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骨折钉钢板 拆除时发现螺钉断裂

少女骨折钉钢板 拆除时发现螺钉断裂
少女骨折钉钢板 拆除时发现螺钉断裂

少女骨折钉钢板拆除时发现螺钉断裂

--> 福州晚报讯两年前一次车祸中,长乐少女阿容(化名)右内外踝骨折,在长乐市中医院治疗,固定了钢板。阿容休学了8个多月才恢复上课,今年2月2日,阿容在长乐市中医院拍摄X光片,为拆除钢板的手术做准备。当片子拿出来时,阿容和家人一看就懵了——固定钢板的螺丝钉断裂了。

“在孩子身上出现这种意外情况,我觉得难以接受。”阿容的父亲李先生对记者说。

昨日上午,福州晚报记者从李先生提供的X光片上看到,断裂在阿容体内的螺丝钉十分明显。拆不拆钢板?当时李先生一时无法决定。他咨询了其他骨科医生后得知,如果把断裂的螺丝钉拿出来,将让阿容面临再次创伤以及长时间休养的后果。“孩子读初三了,之前已经耽误了大半年,如果再长时间休学,对她的学习十分不利。再加上取螺丝钉时要让孩子承受肉体创伤的痛苦,我们只好同意先拆下钢板。”李先生说。

李先生说,这颗螺丝钉是阿容体内的后患,会不会影响她以后的生活?

如今,阿容走路依然有些不便。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长乐市中医院。该院骨科的林主任称,医生对阿容进行右内外踝骨折后的治疗都严格遵守相关医疗规定。该院医务科马科长说,在进行固定钢板的手术之前,院方已告知家长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其中包括固定钢板的螺丝钉断裂,当时阿容的家长签字同意手术。

林主任说,发现螺丝钉断裂意外,院方建议阿容的家长先咨询相关医学专家,权衡之后,再决定手术与否。最终,阿容的家长同意进行手术,断裂的螺丝钉留在阿容体内。

长乐市中医院院长助理郑先生告诉记者,双方都不愿意看到阿容出现这样的意外,但即使是国内外先进的骨科治疗医院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马科长说,如果阿容的家长愿意在该院取出螺丝钉,院方将免费进行手术。

螺钉防锈处理

螺钉防锈处理 , 镀铬螺钉:镀铬(确切讲,应该是称防护——装饰性镀铬),外表光亮、耐磨擦性能较好,防锈能力不如镀锌,优于氧化。主要用于有较高装饰要求的场合使用。/ J2 r. L; y7 K- p+ P2 e7 U9 H 镀锌螺钉:镀锌是钢铁零件的主要防锈镀层。为了提高镀锌后的防护性能,镀锌后都要经过钝化处理。钝化主要又分白色钝化和彩色钝化,白色钝化后外观呈银白色 (俗称白钝)或略带淡兰色(俗称兰钝),光亮,具有较好的装饰外观,但不能持久保持。白色钝化和淡兰色钝化主要用于,日用五金、建筑五金、民用紧固件等低值产品的防护装饰。彩色钝化外观呈彩虹色,其防护能力比白色钝化和淡兰色钝化高得多,主要用于无特殊装饰要求,但防锈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军品螺钉都采用镀锌彩色钝化而不用镀锌白色或淡兰色钝化。 , [4 B+ j5 g; g$ z 氧化螺钉:氧化是在钢铁螺钉表面行成一薄层氧化膜,外观呈黑色,故称发黑,较早称发兰。螺钉氧化后尺寸可基本不变,且不会出现氢脆,加工成本也较低。但防锈能力较差,为提高其防锈能力,氧化后都要经过浸油处理。氧化螺钉主要用于使用环境较好或要求黑色装饰的场合,如光学仪器、枪械上的螺钉大都采用氧化处理。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 d3 k+ F' R1 | Z9 ?+ L9 [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

植入患者体内的钢板断裂,医院的赔偿责任

植入患者体内的钢板断裂,医院的赔偿责任 案例: 陈某于2011年12月28日因摔伤致左上臂肿痛、畸形就诊于A 医院处,诊断其为左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全身多发性外伤,行切复内固定术+人工骨折植入术。病例显示:A医院为陈某左侧肱骨干骨折使用的金属接骨板为无锡市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8孔。陈某于2012年1月14日出院,复查X线片示左肱骨骨折术后,对位对线良好。病例记载“术后两月之间复查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后一直未予复查”。2013年6月12日陈某因“左侧肱骨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6月13日X线片提示左肱骨中段陈旧性骨折,内固定10孔钢板在位,钢板断裂,左肱骨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2013年6月28日,陈某出院,共计花费医疗费31083.05元。 2014年5月22日,安徽某司法鉴定所作出医学鉴定意见:患者陈某左肱骨骨折内固定钢板断裂,与A医院医疗行为有关,为患者陈某使用内固定钢板无合格证,使用医疗器械存在缺陷,A医院医疗行为违法相关规定,存在医疗过错;2015年1月28日,经某司法鉴定中心重新鉴定,作出医学鉴定意见:难以排除A医院在为陈某的诊疗过程中,采用内固定不确切,未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履行注意义务不充分,未尽到与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其诊疗行为存在过错。该诊疗过程行为与陈某左侧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的损

