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PCR引物的设计

DNA甲基化PCR引物的设计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许多生物学过程。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上,可以通过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将甲基基团添加到CpG位点上。DNA甲基化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此,研究DNA甲基化对于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通常需要利用PCR技术对DNA甲基化进行检测和分析。而设计适合的DNA甲基化PCR引物是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设计DNA甲基化PCR引物。

确定目标DNA片段的大小和序列:首先需要明确要检测的DNA片段大小和序列。通常,选择的DNA片段应该包含多个CpG位点,以保证对DNA甲基化有较好的代表性。

搜索相关文献:输入关键词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关于DNA甲基化PCR引物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使用不同的引物对DNA 甲基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设计引物的碱基组成和长度:根据搜索到的文献,考虑设计引物的碱

基组成和长度。通常引物长度在15-30bp之间,并且需要确保引物与模板的匹配程度高。在DNA甲基化的PCR引物设计中,一般选用含有修饰基团的碱基,如5-甲基胞嘧啶(5-mC),以增加引物与模板的结合能力。

调控序列和克隆载体:调控序列是指添加在引物5’端的一段非特异性序列,它可以增加引物的特异性,提高PCR产物的特异性。另外,还需要考虑选用合适的克隆载体,如pUCm-T载体等,以便于后续的测序和验证。

实验计划和反应条件优化:制定实验计划,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如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数等)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梯度PCR等方法,确定最佳的反应参数,使PCR产物特异性更高,背景更清晰。

评估PCR反应效果:通过电泳、测序等方法评估PCR反应效果,包括产物大小、特异性、产物量等方面。确认产物基因组来源,进一步分析测序结果,确认引物设计的效果。

在DNA甲基化PCR引物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碱基配比和长度:合理的碱基配比可以提高引物与模板的匹配程度,

进而提高PCR的特异性。同时,引物长度也会影响PCR的效率和特异性,需要在保证引物特异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引物长度。

调控序列和克隆载体:调控序列和克隆载体的选择对于PCR结果的影响也很大。调控序列可以增加引物的特异性,提高PCR产物的特异性。而克隆载体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到后续的测序和验证需求。

反应参数的优化:反应参数的优化对于PCR结果的效率和特异性至关重要。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数等参数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反应效果。

确认反应效果的方法:对于反应效果的确认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电泳、测序等)来评估PCR产物的大小、特异性等指标,以确保引物设计的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如何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设计DNA甲基化PCR引物。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目标DNA片段的大小和序列、搜索相关文献获取设计思路、制定实验计划并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等多个步骤。需要着重考虑碱基配比和长度、调控序列和克隆载体选择、反应参数优化等多种因素。通过合理的引物设计和实验条件优化,可以获得更准确可靠的DNA甲基化分析结果,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基因扩增技术。然而,PCR技术的成功实施往往受到引物设计的制约。本文将围绕PCR引物设计问题展开,旨在为解决引物设计难题提供参考。PCR引物设计在基因扩增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引物应与模板DNA序列高度特异性结合,从而准确指导PCR产物的生成。然而,引物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引物二聚体、引物与非特异性DNA的结合等,这些问题可导致PCR失败或扩增产物异常。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套解决PCR引物设计问题的方法。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根据输入的基因序列自动生成引物。接着,通过序列优化,降低引物二聚体及与非特异性DNA结合的风险。采用空间结构模拟,预测引物在PCR体系中的构象,以期找到更合适的引物。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上述方法设计了一组PCR引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引物在PCR扩增中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和效率,有效降低了二聚体及非特异性结合的发生。这些结果证明了解决PCR引物设计问题的策略的有效性。

总结来说,本文从问题出发,针对PCR引物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解决PCR引物设计问题上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研究人员

在解决PCR引物设计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动物传染病研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PCR引物设计是进行基因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设计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PCR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将介绍PCR引物设计的技巧和相关软件,为动物传染病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选择合适的引物在选择引物时,需要考虑引物的长度、GC含量、Tm 值等因素。一般推荐的引物长度为18-24bp,GC含量在40%-60%之间,Tm值在55-60℃之间。引物应避免形成二聚体、发夹结构等不稳定结构。

设计优秀的引物设计优秀的引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引物应具有特异性,能够特异地识别目标基因;(2)引物应具有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出低丰度的目标基因;(3)引物应具有高扩增效率,能够快速地扩增目标基因;(4)引物应具有较低的脱靶效应,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运用不同软件进行引物设计目前有很多软件可用于PCR引物设计,如PrimerDNAman、Vector NTI等。这些软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设计。

DNAman DNAma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分子生物学软件,具有引物设计、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等功能。在引物设计方面,DNAman提供了多种引物设计方法,包括基于序列结构的引物设计、基于功能的引物设计等。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得到具有最佳特性的引物。

Primer3 Primer3是一个在线引物设计软件,能够根据用户提供的基因序列和实验条件,自动设计出具有最佳特性的引物。Primer3具有多种引物设计模式,包括普通PCR、实时PCR、荧光PCR等。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进行引物设计。Primer3还提供了引物评估、引物库查询等功能,方便使用者对引物进行筛选和优化。为了展示如何运用上述技巧和软件设计有效的PCR引物,我们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对特异性识别猪流感病毒的PCR 引物。

在NCBI数据库中搜索猪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序列。

使用Primer3软件中的普通PCR模式进行引物设计。在软件中输入猪流感病毒基因序列,设置引物长度为20-24bp,GC含量为40%-60%,Tm值在55-60℃之间。同时,开启引物评估功能,对设计的引物进行

评估和优化。

根据Primer3输出的结果,选择具有最佳特性的引物。选择的引物应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和特异性,较低的脱靶效应。

使用DNAman软件对选择的引物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优化。在DNAman 中,我们可以根据引物的二级结构、稳定性和特异性等方面对引物进行评估和优化。

