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螺母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开合螺母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开合螺母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校: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朱宁

学号:嘿咻嘿咻嘿咻

目录

第一章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概述 (4)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4)

§1.3课程设计的容 (4)

§1.4课程设计的进度表 (5)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6)

§2.1对开合螺母的工作原理 (6)

§2.2了解,分析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6)

§2.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8)

§2.4由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8)

第三章毛坯的选择 (9)

§3.1毛坯制造方法 (9)

§3.2毛坯精度等级选择 (9)

§3.3毛坯加工余量与标注 (9)

§3.4毛坯浇注方式 (10)

第四章工艺规程制定 (11)

§4.1草拟工艺路线 (11)

§4.2定位基准选择与分析 (11)

§4.3加工方案选择与分析 (15)

§4.4确定加工方法 (15)

§4.4草拟各个工序容 (16)

第五章钻2-Φ12H7孔钻模设计 (18)

§5.1定位方案分析与设计 (18)

§5.2定位元件的结构设计 (19)

§5.3对刀导向元件的设计 (20)

§5.4夹紧方案设计 (22)

§5.5夹具整体设计 (24)

§5.6绘制夹具总图 (27)

第六章设计心得体会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该门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

教学环节,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制工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非标专用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设计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1.3课程设计的容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

钻2-?12H7孔钻模(钻床夹具)设计;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4课程设计的进度表

第二章零件工艺性分析2.1对开合螺母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2.2了解.分析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1)部件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1)两半螺母(2件)

2)上下螺母座(各1件)

3)拨销(2件)

4)双离心拨盘(1件)

5)手柄(1件)

6)镶条与调节螺钉(各1件)

(2)零部件的作用

两半螺母分别镶在上下螺母座上,并由前述各零件组成对开合螺母。

1)起接通或断开加工时所需复合运动的进给传动链的作用;

2)起由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作用;

3)起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3)性能要求

1)上下螺母同步的要求

2)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要求

3)两螺母相对丝杠轴心的径向位置可调要求(两半螺母相互

分离程度可调)

4)两半螺母对合时与丝杠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对齐并在允许

的公差围

(4)主要技术要求与分析

1)?52H7孔轴心线对C面平行度要求的分析;

2)?52H7孔轴心线对两B面垂直度要求的分析;

3)E面对?52H7孔轴心线的端面跳动要求的分析;

4)B1与B2面平行度要求的分析;

5)?12H7孔对C面垂直度要求的分析;

2.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1)零件的类型:中型支架类(切开后属叉架类);

2)具有燕尾结构,是零件的主要设计基准之一;

3)?52H7孔具有薄壁;

4)?52H7孔两端面处相对燕尾有凸台;

5)调节螺钉孔M10底孔为深孔,且螺钉应保证和上螺母座接

触面具有良好接触;

由以上分析加工时是否便于进刀、退刀;是否便于装夹及减少装夹次数等。

2.4由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按中型机械,根据零件年生产纲领(500件/年),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中的中批生产围。

第三章毛坯的选择

3.1毛坯制造方法

根据零件图所标出的零件材料,可知该零件为HT200;

铸造: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查手册可知应采用沙型铸造—机器制模。

3.2毛坯精度等级选择

由手册查取毛坯精度为CT12

3.3毛坯加工余量与标注

轮廓最大尺寸在100~160围的铸件,要求的毛坯加工余量等级为H,要求的毛坯加工余量为3mm,且除非另有规定,对所有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只规定一个值。

注意:(1)预铸孔余量,不管浇注位置如何,应该比其它加工表面的余量等级低一级;

(2)不加工表面不加放余量,也不标注公差;

(3)查表时,表中的公称尺寸是零件图上对应的实际尺寸;

毛坯尺寸如图所示:

3.4毛坯浇注方式

毛坯浇注方式为两箱铸造侧面浇注

如图所示:

第四章 工艺规程制定

分型面 侧面注 (底面浇注)

4.1草拟工艺路线

(1)方案一(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等原则):

?预先热处理——粗铣C面、B面、D面——铣1X3退刀槽——粗加工两E面——粗镗(?52)孔

?——半精铣C面、B面——精铣C面、B面——刮研C面、B 面[手工加工]

?——精加工两E面——半精镗(?52 )孔——精镗?52H7孔——钻、铰?12H7孔

?——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8.5)——攻M10螺纹——钻2- ?7及锪孔

(2)方案二(工序集中):

