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初探

合集下载

中国的古琴文化范文

中国的古琴文化范文

中国的古琴文化范文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乐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琴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古琴最早的形态是七弦琴,后来发展成为十三弦琴。

古琴是中国文人雅士的最爱,也被称为“七弦之音,有琴者无不雅士。

”在中国,古琴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古琴演奏有许多技巧,如指法、拨弦、琴桥、音色等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要求。

演奏古琴需要懂得调音、节奏和音符,同时还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中国古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独立精神和高尚品格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观念中,古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乐器,它强调的是内在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古琴音乐擅长表达情感和意境,可以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古琴音乐与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密切相关。

古琴的曲目主要有琴曲、琴歌和琴诗。

古琴曲目丰富多样,既有山水田园的描绘,也有抒发情感、表达思考的作品。

古琴音乐既有独奏,也有与其他乐器合奏的形式,如琴瑟合鸣、琴箫合奏等。

古琴音乐的特点是抒发内心的感悟和思考,追求宁静、悠远的境界。

古琴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音乐领域,还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古琴艺术对于中国文人的修身养性和自我境界的追求有着极大的影响。

古琴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也影响了其他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舞蹈等。

古琴音乐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古琴音乐的表演,可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和艺术水平。

然而,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古琴的学习和演奏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专门的指导,对于学习者的技巧和领悟能力都要求较高。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古琴音乐很容易被忽视和遗忘。

加之古琴文化的传承人数有限,导致古琴的学习和演奏变得比较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琴文化,需要加强对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推广。

对于古琴的历史、技巧和曲目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琴音乐。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

从古琴音乐中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琴乐的重要地位中国的文人音乐,是由我国历代有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创作或参与创作、完善和传承的传统音乐。

它是文人崇高信仰的音乐艺术表现,是文人们对天地,对人生,对社会的一项价值观察与评判,更是他们心境与灵魂的艺术折射。

它主要包括琴乐和词调音乐两方面。

这里我们着重从琴乐中谈古代文人音乐。

琴乐,指古琴音乐。

它包括琴歌和琴曲。

关于它的产生,人们的说法众说不一,但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就以古琴艺术为代表,因此,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人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它一直被看作是知识分子的象征。

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流传。

琴乐被誉为“文人音乐”,并不是说只有文人雅士才弹琴,也不是说琴界人士都是以文名世。

但是它作为一种传统乐器所积淀的优雅绝伦的文人精神品格,却俨然是一种文人音乐品格的最好体现。

所以说,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精髓。

人格美的文人音乐从古琴曲《梅花三弄》、《阳春白雪》、《碣石调·幽兰》等作品,我们就能看出都是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俗称喻情,象征一种人格的美好或道德、政治的寄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人音乐是一种人格美的追求。

出现这种审美追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儒道思想的影响,在音乐上,儒家主张,音乐必须给耳目之官以道德规范,防止出现感官被物欲所蒙蔽,而使人为地追求感性欲望的满足,而丧失其超物欲的精神追求的现象。

可见,儒家赋予了各种音乐以人化的美善性格。

在古琴作品中,对道家而言,强调的是大音希声。

表现在音乐上,则是虚与实之间的强调虚、有与无之间强调无、远与近之间强调远、浓与淡之间强调淡、动与静之间强调静……,道家把音乐看做“大乐与天地同和”,强调写意的境界。

表现在音乐特征上即是古、雅、逸。

文人音乐的标题,也大多表现出这种审美特征。

从乐曲的标题和内容上看,一方面是极富诗情画意的标题、内容,另一方面这些标题所体现的又是一种追求超凡脱俗、不拘一格、自然内在的审美品位,表现为清、幽、寒、静、淡、远等特点。

古琴历史发展

古琴历史发展

古琴历史发展古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弹拨乐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以古琴历史发展为题,来探讨古琴的起源、演变和影响。

古琴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约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

起初,古琴是一种宗教仪式上使用的乐器,被用于祭祀和宫廷音乐演奏。

据传,商王武丁在一次狩猎中发现了一片龟甲上的裂纹,他将其视为神迹,并将其制作成了乐器,这就是古琴的起源。

古琴最初的形态非常简单,只有七根弦和一个共鸣箱。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琴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变化的乐器。

在古代,古琴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先秦时期,古琴逐渐成为士人的重要文化象征。

古琴被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成为士人的一种修养方式。

同时,古琴也开始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雅士文化。

唐宋时期,古琴的音乐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是古琴的爱好者,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古琴音乐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琴曲。

