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设计技术

电梯安全设计技术
电梯安全设计技术

浅谈电梯安全设计技术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资金越来越多,对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地增加。例如,买车,买房等等。在这里所要讲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小高层以及高层楼房如何进行上楼,不外乎有两种办法,走楼梯或者坐电梯。走楼梯对人们来说也算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可是对于电梯这个物体来说,对人们的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是一种挑战。而电梯也是可以分类的,它是根据电梯用途来分类的:一般有乘客电梯,货梯,还有客货结合的电梯,还有面积比较大的医院用的专用电梯,旅游经典的观光电梯等等。不仅如此,电梯还可以按照驱动系统来分,交流电电梯,直流电电梯,以及液压电梯等。对于电梯,是一个完整的架构。是由控制,电力拖动,导向,开关门,轿厢,重力平衡,安全保护等各个系统组成的。只有电梯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每个系统所能完成的任务校验才能够在生活中使用。这是关于电梯的设计构架,电梯在使用中也涉及到很多安全的问题。根据许多资料显示,每年有40多起电梯事故的发生。所以电梯的安全性设计的还是不够,还需要可靠性,在电气控制拖动的情况下,需要对各种危险,做出相应的设置,才能使得整个电梯的设计完美。关键词:电梯安全设计

电梯是作为在建筑物内的交通工具,并且是垂直的,一般是用来载人或者载物的,所以他的安全性应该是最高安全级别的,所有电梯都有自己的电气保护系统,可以确保电梯在运行中安全的使用。电梯设有限速器以及安全钳等物质,限速器和安全钳是电梯中十分

电梯管理系统方案

电梯管理系统方案 9040 9040 9041 湖北乐金川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9040连接9041 2485通讯线 232通讯线

第一章系统设计依据 1.1智能化门禁系统设计依据: ●适用性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一卡通系统的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工程中选用的系统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并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的需要。 ●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选用在投入使用时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不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术或不实用的新功能,以充分保护用户的投资。 ●可靠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 ●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易操作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系统及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针对性 企业智能化系统的设置并非千篇一律的,而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 1.2系统设计所遵循的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08-47-95)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56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92)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15-8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90,92)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75-94)

第二章客户需求分析 根据大楼目前的实际情况和贵方的系统需求总结如下: 电梯管理系统共有2部电梯需要控制,每部电梯最高7层。 使用非接触式读卡方式开门,需要人员位置确认功能,根据其权限进出相应的楼层。 本系统曾经具有刷卡自动到达相应楼层的功能,但是一旦持卡者卡遗失,拾到卡者刷卡可以直接到达相应楼层,所以此功能存在安全隐患,会对楼层内的人员造成潜在的威胁。所以公司对本系统进行了改进,在进入电梯后,刷卡后必须按亮指定楼层的电梯按键,电梯才启动。 2.1系统设计目标 电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非接触式卡技术之上,为电梯的使用带来安全、方便的控制。 具体目标为: 持有效卡人能方便、安全的使用电梯。 持卡人只能进出授权指定的楼层。 外来无卡人员或持无效卡人员不能到达相应楼层。 不影响原有电梯系统的运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管理人员能方便的设置人员的进出楼层权限和查看人员的出入记录。 经济合理的运营成本。 2.2系统安装说明 在各个电梯轿厢内设置一台非接触式读卡器,刷卡后相应电梯楼层按键才能按亮,人员选择对应的楼层。电梯控制数量共为7层楼,2个9040控制器合理分布在电梯吊顶上,然后通过485232转换器连接到中心电脑。系统管理软件将所需要的进出数据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可生成和打印各种报表。 门禁控制软件安装在中心的工作站上,在主控制电脑上安装门禁控制通讯软件,就可以实现多机控制功能(多条485总线控制)。同样也可通过网络版的软件来实现,但客户必须有自己的局域网和服务器,并且在服务器上要安装有软件。

电梯系统设计

1 引言 自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世界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以来,电梯在驱动方式上经历了卷筒式驱动、牵引式驱动等历程,逐渐形成了直流电机拖动和交流电机拖动两种不同的拖动方式。如今电梯已成为人们进出高层建筑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而且作为载人工具,人们在运行的平滑性、高速性、准确性、高效性等一系列静、动态性能方面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早期的电梯继电器控制方式存在故障率较高、可靠性差、接线复杂、一旦接收完成不易更改等缺点,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控制方式。可编程控制器(PLC)既保留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控制程序可随工艺改变、易于与计算机接口、维修方便等诸多高品质性能。因此,PLC在电梯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

