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分类法

鼻咽癌的分类法
鼻咽癌的分类法

鼻咽癌的分类法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发病率以广东省最高,有“广东癌”之称。男女病人之比例约为3:1。国内所见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为86岁,各个年龄组都可发病,而大多数在40-60岁之间。

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

1.WHO分类

1978年,WHO将鼻咽癌分为3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1991年修订后的WHO将鼻咽癌分为2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癌(分化型;未分化型)。其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明显的角化证据。前者角化明显,多见于老年人,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后者占鼻咽癌大多数,无明显角化,它们(尤其是未分化型)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非角化癌中,分化型之癌细胞境界清楚,呈多层或铺砌状排列,而未分化型之癌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状,有些则呈梭形。非角化癌(尤其是未分化型)常见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

2.国内分类

国内较权威的分类将鼻咽癌分为:原位癌、浸润癌两大类。而浸润癌则又包括5个亚型:微小浸润癌、鳞状细胞癌(高、中、低分化)、腺癌(高、中、低分化)、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此种分类常被应用于国内病理诊断中。

NPC的形态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①给节型:肿瘤呈结节状或肿块状,是最常见的类型。

②菜花型;肿瘤呈菜花状,血管丰富而易出血。

③溃疡型;肿瘤边缘隆起、中央常坏死。

④粘膜下浸润型;肿瘤向腔内突起,但表面常有正常的粘膜组织覆盖。

治疗鼻咽癌的方法鼻咽癌的病理表现及症状?

【临床表现】

(一)回吸性涕血早期可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早期

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时有时无晚期出血较多可有鼻血

(二)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鼻咽癌发生在鼻咽侧壁侧窝或咽鼓管开口上唇时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状之一

(三)头痛为常见症状占68.6%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究其原因早期病人可能是神经血管反射引起或是对三叉神经第一支末梢神经的刺激所致晚期病人常是肿瘤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累及颅神经所引起

(四)复视由于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复视占6.2%~19%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

(五)面麻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肿瘤侵入海绵窦常引起三叉神经第1支或第2支受损;肿瘤侵入卵圆孔茎突前区三叉神经第3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和颏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面部皮肤麻木占10%~27.9%

(六)鼻塞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肿瘤较小时鼻塞较轻随着肿瘤长大

鼻塞加重多为单侧性鼻塞若肿瘤堵塞双侧后鼻孔可出现双侧性鼻塞

(七)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鼻咽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约为60.3%~86.1%其中半数为双侧性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常为鼻咽癌的首发症状(23.9%~75%)有少数病人鼻咽部检查不能发现原发病灶而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唯一的临床表现这可能与鼻咽癌原发灶很小并向粘膜下层组织内扩展有关

(八)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至茎突后区或舌下神经管使舌下神经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侧伴有病侧舌肌萎缩

(九)眼险下垂眼球固定与动眼神经损害有关视力减退或消失与视神经损害或眶锥侵犯有关

(十)远处转移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约在4.8%~27%之间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同时转移多见

(十一)伴发皮肌炎皮肌炎也可与鼻咽癌伴发故对皮肌炎病人无论有无鼻咽癌的症状均应仔细检查鼻咽部

(十二)停经作为鼻咽癌首发症状甚罕见与鼻咽癌侵入蝶窦和脑垂体有关

除注意以上临床表现外应做如下检查:

(一)前鼻孔镜检查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

(三)纤维鼻咽镜检查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

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四)颈部活检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活检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

(五)细针穿刺抽吸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

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

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

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 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

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作CT扫描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

(八)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

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检查由于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病理改变】

(一)好发部位及大体形态鼻咽癌常发生于鼻咽顶后壁的顶部其次为侧壁发生于前壁及底壁者极为少见鼻咽癌的大体形态分为五种即结节型菜花型粘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二)生长扩散规律鼻咽癌的扩散有其规律性较早期的鼻咽癌局限在鼻咽部

可称之为局限型随着肿瘤的生长癌肿可向邻近的窦腔间隙和颅底直接扩散结节型或菜花型肿瘤可向鼻咽腔内突出而浸润型粘膜下型和溃疡型多在粘膜下层生长癌肿可长入鼻腔口咽部并可扩展到咽旁间隙

翼腭窝或侵入眼眶内癌肿可直接向上方扩展破坏颅底骨和颅神经鼻咽癌的颈部转移是通过淋巴引流系统而远处转移可通过淋巴系统再进入血液循环或癌细胞直接侵及周围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转移至远处脏器

(三)组织学分类

1.原位癌:原位癌这一概念意味着癌细胞尚未冲破基底膜鼻咽原位癌也不例外

在癌灶下一定要有完整的基底膜存在原位癌细胞增生呈花蕾状或钉突状突向上皮下时在癌细胞与其下的粘膜固有层之间仍然有清楚的基底膜将之分隔

鼻咽原位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细胞学的标准其次考虑组织学的排列和结构因此必须从严掌握诊断鼻咽原位癌的细胞学标准即其间变图像务必达到众所公认的程度原位癌细胞较之正常上皮细胞核浆比例增大即其核面积显著增大

