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心衰竭动物模型设计 Word 文档
右心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右心衰竭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比较王宇杰;左祥荣【摘要】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RVF)is a severe clinical syndrome that affects human health seriously.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are critical to research the pathogenesis, pathophys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VF.Recently, numerous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modeling methods and testing indexes of RVF of animal models, which has improved the success rate and quality of the models.However, even if so many models, there is still no widely accepted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of RVF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and complex modeling methods, material selection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thods and mechanism of multipl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of RVF and compares th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oosing and applying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of RVF in the study.%右心衰竭(RV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临床综合征.RVF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是研究RVF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和防治方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众多学者对RVF模型的建立方法、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造模成功率、模型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虽然RVF动物模型较多,但由于造模方法不一,选材及处理条件不同,目前尚无公认的实验模型.本文将对已报道的RVF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造模原理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评价,为今后在RVF研究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7)006【总页数】6页(P92-97)【关键词】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建模;比较【作者】王宇杰;左祥荣【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右心衰竭(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RVF)指各种原因造成右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不足以产生机体所需要的心排出量或不能形成正常充盈压时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家兔急性右心衰院(系):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姓名:***学号:112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机能实验报告实验目录:1 实验目的2 实验装置和器材3 实验药物4 实验动物5 实验原理6 实验方法动物手术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项目7 实验注意事项8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9 实验结果讨论10 实验结论11 实验思考12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次序:六实验项目:家兔急性右心衰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一、实验预习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3年5 月 22日 (星期三第1-4节)实验同组人:马腱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讨论:引起急性右心衰的因素1.耳缘静脉注入液体石蜡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液体石蜡是一种大分子的物质,它从耳缘静脉注射入体内后会跟随体循环回流至右心室,进而排至肺循环,并能阻塞肺小动脉,使右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大大增加,右心室射血明显降低。
由于发病急剧,心脏常常来不及充分的代偿,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发生。
2.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加快心力衰竭:在进行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之前心脏已经发生右心衰竭,此时如果快速的静脉输液,会造成体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明显的升高,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大增加,在短时间内没有代偿的机制,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急性右心衰的表现及原因颈静脉充盈,体静脉压升高肝脏肿大胸水、腹水肠系膜水肿原因:血容量增加,右心房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循环淤血,出现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本次实验通过增加右心的前后负荷复制出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观察到,最初听诊心音有力,呼吸音正常,血压正常,呼吸正常;耳缘静脉注入第一支液体石蜡后,液体石蜡在血液中分散形成的小脂滴导致肺动脉栓塞,一方面机械阻塞肺动脉,更重要的是由于反射性地引起全肺血管收缩,这就必然引起肺动脉高压。
急性右心衰竭的复制及抢救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急性右心衰竭的复制与抢救一、实验目的1、通过快速增加右心室的前、后负荷,复制急性右心衰。
2、观察急性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在对这些生理指标变化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及对机体影响的理解。
3、设计抢救方案,加深对心衰防治原则及所用药物药理作用的理解,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快速输注中分子右旋糖苷(右旋70),右旋糖苷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快速扩充血容量,导致血流高动力循环状态,静脉回流增加,心脏过度充盈,心输出量初期相应增加,增加右心室前负荷,此时右心室前负荷显著增加,供氧相对不足,能量消耗过多,心脏失代偿状态心衰将必然发生。
缓慢静脉注射38o C液体石蜡,液体石蜡在血液中分散形成的小脂滴导致肺小动脉栓塞,机体应激反射性地引起全肺小血管收缩,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导致右心衰竭。
抢救原则:去处病因,然后通过应用呋塞米(利尿药)、毒毛花甙K(强心甙类)及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肼屈嗪(扩血管药)等药物,达到利尿、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使心衰得以缓解的目的。
三、实验对象家兔(2-3Kg)四、实验器材和药品略五、操作步骤(一)取兔、称重、麻醉、固定(二)手术1、气管插管:颈部剪毛,沿甲状软骨至胸骨上缘,颈部正中切口,切开皮肤5-7cm,逐层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游离出气管,气管下方穿一粗线,在气管软骨环4-5环间做一倒“T”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并结扎固定。
2、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静脉,分别下穿两线备用。
3、肝素抗凝:耳缘静脉注射1%肝素生理盐水1ml/kg4、左颈动脉插管:游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并在远心端结扎,以动脉夹夹闭近心端,在颈总动脉前壁剪一斜行切口,将已经作好准备的动脉插管(血压换能器头端直支小管连接动脉插管,侧支小管连接三通管;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通过侧支三通管缓慢注入传感器头和动脉插管内,将传感器头和动脉插管内的空气排尽。
病理生理实验:急性右心衰

2. 静脉回流↓,静脉淤血→静脉压↑→CVP↑
3. 体循环淤血水肿:肝淤血,肝-颈静脉回流征⊕
4. 液体石蜡造成肺栓塞→死腔样通气 肺水肿,肺出血→功能性分流
PaO2↓→R↑
5. 心脏扩大:心肌肌源性扩张
【实验目的】:
1. 复制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2. 观察实验性右心衰竭时的机能变化。 【实验动物】:
【实验中注意事项】:
1. 颈外V插管,插管应为钝形。 2. 三通活塞的应用:插管时要排气泡!!