浅谈电梯层门洞口的安全防护

电梯层门洞口的安全防护及应对措施 电梯安装作为现代建筑物的分部子(单位)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工程数量也得到了快速的猛增。电梯工程在安装之前和安装过程中,因建筑物电梯层门洞口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其它种种因素,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致使人员坠落底坑死亡事件屡见不鲜。笔者根据几个案例粗浅分析上述事件引发的事故原因及应对措施,望能引起电梯(安装)公司、工程建设单位(房屋开发商)、土建施工单位的重视。 一、案例1、2005年12月28日,某安装公司承接了重庆某开发商的2台电梯安装项目,电梯规格型号:HOPE-II、18层18站18门、1050kg、1.75m/s,电梯设备按合同的约定运送到了安装现场,安装队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程序开箱清点,堆放零部件,并且把曳引机、控制屏、轿架、厅门、钢丝绳等笨重部件通过塔机起吊到机房和相关楼层,即在做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2月30日,早上8点多钟,施工现场负责人安装队长在清理电梯井道底坑时,因井道底坑积水太深需要水泵将积水抽干,突然发现井道内上方有一样东西横挂在空中,当时由于井道内没有电源照明黑洞洞的看不清是何物,于是他叫另一名安装队员在第15层用手电照射下来,此时只听得一声:“哎呀,我的妈呀”,吓得他赶紧爬出底坑,立即向施工单位报告了此事。经当地公安机关、劳动安全监察委员会调查发现,死者系建筑施工单位的人员,事发当天死者在第十七层楼进行作业,由于电梯井道层门洞口处没有搭设安全防扶栏,不慎坠入井道内,在身体下落时被井道壁内的钢管挂住,属于意外死亡事件。据悉,施工单位为此付出了33万人民币的经济损失。由于井道作业面尚未移交给电梯安装企业,安装队也未正式进场施工,电梯安装企业因此未承担任何责任和经济损失。 在调查现场情况时,安全监察委员会发现许多层楼门洞口未搭设安全防扶栏,有的层楼虽然搭设了安全防扶栏,但不完全符合有关要求,不是安全防护栏

基于单片机对电梯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梯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1.1 电梯门机控制系统运行曲线的设计 门机运行曲线的示意形状如图4-1所示。门机运行曲线按速度分区为:关门力矩保持区A0,开门低速区A1,开门加速区A2,开门高速区A3,开门减速区A4开门末段低速区A5,开门力矩保持区A6,关门低速及加速区A7,关门高速区A8,关门减速区A9,关门末段低速区A10,并且要求高速时速度过渡为光滑的S形曲线,其中高速过渡点为I2,I3,I6和I7。 图1-1 电梯门机理想运行曲线图 1.1.1 门机运行曲线的分段实现 门机正转与反转运行曲线的设计原理是一样的,以下就以电机正转开门的运行曲线设计的实现为例进行讨论。为了论述方便,现以开门减速段的实现方法说明曲线计算过程。设计开门运行曲线时,门机控制系统的速度变化采用如图4-2所示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图1-2 门机系统加减速特性 由上述的时间速度控制可讨论系统运行的位移速度曲线。“S —门位移;t —时间;V —电机的速度;T —速度变化的时间间隔; d V —在T 内的速度变化。在速度下降的过程中,速度从0V 开始下降,则在t 时刻,0()d V t V V t =-?,又 ()ds V t dt =,则有 010112 000 00220101011(t)()21()()()2d d V V V V t V V d d d S V dt V V t dt V t V t V V V V V V V --==-=-=-=+-?? (4-1) 在一个速度变化时间T 内,01d V V V -=,则 010d ()2(2)2T S V V V V =+=- (4-2) 由此可知在一个T 内,其中T 由门机的一个程序运行循环时间所确定门位移的距离与0(2)d V V -成正比,当0V 大时则门位移也大,当0V 小时则门位移也小;在 0V 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要改变速度下降的快慢,则可改变d V 的大小;同时由以上的推导可知,系统运行位移S 与电机速度V 是成二次曲线关系,则运行曲线在高速前后的加减速变化是相当平滑的,而且加减速的过程相当迅速。 图4-3 开门运行位移速度曲线 由运行的对称性可知在加速段过程,其位移速度特性与减速段过程相类似,可得开门运行曲线的特性曲线,实际设计的门机控制系统开门运行曲线如图4.3所示,门机系统的关门运行曲线与开门曲线基本成中心对称关系

