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抗骨质疏松如何用药

骨折后抗骨质疏松如何用药
骨折后抗骨质疏松如何用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814825942.html,

骨折后抗骨质疏松如何用药

作者:杨明杰

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1期

骨骼的生长和维持主要依靠两类细胞,一类叫做成骨细胞,负责产生新的骨;另一类叫做破骨细胞,负责吃掉老的旧的骨。影响骨生长和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因、激素、营养和锻炼等,这些都是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或成骨细胞的活性,来实现对骨的影响。当破骨的活力持续地高于成骨的活力,就会出现骨的流失;当骨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骨质疏松就发生了。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指的是骨修复愈合的速度很慢。如果伤及的是重要的骨头,重则死亡,轻则会影响行动,给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骨折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残最常见的原因。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建议,骨折后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钙剂

钙需要量为 800~1200 mg,骨折后补钙剂量應酌情适当加量。建议分多次服用。

活性维生素 D 3

建议用法为 0.25~0.5 μg/d,不仅能够增进肠钙吸收,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而且有助于增强肌力,提高神经肌肉协调性,防止跌倒倾向。

注意定期监测血钙或尿钙。

降钙素

如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内注射 50 IU/d,鼻喷剂 200IU/d。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增强骨的生物力学性能、降低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还有止痛作用。

但少数患者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有明显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三)物理学检查 1.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学检查 骨密度检测:X线、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和PET—CT。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 由于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发生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质减少,骨组织的细微结构被破坏,使骨的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它可以使除头颅外的任何部位的骨骼发生骨折。已知骨组织的强度有75%~85%与骨密度(BMD)有关。随着年龄的老化,周身各骨骼的BMD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股骨颈的BMD在20~90岁之间,女性要下降58%,男性要下降39%;股骨粗隆间区(intertrochanteric region)则分别下降53%及35%。BMD下降到一定程度,易于发生骨折。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前臂远端(Colles'骨折)、胸椎和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近端股骨骨折(股骨颈居多)。随年龄的增加,骨折发生率相应增加(就各人种而言,白人、黄人远高于黑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Colles'骨折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5,椎骨压缩性骨折为1∶7,股骨颈骨折为1∶2。股骨颈骨折而致死亡者占15%~20%,如要恢复到骨折前的功能,一般需12个月的时间,有些则致终身残疾。 骨峰值与骨重建 骨骼内矿物质含量是决定是否易发生骨质疏松的基础,而成人后的骨峰值(Peak adult bone mass)的高低,是年长后是否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同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导致骨矿物质丢失的速度加快等因素均与骨质疏松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在人的一生中,骨骼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通过骨重建(bone remodeling)使新骨代替旧骨,保持骨骼的"年青化"。这种代谢更新,称为骨转换(turnover),每单位骨转换如呈负值,造成骨矿丢失,称为高转换,许多继发性骨质疏松,都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骨的高转换引起。 骨质疏松的病因 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有着多种致病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活方式、营养状况、疾病及药物等,见表1。 表1. 常见的骨质疏松与骨质减少的原因遗传疾病生活方式药物营养 白人、黄人神经性厌食吸烟甲状腺激素不能耐受奶制品 家族史甲亢甲亢少活动或过分活动引起无月经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低钙饮食 体形小甲旁亢绝经早抗凝药物素食者 柯兴氏病未生育化疗酗酒 I型糖尿病月经初潮迟抗惊厥药物持续高蛋白饮食 类风湿 骨质疏松的分型 按照骨转换可以分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或低转换型骨质疏松,按病因分型可以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绝经后早期骨丢失,丢失的骨骼主要为小梁骨及少量的皮质骨,Ⅰ型引起的骨折,多为Colles'骨折及压缩性椎骨骨折;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由于老年肾功能减退,1α(OH)D3的合成功能下降,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使皮质骨丢失,Ⅱ型骨质疏松多见股骨颈骨折。另一种见于年青人的骨质疏松,称特发性骨质疏松,常原因不明,很少见。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3亿。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及东北五大区,对40岁以上汉族人群5 602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4%(男8.5%,女15.7%)。全球大约有2亿人口罹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导致骨折。美国绝经妇女中预期有1/4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60岁以后,妇女每增龄5岁,骨折发生率将增加一倍。欧洲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髋部骨折达48.5万余人。美国因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治疗者40万人,另有250万人需接受门诊治疗。北欧的瑞典和丹麦,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与脑中发生率相近。中国张向明等调查60岁以上老年骨折2 242例,髋部骨折21.4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050年,全球半数以上妇女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有关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因与常见部位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在脊椎骨折与四肢骨折中,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而且与骨量丢失及微结构破坏密切相关,在体重的重力作用下即可导致脊椎变形、压缩骨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且多见于高龄患者。北京地区