根据DNAman的输出结果,最终确定一对具有最佳特性的猪流感病毒PCR引物。

本文介绍了PCR引物设计的技巧和相关软件,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引物、如何设计优秀的引物以及如何运用PrimerDNAman等软件进行引物设计。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技巧和软件设计出有效的PCR引物。这些技巧和软件在动物传染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准确地设计出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PCR引物,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DNA甲基化分析已成为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发专门针对DNA甲基化数据分析的软件变得至关重要。这类软件不仅需要具备

高度的专业性,还应易用、可靠和具有前瞻性。本文将介绍DNA甲基化分析的基本概念、相关方法和软件开发过程,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DNA甲基化是指DNA链上特定位置的甲基基团添加现象。这种化学修饰与许多生物过程,如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疾病发生等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DNA甲基化数据。为了有效挖掘这些数据中的信息,开发出一系列专门用于DNA甲基化数据分析的软件。

在DNA甲基化数据分析领域,常用的方法包括差异甲基化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还需要用到一些数据库和工具,如ENSEMBL、UCSC Genome Browser等。这些方法和工具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DNA甲基化数据的分析变得更为简单和高效。

开发DNA甲基化数据分析软件需遵循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等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软件的目标用户和研究领域,并收集用户需求。设计阶段需根据需求制定软件架构和功能模块。开发阶段需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编码。测试阶段要对软件的各项功能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软件的稳定性。最后在部署阶段,要完成软件的安装、配

置及用户手册的编写。

DNA甲基化数据分析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在医学领域,可以通过此类软件发现疾病与DNA甲基化的关联,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在生物学领域,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与DNA甲基化的关系,揭示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奥秘。在社会学领域,通过比较不同群体或个体的DNA甲基化差异,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DNA甲基化数据分析软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和交互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高软件的自动化程度和数据分析准确性。集成化则可以将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整合,使用户能够在一款软件中完成从数据下载、预处理到结果呈现的全过程。交互性的提升则可以使用户更便捷地操作软件,并实现与其他用户的交流与共享。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DNA甲基化数据分析软件将有望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例如,将心理学量表与基因组学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寻找心理特征与DNA甲基化之间的,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视角。

DNA甲基化数据分析相关软件开发和应用对于生物、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DNA甲基化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生物过程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提供指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的DNA甲基化数据分析软件将更加智能、集成和交互,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更多便利。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它在肿瘤产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修饰可以通过改变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从而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正常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是在肿瘤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则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最近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肿瘤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DNA甲基化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肿瘤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肿瘤的发生。DNA甲基化会影响DNA修复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DNA修复能力,使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突变,从而形成抗药性。DNA甲基化还会影响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周期和凋亡过程,促进肿瘤的发展。

由于DNA甲基化在肿瘤产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成为了一

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和肿瘤治疗靶点。通过深入研究DNA甲基化的机制和在肿瘤中的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肿瘤产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并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甲基化--经验

Ensembl data bank 甲基化测序BSP法的那个黑白点状图(黑表示甲基化、白点表示非甲基化)是怎么做出来的呀上 用BiQ ANALYZER软件,免费的可以下载,安装需要最新的java程序 ,关于后续的一些步骤,我看了一篇国内的硕士论文,如下: 2.2.1.4.6连接反应产物的转化 (l)每个连接反应准备1个含有氨节青霉素的LB平板,涂板前半小时将平板从冰箱 中取出平衡至室温。 (2)离心使连接反应内容物汇集到管底,吸取10ul连接反应产物加到置于冰上的 1.5ml离心管中. (3)将冻存的JM109高效率感受态细胞从一70℃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冰浴直至融化 (大概5分钟),轻轻振动离心管使之混匀。 (4)向步骤2准备的每个转化管中加入50ul感受态细胞。 (5)轻轻振动小管混匀,冰浴30分钟。 (6)在精确的42℃水浴中热击45一50秒(不要振动)。 (7)迅速将管子移到冰浴中,使细胞冷却2分钟。 (8)每管连接反应转化细胞中加入平衡至室温的200ulLB培养基, (9)在37℃振荡培养(150rpm)1小时。 (10)将每个转化培养基200ul涂到LB/氨苄/IPTG/X-Gal平板上。 (11)将平板于37℃恒温箱中过夜培养(16一24小时)。 2.2.L4.7阳性克隆筛选 从培养箱中取出平板,置于4℃冰箱使蓝色充分显现。挑取白斑菌落到5mLB培 基,37℃摇床上培养过夜。吸取lml菌液送测序,引物为通用引物M13。 进入丁香园,是从做MSP开始的。从对DNA甲基化的一无所知到MSP实验成功,经历了很多艰难,同时也收获得了不少经验。从丁香园的帖子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国内对DNA 甲基化的研究在逐年增加,战友们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在这里谈一下对MSP,及BSP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对新手们有所帮助,也请老手们批评补充。 亚硫酸氢盐转化和PCR扩增是MSP,BSP的两个基本步骤。亚硫酸氢盐转化,估计现在做手工修饰的也不多了,试剂盒能够很方便的帮我们解决问题。但PCR中的引物设计,现在可能还是个难题。看到很多帖子里提到的引物都是来源于文献的,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没法找到现存引物的,因此掌握BSP,MSP引物的设计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BSP,MSP引物设计的一个最大问题在于亚硫酸氢盐的转化使得模板的序列复杂性大大降低,而且经常产生T或G或者富含GC片段交替出现的序列。这个会使引物选择变得困难。因此,往往我们需要设计巢式引物来解决这个问题。BSP,MSP引物的设计,除了要遵循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注意一下一些规则:

(完整版)甲基化检测方法(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

甲基化检测方法(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 第一部分基因组DNA的提取。 这一步没有悬念,完全可以购买供细胞或组织使用的DNA提取试剂盒,如果实验室条件成熟,自己配试剂提取完全可以。DNA比较稳定,只要在操作中不要使用暴力,提出的基因组DNA应该是完整的。 此步重点在于DNA的纯度,即减少或避免RNA、蛋白的污染很重要。因此在提取过程中需使用蛋白酶K及RNA酶以去除两者。 使用两者的细节: 1:蛋白酶K可以使用灭菌双蒸水配制成20mg/ml; 2:RNA酶必须要配制成不含DNA酶的RNA酶,即在购买市售RNA酶后进行再处理,配制成10mg/ml。否则可能的后果是不仅没有RNA,连DNA也被消化了。两者均于-20度保存。 验证提取DNA的纯度的方法有二: 1:紫外分光光度计计算OD比值; 2:1%-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我倾向于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完全可以明确所提基因组DNA的纯度,并根据Marker的上样量估计其浓度,以用于下一步的修饰。 第二部分亚硫酸氢钠修饰基因组DNA 如不特别指出,所用双蒸水(DDW)均经高压蒸汽灭菌。 1:将约2ugDNA于1.5mlEP管中使用DDW稀释至50ul; 2:加5.5ul新鲜配制的3M NaOH; 3:42℃水浴30min; 水浴期间配制: 4:10mM对苯二酚(氢醌),加30ul至上述水浴后混合液中;(溶液变成淡黄色)5:3.6M亚硫酸氢钠(Sigma,S9000),配制方法:1.88g亚硫酸氢钠使用DDW

稀释,并以3M NaOH滴定溶液至PH 5.0,最终体积为5ml。这么大浓度的亚硫酸氢钠很难溶,但加入NaOH后会慢慢溶解,需要有耐心。PH一定要准确为5.0。加520ul至上述水浴后溶液中。 6:EP管外裹以铝箔纸,避光,轻柔颠倒混匀溶液。 7:加200 ul 石蜡油,防止水分蒸发,限制氧化。 8:50℃避光水浴16h。 一般此步在4pm开始做,熟练的话不到5pm即可完成,水浴16h正好至次日8am 以后收,时间上很合适。 这一步细节: 1:基因组DNA的量不需十分精确,宁多勿少,因为在以后纯化回收步骤中会有丢失,且此方法修饰最多可至4ug。 2:所有试剂均须新鲜配制,所以配液的技术要过关,既要快,又要精确。 3:亚硫酸氢钠溶液呈强酸性,一定用碱将PH调制5.0,否则PH不合适会影响后续纯化吸收。 4:水浴最好达16小时,虽可以短至8小时,但后者修饰会有不完全。 第三部分修饰后DNA纯化回收 EP管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高压蒸汽灭菌的。 1. 将移液器枪头伸入石蜡油层下,先轻轻加压使其中一小段石蜡油排出,然后吸取混合液至一洁净1.5mlEP管中。 2:以下使用Promega Wizard Cleanup DNA纯化回收系统(Promega,A7280)1)70℃水浴预热DDW;配制80%异丙醇; 2)加1ml Promega’s Wizard DNA Clean-up resin,轻柔颠倒混匀,使DNA充分与树脂结合; 3)由于该试剂盒中仅配备针筒没有针栓,如果有真空负压吸引器,使用起来很方便;如果没有,需要自备3ml-5ml注射器。将注射器针筒与试剂盒提供的回收小柱紧密连接后,将上述混合物用移液器移至针筒内,用2ml以上的EP管放置小柱下接收废液。加针栓,轻轻加压,将液体挤出,此时可见小柱内有白色的树

甲基化实验步骤

MGMT甲基化检测实验步骤 一.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基变为尿嘧啶) 使用EZ DNA(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甲基化试剂盒处理样本。 二.DNA样本的处理 1.取130微升的CT Conversion Reagent和20微升的DNA样本,加入1.5毫升的离心管中。混合。 2.准备好水浴锅,将离心管放入98℃水浴锅中10分钟,64℃水浴锅中2.5个小时。(不能立即开始实验的,将样本放入4℃冰箱中,保存。) 3.将离心管中的溶液吸出,加入到Zymo-Spin TM的萃取柱中。 4.取600微升的M-Binding Buffer加入到萃取柱中,摇晃混匀。 5.转速>10000转/分钟的离心机中,离心30秒。倒掉液体。 6.取100微升的M-Wash Buffer加入萃取柱,离心30秒,倒掉液体。 7.取200微升的M-Desulphonation Buffer加入萃取柱,等待15~20分钟,使其充分浸润。然后离心30秒。 8.取200微升的M--Wash Buffer加入离心管中,离心30秒。重复此步骤一次,随后将收集柱丢弃,萃取柱放入1.5毫升离心管中。 9.取10微升的M-Elution Bufer加入到萃取柱中,离心30秒,萃取柱丢弃,离心管中得到处理好10微升DNA样本。 三.巢式PCR(体系,程序)

第一轮PCR:模板(处理后的DNA),引物:MGMT--JF/R ,dd水,PCR MIX Golden Star。 体系为:20微升=模板DNA 4微升+引物2微升+dd水4微升+Golden Star 10微升(一管) 反应条件:95℃ 10min 95℃ 30s → 52℃ 30s → 40个循环 72℃ 30s → 72℃ 10min 4℃ forever 第二轮PCR:模板(第一轮PCR的产物),引物:m-MGMT-F/R及u-MGMT-F/R,dd 水,PCR MIX Golden Star。 体系为:20微升=模板DNA 1微升+引物(m-MGMT-F/R)2微升+dd水7微升+Golden Star 10微升(一管) 20微升=模板DNA 1微升+引物(u-MGMT-F/R) 2微升+dd水7微升+Golden Star 10微升(一管) 反应条件:95℃ 10min 95℃ 30s → 64℃ 30s → 40个循环 72℃ 30s → 72℃ 10min 4℃ forever