电梯曳引系统

第一节 曳引系统 一、曳引驱动工作原理 曳引式电梯曳引驱动关系如图2—2所示。安装在机房的电动机与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曳引机,是曳引驱动的动力。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为使井道中的轿厢与对重各自沿井道中导轨运行而不相蹭,曳引机上放置一导向轮使二者分开。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对重上升,轿厢下降。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 图2—2 电梯曳引传动系统 1—电动机;2—制动器;3—减速器;4—曳引绳;5—导向轮;6—绳头组合;7—轿厢;8 —对重 轿厢与对重能作相对运动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这种力就叫曳引力或驱动力。 运行中电梯轿厢的载荷和轿厢的位置以及运行方向都在变化。为使电梯在各种情况下都有足够的曳引力,国家标准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 曳引条件必须满足:T 1/T 2×C 1×C 2≤e f α 式中:T 1/T 2——为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位于最低层站及空轿厢位于最高层站的两种情况下,曳引轮两边的曳引绳较大静拉力与较小静拉力之比。 C 1——与加速度、减速度及电梯特殊安装情况有关的系数,一般称为动力系数或加速系 数。(C 1=a g a g -+;g :重力加速度,a :轿厢制动减速度)。 C 2——由于磨损导致曳引轮槽断面变化的影响系数(对半圆或切口槽:C 2=1,对V 型槽:C 2=1.2)。 e f α中,f 为曳引绳在曳引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α为曳引绳在曳引导轮上的包角。e f α称为曳引系数。它限定了T 1/T 2的比值,e f α越大,则表明了T 1/T 2允许值和T 1—T 2允许值越大,也就表明电梯曳引能力越大。因此,一台电梯的曳引系数代表了该台电梯的曳引能力。 可以看出,曳引力与下述几个因素有关: ①轿厢与对重的重量平衡系数。

施工外用电梯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施工外用电梯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简易版

施工外用电梯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 计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工程概况 主要是:作业现场的地形地貌,拟安装的 位置及周边的环境,土壤的承载能力,在建工 程的基本情况,现场作业的特点等。 2、基础的处理 主要包括:外用电梯的地基和基础处理, 地脚紧固螺栓预埋的要求和具体的技术数据, 基础排水的处理等。 3、有关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主要有:应配备的安全装置和型号、规 格、技术参数,以及安装及验收的要求和规

则。外用电梯安全装置的及有关技术要求遵守外用电梯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范的规定。传动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范的要求),附着装置的设置及附着装置与建筑物连接;每层平台的安全门及卸料平台的防护,卸料平台搭设材料和材质的规定,以及其与建筑物的连接;架体的接地装置与避雷装置的设置等。 4、外用电梯安装和拆除的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从事安装和拆除作业的队伍和人员的资格,安装及拆除作业前的准备,安装及拆除作业的作业顺序,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作业现场的控制,作业人员的联络及配合,架体首次安装的高度和分段安装的高度,架体安装的精度及验收的方法和标准,验收的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与实现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382-100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计算机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控制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PLC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以及电梯采用了对电动机实现线性调速的调压调频技术,能达到电梯安全平稳运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高层建筑的普及,电梯是当前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电梯是集机电一体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和土建等工程领域多种领域专业与一体的综合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安全的重视,在设计电梯的时候,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这样就对建筑内的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

