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学课程名称(英文):Botany 课程编码:__-__ 开课学期:第1或2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6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林学、园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中药学等专业

后续课程:树木学、种子植物分类学、观赏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森林生态学、花卉学等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和揭示植物界所存在的各种层次的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包括结构、功能、生长发育、进化、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等各种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形态建成和植物界系统演化的规律,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为从事相关行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植物学定义及重要性、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植物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植物与人类关系以及植物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植物的分布极为广泛,自然界几乎处处都有植物,而且形态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一般可以分为六个大类群;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产力平衡中的作用(碳素循环、氮素循环);植物界是植物种质保存的天然基因库;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第三节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支学科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发展简史;植物学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及与林业、园林等科学的关系。

重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难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3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植物细胞的有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第一节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发展;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非细胞结构的生命。第二节植物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原生质体,细胞质膜系统,细胞核,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蛋白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微管微丝)。

液泡及细胞内含物:液泡的形成,细胞内含物―贮藏的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生理活性物质(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及其它物质(糖类、有机酸、单宁、精油、花青素、植物碱、无机盐和结晶体)。

细胞壁:细胞壁的结构(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纹孔、胞间连丝);细胞壁的超微结构(微纤丝、基本纤丝、大纤丝);细胞壁的生长和特化(内填生长、附着生长、木化、角化、栓化、矿化)。第三节植物细胞的分裂

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分裂方式。

难点:植物细胞壁的结构。

第三章植物组织2学时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了解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掌握植物组织的结构、类型及维管束的构成和类型。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组织形成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的概念。第二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分生组织(种类、细胞形态特征、功能、分布);薄壁组织(种类、细胞形态特征、功能、分布);保护组织(种类、细胞形态特征、功能、分布);输导组织(种类、细胞形态特征、功能、分布);机械组织(种类、细胞形态特征、功能、分布);分泌组织(种类、细胞形态特征、功能、分布)。

第三节植物体内的维管系统

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维管束的组成和类型(周木、周韧、外韧、双韧、辐射)。

重点: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与保护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维管束的构成及类型。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0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种子的结构及类型,掌握根、茎、叶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第一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

种子的组成(种皮、胚、胚乳);种子的类型(无胚乳种子、有胚乳种子);种子萌发与幼苗的形成(种子的休眠和后熟、种子的萌发条件);幼苗的形态和类型(子叶留土、子叶出土、幼苗形态的意义)。第二节根根的来源和种类(定根、不定根、主根、侧根);根系的类型(直根系、须根系、根系的概念);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决定于植物的遗传本性,也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深根性、浅根性);根的伸长生长与初生构造(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构造、侧根的形成);根的增粗生长与次生构造(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及次生构造的形成);根瘤和菌根的形成及其在生产上的作用。第三节茎

茎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形态;芽的类型与分枝关系(芽的类型、分枝类型);茎尖的构造和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育(介绍茎的顶端学说、茎尖的分区与生长动态);茎的解剖构造(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叶迹和枝迹、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木材的构造、裸子植物茎及木材构造的特点、单子叶植物茎构造的特点);根与茎过渡区的变化。第四节叶

叶的功能和形态(完全叶、不完全叶、网状脉、平行脉、异形叶性);叶的发生与发展(叶原基的形成、叶的生长、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裸子植物叶的构造、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叶的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旱生、湿生、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征);叶的寿命和落叶(离层、叶痕、叶迹、叶隙)。第五节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变态的概念;营养器官变态的特征;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的概念。第六节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在林业和园林生产中的意义(保护优良的品质特性、提早开花结实、扩大种源、选育优良无性系的作用);常用的营养繁殖及解剖学基础(根插和根蘖、枝插、嫁接);组织培养技术在种子植物营养繁殖方面的应用。

重点: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叶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难点:形成层细胞的结构、类型;根、茎次生构造的形成;根与茎过渡区的变化。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7学时

基本要求:掌握被子植物繁殖器官(花)、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孢子叶球)的构造和发育过程,掌握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

第一节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花的概念、花的形态构造及发育;雄蕊的发育和构造(花药的发育、构造和花药粒的形成,花粉粒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态与构造、花粉生活力);雌蕊的发育和构造(柱头、花柱、胚珠的发育与构造,胚囊的发育与构造);开花、传粉、受精(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受精的选择性、受精的生物学和实践意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

大、小孢子叶球的形态、构造与发育(小孢子叶球的形态构造和小孢子的形成,大孢子叶球的形态构造和大孢子的形成);雌雄配子体的构造和发育;传粉与受精;胚与胚乳的发育和种子的形成。