2.浸润癌

(1)微小浸润癌:是指基底膜被癌细胞破环但浸润范围未能超过光镜下400倍的一个视野细胞形态较原位癌异型程度明显穿过基底膜呈浸润性生长

(2)鳞状细胞癌:虽然鼻咽癌大多起源于柱状上皮但是大多数鼻咽癌却是鳞状细胞癌

欲诊断鳞状细胞癌切片中必须具备鳞状分化的特征所谓鳞状分化是指:①角化珠;②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角化;③细胞间桥;④癌细胞巢中细胞的排列层次似鳞状上皮细胞并不呈合体细胞样根据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鼻咽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级

①高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大部分癌组织中可见细胞间桥或角化者称为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

或角化鳞状细胞癌癌巢内一般没有淋巴细胞浸润有时也可见到个别散在的淋巴细胞癌巢境界一般比较清楚有时有完整的膜包绕这型癌的问质多数是纤维组织型伴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但浆细胞一般不太多

②中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是指在癌组织中见到清楚的细胞间桥和/或角化不是个别存在而是有一定数量的鼻咽癌无论是细胞内或细胞外角化的数量远较高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少得多癌巢内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巢周有多少不一的浆细胞间质改变的情况与低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类似而与高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不同

③低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光镜下也可见一定数量的癌细胞出现细胞间桥或细胞内角化

但是数量少癌细胞核深染核仁肥大常带些嗜硷性的伊红染色癌巢与间质的分界比较清楚但也可与间质交错混杂在一起癌巢中每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可以呈多种类型即淋巴类细胞丰富浸润型肉芽组织型纤维化型和固有组织型等无论是哪一类型的间质

每伴有数量不等的浆细胞浸润

(3)腺癌:鼻咽腺癌与鼻咽鳞状细胞癌比较起来极为少见尤其是在鼻咽癌的高发区

按组织发生学观点腺癌必须是发源于腺体者

①高度分化的腺癌:癌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癌巢较明显有的癌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有的排列成高柱状导管样结构;有的呈腺样囊性癌或筛状癌的结构;有的为单纯腺癌

②中分化腺癌:是指在癌组织中见到一定数量清楚的腺腔形成但伴有部分未分化癌结构的腺癌它们往往是上述高度分化腺癌进一步间变的结果因此仍然保留部分高度分化腺癌的痕迹

③低分化的腺癌:癌组织中可见清楚的腺腔结构数量极少大部分癌组织呈未分化癌的结构肿瘤细胞呈泡沫状泡浆Alcian蓝染色为弱阴性

(4)泡状核细胞癌:大部分癌细胞核呈空泡状变的鼻咽癌即可称为泡状核细胞癌由于它具有比较特殊的形态以及经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因此独立为一型所谓核的空泡状变是说核大而圆或椭圆或呈肥梭形核面积是淋巴细胞核面积的三倍以上核内染色质较稀少因而使核呈空泡状;染色质每不均等地粘附于核膜内面因而使之厚薄不均菲薄的地方甚至类似核膜缺损诊断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必须在切片中找到75%以上的癌细胞核呈空泡状变其余不到25%的癌细胞可以是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或未分化癌将诊断泡状核细胞癌的标准定为具有75%以上的呈空泡状变的癌细胞是因为如此才能显示它特有的生物学特性

即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

(5)未分化癌:癌细胞分布较弥散常与间质相混杂细胞中等大小或偏小

短梭型椭圆型或不规则型脑浆少略嗜碱性核染色质增加

颗粒状或块状有时可见核仁

鼻咽癌具体要做的检查化验?

(一)前鼻孔镜检查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

(三)纤维鼻咽镜检查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

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四)颈部活检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活检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

(五)细针穿刺抽吸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

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

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

(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

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

有条件的单位应作CT扫描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

(八)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

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检查由于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

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鼻咽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鼻咽部淋巴肉瘤

淋巴肉瘤好发于青年人原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转移不单局限在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

后需要病理确诊

2 增生性病变

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如小丘状大小约0.5~1cm

结节表面粘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鼻咽粘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由粘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皮潴留而形成表皮样囊肿的改变部分是粘膜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潴留性囊肿当结节表面的粘膜出现粗糙糜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变的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确诊断

3 鼻咽部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盗汗

消瘦等症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核;淋巴结肿大呈马铃状粘连无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

核核菌CT试验强阳性X线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4 咽粘膜炎症表现为粘膜粗糙尤其是重度炎症时鼻咽粘膜滤泡增殖表面凹凸甚至可呈桑椹样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常需与粘膜浸润性癌相鉴别

5 过敏性鼻炎鼻咽粘膜苍白光滑呈水肿样

6 萎缩性鼻炎鼻咽顶前粘膜有浅在性溃疡周围有脓性分泌物需与溃疡型鼻咽癌鉴别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61页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 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 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 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 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 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 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 和溃疡型。