浅谈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浅谈电梯的机械装置结构安全设计 摘要:我国的高层建筑历史发展比较短暂,在解放前期自行设计、施工的高层 建筑几乎是空白。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尤其南 方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加迅速。今年在武汉开工建设将超过迪拜的高层建筑再一次 证明了我国在高层建筑方面已经进入了世界建筑的先进水平。同时我国在电梯方 面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施工经验、达到了能够满 足自身发展的水平。现在的高层建筑已经是城市建筑的主要组成者,电梯也伴随 着高层建筑成为了高层建筑配套设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关键词:电梯;机械装置;安全设计 一、电梯的机械装置 1.1 限速器装置 电梯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限速器装置是电梯当 中较为重要的装置之一,如果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超出规定范围,限速器装置则 会启动限速系统。例如,当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在规定速度的115%以上,限速 器则会迅速开启危险防控系统,并在安全钳的辅助之下,对电梯当中的齿轮进行 控制,依靠滑动摩擦力,对齿轮实施夹紧,使齿轮能够保证对电梯的轿厢进行锁紧。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连杆机构的设置,使限速器装置可以及时发出指示信号,并对电梯控制系统当中的电路进行切断处理,使电路可以更好地进行安全钳的有 效控制,提升轿厢管控质量。另外,限速器装置的使用还配备了相关的安全复位 系统,使得后续的轿厢运行可以在安全开关的控制下保持均匀的速度。安全钳的 控制时间较长,并且可以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进行操作。安全钳的安全性能防控 机制较为健全,在安全钳并没有收到外部控制因素调节的情况下,电梯的轿厢不 可以恢复使用,使电梯的安全防控机制可以在人为因素的操纵下进行安全保护。 1.2 缓冲器装置 缓冲器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施,也能在电梯的安全防 控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如果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防控机制失灵等问题,则要结合现阶段的缓冲器装置运行速度情况对轿厢实施控制,使轿厢不会在 出现安全问题的状态下受到轿厢周边物质的影响。另外,缓冲器装置还能对不可 避免的轿厢安全事故实施控制,将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另外,缓冲器装置的 使用不会影响到电梯轿厢的使用效率,当电梯可以在正常模式中运行的情况下, 缓冲器装置不会对电梯轿厢构成安全威胁,当缓冲器装置只能根据弹簧的状况进 行调节的过程中,缓冲器可以通过液压机制的应用实现电梯轿厢安全性的保证, 使电梯能够在缓冲器的控制之下实现弹性性能的控制。缓冲器装置的运行效率具 备较强的控制性,可以在运行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能量的释放,而轿厢装置在使用 的过程中,不太容易产生回弹问题。另外,缓冲器装置的使用还能很大程度上降 低电梯轿厢的噪音,使电梯的速度调节不会造成电梯的质量问题。 1.3 终端保护装置 当前很多电梯装置的系统对安全防控的要求较高,因此,终端保护装置比较 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另外,要按照现阶段的轿厢运行规律特点,对轿厢能 否实施连贯性运行进行控制,使轿厢可以避免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击性因素的影响。另外,要结合现阶段的终端运行技术要求,对保护装置的支架系统实施设置,使 终端保护装置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好地受到开关装置的控制[4]。一般情况下, 在终端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开关装置的属性分析十分重要。另外开关装置不

电梯曳引机分析解析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 一.按减速方式分类 1.有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器传递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其中的减速箱通常采用蜗 曳引机 轮蜗杆传动(也有用斜齿轮传动),这种曳引机用的电动机有交流的,也有直流的,一般用于低速电梯上。曳引比通常为35:2。如果曳引机的电动机动力是通过减速箱传到曳引轮上的,称为有齿轮曳引机,一般用于2.5m/s以下的低中速电梯。 2.无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的减速器而是直接传递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以前这种曳引机大多是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现在国内已经研发出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曳引比通常是2:1和1:1。载重320kg~2000kg,梯速0.3m/s~4.00m/s。若电动机的动力不通过减速箱而直接传动到曳引轮上则称为无齿轮曳引机,一般用于2.5m/s以上的高速电梯和超高速电梯。 3.柔性传动机构曳引机 二.按驱动电动机分类 1,直流曳引机又可分为直流有齿曳引机和直流无齿曳引机. 2.交流曳引机又可分为交流有齿曳引机、交流无齿曳引机和永磁曳引机.其中交流曳引机还可细分为:蜗杆副曳引机、圆柱齿轮副曳引机、行星齿轮副曳引机、其他齿轮副曳引机。 三.按用途分类 ⒈双速客货电梯曳引机 ⒉VVVF客梯曳引机 ⒊杂货曳引机 ⒋无机房曳引机 ⒌车辆电梯曳引机 四.按速度高低分类 ⒈低速度曳引机(ν<1米/秒) ⒉中速曳引机(快速曳引机)(ν=1米/秒~2米.秒) ⒊高速曳引机(ν=2米/秒~5米/秒) ⒋超高速曳引机(ν>5米/秒) 五.按结构形式分类 ⒈卧式曳引机 ⒉立式曳引机 2工作原理编辑 曳引式电梯曳引驱动关系如图2—2所示。安装在机房的电动机与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曳引机,是曳引驱

