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沪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沪昆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沪昆高铁简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92935424.html, 沪昆高铁简介 作者: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16期 沪昆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也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大、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项目途径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264公里,与日本新干线6条运营线路里程总和2214.7公里相当,比京沪高铁里程长748公里。全线为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 速350公里,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设计能力远景单向年输送旅客6000万人。届时按35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计算,从昆明到长沙仅需4小时,昆明到杭州8小时;从上海坐火车前往 昆明,最快只要10个小时,比现有的沪昆铁路节省时间近27个小时。 沪昆高速铁路通道主要由沪杭客运专线、杭南长客运专线和长昆客运专线三段组成。而现有的沪昆铁路由沪杭铁路、浙赣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四条铁路组成。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为应火车第六次提速的需要,在向塘直通线建成之后,上述四条铁路合并为沪昆铁路。既有沪昆线,起点为上海南站,终点为昆明站。其中在浙江境内为上海铁路局管辖,江西境内为南昌铁路局管辖,湖南境内由广州铁路集团运营,贵州境内由成都铁路局管辖,云南境内由昆明铁路局管辖。 杭长段(浙江杭州至湖南长沙) 由于距离长、工程难度大,杭长昆客运专线分为杭长段和长昆段先后施工。这条铁路在长沙将与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交汇,长沙因此将升级为一个铁路枢纽城市。杭州-长沙段的线路走向是自杭州东站引出,利用在建的钱塘江铁路新桥至萧山站后,线路基本并行既有线西行,与既有诸暨、义乌、金华西、衢州、江山、上绕、弋阳东、进贤站并列设落地客专车场;出南昌西客站后,在高安市区以北设站,新余北、宜春东、萍乡市以北新设站后,线路折向西北进入湖南,再沿沪昆既有线路走向进入长沙,引入武广客运专线在建的新长沙站。线路全长883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83公里,浙江省294公里,江西省506公里。 长昆段(湖南长沙至云南昆明) 自长沙南站(暮云市)引出后向西,跨湘江,经韶山(韶山与湘乡之间)、娄底(南侧),穿越雪峰山脉,至怀化(南侧),随后沿沪昆线经芷江、新晃进入贵州省境内;继续向西经玉屏、三穗、凯里、贵定引入拟建的贵阳北站长昆车场;之后经安顺、黄果树、盘县进入云南省,经富源、曲靖引入拟建的昆明南站长昆车场,线路全长1138公里,其中湖南境内408公里,贵州省544公里,云南省188公里。长昆段全长1138公里,沿线共设站25个,其中始发站三个,即长沙站、贵阳北站、昆明南站三个省会站,其它22个站均为中间站,从昆明到长沙不到4小时,从长沙出来在湘潭境内有93公里设站两个(湘潭北站和韶山南站)再经娄底、新化、怀化、新晃到贵阳,湖南段2010年底开工,建设周期4年,因为贵昆段开工

高铁知识简介审批稿

高铁知识简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了解高铁吧 一、高铁的技术优势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有:1)运行速度高。 2)运输能力大。 3)安全性能好。 4)全天候运行。 5)能源消耗少。 6)占用土地省。 7) 污染环境轻。 8) 乘坐舒适。 9) 社会效益好。 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高速铁路的定义 (1)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路划分为: 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 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常速、中速铁路均属于普速铁路。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 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

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 (2)中国高速列车的定义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时速在200km/h以上,为动车组 时速在300km/h以上,为高速动车组 2、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沿轨道运行的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首台机车(12节煤车,20多节车厢,约450名旅客),成功在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 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的36km距离内,以24km/h速度运行,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 1903年10月28日,德国的AEG轨道电动车创下了最高运行速度h的世界记录。 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列车以210km/h速度营运,世界上才真正出现第一条高速铁路。 1959 年 4 月 5 日破土动工,经过 5 年建设,于 1964 年 3 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 7月竣工,1964 年 10 月 1 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全长公里,运营速度高达 210 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