?预先热处理——粗铣C面、B面、D面——半精铣C面、B面——铣2-1X3退刀槽——精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

?——粗加工两E面与粗镗(?52)孔——精加工两E面与半精镗、精镗(?52 )孔——钻、铰?12H7孔

?——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8.5)与攻M10螺纹——钻2- ?7及锪孔

4.2定位基准选择与分析

(1)精基准选择与分析

主要加工表面有C、B面和?52H7孔及?12H7孔,按先面

后孔的原则,先选择加工?52H7孔的精基准。

选择:精加工过的C、B面与一侧面为定位基准,其中C面限制3个自由度,为主要定位基准面,B面限制2个自由度,为第二定位基准。

B C

(2)粗基准选择与分析

1)加工燕尾导轨面(CBD)的基准

方案一:以预铸孔?44为主要定位基准,这样加工C、B后以它们为精基准加工?52孔时,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

方案二:以预铸孔?44的外壁为主要定位基准,采用对中性定位元件定位,这样加工C、B后以它们为精基准加工?52孔时,使孔加工后的壁厚均匀。(如下图所示)

2)?52H7孔与2-E面的加工基准

采用以车代镗加工方式,先加工一端面和孔,再掉头加工另一端面。采用C面限制3个不定度,B面限制2个不定度,活动V形块限制1个不定度(对中)的定位方案3)加工燕尾上2-?12H7孔的定位基准

1.C面为第一定位基准,限制3个自由度(保证与C面垂直度的要求);

2.B面为第二定位基准,限制2个自由度(保证两孔连线与?52H7 孔轴线在水平面的垂直度要求);

3.?52H7孔以削边销定位,限制1个自由度(保证两孔对中)。

4)铣开上下螺母座时的定位基准

5)钻螺纹底孔、攻 M10 螺纹时的定位基准

4.3加工方案选择与分析

方案一是先加工燕尾及空刀槽,然后以此为基准加工孔?52H7,遵循了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加工原则;而方案二是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但是每一道工序都是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工序之间违背了先粗后精的原则,并且两种方案相比较,先加工燕尾及空刀槽,然后再以此为基准加工孔?52H7,这时的位置精度较易保证,并且定位及装夹等比较方便。故方案一好。

4.4确定加工方法

1、平面加工[主要是燕尾导轨的加工]:采用刨削加工方式

2、孔加工[主要是?52H7、2-?12H7孔的加工]:采用片状铣刀,

工件旋转一偏转角。

3、加工余量与精度等级

粗刨:1.5 IT11

精刨:0.85 IT8~9

刮研:0.15 IT6~7

4、Φ52H7孔与2个E面的加工(以车代镗在车床上加工)

采用以车代镗加工方式,先加工一端面和孔,再掉头加工另一

端面。采用C面限制3个不定度,B面限制2个不定度活动V

形块限制1个不定度(对中)的定位方案

粗镗(IT11)----半精镗(IT9)--—精镗(IT8)——精铰(IT7)

5、2-Φ12H7孔的加工

钻套: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

由于需要钻底孔孔径、粗铰孔、精铰孔步骤,所以使用快换钻

套进行加工。

6、2-Φ12H7孔的加工

按照工序集中的原则,选择一次安装、多工序容加工的工艺安排工艺过程[对应加工过程所达到的经济精度和相应定尺寸刀具参数]:

精铰(IT7 12mm)—---粗铰(IT9 11.95mm)--—扩孔(IT10

11.85mm)---—钻孔(IT11 11mm)

[钢件或孔径大于Φ15mm时的铸件]

12mm ---—11.95mm---—(不扩孔) ---—11.80mm

4.5草拟各个工序容

1. ?52H7孔

选择:采用C面限制3个不定度,B面限制2个不定度,活

动V形块限制1个不定度(对中)的定位方案。

加工过程:粗车至47mm;粗车第二次至50mm;精车至

51.5mm;粗铰至51.92mm;精铰至?52H7,表面粗糙度

为Ra1.6μm,工序余量为0.08mm。

2. 2×Φ12孔

选择:C面为第一定位基准,限制3个不定度(保证与C面

垂直度的要求);

B面为第二定位基准,限制2个不定度(保证两孔连线与

?52H7 孔轴线在水的垂直度要求);

?52H7孔以削边销定位,限制1个不定度(保证两孔对中)。

加工过程:钻至Φ11;半精铰,精铰至Φ12。

3.一端面

粗车至99;半精车至97.8;精车至97。

4.另一端面

粗车至96;半精车至95.5;精车至95。

第五章钻2-Φ12H7孔钻模设计

5.1定位方案分析与设计

为保证Φ12孔中心轴线与C面垂直度达到0.05,应限制X旋转,Y 旋转;

