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姑息治疗的现状与任务

癌症姑息治疗的现状与任务
癌症姑息治疗的现状与任务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关键词】肿瘤;姑息疗法;生活质量 目前,肿瘤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统计,1995年全世界有新发癌症患者1000万人,死于癌症人数660万,是居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患者应得到进一步的姑息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对癌症和死亡存在偏见,加之现有的医疗制度和条件所限,致使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妥善的安置,而蒙受癌症所带来的极大的身心痛苦、经济损失、家庭不宁,也增加了社会和工作单位的负担。2006年第4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的主题是“规范肿瘤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改善癌症医疗质量的共识意见声明”,强调关注癌症生存者及癌症姑息治疗问题。这些所体现的基本思想是:尊重癌症患者,科学决策抗癌治疗,保证癌症医疗质量。WHO对肿瘤工作者的要求,已由过去的肿瘤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三个重点改进到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四个重点,并认为姑息治疗在多数常见癌症的治疗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1 姑息治疗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根据WHO的定义,姑息治疗是指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积极地、全面地医疗照顾。对疼痛、其他症状以及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的控制是首要的。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姑息性治疗的很多方面也可与抗癌治疗一起应用于疾病过程的早期[2]。因此姑息治疗是一种人性化的治疗[3]。 姑息治疗起源于4世纪古罗马拜占庭Christain社会机构发起的临终关怀医院(hospice)运动。1967年,世界第一个现代化的Hospice在伦敦建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姑息治疗机构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英国有700余家,美国3000余家,其他欧洲及第三世界也陆续建立起Hospice。1982年WHO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病人不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癌痛止痛原则。1993年英国和加拿大学者编写了牛津大学教科书《姑息医学》,并于1998年再版。 我国姑息治疗事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同度教授于1985年首次提出“晚期癌症患者收治是个社会问题”,1987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收治晚期癌症患者为主的安徽肿瘤康复医院。1994年8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来各省市也相继成立省市级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1990年,我国卫生部和WHO共同召开全国癌痛专题研讨会,并把癌痛三阶段止痛方案推向全国[4]。此后,1991年、1994年和1999年,我国三次修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7-12-25T09:36:44.3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封梅 [导读] 并可能成为21世纪肿瘤内科重要的研究方向。未来的肿瘤内科如何发展以及理想的肿瘤内科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将等待我们的探索。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原本高发癌症,如胃癌、阴茎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放缓,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肿瘤内科治疗作为抗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肿瘤内科;发展;展望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uthorities had high incidence of cancer in our country,such as stomach,penile cancer,nasopharyngeal carcinoma,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of growth has slowed,and lung cancer,colon cancer,prostate cancer,breast cancer,etc.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bu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s the main treatment of cancer,tumor internal medicin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long the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tumor-tumor internal medicine,and probes into its future trend. Keywords:oncology internal medicine;Development;Looking forward to。 前言: 肿瘤内科(medical oncology)的发展历史不足百年,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癌,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其后的半个世纪,化疗有了很大进展。生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的兴起为肿瘤内科增添了新的方法。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使人们期望已久的个体化治疗可能成为现实,并可能成为21世纪肿瘤内科重要的研究方向。未来的肿瘤内科如何发展以及理想的肿瘤内科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将等待我们的探索。 1.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历程 1.1肿瘤内科治疗的早期手段 不同的时代,对肿瘤内科治疗的看法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同样其治疗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技术的更新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肿瘤内科治疗作为延长癌症生存期、改善其生活治疗的一种手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肿瘤内科学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种治疗方式,如中医中药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目前,临床上肿瘤内科治疗多采取化学药物治疗;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大有逐渐替代化学药物治疗的趋势。 1.2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到目前,肿瘤内科治疗仍旧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文献发现,1946年菲利普斯和基尔曼使用氮芥成功治疗的淋巴瘤,这一举措和治疗方式也标志了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开端。随着医疗科技及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环磷酰胺(50年代)、阿霉素、卡泊(70年代)等药物均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中,且上述化学药物在睾丸生殖细胞瘤、儿童白血病、滋养叶细胞肿瘤等癌症的治疗上已经达到根治的效果,这也大大促进了化学药物治疗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地位的提升,为根治性治疗提供了可能。 1.3生物分子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物分子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抗癌药物也随之诞生。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其在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也大大提升了肿瘤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步入21世纪后,靶向治疗的研究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指的是针对性、选择性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递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一种的治疗方式,其主要以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信号传递导通通道或生长因子中相关的蛋白质或酶为作用靶点。尤其是肿瘤内科治疗中,这一研究大大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2.国内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肿瘤内科治疗是建立在学习和总结国外先进抗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与肿瘤专科医院及专科医室的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自发研制出第一个抗肿瘤药氮芥,并成功量产,随后环磷酰胺、塞替派、更生霉素、平阳霉素等化学抗癌药学也陆续研发成功,这为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成立第一个肿瘤内科治疗科室(即如今的肿瘤医院);上世纪70年初,全国各地陆续成立肿瘤专科医院;上世纪90年代,多所肿瘤治疗中心在各大三甲医院成立;21世纪,全国范围肿瘤科室(仅三甲医院)就已超过500所。另外,我国科学家在肿瘤药物治疗的研发工作上获得巨大成功,也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随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针对精原细胞瘤研制的N-甲酰溶肉瘤素临床应用大获成功,再次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在抗代谢肿瘤药物的研制方面,我国科学家合成的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脱氧三尖杉酯碱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大获成功,其中高三尖杉酯碱被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三线治疗药物,这一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国际上承认,这大大提升了我国肿瘤内科治疗在国际上的地位。目前,国际上应用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我国均能生产。 3.肿瘤内科治疗技术的未来发展 3.1未来肿瘤内科治疗技术的发展 其中,针对肿瘤细胞散播而采取的以细胞毒类药物为典型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形式仍旧占据肿瘤内科治疗的主导地位,同时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分析显示,对于能行肝转移灶切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期阶段应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较单纯性切除术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其3年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的几率大大提升。,可通过靶向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及进展,这大大的延长了肿瘤体与宿主共存状态的时间,另外,随着靶向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分析发现,对肿瘤患者应用分子靶

