有效性,并且为构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支持体系的研究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流动儿童亲子关系个案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以农民为主的、以移居城市为目的的流动家庭,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流动儿童群体。特殊的经历使他们既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也不同于城市中的常住儿童,他们的成长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以及社会化等诸多挑战。此外,这些流动儿童早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现在,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们,使得流动家庭亲子关系不融洽,这些不良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状况,严重影响流动儿童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案主小星(化名),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在小星刚满两岁时,父母都离家到城里务工小星留给家里的奶奶带着。现在父亲在工程队里做木匠,收入还算满意,但工作量很大,每天收工回到家,已经是夜里了。母亲在超市做清洁工作,赚些钱贴补家用。小星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里,被他陌生的父母带到了城里,父亲为小星办理了在属地公办小学随班就读的手续,开学几个月后,小星不好好做作业作业,父亲狠狠打了他好几次,父子间关系十分紧张,小星基本不与父亲交流,甚至都很少叫“爸爸”,虽然与母亲关系较融洽但彼此交流也不多,很少主动跟母亲讲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小星在学校里不但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关系也不好,甚至影响到老师正常教学。为此,父亲对小星管教更加严厉,而小星性格也变得内向、孤僻。 在熟人的介绍下,笔者与小星母亲交流并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上门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小星的三次接触后,笔者获得了他的信任,并与小星及其家庭建立了专业关系。 二、预估与问题界定 (一)预估 在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儿童生活的社区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三个子系统,因此本案例采用社会生态图的预估方法。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 (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 一、接触案主 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 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 所存在的问题: 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例三:我们上课的房间里挂着很多照片,都是Lala妈妈的。有一次我故意问Lala照片上的人是谁。Lala说是熊猫。他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是因为Lala很爱妈妈才这样说的。于是接着问,Lala是不是最喜欢熊猫呀?不,我最爱金鱼。然后他跑向客厅,客厅有个很大的渔缸,里边养着许多金鱼。 三、目标与计划制定 经过与Lala更长久的接触以及与Lala姥姥以及爸爸的深入交谈,我确定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比如Lala的爸爸因为生意的缘故经常要与各方面的人打成一片,吃饭当然必不可少,然而很多次Lala爸爸都带Lala一起去。显而易见,在那样一种烟雾缭绕的氛围中,在那样一种酒色财气的环境里,在那样一群成年男女的旁边,初步开始社会化的年幼的Lala 会受多么大的影响:他会记着大人们说的话,会试着模仿大人们的行为,甚至会沿袭大人们的思维。于是Lala自然会说“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那样的话。 在Lala的爸爸妈妈没有离婚的时候,Lala的妈妈总是说Lala的爸爸如何如何不会做生意,每次都提到他的车如何如何不上档次,没有办法与楼下的法拉利相比。就是在Lala妈妈这样的熏陶和影响下,Lala 也学会了妈妈那一套。 如果lala一直这样下去,对其成长必定不利。我最终决定不能仅仅做他的外语家庭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我有责任协助Lala的家人对他的成长做健康和积极的指导,从而使他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很欣慰的是Lala的家人很支持我,毕竟,他们比我更爱Lala! 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如果从根本

矫正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指社会工作实于矫正体系中。它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应包含的以下四方面含义: 第一,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第三,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四,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得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中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08 09:46 共人浏览[大] [中] [小] (1)福利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本身就是在社会福利制度内的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是社会福利的发送渠道和实现环节。矫正社会工作也具有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它同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一样,是通过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改善处在困难处境中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和保障。 (2)特殊性 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者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危害者,具有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称霸一方、威慑四邻的特点,似乎是社会强者的象征。而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违法犯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阻断或弱化造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他们无法通过用社会公众所认可的途径和方法来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正常生活。所以从这一角度讲,他们是社会的弱者。 (3)系统性 ①矫正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福利服务有其法律上的依据。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此类服务都有立法方面的规范,矫正社会工作是依法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 ②矫正社会工作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包括审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刑释等各个环节。 ③矫正社会工作的目的与司法工作的目的相一致,即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安全。 (4)专业性 对罪犯的矫正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的。他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陛的人员)及其家人提供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儿童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来源:《社会工作实务》作者:范明林时间:2007-11-11 一、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先天的,决定个人行为的力量并非是环境而主要是人的内在驱力。大部分行为的背后都潜藏着生物性的驱力,如性与攻击,等等,它们会依据个人人格成熟程度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佛洛依德(S.Freud)是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包括人格结构、意识层次、焦虑和自我防卫、俄狄普斯情结等多个方面,其中,个体自我发展理论或个体心理性发展阶段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及其开展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佛洛依德的自我发展理论包含五个主要阶段: 1、口腔期:从出生到1岁。在婴儿及幼儿时期,嘴巴是获取满足的主要器官,吸吮和啃咬占据儿童的大多数时间。如果个体在口腔期的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将产生冲突,同时在成人阶段也可能会产生诸如依赖与忧郁的特质。 2、肛门期:从2岁到3岁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另一种挑战,在这个时期,肛门成为注意的焦点,由对大便的保留和排泄会引起儿童的愉快的推迟或者满足。一般认为幼儿时期惩罚性的排泄训练,会造成日后成人时期许多的负面结果,如强迫性行为特质、过分谨慎及焦虑。 3、性器期(又称男性生殖器阶段):从3岁到5岁。在此阶段生殖器官变得重要起来,儿童开始发现自己的外生殖器,或是进行性别的分化。这个阶段的负面影响出在成人期的特征是:强烈占有欲、爱出风头和好胜。 