明清时期,古琴的演奏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琴曲的风格也更加多样化。

现代古琴则在这些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古琴的发展不仅仅是音乐领域的进步,它还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精髓和哲学思想。

古琴音乐的表演方式非常独特,注重内心的静寂和情感的表达,强调修身养性和以德治乐的理念。

同时,古琴音乐也融入了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如“意在音外”、“无弦之声”等,强调音乐的内涵和意境。

古琴的音乐风格深受中国文人雅士的喜爱,他们通过演奏古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文人音乐风格。

古琴的历史发展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和创新。

古琴在演奏技巧、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音色,吸引了众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中国古琴音乐发展历史及艺术成就

中国古琴音乐发展历史及艺术成就

中国古琴音乐发展历史及艺术成就古琴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艺术成就。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历史进行概述,探讨其在艺术上的重要成就。

古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常用乐器。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中,古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

早在战国时期,古琴已经成为文人雅士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历代古琴家的努力下,古琴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多个时期。

首先是古琴音乐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古琴作为一种乐器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和使用。

在秦汉时期,古琴逐渐成为了乐律学习的重要工具,追求高雅音乐的文人士大夫们纷纷学习古琴技艺,使得古琴音乐开始在社会上得到推广。

随后是古琴音乐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古琴音乐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古琴家们不断创新演奏技法和乐曲创作,使得古琴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不断提高。

其中最著名的古琴家之一是南朝宋代的邹衍,他在古琴技艺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尊为古琴界的泰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琴音乐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在明清时期,古琴音乐的创新和发展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琴家保留并传承着古琴音乐的卓越艺术。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清代的董谦和明代的文叔明,他们的音乐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复兴,古琴音乐再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中国现代音乐界,众多古琴家通过积极的创作和表演,使得古琴音乐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中,阎肃、冼星海、吴景略等著名的古琴家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为古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琴音乐的艺术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创作风格上,还表现在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上。

古琴的音色柔和悠远,能够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古琴音乐注重音韵和意境的表达,通过琴音的起伏、音调的变化等手法,使得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古琴艺术的历史发展

古琴艺术的历史发展

古琴艺术的历史发展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最钟爱的音乐伴侣。

古琴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古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它是由西方的弦乐器演变而来。

古琴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的竹筝,后来逐渐发展为木琴、石琴,最终演变成为使用丝弦的古琴。

古琴的形状相对简单,由身、颈、柄、弦等部分组成,整体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

在古代,古琴被视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是文人雅士们表达情感、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古琴音乐的演奏方式主要有指法、按法和拨法等,通过手指的敲击、按弦和拨弦的方式,发出悠远、深沉的音乐声音。

古琴艺术在战国时期开始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齐娄阳子被认为是古琴艺术的创始人,他以其卓越的琴艺和创新的音乐风格,为古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齐娄阳子之后,古琴艺术逐渐传播到各个地方,并得到了更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

到了唐代,古琴艺术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古琴艺术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发展。

唐代的著名文人李白、杜甫等人都是热衷于古琴演奏的爱好者,他们通过古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古琴艺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明清时期,古琴艺术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古琴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古琴艺术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仍然有一些琴师和音乐家坚守着古琴艺术的传统,将其传承下来。

近代以来,古琴艺术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发展。

中国音乐学家和琴师们开始对古琴的音质、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古琴艺术也开始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际音乐家对古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学习和演奏古琴,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古琴艺术的历史发展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古琴艺术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和表达方式,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和智慧。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在中国的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琴流派,其中以诸城派古琴在山东地区享有盛名。

诸城古琴社是诸城派古琴的传承者和研究者,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诸城派古琴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保护和发扬这一独特的古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诸城派古琴的历史渊源诸城派古琴源于山东省诸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承。

诸城地处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下游平原的交汇处,自古就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古琴文化在当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诸城派古琴形成于明清时期,其音乐风格清新典雅,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被誉为“诸城阳春一品”。

据史料记载,诸城派古琴的创始人是明代古琴名家王元。

王元一生致力于古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对诸城派古琴的形成和发展功不可没。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城派古琴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

二、诸城古琴社的建立和发展诸城古琴社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诸城地区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古琴文化组织。

古琴社的成立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文化界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古琴爱好者的积极响应。

古琴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传承和研究诸城派古琴文化的宗旨和任务,围绕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古琴社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当地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古琴社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古琴演出、讲座和学习班,吸引了大批琴艺精湛的古琴名家和众多古琴爱好者前来交流互动。