为保证Φ12孔的轴向位置应限制Z移动;

为保证Φ12孔相对于Φ52孔中心线的对称度应限制X移动;

为保证Φ12孔与Φ7孔垂直分布应限制Z旋转;

为保证Φ12孔与E面间的距离应限制Y移动;

综合结果应限制所有六个自由度,完全定位。

(1)定位块(在C面限制3个自由度;在左侧定位块侧面限制2个自由度)

(2)削边销(限制1个自由度)

(3)待加工面为两个?12H7孔,定位基准为特殊表面定位,采用两梯形块和菱形销定位,其定位精度高,工件装卸和排屑方便。

5.2定位元件的结构设计

(1)定位块:

左定位块:上底:35mm 下底:51mm 高:22mm 长:130mm

左定位块中间有一方块凸起,长130mm,高2mm,宽5mm;

右定位块:上底:18mm 下底:30mm 高:16mm 长:130mm (2)削边销:

菱形销宽b=8mm;B=D2 -5=52-5=47;

δLg/2=0.05 δLg=0.1

δLx=(1/5~1/3)×δLg=0.02

△2=2×b(δLx+δLg-△2/2)/D2=0.04

d2=D2-△2=52-0.04=51.96

配合选用g6

5.3对刀导向元件设计

两个?12H7孔的加工,在钻孔后还需铰孔。因此应采用快换钻套,以便换刀后能迅速更换钻套。

(1)快换钻套(JB/T 8045.3—1999)尺寸如图所示:

d=12; D1=30 ; D2=26 ;D=18+0.001+0.012;h=10 ;h1=4; H=16

配用螺钉M6,r=20, m=11; m1=11; α=550

(2)阶形螺钉(45钢,JB/T 8045.5—1999)尺寸如下图

d=6; D=13; H=5; b=1.5; h=2; d1=8; d2=4.5;b1=2;l0=10;

C=0.5; C1=0.8;R=0.5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及车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车削夹 具设计 院(部)名称: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提交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时间:

如果需要图纸、PRO/E装配体、工艺卡以及爆炸体视频请联系QQ278053029(有偿 出售)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开合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车削专用夹具的设计。工作内容包括主要分为工艺过程设计以及夹具设计两个部分 加工工艺过程设计中主要工作包括:对开合螺母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加工工艺路线,确定了重要工序尺寸、加工余量、切削用量、车床以及刀具,最后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夹具设计中主要工作包括:分析任务要求,确定夹具体型式,分析定位原理与定位误差,确定加紧方案,计算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夹紧力并对其进行了校核,设计了夹具的主要零件。 关键字:加工工艺,工艺流程,工艺卡片,夹具

ABSTRACT This graduated design introduce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plit nuts and the design of special fixture on split nuts two parts In the part of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I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split nut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established manufacturing route, procedure dimension, machining allowance, cutting conditions, machinery tools and cutting tools, at last I finished manufacturing flow craft card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cards In the part of special fixture, I analyzed the requirements of task and positioning principle, established the structure of fixture and project of clamping, counted clamping force and cutting force, at last I designed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is fixture. Key word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process flow, engineering flow sheer, fixture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座工艺规程与工装 设计 学号:12151067 姓名:高金宝 专业:机械工程 系别:机械与电气工程系 指导教师: 朱庆芹 二○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 1.1零件的分析 (1) 1.2确定铸造方案 (1) 1.3毛坯的确定 (1) 1.4确定毛坯的基本尺

1.5 确定铸件的尺寸偏差 (1) 1.6 零件的作用 (2) 2工艺规程设计 (2) 2.1加工原则 (2) 2.2基面的选择 (2) 2.3工序的确定 (2) 2.4工艺路线 (3) 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胚尺寸确定 (3) 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4) 3机床夹具设计 (9) 3.1工序尺寸精度分

3.3定位元件的确定 (10) 3.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0) 3.5.夹紧方案及元件的确定 (11) 3.6机床夹具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2)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1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分析 根据零件的生产钢领为500件/年,零件为中批量生产。性能要求:上下螺母动作同步,螺母与丝杠的同轴度。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保证。在生产纲领确定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的专用夹具等,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考虑经济效果,减少成本。 1.2确定铸造方案