注射器
中心静脉压
三不通
静脉推注
测肝颈颈脉回流征
3. 推注液体石蜡要慢。有血压改变时应停止等血压
恢复后再推。
【提问】:
1. 用什么方法复制急性右心衰竭?
2. 心脏代偿分为急性、慢性。本实验中只能见到什么
代偿?为什么?
实验原理:
耳缘静脉缓慢注射液体石蜡→肺栓塞,右心后负荷↑ 颈外静脉输入大量NS→右室前负荷↑
急性右心衰竭
当心脏负荷过重时,心脏出现急性代偿:HR↑,紧张源性扩张 (在注射液体石蜡,NS 50ml时)
当前负荷继续增加时:心脏进入失代偿发生急性右心衰竭
1. 右心输出量↓→进入左心血量↓左心输出量↓→BP↓
3.1%肝素1ml/kg肝素化
4. 颈总A — 血压换能器、测BP 颈外V — 三通活塞(插管插入上腔V与右心房交 界处约3-4cm)测CVP;肝一颈静脉回流征。
5. 观察正常指标:R、BP、HR、CVP ,肝颈V回流征。
6. 耳缘V缓慢推注预热38℃液体石蜡1ml,10分钟推 完;5分钟后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
7.在三通活塞处推注N.S 50ml,速度5ml/kg.min, 观察指标变化,再推50ml,100ml,150ml直 到动物死亡。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摘要: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通过动物实验,我们观察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衰竭的重要诱因,而肺动脉高压则是其常见的合并症。
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引言: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心脏右侧泵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
尽管对急性右心衰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动物(大鼠)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则分别进行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肺动脉高压的诱导。
通过监测动物的心功能指标、肺循环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程度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诱导的实验组中,动物出现了明显的右心室功能减退,伴随着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的表现。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了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而在肺动脉高压诱导的实验组中,动物出现了右心室肥厚和扩张,以及肺循环高压的表现。
肺动脉高压导致了肺循环阻力的增加,进而使右心室承受更大的负荷,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减退。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衰竭的重要诱因。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这与临床上急性右心衰竭常见于冠心病等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观察结果相吻合。
另外,肺动脉高压也是急性右心衰竭的常见合并症。
右心衰竭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模型

右心衰竭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模型秦晓涵 郭潇潇△ 方 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30)摘要 右心衰竭(rightheartfailure,R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多样,致残、病死率高。
目前对右心衰竭的研究远落后于左心衰竭,右心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匮乏,建立可靠稳定的右心衰竭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寻找诊断和治疗新靶点的基础。
本文将从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基因编辑等方面对目前右心衰竭的小型啮齿类动物模型做一总结,为今后右心衰竭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右心衰竭;小型啮齿类;动物模型;压力负荷;容量负荷中图分类号 R541;R332 右心衰竭(rightheartfailure,RHF)是由心血管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右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引起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常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高血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病和心律失常等。
RHF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和心肌病变[1]。
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上RHF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远不如左心衰竭,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建立可靠稳定的RHF动物模型,是研究RHF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和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目前RHF小型啮齿类动物模型的构建和科研应用做一综述,为今后RHF研究的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小型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小鼠是心血管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的疾病模型动物载体。
目前常选用的种系包括Sprague Dawley(S D)大鼠、Wistar大鼠和C57BL/6小鼠等。
大鼠约5~8周龄,体重范围为80克~100克至310克~360克,小鼠6~12周龄,体重约20克~25克。
由于雌激素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进展中的保护作用等因素,雄性动物更易发展为PAH[2],所以目前研究多选用雄性鼠。
动物实验心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无法满足身体组织对氧和营养的需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肌细胞损伤、心肌重构、神经体液调节异常等多个方面。
为了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在心力衰竭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动物心力衰竭模型,观察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探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3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体重约为20g。
2. 实验药物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M),购自Sigma公司。