研究高铁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讲解

研究高铁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 摘要 高速铁路正在迅速地出现在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几年之内,数百个被连接的城市将感受到来自高铁系统的时空压缩效应。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区域、城市及站点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总结评析在区域、城市和站点周边地区三个空间层面上交通设施与城市的影响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分 析框架。 1、引言 当前,中国已规划并在逐步建设“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总长度在2012年将达到13000km。在区域层面,高速铁路将缩短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变区域城市网络的空间关系,使得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更快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的整合发展。在城市层面,高速铁路带来人口的流入流出,包括对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投资者、就业者、旅游者和居住者,推进城镇化。在站点周边地区层面,高速铁路促进高密度和混合使用的开发,形成城市的新发展节点。国内外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正是在区域、城市和站点周边地区三个层面展开。本文通过对三个层面相关理论的梳理,明确重要的空间要素和关系,在理论层面建构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

2、高速铁路对城市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评述 高速铁路线路及站点对城市区域的发展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与城市互动这一研究领域。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不同尺度层面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各异:区域层面的研究集中对轨道交通带来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和区域整合进行分析;城市层面的研究偏重于对轨道交通带来的城镇化动力和新经济增长机会进行分析;站点周边地区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圈层式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以新城市主义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理论为基础的开发设计。 2.1、区域层面 可达性与全球城市区域目前,区域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速铁路的线路和站点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上。交通设施通常通过减少货币和时间方面的交通成本来提高区域可达性,轨道交通出行的可达性研究通常按旅行时间将乘客分为三类,即旅行时间为1 小时的短途乘客、旅行时间为2 小时的中途乘客和旅行时间超过3 小时的长途乘客。高速铁路建设带来的基本影响是将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从下一级时间类别提升到上一级时间类别,给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使大规模人群移动速度迅速提高。在这些研究中,城市是区域网络中的节点,区域可达性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例如,通过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常可达性三个平行指标来测评区域和城市之间 可达性的提升。 随着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城市个体发展的基本假设被改变,以城市群的形式参与区域和全球的竞争,形成在各个城市规模层面都可以

全国最大高铁站排名

全国最大高铁站排名 1.西安北站:18台34线 西安北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距离西安站16.9公里。 西安北站为郑西高铁、大西高铁、包西高铁、西银高铁、西渝高铁、西武高铁、西兰 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关中城际铁路的中心枢纽车站。 2.郑州东站:16台32线 郑州东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全国唯一的一 座高铁”米“字型枢纽,是郑州铁路局管辖的特等站。该站包括站房和站场两部分,总建 筑面积411841平方米,总投资约94.7亿元人民币。 郑州东站是郑西高铁、京广高铁、郑徐高铁、郑合高铁、郑渝高铁、郑太高铁、郑济 高铁、郑贵高铁、郑银高铁、郑青高铁等国家高铁干线的始发站,同时又是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郑登洛城际铁路等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的始发站。 3.昆明南站:16台30线 昆明南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片区,隶属昆明铁路局,距离昆明市行政中 心约3km、滇池约7km,距昆明站约28km,是昆明铁路枢纽内客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西南地区建设规模最大的火车客运站。 2021年9月14日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火车客运站——昆明南站建设日前进入收尾阶段,云南即将迎来高铁时代。今年11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兰昆通道”、“沪 昆通道”、“南部沿海及西南通道”和“泛亚铁路”等四大通道的汇合点。 4.上海虹桥:16台30线 上海虹桥站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虹路,东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是上海虹 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火车站之一,上海第一大火车站。 上海虹桥站于2021年7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7月1日启用,总投资超过 150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站房总 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立体共分5层。北端引接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南端 与沪昆高速铁路接轨。 5.贵阳北站:15台32线