重点:被子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及生殖过程;裸子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及生殖过程。

难点:雄蕊的发育与构造;雌蕊的发育与构造;胚乳发育过程;裸子植物种子的形成。

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植物的分类单位及植物的命名方法;掌握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特征;掌握植物发育的进化规律。

第一节概述

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的命名;生物界的划分;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第二节低等植物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及代表种属特征。第

三节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共同特征、代表种属特征及生活史特点;种子植物门的共同特征和生活史特点。

第四节植物界基本类群的进化

植物的系统发育;植物系统发育的进化规律。

重点:植物的分类单位及植物的命名方法;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特征;植物系统发育的进化规律。

难点:植物的双命名法;植物系统发育的进化规律。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七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基础8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

分类学及其发展;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被子植物的原始与进化性状的概念。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茎、叶、花、花序、果实的形态术语。

重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的鉴定方法。

难点:花序和果实形态术语。

第八章课堂大讨论4学时(安排在相关章节后面穿插进行)

基本要求:通过对指定题目或观赏内容进行讨论,拓宽和丰富植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资料查询、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面查阅资料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由学生采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自由讨论,教师作适当点评。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资料整理、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

三、实验(践)教学环节(24学时0.5学分)1、实验目的与要求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科学实验(主要是观察)。植物学实验的教学目的是验证、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独立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增强其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以小班为单位进行,验证性实验1人1组,综合性实验6人1组。每次实验报告应按植物学实验指导书的相应规范与要求,独立操作观察,按时完成上交。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质量综合评定,按5分制打分,无故不参加实验的以零分计,实验成绩不到3分的需重做。

2、实验项目的设置与要求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四、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表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考核;课程总评成绩

=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由实验成绩(占70%)、课外作业和大讨论成绩(占20%)和考勤(占10%)组成。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

植物学.方炎明.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22年. 教学参考书:

①植物学(第2版). 曹慧娟.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②植物学(第2版,上册).陆时万,吴国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③植物学.高信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年.

④植物解剖学.李正理,张新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⑤Introductory plant biology(9th ed)(影印版). Kingsley R. Stern.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⑥Biology of Plants(6 edit). Peter H. Raven, Worth Publishers,2022年.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TEACHING PROGRAM) 执笔者:洪宇 审核人:曹毅刘家友卢博彬 编写日期:2017年8月 二、课程简述 植物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系统性地介绍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和发育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构成植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与发育等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了解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技能,及一部分被子植物常见的科、属特征,并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为识别、利用和改造植物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 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类群的基础知识以及植物界演化规律,了解植物个体发生、发育、生长、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2. 使学生了解植物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基础知识,及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从事园艺产业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学的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掌握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主要类型,掌握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与发育过程,掌握雌蕊和雄蕊的结构与发育,掌握被子植物传粉与受精的过程,掌握被子植物基本类群与分科。 (二)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平时成绩:占30%。其中: 出勤考核:占10%。 作业成绩:占20%,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课程编号:192290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草业科学 先修课程:中学生物 后续课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 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1.0 学时:6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植物学理论和实验、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植物组织的特征、结构和功能等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被子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各器官的形态发生、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等的知识及其获取相关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与进化特征。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和文献,使学生了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与学科动态。培养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一、植物的多样性与意义 二、植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与要求 本章重点: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分及其支学科。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植物生物学课程的学习。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及我国植物资源基本状况;了解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分支学科;了解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植物生物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植物生物学的信心,增强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

第一章种子和幼苗(1学时)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 二、种子的主要类型 三、种子的萌发 四、幼苗的类型 本章重点:种子基本结构 难点:胚轴的生长与幼苗类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种子的基本类型,掌握种子的结构和幼苗类型。 第二章植物细胞(4学时) 一、细胞学说 二、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三、细胞的原生质及后含物 四、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五、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本章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难点: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特征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细胞的基本类型和细胞后含物的鉴别方法,了解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和特征,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植物组织(2学时) 一、植物组织的概念 二、组织的分类 三、维管束、维管组织和维管系统 本章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难点:结构和功能和环境的统一性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组织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根(4学时) 一、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用途 二、根与根系的类型 三、根的发育与结构 四、侧根的发生 五、根瘤和菌根 本章重点: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发育与解剖结构 难点: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发育与解剖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根的形态,理解根尖分区及其结构特征,掌握根的解剖结构。

《植物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植物学Ⅰ 2、课程英文名称:Botany 3、课程编码:011199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 8、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形态解剖部分) 9、学时:总学时50(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4学时) 10、学分:2.5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是生物技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形态、结构、分类及类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各类群的基本特点,以被子植物为主,兼顾其他类群的植物,提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观察、实践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 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细胞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理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细胞生长、