开合螺母座工艺卡片

材料牌号HT200 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备注 工序号工名 序称 工序内容 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001 铸铸造 005 热退火 010 铣装夹:见工序图[10] X6132专用夹具、游标卡尺、锯片铣刀 粗铣平面 015 钻装夹:见工序图[15] Z5125A专用夹具、游标卡尺、φ11。5钻头、φ11。 85扩孔钻头 钻φ11.5孔,深20 扩φ11.85孔 020 车装夹:见工序图[20] X6132游标卡尺、锯片铣刀 粗铣B面 铣空刀槽 铣导轨面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材料牌号HT200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备注 工序号工名 序称 工序内容 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025 刨装夹:见工序图[25] B6025A刨刀、游标卡尺 粗刨A、C面 030 镗装夹:见工序图[30] T68 游标卡尺、镗孔刀 粗镗φ52内孔 035 钻装夹:见工序图[35]Z5125A φ8钻头、游标卡尺 钻φ8孔 040 钻装夹:见工序图[40] Z5125A 游标卡尺、φ6.5钻头 钻φ6.5孔 045 铣装夹:见工序图[45] X6132 游标卡尺、锯片铣刀 铣底面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材料牌号HT200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备注 工序号工名 序称 工序内容 车 间 工 段 设备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单件 050 铰装夹:见工序图[50]CA6140 φ12铰刀、专用量具 粗铰φ12 精铰φ12 055 铣装夹:见工序图[55]X6132 游标卡尺、锯片铣刀 半精铣B面、导轨面、R37内孔面 精铣B面、导轨面 060 刨装夹:见工序图[60] B6025A 刨刀、游标卡尺 半精刨A、C面 精刨A、C面 065 镗装夹:见工序图[65] T68 镗刀、专用量具 半精镗φ55孔 精镗φ55孔 倒角1.5x45°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标记处 数 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开合螺母夹具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开合螺母 姓名: 学号: 0811111056 班级: 08机电一班 指导老师: 2012年1月10日 3. 机床夹具设计 3.1 机床夹具概论 3.1.1 夹具简介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

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 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故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3.1.2 机床夹具的概念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夹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夹具。 3.2机床夹具的功能 在机床上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其主要功能是使工件定位和夹紧。然而,由于各类机 床加工方式的不同,有些机床夹具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3.2.1 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 定位: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过程。定位是通过工件定位基准面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面接触或配合实现的。正确的定位可以保证工件加工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由于工件在加工时,受到各种力的作用,若不将工件固定,则工件会松动、脱落。因此,夹紧为工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加工条件。 3.2.2 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 (1)对刀调整刀锯切削刃相对工件或夹具的正确位置。如铣床夹具中的对刀块,它能迅速地确定铣刀相对于夹具的正确位置。

开合螺母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校: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朱宁 学号:嘿咻嘿咻嘿咻 目录

第一章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概述 (4)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4) §1.3课程设计的容 (4) §1.4课程设计的进度表 (5)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6) §2.1对开合螺母机构的工作原理 (6) §2.2了解,分析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6) §2.3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8) §2.4由零件的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8) 第三章毛坯的选择 (9) §3.1毛坯制造方法 (9) §3.2毛坯精度等级选择 (9) §3.3毛坯加工余量与标注 (9) §3.4毛坯浇注方式 (10) 第四章工艺规程制定 (11) §4.1草拟工艺路线 (11) §4.2定位基准选择与分析 (11) §4.3加工方案选择与分析 (15) §4.4确定加工方法 (15) §4.4草拟各个工序容 (16) 第五章钻2-Φ12H7孔钻模设计 (18)

§5.1定位方案分析与设计 (18) §5.2定位元件的结构设计 (19) §5.3对刀导向元件的设计 (20) §5.4夹紧方案设计 (22) §5.5夹具整体设计 (24) §5.6绘制夹具总图 (27) 第六章设计心得体会 (29) 参考文献 (30)

第一章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该门课程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未来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制工艺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非标专用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题目:设计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1.3课程设计的容 C6140车床对开合螺母下座工艺规程;

对开螺母体下部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32137787 设计题目:对开螺母体下部 学生:沈吉宗 学号:10431027 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机英104 指导教师:王元刚