浅析高铁站对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影响

浅析高铁站对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影响 【摘要】本文结合韶关市高铁站地区的实践与探索,分析研究高铁站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机制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开发模式,以期提高高铁站周边区规划建设的时效性,为其它相类似的地区开发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高铁站、开发模式、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已迈入高铁快速发展的时期,至2010年底,全国正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达到8358公里。伴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正在不断地兴建高铁站,并充分认识到了高铁站对于周边地区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 特别是高铁客站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窗口,将可发展成为一个城市门户、交通门户乃至旅游门户。因此,诸如武广客运专线的韶关高铁站这类以客运为主的车站,在实际建设发展中能否充分地挖掘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将直接影响到能否通过利用高铁站来实现以车站周边地区作为所在城市的新增长极,所以对于高铁站地区的发展策略与开发模式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韶关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实践与探索 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韶关高铁站地区现状区位条件、交通优势、用地条件、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该地区的整体定位,并以此对韶关高铁站地区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空间形态、城市特色以及门户空间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启动策略与开发模式,以此作为研判,为进一步分析高铁站的带动机制以及整体开发模式与发展策略提供案例支撑。 (一)整体定位 区域交通条件的优化为韶关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该地区的整体定位进行调整完善,重点打造韶关的城市门户活力区,满足韶关城市的发展目标。 (二)功能布局 完善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的产业选择是韶关高铁站地区成功经营的保证,通过促使其从单纯的客运交通枢纽到多功能的服务型综合片区,重点以客运枢纽、商贸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会议展览、旅游休闲以及高尚居住功能为主。 (三)交通组织

沪昆高铁湖南段

长昆客专湖南段工程项目概况 长昆铁路客专湖南境内正线长度约416公里,起讫里程:DK6+848~DK424+528,另新建本线与娄邵技改上下行联络线12.18公里。总投资约540.81亿元,其中站前工程投资约333亿元,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沿途经过长沙市的雨花区、长沙县等5 市18县区;桥梁161444延米/274座;隧道194844延米/127座;路基58687米/322段;梁场14座,CRSTⅠ型双块式轨枕预制场3处,铺轨基地2处;另有娄邵联络线约12.18公里。计划工期:2010年 9月开工,2014年8月底完工。站前工程共分九个标段,概况如下: 中铁大桥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承建CKTJ-1标段一单元,起讫里程为 DK6+848~DK30+000,全长23.152km,其区间跨武广客专、京珠高速公路、湘江及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共有特大桥7座、大桥及中桥13座、隧道2座、路基47段及制梁场1处。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CKTJ-1标段二单元,起讫里程为DK30+000~DK55+068.8,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和宁乡县境内。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208.6万方;路基附属圬工16.2万方;CFG桩21.7万米;桥梁26座,共计16.649Km;652孔箱梁预制(其中32m双线简支箱梁555孔,24m双线箱梁37孔,60孔单线简支箱梁);涵洞397.48横延米;隧道3座,共计1.122Km;轨道正线50.138Km。 路桥建设股份公司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CKTJ-2标段,线路起于铁甲湾特大桥昆台尾DK55+068.8处,止于新吉平隧道进口DK93+878处,标段全长38.818Km。路基60段9307m,占正线长度的24%;桥梁24629延米/23座,占正线长度的63.45;隧道4870延米/3座(其中寨子岗隧道3700米),占正线长度的12.55%。施工管段内站场一座(韶山南站),梁场2座,现场预制32m箱梁723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176m/8座。 中铁十六局集团五公司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CKTJ-3标段一单元,施工范围为DK93+87- DK126+853,正线线路全长34.8km,其中正线桥梁23座,共计13.56km;正线隧道7座,共计11.527km;路基长度7.939km。 中铁十一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CKTJ-3标段二单元,施工范围为 DK126+853-DK167+115,正线线路全长38.4km。其中正线桥梁32座,共计23.4133km;正线隧道14座,共计7.761km;路基长度7.304km;涵洞19座,共计626.51横延米。