对50岁以上妇女的一组调查结果显示,脊椎骨折的患病率 为15%,其中50~59岁组仅4.9%,而80岁以上组高达36.6%,是前者的6倍以上。 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踝部、髌骨等部位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肱骨近端、桡骨下端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1/3。四肢骨折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四 肢骨折除了与骨量减少、骨松质与骨皮质的结构与物理性能下降有关外,都与外伤因素有关。髋部骨折造成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尽管老年人髋部骨折几乎都与跌跤有关,但是这种损伤绝大多数属于非严重暴力损伤。视觉、听觉功能下降,神经-肌肉运动系统功能减退,使损伤的机会明显增多。欧洲一个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每年跌倒一次者为30%,跌倒两次者为15%。使用现代技术,可以 准确的测定骨密度,根据身高、体重,可以计算出跌倒时骨骼所受到冲量的大小。对髋部骨折人群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股骨颈骨密度,并与所受冲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显著相关。即随着骨密度增加,造成髋部骨折时所需的冲量越大,两者的关系决定着骨折的发生。取骨密度与冲量的比值作为骨折发生的危险系数,为便于计算,将骨密度值扩大1 000倍,则髋部骨折的危险系数计算公式为:危险系数(R);BMD×1000/(m?g?h)(BMD为股骨颈骨密度,m为体重,g为重力加速度,h为身体重心高度:男性为身高的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罗先正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随着杜会入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如平地跌倒等。与年青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后者骨折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暴力损伤,有明显外伤史。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剧烈腰背疼痛,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驼背畸形,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由于畸形、疼痛引起的心理障碍,可使患者出现抑郁,甚至萌发自杀意念。骨折多发生在T。与L。之间,以胸腰椎最为常见。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提示全身骨微结构的退变。骨强度的下降,新的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5%~50%。因此,能否减少新的椎体骨折发争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评定标准。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骨折后第一年的病死率为20%,1/3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护理,不足1/3的患者能恢复剑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进展 1临床表现①一般表现:可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也可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或表现为原有疼痛加重。功能障碍也可很轻微,甚至患肢仍可活动。②特有表现:可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但iN床上也有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③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可出现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等。 2常规X线摄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我国多数医院,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常规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主要表现有3点:①骨的透光度增加。当发生骨质疏松症时。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骨钙量降低,对x线的吸收量也随之减少。⑦骨小梁与骨皮质的改变。骨小梁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中变化早而快,6因此最能反映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情况,表现为非承重的骨小梁减少,承重骨小梁逐渐发生代偿性增厚,从而表现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这一点在椎体上表现最为明显。骨皮质的X线表现主要为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③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并发症,只要存在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无论骨矿密度测量结果如何都可确诊为骨质疏松症。股骨近段骨折和前臂骨折X线平片诊断容易,但脊柱椎体骨折常见不到明确的骨折线,而表现为椎体压缩变形.终板凹陷等征象,并可以显示骨折的形状、移位程度、骨折部位,但要注意鉴别。常规x线平片优点很多,方法简便、费用较低,可以观察骨骼密度、形状,骨小梁数量、形态及骨皮质的厚度,以及是否合并骨折,骨质增生及变形等。但是,上述观察存在主观因素,易受投射条件、胶片本身质量等因素影响,且只有在骨量丢失超过30%以上时,X线平片才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征象,而这已是骨质疏松症的晚期表现。 二.骨密度检查的现状及进展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了Kanis提出的白人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即骨密度(BMD)或骨矿含量(BMC)在青年成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以上者为正常;一ISD和一2.5SD之间者为骨量减少;若低于-2.5SD者为骨质疏松;若同时伴有1个部位以上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男性诊断标准未确定,可参照上述标准。测量值是指双能X线骨密度仪腰椎正位,髋部或前臂测量的结果,其他方法如QCT骨密度仪、定量超声(QUS)或X线吸收(RA)测量结果尚尢公认的诊断标准。此标准存在一定局限性。我国亦在确定国人的金标准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我国入口庞大、地域广、多民族,最后获得认可,尚需时日。骨生化检测,主要反映骨吸收指标、骨形成指标及骨转换率,能较早反映治疗干预后的变化,由于其精确性较低,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可作为治疗观察指标。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评估方法的进展 Ross认为,骨密度检测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评估,预测骨折的发生概率或作个性化评倍。随后不同评估方法和建议出现,也是骨折风险因子评估工具《FRAX)方法产生 万方数据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硫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l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増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指南所指的骨折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l.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①患者多为者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易发生并发症。 ②多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置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③骨形成与骨痂成熟退缓,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④卧床制动期將发生快速骨丢失,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 ⑤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⑥再骨折发生率高,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达20%。 1.2骨质疏松性骨新的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基本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 2.l诊断 2.1.1病史、症状和体征 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轻徴外伤史。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畸形、骨擦感(音)、异常活动等体征,也有患者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2.1.2影像学检査 普通X线检査:①摄片应包括损伤部位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据双侧髋关节;②除有骨折征象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③推体压缩骨折时,有楔形变或“双凹征”,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真空征”、假关节形成。 CT检査: ①移位复杂的髋部、踝部、肱骨近端骨折,需应用 CT和(或)三维成像;②为明确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椎管内压迫情况等,可考虑CT检查。 MRI检査:①可诊断隐匿性骨折;②可判断骨折是否愈合,未愈合的骨折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或等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 骨扫描( SP E C T/E CT) :适于不能行MRI检査的患者,有助于判断疼痛责任椎体。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硫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l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増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指南所指的骨折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①患者多为者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易发生并发症。 ②多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置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③骨形成与骨痂成熟退缓,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卧床制动期將发生快速骨丢失,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 ⑤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再骨折发生率高,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达20%。 骨质疏松性骨新的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基本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