幼儿园安全教育《乘坐电梯安全常识》教学设计

幼儿园安全教育《乘坐电梯安全常识》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PPT、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乘坐电梯时应该具有哪些安全意识。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理解故事 三、观看PPT讨论 1.出示图片,哪几种情况下是乘坐电梯不能做的事情。 2.遇到电梯故障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活动延伸 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电梯安全性检测

电梯安全性检测分析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电梯的数量也与日俱增,电梯的安全检测变的越来越重要。文章围绕电梯的机振动检测、控制系统检验和安全部件的检验三大部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不断提高电梯安全检测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电梯安全性;检测技术;机振动检测;控制系统;安全部件 如今的都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层住宅遍地开花,电梯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甚至很多老住宅也都纷纷加装了电梯,我们俨然处在一个“电梯时代”。电梯的每次升降,承载的不只是一般的物品荷重,更是一个个宝贵的人。但通过媒体报道可知,全国各地的电梯故障时有所闻:按钮失灵、变速运行、突然停运、轿厢自由坠落、运行中厅轿门突然打开等不一而足。据统计,全国电梯事故2006年39件,2007年33件,2008年38件,这就提醒我们,电梯安全管理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因此,除了必须提高电梯设计、制造与安装质量,电梯的定期检验及日常维护保养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电梯的检验应该做到认真、负责,同时还必须掌握电梯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检测技术。 一、机振动检测技术 人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感觉是不同的,实验证明,在振动强度不大的振源作用下,频率为0~1Hz的振动主要影响头部,如持续几分钟后往往有不舒服的感觉;1~2Hz的振动易使人打瞌睡;3~4Hz的振动使腰胸局部有较大振动;5~8Hz时不舒服感觉大;9~30Hz时脸、颈部振动大、视线受到干扰,30Hz时振感最明显;30~80Hz时振感逐渐减小,到高频区时脚部有发麻感觉。除了频率对人员各部位有影响外,振动强度对人体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如20Hz以下的振动,振动加速度达到10cm/s时使人引起感觉,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加感觉更加明显,如超过500cm/s即会造成人体器官平衡失调,导致神经与心血管障碍。 人站在轿厢内,水平方向的振动比运行方向振动更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历年来经过检测数据统计及参照优秀电梯制造企业内控指标的规定,均证实现行标准规定正常运行轿厢内振动范围为水平振动不大于15cm/s;运行方向振动不大于25cm/s是合适的,而且按照国际通用惯例(包括天津奥的斯TOS31-87),振动加速度宜采用单峰值,滤波上限取为80Hz 还是保留为100Hz是可供修订标准的考虑的,由于现用大量仪器均为100Hz,其实这对测值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电梯乘员的身心健康,减小振动的不适感,预报故障以便及时修复,除检测振值大小,应对测得的振值进行频谱分析,所以往往采用专用振动测试分析仪,该仪器与微机相联进行频谱显示并分析,可确定是电机磁极引起振动、高速轴动不平衡振动、联轴节不同轴、还是蜗轮付与轴承振动以及该2处磨损状况。近期正在研制多通道电梯振动采集分析仪,主要用于电梯新产品研制与电梯安装调试。众所周知,电梯轿厢的振动主要来源于曳引机运转产生的振动,曳引轮绳槽的误差,导向轮的偏差,钢丝绳直径偏差与各曳引绳张力不均匀,导轨质量及其安装误差,导靴形状与安装偏差,空轿厢自身不平衡,或与轿厢固有频率引起

EPASS电梯门禁管理系统设计与方案

EPASS电梯门禁智能控制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书 北京海川一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2月1日