沪昆客专贵州段情况

沪昆高铁情况介绍 沪昆客专于2010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月举行开工动员大会,铁道部于2010年6月批复初步设计,按速度目标值250km/h,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的铁路客运专线标准建设,正线长1158.09公里,投资1493.68亿元。 贵州段工程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全长559.5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680.08亿元。东起铜仁市玉屏县,经凯里、贵阳、安顺,从盘县进入云南,与在建的贵广、渝黔、成贵等铁路相接。沪昆铁路贵州段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地形起伏大、地质结构最复杂的铁路。在贵州省境内由东至西途经铜仁地区玉屏县、黔东南州镇远县、三穗县、施秉县、台江县、凯里市、凯里经济开发区、麻江县,黔南州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贵阳市乌当区、白云区、金阳新区、云岩区、清镇市、花溪区、南明区,安顺市平坝县、西秀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镇宁县、关岭县,黔西南州晴隆县、普安县,六盘水市盘县等7个市(州、地)26个县(市、区),正线长559.5km,桥隧比81.03%。主要工程有桥梁324座/123.1km,预制箱梁3093孔,现浇梁327孔;隧道223座总长330.3km,土石方5312.8万立方米,永久用地18941亩,拆迁60.7万

平方米。铺轨1124.4正线公里,道岔231组,接触网1446.1条公里,房屋8.63万平方米。 控制性工程主要有栋梁坡隧道、格冲隧道、茅坪山隧道、沙坪隧道、哪唠隧道、大独山隧道、捧古隧道和姚官屯特大桥、北盘江特大桥。设计工期为安顺西站以东4年,安顺西站以西5年半。总投资680.08亿元,由铁道部和我省合资建设,其中我省承担征地拆迁工作和费用,铁道部承担工程投资和施工组织。 贵州省铁建办于2010年6月与沿线各市(州、地)政府和项目建设单位、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定拆迁实施协议,省政府于2010年9月召开征地拆迁动员大会,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由省铁建办负责贵州段征地拆迁工作的总协调,沿线各市(州、地)、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征地拆迁。 2014年3月16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电气化工程全面动工。 从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获悉,沪(上海)昆(昆明)高速铁路贵州东段(湖南贵州省界至贵阳段)电气化工程于日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境内的赖坡大桥上动工,标志贵州东段电气化工程全面动工兴建。2014年3月16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电气化工程全面动工。从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化公司获悉,沪(上海)昆(昆明)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3T17:09:42.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作者:骆飞贾凤楠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工程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高铁时代已到来,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工程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高铁时代已到来,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铁建设;区域经济 引言 相较于传统铁路运输,高铁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准确性高、舒适度好以及安全可靠的优势,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距离的认识、出行习惯以及生活地点选择。高铁的发展不仅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影响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从而进一步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群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共振效应”。 1高铁经济内涵及发展阶段性特征 1.1高铁枢纽经济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高铁枢纽经济,是指利用高铁枢纽的集散效应以及运输通道的极化和连带功能,将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交汇,实现地区适铁产业聚集,并将自然资源、半成品、产成品进行扩散,以实现枢纽产业结构演进和升级的一种经济模式。“高铁枢纽经济”阶段,在提升高铁枢纽交通能级的同时,需更加注重各类流量经济要素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强化高铁枢纽对于流量经济要素的“转换器”和“辐射源”功能,实现高铁枢纽向高铁经济的转换。 1.2铁枢纽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高铁枢纽,是指汇集多种交通设施,如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线路、长途汽车站、公交站等,提供多种交通间换乘,实现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便捷换乘的铁路综合设施。“高铁枢纽”阶段,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式联运的发展,改变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货物和信息等各类流量经济要素的流动方式,为发展高铁枢纽经济提供交通条件。 1.3高铁枢纽城市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高铁枢纽城市,是指凭借发达的社会经济区位与畅达的高铁运输条件,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形成的区域甚至国家中心城市。“高铁枢纽城市”阶段,是在高铁枢纽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港城联动和产城融合进一步发展,进而对周边地区和区域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2.1高铁对区域城市可达性的影响方面 可达性表示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难易程度,区域城市内的可达性呈现的是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容易程度。区域城市之间的距离、到达时间以及交通便捷程度等都决定了区域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程度。高铁的开通首先是丰富了所在的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提升区域城市之间的可达性,使得区域之间更易于达到;其次,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改变了原有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其更具区位优势,利用经济增长;此外,某一区域贯通高铁后,将这个区域站点城市加入到互联互通的高铁网络中,进一步该区域的交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最后,由于高铁的时空收缩效应使其沿线城市周边的乡镇和农村也能够受到高铁带来的辐射效应,促使区域中心城市向高铁沿线城市拓展,这也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 2.2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 通过高铁的建设发展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区域城市的经济增长,一方面直接通过投资拉动来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区域之间的经济溢出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高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高铁建设前、建设中和建成后三个时期,首先在高铁建设前的投资规划期间,可以增加在高铁沿线区域城市的投资布局,推动经济发展;其次是在高铁建设中,随着高铁自身投资的增加,必会促进相关联产业投资,从而促进区域城市经济的增长;最后在高铁建成后,高铁的间接效应就越发明显,拉近区域内人员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增加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3.高速铁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面 一方面,高铁建设自身不仅会推动我国高铁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且也会带动钢铁、电子设备、机车制造业、动力燃料以及沿线能源采掘业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促使地区产业转型,以及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契机;另一方面,高铁的开通运营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使区域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经济落后地区又可以接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其经济发展。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带动下,高铁的建设促进了区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高铁利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第三产业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刺激区域内外的经济消费,促使区域城市的经济表现出多元化。 3高铁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3.1催生速度经济新模式 高铁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的速度优势大幅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从而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距离、出行、置业观念,促进了旅游、房地产、商贸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且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形成,催生了速度经济新模式。 3.2高铁枢纽经济撬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发展 高铁枢纽经济同城化效应强势助力区域深度合作,撬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发展。在枢纽经济的拉动下尤其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各类流量经济要素和各种适铁产业,将在高铁枢纽节点及沿线的周边区域实现高效交换和协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区域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以枢纽经济发展形成的新区域,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所形成的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带的分工协作和经济技术交流、资源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_New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标志着世界铁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纵观世界高铁发展史,可以发现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将高速铁路的建设归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高速铁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影响效应 一、前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高速铁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变革,高速铁路是一种处理大通道上旅客快速运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促进的作用。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1.影响区域的‘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路地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的距离。初步实现了‘同城化’。‘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相邻区域,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如果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交流畅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发挥到