3. 实验仪器心脏超声仪、电子天平、注射器、注射针、解剖显微镜等。
4. 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实验组。
(2)造模方法实验组:采用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力衰竭模型。
按照2mg/kg的剂量,给实验组小鼠连续给药6周,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指标检测1)心脏超声检查:在第6周给药结束后,对所有小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
2)心肌细胞凋亡检测: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3)血清心肌酶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水平。
4)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取小鼠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
三、实验结果1. 心脏超声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增大。
2. 心肌细胞凋亡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3. 血清心肌酶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
4. 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四、讨论本实验通过阿霉素诱导小鼠心力衰竭模型,成功建立了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摘要】目的:掌握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制备方法。
观察右心衰竭过程中机体出现的表现,理解其发生机制。
方法:麻醉家兔气管、动脉和静脉分别插管,应用RM6240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家兔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频率和通气量。
结果:注射生理盐水前,家兔平均动脉血压为95.54mmHg,中心静脉压为1.92 mmHg,呼吸频率为50次/min,通气量为524.12mL/min,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平均动脉血压为98.08mmHg,中心静脉压为1.89 mmHg,呼吸频率为49次/min,通气量为483.97mL/min。
注射液体石蜡前,家兔平均动脉血压为98.43mmHg,中心静脉压为1.62 mmHg,呼吸频率为48次/min,通气量为463.77mL/min,注射液体石蜡后,家兔平均动脉血压为81.11mmHg,中心静脉压为5.79 mmHg,呼吸频率为111次/min,通气量为2344.26mL/min。
第二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前,家兔平均动脉血压为79.17mmHg,中心静脉压为6.39 mmHg,呼吸频率为113次/min,通气量为2500.33mL/min,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平均动脉血压为50.42mmHg,中心静脉压为9.93 mmHg,呼吸频率为95次/min,通气量为635.29mL/min。
结论: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家兔右心室前、后负荷能够迅速引起右心衰竭;右心衰时,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中心静脉压逐渐升高,呼吸频率及肺通气量逐渐减少,此过程中有代偿作用发生,但最终家兔失代偿而逐渐死亡。
【关键词】家兔右心衰石蜡生理盐水肺通气量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
2. 药品与试剂: 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钠(1000m/ml),液体石蜡,生理盐水。
3. 仪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高灵敏度换能器、血压换能器、微量注射泵。
【方法与观察项目】1. 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血压换能器、高灵敏度压力换能器置于心脏水平,换能器与导管充满抗凝生理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急性右心衰竭动物模型设计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2008级临床本科7班 设计人员:王超 设计日期:2011年3月25日 指导老师:荣成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2011年制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 (1) 通过实验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人类各生命器官功能的危害。 (2)通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各项指标的测定,指导临床工作。 (3)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知识 国内外现状 右心衰竭(acute right-sided heart failure)表示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没来主要是右心室搏出功能障碍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的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此时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高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正常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急性右心衰竭在临床较为常见,其病因是急性右心室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循环的维持需要正常的左心室功能,右心室的辅助泵作用使血液通过肺循环到达左心室,以维持较低的中心静脉压与体循环静脉回流。肺小动脉栓塞使肺动脉压急剧升高,右心室排血受阻,发生右心室扩张与衰竭。而右心室梗死时,其收缩力急性降低,产生右心室衰竭。当右心衰竭时,可导致左心室心排血量下降,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同时使肺循环阻力增加,产生体循环脏器淤血。 存在的问题: 由于急性右心功能不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临床处理上与左心功能不全有明显差异,所以早期临床诊断和正确处理右心衰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找出更便和测定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思路: 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栓塞剂,经静脉回流至肺脏,并栓塞在肺循环内,引起肺动脉高压,即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如再输入大量生理盐水,使回心血量大大增加,则在右心室后负荷增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前负荷,右心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右心衰竭,其症状越来越重,甚至出现腹水,直至动物死亡。观察复制过程中机体出现的表现,理解其发生机制。 5.