甲基化原理及步骤

二、DNA亚硫酸氢盐修饰和纯化操作步骤 修饰设计:使用CpGenome TM kit使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的步骤如下。中等温度碱性pH下使DNA变性成为单链形式暴露出碱基。试剂一,一种包含亚硫酸氢根的钠盐,可使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磺化和水解脱氨,产生一种尿嘧啶磺酸盐中间产物。然后DNA在另一种盐﹙试剂二﹚存在的条件下与一种微粒载体﹙试剂三﹚结合,并通过重复离心和在70%的乙醇中重悬浮脱盐。向尿嘧啶的转化是通过在90%的乙醇中反复碱性脱磺酸基作用和脱盐完成的。DNA最终在TE缓冲液中通过加热从载体上洗脱下来。 第一步:试剂准备 (1)3 M NaOH原料(用前现配) 把1g干NaOH片剂溶解在8.3mL水中。使用此类腐蚀性碱,注意小心谨慎和实验操作。 (2)20 mM NaOH/90% EtOH(用前现配) 配制1mL该溶液需:900μl 100%的乙醇,93.4μl水,6.6μl 3M的氢氧化钠。 (3)溶解试剂Ⅰ(用前现配) 打开前将试剂瓶加温至室温。对每份待修饰的样本,称取0.227g DNA修饰试剂Ⅰ加入0.571mL水中。充分涡旋振荡混合。使用该试剂时要小心谨慎,因为它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用大约20μl 3M NaOH调整pH至5.0,用pH试纸检测pH值。试剂Ⅰ避光保存以免分解。为了最佳效果,试剂应在配置后立即使用。 (4)溶解试剂Ⅱ 打开前将试剂瓶加温至室温。将1μl β-巯基乙醇加入20mL去离子水中。每份待修饰的DNA样本需将750μl该溶液加入到1.35g DNA修饰Ⅱ。充分混合确保完全溶解。过量的试剂可用箔纸包裹的容器、2℃-8℃、避光保存长达6周。 第二步:DNA修饰程序 1、在带有螺旋形瓶盖的1.5-2.0mL的微量离心管中:将7.0μl 3M NaOH 加入到含有1.0 μg DNA的100μl水中(10ng/μl),混匀。 注意:如果样本含有的DNA量不到1.0μg,就向样本DNA中加入2 μl DNA 修饰试剂Ⅳ并加水至总体积100μl。再加入7.0μl 3M NaOH并混匀。 2、50℃ DNA孵育10分钟(加热块或水浴) 3、加入550 μl新鲜配制的DNA修饰试剂Ⅰ并涡旋振荡。 4、加热块或水浴50℃避光孵育4-16小时。

连接体系问题解答

关于连接的提问多集中在连接的体系、DNA的用量、vector和insert的比例、连接酶等。但是我认为,连接不成功,问题并不一定出在连接这步上。 有很多环节影响连接的成败,如酶切的好不好、回收的质量好坏、连接时的浓度或比例、感受态等。以下我详细说明。 1,PCR引物的设计。通俗的不说,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引物时一定要考虑切点的甲基化问题。做普通的克隆会涉及到甲基化形式有两种:dam甲基化和dcm甲基化。常用的大肠杆菌都有这两种甲基化酶。dam甲基化酶识别GATC位点并甲基化;dcm甲基化酶识别CCWGG位点(W是A或T)并甲基化。如果有这两种位点那么多数情况内切酶是切不开了。容易受甲基化影响的内切酶有:Dpn1(GA/TC)天生就甲基化;Cla1(ATC/GAT)如果前面加个G或后面加个C那么恭喜你,dam甲基化;Xba1(T/CTAGA)如果前面加个GA或后面加个TC也是dam甲基化,等等有好多。这些容易甲基化的切点设计引物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引入甲基化位点。如果真是避免不了或者后来才发现问题,那么把甲基化的质粒转化到甲基化酶缺陷型大肠杆菌中再提质粒就没有甲基化,可以切了。甲基化缺陷型菌有:DM1(Invitrogen)、INV110(invitrogen)、JM110等。 2,PCR产物。两种方式:一种纯化后直接酶切连接;一种连T载体再往下切连接。我个人强烈建议第二种,连T载体。因为PCR产物直接酶切我觉得有两个缺点:①由于两头把手太短,虽说有保护碱基,但我觉得还是不如从质粒上往下切好切,而且容易切坏、切碎;②无法从电泳上看出来切没切开,因为也就切下了几个十几个bp,带形没啥变化。连T载体的优点:①进载体后,大提一次的质粒夸张点说够用一辈子的,不用总PCR往出调了,再说PCR 那东西还不太稳定,一把多一把少的。②酶切会很清晰,切下来了就是有带,没切动就是没有,没连上也能知道不是没切开而是别的步骤有问题。连T载体也有些麻烦的地方,如需要的切点有时跟T载体上自带的切点冲突,这就要小心鉴别;而且连T载体最好测序看一下PCR的产物对不对、切点对不对。总体来讲连T载体是很有优势的。 3,提质粒。有时手工小提或粗提的质粒酶切效果不好,这可能是提取的不够纯或者内切酶品质不好。所以若酶切效果不佳建议用柱子精提或大提。 4,酶切。用于连接的酶切很关键。需注意如下几点: ①如果是双酶切A和B,预实验中必须做A和B各自的单酶切和A+B的双酶切,好确认这几种酶都好用,质粒上的切点都好用。如果切不开就要考虑是不是酶的问题,buffer的问题,质粒上有没有这些切点,序列是否甲基化等。 ②酶切尽量用大体系,如50ul、100ul等。大体系能稀释内切酶包装中的甘油,对反应有利。相反,连接尽量用小体系,以增加DNA末端的碰撞机会。 ③如果要回收、连接,酶切用的DNA量我的经验是不用太大。大了会切碎,形成一些不规则的末端,不利于连接。 ④酶切后的电泳,即切胶的那次电泳中,如果切成的条带很清晰,不拖泥带水,没有弥散,没有拖尾,那做回收、连接效果最好。相反,若有弥散、拖尾、不清楚、一团亮等情况就是切的不好,做后续实验成功率会降低。若真是效果很差建议改进体系重新切。 5,回收。回收可以用柱式试剂盒或手工法。柱式回收试剂盒:此类试剂盒适合各种长度DNA,对黏性末端基本没有破坏,回收效率也不错。手工醇沉法步骤如下,把切得的胶弄碎,用Tris-HCl浸泡一段时间,吸出所有的液体,用酚抽提一遍,氯仿抽提一遍,加盐和醇醇沉,沉淀用70%乙醇漂洗,再用Tris溶解。次方法优点是对DNA和黏性末端的损伤最小,缺点是容易损失DNA。若本来DNA数量就不多,用手工法很容易丢失殆尽;如果DNA量很大可以考虑使用。 回收后要电泳,一来估算回收液浓度,二来看回收DNA的质量。若条带有弥散,即自目的