分化,植物细胞死亡。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死亡;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原生质,植物细胞生长、分化;掌握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及细胞的分裂。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的类型。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泌结构,复合组织,植物组织的演化;理解组织系统;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幼苗的类型。 掌握被子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第四章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根系的概念,根系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规律,根的生理功能;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根瘤的产生及作用,菌根的类型及功能;根的变态类型及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根及根系类型,根的生理功能;理解根尖结构及其生长动态,侧根的形成,根与土壤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根的变态;掌握根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 学分:3 适用对象: 园艺(观赏园艺)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植物学课程是生物技术、农学、园艺、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的亲缘关系。提高学生对学习植物学的认识,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理解植物形态特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态特征与功能的统一性;掌握植物个体发育中各部分(植物细胞、植物组织、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以及功能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学基础;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植物各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熟悉被子植物起源、演化和主要分类系统,分类的新方法。建立植物演化的基本观点。

14.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 化;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的进展。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难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和利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 第二章、种子与幼苗 重点:种子和幼苗的类型。 第三章、植物组织 重点: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难点: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形态及功能。 第四章、营养器官――根 重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第五章、营养器官――茎 重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第六章、营养器官――叶 重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难点:单、双子叶植物叶形态和结构的区别。 第七章、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及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重点:维管束的互相联系;结构与生活功能的互相联系和统一;变态器官。 难点:根、茎、叶过渡区维管束的互相联系。 第八章、生殖器官――花 重点:雌、雄蕊的发育、解剖结构特征;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学课程名称(英文):Botany 课程编码:__-__ 开课学期:第1或2学期 学时数、学分数:6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林学、园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中药学等专业 后续课程:树木学、种子植物分类学、观赏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森林生态学、花卉学等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和植物体的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和揭示植物界所存在的各种层次的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包括结构、功能、生长发育、进化、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等各种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形态建成和植物界系统演化的规律,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为从事相关行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植物学定义及重要性、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植物

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植物与人类关系以及植物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植物的分布极为广泛,自然界几乎处处都有植物,而且形态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一般可以分为六个大类群;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产力平衡中的作用(碳素循环、氮素循环);植物界是植物种质保存的天然基因库;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第三节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支学科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发展简史;植物学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及与林业、园林等科学的关系。 重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难点: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3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植物细胞的有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 第一节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发展;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非细胞结构的生命。第二节植物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原生质体,细胞质膜系统,细胞核,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核蛋白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圆球体、微体、微管微丝)。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本科) 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本课程为农学科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一).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界的类群(三).被子植物的分类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提供学 术上的根据。 (二).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下基础。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一).以“种子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类群、分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适当介绍植物学的新理论和科研成就,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 (二).通过讲课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思维技能。 (三).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使用显徽镜、徒手切片、实验操作、配制有关试剂、绘制显微结构图、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等方面的技能。四、媒体的选择与分配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并配合实验。文字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其声、像优势,用于明确教学目的,强化教学内容,指明重点,讲解难点,给出学习思路和方法,重现必要的教学活动。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文字教材采用 (1).主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优秀教材。

每章后有小结和 习题。 (2).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包括实验室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分选做 实验和必做实验。 2.本课程多媒体优化设计,重点体现在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类群、分类。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和编辑制作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基本要求的重点、难点,学生难以见到的场景、实物等,以及学生难于自学,需要教师指点的内容。 3.期末复习辅导:主要介绍教学重点掌握的内容;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植物野外实习。本课程教学时数及各种媒体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总学时为70学时.… 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2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种子的结构、类型、萌发条件和过程;理解胚是种子的最重要部分,是新 生植物的雏体;了解种子植物营养体各部分的来源。 一、种子的结构 (一)一般种子的结构胚、胚乳、子叶、种皮。(二).种子的类型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二、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一).种子休眠和种子寿命(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四).幼苗的类型: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2学时) 填空、名词解释 [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理解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 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结构的复杂性、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多样性和相关性为基础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植物形态、结构、分类、生态、生理和进化等方面的理解。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植物学研究能力和对植物多样性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植物学基础知识:介绍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学科分支以及学习方法。 2、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周期、组织培养等知识。 3、植物器官与组织:详细介绍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4、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了解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5、植物生态与环境: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6、植物生理:掌握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水分代谢等植物生命活动的原理。 7、植物进化: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物种形成机制及植物在地球历史中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野外实习:通过野外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等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估方式 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讨论、报告等形式的评估。 2、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定期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实验和野外实习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报告,以