参考文献: [1] 朱文霞 急性右心衰的诊断和治疗《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9期 [2] 急性右侧心力衰竭 火罐网. [3] 徐叔云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8 [4] 《中国医药杂志》 2006第8卷第4期双月刊 269 – 271 [5] 梅爱敏 《急性右心衰实验》2010年5月出版 编码ISRC CN-CM22-10-0033-0/V·R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 实验设计的目标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掌握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制备方法。观察复制过程中机体出现的表现,理解其发生机制。此实验是通过增加右心室前后负荷,造成家兔急性右心衰后,观察各项病理指标和变化,根据变化情况,思考起发病机制,再联系临床,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对治疗急性右心衰有一定帮助。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 家兔易于得到,能大量选取体重相近的以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注射栓塞剂和大量生理盐水来观察实验前后各项家兔的生理指标来确定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 随机:取家兔20只,将20只家兔按体重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预先规定,遇单数将兔分入A组,遇双数分入B组。得结果如下: 动物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随机数字:19 12 13 8 4 15 16 7 0 11 1 5 14 18 3 6 10 9 2 17 所属组别:A B A B B A B A B A A A B B A B B A B A 将1、3、6、8、10、11、12、15、18、20号动物分入A组,将2、4、5、7、9、11、13、14、16、17、19号动物分入B组。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20只家兔作相同的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收集了家兔在正常和夹闭肾动脉后各项生理指标来判断肾衰竭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表1-1 注射栓塞剂前 心率 血压 呼吸 A1 A2 … A10
夹闭后10-30min 表1-2 注射栓塞剂(至明显血压上升 )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B10 带血压或中心静脉压又恢复到原对照水平在缓慢注射液体石蜡 表1-3 注射栓塞剂(至血压轻度下降 )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 B10 待呼吸,血压稳定后 表1-4
注射生理盐水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 B10
(5)统计数据分析:本实验采用计量资料来测定各种指标的数值,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a)表示,A,B两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比较行q检验. (1)平均数公式:x=x1+x2+…+xn/n= Σxi/n x=均数 Σ= 总和n =变量值的个数 (标准差):a=sqr(Σ(xi-u)^2/n) a:总体标准差 xi:观测数的各个变量u:总体均数 四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如各组肺系数总体均值的比较,其方法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
H0:1=2(A.B两组间的各项生理指标相同)。
H1:1、2、不等或不全相等,α=0.05。 (2)计算统计量
利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做One-way ANOVA 。 ( 3 ) 查t值表,确定P值,得出结论 4、实验方法设计 实验技术路线 家兔 对照组 实验组
注射液体石蜡 输入生理盐水 心率 血压 呼吸的变化
心率 血压 呼吸的变化 5.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的准备 输液装置:排气。 二道生理记录仪参考参数:血压:灵敏度 6~12 kPa /cm;走纸速度1mm/s,基线为零;呼吸:灵敏度2mV/cm,时间常数DC,滤波30Hz,直流,基线中线。 2.称兔体重,从耳缘静脉注入20%乌拉坦5ml/kg麻醉,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床上。 3.剪去颈部兔毛,作正中切口,钝性分离颈部组织至气管,作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连接血压换能器)与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换能装置)。 4.经右侧颈外静脉插入插管至右心房或右心房口(5~7cm左右),先使插管与输液瓶相通,缓慢输液,保持静脉插管通畅。如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可把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插入右心室(7~10cm左右),插管的同时开动多导生理记录仪描记右心室的压力曲线以观察是否已插入右心室,此兔从耳缘静脉处输液。 5.观察记录下述各项生理指标:心率、心音强度、肺部听诊(有无异常呼吸音)、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或右心室内压(包括收缩与舒张期压力)、循环时间**。 6.用2ml注射器吸取液体石蜡,按0.5ml/Kg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同时密切观察中心静脉压(或右心室内压)及血压的变化。如前者升高或后者下降则终止注射。 7.重复测量上述各项指标。 8.待血压、呼吸稳定后,以60滴/min的速度输入生理盐水,直至血压降到8 kPa以下。 9.观测并记录上述指标的变化。 10.待动物死亡后,剖开胸、腹腔(注意不要损伤脏器与大血管),观察有无胸水、腹水、肠系膜血管充盈与脏器水肿。 6技术路线: 注射栓塞剂→ 血压或中心静脉压明显上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后→注射栓塞剂 →待呼吸,血压稳定后→输入生理盐水(5-10ml/kg) → 急性右心衰竭 7.可行行分析: ⑴本实验动物来源方便。 ⑵急性右心衰竭动物的复制流程易于操作。 ⑶实验器材和药品普遍,实验室能提供充足的条件。 ⑷所需资金不多,防止了实验过程中资金不足足带来的问题。 8.预期结果: 术后的兔子血压降低,呼吸减弱,心率减慢,各项症状明显易于测定。 9.时间安排,见表1-5 表1-5 时间安排表 时间 工作安排 1-10min 麻醉、固定、备皮 10-50min 气管、静脉,动脉插管 50-70min 观察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70-90min 复制急性右心衰模型 90-130min 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130-140min 完成实验、整理实验室
三、完成时间的条件:实验器械,实验动物,实验药品。 实验设备:兔手术台、哺乳类手术器械一套、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呼吸描记装置、心室插管、听诊器、注射器(1ml、2 ml、5 ml、20 ml)、输液瓶、胶管、螺旋夹、二道生理记录仪与电刺激器(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 实验动物: 家兔(20只) 实验药品: 20%乌拉坦、生理盐水、液体石蜡、25%尼可刹米、0.5%肝素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