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到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能运用元素守恒的观念,选择适

合制取氧气的药品。⑵.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学习,感受气体制

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⑶.认识催化剂和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

用。⑷.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的选择,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并学习对比实验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各种制取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

理、装置,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实验装置及催化剂的探究,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

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体会一切现成的方法都是通过尝试和探究得

到的。

【学习准备】

1.向同一仪器中加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时,先加后加。

2.仪器的连接及气密性检验

3.氧气的用途

4.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参考课本及学案组内自主探究】

1.若让你在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认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2.说一说你知道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途径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吗?为什么?3.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据是什么?

①水(H2O)②二氧化碳(CO2)③氧化汞(HgO)

④高锰酸钾(KMnO4)⑤氯酸钾(KClO3)⑥过氧化氢(H2O2)

过氧化氢(H2O2)〈无色液体〉俗称双氧水,易分解,高纯度的双氧水的基本形

态是稳定的,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氧

气(O2)和水(H2O)

4.反应原理确定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⑴过氧化氢(H2O2)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产生氧气(O2)和水(H2O)。其他物质是粉笔头吗?是碎瓷片吗?是土豆片吗?是……? 为什么最后选定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锰(MnO2)在反应中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

操作现象结论

向试管内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向试管内加入放置两天的5﹪的过氧化氢溶

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向试管甲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

条伸入试管内

倒掉试管甲中的废液,重新加过氧化氢溶液

后,伸入带火星木条

探究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是否改变

总结:1)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2)催化剂:

⑵若用这些物质制取氧气,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依据是什么?

双孔塞

单孔塞

[挑战自我]1.我来设计装置图

总结:气体发生装置选择依据:

(3)依据该方法制备气体,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依据是什么?

总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4)我来设计制取流程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知识支持]假如制取过程分为以下几步,你能合理的排出顺序吗? (1)装固体药品;(2)选择、组装仪器;(3)加液体药品,收集气体;(4)集气瓶里装满水,倒置于水槽;(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收集满后,在水下盖好玻片,拿出集气瓶,正放于桌面上;

[问题发现](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要等气泡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怎样检查集气瓶已经充满氧气?

(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检查集气瓶已经充满氧气

(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怎样放于桌面上呢?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自主建网】

1.在知识方面,本节课我收获: 。 我需加强: 。

2.在方法上: 。

3.在观念上: 。

4.未解决的问题: 。

【课堂展示、互动探究】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 气 的

实 验 室

说明书: 主要成分为3.5% 的过氧化氢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C D 你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A B E F G H 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了氧气?你能通过实验证明吗?

【效果检测】

1.证明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插入镁条

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在瓶口闻一闻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A.产生更多的氧气 B.使过氧化氢受热均匀 C.防止试管爆炸 D.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 和 制取O 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若想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

(2)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_____ 。 (3)实验室里可用锌粒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来制取H 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 ,收集装置是 。(友情提示:H 2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知者加速】

学校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以二氧化碳为课题展开探究,他们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质。他们很想在实验室中自己动手制取一瓶二氧化碳,他们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需要老师协助他们提供哪些信息呢?

A B C D E 制汽水 “干冰”营造舞台烟幕 参与光合作用

【自主建网】

1.在知识方面,本节课我收获:。我需加强:。

2.在方法上:。

3.在观念上:。

4.未解决的问题:。【因人作业】

一层配套P88 7 P90 11、12 // 二层新课堂相应部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句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快乐幸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 教学重难点: 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纯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飘溢;那里的孩子热情好客,纯朴可爱,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槐乡”。同学们,让我们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起走进槐乡,走进槐乡的五月,好吗?