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古琴社为诸城派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诸城派古琴的特色和魅力诸城派古琴在丰富多彩的中国古琴文化中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诸城派古琴的演奏风格清新自然,悠远深沉,给人一种清雅典丽、温润静美的艺术享受。

诸城派古琴的演奏技法独具匠心,包括指法、音韵等方面的独到之处,给人以无穷的音乐魅力。

古琴曲韵动心弦

古琴曲韵动心弦

古琴曲韵动心弦古琴被誉为中国音乐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它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弹拨乐器。

凭借着其优雅的音色和深远的艺术内涵,古琴曲在古代中国深深地扎根,并一直延续至今。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对古琴曲的音韵所产生的震撼和共鸣难以抗拒。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寻古琴曲韵动心弦的神奇之处。

一、源远流长的古琴历史古琴,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音乐乐器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音响特点和深沉的人文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风流派。

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古琴曲源远流长的包容性,使其成为了一个宽广而丰富的音乐领域。

二、内外兼修的琴道修养学习弹奏古琴并不仅仅是学会如何弹奏琴弦,更是需要注重琴道修养。

古琴曲注重内在的自我修养,以达到桃李满天下的境界。

古人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沉静与调适,才能更好地诠释琴曲的深远之处。

因此,修习古琴的同时,必须注重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的修身养性。

三、韵律之美渗透心灵古琴曲充满了无尽的韵律之美,这种美是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

当我们聆听着悠扬的琴声时,仿佛能够感受到时间的静谧、自然的洗礼以及灵魂的轻盈。

每一次弹奏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心灵深处的窗子,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宁静且充满诗意的境界。

四、传承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古琴曲承担着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重视古琴曲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古琴艺术中来。

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与弘扬,古琴曲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为人们带来心灵的抚慰与启迪。

五、古琴曲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虽然古琴曲在传统上与文人雅士相联系,但它并不局限于古代社会。

如今,古琴曲与现代音乐、舞台表演、电影配乐等多个领域相结合,展现出全新的魅力。

古琴曲的姿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完美地融入不同的表达形式,成为了文化艺术的重要一环。

六、静心聆听,品味人生古琴曲所带来的韵动和共鸣并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是一种感悟人生的方式。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探讨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一、历史背景古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筑琴和瑶琴。

到了唐宋时期,古琴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最爱,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琴在唐宋时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许多文人墨客都以古琴为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在明清时期,古琴更是成为了文人雅士的必备之物,对古琴的研究和演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文化内涵古琴艺术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古琴艺术是一种高度精神化的艺术,它不仅仅是音乐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文化的传承。

古琴艺术所表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文化情感,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三、艺术价值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于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琴艺术不仅具有音乐性,更具有诗意和哲学意味,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表现形式。

古琴艺术所表现的是一种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是一种高度精神化的艺术。

四、现代价值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更体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古琴艺术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背景,它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追求。

古琴艺术所表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一种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表达和精神追求。

五、结语总之,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仅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表达和精神追求。

古琴艺术是一种高度精神化的艺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初探
作者:昭闻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分析了现阶段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现
状,探讨了推动古琴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古琴音乐文化的宣传,创新古琴音乐的
作曲方法,培养专业化的古琴演奏人才。

【关键词】 古琴文化;传承现状;演奏人才
古琴音色独特,是我国古代传统乐器之首,也是古代文人雅士咏志抒情、陶冶情操的重要
媒介,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完备的音乐体系,成为我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代表。古琴文化
不仅包含着音乐文化,还具有深厚的哲学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中很多动人的故事,
使古琴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古典主义气息。近年来国学热不断兴起,古琴音乐
文化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
我国古琴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无法确定古琴诞生的确切时间,但是从众多典籍
中可以看到古琴文化的曲目早在神农、伏羲时期就已经存在。古琴文化是随着古代音乐的发展
而产生的,是人们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重要媒介。在古琴文化诞生的初期,古琴只是民间乐
器中的一种,并没有特定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琴逐渐发展成为文人雅士专门使用
的乐器,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古琴形制成型是在汉朝,当时通过七弦古琴的演奏诞生了很多
著名的作品,例如《胡笳十八拍》。古琴发展到明清时期,古琴制作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并
有了“琴学”这一专称。当代随着国学热潮的兴起,古琴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