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参与度建议在56%—70%之间为宜;A医院的病例记载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过错。2015年6月10日,经鉴定:被鉴定人陈某因摔伤致左肱骨中段骨折,现遗有左肩、左肘关节活动受限,造成左上肢功能丧失程度达百分之十以上,属X(十)级伤残。 律师分析: A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自身诊疗行为没有过错,还要证明其提供的医疗器械不存在质量缺陷。而是否属于缺陷产品,不仅取决于产品是否符号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强制性规定,还要看是否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危险。本案中,A医院提供的钢板在植入陈某体内发生断裂,使用期限远未达到A医院医院在出院遗嘱上载明的时间,且A医院提供的钢板合格证标明的是八孔而植入陈某体内的钢板是十孔,两者不符,A医院显然存在过错。作为植入患者体内的钢板,其质量要求远要高于其他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 A医院未提供因陈某自己过错而造成钢板断裂的相关证据,应视为其提供的钢板质量存在质量缺陷,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医学鉴定意见书认定:A医院诊疗过错行为与陈某左侧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内固定断裂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参与度建议在56%—70%之间为宜。根据鉴定意见及本案查明的事实,法院可以酌定医疗过错行为与陈某损害后果之参与度。并计算陈某因医疗损害的各项损失,根据确定的医疗过错行为与陈某损害后果之参与度,判定

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分析

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问题 调查发现体力劳动者内固定的折断率远高于脑力劳动者,钢板断裂的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3-5个月。经查阅及总结文献,主要原因如下: 1.骨折的不稳定是造成钢板断裂的主要客观因素,当骨折不稳定,使应由骨质自身承载的负荷更多地由钢板负担,终究导致钢板断裂。 2.过早的用力和负重以及不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钢板断裂的主观因素。例如:股骨干骨折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15周,所以三个月内应避免完全负重;如锁骨骨折术后早期应悬吊患侧肢体,禁止患侧侧卧,防止用患侧的手臂用力提物、支撑、用力等。 3.术前适应症把握不准,钢板选择不当:①所选钢板长度不够,导致钢板力臂不足而断裂,长度要达到骨折处骨干直径的4-5倍,但对于长斜形或粉碎性骨折,主要看钢板有效螺钉数。②钢板宽度和厚度不够,或者不适宜钢板固定。 4.术中操作不当,手术技巧不足;其又包括①骨折解剖复位不当,如骨折复位不当或钢板对侧皮质缺损时骨折处骨质无法承担连接作用,钢板将承受骨骼上的全部负荷,并成为支点。骨缺损尽量一期植骨。②术中钢板放置不当。钢板未放置在张力侧或者钢板的中心未放置在骨折线上。还有术中将钢板反复塑形,使钢板机械性能改变,强度下降或者螺钉过少,螺钉的把持力不够。③骨膜剥离过多,损伤局部血运,影响骨痂生长,手术时间过长或者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导致急慢性感染。 5、金属材质不同,发生电解反应,加速钢板的疲劳或者钢板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钢板断裂的预防

1.要掌握好手术指针、适应症、禁忌症,做该做的手术不要做想做的手术。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生理心理状况,社会经济能力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院的设备条件等综合情况,对患者高度负责精神,适当决定,不生搬硬套。 2.做好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计划和讨论,对于手术方案要有周密的考虑,对于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很好的应对措施。完善术前必要的检查,认真阅读X 线片,CT等检查,选择最好的内固定方式,准备一种或多种内固定材料,对疑难手术要做好科内或院内讨论。 3.术前要准备充分,如做好术前用药、输血准备,对麻醉科、手术室有特殊要求的需提前告知。做好术前签字和沟通,对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案,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等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做好术前沟通,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4.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技巧,术前认真复习解剖,熟悉手术入路。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骨科医师不能成为手术匠,要成为真正的骨科医师。 5.做好术后管理:早期管理:a、针对手术中固定的稳定程度,是否加用外固定;b、根据手术的情况直到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出院的管理:a、出院时要填写好钢板内固定注意事项协议书;b、定期回访,督促病人按时来院复诊,对骨折愈合较慢以及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要及时干预处理,避免纠纷。高度重视术后复查,并填写随访登记本,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切不能养成手术做完就“一劳永逸”的麻痹思想。要告知患者至少每月复诊1次,让医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同时摄片复查,了解骨折的愈合速度及有无钢板失效的迹象。如术后4个月仍无骨痂出现,或骨痂折断,或骨折端钢板下螺钉道有骨质吸收现象,应给予外保护,以后如骨吸收不改善,应再次手术植骨或更换固定方法,