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原理与引物设计说明

MSP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用亚硫酸氢钠处理基因组DNA,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变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然后用3对特异性的引物对所测基因的同一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扫描观察分析结果。 引物设计原则 标准的PCR引物设计原则同样适用于硫化测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除了标准PCR的一些参数外,“MethPrimer”应用3′端算法计算自身退火温度、末端退火温度、碱基对互补率、GC含量、解链温度(Tm),而且还提供了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Tm区别,以及引物中最大允许的单核苷酸重复率。因为所有非甲基化的“C”都被转换成“T”,所以“MethPrimer”中默认的重复“T”为8个,而其他碱基重复数为5个。 DNA的完全硫化是很重要的,因此应选择含尽可能多的非甲基化CpG的“C”区域作为源序列,设计引物。对于BSP,引物设计的原则[1]:①为了区别甲基化DNA和非甲基化DNA,引物不应含有CpG位点;②引物扩增的产物应包含尽可能多的CpG位点。 对于MSP需要设计2对引物,一对是针对于经亚硫酸氢盐处理的甲基化的DNA;另一对是针对于经亚硫酸氢盐处理的非甲基化的DNA。根据甲基化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甲基化的DNA;根据非甲基化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非甲基化的DNA。MSP引物设计的原则:①为了最大限度的区分甲基化与非甲基化,引物的3′端至少包含1个CpG位点,我们可以自己设定CpG的“C”距3′末端的最远距离。“MethPrimer”中默认值为3,即是在引物的最后3个碱基中,至少有1个是CpG的“C”。②引物序列中应包含尽可能多的CpG位点。 ③甲基化引物和非甲基化引物序列3′端应处于相同的CpG位点。如果,2对引物不在相同的CpG位点退火, PCR结果就不能准确反映样本DNA甲基化的情况。但是甲基化引物和非甲基化引物可跨越不同的长度,在起始位点和长度上也可以不同。一般非甲基化引物比甲基

DNA甲基化PCR引物的设计

DNA甲基化PCR引物的设计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许多生物学过程。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上,可以通过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将甲基基团添加到CpG位点上。DNA甲基化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此,研究DNA甲基化对于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和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通常需要利用PCR技术对DNA甲基化进行检测和分析。而设计适合的DNA甲基化PCR引物是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设计DNA甲基化PCR引物。 确定目标DNA片段的大小和序列:首先需要明确要检测的DNA片段大小和序列。通常,选择的DNA片段应该包含多个CpG位点,以保证对DNA甲基化有较好的代表性。 搜索相关文献:输入关键词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关于DNA甲基化PCR引物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使用不同的引物对DNA 甲基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设计引物的碱基组成和长度:根据搜索到的文献,考虑设计引物的碱

基组成和长度。通常引物长度在15-30bp之间,并且需要确保引物与模板的匹配程度高。在DNA甲基化的PCR引物设计中,一般选用含有修饰基团的碱基,如5-甲基胞嘧啶(5-mC),以增加引物与模板的结合能力。 调控序列和克隆载体:调控序列是指添加在引物5’端的一段非特异性序列,它可以增加引物的特异性,提高PCR产物的特异性。另外,还需要考虑选用合适的克隆载体,如pUCm-T载体等,以便于后续的测序和验证。 实验计划和反应条件优化:制定实验计划,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如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数等)进行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梯度PCR等方法,确定最佳的反应参数,使PCR产物特异性更高,背景更清晰。 评估PCR反应效果:通过电泳、测序等方法评估PCR反应效果,包括产物大小、特异性、产物量等方面。确认产物基因组来源,进一步分析测序结果,确认引物设计的效果。 在DNA甲基化PCR引物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碱基配比和长度:合理的碱基配比可以提高引物与模板的匹配程度,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测序的方法和基于非测序的方法。 基于测序的方法包括甲基化指纹测序 (Methylome Sequencing) 和全基因 组甲基化分析 (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 WGBS)。基于非测 序的方法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和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是一种基于测序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它通过 对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得到每个碱基的甲基化状态。首先,将DNA进行亚 硫酸盐处理,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脱氧尿嘧啶,再进行测序。然后,通过比对测序结果和参考基因组,可以得到每个位置的甲基化状态。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是一种基于非测序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它 通过酶切DNA后,观察酶切位点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甲基化的差异。该方 法利用了限制酶对于未甲基化的CpG位点酶切敏感,而对于甲基化的CpG 位点酶切不敏感的特性。首先,将DNA进行酶切,然后使用凝胶电泳等方法,观察DNA片段的长度差异。 甲基化特异性PCR是一种基于非测序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它通过PCR扩增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DNA片段来检测甲基化的差异。首先,将 DNA进行亚硫酸盐处理,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脱氧尿嘧啶。然后, 设计特异性引物,选择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观察PCR产物,确定甲基化的差异。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癌症研究中,可以通过 甲基化指纹测序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来鉴定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甲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原理和应用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原理和应用 甲基化是一种DNA的表观遗传修饰,指的是甲基基团附加在DNA的胞嘧啶碱基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检测DNA的甲基化状态对于研究生物学功能和诊断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是一种简便、特异的、敏感的检测单基因甲基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所有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变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随后设计针对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序列的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通过电泳检测甲基化特异性PCR扩增产物。此原理的关键在于3对特异引物的设计。 亚硫酸氢钠处理 亚硫酸氢钠(Sodium bisulfite)是一种能够将非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变为尿嘧啶的试剂。尿嘧啶在DNA中与腺嘌呤形成碱基对,而非与鸟嘌呤。因此,亚硫酸氢钠处理后,DNA中的非甲基化和甲基化的胞嘧啶会有不同的碱基对应。例如,原来的CG碱基对会变成TG或CG碱基对,分别对应非甲基化和甲基化的情况。 引物设计