4、潜伏期:从6岁到12岁。在此阶段儿童持续对同性别父母认同,个体的超我也透过父母的价值而被增强。基本上,在此时期儿童学习新技巧并发展较好的自我价值感。 5、青春期(又称女性生殖器阶段):12岁以后。这个时期成熟的外生殖器是个体满足的主要来源。 在佛洛依德的理论中,儿童上述阶段的的发展表现了先天与后天的复杂结合,人类生理影响着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许多环境因素(如父母的疏忽或严厉、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确定着各阶段的发展结果。总的来说,生理成熟过程引起快乐的重点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从口腔到肛门到生殖器官),发展阶段中的经历影响着不同个性的最终结果。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同的个体的基本需要和渴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满足或受到挫折;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会体验到不同的愉快和满足,以及不同的痛苦和心理冲突。 佛洛依德强调,为了成功地度过上述心理性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中都要求有最佳程度的满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在一个阶段中得到的满足太多,就会不愿意继续前进;如果得到的满足太少,挫折和焦虑会伤害未来发展。比如,在生命的第一年得到过多的口腔满足会引起对这一阶段的固结。结果是不完全的个性发展,成人之后仍会过度依赖他人,对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摘要: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做法,展现出阅读绘本对于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带来的帮助,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助残活动;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80-02 DOI: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e713153007.html,ki.issn1673-9132.2017.32.114 一、案例背景 孤残儿童是特殊群体,无依无靠、无人抚养,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活需要、替代性养护的需要、教育和医疗需要等等。孤残婴幼儿以保育为主,同时开展学龄前教育。对孤残儿童中的健全儿童实行养与教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自己开班上课,无条件的送到附近学校走读;对肢体残缺但智力发育健全者,实行养、治、教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给予康复治疗,使其能自理生活,另一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对痴呆儿童,侧重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

虽然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成长性需求(包括学习知识及能力培养)和情感性需求,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应为其提供支持性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与成长需要。 二、实施过程 社会工作者根据孤残儿童的情况选取了《大声回答“哎”》《你好》《好朋友》《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尿床了》《谁哭了》《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八本绘本,安排活动。将孤残儿童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 第一次绘本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采用介绍名字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方式点名和每个儿童打招呼,互相问好。在点名时,儿童要回答“哎”,引出第一本绘本故事。此次活动中有的儿童表现很活跃,有的儿童融入活动很慢,始终进入不了状态。由于是第一次见面,社会工作者应当把建立关系的环节做充分些,相处时间长些,当儿童和社会工作者熟悉后,再进入正式环节,这样更容易使儿童进入状态,听课的效果会好一些。 为更好地引导每一名儿童听懂故事,社会工作者还为每一个儿童准备了小玩偶,以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做相应的情景表演。每一名儿童都被故事深深吸引,拿自己的小玩偶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互动性非常强。

儿童社工个案

小玲小的时候为躲避学校的考试而离家出走,一直在街上流浪,后来被一家救助站收留。由于小玲能够提供的线索太少,无法找到其家人,经过正规的手续后,小玲被现在的养父母领养。 小玲的养父母是市场里的商贩,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领养了小玲后对她很不好,经常打骂她,每天让她干很多的活,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拿她出气。只有年迈的奶奶疼爱小玲,经常偷偷给她吃的东西。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小玲的了解,感觉小玲总是不相信别人,也不爱与人交流,平时比较贪玩,不喜欢学习。 【问题】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结合案例,简述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工作来帮助小玲? 【问题解析】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 (1)小玲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对人比较防备,不愿透露关于家庭方面的信息。 (2)小玲比较顽皮、贪玩,不喜欢学习,缺少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 (3)小玲的养父母对她不好,经常打骂她,使小玲和他们的感情不深,沟通更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小玲缺少家庭的关爱。 2.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主要有: (1)家庭。最早的社会化发生在家庭中,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家的概念十分强烈。而在社会中,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历史上,一个人出身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在此后一生中的社会位置,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位置不是通过继承获得的。但是一个人出身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熏陶,使其今后的生活中,很难退去其家庭的印迹。 (2)学校。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作用甚至会超越家庭。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是其接受的第一种正式过程。学生们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在考试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竞争。另外,还在很多其他方面获得经验,如原本顽皮的儿童被要求在课堂上保持安静,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生守则。在学校里老师是权威的代表,学生们必须对他们的指令做出回应。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 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 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 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 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 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 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 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的去世对于阿聪而言,不会对物资生活带来影响。然而,阿聪表达了另一个担忧一一“老母也死了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很孤单无助,到时候中心和社工还在不在,会不会陪自己,还会不会让自己参加活动……”社工帮阿聪分析其目前和将来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来源、社会交往、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等,以消除他的顾虑和不安,阿聪听完后咯咯笑“知道了”。 如今,阿聪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工作日准时出席工疗站,每天不忘来中心坐坐,继续将他无尽的欢声笑语传递给身边的人 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儿童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个案基本资料 此社会工作个案由居委转介。转介时此社会工作个案家庭的女儿已去世一个多月,家庭的父母仍旧陷入悲痛中,居委对此向社会工作者机构作了转介。 此家庭社会工作个案包括两位案主,具体的情况如下:

儿童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1: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1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1.1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1)儿童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指未成年的人类。在有的国家将人在性成熟以前均称为儿童。①儿童概念的表述1989年11月20日在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在我国的实际工作中,多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 ②儿童概念的内涵演化包括:a.儿童是人的生命中一个特定阶段;b.儿童是作为人生的初始期而受到关注的;C.儿童是人特别需要保护和关爱的阶段。 (2)儿童的界定 ①生理年龄无论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18岁,还是我国所使用的14岁标准,这些对儿童界定的方法,均是以其生理上生命存续的时间为依据来辨识儿童的身份。②心智年龄在特殊因素的作用下,心智年龄和生理年龄会产生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在公共政策等层面很难体现,但其决定了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3)儿童的特点 ①生理特点 a.成长性。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也都处于成长之中,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 b.基础性。儿童的成长为其今后的成年打下基础,并可能由于童年的某些经历,造成其成年后的问题。 ②心理特点 a.发展性。儿童的心理与其生理一样处于发展期,人格基本成形,认识和社会化还处于雏形。 b.依恋性。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 c.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 ③行为特点 a.探索性。由于儿童是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岂有很多行为,表现出探索的性质,其过程和结果,也是增加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b.模仿性。通过这种模仿性,人们可以采取控制示范行为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1.2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儿童生存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其要获得足够的物质以满足生命延续和身心成长方面,还表现为这些需要的满足,不能依靠其个体实现,必须由其家庭或者社会来满足。有时需要社会政策层面介入帮助,亦可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2)爱的需要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够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具体实务中,有一部分就是要重构对儿童爱的供给,或者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爱的代偿机制。 (3)学习的需要儿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使其今后成年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和家庭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 (4)游戏的需要儿童需要游戏,这是由其天性决定的。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认识了解社会。当前由于游戏治疗的放松性和疗养作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类社会群体的社会工作直接实务中,但这还是有别于儿童对快乐的自然而然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角色,掌握道德规范。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的社会化,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个体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儿童群体的整体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既要保护儿童使他们获得健康成长,又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儿童社会工作既要努力通过合适的途径去增进社会对儿童的保护,还要教育引导儿童学会自我保护,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1.3儿童的成长与面临的问题 儿童成长各阶段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见表2 1。 表2.1儿童成长各阶殷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3.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内容分析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强调助人是一种过程;综合的理论取向;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三方面因素: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方案设计题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和分析 2.方案设计:根据XXX要求,现拟订XXX方案如下: (1)方案目标: (2)方案实施策略: 1、结案 2、预估 3、计划 4、介入 5、评估 6、结案 7、跟进服务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力度、解决危机。 (4)方案评估: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第三章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指引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儿童的问题:环境对儿童的伤害、儿童发展障碍 儿童的需要: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获得良好家庭生活得需要、满足学习的需要、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 儿童社会工作方法:儿童个案工作方法、儿童小组工作方法、儿童社区工作方法。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指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得专业活动。一般分为微观(个人)、中观(家庭和小组)、宏观(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三个层面。 青少年的问题: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网络成瘾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矛盾问题、亲子关系失衡问题、失学失业问题、其他方面问题(青少年道德品格方面的问题、生活方式方面的问题、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问题) 青少年的需要: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期望,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自食其力,追求经济独立,对未来生涯做准备,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努力表现负责人的行为和追求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思想道德品格辅导、心理及认知辅导、生涯规划、就学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行为偏差及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服务、弱势青少年权益保障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青少年个案工作方法、青少年小组工作方法、青少年社区工作方法。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既包括那些空巢(独居)、残疾、困难和高龄老人,也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 老年人的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 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 2、家庭情况: 父亲53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年与小自己22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99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爷爷奶奶已经过示,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 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教差。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暑脱班的正常进行。 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 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