长骨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问题及其对策

长骨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问题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16-06-23T10:08:39.5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金文学 [导读] 分析长骨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甘肃省康泰医院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目的:分析长骨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年5月来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00例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导致钢板断裂的原因。结果:3例患者发生锁定钢板断裂,1例由过早负重引起,1例患者拄拐行走中突感疼痛,经检查发现锁定钢板断裂;1例为拄拐行走摔倒直接导致锁定钢板断裂。置入锁定钢板过程中,未确认适应症,未选择合理的锁定钢板和螺钉,手术操作缺乏经验,均可能导致术后锁定钢板断裂。结论:在置入锁定钢板过程中,术者应规范操作,动作应轻柔,选择长钢板,减少螺钉使用,总结临床经验,方可有效避免长骨骨折患者术后锁定钢板断裂。 【关键词】长骨骨折术;锁定钢板断裂;对策 锁定钢板广泛应用于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提升了高能量创伤患者的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然而,近年来在诸多报道中显示,术后锁定钢板断裂问题层出不穷,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1]。术后锁定钢板断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破裂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特选取2014年5月-2015年年5月来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00例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长骨骨折术后锁定钢板断裂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年5月来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00例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35.8±11.2)岁;骨折类型:18例为肱骨骨折,30例为胫腓骨骨折,24例为股骨干骨折,28例为股骨干骺端骨折;致伤原因:71为交通事故致伤,26例为跌落致伤,3例为陈旧性骨折。 1.2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如下:(1)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有无合并症,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了解患者对的致伤原因以及致伤部位;(2)术前检查:术前采取血常规检查,确认血性,并观察患者的初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水平以及离子等指标,若患者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应立即采取心脏彩超检查,确认心脏功能状况,同时对血压进行监测,必要时应邀请相关科室主治医生一同会诊;若患者耐手术能力较弱,应采取内科治疗,改善患者的耐受能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此外,若患者有贫血、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现象,立即予以纠正;抗生素在手术前1天开始使用,确保手术时,患者机体内血药浓度达到最大值,以免感染产生;依据患者的血性,提前做好备血工作;若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应给予伤口清创包扎,随机送急诊治疗;(3)麻醉。麻醉的选择,一方面应参考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另一方面应与麻醉师进行协商,确认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本次研究中,全麻47例,腰硬联合麻醉53例;(4)手术治疗:给予长骨骨干骨折患者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消毒铺巾,选择合理体位卧床,以纵向的角度行切骨折处中心位置,确保骨折端充分暴露,清除血肿;若发现软组织附着,注意保护血运,牵引骨折块并复位,选择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处理;骨膜处采用相应长度扼锁定钢板贴附并定位,将一枚普通螺钉插入骨干一端,确保钢板贴附骨干,滑动加压孔调整钢板位置,然后安装锁定套筒,并置入自攻锁定螺钉;?干骺端骨折患者,首先采取撬拨复位处理,并平整关节面,选择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处理,通过C型臂透视确认对位对线是否良好,确认无误,随即行植骨处理,置入解剖型锁定钢板;?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接受牵引复位后,在股骨大转子位置置入钢板,在大转子上扣钢板近端,确保钢板两端贴附股骨,然后在远端一孔行3枚转子部主锁定,置入锁定套筒和一枚引导针,通过正位透视确认引导针位于股骨颈内,并贴附股骨颈下缘皮质,通过侧位透视确认螺钉处于正中位置,随之于近端2钉孔位置置入引导针,采用锁定螺钉更换3枚引导针,然后在远端置入其他螺钉,最后缝合切口[2]。 2 结果 经随访可知,骨痂产生明显者97例,骨性愈合良好,优良率为97.0%;锁定钢板断裂者3例(3.0%)。3例锁定钢板断裂患者中,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2例,分别为左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和右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胫腓骨粉碎性骨折1例。详情如表1所示。 锁定钢板断裂原因:3例患者均于出院后发生锁定钢板断裂,其中,1例患者骨折未完全愈合,便开始负重训练,导致锁定钢板断裂;1例患者出院2月后,拄拐行走过程中,患肢有疼痛感,几天后因疼痛感强烈无法行走,送医后出现锁定钢板断裂;1例患者出院1月后,拄拐行走过程中摔倒,导致锁定钢板断裂。置入锁定钢板过程中,未确认适应症,未选择合理的锁定钢板和螺钉,手术操作缺乏经验,均可能导致术后锁定钢板断裂。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长骨骨折患者术后置入锁定钢板,97例患者骨性愈合良好,3例患者出现锁定钢板断裂现象,给患者的健康恢复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身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为此,找出导致锁定钢板断裂的原因,是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降低锁定钢板断裂的发生率。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主要与术者的操作不当有关,为此,特作出如下预防对策:(1)术者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以免破坏骨折端血运,同时需维持钢板与骨皮质的合理距离;(2)在操作中,尽量选择较长的钢板,减少螺钉使用,相应的钢板为主与骨折部位匹配,并且钢板上3-4个孔不得使用螺钉进行固定处理,建议选择锁定帽进行锁定处理;(3)在长骨骨干张立侧安放接骨板;(4)尽量将锁定钉伸及对侧骨皮质;针对闭合性骨折伴骨缺损患者,建议采取一期植骨处理;另外,手术结束后,应给予一定术后管理,嘱咐患

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技巧整理

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技巧 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有多种解剖型的锁定钢板系统应用于临床。这些内固定物为为一些复杂的骨折类型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尤其对于一些伴有骨质疏松的骨折。来自麻省总医院的Jupiter教授等曾在JBJS上发表系列文章介绍了他们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研究结果以及相关的手术技巧。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特殊骨折块的内固定技术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 手术技巧 以尺桡骨远端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特征为基础提出的三柱理论,是2.4mm钢板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的基础。三柱的划分如图1所示。 图1 尺桡骨远端的三柱理论。 桡侧柱为桡骨远端外侧半,包括舟骨窝和桡骨茎突,对于桡侧的腕骨具有支撑作用,一些稳定腕关节的韧带也起自于此。

中柱为桡骨远端的内侧半,包括关节面的月状窝(与月骨相关节)和乙状切迹(与尺骨远端相关节)。通常情况下负荷,来自月骨的负荷经由月骨窝传递到桡骨。 尺侧柱包括尺骨远端、三角纤维软骨和下尺桡关节,承载来自尺侧腕骨以及下尺桡关节的负荷,具有稳定作用。 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术中C臂X线成像必不可少。手术开始之前至少30分钟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使用气压止血带减少出血。 掌侧钢板固定 对大多数骨折而言,都可应用掌侧入路,在桡侧腕屈肌和桡动脉之间进行显露。识别并牵开拇长屈肌后,可看到深面的旋前方肌,“L”型分离掀起。对于较为复杂的骨折,为了便于骨折复位,可进一步松解肱桡肌腱。 在桡腕关节中插入一枚克氏针,这有助于确定桡骨最远端的界限。如果存在关节边缘的小骨折块,可将掌侧2.4mm钢板放置在桡骨远端关节边缘进行固定。换句话说,月骨关节面的小骨折块可用2.4mm“L”或“T”型钢板进行支撑,如图2。 图2 复杂的掌侧关节内骨折,应用两块“L”型钢板进行支撑。 对于背侧移位的关节外骨折,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是很有帮助的。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临时复位骨折,确定骨折端没有软组织嵌入。第二,对于没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可通过钢板辅助骨折复位:先在掌侧解剖型钢板的远端置入锁定螺钉,将其与移位的远骨折段固定在一起,然后在钢板的辅助下将远近骨折段复位,最后再在近端置入其他螺钉(图3)。