目录 一、项目介绍 (3) 二、设计标准 (4) 三、设计原则 (5) 四、主要设备介绍 (6) 五、设计方案 (10) 六、配置清单 (12)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为春江花月电梯门禁控制系统设计与施工,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刷卡后开通按钮权限。未刷卡时,除公共层(如1楼,-1楼 等)的其他楼层按钮被锁定,此时按钮无效。刷卡后,电梯 门禁开通授权楼层的按钮,此时按钮可正常使用,用户按下 对应层数按钮后,电梯开始运行。未经授权的楼层按键无效。 2.互访功能。在卡片发行时除授权用户所在楼层外还可以授权 互访的楼层,比如16楼的用户除授权开通16楼外,还可以申 请开通12、13、15楼,用户刷卡时,申请开通的所有楼层按 钮均有效,用户可选择是直接回家还是拜访朋友,后台管理 计算机将记录本次到达楼层。 3.临时访客功能。对于临时访客或者某些特殊访客,可以由保 安刷卡,为其开通电梯楼层。保安卡的权限也可以由管理员 授权。 4.使用期限限制功能。业主须缴纳物业管理费或电梯使用费, 在缴费有效期内刷卡乘坐电梯,当业主欠费时,可由物业管 理中心根据其信用额度决定是否延长卡片有效期。一般业主 的卡片有效期在授权时即可设置。 5.记录查询功能。如物业管理中心因管理需要查询业主乘坐电

梯记录,可通过计算机软件采集控制器内数据进行统计,按 照查询条件进行查询。 6.为与小区其他门禁一卡通,建议使用ID卡门禁。 本项目为联网型电梯门禁控制管理系统,可脱离后台管理计算机独立运行。采用感应式读卡机作为识别媒介,每部电梯内安装感应式读卡机,读卡机通过wiegand方式与电梯控制模块连接,所有的电梯门禁控制模块则通过RS485与控制计算机连接,实现多级联网管理。 二、设计标准 本方案采用以下国际、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ISO/IEC 11801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568A ?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586B.1/B.2/B.3 ?电信通信和空间的商业建筑物标准EIA/TIA 569 ?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EIA/TIA 606 ?商业建筑物电信接地和接线标准EIA/TIA 607 ?国家信息产业部YD/T926—2001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标准GB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312—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最新客梯曳引系统设计设计

客梯曳引系统设计设 计

毕业设计题目客梯曳引系统设计 学生所在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助理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电梯的曳引机主要是由曳引绳、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制动器和联轴器组成。根据电梯运行的速度和载荷来选用电动机和制动器。曳引绳的设计,首先选用一种曳引绳的绕法,再由它的受力情况来选择曳引绳的数量和截面积。减速器是设计的主体部分,要根据电动机的转速、电梯的运行速度、曳引轮的直径等参数设计减速器。电梯是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所以必须设计表面摩擦系数大且耐磨的曳引轮。选用刚性联轴器,保证传递的动力,但要求两轴的对中度较高。 关键词客梯电梯;曳引机;组成;设计

摘要................................................................................................................................. 1.绪论 0 1.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0 1.2课题设计意义 (1)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 (3) 2.1课题的任务 (3) 2.2设计主要内容 (3) 3.曳引机及其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4) 3.1曳引机及其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 3.2曳引机的分类 (5) 3.3曳引机的结构 (6) 3.3.1曳引电动机 (6) 3.3.2制动器 (6) 3.3.3减速器 (7) 3.3.4联轴器 (8) 3.3.5曳引轮 (8) 3.3.6曳引钢丝绳 (9) 4.主要参数 (10) 4.1曳引条件计算 (10) 4.2曳引电动机功率计算 (10) 4.2.1曳引条件 (11) 4.2.2各工况当量摩擦系数?值计算 (12) 4.2.3曳引能力系数efa值计算 (12) 4.2.4装载工况受力分析 (13) 4.2.5紧急制动工况受力分析 (13) 4.2.6曳引机主轴最大静载计算 (14) 4.3曳引钢丝绳安全系数计算 (14) 4.3.1绳径与曳引轮径,导向轮径之比 (14) 4.3.2 曳引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15) 4.3.3绳头组合的安全系数 (16) 4.4减速器的设计 (16) 4.4.1减速器传动类型的选择 (16) 4.4.2常用蜗杆传动的分类及特点 (17) 4.4.3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17) 4.4.4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22) 4.4.5蜗杆传动材料选择 (23) 4.4.6圆柱蜗杆传动强度计算和刚度验算 (24) 4.4.7蜗杆传动的布置与润滑油方式 (25) 4.5曳引轮的设计 (26) 4.5.1曳引轮参数的计算 (26) 4.5.2曳引轮的材料及结构 (26) 4.5.3曳引轮绳槽形状分析 (27) 4.6制动器的选择 (28)