对开螺母体下部 一.零件的分析 1.1 毛坯生产类型 确定毛坯类型为10000件/年,由划分生产类型的参考数据确定为大批量生产,工作制度8小时/班制。 1.2 毛坯铸造形式 采用砂型铸造 1.3 毛坯精度尺寸 由表(2-5-1)得灰铸铁刀具切入金属层的厚度应大于表面层厚度,即大于1mm,小于4mm。 由JK67-62,确定灰铸铁铸件精度等级为2级(指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或者大批、中批生产的铸件。 1.4 确定毛坯铸件的重量 通过计算,最后确定毛坯的重量为 4.079Kg,由表(2-5-2)确定重量偏差为7﹪。 1.5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由表(2-5-5)确定2级铸铁件的机械加工余量:顶面加工余量为4.0mm,底面及侧面加工余量为3.0mm。 1.6 确定铸铁件的尺寸偏差 由(标-5-6)查得2级铸铁件尺寸偏差为±0.8mm。 1.7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对开螺母体下部。对开螺母体是用于接通和断开从丝杠传来的运动。车削螺纹时,将开合螺母合上,丝杠通过对开螺母体传动溜板箱和刀架;否则就将对开螺母体脱开。车削螺母时,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通过轴带动曲线槽盘转动,曲线槽盘上的曲线槽盘形状,通过圆柱销带动上半螺母在溜板箱体后面的燕尾形导轨内上下移动,使其相互靠拢,将对开螺母体和丝杠啮合。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则两半螺母相互分离,对开螺母体和丝杠脱开。槽盘的曲线槽是一段圆弧,此圆弧在接近槽盘中心部分的倾斜角比较小,目的是使对开螺母体闭合能自锁,不会因为螺母上的径向力而自动脱开。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15-33灰铸铁,考虑到灰铸铁的抗缺口敏感性,减震性和耐优良等特点,因此应该选用铸件,以便使对开螺母体在使用中耐磨性良好,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10000件,已达到成批生产的水平,及间的面积,采

开合螺母夹具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夹具作为制造企业中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广泛应用于加工、检测和装配等制造 过程中。作为生产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夹具设计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制造的生产准备 时间和产品成本。一般来说,夹具设计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有关零件设计、工艺和加 工的数据,同时还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很丰富的领域知识和设计经验。 1.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快速生产准备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FD) 技术成为国际上竞相研究的热点,它已经越来越多的取代传统的手工夹具设计。与传 统的夹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设计者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设计质量,使设计者把 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创新性开发上面; 2、可以把夹具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存入计算机,构成专家系统,有利于夹具设 计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3、由于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采用了统一的系统程序,可以获得相对统 一的设计与优化结果,有利于实现夹具设计的“三化”,即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1.3 PROE软件模块简介 PRO/E的最新版本为PRO/Ewildfire3.0,它可运行于Windows/NT和UNIX平台上,共有六大主模块: (1)工业设计(CAID)模块 工业设计模块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几何设计,以前,在零件未制造出时,是无法观看零件形状的,只能通过二维平面图进行想象。现在,用3DS可以生成实体模型,但用3DS生成的模型在工程实际中是“中看不中用”。用PRO/E生成的实体建模,不仅中看,而且相当管用。事实上,PRO/E后阶段的各个工作数据的产生都要依赖于实体建模所生成的数据。 包括: PRO/3DPAINT(3D建模)、 PRO/ANIMATE(动画模拟)、 PRO/DESIGNER(概念设计)、

CA6140开合螺母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CA6140开合螺母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应用研究