癌症姑息治疗

癌症姑息治疗 【WHO攻克肿瘤的四大战略任务】肿瘤预防、肿瘤早诊、综合治疗、姑息治疗 【发展姑息医学是全社会的需要】1、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2、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速3、可治愈性肿瘤的比例仍很低4、晚癌患者如何办 【WHO姑息治疗的原则】1、缓解疼痛及其他造成痛苦的症状2、肯定生命并把死亡看成一个正常的过程3、对死亡既不延长也不促进4、对患者全身心的关顾,使其尽可能主动的生活5、给家属提供一个支持系统,妥善地照顾患者,正确处理后事6、提高生活质量可能对疾病过程起到正面的影响7、姑息治疗应尽早地用于疾病的早期,与放疗、化疗相结合8、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处理一切痛苦的临床并发症所需要的调查及研究 【早期规范化处理癌痛及其他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终末期疾病源于疾病早期2、早期疼痛不处理,导致神经和中枢的敏化,使疼痛信息传导的增强,静止通道的活化,使疼痛不断增强,甚至无害刺激也可诱发痛苦3、未处理的症状造成慢性痛苦,导致抑郁、自杀、恶液质 【姑息治疗在肿瘤学中的位置】1、姑息治疗应尽早地贯彻到肿瘤治疗始终2、癌症发病在发展中国家仍将继续呈上升趋势3、80%以上患者需姑息治疗4、发达国家五年癌症生存率达50%,但早、晚也需姑息治疗5、当医疗花费成为患者负担后,姑息治疗愈来越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选择 【姑息医学发展滞后的原因】1、社会对姑息治疗的定义、伦理、原则、内容缺乏认识 2、政府的国家癌症控制项目欠具体 3、对受伤害的脆弱的群体缺乏来自各方面精神及经济的支持 4、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专业人员研讨应加强如:如何落实与整合肿瘤工作的四项任务?如何确定优先?如何消除现实医疗实践中的浪费、开拓有效的医疗服务?了解地区差异、基金保证与重视程度的区别 5、肿瘤专业工作者错误的认为停止化疗=不能提供其他,希望被剥夺而放弃了患者;疾病进展=肿瘤医生的失败,形成自责;支持治疗Hospice=不治疗,造成患者因转诊晚而未享受足够的姑息治疗的现象 6、专业姑息治疗队伍处于治疗与姑息的交接口,感到无所是从,缺乏成就感,缺乏周围的支持,忽略了自己正在从事真正的人文关怀,真心的奉献爱心的事业 7专业医院考虑出成果,出人才及医院收入,医生考虑疗效与不良反应,家属最关心的经济问题,而患者急于缓解痛苦,如何将四者统一将是人文关怀及和谐社会的体现 8、初级保健人员缺乏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的条件。面对本应多中心协作的躯体、心理、精神全面关顾的弱势群体感到无能为力的负罪感。 【根据资源水平姑息治疗优先的实施】目的:改善癌症或其他致命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内容:疼痛控制、症状处理、心理及精神支持,所有国家公众及专业人员都应知道癌痛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在各健康保健组织均可提供口服吗啡 1、低资源国家:在所能达到的目标地区各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采用最低标准的疼痛控制和姑息治疗,如家庭护理 2、中等资源国家:全国范围内各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保证最低标准的疼痛控制及姑息治疗实施,可由健康保健工作者及家庭护理共同完成 3、高水平资料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层次的医疗保健人员均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家庭护理确保国