[板书:槐乡五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去感受槐乡的气息。 2、同学们读得真投入,似乎被槐乡的美景迷住了,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是呀,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五月的槐乡,笑声飞扬,难怪作者写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朗读2遍。 三、品读赏析,感受槐乡美景 1、的确是这样,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不信,你听:[课件出示:在五月,洋槐开花了(吆喝)音乐声中播放画面] 2、槐花美吗?赶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边读边体会,槐花有什么特点?槐花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3、白 (1)读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齐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槐花洁白无瑕,似瑞雪,如白银,咱们边读边想象。 4、美 (1)读有关词句。 [课件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2)请美美地读一读,细细想一想,你欣赏到了什么? (3)咱们来体会体会这个“抱”和“挂”字,从“抱在一起”你感受到什么?从“挂满枝头”感受到什么? 对,这个“抱”字,把槐花写活了,“挂”字把槐花写美了,这是一种团结之美,一种生机勃勃之美,一种充满生命之美。谁来把这种美读出来? (4)这么美的槐花,在作者眼中像什么?在你的眼中呢? (5)槐花美,你们的想象力美,作者的语言更美,咱们来试着记住这些优美的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美丽的南沙群岛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规范书写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浩、垦、搏”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华”。理解并积累生字组成的重点词语“星罗棋布”、“生息繁衍”、“用之不竭”、“碧波浩渺”、“流连忘返”等。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三、教与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搜集南沙群岛美景和物产图片。 2.教学课件。 3.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风景导入,了解课题的魅力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祖国的两大奇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节课,我继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课件画面)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

的南沙群岛。 2.板书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从写法上进行评价。 (学生行为预设:课题中一个“美丽”写得好,直接告诉读者南沙群岛的特点。) 4.老师总结:课题直接点出景物的特点,同时也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美丽”。写法直接,意思明确,值得我们学习。 5.结合课前预习,简介对南沙群岛的了解,并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理解课文语段: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检查初读,落实学习基础 1.认写字词,体会汉字的美丽 (1)出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自由读,然后同位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生字。 辽阔岛屿合璧资源水天相连 矿产宝库海龟不仅星罗棋布 (2)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认读“资”是平舌音;“屿”是整体认读音节。重点观察“龟”字,根据字形猜测古人造“龟”字的由来。 甲骨文小篆楷体(3)教师范写“龟”字,强调竖弯钩的形象写法(乌龟的尾巴)。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 (4)说说课前从本课中积累的四字词语。 (5)课件展示老师摘抄的好的四字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 搏击风浪生息繁衍难以计数用之不竭蔚为壮观

二次根式导学案(人教版全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 ≥=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 ≥=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已知a x =2 ,那么a 是x 的______;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a 一定是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 ,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自主学习 (1)16的平方根是 ; (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单位:米)满足关系式2 5t h =。如果用含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 (3)圆的面积为S ,则圆的半径是 ; (4)正方形的面积为3-b ,则边长为 。 思考:16, 5 h ,πs ,3-b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0≥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0(3 ≥a a ,12 +x 2、当a 为正数时a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 3、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 (1) 2 )4( (2) (3)2)5.0( (4)2 )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4、由公式)0()(2≥=a a a ,我们可以得到公式a =2 )(a ,利用此公式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 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如(5)2 =5;也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如5=(5)2 . 练习:(1)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6 0.35 (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72-x 4a 2-11 (三)合作探究 例: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02≥-x ,得 2≥x 当2≥x 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练习:1、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①43-x ③ 2、(1有意义,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2)若 x 为( )。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3、(1)在式子 x x +-121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已知42 -x +y x +2=0,则=-y x _____________. (3)已知233--+-= x x y ,则x y = _____________。 (四)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 1、=??? ? ??2 53 2、若0112=-+-y x ,那么x = ,y = 。 3、当x =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________ )(2=a x --2142 )3(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二、教学过程 课时1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ppt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读了课题,你指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美丽”知道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 看视频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课题)对于这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有哪些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呢?)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信认真的学生一定能找到答案。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南沙群岛的什么?(ppt) 板书:(地理位置,物产,景色)