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安排 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野外实习4学时。每周安排4学时,共计12周。在每周的教学中,应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野外实践等内容。 六、教学资源 1、教师团队:本课程需要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验室应提供各种实验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3、野外实习基地:与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等机构合作,建立野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教学资料和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以便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植物学。 七、教学成果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是生物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涵盖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等多个方面。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今后从事与植物学相关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课程是一门系统介绍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植物的分类和鉴定 植物的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常见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等。 3、植物生理

植物的光合作用、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等生理生化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4、植物生态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植物遗传和进化 植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原理,以及植物的物种形成和演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通过课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掌握植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3、野外实习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分布情况等,加深学生对植物学的理解。

4、课题研究 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考核方式 1、平时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其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期中考试 在学期中段进行考试,检测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期末考试 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特色 1、强调实践操作 植物学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学的知识和技能。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Botany 一、课程基本信息 — 1 —

(一)知识目标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长发育与生殖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生科、生技、农学、园林、园艺、植保、种子等十几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植物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 (二)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对植物外部形态结构和各器官内部结构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校园及附近城区主要植物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 2 —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发展史,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逆境生理》、《作物育种学》、《观赏园艺》及《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基础。 (2)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 (1)了解花的形成和发育。 (2)了解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3)了解流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二)理解 (1)理解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 (2)理解植物各营养器官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三)掌握 (1)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 (2)掌握植物组织的起源和类型。 (3)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结构。 (4)掌握植物的各大类群,关键科、属及其特征,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 2 学时知识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界;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学发展简史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本章小结 重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重要性。 难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思考题: — 3 —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植物学是生物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也是为了认识、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以能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教学、科研和生产等领域,能直接或间接地取得社会效益。 植物学中有许多实物无法在课堂上呈现,须注意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同时也应注意与实际相联系,使知识更好地为生产实际服务。 本课程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第二部分是植物系统和植物分类。具体要求如下: 1.认识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结构和发育。 2.认识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和进化规律。 3.学会识别种子植物的方法,了解主要科、属和种的特点和经济价值。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总学时数:54学时。 2.教学内容 植物学(上册) 绪论(3学时) 一、植物界 简单介绍各大类群 二、植物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 根据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学什么、为什么学,补充有关目前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的新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方法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3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2.了解植物组织几大类型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结构;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简单复习) 一、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明确细胞是立体的。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一)原生质体 1.细胞核(略讲) 2.细胞质:细胞器(质体,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微管,核糖体等,重点介绍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到电镜室讲授细胞亚显微结构);质膜;胞基质 (二)细胞壁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32B06C 2.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平台课 3.课程性质:必修课 4.学时/学分:34/2 5.先修课程:无 6.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7.课程负责人:;核准人:史雨红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1.课程简介 植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后续的植物学科类各个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细胞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论等课程的必要基础。因此,植物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的主要类群,以及植物的系统进化等内容,将原来独立分开的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整合为一门综合的基础课程。全面更新知识内容,教学内容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引导性。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的细胞、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的主要类群,以及植物的系统进化等知识,了解植物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能力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植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植物学科的前沿有所了解

和认识,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培养高素质的生物科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较为熟练地解决实际中的生物科学问题。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提供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及团结协作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及权重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4学时,课堂理论教学30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的分配如下: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5 讲课学时:45 实验学时: 学分:2.5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植物生物学是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及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两界系统为依据,研究植树物界中物种形成和种系发展、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理代谢及形态建成、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以植物的发育和进化为主线,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上系统扼要地介绍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分类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揭示植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直观性强,教学内容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1、认识植物的组成基础、结构和功能;2、揭开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3、控制、保护、利用和改造植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各类群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及其主要功能,建立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植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使学生掌握和识别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生物进化的概念;了解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及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树立植物生态的观念。注 意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植物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 1)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2)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 2)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 难点: 1)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2)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重点: 1)种子的基本构造及种子的类型。 2)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如何打破。 3)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4)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6)明确年轮形成的原因。 7)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变态类型。难点: 1)幼苗的类型及形成的原因。 2)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生长过程。 3)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的具体组成。 4)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及次生构造。 5)叶的结构与特点:双子叶植物叶柄和叶片的结构;单子叶植物叶脉维管束的类型。 6)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的结构特点,水生叶的结构特点。 7)如何区分根、茎、叶的变态类型。 第三章植物的无机营养 重点: 1)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界条件。 难点: 1)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植物学的教学大纲