肿瘤癌症治疗常见评价观察指标

肿瘤癌症治疗常见评价观察指标(含术语简写) 1.实体瘤疗效评价新标准: RECIST (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完全缓解(CR, complete response)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 partial response)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疾病稳定(SD, stable disease)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疾病进展(PD, progressive disease)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注:如仅一个靶病灶的最长径增大≥20%,而记录到的所有靶病灶的最长径之和增大未达20%,则不应评价为“PD”。 2.常用指标: 总生存期(OS, overall survival)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总缓解期(Duration of overall response)从第一次出现CR或PR,到第一次诊断PD或复发的时间。 疾病稳定期(duration of stable disease)是指从治疗开始到评价为疾病进展时的这段时间。 无病生存期(DFS, Disease-free survival)或者无疾病生存时间,是从随机入组开始到第一次复发或死亡的时间。 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从入组开始到肿瘤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 至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ion)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治疗失败时间(TTF,time to failure)从随机化开始至治疗中止/终止的时间,包括任何中止/终止原因。 疾病控制率(DCR,disease control rate):CR+PR+SD.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化疗程序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化疗 姑息性化疗的目的是提高生存质量和带瘤生存。临床上有些肿瘤病人,特别是晚期病人,目前的化疗并不能使之达到治愈,也不一定能延长生存期。此时应认真地权衡化疗可能带来的好处,与其毒副反应可能带来的痛苦,以改善生活质量为首要目的,来决定治疗策略。不必过分强调治疗的彻底性,应以反应小,痛苦小的治疗为选择。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头颈部癌的化疗疗效均不满意。对此类肿瘤的晚期病例,已失去手术治疗的价值,化疗也仅为姑息性。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 一、姑息性化疗的临床应用方式 1. 全身化疗(Systemic Chemotherapy):采用静脉注射、肌注或口服途径给药,药物分布于全身多种器官组织。 2. 局部化疗(Local Chemotherapy),包括特殊途径化疗: (1) 腔内化疗:包括胸腔内化疗,心包腔内化疗及腹腔内化疗,可治疗癌性浆膜炎和浆膜腔积液。 (2) 鞘内化疗:通过腰椎穿刺鞘内给药,可使抗癌药进入脑脊液,常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的中枢神经转移。 (3) 介入化疗:通过高选或超选动脉或静脉插管与置管或穿刺,灌注大剂量抗癌药物以提高局部血药浓度,增强化疗效果。如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常与栓塞合用),或门静脉穿刺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4) 瘤体内注射药物,即直接将抗癌药注入瘤体局部,如直接对小肝癌癌灶内注射无水酒精或丝裂霉素等,常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 (5)膀胱灌注化疗:主要用于治疗膀胱肿瘤,通过导尿管给药,常用药物有丝裂霉素吡喃阿霉素及卡介苗等。 二、肿瘤化疗的药理学基础 50多年来筛选过的抗癌化合物或植物提取样品多达50多万种;但是,经过临床试验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只有几百种,而目前常用的药物在60-70种。 (一)、抗癌药物的传统分类 一般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来源及作用原理,将抗癌药物分为六类。 1.烷化剂此类药物最早问世并用于临床,按其结构特征分为如下类型:

癌症治疗发展史,西医研究癌症200年历史

癌症治疗发展史,西医研究癌症200年历史 文森特·T·德维塔等美国纽黑文市耶鲁大学医学院和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耶鲁综合癌 症中心与斯米洛癌症医院等 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刊200年来,癌症已从黑匣变成了蓝图。在《杂志》出版的第1个世纪期间,执业医师可观察、衡量和检测肿瘤,但几乎没有方法研究癌细胞内的工作情况。一些敏锐的观察者走在他们所在时代的前头,包括鲁道夫·菲尔绍,他得益于显微镜,于1863年推断了癌症的细胞起源1,还有斯蒂芬·佩吉特,他在1889年聪明地想出转移性疾病的种子和土壤假说2,这一理论一直沿用至今(表1)。其他重要进展包括1911年佩顿·劳斯发现禽肿瘤的病毒原因3和1914年西奥多·博韦里提出癌症可由染色体突变触发4。 但黑盒的盖子一直没有真正被打开,直到1944年,当时洛克菲勒大学的一名退休科学家奥斯瓦尔德·埃弗里报告了他精美清晰的肺炎球杆菌实验结果,该结果显示,细胞信息不是由蛋白而是由DNA传递5。他的工作直接导致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结构的重要发现6。8年后,遗传密码被尼伦伯格及其同事破解7,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得以确立:即信息由DNA传递至RNA并导致蛋白的合成。此后,一系列完全意料之外的发现中的最早一项破坏了这种认识,这项发现提醒我们,在与大自然打交道时,事情并不总是它们看起来的那样。特明和米祖塔尼(Mizutani)8以及巴尔的摩9发现了逆转录酶,这显示信息可能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从RNA到DNA),这一发现对医学(但最突出的是对癌症医学)有深远影响。 早期的研究者发现,DNA是一种难以在实验室研究的很大的分子。1970年,史密斯和威尔科克斯通过辨别出在特殊限制位点细菌防御性地用来裂解DNA的酶而解决了这个问题10。这些发现催生了分子学革命和生物技术产业。它们还为基因组测序铺平了道路。 这种科学费用昂贵。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癌症法案》而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法案扩大了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作用,NCI是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中第一所以疾病为导向的机构。1971年12月23日,该法案由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签署成为法律,为NIH 一个研究所提出了一个新指令:“支持研究和研究结果的应用,以降低癌症所致的发病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强调研究结果的应用是新提出的,NIH使命声明中没有这一条。该法案使NCI的预算在20世纪70年代末增加4倍,并且为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提供了动力。 虽然国会消灭癌症的热情主要来自一些临床进展的刺激,但这些新资金约85%用于支持基础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其顶峰时,NCI占NIH预算的23%,它却支持了美国53%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结果呈爆炸性。 驱动或抑制细胞生长的基因以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均用于相互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进行交流的信号转导系统的复杂调节(机制)的发现,使癌细胞机器的蓝图变得轮廓分明(表1)。特殊异常与特殊癌症之间的相关性使科学家们辨别出了发生常见癌症(例如乳腺癌和结肠癌)危险升高的个人。 癌症治疗的里程碑 在实验室数小时就能做完的实验需要花数月和数年在临床上重复,因此临床进展虽然为数众多,但发展缓慢。 图1和2描绘过去两个世纪中4个领域的变化速度:癌症治疗、化学预防、病毒和癌症

肿瘤晚期患者姑息护理(完整版)

肿瘤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是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根据WHO报告,2008年全球新发生的癌症患者超过10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700万。卫生部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恶化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死亡给患者、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日趋得到重视。随着肿瘤专业化护理的发展,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会的全面照顾,以及帮助家属应对悲伤,成为肿瘤姑息护理的重要任务。姑息护理在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尚在开始阶段。现将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综述如下。1姑息护理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姑息护理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疾病进行积极而全面的照顾。其宗旨是将临终阶段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减少临终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姑息护理始于临终关怀,但不等同于临终关怀,它贯穿于进展期疾病始终,由前期的姑息照护,患者临终阶段的姑息照护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三部分组成。 (2)内容姑息护理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干预疾病的过程,姑息服务的照护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贯穿于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和其他