引物设计是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核心步骤。为了区分亚硫酸氢钠处理后转化的非甲基化的DNA与未转化的甲基化的DNA,在引物的3端,至少含有3个CpG位点,以保证区别甲基化与非甲基化DNA。甲基化引物对与非甲基化引物对分别根据待测序列的CpG位点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时,经亚硫酸氢钠转化后的序列设计。野生型引物只能扩增出未经亚硫酸氢钠处理的原始DNA片段,而不能扩增经过亚硫酸氢钠处理后变成尿嘧啶的DNA片段。 PCR扩增和电泳分析 将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的DNA作为模板,用三对引物进行PCR扩增。野生型引物只能扩增未经亚硫酸氢钠处理的DNA,如果存在,则说明样本中含有未转化或部分转化的DNA;甲基化引物只能扩增经过亚硫酸氢钠处理后仍然保持甲基化的DNA,如果存在,则说明样本中含有部分或完全甲基化的DNA;非甲型引物只能扩增经过亚硫酸氢钠处理后变成尿嘧啶的DNA,如果存在,则说明样本中含有部分或完全非甲型化的DNA。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三种引物扩增产物,在不同位置出现不同强度的条带,就可以判断DNA中甲基化胞嘧啶的情况。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应用 甲基化特异性PCR是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DNA甲基化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单个或多个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及比较不同样本或不同组织的甲基化差异。甲基化特异性PCR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甲基化pcr原理

甲基化pcr原理 甲基化PCR是一种通过特殊处理方法检测DNA中是否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的方法。DNA 甲基化是指在DNA链中某些处存在甲基基团,它一般会改变DNA的结构和功能,并且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DNA甲基化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细胞分化、基因表达等,同时它还与人类疾病如肿瘤等有关。 甲基化PCR是遵循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原理进行的,基于该方法,可以在PCR体系中分析DNA样本的甲基化状态。该方法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DNA样品输入 将待检测的DNA样品输入反应管中,通常DNA需要通过钠离子的作用,而变性为单链状态,使得甲基化酶在不同的节点上完成甲基化操作。这样的操作能够确保反应体系到位的甲基化修饰,从而使得后续PCR步骤能够够准确地分析。 第二步:甲基化修饰 在这一步,样品DNA和甲基转移酶一起反应,甲基化酶通过将甲基基团连接到DNA的胞嘧啶残基上进行修饰。此时,DNA样品将发生一些化学变化,其中DNA的骨架结构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甲基化酶不能在已经有甲基化修饰的位点上起作用,其功能仅限于未被甲基化的胞嘧啶残基上。 第三步:反转 在这一步,样品DNA被反转为双链结构,这使得PCR反应得以进行。这个步骤通过热循环反应,在高温下熔解DNA,而在低温下恢复其结构,使其形成一些连续的双链DNA。 第四步:PCR反应 在此步骤中,DNA的一系列选择性PCR反应被实现,从而能够定向扩增特定的DNA片段或者基因。通过PCR反应,我们可以检测DNA是否被甲基化,并且这种检测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测序化学方法。 该步骤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机制,它可以扩增DNA分子的数量,并且能够在扩增过程中进行其他的DNA标记,常常使用荧光标记物。该步骤将扩增样品DNA,并对样品进行迅速检测,以来判断样品是否有甲基化修饰。如果DNA样品在这个过程中扩增,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甲基化PCR条带图,从而准确地分析与检测样品中的甲基化DNA片段。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 引物设计是PCR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引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PCR 反应的成功与否。而在引物设计过程中,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是需要考虑 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PCR实验中,引物的作用是指定PCR反应的放大区域,并提供启动 位点供聚合酶结合。一般情况下,引物至少需要包含一段特定的DNA序列,以便与目标序列互补配对。 在引物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是十分必要的。酶切位点是 指位于特定DNA序列上的限制酶可以识别并切割的区域。酶切位点的选择 通常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切割效果:选择切割效果好的酶切位点可以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 和灵敏度。经典的选择是选择一种具有4-6个碱基的酶切位点,并且该位 点在引物中间的位置。这可以有效防止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对PCR反应的 影响。 2.特异性:引物需要选择适合的酶切位点,以确保只有目标序列被放大,而不包括其他与之相关的非特异性序列。因此,在选择酶切位点时应 尽量避免与其他非特异性序列存在相似性。 3.引物长度:引物长度的选择也与酶切位点相关。如果引物长度过短,可能会导致酶切位点过于靠近PCR反应产物的端点,从而使切割效果不佳。因此,在引物设计时,应选择适当的引物长度,以保证酶切位点的保护碱 基不会对PCR反应产物的生成产生不利影响。