鼻咽癌

鼻咽癌 摘要 鼻咽癌局部侵蚀力强,浸润性扩展,极易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区域淋巴结 转移率高,初诊病例多为Ⅲ期、Ⅳ期患者,常规放疗毒副反应大,局部复发率 和远处转移率高。现就鼻咽癌概况、EBV、征兆、诊断、治疗做一概述。 关键词鼻咽癌征兆化疗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南方高发恶性肿 瘤之一,且以长江以南地区的发病率为高。鼻咽癌发生部位隐蔽、结构复杂, 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故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经是111或W期。我国90%以上的鼻咽癌是低分化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调强放射治疗有着强大的剂量学优势,是目前放射疗法方式首选模式。但放疗只是针对局部病灶,不能防 止远处转移的发生,因此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加用化疗的综合疗效逐渐被人们认可。主要有辅助性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诱导化疗及多种联合的治疗方案。对于 晚期鼻咽癌患者,大部分学者推荐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方案,认为 此方案能够提高癌症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总生存率。有研究证实同期放化疗联 合辅助化疗可提高111、W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但无论放疗还是化疗均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即使是局部病灶的控制,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 功能障碍而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在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组织中 Notchl 胞内段( NIC) 表达有所差异,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呈现分化程度越低表达 量越低的趋势。从慢性炎症组织到分化型鼻咽癌,再到末分化型鼻咽癌,NIC 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其定位由胞质至胞核,而未分化型鼻咽癌 NIC 主要表达于侵入癌巢的淋巴细胞上,提示 Notchl 在鼻咽癌发生中有促进作用,其作用途 径可能与淋巴细胞浸润相关。 鼻咽癌主要是EBV感染引起的。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癌的发病率以中国的南方较高,如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特别是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更高。据报道,居住在广东省中部以及操广东地方语的男性,其发病率为30/10万~50/10万。就全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2/10万~3/10万。 鼻咽癌病因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鼻咽癌的病因可能与EB病 毒感染、环境、饮食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1.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产生多种EB病毒特异性抗原,包括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膜抗原(MA)和核抗原(NA)等。人体感染了EB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各种抗体。鼻咽癌病人EB病毒EA-IgA和VCA-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和81.5%,表明这两种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标记,但正常人的EA-IgA抗体阳性率较高,在诊断鼻咽癌时不如VCA-IgA特异。进一步研究表明,检测血清中EA-IgA抗体比VCA-IgA抗体更为特异,但不如VCA-IgA敏感。VCA-IgA 抗体阳性者有鼻咽癌发生的高度危险性。 2.环境与饮食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据报道,美籍华人中,

在美国诞生的第2代比在亚洲诞生的第1代患鼻咽癌的危险性低,而诞生在东南亚的加利福尼亚的白种人比诞生在美国者患鼻咽癌的危险性高。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镍可能是促癌因素。二亚硝基派嗪(DNP)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这与咸鱼及腌制品中高浓度的亚硝胺化合物有关。 3.遗传因素 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最近发现决定HLA的某些遗传因子和鼻咽癌间的相关性。有报道鼻咽癌高发家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鼻咽癌病理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 1.WHO分类1978年,WHO将鼻咽癌分为3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1991年修订后的WHO将鼻咽癌分为2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癌(分化型;未分化型)。其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明显的角化证据。前者角化明显,多见于老年人,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后者占鼻咽癌大多数,无明显角化,它们(尤其是未分化型)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非角化癌中,