摘要 本毕业设计是CA6140车床上的螺母(也更准确的说法也可以称之为开合螺母)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的组件,计算过程和工作时间,两套夹具设计(车床,钻床,每一组),所要求的特殊夹具,和相应的制卡和简单的运动仿真。 专用夹具方案的确定,机械设计行业加工中,是一步非常非常重要一个步骤。专用夹具的方案适合与否,几乎都直接决定了该零件能否进行批量高效的加工。我们在最终肯定其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定与法则:那么最开始第一点必须要保证加工质量,设计的结构尽可能要简单(只要满足加工要求,夹具本身越单一越好),操作起来要简单可行,比如钻床同一个零件二次装夹,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不然会大大降低加工效率)制造成本的经济效益较高,例如本零件的毛坯铸造可用青铜,也可用45#或者灰铸铁,此时就要确定好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原则。特别是我们的导师柏老师,明明是中午午休时间,却放弃了自己私人的午休,为我们做毕设的同学们牺牲了宝贵的时间,只为了我们能够在这四年的总结中给母校交出满意的答卷。 对于我而言,我希望在“此次的模拟的非实际加工产品”的设计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如何准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同学们的未来就业与实操,打下了异常良好的基础性工作。总的来说,这次毕设所带给我们的是平时无法学到的,收获很多! 关键词:C A6140开合螺母;夹具设计;工艺工装设计.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on CA6140 lathe nut (also more accurately can also be called a half nuts) desig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sign of components,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working time, two sets of fixture design, lathe, drilling machine, each group), the required special fix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abrication and simple movement simulation. The scheme of special fixture design industry processing machinery, is very, very important one step.Special fixture scheme suitable for or not, almost all ca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parts for efficient batch processing.When we sure the final design plan should follow the following rules and laws: then started the first must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cess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ig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simple, as long a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cessing, fixture itself as a single as possible), to be simple and feasible to operate, such as the second clamping drilling machine with the same parts, must be with this in mind, or it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higher, such as the blank casting bronze are available, and this part also can use 45 # or gray cast iron, thi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 benefit.Especially our mentor teacher parker, it is at noon lunch break, but to give up their own private lunch, do you classmates for us at the expense of his precious time, in order to we can only in the four years of summary to his Alma mater to hand over a satisfactory answer. For me, I hope that in the "the simulation of the actual processing products" design can exercise their own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problem, how to accurately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and the students for the future employment and real operation, laid a good groundwork.In general, the project brings to us are usually unable to learn, a lot! Key world: open nut to CA6140;tong design;process design.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01说明书开合螺母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校的一个教学环节。本次课程设计题目是产品(或工程)设计类题目。 我们这次毕业设计题目,以曾经在实习工厂实习所参观的并以此设备为参考,结合所学机械的各方面的知识,在老师指导下,查阅了许多手册,经过不断的改进,最终设计出了此次机构,从而避免了加工质量差,生产效率低,设备昂贵的问题。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得到所学过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专业课全面的训练,为将来做好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提供全面的锻炼机会。 我此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CA6140开合螺母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在老师的辅导下,对原有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可以减少劳动强度,计算正确,符合工作量的要求。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在计算,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并有所提高,在夹具设计方面受益匪浅。特别是老师在工作中对我耐心辅导,他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无不给我以深刻的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类似的大型课题第一次接触,经验能力方面的欠缺,错误之处一定存在,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以CA6140车床上开合螺母的工艺工装为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一套夹具,拆画一套夹具等。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夹具方案的确定在国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程序,其方案的优劣决定了夹具设计的成功与失败。确定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加工质量,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效,制造成本低廉。 这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比较全面,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应用、设计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既充分锻炼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又补充了在校学习期间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关键词:CA6140开合螺母;夹具设计;工艺工装设计.

开合螺母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C620开合螺母孔夹具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成都工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年月日

目录 1.分析工件 (1) 工艺过程的安排 (1) 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 (1) 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 (2) 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 (2) 2.2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设计夹紧装置 (4) 2.3 夹具体的设计 (5) 2.4 确定夹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设计连接元件及安装基面 (5) 2.5 确定平衡方案,设计平衡装置 (5) 2.6绘制夹具图,并标注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6) 3.总结 (6) 参考文献 (7)

1. 分析工件 1.1 工艺过程的安排 在对合螺母加工中,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1.1对合螺母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1.1.2对合螺母是铸造件,孔的加工余量大,切削时将产生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应力重新分布。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中,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既把粗加工安排在前,半精加工安排在中间,精加工安排在后面。这是由于粗加工工序的切削余量大,因此,切削力、夹紧力必然大,加工后容易变形。粗精加工分开后,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可以在半精加工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修正。这样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作用。逐步修正加工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1.2 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 原零件图有尺寸封闭链产生,修改后的图如上。由于对合螺母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材料选择HT150。 因为对合螺母在工作中承受静载荷以及小量的动载荷,为了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非加工表面对称均匀,使零件工作可靠,并且铸件的铸造性能较好。由于 1

开合螺母设计说明书

机械工程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开合螺母夹具设计 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1班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19年07月09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 系 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 专业 班级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开合螺母夹具设计 时间日期:共 1 周 内 容 及 任 务 一、设计任务: 1.加工条件 (1)工件的燕尾面和+0.019 0212mm φ-孔已经加工,两孔距离为380.1mm ±; (2)+0.027040mm φ孔经过粗加工。 采用卧式车床加工 2.加工要求 精镗+0.027 040mm φ孔及车端面,要求: (1)+0.027040mm φ孔轴线至燕尾端面为450.05±轴线; (2)+0.027040mm φ孔轴线与C 面的平行度为0.05mm ;