二、现阶段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现状
1、古琴音乐文化的受众范围小
古琴自古以来就不是一种大众乐器,而是在文人雅士、达官贵族阶层中流行的高雅音乐,
因此大众认知的范围相对较小。古琴音乐文化发展至今,真正懂得这一深厚文化的人更是乏善
可陈,使古琴音乐文化逐渐沦落为“边缘文化”。从“古琴网”抽样调查的数据研究中可以发现,
知道古琴构造的人只占调查人数的31%,懂得古琴演奏的人只占调查人数的19%,更多人甚
至分不清古筝与古琴之间的区别,更遑论懂得古琴背后的音乐文化内涵。

2、古琴的演奏和作曲难度较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琴作为一种较为冷僻的乐器,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难度都相对较大。古琴的弹奏指法
十分复杂,演奏者在只有曲调没有指法标注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弹奏。对于古琴的编曲而言,由
于缺乏规范的定式,再加上古琴的曲谱在弹奏的过程中具有交响乐的特点,因此编曲的难度也
很大,如果没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和艺术造诣,很难进行古琴的编曲和演奏,这直接导致古琴音
乐文化的传承受到制约。

3、古琴乐器的演奏人才缺失
从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现状来看,现阶段古琴乐器的演奏人才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当前
学习古琴的人大致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古琴音乐文化具有兴趣的人,另一部分是具有现
实目的的人。前者的学习大多都缺乏系统性,因此古琴音乐文化的专业水平不高;后者的学习
虽然多数通过系统性的课堂学习完成,但是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对古琴音乐文化艺术内涵的掌
握不够深刻。另外,古琴制作的方式具有独特性,如今能够制作出高品质古琴的老艺人逐渐减
少,这使得古琴文化的传承面临更加窘迫的局面。

三、推动古琴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1、加强古琴音乐文化的宣传
古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逐
渐融入中国,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古琴音乐文化也逐渐从音乐神坛中跌落,丧失
了原有的地位。一方面,古琴音乐文化所倡导的音乐理念逐渐被西方流行音乐理念所替代;另
一方面,人们对古琴的认识也发生偏差,大多数人学琴的目的不再单纯,没有真正认识到古琴
的精髓。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古琴音乐文化的宣传,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古琴,主动探
求古琴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国学热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兴
趣,古风音乐逐渐成为当今音乐中的典型分类,大批古琴爱好者可以聚集在一起,以网络为平
台创作出古风作品,在古风音乐中充分融入古琴因素,使古风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特点相结合,
促使新时代古琴音乐文化受到更多年轻人的支持和喜爱。[1]

2、创新古琴音乐的作曲方法
针对古琴编曲和演奏难度较大这一情况,必须结合当前音乐文化发展的趋势,对古琴音乐
的作曲方法进行创新。创新古琴作曲方法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古琴曲目的基础上。首先要对传
统古琴曲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寻古琴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出不同背景
下古琴编曲的时代特征,感悟古琴音乐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另外,可以将不同传统文化进行
融会贯通,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充分的表达,例如将书法中笔墨挥毫的特点融入古琴作
曲和演奏中,使古琴音乐文化与书法文化交相辉映,从而更深刻的体现出古琴音乐文化古典雅
致的内涵。除此以外,不同古琴学派之间还应该加强交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文化
交融,使各学派之间的优势得到整合,从而促进古琴编曲水平的提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培养专业化的古琴演奏人才
古琴在古代主要流行于文人雅士之间,正是这一群体的推崇和喜爱,才使得古琴音乐文化
得到经久不息的传承。在现代社会,文人雅士这一群体已经不复存在,大多数对古琴具有兴趣
的爱好者对古琴音乐文化的认知都比较肤浅,缺乏专业化的演奏能力,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出专
业化的古琴演奏人才,使古琴成为一门专业的学习课程,对古琴课程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
合,促使更多古琴专业人才的出现。另外,相关单位还应该对古琴音乐考级的体系进行完善,
精细化古琴考级的内容。[2]

四、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古琴音乐文化传承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古琴音乐文化
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研究可得,加强古琴音乐文化的宣传、创新古
琴音乐文化的作曲方法、加强古琴流派之间的交流、培养专业化的古琴演奏人才能够有效提升
人们对古琴音乐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古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希望本文可以为研究古琴
音乐文化传承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会.大众传播视阈下古琴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1(05)87-91.

[2] 李婷婷.浅析古琴艺术在高校传承中的文化价值和意义[J].大众文艺,2016(01)246-
247.

【作者简介】
昭 闻(1974.07-)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陕西省长安古琴艺术研究
院,研究方向:中国古琴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