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

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 骨折手术有时候需要用钢板来固定,对于骨折患者来说,考虑骨折手术钢板的安全性是必须的,有些朋友会发生钢板断裂的情况,那么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这些知识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 骨折以后出现骨折移位,如果不稳定骨折断端,就有骨折再移位的趋势、需要固定维持断端位置。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物起连接、稳定骨折断端作用。目的是早期活动,预防肢体不动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关节僵硬、废用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 稳定骨折断端的方法很多,石膏、支具等外固定有固定不确实的缺点,也就是说骨折可能再移位。 钢板的作用是连接骨折断端、稳定骨折断端、允许肢体在非

负重条件下运动,也就是说早期肢体运动时力的传导是靠钢板传递的;内固定物是刚体,再硬的刚体也有疲劳断裂的时候,就像小时候,家里没有钳子,想把钢丝折断的方法就是反复的折弯钢丝。 既然钢板会断裂为什么还用钢板固定呢? 原因是骨折经过固定以后会逐渐愈合、产生骨痂,肢体力的传导逐渐由早期的经内固定物传导、逐渐过渡到内固定物和骨痂共同传导、最后只通过骨骼传导,这时钢板就没有力传导的作用了。所以留在体内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骨折手术钢板需要取出来吗?这些内置物在置入体内以前 均经过生物相容性的检测,也就是说,可以留在体内终生不取;如果取出内固定物,就需要手术,其实取出的过程和置入的过程一样,也是一次创伤。这样看来就没有必要经历这次损伤。 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取出来呢?钢板有些固定的位置位于

皮下,刺激皮肤引起疼痛;接近神经干,刺激神经;有些人还有金属过敏。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不舒适的感觉,而且有些不舒适与内植物无关,是和创伤有关,也就是说即使取出内植物,这种不舒适还是存在的。 以上就是关于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这个问题已经找到答案了。其实当钢板断裂时,骨折处已经早就愈合了。因此,钢板断裂也没什么关系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想要了解骨折手术钢板为什么会断裂的朋友有所帮助。

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

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4例后踝骨折患者,给予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对选取的患者进行为其5~15个月随访观察,34例患者中,优30例,良4例。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骨折固定复位效果良好,患者后踝骨折恢复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标签: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开放手术 踝骨骨折为一种常见的骨折,多发人群为年轻患者,主要发病是因外伤或病理原因而导致骨质部分受到影响或出现完全断裂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脚踝畸形、青紫、疼痛以及肿胀。为研究有效治疗后踝骨骨折的方法,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4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34例后踝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34例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年龄为(37±1.2)岁,骨折发生时间为1~13h。致伤原因:扭伤7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10例,车祸伤9例。其中2例患者因内踝处受到严重的挤压而导致患者的软组织受损,在治疗1个月后可见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良好,其余28例患者均于伤后3d接受手术治疗。 1.2方法给予闭合性患者,术前先给予患者CT、三维重建方法对后踝骨骨折块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偏向胫骨外侧或内侧的患者,做合适的手术切口。根据踝关节解剖结构以及患者受伤机制特点,多于腓骨后侧切口处做手术切口,从后踝-外踝-内踝的手术治疗方法,连续给予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取俯卧体位,患肢驱血后在大腿根部采用气囊止血带实施止血治疗。首先固定后踝对患者骨折实施复位,沿腓骨远端对患者实施纵切口手术治疗,将腓骨长短肌显露后,将肌鞘切开后,向外侧对腓骨肌实施牵拉。从脾肌与腓骨长短肌处实施钝性分离,将胫骨远端后侧骨膜切开后,将后踝折块或胫骨远端后侧完全显露出,并做好骨折块之间的组织以及凝血块清理工作。选择一个适合的腓骨远端异形板实施固定,先在骨折端近侧的胫骨处合适位置放置放置钢板,保证钢板活动范围适度。复位后拧紧螺钉,并采用钢板对骨折块实施复位固定,并根据骨折快的形态以及大小将于钢板远端拧紧螺钉孔,实施复位,在近端采用1~2枚螺钉进行固定,完成后踝骨折复位手术。若骨折块偏内侧,可与踝关节后内侧做出一个切口,之后逐层深入,做好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的保护工作,显露出后踝骨折块胫骨下段后侧,按照之前的方法实施骨折复位。在切口深筋膜下对内踝骨处实施分离,并采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并在外踝处对患者实施纵切口。在直视下对患者实施外踝骨复位。 1.3术后处理所选取的患者手术后均不接受外固定,其中2例患者因内踝骨外露后皮瓣出现转位,为有效保证皮瓣的正常供血,开始引导患者适当进行功能

螺栓的氢脆断裂分析

螺栓的氢脆断裂 氢脆断裂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氢蚀断裂、白点断裂、氢化物致脆断裂和氢致延滞断裂。螺钉氢脆断裂通常特指是氢致延滞断裂:氢原子侵入螺钉的基体材料,螺钉拧紧后,即螺钉沿轴线承受一定静载荷(拉伸应力),经过一段时间,突然发生脆性断裂。螺钉氢脆断裂是常见的螺钉失效模式。 螺钉氢脆断裂通常发生于经过热处理和电镀处理的高强度普通螺纹螺钉和表面硬度较高的自攻螺纹螺钉,大多发生在螺钉头与螺杆或光杆与螺纹交接的部位。螺钉氢脆断裂一般在螺钉组装后48小时内发生。 判定螺钉断裂是否为氢脆断裂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断口形貌。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宏观观察:螺钉氢脆断裂断口与最大正应力方向基本垂直,断口平齐,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断面明显可分成裂纹源区和裂纹扩展区两个区域,裂纹源区呈结晶颗粒状,颜色呈暗灰色,裂纹源区从螺纹的根部开始,沿着螺纹旋转的方向开裂;裂纹扩展区颜色呈银灰色,可见放射状条纹,条纹收敛于裂纹源区。用扫描电镜或电子显微镜微观观察:裂纹源区呈沿晶断裂(晶界间存在微裂纹)形貌,并存在沿晶二次裂纹,晶粒轮廓鲜明,呈冰糖状,晶粒表面存在大量的鸡爪痕,裂纹扩展区主要呈准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穿