鼻咽癌转移到骨头的症状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此病病因与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遗传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关,生活中也要特别警惕,鼻咽癌发展到了后期出现转移扩散也是比较常见的,骨转移也是常见的转移症状,那么鼻咽癌转移到骨头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鼻咽癌出现骨转移,这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在转移的部位上常见的有肋骨,腰椎,胸椎,还有骨盆这些地方。绝大多数的鼻咽癌患者在出现骨转移的早期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的,除非是作古同位素扫描才能够发现,骨骼的变化。但是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就会出现疼痛。转移到不同部位,疼痛的部位也不同。 如果是转移到了肋骨上就会出现胸痛。当然也有可能会引起后背疼痛。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腿疼。相对于癌细胞转移到身体的其他器官上来讲,转移到骨头上,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直接的危害。但是患者也要积极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鼻咽癌出现骨转移此时治疗方法上也要慎重,鼻咽癌转移如果病人身体还可以,可以采取放化疗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方案,因为放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时候,还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尽早配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杨留华(化名),57岁,男,安徽和县人,鼻咽癌晚期多发转移。 2009年10月份,杨留华突出发现鼻涕中带有血丝,以为是天气干燥的他并没有在意,直到2010年8月份,涕血症状越来越严重,而且伴有鼻塞、头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理想,直到10月份最终被确诊为鼻咽癌。确诊后,杨某某先后做了33次放疗,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不仅病情没能得到控制,而且还出现双肺转移,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某某与家人于2011年7月18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20付中药后,杨某某反映头晕、乏力、畏寒等症状减轻,身体有了明显改善。 如今,杨留华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且复查结果显示左肺转移病灶消失,更让杨某某及其家人看到治疗希望。 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中药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中医中药治疗不采用激进的治疗方法,药性温和,患者能承受,且在抑制肿瘤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患者自身抵抗肿瘤的能力能得到很好的修复。所以晚期治疗选择中药治疗能使患者有更多的治疗机会。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疗法中,很多的患者首选汲取中医药精华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三联平衡疗法以帮助数万名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实现康复,赢得了患者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家属信赖与认可。 以上就是关于鼻咽癌骨转移症状的介绍,希望通过上述介绍对大家有帮助,出现骨转移会伴随着各种症状,建议患者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鼻咽癌的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 2003版) 肿瘤分期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明确肿瘤的范围,提供预后的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肿瘤分期可分为基于临床检查为基础的临床分期(Clinical Staging)和根据手术标本的组织和病理学检查为基础的病理分期(Pathologic Staging)两种。由于手术并不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鼻咽癌的分期以临床分期为主。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鼻咽癌分期标准是2003年修改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法。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检查至少要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头颈部MRI和/或CT、胸部X线检查。另外还可以考虑腹腔B超和/或全身同位素骨骼扫描和内镜检查。 2003版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 T2a 无咽旁间隙侵犯 T2b 有咽旁间隙侵犯 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旁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脑神经、下咽、颞下窝、眼眶、咀嚼肌 淋巴结转移(N)分期 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N0 无颈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3 颈淋巴结转移:a,直径>6cm;b,锁骨上窝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TNM分期 I期 T1N0M0 IIa期 T2aN0M0 IIb期 T1N1M0,T2aN1M0,T2bN0-1M0 III期 T1N2M0,T2a-2bN2M0,T3N0-2M0 IVa期 T4N0-2M0 IVb期 T1-4N3M0 IVc期 T1-4N0-3M1

鼻咽癌知识讲解

鼻咽癌

鼻咽癌 摘要 鼻咽癌局部侵蚀力强,浸润性扩展,极易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初诊病例多为Ⅲ期、Ⅳ期患者,常规放疗毒副反应大,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高。现就鼻咽癌概况、EBV、征兆、诊断、治疗做一概述。 关键词鼻咽癌征兆化疗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南方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且以长江以南地区的发病率为高。鼻咽癌发生部位隐蔽、结构复杂,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故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经是111或W期。我国90%以上的鼻咽癌是低分化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调强放射治疗有着强大的剂量学优势,是目前放射疗法方式首选模式。但放疗只是针对局部病灶,不能防止远处转移的发生,因此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加用化疗的综合疗效逐渐被人们认可。主要有辅助性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诱导化疗及多种联合的治疗方案。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大部分学者推荐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方案,认为此方案能够提高癌症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总生存率。有研究证实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提高111、W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但无论放疗还是化疗均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即使是局部病灶的控制,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而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在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组织中 Notchl 胞内段( NIC) 表达有所差异,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呈现分化程度越低表达量越低的趋势。从慢性炎症组织到分化型鼻咽癌,再到末分化型鼻咽癌,NIC 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其定位由胞质至胞核,而未分化型鼻咽癌 NIC 主要表达于侵入癌巢的淋巴细胞上,提示 Notchl 在鼻咽癌发生中有促进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淋巴细胞浸润相关。 鼻咽癌主要是EBV感染引起的。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

鼻涕带血是癌症早期征兆吗

鼻涕带血是癌症早期征兆吗 文章目录*一、鼻涕带血是癌症早期征兆吗*二、鼻咽癌的自我检查方法*三、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肿瘤 鼻涕带血是癌症早期征兆吗1、鼻涕带血是癌症早期征兆吗是的,鼻涕带血是鼻咽癌,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最常见的就是:鼻涕带血。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有少量的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 鼻咽癌的第二个信号,就是鼻塞。与感冒时鼻塞截然不同, 多为一侧肿物压迫,鼻塞一天比一天严重。肿物还压迫邻近的耳咽管,出现耳鸣,或耳闷、听力障碍,这是第三个信号。癌肿向深处侵犯颅底,会出现头痛,特别是一侧性偏头痛;向下移到颈部会在耳后、耳朵下部长有无痛包块,这是癌症转移的信号。 2、鼻子为什么会长肿瘤 当有鼻部发生炎症时,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避免炎症反复发作,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同时要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重金属、苯及油漆等,必须接触时要做好防护。如果患了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后,要及时手术,术后要及时复查,以防恶变。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是不错的。因此要重视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但鼻腔、鼻窦肿瘤比较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医生和患者都容易忽视。 3、如何鉴别鼻咽癌与鼻炎