症状,如化疗、放疗带来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全面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系统,尽可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活着到死亡,亲人能正确看待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他们的逝世;承认濒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不刻意加速他们的死亡,也不拖延他们死亡的时间。 2 姑息护理 2.1 基础护理 (1) 病房环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移情作用。我们要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使病人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珍惜生命。保持病房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床单位舒适。 (2) 饮食护理向病人和家属做好饮食宣教,分析饮食的重要性,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给其制定富营养饮食食谱,并告知其家属尽量按照患者口味烹饪食物。 (3) 生活照护根据护理级别予以生活护理。①注意口腔卫生:如果有口腔溃疡、炎症,建议患者不要吃酸性食物,饭后及时漱口。对不能进食或口腔有疾病者,及时予以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张口呼吸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润口唇,也可涂唇膏。②加强皮肤护理:晚期癌症患者身体衰弱、长期卧床、因疼痛而长期采取强迫体位,还有大小便失禁、水肿等原因都极易引起褥疮,因此给予压疮风险评估后,及时有效的预防,可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碎屑、皱褶,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③头发、胡须护理:选择适合患者发质的洗发水给病人洗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名单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名单 省份姓名所在单位副主委常委委员 李萍萍北京肿瘤医院副主委○ 徐兵河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5北京罗健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 吴世凯解放军三零七医院 李小梅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王杰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主委○ 王雅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肿瘤科 6上海胡夕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姚阳上海第六医院○成文武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王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 秦叔逵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候任主委○ 3江苏江志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 杨扬江苏省肿瘤医院 2天津潘战宇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副主委○ 4湖北谢丛华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肿瘤科 臧爱华湖北省肿瘤医院内科 褚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卢连法安徽济民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 3安徽季楚舒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吴穷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 张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委○3广东张为民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林英诚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2黑龙江张清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委○于常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1 2 1 1 1 1 1 2 2 1 1 2 2 2 3 2 2 1 1 1 3吉林周红吉林省肿瘤医院 辽宁 谢晓冬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中心○ 白维君辽宁省肿瘤医院 内蒙王晓红包头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宁夏詹文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 甘肃赵勤甘肃省肿瘤医院 青海刘红星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新疆徐继鸿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四川 侯梅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 张智慧四川省肿瘤医院 重庆 梁后杰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王东林重庆市肿瘤医院 陕西刘文超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肿瘤中心 山西张国琛山西省肿瘤医院 河北 刘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科○ 刘小立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河南 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 张明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山东 梁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刘波山东省肿瘤医院 马胜林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潘宏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郑晓浙江省肿瘤医院 江西 熊建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郑智江西省肿瘤医院 湖南 钟美佐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肿瘤科 罗以湖南省肿瘤医院 贵州邹彦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医院 云南宋鑫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广西宋向群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 黄诚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委○ 崔同建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内科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历程 抗癌药物在国内外古籍中虽早有记载,但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一般认为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1],美国耶鲁大学发现氮芥能治疗恶性淋巴瘤,增强了用药物治疗肿瘤的信心,逐步展开了抗癌药的实验模型和筛选方法来寻找新药的研究。50年代从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动物、微生物产物等方面进行大量筛选,找到了有抗癌活性的物质达数十种,60年代已累集了丰富的资料,研发出20多种有效的抗癌药物,对7~8种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了癌细胞动力学、抗肿瘤药物药理学、肿瘤化学治疗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以后抗癌药物不断发展,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历程尚未有系统的论述,笔者从自身经历及接触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简要回顾,不可能做到全面,只选择性地整理史料,供作参考。 1 我国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诞生以前,我国抗癌药物的研究处于空白。解放后百废待兴,科研人才奇缺,对防治疾病的药物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染病和流行病,抗癌药物无人问津。1955年全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抗癌药的问题也开始引起国内医药学界的注意。1955年底在我国举办的一次国际性抗生素学术会议上[2],有人建议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担抗癌抗生素类的药物研究任务,那时笔者刚从前苏联留学归国不久,在药物所接受了此任务。1956年全国制定12年科学研究远景规划,抗癌药物研究被正式纳入国家科研规划之中,许多医药院校及科研机构相继参加到此项工作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我国大跃进开始的年代,那时倡导解放思想,科学研究搞群众运动,抗癌药物的研究迅速升温。人们积极进行抗癌中草药的调查,广泛收集单方、验方、复方及传统的中草药,群众性的抗癌药物筛选活动蓬蓬勃勃,发现了不少苗子药。1966~1976年期间在全国逐渐掀起研究六类抗癌药物的热潮,即对喜树、斑蝥、三尖杉、农吉利、秋水仙及三棱莪术(亦称六匹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此时期的工作可算是我国抗癌药的早期研究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为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国际交往增加,不少人有机会到国外去访问考察,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到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学者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现状 作者:xxx 单位: 邮编: 摘要:肺癌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2%,并有着最高的年死亡率。治疗上,总的目标是争取治愈或延长生命。但近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因此,舒缓和支持治疗成为其终将接受的一项治疗。那些症状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剧痛、疲乏和恶液质状态,以及恐惧、抑郁和体力、智力显著降低的患者均有接受住院或家庭姑息治疗的指征。了解姑息治疗中应用的各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进展期患者发生在最后生命阶段的各种症状。进展期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放化疗。在疾病早期引入姑息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肺癌姑息治疗生活质量 一、肺癌概述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癌症患者约1100万,年死亡人数约700万。据预测,到2030年癌症新诊断病例数将增至2600万,而年死亡人数将升至1700万。全球癌症发病率升高与社会老龄化、环境污染以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 肺癌占所有癌症的12%,在男女患者中均居年死亡率之首。大约50%的病例在诊断时已属晚期[2]。超过一半的新发病例年龄超过65