(三)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思考: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子的?指答 (1)第一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传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ppt)从“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你能体会到什么? (2)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ppt)有解释、图 (3)作者不仅用美丽的传说,还用数字和成语写出了岛的数量之多,写的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1、2句【生读1、2句】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星罗棋布,美如珍珠,你们读得真不错。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会怎样生活,请细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余下的句子。 指读,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ppt 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自然段。 写字教学 第二课时 2、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多读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数数有几句,你喜欢哪一句? Ppt: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动力。 2、出示第二句。如果老师把这一句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她有很多

餐桌上的“民族精神”

餐桌上的“民族精神” 作者:杨晓珍 美食,连着人类的味蕾,连着人类的趣味,连着人类的精神,还连着人类的文化。没有人能抵御美食的诱惑,也没有人能轻易改变自小养成的饮食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舌蕾”是人类身上最开明和最讲原则的器官,如果人类能用“舌蕾的原则”思考,可能天下大事就容易解决得多。 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不钟情于饮食,人们花在饮食上的心思如果可以量化,那一定是个叹为观止的数字。时下,“时尚”一词颇为时尚,人类的生活起居和思想精神都可以被那个时尚引领着,可惟独“味蕾”特立独行,保持着一贯坚守的民族性,而且这种民族性里没有一点点侵略的意图。 中国:中庸调和 中国人在传统饮食习俗上是以植食性为主的。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肉少,并不是国人不爱吃肉,这一习俗的养成主要原因是祖先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饮食也是种瓜食瓜,种豆食豆。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以及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烹调就是一种将各种食物的味道中庸调和的技术,中国人烹调技术的精致闻名于世。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就能将一个瓜变出十多种式样,口味各异。另外豆制品的种类和口味繁多,也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天赋和想像力。 在习惯上,中国人喜欢聚食。中国古代炊间和餐厅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习惯培养和强化了国人重视血缘关系的家族观念。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发明的筷子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筷子,古代叫箸,一双在手,运用自如。筷子用得好也是一门艺术,武侠小说中就有许多拿筷子当刀剑使的例子,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德国:结实纯正 德意志绝对是一个“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人均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公斤,居世界首位;啤酒遍布任何场合。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如最有名的红肠、香肠及火腿。他们的香肠种类有1500多种,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或插图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2)查字典,说说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结合理解“星罗棋布”。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过渡:

(1)齐读第1自然段 (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 学习第2自然段 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1、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 2、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2)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2)导学 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年级 九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学习内容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2)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及化简。 学习重点 掌握和应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学习难点 正确依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导 学 过 程 复备栏 【温故互查】 1、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计算: (1)38×(-46) (2)3612ab ab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第7页—第8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由“知识回顾3题”可得规律: 916______916 1636 ______1636 416_______416 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 (1)34=_______(2)23=_________(3)25 =______ 规律:34______34 23_______23 25 _____25 3、根据大家的练习和解答,我们可以得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 把这个法则反过来,得到商的算术平方根性质: 。 【自学检测】 1、 计算:

(1)123 (2)3128÷ 2、化简: (1)364 (2)22649b a 【巩固训练】 1、计算: (1) 482 (2) x x 823 (3)16 141÷ (4)2964x y 2、用两种方法计算: (1)648 (2)3 46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运算过程: 1333333==?,225255555 ==? 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 利用上述方法化简: (1) 26=_________ (2)132 =_________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师姓名上课时间审查组长课型阅读教学内容三语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第1教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4.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教学重点准确认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大致说出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思考与修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从感官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体会南沙群岛的美 (2)课件出示,学生听、赏课文,思考: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结合课题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 1.正确认读“辽、阔、屿、罗、库、资、龟、”等九个一类字和“浩、 垦、搏”等九个二类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阔”“屿”“龟”,描红临写。 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生字词语,读正确: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矿产曾母 暗沙海龟蕴藏、浩渺、难以计数、辽阔、蔚为壮观。 2.联系课文和日常积累,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齐读词语,读好词 语。)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南沙群岛位 于享有的美誉;然后分别 从和两个方面具体描绘它的美丽富饶,最后抒发了 作者的感情。 环节四:师生交流展示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全班交流) 2.指导书写,重点指个难写的字:“阔”、“屿”、“龟” 3.生描红生字,师巡回指导,纠正姿势。