晶断裂,通常沿一定的严格的晶面分离,同时伴随一定的塑性变形痕迹)形貌,部分区域存在韧窝(小凹坑)及沿晶断裂形貌。

螺钉基体材料的氢含量也是判定是否为氢脆断裂的重要依据。氢含量可用氧氮氢分析仪测得,主要是看含氢量相对于合格的螺钉或电镀处理前的螺钉是否有显著增加。碳钢材料允许的氢含量尚无严格的标准,但氢对碳钢材料会造成损害是确定无疑的,含氢量的多寡仅表现为对碳钢材料损伤程度的差别。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骨科手术讲解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这种内固定术多用于长管骨骨折,比较牢靠,临床应用较多。但缺点是切口长,软组织分离和骨膜剥离较广泛,骨折端的血运受损较重,愈合较慢。 [适应症] 1.四肢长管骨骨干横折或短斜折,手法复位、外固定失败或其它原因不能行手法复位、外固定者。 2.全身多发性骨折或一骨多处骨折,全部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处理有困难者,可考虑对1~2处手法复位困难或外固定不易维持对位的骨折,施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3.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需施行手术治疗时(如切骨矫形、骨移植等),多需同时应用钢板作内固定,以恢复骨支架。 4.骨畸形切骨矫正术(如股骨转子下切骨术或股、肱骨髁上切骨术)后,可用预制的成角钢板或加压成角钢板(如髁钢板等)固定。 5.某些长斜形、螺旋形、蝶形粉碎性骨折亦可用加压螺钉及平衡钢板固定,可有效地抵消扭转、剪刀和弯曲应力。 6.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或缺损,为保护移植骨及碎骨片,以防压缩,用支柱钢板固定,可起到架桥作用,保证植骨愈合[图1]。 图1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适应症(1)(2) 图2 钢板的要求 ⑴钢板的横断面呈弧形,孔有斜面 ⑵正确的钢板、螺钉固定 图3 钢板的种类

⑴直形长钢板 ⑵成角钢板 ⑶成角尖形钢板 ⑷转子钢板 ⑸三叉形钢板 ⑹圆孔加压钢板 ⑺自动加压钢板和相应的螺钉头示意图 图4 加压器械 ⑴加压器 ⑵钻头导向器 ⑶活动板手 图5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⑴用骨折固定器暂时保持骨折复位和钢板位置 ⑵测量骨外径,选择螺钉 图6 用加压器行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⑴解剖复位,拧入第一枚加压螺钉,置放钻头导向器钻孔 ⑵安装加压器,用扳手轻轻旋进,使折端纵向加压 ⑶利用导钻在钢板孔中心钻孔,在丝锥套引导下,用丝锥攻纹 ⑷拧入第2、3枚螺钉后,用扳手进一步加压

常见骨折手术过程记录

1、髌骨骨折 1.平卧位 2.常规消毒铺巾。 3.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2、肱骨骨折 手术程序: 1.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 1.麻醉平稳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沿原手术切口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显露桡神经,游离桡神经并牵开保护,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可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物松脱,骨折断端处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有碎骨块,骨折断端错位成角,骨折端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3.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处肉芽组织,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质,打通髓腔,于右髂骨处凿除部分髂骨,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开口并以髓腔锉依次扩髓,打入8×220毫米带锁髓内针主针,针尾穿至平肱骨结节水平。安装瞄准器、压力定位杆,依次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后,拧入远端锁钉1枚,再同理锁入近端锁钉1枚,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以所取髂骨植于骨折断端。 4.术中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固定牢靠。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 5.C臂机下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压 130/70mmHg。 3、外踝骨折 手术程序: 4.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内固定螺丝钉滑丝或断裂致取出困难的处理