炼和抗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病史、症状和体征 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轻徴外伤史。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畸形、骨擦感(音)、异常活动等体征,也有患者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影像学检査 普通X线检査:①摄片应包括损伤部位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据双侧髋关节;②除有骨折征象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③推体压缩骨折时,有楔形变或“双凹征”,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真空征”、假关节形成。 CT检査: ①移位复杂的髋部、踝部、肱骨近端骨折,需应用 CT和(或)三维成像;②为明确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椎管内压迫情况等,可考虑CT检查。 MRI检査:①可诊断隐匿性骨折;②可判断骨折是否愈合,未愈合的骨折 T1WI为低信号、 T2WI为高或等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 骨扫描( SP E C T/E CT) :适于不能行MRI检査的患者,有助于判断疼痛责任椎体。 骨密度检査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更新要点2017-03-16医默相通 3月11日,骨典演义--2017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网络直播会议在美丽的蓉城召开。众多顶级骨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南的理解以及诊治经验的思考。本期我们邀请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和吴斗教授对17年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 为了及时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策略,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措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专家对原有的指南(2008版)进行了更新。该版本指南与2008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相比,有以下更新要点。 1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的进一步完善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重心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与08版指南相比,新版本指南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症存在的情况下,局部骨组织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是骨强度下降的突出表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