环节五:课堂检测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难以计数搏击清澈美誉曾母暗沙水天相连星罗棋布五彩缤纷心旷神怡蔚为壮观 2.默写本课词语 辽阔岛屿壮观海龟、宝库矿产资源星罗棋布 环节六:反馈小结 本节课,我们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学会了生字新词,课后把字词理解并会默写。 ●课外阅读资料: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外拓展练习:完成第2课习字册 ●教师备课参考资料:《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16.2-3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综合)

__________ (0,0) ab a b =≥≥24 3 3 ___________________ ===() -352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5 _________________ ===()4 8 ()3 2.5 ()1 32 ()2 40()1500()( ) (0,0)( ) a a b b =≥>______ (___0,___0)a a b b =( )( ) (___0,___0)( ) ( )a a a b b b = =1 1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5 59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212x ()2343()2243a ()第五课时: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综合) 姓名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会化简二次根式。 2、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化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 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化简。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______ (0,0)a b a b =≥≥ 即: 二次根式相乘:根号_______,被开方数___________. 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3、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1: 即: 二次根式相除:根号_______,被开方数___________.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2: 4、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5、计算: (二)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1、观察上面第5题各题计算结果: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把满足上面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二次根式运算的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且分母不含二次根式........。 3、例7 计算:(尝试完成,有问题听老师的讲解) 4、巩固提高 化简: 知识点二: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设计(六)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设计(六) 导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两大奇迹——雄伟的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再去祖国的最南端欣赏那些美丽的岛屿。(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从“美丽”知道了南沙群岛一定很迷人,从“群”知道南沙群岛有很多岛屿) 那你能把南沙群岛之美,岛屿之多读出来吗?(指名读好课题)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对于这么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南沙群岛究竟有多少岛屿?南沙群岛究竟有多美丽?

南沙群岛有哪些特色令人留连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以上问题。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 星罗棋布搏击风浪生息繁衍 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 蔚为壮观清澈明亮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碧波浩渺充满魅力 1)、生自由练习读词。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读流利。 2)、指名读(注意正音) 3)、齐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哪些词你能读懂? 4、师:读得很好。看来大部分词都能读懂,谁先来汇报你读懂的词? 5、预设: “五彩缤纷”:就是指颜色很多很漂亮。你能说出一个“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吗?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心旷神怡”:“神”就是“精神”,“神怡”就是“精神愉快”,那么“心旷”是什么意思?就是心灵很开阔。“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就是“心旷神怡”的意思。用熟词猜生词方法,很快就弄懂了“心旷神怡”的意思了。课文中什么东西让人感到精神特别愉快?请找出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令人心旷神怡。)你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请听题: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为什么会令人心旷神怡?(因为海水清澈明亮,龙虾、燕鱼、海龟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最新苏教版 语文配套教学设计 各课内容如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3 庐山的云雾 习作1 练习1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5 雪儿 6 花瓣飘香习作2 练习2 课文 7 菩萨兵 8 李广射虎9 少年王勃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习作3 练习3 课文 11 赶海12 荷花 13 古诗两首习作4 练习4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5 水上飞机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习作5 练习5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8 狼和鹿19 放飞蜻蜓 习作6 练习6 课文 20 恐龙21 槐乡五月22 海底世界23 日月潭的传说 习作7 练习7 课文 24 寓言两则25 争论的故事26 剪枝的学问 习作8 练习8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学校:X X小学 班级:X X年级 任课教师:X X X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二次根式除法.doc