内固定螺丝钉滑丝或断裂致取出困难的处理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内固定螺丝钉滑丝或断裂的原因及取出的办法。方法:通过对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随访2-15个月,有2位患者因内固定螺丝钉滑丝,强行取出会发生再次骨折而放弃治疗,其余的17位患者都安全取出内固定螺丝,没有再次骨折情况的发生。结论:对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内固定螺丝钉有锁定稳定钢板和减少血运破坏的优势,但是内固定螺丝钉会出现滑丝和断裂,导致取出有困难,所以在取出时应注意操作规范,减少骨量的丢失,避免术后再次发生骨折。 关键词:内固定螺丝钉;滑丝;断裂;取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AO/ASIF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主要原则就是将螺丝钉固定于接骨板上,为了固定角度的稳定,保护骨膜和减少血运破坏,将带有内固定的螺丝钉(LHS)与接骨板结合成一个固定的整体。笔者通过15个月对19例患者的接骨板,包括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微创固定系统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内固定螺丝钉滑丝或断裂致取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患者19例,年龄18-56岁,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3岁,内固定时间14-42个月,部位:股骨中下段14例,胫骨4例,肱骨中段1例;取钉时间:术后11个月-16个月。 1.2 治疗方法:根据固定骨的粗细,螺丝钉露出部分和钢板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取出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将螺丝钉露出的部分用橡皮筋进行缠绕,在使用老虎钳夹紧后旋出,用此例方法取出了6例。(2)反复进退法:用这种方法取出了3例,该方法就是用螺丝刀旋转螺丝钉进入少许,然后在旋出,反复操作多次直到将螺丝钉完全旋出。(3)把螺丝帽的圆边用什锦锉锉成方形,然后使用老虎钳、微型扳手或者是螺丝刀将螺丝钉旋出,用此例方法取出了3例。(4)将螺丝钉露出的部分用细铁丝绞紧,然后用髓内针器钩住此退出,在用铁锤适当的敲击在进入,反复多次的重复操作,直到取出螺丝钉。用此方法取出了2例。(5)对于骨较细的部位,直接的凿洞取钉会出现骨折的风险若是直接用螺丝刀则又无法取出,所以可以使用4mm碳钢钻头在钢板螺孔旁排列钻孔使其折断,在使用 什锦锉将其取出,用此方法取出了3例。(6)凿洞取钉,是使用乳突凿沿螺丝钉凿去一圈骨皮质,然后轻缓的摇动螺丝钉使其游离后取出,用此方法取出了2例。 2.结果 本组随机随访2-15个月,手术时间0.5-3h。1例股骨远端LISS因采用4枚螺丝钉而发生滑丝,放弃治疗。1例股骨远端解剖板取出后四周伤口愈合,没有发生再次骨折。 3.讨论 在我国的临床治疗中,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至今依然很常见,内固定螺丝钉接骨板固定技术可以再最大限度的保留骨的血运量和固定骨折部位,保持骨折部位的安稳性,而在术后取出发生螺丝钉滑丝或断裂的情况屡见不鲜,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上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 3.1 内固定螺丝钉取出困难的原因:一是因为固定螺丝钉的原理是间接复位,相对比较稳定,而在伤口愈合的时候,骨折的周围会产生大量的骨痂,骨痂长在螺丝钉和接骨板之间,让螺丝钉和接骨板之间没有空隙,加大了之后取出的难度。二是,由于部分的医生对于螺丝钉置入操作不规范,直接使用电钻或者普通螺丝刀旋入,没采用限力改锥,导致螺丝钉与钢板之间因扭力过大而形成冷焊接,对于之后的取出极易放生螺丝钉滑丝和断裂的情况。三是,由于取出的时候操作不当,导致螺丝刀不能与螺帽内六角紧密接触,螺丝帽内壁遭到破坏,而发生滑丝。四是,在骨折不能愈合的情况下,螺丝钉的局部承受力过大,致使钢板与钉帽发

从医源性角度分析下肢骨折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及对策

从医源性角度分析下肢骨折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及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断裂原因及对策,提高对锁定钢板的认识及临床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6例下肢骨折,经内固定术后锁定钢板断裂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锁定钢板断裂与对锁定钢板的认识不足,适应症及钢板、螺钉选择不当,早期负重及功能锻炼不当等,是造成锁定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结论应用者需理解锁定钢板设计理念,熟悉其适应症、使用原则、在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才是锁定钢板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医源性下肢骨折锁定钢板断裂 锁定钢板设计理念是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结合生物学固定(BO)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钢板内固定系统,将其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虽然其在治疗骨折方面有着许多的优势,但其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果使用不当,将会事与愿违,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6例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出现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进对锁定钢板的认识,提高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9岁(24-5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摔伤2例,发生部位:股骨4例,胫骨2例。钢术后板断裂时间距离手术时间1-6个月,平均2-3个月。 1.2治疗方法依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麻醉及体位,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常规手术入路,经肌肉间隙等组织暴露骨折断端,尽量保护骨膜及其血运,清理骨折断端,在直视下复位,复位满意后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放于骨折的张力侧,并以持骨钳临时固定,在锁定钢板钻套的引导下向骨骼钻孔、测深、攻丝、拧入锁定螺钉,手术均在C臂机下完成。 2 结果本组6例,于术后1-6 个月出现患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急诊就诊经X 线片确诊为内固定失败。6例钢板断裂,6例均需二次手术治疗。毕业论文 3 讨论 AO锁定钢板是结合在BO理论基础上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并应用于临床,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认可,并在临床上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是新技术的应用总有一个总结、提高、再认识的过程。笔者认为,本组出现锁定钢板断裂与以下因素有关。 3.1对锁定钢板的认识不足 BO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对长骨以恢复力线和长度为主,不强求解剖对位,最大限度保留骨折的血运,并在坚强的内固定基础上,早期恢复功能[1-2]。锁定钢板的固定原理不像传统加压钢板,后者是依靠钢板与骨皮质之间的摩擦力,此种固定可导致骨质缺血,愈合缓慢;且由于应力遮挡,内置物取出后有再骨折的风险。而锁定钢板是依靠钢板与锁定螺钉的稳定性及螺钉与骨皮质之间的把持力来实现对骨折的固定,且锁定钢板于骨骼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有利于保持骨膜的血运,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早期骨痂形成后可减少锁定钢板的应力,可以避免锁定钢板疲劳断裂。如果按照传统钢板的方法使用锁定钢板,骨折局部的血运仍然会被严重的破坏,容易引起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同样容易导致钢板、螺钉断裂。产生这种错