2流行病学的更新 新版本补充了流行病学的最新资料。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报告:全球每3 秒钟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 3影像学检查增加 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CT及MR检查外,新版本中增加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它适用于无法行MR检查或排除肿瘤骨转移等。 4更新诊疗流程图 新版本中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流程图。对于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需先行血尿常规、钙、磷、碱性磷酸酶、影像学和骨密度等酌情检查项目,检验结果正常而影像学、骨密度等检查异常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检验结果异常需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等;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继而进行骨折处理、骨折愈合评估,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药效评估,并强调对二次骨折的预防。 5常见骨质疏松骨折手术策略推荐与更新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临床风险分析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临床风险分析 目的:对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的临床风险进行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46例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时间、骨折类型、股骨颈DXA骨密度测定T 值以及Charlson合并症指数进行分析,以对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的年龄均在75岁以上,其中女性患者为33例,占71.7%,骨折类型63.0%均为椎体骨折后再发生股骨胫骨折,其次即为股骨胫骨折后再发生股骨胫骨折,其两次骨折间隔时间平均为(1.5±1.9)年。以此得知骨质疏松骨折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具有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史以及骨密度-T值0.05),但其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因素不但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比、合并症等基本因素,还和社会地位、社区卫生建设、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等因素有关,通过对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就不难得到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其中对于骨折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研究大部分针对的均为髋部骨折患者,Ryg等在对髋部骨折患者的再次发生骨折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二次骨折的几率为11%~23%,其随访为25年,并得知再次骨折发生患者1年内的死亡率达到24.1%,远远高于发生1次骨折患者的15.9%[1]。后又有Ioannidis等[2]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死亡风险和年龄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对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以上对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因素的分析,相信可以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及临床与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0):1086-1092. [2]Ioannidis G,Papaiosnnon A,Hopman W M,et al.Relation between fractures and mortality:results form the Canadian Multicentre Osteoporosis Study[J].CMAJ,2009,18l(5):265-271.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版

2017-03-16医默相通 3月11日,骨典演义--2017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网络直播会议在美丽的蓉城召开。众多顶级骨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南的理解以及诊治经验的思考。本期我们邀请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和吴斗教授对17年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 为了及时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策略,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措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专家对原有的指南(2008版)进行了更新。该版本指南与2008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相比,有以下更新要点。 1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的进一步完善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重心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与08版指南相比,新版本指南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症存在的情况下,局部骨组织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是骨强度下降的突出表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 2流行病学的更新 新版本补充了流行病学的最新资料。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报告:全球每3 秒钟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 3影像学检查增加 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CT及MR检查外,新版本中增加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它适用于无法行MR检查或排除肿瘤骨转移等。 4更新诊疗流程图 新版本中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流程图。对于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需先行血尿常规、钙、磷、碱性磷酸酶、影像学和骨密度等酌情检查项目,检验结果正常而影像学、骨密度等检查异常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检验结果异常需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等;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继而进行骨折处理、骨折愈合评估,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药效评估,并强调对二次骨折的预防。 5常见骨质疏松骨折手术策略推荐与更新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DOC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危险因素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专家共识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专家共识(2018)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继发于骨质疏松症、低能量暴力导致的骨折。伴随我国进入老年社会,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快速升高,逐渐成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骨质疏松性骨折多为高龄老年患者,合并内科基础疾病较多,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显著增加;患者骨量下降,多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失败率相对较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容易再发骨折。围手术期处理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最重要环节,决定着治疗的成败,其处理原则、处理方法与一般常见骨折有共同之处,但也有特殊要点,推动骨质疏松性骨折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召集了国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的处理提供一个适合国情且规范标准、容易操作的治疗方案,有效提升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1 概述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时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骨折,故属于脆性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部、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据统计,全世界每3 s就发生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后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将会罹患 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1]。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前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50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而渐增,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6%[2]。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 约为269万例次,预计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到2050年约达599万例次[3]。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 高于前列腺癌[4-5]。 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诊治的特点及难点:(1)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易发 生并发症;(2)多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置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 收;(3) 骨形成迟缓,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4)卧床制动期将发生快速骨丢失,