课题: 12.2二次根式乘除(3) 设计人:张超审核人:八年级数学备课组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经历二次根式除法法则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除法法则 2、能运用法则a = a (a≥0,b>0)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b b 3、理解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 = a (a≥0,b>0)并能运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和b b 计算 【学习重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及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问题导学】 1.填空: (1)9 =________, 9 =_________(2) 16 =________, 16 =________ 16 16 36 36 (3)4 =________, 4 =________ 1616 1.通过观察,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2.把这个法则反过来,得到商的算术平方根性质【展示交流】 例 1、计算: ⑴ 12 ⑵ 56 ⑶ 27 ÷ 3 ⑷ 1 2 ÷ 1 3 7 3 3 跟踪练习: (1)60 ;( 2)72 ;( 3)18÷6;( 4) 2 2 ÷ 1 1 ; 15 8 3 3

例 2:化简: ⑴ 16 ⑵ 1 7 3 ⑷ 4b 2 ⑶ 2 ( a> 0, b≥ 0) 25 9 16 9a 跟踪练习: (1) 4 ;( 2)35 ;( 3) 3 ;(4) 9a2 b2 (a≥ 0,b≥ 0,c>0); 9 9 49 16c2 例 3、计算过程:20 = 5 4 = 5 4 = 4 =2 正确吗?为什么? 5 5 5 【课堂检测】 补充习题44 页、 45 页 【思考】计算: 3 1 ÷( 2 2 1 )×( 4 1 2 ) 353 5 点拨: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系数之商作为商的系数,被开方数之商为被开方数。 【课后作业】练习册54页、55页 【学习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课文及 教案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 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 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 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 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 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 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能够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 魅力的旅游胜地。 【教案】 教学要求】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一个自然段中的几层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南沙、热爱祖国辽阔海疆的思 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的最南端,那里有金色的海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清澈的海水,五彩的海龟……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热带风光图。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今天,我们大伙儿,就去走一走,瞧一瞧。 二、出示课题。(“美丽”用红粉笔写)齐读,读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四、指导生词。 1、出示生字词。 Liaokuoyujiaoluohaohan 辽阔岛屿礁石星罗棋布浩瀚 kujinanguikuangyu 宝库仅仅黑暗海龟心旷神怡海域 a、读准生字的音。 重点:阔、屿、仅、旷 b、想办法记字形。 礁阔域 c、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 案及练习题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字:撒、璧、俯、魅 词:辽阔、晶莹、岛屿、浩瀚、繁衍、蕴藏、储量、美誉、翡翠、碧波浩淼、心旷神怡 重点句子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4、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主要内容: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写了南沙物产富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全章)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导学案 二次根式(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已知a x =2,那么a 是x 的______;x 是a 的________, 记为______,a 一定是___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 ,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自主学习 (1)16的平方根是 ; (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单位:米)满 足关系式25t h =。如果用含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 (3)圆的面积为S ,则圆的半径是 ; (4)正方形的面积为3-b ,则边长为 。 思考:16, 5 h ,πs ,3-b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0≥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4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0(3 ≥a a ,12+x 2、当a 为正数时a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 3、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 (1) 2)4( (2) (3)2)5.0( (4)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4、由公式)0()(2≥=a a a ,我们可以得到公式a =2)(a ,利用此公式可以把任意一个非负数写成 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如(5)2=5;也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如5=(5)2. 练习:(1)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6 0.35 (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72-x 4a 2-11 (三)合作探究 例: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02≥-x ,得 2≥x 当2≥x 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练习:1、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________ )(2=a 2)3(

(三年级语文教案)2《美丽的南沙群岛》

2《美丽的南沙群岛》 三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扌旨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 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海域岛屿辽阔 繁衍心旷神怡星罗棋布海龟 (2) 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心旷神怡繁衍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俩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上节课我们读了&t;&It;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 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 "晶莹的珍珠"指什么 ---- 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2) 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建议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时分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3、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