电梯安全部件设计解析

第1章机械安全设计方法 1.1 电梯安全技术特点 1.1.1 电梯安全技术的综合性技术 电梯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的学科领域多,如电机工程学、电工学、电子学、机械工程学、力学、管理学、建筑学等。 1.1.2 电梯安全技术系统化 电梯安全技术在电梯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保养工作中始终贯穿其整个过程,建立安全方面的组织、管理、培训、监督机构,健全安全保证系统和安全监督体系才能使电梯安全优化管理。 1.1.3 电梯安全技术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就是不断地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操作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操作性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是学习不够。电梯的不安全状态可能是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对人和设备的管理都应该是超前的。 1.2 电梯安全运行条件 1.2.1 安全应“以人为本” 保证电梯安全运行,人是第一位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会造成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因为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使用、管理都是人来完成的。因此,做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工作是电梯安全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1.2.2 电梯产品质量与安全 电梯的质量主要是指安全可靠性质量和标准型质量。在电梯的设计、加工制造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把贯彻国家标准放在首位。 目前我过的电梯标准是依照国际上的相关电梯设计、制造、使用标准制定的,它包括基本标准、通用标准、专业标准三个层次,既有世界通用性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它

也是总结了百年来电梯的生产、使用实践而制定出来的。因此,只有严格贯彻国家标准,才会有高质量的合乎安全要求的电梯产品和优质服务,电梯的安全可靠性才有保障。当然,标准的制定也应适应和满足科学技术进步,新产、新技术的需要。 电梯元器件的质量也是保证电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合理的设计基础上,选择好各种器件尤为重要。特是选好电梯的安全部件。安全部件应永远保持可靠。 电梯的安全可靠,还应体现在整机的综合质量上。 1.2.3 电梯的安装质量与安全 电梯的安装是将厂家生产的各个部件,由电梯技工现场装配安装成为整机,因此其装配、安装质量与电梯安全运行关系密切。 对于电梯的安装在国家标准中有严格的规定。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安装资质和等级,凡超出其资质等级允许的安装范围,均属违规行为。 电台安装除了要有合格的资质外,还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安装标准应是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制定出来的行业标准,并在施工中按施工顺序、安装进度逐项逐条予以落实。 从事安装工作的单位还要有自己的检验机构,对安装电梯进行质量把关,检验工作应由有资格的质量检验人员进行,这是保证安装质量、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 1.2.4 电梯的使用管理与安全 电梯在交付使用后,除做好定期维修保养工作之外,使用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电梯自管单位或维修承包单位应该依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根据电梯的类型、用途、使用场合等,制定出相应的使用管理规定,确保电梯安全可靠地运行。 第2章电梯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梯与人们是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梯是用动力拖动的垂直起重运输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因此,设置了安全装置。 我国对电梯的安全装置是非常重视的,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中第三十七条规定:“电梯出厂时,必须付有制造企业关于该

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电梯控制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6)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7) 4.3系统结构 (8) 第五章设备介绍 (10) 第六章工作原理 (12)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4) 第八章工程实施 (15) 第九章售后服务 (17)

第十章质量保证 (19)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 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