(3)加工孔轴线与+0.019 012mm φ孔的距离为80.05mm ±。 3.提交任务要求 (1)开合螺母零件图(2D 电子版&纸质版); (2)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装配图(2D 电子版&纸质版); (3)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装配3D ,并呈现爆炸视图; (4)开合螺母零件3D (5)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零件图、装配图装订成册 要求内容: ① 开合螺母零件图; ② 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装配图; ③ 夹具定位基准误差分析; ④ 夹具零件3D 截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二、设计工作量 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非标准零件图1-2张,专用夹具装配总图1张,夹具 爆炸图1张(3D 图);图纸工作量应大于一张A0图; 2、 设计说明书及图纸必须为计算机输出稿; 上交作业应包括电子稿以及打印稿,设计说明书文件格式为word2003版本,平面工作图纸文件格式为Autocad2008或以下版本文件dwg 格式,3D 图可采用任何一种三维造型软件绘制。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2015.1.5 1、设计准备工作: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 与要求;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 3、结构方案分析; 2015.1.6 机构(夹具)草图设计;机构(夹具)分析计算; 2015.1.7-1.9 装配图绘制草图;夹具零件图绘制; 2015.1.10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015.1.11 答辩

开合螺母设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械工程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开合螺母夹具设计 学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3-1班 学生学号 2013220068 学生姓名 李 凯 指导教师 李 强 日期 2019年07月25日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 系 机械设计 专业 机械设计13 班级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开合螺母夹具设计 时间日期:共 1 周 内 容 及 任 务 一、设计任务: 1.加工条件 (1)工件的燕尾面和+0.019 0212mm φ-孔已经加工,两孔距离为380.1mm ±; (2)+0.027040mm φ孔经过粗加工。 采用卧式车床加工 2.加工要求 精镗+0.027 040mm φ孔及车端面,要求: (1)+0.027040mm φ孔轴线至燕尾端面为450.05±轴线; (2)+0.027040mm φ孔轴线与C 面的平行度为0.05mm ;

(3)加工孔轴线与+0.019 012mm φ孔的距离为80.05mm ±。 3.提交任务要求 (1)开合螺母零件图(2D 电子版&纸质版); (2)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装配图(2D 电子版&纸质版); (3)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装配3D ,并呈现爆炸视图; (4)开合螺母零件3D (5)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设计说明书零件图、装配图装订成册 要求内容: ① 开合螺母零件图; ② 开合螺母车床夹具装配图; ③ 夹具定位基准误差分析; ④ 夹具零件3D 截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二、设计工作量 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非标准零件图1-2张,专用夹具装配总图1张,夹具 爆炸图1张(3D 图);图纸工作量应大于一张A0图; 2、 设计说明书及图纸必须为计算机输出稿; 上交作业应包括电子稿以及打印稿,设计说明书文件格式为word2003版本,平面工作图纸文件格式为Autocad2008或以下版本文件dwg 格式,3D 图可采用任何一种三维造型软件绘制。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2015.1.5 1、设计准备工作: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 与要求;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 3、结构方案分析; 2015.1.6 机构(夹具)草图设计;机构(夹具)分析计算; 2015.1.7-1.9 装配图绘制草图;夹具零件图绘制; 2015.1.10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015.1.11 答辩

机床开合螺母机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

机床开合螺母机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开合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车削专用夹具的设计。工作内容包括主要分为工艺过程设计以及夹具设计两个部分。 加工工艺过程设计中主要工作包括:对开合螺母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加工工艺路线,确定了重要工序尺寸、加工余量、切削用量、车床以及刀具,最后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夹具设计中主要工作包括:分析任务要求,确定夹具体型式,分析定位原理与定位误差,确定加紧方案,计算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夹紧力并对其进行了校核,设计了夹具的主要零件。 关键字:开合螺母,工艺设计,夹具设计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工艺设计 .. (1) 1.1分析、研究零件图(和实物),进行工艺审查 (1) 1.2选择毛坯制造方式 (1) 1.3拟定工艺路线 (2) 1.4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4) 1.4.1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1.4.2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 第二章夹具设计 (14) 2.1机床夹具概论 (14) 2.1.1夹具简介 (14) 2.1.2机床夹具的概念 (14) 2.2机床夹具的功能 (14) 2.2.1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 (14) 2.2.2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 (15) 2.3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15) 2.4机床夹具的组成 (15) 2.5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6) 2.6机床夹具的分类 (16) 2.7机床夹具的设计特点和设计要求 (16) 2.7.1机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16) 2.7.2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 (17) 2.8夹具设计方法和步骤 (17) 2.8.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 (17) 2.8.2夹具结构和方案的设计 (17) 2.8.3夹具设计方案提出 (19) 2.8.4夹具设计方案确定 (20) 2.9钻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1) 2.9.1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1) 2.9.2定位误差分析 (22) 2.9.3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2) 第三章夹具总图的绘制 (24)