最大。在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上就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不耗费多余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同城化’的实现可以促近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通。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萌发和发展。比如说:休闲娱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同城化’的实现在促使信息和资金流通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沿线城市的GDP 指标随着高速铁路建成到运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说:京沪高铁的运行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贡献率是3.45%。高铁的建成到运营对区域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侧面体现了高铁投资的收益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果。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能够增加沿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加大沿线城市的开发力度,提升土地升值的潜力。还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会设立一大批的中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让农村快速实现城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的人员、物资、技

沪昆高速铁路对湖南沿线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沪昆高速铁路对湖南沿线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作者:————————————————————————————————日期:

沪昆高速铁路对湖南沿线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企业管理论 文 沪昆高速铁路对湖南沿线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邓木生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摘要:沪昆高铁的建设改善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促进了包括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沿线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以沪昆高铁湖南境内沿线六个节点城市段例,运用日常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以及经济潜能三种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沪昆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得出沪昆高铁的开通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同时,从交通结构、运输通道、综合枢纽和交通网络等方面分析了沪昆高铁对湖南沿线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促进与引导作用。 关键词:沪昆高铁;可达性;交通结构;交通枢纽 中图分类号:F28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36-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运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高速铁路的建设,对改善区域的可达性、促进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和协调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沪昆高速铁路湖南段长约508公里,途经湖南8个城市11个车站,沪昆高速铁路的开通改善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促进了长株潭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形成,改善了湖南中部从东到西运输通道的交通结构,有效解决沪昆铁路(湖南境内段)运量不足带来的运输瓶颈问题,促进了沿线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一、沪昆高速铁路对湖南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浅谈高铁旅游的发展