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及其临床特点

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及其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及特点。方法收 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骨科收治入院或门诊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 者2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再骨折组)、对照组(骨折组),评价两组患者的 性别、年龄、BMD-T、CCI、骨折好发部位、骨折至再骨折的时间间隔、再骨折的 发生率、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再骨折的发生率为4.52%,两 次骨折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1±0.7)年,平均年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BMD-T、CC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协调技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运动协调技能低的骨质疏松性骨 折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可能性较大。多因素风险分析表明,年龄因素及既往有椎 体骨折史为再次骨折主要的风险因素。结论两次骨折之间,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进 行功能康复等治疗,减少跌倒等的发生,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风险临床特点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以骨组织量减少、微细 结构遭到破坏,并且伴有骨脆性增加的一种骨病。骨折是骨质疏松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1]。在美国,因骨骼相关疾病引起骨折的 患者约为150万人/年,其中,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病因,其发生骨折的风险在一定范围内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根据WHO标准,美国国 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Ⅲ,1988-1994)临床研究表明,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50%的女性、20%的男性在一生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且患者一旦发生第一次骨折,发生再骨折的危险明显增加。本研究通过调查本院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寻找相应的预防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骨科收治入院或门诊就诊的骨质疏松性 骨折患者。 入选标准:①年龄:≥50岁;②骨折部位:肱骨近端、股骨近端、桡骨远端、椎体、髋臼;③摔伤为骨折的主要原因;④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2.5SD[3]。 排除标准:①遭受严重暴力所致骨折,如车祸;②患者伴有其它骨代谢疾病;③有服用抗凝药物等与骨折有关的食物药物史;④患者接受化学治疗、放 射治疗。 1.2分组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根据患者既往是否曾明确的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将患 者分为观察组(再骨折组)、对照组(骨折组)。共收集病例268例,其中观察 组47例,对照组221例。 1.3治疗方法 股骨和肱骨近端骨折采用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椎体及桡骨远端采 用手法复位或(和)夹板进行固定。 1.4评价指标 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BMD-T、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 动作的协调程度、骨折好发部位、骨折至再骨折的时间间隔、再骨折的发生率、 平卧位到站立位转换时间(转换方式、动作不限,站立稳定再行走3m后计时停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影响愈合因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病中心,南京210008 电子信箱:lh2116@https://www.360docs.net/doc/e814825942.html, 专题笔谈 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影响愈合因素 林 华 文章编号:1005-2194(2011)07-0512-02 中图分类号:R 681 文献标志码:A 提要:骨质疏松是一种进行性的骨骼系统疾病,最终将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受到骨密度、骨强度、脆性骨折史、骨折家族史、年龄及衰老、皮质激素应用、低体重、跌倒、饮食异常和某些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则受到生物学, 机械和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愈合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fracture repair.LIN Hua.Center for Meta- bolic Bone Disease Research ,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China Summary :Osteoporosis is a progressive systemic skeletal disease with a consequent increase in bone fragil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fracture.There are a number of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cluding low bone mass and micro architectural deterioration of bone tissue ,age and aging ,a prior fragility fracture and a parental history of fracture , use of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low body mass index ,falls ,diet disorders and some diseases.The osteopo-rotic fracture repair is dependent on factors of biology ,machine and pharmacology. Keywords :osteoporotic fracture ;fracture healing 林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病中心主任。兼任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IOF-CSA )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333” 工程人才,南京市代谢性骨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 骨质疏松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治疗骨折时应充分重视骨质疏松病情的分析,尤其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因素评估。若只关注骨折而轻视了骨质疏松,则难以避免今后再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来自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其发生具有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复杂且伴有更多碎片,愈合过程缓慢(矿化和改建)。骨质疏松时骨骼脆性表现在以下的力学和机械性能方面:保证骨骼强度和刚度的矿物质含量减少,抵抗压迫引起的损伤和影响骨力学性能的胶原成分下降;抗变形能力(硬度),吸收能量(抵抗 力),抗重复荷载(疲劳抵抗),抑制损伤进展(抗断裂)等多性能受损;孔隙性增加(主要负重轴方向的骨小梁数量),因而增加异常负载下的骨折风险(跌倒);微损伤增加(与年龄相关的多重骨组织微应力损伤)。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虽然时间延长,但最终会得到愈合。骨质疏松不仅增加骨折风险, 还带来了骨折固定治疗的问题,临床干预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本身的认识和处理不当,表现在轻视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起源和危险因素、缺乏对骨骼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忽视骨密度(BMD )测定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因素的重视不够。手术应重视骨折治疗而忽视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愈合的病因治疗及再骨折的危险性分析。应重视BMD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及诊治的重要作用,掌握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前后的不同策略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各种因素,在充分了解全身骨骼及骨折区域状况的前提下,强调外科治疗与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的联合干预。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1.1 BMD BMD 是当今骨质疏松诊断和骨折危险性评价 的最重要指标,其准确性和特异性优于血压对脑卒中和血 脂对冠心病的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分析与BMD 相关,更重要的在于局部BMD 对相应区域的骨折风险提示能力更佳。就骨折风险而言, BMD 所提示的骨折风险是人群中215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Jul.2011Vol.31No.7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原则和一般骨折一样也是复位,固定(强烈推荐使用高分子绷带夹板),功能锻炼,多疗程抗骨质疏松治疗。其特点和治疗的8大难点为: ①加重原有骨质疏松。罹患骨折卧床后会发生快速骨质丢失,将加重原有骨质疏松; ②骨折粉碎。骨量低,骨质量差,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③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高龄老人因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吸收; ④康复过程漫长。老年人身体储备力低,康复能力下降,常伴有智力障碍,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功能锻炼,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所以建议老人骨折后使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进行固定。 ⑤并发症多。进入老年阶段后,机体往往合并有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心肺和脑血管意外,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 ⑥致残率高。骨折后即使治疗结果满意,也难以恢复至伤前的机能状态,如髋部骨折后仅一半左右的病例能恢复到骨折以前的功能状态; ⑦致死率较高。由于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如髋部骨折后,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命力都是一次严峻考验,有时成为生命中