骨折内固定术后注意事项

涡阳县第五人民医院 骨折内固定术后注意事项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别:术后并不是治疗的结束,是您康复的开端,医生帮您将断裂畸形的骨折矫正好,并用内植物将其固定,以此保护好骨头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术后适当时间积极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功能丧失,也是治疗必不可少的环节,请按医嘱功能锻炼,康复过程是漫长的,一般要6个月到一年的康复时间,有些严重损伤,很难恢复到伤前的运动水平。 内固定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在骨折未愈合前剧烈运动或下地负重,极易发生金属钢板疲劳断裂,导致骨折的再移位。骨折的愈合时间不能一概而论,简单骨折愈合时间需3月左右,复杂粉碎性骨折及老年人骨折愈合时间更是需要3到6个月以上。目前临床上在判断骨折愈合能力,骨折愈合程度,以及预测骨折愈合时间上,除了X线片提供有限的信息外,而无更准确、更有效的方法。所以术后病人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嘱咐,及时复诊,定期复查X线片。 上肢:术后1月、2月、3月、6月及一年各来院复诊摄片,按医嘱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末经医生允许,禁止患 躯干,下肢:术后1月、2月、3月、6月及一年各来院复诊摄片,按医嘱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末经医生允许,禁止患肢下地负重行走,半年内禁止剧烈体力活动(有些特殊复杂骨折,骨折愈合较慢,需要更长时间)。 脊柱骨折:末经医生允许,禁止下地负重行走,否则导致骨折再压缩,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髋部骨折:术后保持患肢中立外展位(足尖向上),禁止内收、内旋及外旋,禁止盘腿,避免侧卧位。 出院后如有伤口红、肿、热、痛及分泌物等,请及时与医生联系,来院复查。 患者或家属意见及签名:主治医师签名:

钢板断裂原因分析

2 断裂原因分析 2.1 未达解剖复位、加压固定骨折治疗的首要原则就是解剖复位、恢复骨结构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坚强固定后,大部分应力仍通过骨传导,内固定物的作用主要是维持骨折的稳定性,而不能依赖其承担所有应力。实验证明,用钢制造的所谓坚强内固定物的强度,与骨骼处于轴向负荷时的强度相似,但钢板在弯曲应力下比骨骼的强度小25倍,在扭转应力下,强度小20倍[1]。骨折解剖复位,骨折端牢固固定后,作用于内固定物上的负荷减少,达到“骨骼应该保护内固定物”的目的。蒋协远[2]认为骨折端2mm间隙,或内侧有骨缺损者,易引起再骨折、钢板断裂。因此,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物所受应力过大是造成术后内固定物断裂的主要原因。预防内固定物折断的首要任务是力求解剖复位,复位时要特别注意固定钢板对侧骨质有无分离或缺损,必要时一期植骨。骨折端加压可产生加压性前负荷及足够的摩擦力,造成骨折的稳定性。加压的实现可通过拉力螺丝钉,加压钢板、钢板预弯及张力带实现。本组2例原股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复位固定后,骨折端间隙大于2mm,且钢板对侧有骨缺损,术后钢板断裂。2例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DHS固定,骨端间隙过大,加之过早负重,术后2.5个月内固定物断裂 2.2功能锻炼不当积极的活动和负重锻炼,能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是有利的。但负重的力度要严格控制,要让病人自己学会并熟练掌握。作者曾设想把部分负重量化,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计算出部分负重的具体数值,如:10kg、20kg、30kg。经过反复训练后,在患者感知这个力量的情况下进行功能锻练。由于条件所限,至今这个设想还不够成熟。本组病例都存在超负荷负重的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病人对内固定手术期望过高,认为做了手术就万事大吉,可以随便活动了。其实内固定手术既不能加速骨折的愈合,又不能承受完全负重所施加的压力。(2)手术三周以后病人往往感觉伤肢情况良好,活动自如,疼痛减轻或消失,便抱有侥幸心理下床负重行走。(3)医生没有向病人讲清楚超负荷负重的危害,没有在患者心目中形成共识,使病人对术后定期复查认识不足,忽略了与医生及时沟通。(4)病人出院后,盲目信任并服用乡村游医的所谓“接骨药”,认为骨折能在短时间内愈合,便放弃了复查,过早下地行走。骨折患者由于固定而引起组织、关节的失用性变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若缺少应力刺激,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和骨痂形成缓慢。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机体功能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骨折治疗的全过程,与复位、固定等共同列为骨折的治疗原则。凡是干扰骨折固定和有碍骨折愈合的活动均为功能锻炼不当。在功能锻炼过程中,肌肉收缩使骨骼产生应力,当张应力与压应力不平衡时,骨骼就会出现弯曲内固定物受到反复弯曲的应力,就会导致疲劳性断裂。本组有1例股骨骨折行内固定物手术后2天即进行屈髋、伸髋活动,3周做被动直腿抬高和扭转活动,4周做主动直腿抬高活动,6周开始练习行走,9周后原骨折处出现疼痛、下肢无力,X线摄片显示内固定物(钢板)断裂、移位。有9例患者在扶双拐练习行走时,由于未掌握要领,步幅过大,摔倒后X线摄片显示内固定物断裂。本组中因功能锻炼不当导致内固定物断裂的35例,占总病例的79.5%。在功能锻炼不当的患者中,早期负重是造成内固定物断裂的重要原因。当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骨折端处于愈合状态时完全负重均为早期负重,负重量大小与患者体重有关。这是由于内固定物并不能加速骨折愈合,仅具有局部固定、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时,原始骨痂成为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欠牢固,因而当伤肢负重、内固定物由承受张力变为承受弯曲应力时极易断裂。本组有4例胫骨骨折行内固定术后未到医院复查,8周后开始负重练习(负重10~15kg),12周后完全负重,13~14周后原骨折处疼痛,X线摄片显示内固定物断裂。本组中因早期负重导致内固定物断裂的15例,占功能锻炼不当导致内固定物断裂病例的42.9%。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原则之一,肢体功能的恢复是骨折治疗的最终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先进的康复设施被引进国内,如CPM机、多动能练习器等。但在应用中有很多的误解。CPM主要是防止发生功能障碍,维护原有活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1-08-22T15:59:06.25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 [导读] 目的:探讨治疗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李国松叶俊强史玉朋代宇林绵辉(深圳龙岗中心医院骨科广东深圳 518116)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39病例均进行清创或内固定物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进行伤口局部持续冲洗或负压吸引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使用抗生素。结果:39例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 23例取出内固定物,余16例保留内固定物,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和伤口顺利愈合。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有肯定的疗效。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感染 The Research of Treatment for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 Fixation with Plates Li Guo-song ,Ye Jun-qiang , Shi Yu-peng et al .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zhen , Shenzhen , 5181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fection after fracture fixation with plates. Methods 39 cases were carried out debridement or fixation removed, all patients was irrigated or partial vacuum suction treatment on wound postoperation and all patients were used antibiotic based on bacterial culture. Results In the all 39 cases of infection after plates internal fixation,23 patients removed internal fixation, other 16 cases reserved internal fixation, the wound and fracture healed after comprehensive surgical treatment. Conclusions Comprehens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infection after plate fix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Key Words】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Infection 【中图分类号】R687.3+2 【文献标识码】B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中经常遇到,病程相当复杂,如治疗不当,将使感染迁延不愈,导致严重的病废。我院自2005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感染病人39例,经过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9例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3~69岁(平均37.1岁)。18例为闭合性骨折术后感染, 21例为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程2周以内18例, 2~10周16例, 10周以上5例, 发生于小腿25例,大腿部7例,前臂4例,上臂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3例,绿脓杆菌3例,铜绿假单孢菌1例,阴沟肠杆菌2例,大肠杆菌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例,致病菌不明1例。 1.2临床表现分三期: 早期感染、延迟感染和晚期感染。2周以内病程者,大部分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和(或)有波动感,分泌物为脓血样和(或)脓性液,内固定物还没有外露没有松动, X线片示骨质无破坏或偶有骨膜反应,我们把这一阶段作为早期感染。2~10周病程者,多表现为中低热或不发热,血白细胞偏高或正常,局部红肿热痛减轻,已经现窦出口流脓,分泌物变稠,有的出现骨质钢板外露, X线片表现不一,有的出现骨膜反应,有的已经出现骨破坏,钉道或针道增宽内固定物松动,术中见骨折端内固定物周围有脓苔、肉芽、瘢痕和少量死骨,此阶段定为延迟感染。10周以上者,有窦口反复流脓排死骨,骨质钢板外露,表现同慢性骨髓炎,内固定物已经完全松动,死骨明显,这阶段定为晚期感染。 1.3治疗方法早期感染病例,彻底清创;延迟感染病例,根据情况保留或取出内固定物,病灶清除;慢性感染病例,完全取出内固定物,同时按慢性骨髓炎方法处理。术后伤口局部负压吸引或持续冲洗,配合抗生素治疗。 2 结果 所有39例伤口及骨折均愈合,经18~36个月随访伤口无继发感染,无继发性骨髓炎。但有以下并发症:①关节功能障碍2例,其中膝关节1例,踝关节1例;②骨折畸形愈合1例,为去除内固定后改石膏外固定的病人;③肌腱粘连1例,为前臂骨折感染病例。 3 讨论 3.1病原学及感染机制分析毒力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常会造成早期感染。造成晚期感染的病原体通常毒力较低,数量较少,如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1]。内植物相关的感染经常是由生长在生物膜内的微生物所致。病原体首先粘附到内植物表面,然后聚集成生物膜[2]。处于自由活动的微生物对抗生素和宿主的防御机制(抗体和巨噬细胞)敏感,而生活在生物膜内的病原体由于生物膜基质的保护则对此耐受。生物膜内代谢物质耗尽及废物的积聚使得病原体生长缓慢甚至进入静止期,较活跃期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受力提高了约1000倍[3]。另外,异体组织的存留机会增加机体的易感性。例如,在几内亚猪上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脓肿的实验中,当皮肤部位没有内植物时与皮下组织内有内植物相比,前者感染剂量低于后者10万倍。部分抗生素可以消灭那些被生物膜保护的静止状态下的微生物。如利福平对葡萄球菌有效,而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有效。 3.2感染的诊断:1、临床与实验室表现: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红、肿、热、痛)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的异常常可直接做出诊断。2、影像学检查:在感染的早期,影像学的作用较小,而感染已经侵及骨骼或干扰愈合。超声检查可确定液体的蓄积(隐匿的脓肿与血肿),可达组织深层,尤其在大腿。X线平片对感染的诊断既不敏感也不特异,在一些感染病例早期可观察到固定物的松动,在平片上尤其注意应注意骨桥是否进行性发展。CT可协助分析死骨的形成及骨坏死的范围。MRI可更好地观察软组织的异常情况,并能提供更为精确的解剖细节[4]。3、微生物学:术前对聚集液体进行穿刺抽吸,术中在不同的感染部位做组织培养,这是诊断导致感染的病原体较为准确的取材方法,取材至少需要3~4处[5]。不建议进行浅表的组织培养,因其敏感性低,并经常容易被其他与感染无关的细菌污染。 3.3感染的治疗如果感染的症状出现较早,并被及时发现,在遵从一些一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治疗常会取得成功。1、手术治疗:清创:是指通过手术切除所有死骨和感染组织,需要对整个感染部位进行广泛暴露,清创一定要彻底。内固定物的取出:只要内固定物能够提供稳定固定,及时有感染和金属异物存留体内,骨折仍可发生愈合[6]。外露的钢板也可暂时留置,待骨桥形成后再予取出。但如果内固定物出现了松动,则应将之取出,改用其他固定方式,如外固定架。软组织覆盖:没有清创就进行软组织覆盖是毫无用处的,可行局部肌瓣、筋膜皮瓣覆盖。如果需二次观察,伤口可保持开放。2、抗生素选择:但病原体不明时,在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就应开始应用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如果内固定物留在体内,抗生素的治疗时间为3个月。如果取出抗生素,治疗时间则为6周。药敏结果出来后按药敏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