岁。性别是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通常女性患者生存期优于男性[3]。 组织病理学上通常将肺癌分为2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85%,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15~20%。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被动吸烟、电离辐射、空气污染等。肺癌的预后通常都差,原因在于确诊较晚,以及高龄、合并病对治疗的限制。肺癌的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咯血、疼痛,并常常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方面,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L)。癌细胞的转移扩散常发生在淋巴结、骨、肾上腺、脑、肝等。消瘦、食欲不振、虚弱和乏力也较常见[4]。外科手术仍然是NSCLC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早期患者推荐手术治疗,Ⅲ期患者则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Ⅳ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手术[5,6]。SCLC以生长迅速和早期容易转移为特点,它对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敏感,因此它的治疗手段是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7]。肺癌的生存期与疾病分期相关,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9%,而Ⅳ期仅为2%[8]。 二、肺癌患者的姑息治疗的意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的定义,姑息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通过提供疼痛控制、症状缓解以及提供精神与社会方面的支持,让罹患疾病而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及家属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9]。在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其中死亡病例最多的病种是肺癌[10]。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等预期走高,需要姑息治

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

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23T16:38:07.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陶成春 [导读] 癌性疼痛在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率为80%左右,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睡眠、进食和情绪,还会使病人和家属感到不安和恐惧。 陶成春(安徽省铜陵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244000) 【关键词】住院晚期癌症姑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126-02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进展迅速,但是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终末期癌症患者受着身心的煎熬,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死亡给家属亦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日趋得到广大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随着肿瘤专业化护理的发展,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会的全面照顾,以及帮助家属应对悲伤,成为肿瘤姑 息护理的重要任务[1]。现将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姑息护理综述如下。 1 姑息护理的概念及内容 1.1 概念姑息护理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疾病进行积极而全面的照顾。其宗旨是将晚期癌症阶段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临终时的尊严。姑息护理始于临终关怀,但不等同于临终关怀,它贯穿于进展期疾病始终,包括姑息治疗期间的照护,患者临终阶段的照护及对家属的哀伤辅导等。 1.2 内容姑息护理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尊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主要内容是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全面的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持系统,尽可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活着到死亡,亲人能正确看待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他们的逝世,并承认濒死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2 姑息护理 2.1 基础护理 2.1.1 病房环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认为,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移情作用。我们要为病人创造舒适、安静、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使病人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并珍惜生命。保持病房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床单位舒适。 2.1.2 生活照护根据护理级别予以生活护理。(1)注意口腔卫生:如果有口腔溃疡、炎症,建议患者不要吃酸性食物,饭后及时漱口。