开合螺母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论文题目:开合螺母夹具设计 —三维建模 系部:机械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级:机计101 学生姓名:张石磊 学号:100115145 指导教师:王伟 2013年1月8日

摘要 夹具是机械制造厂里使用的一种工艺装备,分为机床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及检验夹具等。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称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 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要求,首先要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有正确的位置,并使这个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的影响而变动。为此,在进行机械加工前,先要将工件装夹好。工件的装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工件直接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或花盘上;另一种是工件装夹在夹具上。采用第一种方法装夹工件时,一般要先按图样要求在工件表面划线,划出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装夹时用划针或百分表找正后再夹紧。这种方法无需专用装备,但效率低,一般用语单件和小批生产。批量较大时,大多用夹具装夹工件。用夹具装夹工件有下列优点: (1)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2)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的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使用高效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更加有效的使用机床。

开合螺母下部工艺流程

开合螺母下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机械加工工序卡..........................................................................................................2零件图................................................................................................................11零件-毛坯合图..........................................................................................................12夹具总装图..............................................................................................................13刀具工作图..............................................................................................................14量具工作图..............................................................................................................15

车削开合螺母专用夹具设计概要

《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第8期 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工艺措施。角铁式车夹具的结构,是具有类似于角铁的夹具体,夹具结构不对称,需要加平衡装置。 夹具安装在车床主轴上,常用于加工壳体、支座、接头等类零件上的回转面及端面。本文是针对车床开合螺母零件设计的专用夹具。 1开合螺母零件 产品零件名称为C618K-4开合螺母(如图1,材料是 ZQSn6-6-3,加工工序为精车T 36×6-8及端面;加工要求是:保证T 36×6-8孔轴心线与至燕尾底面B 的距离为(44±0.05mm ,平行度0.04mm ,保证T 36×6-8孔轴心线基准A 的垂直度0.04mm ,产品为批量生产。为了方便快捷加工,使用C618K 普通车床为加工设备。 2夹具结构的设计 夹具结构如图2所示。 2.1夹具通过过渡盘与机床主轴连接 由于夹具径向尺寸较大,采用过渡盘与车床主轴轴颈连 接,即主轴前端短锥面与过渡盘连接的方式。过渡盘推入主轴后,其端面与主轴端面只允许有0.05~0.1mm 的间隙,用螺钉均匀拧紧后,即可保证端面与锥面全部接触,以使定心准确而 且刚性好。夹具体2则以其定位止口按H7/js 6装配在过渡盘1的凸缘上,用螺钉紧固。这种连接方式的定心精度,受配合间隙的影响。为了提高定心精度,可按找正圆Ф60mm 校正夹具与机床主轴的同轴度。2.2找正基面的设置

为保证车床夹具的安装精度,安装时应对夹具体的限位表面进行仔细校正。 (1车床夹具的设计中心对主轴回转中心的同轴度应控制在Ф0.01mm 之内。 (2限位端面对主轴回转中心的跳动量不应大于0.01mm 。2.3 定位元件的设置 设计要点为在车床上加工回转面时,要求工件被加工面 的轴线与车床主轴的旋转轴线重合,夹具上定位元件的结构和布置,必须保证这一点。因此,对于同轴的轴套类和盘类工件,要求夹具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中心轴线与夹具的回转轴线重合。对于壳体、接头或支座等工件,被加工的回转面轴线与工序基准之间有尺寸联系或相互位置精度要求时,则应以夹具轴线为基准,确定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位置。 为了保证工序尺寸精度要求,根据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底平面B 和燕尾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5个自由度,定位销钉8限制1个自由度。这样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被完全限制了。 车削开合螺母专用夹具设计 韦运生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介绍了一种安装在普通车床主轴上的角铁式夹具,用于车削开合螺母,经使用验证,该夹具结构紧凑,安装迅速,定位准确,保证了开合螺母的加工精度。 关键词:普通车床;角铁式夹具;定位;加工精度中图分类号:TG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45X (201008-014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