鼻炎患者有经常感冒的病史,鼻塞呈交替性、间歇性,并与体位有关,侧卧时下侧鼻塞加重,另一侧通气良好;而鼻咽癌鼻塞一般开始为一侧鼻塞,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鼻中隔被挤向对侧而出现双侧鼻塞,呈进行性、持续性。 中年以上的人如果出现鼻出血伴有单纯鼻塞、耳闷,鼻涕恶臭时,应考虑到恶性肿瘤的可能。如果有家族史,且持续出现鼻塞或鼻出血症状,应高度警惕。另外,约3/4的鼻咽癌患者有鼻涕带血的症状,多数人是在清晨洗漱时发生,这是典型的鼻咽癌早期表现。 目前患鼻炎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年龄趋向低龄化。鼻炎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更不容忽视,得了鼻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千万莫让鼻炎发展酿成大病。同时应做好鼻咽癌的预防的工作,避免病毒感染;戒烟、戒酒,同时避免有害烟雾吸入,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等;一旦发现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 鼻咽癌的自我检查方法1、你是否生活在我国鼻咽癌发生的高发地区、年龄是否在40岁以上。 2、是否经常接触到一些油烟、化学毒物,是否会吸烟、饮酒。 3、你的家人或亲属是否有患鼻咽癌的。 4、你是否出现过原因不明的头痛、鼻塞、鼻涕带血、鼻衄、耳鸣等症状,而且有的症状反复出现。

肿瘤试题 鼻咽癌

问答题: 1、简述鼻咽癌常见的临床表现。 答: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复视七大症状和鼻咽肿物、颈块、颅神经麻痹三大体征为鼻咽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2、鼻咽癌的诊断需同哪些疾病鉴别 1)腺样体增殖 2)鼻咽结核 3)纤维血管瘤 4)肉牙肿性病变 5)脊索瘤 6)颅咽肿瘤 7)垂体腺瘤 8)淋巴结炎 9)恶性淋巴瘤 选择题 1、鼻咽癌患者哪对神经受侵可出现面麻症状(B) A)面神经B)三叉神经C)耳大神经D)颞浅神经E)舌咽神经 2、鼻咽癌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包括(A、B、C) A)骨骼B)肝脏C)肺D)脑E)肾上腺 1.鼻咽癌颅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鼻咽癌向上直接侵润和扩展,可破坏颅底骨质,或经自然颅骨通道或裂隙,侵入颅中窝的岩蝶区(包括破裂孔、颞骨岩尖、卵圆孔和海绵窦区),使第Ⅲ、Ⅳ、Ⅴ(第1、2支)和第Ⅵ对颅神经受侵犯,表现为上睑下垂,眼肌麻痹(包括单纯外展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或脑膜刺激所致颞区疼痛等(眶上裂综合征),如尚有第Ⅱ对颅神经损害,则为眶尖或岩蝶综合征。 当鼻咽癌扩展至咽旁间隙的茎突后区,或咽旁转移淋巴结向深部压迫、侵润时,可累及第Ⅸ、Ⅹ、Ⅺ、Ⅻ对颅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同侧颈交感神经链受到损害时,可出现同侧眼睑裂狭窄、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及同侧少许或无汗,又称Honer综合征,发生率为%)。第Ⅴ对颅神经第3支,可以在颅内受侵润,也可以在咽旁间隙受压而损伤。 第Ⅰ、Ⅱ对颅神经位于颅内靠前方,第Ⅶ、Ⅷ对颅神经有坚实的颞骨岩部的保护,因而较少受到侵犯。 2、鼻咽癌的治疗 鼻咽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及中药治疗。 放射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较晚期的病人,综合治疗则可提高疗效。 (1)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以个体化分层治疗为原则:Ⅰ/Ⅱ期患者单纯外照射放疗或外照射放疗+鼻咽腔后装放疗;Ⅲ/Ⅳ期患者采用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应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放射源多采用钴-60γ射线、直线加速器高能Χ射线或高能β射线。以等中心外照射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等,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呢?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患者的病情发展、体质、是否及时发现治疗等决定的,可能需要几年,也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关键是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 由于鼻咽癌的解剖位置复杂,手术切除难度高,而且鼻咽癌又对放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鼻咽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放疗不仅能够杀伤癌细胞,还会对放射区域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放疗过程中需要辅助中医治疗。这样要比单一的放疗效果好,中医治疗能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放疗的敏感度,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鼻咽癌也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中医治疗不仅能够辅助放疗,而且还能够单独作用于鼻咽癌患者,尤其是哪些无法承受手术、放化疗的晚期患者,通过对癌细胞的杀伤和机体的修复,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早日实现康复或带瘤生存。 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应用广泛,是袁希福教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应用中药治疗,从患者整体着手,抓住病机要害,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瘤体未见明显缩小,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期限却有西医难以企及的结果。 王长锁,鼻咽癌,男,56岁,河北省保定市 1998年底在石家庄市某医院确诊为鼻咽癌,化疗四个疗程后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口腔严重溃疡不能进食,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经同乡癌症康复患者介绍于1999年11月12日找到袁希福,来诊时症状:鼻腔出血、头晕、头痛、耳鸣、消瘦、乏力。按袁希福的“三联平衡疗法”进行治疗,服了102付中药后,初诊时不良症状消失。2000年3月CT检查发现鼻咽部肿块消失,专家深为震撼。 该疗法明显克服了传统中药见效慢的缺点,又区别于西医放疗、化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的弊病。具有疗程短、显效快、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被誉为“癌症的克星”。实现了由传统抗癌向现代抗癌的革命性转变,在抗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除了积极的治疗外,患者也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合理的搭配饮食,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更快的恢复健康。