浅谈“高铁旅游”的发展现状 摘要:2008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国家调整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而随着高速铁路(简称高铁)的发展与完善,也将打破与改变现有的旅游格局,高铁旅游将深刻地影响出游者的出行计划与选择。 一、高铁旅游的优势 高铁旅游在现在的旅游市场上兴起并有了比较好的发展。而高铁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与其他的旅游方式相比的优势在于,在旅游者选择高铁旅游的因素包括: (一)高铁旅游具有很大快捷性、便捷性。高铁缩短了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时间距离,缩短在路上“旅”的时间,而扩大了了在景区的“游”的时间,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充分地游览体验。高铁让旅游“朝发夕至”“夕出朝归”“双城生活” 成为可能。在高铁旅游产品中,大部分以“三日游”或“四日游” 为主,为空余时间较少的人群提供选择,丰富了小长假的旅游行程,改变了短假期的省市周边游,是跨省跨地域旅游成为可能。

(二)高铁旅游具有客运量大,稳定性高的特点。高铁运载量大,并且班次多,旅游者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旅游计划的实现。另外,高铁旅游天气变化的影响小,具备全天候并且准点率高,少延迟或晚点,保证了旅游每个环节的衔接和进行。 (三)高铁旅游具有绿色环保出行,符合现代旅游的潮流。高铁是一种低消耗,较环保的出行工具,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高铁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在发展动力。现在高铁旅游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选择其的群体逐渐的增多,旅游消费增加。对于旅游景区和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将从前的过路人变成旅游者,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区域的形成。 (四)高铁旅游也促进了旅游业格局的转变,将改变中国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体现为团队数量降低、散客数量增加;高铁将促使中国旅游空间结构趋于均衡化;与此同时,高铁将促使旅游消费者的出游方式和时间发生改变,旅游产品开发也将向深度发展。 (五)经济效益好,舒适方便。 二、案例分析(以贵州为例子) 沪昆高铁贵阳至长沙段即将开通,届时,贵州将融入中国高铁大交通版图,极大缩短我省与华中、长三角、京津地区的时空距离。6月7日至6月17日,由贵州省旅游局牵头,黄果树、百里杜鹃、织金洞、镇远古城、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

对高速铁路的认识

对高速铁路的认识 一、高速铁路简介 1、定义 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系统,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2、主要优势 1)载客量高 无论是高速公路或机场都会发生挤塞。高速铁路的优点是载客量非常高。倘若旅程非以大城市中心为出发及目的地,使用高速铁路加上转乘的时间可能只跟驾驶汽车相仿,但高速铁路毋须自行驾车,较为舒适。另外,虽然高速铁路的速度比不上飞机,但在距离稍短的旅程(650公里以下),高速铁路因为无需到通常较远的机场登机,也不需要值机、行李托运和安检,故仍较省时。由于高速铁路的班次安排可较为频密,其总载客量亦远高于民航。 2)输送能力大 高铁所能承安的旅客运输能力非常强大。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时间4分钟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分钟)的要求,扣除维修时间4小时,则每天可开行的旅客列车约为280对;如每列车平均乘坐800人,年均单向输送能力将达到82000万人;如果采用双联列车或改用双层客车,载客高达1.65亿人。4车道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单向每小时可通过小轿车1250辆,全天工作20h,可通过25000辆。如大轿车占20%,每平均乘坐40人;小轿车占80%,每车乘坐2人,年均单向输送能力为8760万人。航空运输主要受机场容量限制,如一条专用跑道的年起降能力为12万架次,采用大型客机的单向输送能力只能达到1500万~1800万人。 3)速度快 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分别达到了300公里、300公里、280公里、270公里和250公里。如果作进一步改善,运行时速可以达到350~400公里。除最高运行速度外,旅客更关心的是旅行时间,