对不能进食或口腔有疾病者,及时予以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张口呼吸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润口唇,也可涂唇膏。(2)加强皮肤护理:晚期癌症患者身体衰弱、长期卧床、因疼痛而长期采取强迫体位,还有大小便失禁、水肿等原因都极易引起褥疮,因此给予压疮风险评估后,及时有效的预防,可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碎屑、皱褶,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 2.2 症状护理 2.2.1 疼痛癌性疼痛在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率为80%左右,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睡眠、进食和情绪,还会使病人和家属感到不安和恐惧。许多临终病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是害怕死亡前或死亡时的痛苦。因此要通过对病人实施止痛治疗、心理支持及临床护理,有效地缓解疼痛,增强止痛药的止痛效果,减轻病人的痛苦,努力做到“让癌症病人不痛”。(1)药物止痛通过正确评估疼痛的程度,按照“三阶梯”止痛方法给药,一般90%以上的病人可以疼痛可以缓解。(2)心理支持可以运用心理治疗缓解疼痛,医护人员通过良好的环境和心理状态来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和痛阈,常用的方法有:a认知疗法,引导病人正确看待所发生的事件和身体的感觉,纠正错误的信念,改善对问题的认识。b行为疗法,通过分散注意力、催眠、松弛、生物反馈、音乐疗法、支持疗法来改变自身疼痛的反应,产生疼痛被控制的感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病人,使其学会自身止痛。(3)家庭支持晚期癌症病人的癌性疼痛的缓解不仅取决于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措施,而且与病人自身的精神状况和家庭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属是病人主要的照顾者,应要求家属加入对病人疼痛的护理,向家属介绍癌性疼痛的原因、疼痛分级、治疗误区、止痛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其了解癌性疼痛知识,解除家属对止痛药物的顾虑,消除他们对病人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病人疼痛控制中的积极作用,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家属与病人一起参加有益的活动,避免病人长时间躺在床上感到无所事事,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躯体疼痛上。多与病人聊开心的事,陪伴病人散步、听音乐、看幽默电视、小品节目等。指导家属应用冷热敷、按摩等物理方法,配合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3]。 2.2.2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造成癌症末期患者痛苦的众多症状之一。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原因有多种,如感染、支气管痉挛、上腔静脉阻塞、大量胸水、严重贫血、患者有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因素等,都可引起呼吸困难。 (1)药物治疗根据不同原因及病情应用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肿瘤周围的炎性反应及水肿,焦虑患者可予以镇静剂,疼痛与呼吸困难有相加作用,应用止痛药控制疼痛可缓解呼吸困难的感觉。(2)氧疗氧疗可降低晚期肿瘤患者的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肺炎、肺栓塞及肺纤维化等可予以60%的吸氧浓度,伴有COPD的患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吸氧浓度为28%。(3)呼吸方式的训练帮助患者建立一个放松的呼吸模式,减少呼吸做功,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在呼吸困难发作时控制采取呼吸深而慢规则好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如放松式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2.2.3 发热发热原因大致有两种:感染及癌性热。(1)癌性热是肿瘤坏死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癌性发热,常在后期有广泛的转移后出现。指导患者进高热量、低脂肪、低蛋白饮食,多饮水,穿宽松、棉质的衣服,利于排汗,向病人宣教发热的危险性、预防及处理方法,切忌滥用退烧药及消炎药。(2)感染是晚期肿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舒适的重要因素,导致抑郁情绪发生的直接原因。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治疗;加强营养,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治疗。 2.3 死亡教育晚期癌症患者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外,更重要的是面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让患者对死亡持乐观顺应的态度,帮助他们安详、舒适地离开是姑息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肿瘤科护士的重要责任。进行死亡教育的原则和内容有:(1)评估临终患者的病期、生理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以往的生活阅历,是进行死亡教育的前提。(2)对患者不同的死亡观念及言行不能妄加评判,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理解他们对死亡的态度和观念,不应取笑或刻意去纠正他们的说法。(3)尊重临终患者的权利,医护人员应在全面评估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告诉患者实情并引导他们讨论死亡相关的问题。(4)根据临终患者不同的心理阶段进行死亡教育,临终患者对待死亡的心理变化通常有五个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及接受期。这五个阶段不一定按照顺序发展,有时