鼻咽癌放疗临床路径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临床路径 一、鼻咽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非M1且不伴有和疗中不出现影响放疗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 版社)、美国NCCN鼻咽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文版)、 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 自身经验 1.间接鼻咽镜或显微鼻咽镜提示鼻咽粘膜毛糙或/和有新生物 2.鼻咽CT或MRI提示鼻咽粘膜增厚或以鼻咽为中心的肿物(可伴有周围 浸润) 3.病理提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型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2003WHO分类) 4.可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三)放射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 版社)、美国NCCN鼻咽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0,中国版)、 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 自身经验 1.IMRT(推荐) 2.3DCRT 3.常规放射治疗

以上三种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要求及设备条件,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方案的优越性看,IMRT优于3DCRT;3DCRT优于常规放射治疗,但前者较后者费用高,须向患者说明,由患者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鼻咽癌(ICD-9:147.901)(非M1且不伴有和疗中不出现影响放疗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经一般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等 (3)X线胸片、心电图,肝胆胰脾肾肾上腺B超。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肿瘤相关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抗原,肿瘤免疫相关检查等 (2)鼻咽及颈部CT (3)鼻咽及颈部MRI (4)ECT全身骨扫描 (5)PET-CT (6)凝血功能 (七)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 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3.可同时用中草药口服和/或中成药调理。

耳鼻喉科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

急性扁桃体炎住院诊疗常规(病种编号:1191) 一、诊断标准 1.症状:全身症状:1)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2)头痛、 食欲差,疲乏无力;3)小儿患者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新近出现咽痛,或原有的咽痛症状反复或加重,伴或不伴呼吸困难。 可有痰多。可有耳鸣、耳闷及耳痛。 2.体征: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发热,不愿说话或畏惧吞咽动作。扁桃体和 腭舌弓呈急性充血、肿胀,可有扁周充血、肿胀。 二、入院指征 满足以下标准之一,建议住院治疗。 1.咽痛患者同时有喘鸣或呼吸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咽痛加重,或全身 病症重。 2.扁桃体炎不严重,但却存在吞咽困难和脱水征像。 3.扁周炎或扁周脓肿的患者。 三、入院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咽拭子细菌培养,如有扁周脓肿形成,则需脓液细菌培养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可检查抗“O”,胸片,心电 图,血培养等。 3.根据全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应的检查。 4.如有扁周脓肿,可能需穿刺或切开引流,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 体、抗HIV、梅毒等项目。 四、住院治疗 1. 一般疗法 患者应充分休息,远离起病诱因,清淡饮食、进流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内水盐平衡。休息处应湿润通风。因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故最好能隔离患者或嘱患者戴口罩。 2.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还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消退炎症。含漱液,雾化吸入治疗。糖皮质激素根据情况可酌情使用。 3.抗生素治疗 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来前,对于病情轻者可给予青霉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如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给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较为敏感的第二代头孢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

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鼻咽癌现在已经发展成很常见的肿瘤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对于早期症状不够重视,都是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的,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给整个家庭都蒙上一层阴影,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鼻咽癌治愈率的关键。那么早期鼻咽癌ct检查的出吗? CT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还是很重要的,鼻咽癌一般可以用CT查出来,但如果在拍片过程中出现病灶被遮挡的话,很可能在CT片上读不出来。患者还要检查以下项目:第一要查鼻咽镜:鼻咽部肿瘤一般都能够发现,若出现可疑情况还可以顺便取病理(病理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第二可以查一下血中的EB病毒抗体(大多数鼻咽癌和EB病毒感染有关),如果阳性的话要提高警惕;第三必要时可做强化核磁共振扫描(核磁与CT在影像学方面各有所长,在鼻咽癌的诊断与分期方面似乎核磁更有优势)。如果以上都无异常那么基本可以排除鼻咽癌,当然如果有鼻咽部肿瘤一般也能够及时发现了。 专家袁希福介绍,除了以上检查能帮助患者及时确诊鼻咽癌,生活中自己也可以多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自己的及时发现。以下几方面就是鼻咽癌早期的症状。 (1)涕血和鼻出血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黏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5)眼部症状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