植物学的教学大纲 植物学的教学大纲 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分类、结构、生理、生态以及演 化等内容。作为一门学科,植物学的教学大纲在培养学生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和 理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植物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和内容安排,以及植物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植物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 植物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性原则:植物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教学大纲应该按照一定的系 统性来组织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 基础性原则: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 的基本植物学知识和基本科学思维能力。 3. 综合性原则:植物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大纲应该将植物学与 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4. 实践性原则: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 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植物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 植物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的分类:介绍植物的分类原则和主要分类群,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和演化历程。 2. 植物的结构: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结构,让学生了解植物的 形态特征和功能。

3. 植物的生理: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和转运等生理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 4. 植物的生态:介绍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适应和相互关系等内容,让学 生了解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5. 植物的演化:介绍植物的演化历史和演化机制,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起源和进 化过程。 三、植物学教学的重要性 植物学教学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至关 重要。通过植物学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意识。 其次,植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生物学分 支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植物学教学,学生能够建立起对生物学的整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生物学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植物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 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培养对科学的 兴趣和热爱。 综上所述,植物学的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植物学知识和基本科学 思维能力,通过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培养学生对植物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植物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他生物学分支打下基础。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 课程英文名称:Botany 课程编码:181064 课程类别/性质:学科基础/必修 学分: 4 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64/40/24 开课单位:农学院适用专业:农学类本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学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属于学科基础课,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学各专业的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植物学》的学习,将为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其它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植物从形态结构、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包括各种植物的生活史特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独特性、植物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系统学习植物系统进化及自然分类的基本理论和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掌握种子植物常见科的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二、课程教学目标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 2.能运用植物学的知识解释常见的植物学现象(毕业要求1.2),掌握植物学基础知识,能进行相关试验的设计(毕业要求1.5)。 3. 通过植物学理论课的学习,具备绿色发展的意识、生态环境、植物多样性保护等意识;应用植物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现代植物工厂、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掌握相关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专业知识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及时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批判性思维、终生学习意识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堂研讨、课堂及课后习题三部分,包括10章的理论教学及8个实验教学。课内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24学时(详见本大纲第四部分)。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如下: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学教学大纲 一、引言 植物学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实施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它旨在确保植物学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教学大纲涵盖了植物学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分类与进化、生理与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实践与实验教学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科学方法; 2. 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根、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3. 熟悉植物的分类与进化,了解不同植物群体的起源和演化关系; 4. 理解植物的生理与生态特征,包括营养吸收、光合作用、植物生长与发育等方面; 5. 具备植物学实践与实验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 三、教学内容 1. 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历程 1.1 植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1.2 植物学在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2.1 植物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2 植物体细胞的结构和生理过程 2.3 植物的生殖结构和生殖方式 3. 植物的分类与进化 3.1 植物的分类原则和体系 3.2 主要植物类群的分类和特征 3.3 植物的进化历程与关系 4. 植物的生理与生态特征 4.1 植物的营养吸收和运输 4.2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4.4 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位 5. 实践与实验教学 5.1 野外植物观察与鉴定的基本方法 5.2 实验室植物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5.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基本技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知识。 2. 互动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野外植物观察、实验室实验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论文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阅读科研论文,展开学术探讨和批判性思维。 5. 网络资源利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科研探索。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 1. 平时成绩评定: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占总评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知识和理解的综合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研究课题进行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结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第四章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 根系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生长分布规律,根的生理功能; 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动态;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概念,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 构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形成;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维管 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的产生、活动及根次生结构的形成;根瘤的产生及作用,菌根的 类型及功能;根的变态类型和功能。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植物学是农艺系园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由植物形态解剖学(Plant Morphology and Anatomy)、植物系统分类学(Plant Taxonomy)两大部分组成。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花卉学、观赏树木学等奠定必要的专业课基础。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和文献,使学生掌握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及学科动态,培养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在学习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识别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特征,细胞的主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徒手切片以及染色、装片等方法和技术。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应用和相关的制片技术,应鼓励学生加以了解。在讲授植物形态解剖部分时,结合中学所学知识,对植物细胞可略讲,着重强调细胞壁、液泡、质体特别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对植物的组织要详细加以讲授,这样在讲授器官发育涉及这些组织时可略讲。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为本课程的重点,重点放在根和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叶的结构,花药的结构和发育,胚囊和胚胎发育的规律。在讲授各大类群时,要求学生掌握各类群的一般特征,并要指出各类群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同时应注意有关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获得较完整的系统分类概念。了解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在被子植物分科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关键科特征,代表植物及分布,系统学意义以及经济价值,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了解真花说和假花说的观点;掌握有关的名词术语,基本概念。 三、先修课程 中学生物。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