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大独山隧道穿越断层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2.1高效、适用原则 (1) 2.2安全原则 (1) 2.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1) 3、适用范围 (1) 4、工程概况 (6) 4.1隧道概况 (6) 4.2断层施工存在的风险 (6) 5、穿越断层安全施工方案 (6) 5.1严格施工流程 (6) 5.2加强超前地质预报 (7) 5.3加强监控量测 (7) 6、施工方案 (8) 6.1方案实施 (8) 6.2做好围岩量测,明确掌握围岩动态,指导施工。 (21) 7、技术措施 (21) 7.1超前预报 (21) 7.2围岩固结、堵水 (21)

21 7.3初期支护 (21) 7.4 仰拱 7.5 衬砌施工 ......................................................... 21 8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21) 8.1坚持专人负责的原则 (21) 8.2集思广益的原则 .................................................... 22 8.3坚持施工程序的原则 ................................................ 22 8.4执行设计的原则 .................................................... 22 8.5预防为主的原则 (22)

大独山隧道穿越断层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 《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4-2009,J947-2009); 1.4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8】105 号); 1.5 《大独山隧道设计图第二册共四册》; 2、编制原则 2.1 高效、适用原则本方案能高效运行,适合本工程,能正确指导施工; 2.2 安全原则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2.3 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本方案投入的设备、现场组织协调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适用范围根据设计图纸:洞身依次穿越大兴寨断层、龙门地断层、垮岩断层、大湾断层、营盘坡断层、杨家冲断层、永宁镇断层等7个断层,8个推测破碎带,4 个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如下表示:

(完整版)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昆明高铁通往全国各地时刻表(全国通用)

昆明高铁通往全国各地时刻表(全国通用) 本月底,沪昆高铁将正式通车。据了解,沪昆高铁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266公里,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 昆明南动车到发时刻表序号车次运行区域 运行距离始发时间终到时间用时1 G285 济南西-昆明南2636 8:14 22:14 14时00分 2 G286 昆明南-济南西2636 7:29 21:33 14时04分序号 车次运行区域运行距离始发时间终到时间用时 3 G403 北京西-昆明南264 4 7:05 19:58 12时53分4 G404 昆明南-北京西2644 8:43 21:56 13时13分5 G405 北京西-昆明南2644 10:05 22:24 12时19分6 G406 昆明南-北京西2644 11:05 23:16 12时11分序号车次运行区域运行距离始发时间终到时间用时 7 G1371 上海虹桥-昆明南2252 7:22

19:07 11时45分8 G1372 昆明南-上海虹桥2252 8:25 19:04 11时15分9 G1373 上海虹桥-昆明南2252 8:55 19:31 10时36分10 G1374 昆明南-上海虹桥2252 10:04 22:16 12时12分11 G1375 上海虹桥-昆明南2252 11:16 22:54 11时38分12 G1376 昆明南-上海虹桥2252 10:47 22:56 12时09分序号车次运行区域运行距离始发时间终到时间用 时13 G1377 南京南-昆明南2537 7:39 21:24 13时45分 14 G1378 昆明南-南京南2537 7:44 21:04 13时20分15 G1379 南京南-昆明南2537 7:42 20:29 12时47分16 G1380 昆明南-南京南2537 7:38 20:19 12时41分 序号车次运行区域运行距离始发时间终到时间用时17 G1421 杭州东-昆明南2093 7:31 18:02 10时49分18 G1422 昆明南-杭州东2093 12:00 22:58 10时58分 序号车次运行区域运行距离始发时间