鼻咽癌AJCC第7版分期

鼻咽癌AJCC第7版分期 发表者:杨勇3528人已访问 AJCC 7th edition (2009): Tumor ? T1 - confined to nasopharynx, or tumor extends to oropharynx and/or nasal cavity without parapharyngeal extension ? T2 - tumor with parapharyngeal extension (posterolateral infiltration of tumor, i.e. beyond the pharyngobasilar fascia) ? T3 - involves bony structures and/or paranasal sinuses ? T4 - intracranial extension and/or involvement of cranial nerves, infratemporal fossa, hypopharynx, orbit, or masticator space Nodes ? N1 - unilateral nodes, 6 cm or less, above the supraclavicular fossa, and/or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7 cm or less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 N2 - bilateral nodes, 6 cm or less, above the supraclav fossa ? N3a - lymph node greater than 6 cm ? N3b - extension to the supraclav fossa (defined as the triangular region described by Ho, bounded by the superior margin of the sternal head of the clavicle, the superior margin of the lateral end of the clavicle, and the point where the neck meets the shoulder. This includes some of level IV as well as V.) Overall stage ? I - T1 N0 ? II - T1-T2 N1, T2 N0 (i.e. T2 or N1) ? III - T3 N0-2, or T1-3 N2 (i.e. T3 or N2) ? IVA - T4 N0-2 ? IVB - N3 ? IVC - M1 Changes from 6th edition ? T2a lesions moved to T1. T2b moved to T2. ? Stage IIB was moved to II and Stage IIA merged with Stage I ? New designation for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all are N1 nodes) Notes ? Shift of more advanced N-stages into lower stage groupings — N1 is stage II instead of III, N2 is III instead of IV ? Retropharyngeal nodes staging has been controversial, since CT is often unable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parapharyngeal involvement of primary tumor. However, MRI appears more sensitive, and patients who

治疗鼻咽癌比较有名的老中医

鼻咽癌临床主要症状有鼻塞、鼻腔出血,常以颈部淋巴结转移而就诊。本病的发生与遗传、病毒、环境等因素有关。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治疗鼻咽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对于控制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备受专家和患者的认可,因此治疗鼻咽癌比较有名的老中医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不过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病情到了中晚期,西医没有办法或者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想起中医,此时预后也往往较差。其实中医作为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对于早期患者来说,手术多为首要选择,可以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不过手术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且会损伤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联合手术治疗有助于弥补手术的不足,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调理患者机体,减轻手术的创伤,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还能抑制肿瘤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的机会很小,通过放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但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影响后续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中医联合放化疗,则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良反应,增强患者体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并增强放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采用中医保守治疗也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不过中医治疗并非简简单单的用药,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并发症、体质等情况辨证施治的,患者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抗癌实践过程中,袁希福发现,几乎每个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病因病机,简而言之即“虚”、“瘀”、“毒”。针对这三大病机,袁希福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通过采取“扶正”“通淤”“排毒”三大对策,结合肿瘤发病的不同程度、肿瘤存在的不同部位及患者的不同身体特质,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平衡,帮助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多年来,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张改花,女,鼻咽癌,河南南阳人 2011年6月14日,张改花于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诊断为左鼻鳞状上皮乳头状Ca。随即在医院进行鼻内镜下左颌筛开放+左鼻腔肿物切除手术,术后为求巩固治疗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5次。放疗第3天时,病人就出现了恶心、乏力、右鼻塞、左耳鸣、两侧听力下降,头痛、流鼻血、睡眠差、易感冒等不良症状。

鼻咽癌诊疗常规

鼻咽癌诊疗常规 一临床概述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中南五省,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也逐见增高。鼻咽癌约 90% 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因其病理特点为分化差的癌故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就诊时约 80% 左右病人伴有颈淋巴结肿大。 二诊断依据及要求 鼻咽癌的诊断需要收集以下方面的材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等。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主要包括首发症状 / 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发展过程,诊疗经过,主要阴性体征等 2. 临床症状血涕、鼻堵,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痛、面麻及复视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晚期时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声哑、张口困难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 3. 临床检查鼻咽部检查为重点,要求掌握后鼻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方法,明确大体肿瘤的形状,侵犯范围等,检查鼻腔后鼻孔、口咽、眼、耳、喉及 12 对颅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反应,颈和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改变。常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需的 4. 影像检查 CT 或 MRI 扫描检查对鼻咽部肿瘤及邻近结构受侵或颅底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等的显示直观,要求所有患者有二者之一。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最好行鼻咽颅底 MRI 检查。胸片和腹部 B- 超为必须检查。晚期患者还需要骨扫描检查

5. 血清学检查 EB 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 EA/IGA 的阳性反应,更有其特异性。 6. 病理检查经鼻腔或口腔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作病理检验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难以获得鼻咽部病理标本时,可考虑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7.其他辅助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和抗体指标。垂体 /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三诊断和分期 根据诊断依据要求,获得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资料后,按照 92 福州分期标准和 UICC 2002 第 6 版分期标准,同时分期。 四治疗原则 早期鼻咽癌 (I/II期):根治性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III/IV M0)患者:同步放化疗(临床科研) M1患者,以化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五放射治疗 疗前处理主要包括口腔处理,合并症处理 放射治疗目的 根治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放射治疗 靶区确定 鼻咽癌的靶区通常包括鼻咽,颅底,咽旁间隙,高危及低危淋巴引流区,并根据危险程度给与不同剂量。