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是指在特定的DNA序列上,通过选择相应的碱基 来避免受到酶切的影响。常见的保护碱基有甲基化碱基、磷酸化碱基以及 接上阻断扩增的非互补碱基等。 1.甲基化碱基:将酶切位点中的一些碱基进行甲基化处理,可以有效 地阻止特定酶的切割作用。甲基化碱基可以通过DNA甲基转移酶进行甲基 化修饰。 2.磷酸化碱基:磷酸化碱基是在引物设计过程中添加磷酸基团的方法,通过给酶切位点添加一个磷酸基团来阻断酶的切割作用。 3.非互补碱基:为了阻断酶切位点的切割作用,可以在酶切位点的周 围引入一个与其不互补的碱基序列。这样可以阻断酶的结合和切割。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对PCR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在引物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引物长度、特异性和切割效果,同时选 择合适的保护碱基来阻断酶切位点的切割作用。这样可以提高PCR反应的 特异性和灵敏度,确保PCR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常见于生物体细胞中。它在维持基因转录调控、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肿瘤形成等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DNA甲基化的方法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接下来的1200字内,我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DNA甲基化的方法。 1.甲基化特异性限制酶消化(MSRE):该方法利用能够识别并切割甲基化CpG岛的特异性限制酶来分析DNA甲基化水平。首先,将DNA进行酶切,然后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消化后的DNA片段。最后,利用各种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单体型检测或测序等方式来检测PCR产物是否被酶切。甲基化的区域将在PCR产物中产生一个酶切位点的改变,从而可以推断原始DNA的甲基化状态。 2.甲基化特异性PCR(MSP):MSP是一种常用的研究甲基化的方法,它结合了甲基化特异性限制酶消化和PCR扩增的优点。首先,在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样品中进行DNA甲基转化反应,将所有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转化为脱氧尿嘧啶。接下来,使用特异性引物来扩增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扩增产物可以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来检测甲基化状态。 3.甲基化特异性PCR串联扩增(MSP-COOM):MSP-COOM是一种修饰的MSP方法,它可以同时分析多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在该方法中,将样本DNA修饰成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代表甲基化,一种代表非甲基化),然后再进行PCR反应。扩增产物可以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来检测多个甲基化位点的状态。

4.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MSRE-PCR):该方法利用MSRE和PCR的组合,可以对CpG岛中的甲基化位点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将DNA 进行MSRE消化,保留未甲基化的DNA片段。然后,在未甲基化DNA片段的末端引入一个特定序列,以便在PCR扩增中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产物可以通过定量PCR等方法来分析未甲基化的DNA的含量,并间接推断出原始DNA的甲基化水平。 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还有一些基于测序技术的方法,如全基因组测序(WGBS)和甲基化谱测序(MethylC-seq)。这些方法可以对整个基因组的甲基化位点进行高通量检测,并提供精确的甲基化信息。 总之,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检测灵敏度和样本数量等因素。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DNA甲基化的特点和功能,并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甲基化特异性PCR:一种检测基因甲基化的简便方法

甲基化特异性PCR:一种检测基因甲基化的简便方法 什么是基因甲基化? 基因甲基化是一种可以影响基因表达的化学修饰,它是指在DNA分子中,某些胞嘧啶(C)的碳原子上附加了一个甲基(CH3)。基因甲基化可以改变DNA 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调节基因的开关和活性。基因甲基化在细胞分化、发育、老化、癌症等生物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甲基化特异性PCR? 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是一种简便、特异的、敏感的检测单基因甲基化的方法。其原理是先用重亚硫酸氢盐(Bisulfite)处理基因组DNA,使所有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变成尿嘧啶(U),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然后设计针对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序列的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PCR是一种可以复制DNA的技术;最后通过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电泳是一种可以分离DNA片段的技术。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判断某个基因是否被甲methyl 化,以及甲methyl 化的程度。 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步骤 甲基化特异性PCR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DNA提取

DNA提取是指从细胞或组织中分离出DNA分子的过程,通常采用苯酚-氯仿法或盐析法等方法进行。DNA提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的DNA 样本,以便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亚硫酸氢盐处理 亚硫酸氢盐处理是指用重亚硫酸氢盐溶液对DNA样本进行脱氨基反应的过程,使所有未发生甲methyl 化的胞嘧啶变成尿嘧啶,而甲methyl 化的胞嘧啶不变。亚硫酸氢盐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状态的胞嘧啶,以便进行后续的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引物设计 引物设计是指根据待测序列的CpG位点(即胞嘧啶和鸟嘌呤相邻的位置)甲methyl 化与非甲methyl 化时,经亚硫酸氢盐转化后的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即野生型引物、甲methyl 化引物和非甲methyl 化引物)的过程。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状态的DNA只能被相应状态的引物识别和扩增,从而达到检测目标序列是否被甲methyl 化的目的。 PCR扩增 PCR扩增是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DNA样本进行指数级复制的过程,通常采用热循环仪进行。PCR扩增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数量和强度的DNA片段,以便进行后续的电泳检测。

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原理及引物设计

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原理及引物设计 LT

MSP原理 其根本原理是用亚硫酸氢钠处理基因组DNA,未甲基化的胞嘧啶变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然后用3对特异性的引物对所测基因的同一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扫描观察分析结果。 引物设计原那么 标准的PCR引物设计原那么同样适用于硫化测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除了标准PCR的一些参数外,“MethPrimer〞应用3′端算法计算自身退火温度、末端退火温度、碱基

对互补率、GC含量、解链温度(Tm),而且还提供了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的Tm区别,以及引物中最大允许的单核苷酸重复率。因为所有非甲基化的“C〞都被转换成“T〞,所以“MethPrimer〞中默认的重复“T〞为8个,而其他碱基重复数为5个。 DNA的完全硫化是很重要的,因此应选择含尽可能多的非甲基化CpG的“C〞区域作为源序列,设计引物。对于BSP,引物设计的原那么[1]:①为了区别甲基化DNA和非甲基化DNA,引物不应含有CpG位点;②引物扩增的产物应包含尽可能多的CpG位点。 对于MSP需要设计2对引物,一对是针对于经亚硫酸氢盐处理的甲基化的DNA;另一对是针对于经亚硫酸氢盐处理的非甲基化的DNA。根据甲基化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甲基化的DNA;根据非甲基化的DNA为模板的PCR扩增非甲基化的DNA。MSP引物设计的原那么:①为

了最大限度的区分甲基化与非甲基化,引物的3′端至少包含1个CpG位点,我们可以自己设定CpG的“C〞距3′末端的最远距离。“MethPrimer〞中默认值为3,即是在引物的最后3个碱基中,至少有1个是CpG的“C〞。②引物序列中应包含尽可能多的CpG位点。③甲基化引物和非甲基化引物序列3′端应处于相同的CpG位点。如果,2对引物不在相同的CpG位点退火, PCR结果就不能准确反映样本DNA甲基化的情况。但是甲基化引物和非甲基化引物可跨越不同的长度,在起始位点和长度上也可以不同。一般非甲基化引物比甲基化引物长,因为受Tm值限制,由于非甲基化引物中的“C〞转化成“T〞,导致GC含量降低,从而引起Tm降低。④2套引物应有相近的Tm值,“MethPrimer〞中默认2套引物Tm值相差不超过5℃,这种限制可使2个PCR反响在同一PCR仪中进行。