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1)目标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2)特点①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③在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④坚持过程的系统性,从各个方面去分析整理儿童问题产生的环境原因及儿童自身的主观原因;⑤工作具有扩展性等。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儿童改变不良行为,辅导儿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3)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的两种主要形式源:考试资料网一种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这种谈话式的个案工作一般随意性较大,专业技术的运用也不明显,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另一种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例如,医疗机构、热线电话、专业课程等。 2.儿童小组工作(1)定义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团体(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儿童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实现儿童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功能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儿童健康发展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3)要素与特点儿童小组工作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儿童小组工作对象,儿童小组工作以识别、区分儿童群体的状况,促进儿童群体的正面发展,运用群体力量促进儿童个体行为的矫治和社会性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儿童与群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为工作的重点。特点:①团体(小组)内外儿童间的沟通和互动;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③儿童小组工作者的重要角色;④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小组)。 1.儿童社区工作(1)定义与内涵儿童社区工作以调动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引导儿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对象,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儿童,促进社区健全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内涵:①从直接的物质性建设目标入手介入社区;②从非物质的、教育性服务入手介入社区; ③从社区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④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力量入手介入社区;⑤从建设社区相关社会舆论入手介入社区;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方式 1.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1)家庭支持性服务最主要的是家庭补助。家庭补助主要是为贫困或单亲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以使儿童能够享受家庭的温暖。另外还有其他辅助性服务,家庭服务通过协助治疗父母亲,增进其亲子功能以服务儿童。家庭服务机构及儿童辅导机构是儿童家庭服务的主要支持性机构。(2)家庭寄养即儿童的亲生父母仍有监护权,而保护权则转向寄养家庭。寄养有三个特点:①在家庭内提供照顾;②非机构的替代照顾;③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寄养,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寄养家庭有收容之家、免费寄养家庭、工作式寄养家庭、受津贴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分。这些寄养家庭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家庭寄养的安置过程包括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五个步骤。(3)收养以收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为标准,可将收养服务分为亲属收养与非亲属收养(机构安置、独立安置)两类。在有社会福利组织介入的情况下,收养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及会谈、家庭访视、配对、试养安置、正式收养、结案、追踪诸项。 2.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1)儿童福利院的种类及建设原则儿童福利院是儿童服务的主要社会福利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孤儿及由于各种原因必须从家庭中移出的儿童。福利院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家庭模式和团体模式两种,前者指一群年龄大小家庭的模式;后者则是由一群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儿童居住在一起,一切生活起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题一 小涛,16岁,某职校学生。不久前与母亲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双腿截肢。截肢后的小涛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与父母关系日渐疏远。职校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小涛返校读书,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针对小涛残状况的特殊安排迟迟没有落实,因此,小涛至今没有返校。母亲感到十分自责,对小涛的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希望能够“赎罪”。父亲因为唯一的儿子成了残疾人,认为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小涛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十分焦虑,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决定介入。 问题: 1.本案例中的小涛有哪些服务需求? 2.依据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教育康复模式,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应开展哪些工作? 答案要点 1.案例中的小涛有如下需求: (1)康复的需求,小涛因为意外变为残疾人,双腿截肢,行动不便,生活很难适应,社工应联系相关的康复机构协助小涛进行康复治疗,尽可能恢复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关爱与尊重的需求,针对小涛的自卑和绝望,社工应运用个案工作的相关技巧与小涛建立好专业关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 (3)受教育的需求,小涛目前还是一名学校的学生,他希望在学校接受教育和与同学相处,所以社工协助学校落实小涛入学问题,让他尽快重返校园,恢复正常的生活。 2. 社会工作者应该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入手,与学校、家庭、社会人士配合,一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全面介入工作过程: (1)微观层面,针对小涛自身系统,通过个案工作协助小明尽快走出心理阴影,训练生活技能,恢复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2)中观层面,一是对于小涛的父母,社会工作者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已经残疾的小涛,改变小涛母亲有负罪感,过分自责,以至于对小涛过分溺爱、关照等不正常的情况;改变小涛父亲认为自己“倒霉”的看法,使他们树立起对小涛康复和发展的信心,从而对小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 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P8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 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 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 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P12 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P14 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P21 2、助人过程特征:⑴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⑵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⑶是不对称互动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P22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P23 4、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经过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P29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理论、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P44- 2、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⑴说服⑵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⑶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⑷控制和指导当事人⑸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⑹为当时人承担责任⑺预先决定结论⑻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P50 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原材料: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⑵中国古代社会工作世间的价值观念⑶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P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