鼻咽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鼻咽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鼻咽癌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了解鼻咽癌的常识,能帮我们早期发现鼻咽癌,及时的采取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鼻咽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鼻咽癌的诊断: 诊断方法一、临床检查: 鼻咽癌除检查鼻咽、鼻腔、口咽外,还须检查头面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全身各系统。1、脑神经:鼻咽癌局部扩展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从而引起头、面部各种神经障碍。2、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无鼻咽癌向外扩展。3、眼部:常见有视力减退或消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诊断方法二、超声检查: B 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诊断方法三、X 射线检查: 鼻咽癌病人采用 X 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这是常用的诊断鼻咽癌的方法之一。 诊断方法四、鼻咽镜检查: 1、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咽鼓管、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2、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诊断方法五、血清学诊断: 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而可用作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鼻

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 鼻咽癌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就是这些了,我们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样能更好的发现鼻咽癌。关于鼻咽癌的饮食,请点击推荐阅读了解。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71878724.html,/bya/2015/0721/226610.html

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专家共识

2010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专家共识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 来源: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1年7月第第20卷第4期

前言 1994年美国首先开始临床应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治疗恶性肿瘤1,200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了鼻咽癌IMRT技术,随后全国各大肿瘤放疗中心陆续开展九比项技术?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近期报道的结果显示IMRT技术不仅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疗效,而且有改善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最的潜在作用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 8,19,20,21,22,23?但是,从鼻咽癌IMRT技术临床应用以来,至今临床肿瘤放疗医师在鼻咽癌IMRT的靶区定义?处方剂量要求?

放疗计划评估等方面的理解和实施仍存在着差异?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经过充分酝酿,认为目前我国鼻咽癌IMRT技术日趋成熟,有必要制定中国鼻咽癌IMRT临床实践指引,尽量统一和细化靶区命名和勾画原则,最大限度减少差异;同时规定统一处方剂量范围?危及器官限定剂量?治疗计划评估和IMRT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保证该精确治疗技术得到准确?有效实施,提高我国鼻咽癌IMRT 整体水平?本指引由放疗前准备?靶区命名及勾画原则?靶区处方剂量?危及器官限定剂量和治疗计划的评估四部分组成,具体描述如下? 1 放疗前准备

1.影像检查 1.M RI:鼻咽癌2008分期明确 规定了以MRI作为鼻咽癌分期 的基本手段和依据,大量临床研 究已经证明在确定鼻咽原发肿 瘤位臵和向周围组织(如肌肉 ?间隙?筋膜?窦腔?骨结构 以及颅内)侵犯范围等方 面,MRI明显优于CT?因此本 指引要求无MRI禁忌证前提下, 鼻咽癌靶区勾画必须以MRI作 为基本影像学依据?为确保 MRI扫描质量,建议参照鼻咽癌 2008分期MRI扫描的规范和 要求24?

鼻咽癌诊疗规范

鼻咽癌诊疗指南 一、诊断 1. 治疗前常规检查与处理: (1) 鼻咽间接镜/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 鼻咽活检。 (2) 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 (3) 尿常规。 (4) 生化常规、肝炎十项、USR和HIV抗体。 (5) EB病毒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DNA酶抗体和EBV-DNA拷贝数检测等。 (6) 鼻咽+颈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特殊情况才选择CT扫描。 (7) 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 (8) 胸正侧位片。 (9) 心电图。 (10)全身骨扫描。 (11)放疗前口腔处理。 (12)KPS评分。 2.选择性检查项目: (1) 颈部淋巴结穿刺或切取(除)活检:适用于鼻咽多次活检未能获病理确诊者。 对多次未获得病理诊断而临床可疑鼻咽癌的病例,应组织有关专家会诊。 (2) 对有可疑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其它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等。 (3) 大便常规。 (4) N3患者做纵隔CT扫描。 二、临床分期 所有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均需在门诊/住院病历的诊断中同时注明92’分期和UICC 分期。 鼻咽癌 ’92分期: T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侵犯咽旁间隙在SO线1以前。 T3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至SO线以后或侵犯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和(或)肿瘤累及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N N0 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 上颈2 淋巴结直径<4CM N2 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N3 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 >7CM或固定 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 ⅠT1N0M0 ⅡT2N0-1M0, T0-2N1M0 ⅢT3N0-2M0, T0-3N2M0 ⅣT4N0-3M0, T0-4N3M0 a Ⅳ任何T、任何N、M1 b 1 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 2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 附: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6版,2002)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 肿瘤侵犯软组织。 T2a 肿瘤仅侵及口腔和(或)鼻腔 T2b 有咽旁侵犯 T3 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