常见分子机制的写作套路:8、DNA甲基化设计方案

分子机制研究套路(八) DNA (疑)甲基化 课题:C因素激活A蛋白对B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调控对D疾病的影响 1•概念介绍: 表观遗传学是当今生命科学普遍关注的前沿,是一种可遗传的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不同于经典遗传学,不涉及到基因序列的改变•而且表观遗传修饰是可逆的,在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主要调控机制之一,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染色质结构改变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DNA甲基化是指由S-腺苜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me, SAM )提供甲基、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 )的催化下,在胞吨睫的C5位上面加上一个甲基,形成5-甲基胞爾定(5-mC)的化学修饰过程。DNA甲基转移酶(如DNMTs)与DNA去甲基化酶(如TET蛋白等)调控基因组DNA序列甲基化的动态变化,一般来说,基因启动子区CpG 岛的甲基化可以使一些转录因子无法与DNA结合而抑制基因的转录,而该区域的去甲基化则可以激活基因的转录。 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异二核苜酸上面(如示意图1 ),而CpG在人类基因组中出现的几率比较低,主要集中出现在CpG岛(CpG island )上面。CpG岛是指由200bp的碱基组成的DNA 序列,其中GC含呈占60%以上的_个区域,这个区域主要位于某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CpG岛上DNA的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具可改变染色体的结构、影响邻近基因的表达。高度甲基化的DNA与组蛋白结合紧密并且能够招募转录抑制因子、抑制转录激活因子与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基因表达的目的;而DNA的低甲基化使得染色体结构松散,促进转

一文读懂研究套路,让甲基化触手可得

一文读懂研究套路,让甲基化触手可得 作者:解螺旋·子非鱼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导语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遗传印记、胚胎发育以及人类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个可以从国自然中标的结果看出。加上近来对甲基化在肿瘤中重要性的报道,想必这一热潮还有待持续。你是不是也对它垂涎已久,却苦于无从下手,其实甲基化的研究其实并没那么难,一句话,还是套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从全基因组水平来分析5’甲基胞嘧啶及组蛋白修饰等事件,由此能够发现很多传统的基因组学研究所不能发现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DNA甲基化测序”! DNA甲基化测序方法按原理可以分成三大类: 1、重亚硫酸盐测序; 2、基于限制性内切酶的测序;

3、靶向富集甲基化位点测序; DNA甲基化测序常用方法 基于以上原理又有数种不同的测序方法,下面,就介绍10种DNA甲基化测序的常用方法及参考文献: 1) 重亚硫酸盐测序 该方法可以从单个碱基水平分析基因组中甲基化的胞嘧啶。首先,利用重烟硫酸盐对基因组DNA进行处理,将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基变成尿嘧啶。而发生了甲基化的胞嘧啶未发生脱氨基,因而,可以基于此将经重亚硫酸盐处理的和未处理的测序样本进行比较来发现甲基化的位点。 【相关文献】 Shotgun bisulphite sequencing of theArabidopsis genome reveals DNA methylation patterning. Highly integrated single-base resolutionmaps of the epigenome in Arabidopsis

MSP与BSP

BSP和MSP区别: 1)检测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BSP引物不包括CpG位点,在CpG位点的上下游,扩增后通过测序检测改位置的甲基化状态(测序如果CG不变则为甲基化,如果CG变为TG则为非甲基化) MSP/USP是根据修饰后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引物不同扩增出不同的条带而判断是否为甲基化(只扩增出MSP条带表明为甲基化,如果扩增出USP则表明为非甲基化) 2)MSP原理: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其原理为:双链DNA变性解链后,在HSO3-作用下发生C→U转化,C若已有甲基化则无此改变;甲基化修饰只发生于5′→3′方向C-G相联结构的C上,因此在HSO3-作用后,DNA CpG岛若无甲基化,则序列中的改变为C→U,CG→UG,若有甲基化则为C→U,CG→CG,用不同的引物做PCR,即可检测出这种差异,从而确定基因有无CpG岛甲基化。从理论上说,DNA发生甲基化的MSP产物的序列与原序列比较,变化为C→T,CG→CG,相应其互补链的改变为G→A,CG→CG。然后根据目的基因修饰前后的改变,相应设计M和U引物,有时我们需要设计两轮引物!BSP法原理: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处理基因组DNA,所有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C)被转化为尿嘧啶(U)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不变。基因组DNA经亚硫酸盐处理后,设计BSP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此时尿嘧啶(U)全部转化为胸腺嘧啶(T),最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就可以判断CpG位点是否发生甲基化。 3)一般用BSP找到甲基化位点,然后根据甲基化位点设计MSP引物,摸索条件以得到最优检测甲基化的方法。 BSP因为涉及测序,其结果准确但要求克隆时所挑克隆较多等原因,操作繁琐,不易大批量操作。MSP则可以检测大量标本并用于检测。详细参见https://www.360docs.net/doc/ea19047198.html,/forums/topic/5371-differences-between-msp-and-bsp/ 引物和探针你可以查文献看别人设计好的,然后再找公司合成,也可以自己设计 1、ABI Methyl primer Express DNA甲基化引物设计软件使用 ABI Methyl primer Express DNA甲基化引物设计软件使用- 丁香园论坛=甲基化引物设计#14159723 2、甲基化的一些旧贴总结整理 较全的甲基化(MSP)原理及问题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丁香园论坛=荧光定量方法测甲基化#9184927 3、荧光探针设计软件操作说明 荧光探针设计软件操作说明- 丁香园论坛=甲基化探针设计#6763407 DNA甲基化PCR引物的设计.pdf(931.16k) 在线查看 精品: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结果分析..pdf(2157.35k) 在线查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