各个铁路局简介

郑州铁路局 郑州局是国有大型铁路运输企业,地处全国路网中心,横跨河南、山西、山东三省,京广、陇海、京九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焦柳、侯月、太焦、新兖、宁西等线路纵横交织,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局线路营业里程2838.7公里,现有职工约12万人,共管辖单位66个,其中运输站段35个、非运输站段31个 郑州铁路局与北京、济南、上海、武汉、西安、太原六个铁路局为邻,现有15个局界口。管辖范围,陇海线:东至张阁庄站、西至太要站;京广线:北至安阳站、南至孟庙站;新菏线:东至算王庄;侯月线:西至嘉峰;太焦线:北至夏庄站;焦枝线:南至郜营北;宁西线:西至商南站、东至小林站。管辖线路涉及京广、陇海、京九、太焦、新焦、新兖、侯月、焦柳、宁西以及郑西高铁等线。在河南省境内的社会周转量中,约31%的货物周转量和41%的旅客周转量,都由铁路来完成,郑州局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原崛起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 郑州局管内货源丰富。全局拥有煤炭、焦炭、钢铁、石油、化工、粮食等多种运输品类。煤炭是我局货运的主要品类,郑煤、鹤煤、焦煤、义煤、晋煤、潞煤等国有重点煤矿是全国煤炭行业的支柱企业,安全基础好,产量稳定,铁路运量需求大;安阳、长治、济源、洛阳等钢厂的钢铁,濮阳油田、中原石化等石化企业的石油、化肥,南阳、新乡、安阳等地区的粮食等等都对铁路有着旺盛的运输需求;河南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南昌铁路局 南昌铁路局是隶属铁道部的国有大型铁路运输企业,成立于1996年8月,2004年5月与原福州铁路分局合并,主要经营江西、福建两省全部和湖南、湖北省境内部分铁路运输及其相关产业,管辖京九、沪昆、武九、铜九、皖赣、鹰厦、峰福、赣龙、温福、福厦、昌九城际等干线和60余条支线。 截至2011年末,南昌铁路局总营业里程5022.6公里,其中运行时速200公里线路里程636.9公里,复线里程2075公里,电气化里程2740公里。营业车站386个,其中编组站3个(向塘西车站为路网性编组站、鹰潭车站为区域性编组站、来舟车站为地方性编组站)、区段站19个、中间站364个。2011年末,全局运营资产总额1199亿元,职工8.8万人。局属运输站段43个,运输辅助单位5个,一级非运输企业12个;配属机车1218台,客车3190辆,动车组54组;每日开行旅客列车255.5对(直通181对、管内74.5对),其中动车组90对(杭深线65对、昌九城际18对、沪昆线7对);开行货物列车645对。 呼和浩特铁路局 呼和浩特铁路局成立于1958年11月1日,地处祖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承担着服务边疆草原、稳固祖国北部边疆的重要任务。管内大部分线路北傍阴山山脉,南沿黄河,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物资运输和我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的重要陆路通道。 呼和局管界东起京包线的古店站与孤山站间K380+500处与太原局毗邻;西至包兰线的惠农站K423+000处与兰州局相连;北到集二线的二连站至蒙古国扎门乌德站间K335+610处与蒙古国接壤。2011年新开通的包头—西安由K1-K177处与西安局毗邻。目前,呼和局管内有京包、包兰、集二3条国铁干线,乌吉、包石、包环3条国铁支线,集通、集张、包西、临策、西金、包满、海公7条控股合资铁路,呼准、东乌、郭白3条参股合资铁路,坝王河、京包集二、包西包环、包兰包白、中蒙、万包、集通后方、海公东乌8条联络线,包头西至包头南1条疏解线,总营业里程4461.8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604.8公里,复线铁路1283.4公里)。在建铁路有2620.74公里,规划拟建铁路有4100公里。配属机车542台(其中电力机车266台),客车1312辆(其中空调客车944辆)。固定资产原值622.95亿元,净值495.57亿元。全局实现无一般A类以上铁路交通事故33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