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浅谈电梯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浅谈电梯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电梯安全评价对减少电梯事故隐患,提高电梯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安全评价方法中的安全表检查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和大数据分析法在电梯安全评价中的應用。 标签:电梯安全评价;应用 引言 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突破560万台,是全球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电梯已融入百姓生活,在住宅、商场、写字楼、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均能看到不停运行的电梯的踪影。电梯的正常使用运行事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电梯伤害事故仍时有发生,给受害者带来沉重的影响。导致事故的原因很多,如用户使用不当、保养不到位、设计缺陷等,按照安全事故分析理论,则主要原因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目前对电梯使用安全事故以事后处理为主,缺乏预防事故风险的手段和措施。 1安全评价方法 1.1安全表检查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根据相关法律标准,结合相关故障及事故的历史经验,识别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并将其划分为多个单元,再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并编制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法主要优点有:一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安全检查表是事先编制的,能够较为全面考虑了各种危险因素;二是能够较为容易的得出准确评价结果,检查过程中只需对照安全检查表即可对系统各部分进行规范化评价;三是简明易懂,便于使用,应用面广泛。其不足之处在于检查表中每一项对电梯安全影响程度不能体现,且在对每项进行评价时具有一定主观性。顾徐毅总结国内外安全评价技术,提出了一种融合事故树、安全检查表等方法的电梯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刘白林等提出了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的电梯安全评价方法,实例验证表面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电梯的风险评估和评定,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梁国安等将电梯主要风险转换成安全检查表,通过对照检查表实现了对电梯的风险评价,利用1300多台电梯对所提方法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杨书强结合电梯事故数据、国内外标准及实践经验制定了一套基于安全检查表的电梯风险评价办法,论述了如何利用该办法进行电梯安全风险等级评定。 1.2大数据分析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检验机构检验数据、维保故障处理数据、事故数据、电梯运行数据、环境数据等各类数据广泛存在,但由于数据来源不同、质量参差不

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设计、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机械

毕业设计(论文) 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的设计、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 所在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摘要 电梯的曳引机主要是由曳引绳、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制动器和联轴器组成。其中对曳引机的设计重点是减速器的选择和箱体零件的设计根据电梯运行的速度和载荷来选用电动机和制动器。减速器选择的是蜗杆减速器,轴承是调心滚子轴承,联轴器选择的是弹性柱销联轴器。 减速器是设计的主体部分,要根据电动机的转速、电梯的运行速度、曳引轮的直径等参数设计减速器。电梯是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所以必须设计表面摩擦系数大且耐磨的曳引轮。选用刚性联轴器,保证传递的动力,但要求

两轴的对中度较高。本设计运用机械设计中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原理,完成电梯曳引机的传动方案的设计,完成减速箱结构的设计,并利用三维建模仿真软件对减速箱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分析。 关键词:电梯;曳引机;组成;设计;减速器

Abstract Elevator tractor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traction rope, motor, reducer, a traction wheel, brake and coupling.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the traction machine is the design of speed reducer selection and body parts to use motor and brake according to the speed and load of elevator running. Reducer is the choice of worm reducer, bearing is spherical roller bearings, couplings of choice is elastic pin coupling. The speed reduc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iameter parameter design of motor speed, speed, elevator traction wheel reducer. The elevator is the use of wire rope traction and the traction wheel friction rope slot to transmit power, so we must design 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traction wheel. The rigid coupling, ensure power transfer, but requires two to moderately higher. This design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chanical design device, complet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scheme of 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complete the design of the reducer box structure, and 3D modeling of gear box parts and the analysis of virtual assembly and motion simulation with 3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software. Key Words:Elevator traction machine; composition; design; reducer;

消防电梯的防火安全设计(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98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消防电梯的防火安全设 计(正式版)

消防电梯的防火安全设计(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消防电梯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因此,消防电梯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其防火设计十分重要。 1.消防电梯的作用及设置范围 电梯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是竖向联系的最主要交通工具,例如被撞毁的美国世贸中心的两幢大厦中就有208部电梯。电梯的主要类型有乘客电梯、服务电梯、观光电梯、自动扶梯、食梯和消防电梯,消防电梯一般与客梯等工作电梯兼用。

1.1设置作用 工作电梯在发生火灾时常常因为断电和不防烟火等而停止使用,因此设置消防电梯很有必要,其主要作用是:供消防人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灭火;抢救疏散受伤或老弱病残人员;避免消防人员与疏散逃生人员在疏散楼梯上形成“对撞”,既延误灭火战机,又影响人员疏散;防止消防人员通过楼梯登高时间长,消耗大,体力不够,不能保证迅速投入战斗。 1.2设置范围 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建筑面积、使用性质等情况设置消防电梯。通常建筑高度超过32米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高层库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设1台消防电梯;高度超过24米的一类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建筑、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