的“最后一根稻草”; ⑧患方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医患纠纷,需要医患双方之间充分沟通。 措施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确需手术者,要充分考虑它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不同之处,酌情采取以下6种应对措施: ①使用特殊内固定器材,如锁定加压钢板、粗螺纹的螺钉、膨胀型髓内钉、具有特殊涂层材料的器械等; ②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材,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 ③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如螺钉固定时穿过双侧骨皮质,增加把持力; ④采用内固定强化技术,如螺钉周围使用骨水泥、膨胀器及生物材料强化; ⑤骨缺损严重者,可考虑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料(骨水泥、硫酸钙等)充填; ⑥视骨折的牢固程度,酌情选用外固定。外固定应采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安全可靠,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骨折临近关节的固定。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更新要点 2017-03-16医默相通 3月11日,骨典演义--2017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网络直播会议在美丽的蓉城召开。众多顶级骨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南的理解以及诊治经验的思考。本期我们邀请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和吴斗教授对17 年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 为了及时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策略,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措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专家对原有的指南(2008版)进行了更新。该版本指南与2008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相比,有以下更新要点。 1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的进一步完善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 的骨折。“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重心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与08版指南相比,新版本 指南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症存在的情况下,局部骨组织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是骨强度下降的突出表 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 2流行病学的更新 新版本补充了流行病学的最新资料。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报 告:全球每3 秒钟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 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 倍。 3影像学检查增加 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CT及MR检查外,新版本中增加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 应用,它适用于无法行MR检查或排除肿瘤骨转移等。 4更新诊疗流程图 新版本中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流程图。对于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需先行血尿常规、钙、磷、 碱性磷酸酶、影像学和骨密度等酌情检查项目,检验结果正常而影像学、骨密度等检查异常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 检验结果异常需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等;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继而进行骨折处理、骨折愈合评估,与此同时给 予患者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药效评估,并强调对二次骨折的预防。 5常见骨质疏松骨折手术策略推荐与更新 1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诊疗规范 1.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2.病因病理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3.康复住院标准 因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疼痛、运动功能下降,乃至发生骨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4.临床症状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 4.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4.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4.3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5.专科体征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脊柱弯曲变形,这些患者由于经常腰背疼痛,负重能力降低,双下肢乏力,因此身体多处于前倾状态,以减轻脊柱的负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常常有椎体的压痛,多见于胸段、腰段椎体、钥关节外侧及胸廓,压痛部位常伴有叩击痛。如果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愈合欠佳,骨折两端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有可能发生肢体弯曲畸形。骨痛、骨骼畸形、体位异常及肢体乏力还可以导致思者体态及步态异常,活动协调性差等。 6.影像学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