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性手术治疗

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性手术治疗 癌症病人的临床症状并非源于癌细胞本身,而是来源于癌细胞的积累对相应脏器造成的影响。某个脏器的组织细胞刚刚癌变时,人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当癌肿以浸润、转移等形式发展到足以影响相应脏器的功能时,根据受累脏器的不同才会出现各种不适,即临床症状。即使如此,也会因为一些不适的感觉容易耐受,或经过简单的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而不易引起重视。同时,人的内脏器官的定位感、疼痛感等都较迟钝也增加了癌组织发生、发展的隐蔽性。当受累的脏器的功能出现障碍,勉强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时,临床症状才会比较明显,引起病人的重视而就诊。而当受累脏器的功能衰竭时,无法维持生命活动时,则机体死亡。所以,临床上收治的患癌病例多为进展期或晚期,早期癌因其对相应脏器的影响不大,不易产生症状而临床上相对较少。许多晚期或进展期的癌肿病例伴有广泛的或远处的转移,或因直接浸润邻近脏器而难以彻底根除癌肿,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姑息性治疗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妥善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许多以往放弃治疗或者采取消极治疗的病人都希望得到积极的救治;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晚期肿瘤的治疗开辟了许多新的途径,许多以往无法治疗的肿瘤,或者肿瘤引起的痛苦症状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疗或控制。因此,晚期肿瘤病人的姑息性治疗越来越值得重视,怎样根据各种检查结果准确地评价不同部位的癌肿对机体的威胁,避免不合理的处置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姑息性治疗更为合理,并逐渐走向规范化就成为临床肿瘤工作的重要任务。 姑息性手术(Palliative Care)是相对于根治性手术而言的,指能够减轻病人的症状却不能治愈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和减状手术,前者指切除肿瘤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大部分,肉眼尚有癌残留;后者则根本不切除肿瘤,只是解除肿瘤引起的症状。实际上,无论是根治性手术,还是姑息性手术都是指施术者的主观行为,指手术本身。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即使主观上努力地实施了根治性手术,而在客观上却不一定都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在一些晚期病例仍会出现癌残留。在胃癌的诊治中,对于胃癌根治术这种主观行为与术后所获得的客观结果都分别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日本的《胃癌处理规约》第11版中按手术清除的范围将胃癌根治术分为“R0~3(根0~根3)”等四种,同时,将手术的结果又分为治愈性、非治愈性等两大类,表示根治手术后是否还有癌残留,以此评价实施胃癌根治术所获得的客观结果。随着对癌的本质的认识的提高,以

肿瘤抗体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沈倍奋

肿瘤抗体治疗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沈倍奋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室,北京100850) 摘要: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取得成功,目前抗体及其相关制品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类生物药。美国FDA至今已批准了40余个治疗性抗体,其中一半用于治疗肿瘤。近几年,新一代抗体药物,包括人源抗体、去糖基化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和阻断免疫检查点抗体已成功用于肿瘤治疗。本文对抗体用于肿瘤治疗的历史、抗肿瘤抗体的发展概况和展望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抗体;治疗 中图分类号:R9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002(2016)01-0001-06 DOI:10.3867/j.issn.1000-3002.2016.01.001 用于疾病治疗的抗体,也称抗体药物。抗体药物以其与靶抗原结合的高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突破,且发展迅速,是当前生物药中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一类药物,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热点。抗体药物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进步,虽然抗体尚未达到治愈癌症的最终目标,但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出现,不断提高以抗体为基础的治疗效果。 1抗体用于肿瘤治疗的历史 利用抗体治疗人类疾病,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动物来源的抗血清用于白喉等传染病的早期治疗,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抗血清是异源蛋白,其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过敏反应。后来由于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的出现,抗血清治疗感染性疾病逐渐被废弃。 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开创了抗体技术的新时代。杂交瘤细胞就像一个生产抗体的工厂,可以不断产生性质相同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由于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在实验研究和临床检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982年,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的Levy用B细胞淋巴瘤患者瘤细胞制备了一个抗独特型单抗,患者经这一抗体治疗后,病情缓解,瘤体消失。这是第一次利用单抗治疗肿瘤,它的成功使人们对用单抗治疗肿瘤抱有极大期望。但以后的一些抗肿瘤单抗都未能显示出明显的效果,人们的热情开始下降。1986年,美国FDA批准抗CD3单抗莫罗单抗-CD3(muromomab-CD3,OKT3)进入市场,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抗排异反应。1995年,欧洲批准单抗17-1A(panorex)上市,这是一个针对17-1A 抗原的鼠源IgG2a单抗,主要治疗结直肠癌,但疗效不明显。随着使用单抗病例的增加,鼠单抗引致人体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鼠抗体的可结晶片段(crystalliable fragment,Fc)不能激活人的效应系统,如存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等;此外,鼠抗体作为异源蛋白进入人体,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人抗小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但异源蛋白在人体内清除很快,抗体半寿期很短。因此,自1986年OKT3进入市场后的10年 沈倍奋,教授,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196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免疫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内知名免疫学家。近年来主要从事抗原化抗体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机制研究,基因工程抗体研发及基于抗原-抗体相互识别的立体结构信息设计新型功能分子的研究。 通讯作者:沈倍奋,E-mail:shenbf0714@https://www.360docs.net/doc/e83275292.html, ·前沿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