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投资环境

第1章 投资环境
第1章 投资环境

第1章投资环境

一、单选题

1.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是( )的函数。

A.全部金融资产

B.全部实物资产

C.全部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D.全部有形资产

2.金融资产是()

A.对某国生产能力有间接贡献

B. 对某国生产能力有直接贡献

C.对某国生产能力既有直接贡献也有间接贡献

D.对某国生产能力既没有直接贡献也没有间接贡献

3.固定收益证券()

A.在持有者生命期内支付固定水平的收益

B.支付给持有者一个可变的收入水平

C.在证券生命期内支付固定的收益流,或按某一特定公式计算的现金流

D.持有者可以选择获得固定或可变的收益流。

4.衍生证券的价值( )。

A.可因最近关于这些证券的广泛宣传而提高价格

B.只能用来增加风险

C.与其他资产价格无关

D.收益取决于其他资产的价格

5.( )是指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的潜在冲突。

A.监管问题

B.公司价值问题

C.清偿能力问题

D.代理问题

6.使用股票期权来补偿管理者的缺陷是( )

A.鼓励管理者承担那些可以使股价上升的项目

B.鼓励管理者建立独裁帝国

C.管理者可以操纵信息在期权变现时支撑起股价,期后回落到公司真实价格。

D.导致管理者过度冒险

7.先前已发行的股票在( )交易。

A.二级市场

B.一级市场

C.在投资银行协助下

D.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8.购买新发行的股票是在( )。

A.二级市场

B.一级市场

C.在投资银行协助下

D.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9.通过金融市场配置以后,风险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 )。

A.不动产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

B.不同的金融工具允许投资者只承担自己所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

C.股票和债券有着相似的风险特征

D.现金流不稳定的公司不能发行股票

E.只有衍生证券是有风险

10. ( )的业务范围是通过出售证券的方式帮助公司提高资本。

A.商业银行

B.信用合作社

C.储蓄银行

D.投资银行

二、多选题

1.( )是金融资产。

A.建筑物

B.土地

C.衍生证券

D.债券

2.以下( )属于实物资产。

A.专利权

B.租赁债务

C.顾客好友

D.大学教育

E.5美元的债券

3.( )是实物资产。

A.土地

B.机器

C.股票与债券

D.知识

4.权益证券代表持有者( )。

A.具有特定收益

B.对公司具有所有权

C.可以获得公司分配的股利

D.按相应比例拥有对公司实物资产的所有权

5.金融资产可以实现下列作用( )

A.消费时机

B.风险分配

C.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D.消除风险

6.( )属于衍生证券

A.阿里巴巴公司的优先股

B.阿里巴巴公司的发行的债券

C.商品期货合约

D.阿里巴巴公司股票看涨期权

7.下列( )机制可以减少潜在的代理问题

A.股票期权形式的薪酬

B.懂事会解雇表现不好的管理者

C.证券分析师密切监督公司

D.被接管的威胁

8.( )是金融中介。

A.商业银行

B.保险公司

C.投资公司

D.信托公司

9.金融中介的存在是因为小投资者不能有效地( )。

A.将他们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B.收集信息

C.监控他们的投资组合

D.登广告征求所需的投资

10.投资银行具有( )的能力。

A.为公司的新股上市服务和发行债券

B.向公司提供关于市场条件、价格等方面的建议

C.按用户需求设计债券

D.上述各项均不正确

三、判断题

1.( )金融资产是社会财富组成部分。

2.( )实物资产为经济创造净利润。

3.( )我国现行的政府监管机构包括国务院证券委及其领导下的中国证监会。

4.( )证券的价格实际上是证券所代表的资本的价格,它充分地反映了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

5.( )按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证券市场的构成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6.( )证券投资者面临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风险。

7.( )消极型管理主张持有高度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花费精力或其他资源进行证券分析以提高绩效。

8.( )积极型管理是试图通过发现错误定价的证券或把握投资时机来提高绩效。

9.( )作为政府机构,参与证券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宏观调控和实现资金增值。

10.( )资产配置决策时指投资者对资产大类的选择

四、简答题

1、简述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区别。

2、阐述金融资产在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3、什么是代理问题?代理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

4、金融市场的三大参与者分别是谁?他们的基本需求分别是什么?

5、投资过程中资产配置与证券选择有什么区别?如何理解?

五、计算题

1. LP是一家新兴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它现有计算机设备价值30000美元,以及由LP的所有者提供的20000美元现金。在下面的交易中,指明交易涉及的实物资产或(和)金融资产。在交易过程中有金融资产的产生或损失吗?

(1)LP公司向银行贷款。它共获得50000美元的现金,并且签发了一张票据保证3年内还款。

(2)LP公司使用这笔现金和它自有的20 000美元为其一新的财务计划软件开发提供融资。

(3)LP公司将此软件产品卖给微软公司( Microsoft ),微软以它的品牌供应给公众,LP公司获得微软的股票1 500股作为报酬。

(4) LP公司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卖出微软的股票,并用所获部分资金偿还贷款。

2. 重新考虑第1题中的LP公司。

(1)在它刚获得贷款时处理其资产负债表,它的实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为多少?

(2) 在LP用70 000美元开发新产品后,处理资产负债表,实物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又是多少?

(3)在收到微软股票后的资产负债表中,实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主权国家之间(包括主权国家与经济组织,主权国家的企业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基于平等互利,并且利用自己占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如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设备,管理技能等)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并且根据一定的协议或合同分担一定的义务和风险,分享合作的收益。 二、简述 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组织、各国的企业和个人。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 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是在生产领域 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5.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要求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2.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联系和区别? 答:1.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联系(1)都是各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的重要手段;(2)都必须受到国际上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准则的 制约、调节;(3)都与生产要 素的禀赋相关;(4)在现实经 济活动中,二者常常结合在一起 进行。承包工程、直接投资、对 外援助、技术转让常常伴有商品 出口; 2.主要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 流通的特点和规律。商品的出口 与进口、贸易惯例、检验、运输、 货款的收回等等;国际经济合作 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 动、组合、配置的特点和规律; 2)开展的主要领域不同。国际 贸易是侧重在流通领域开展的 合作;国际经济合作是在生产领 域开展的合作;3)交易方式和 表现形式不同。国际贸易一般 采取买断和卖断的方式,交易达 成后,买方收货付款,卖方交货 收款,双方关系即告结束;国际 经济合作一般表现为项目,项目 的实施要持续较长时间。4)对 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不 同。国际贸易能从其他国家获得 稀缺的商品(成本低、质量高、 本国不能生产),但不能提高一 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 生产力;国际经济合作一般可提 高一个国家的生产力、科技水 平、管理水平;我国利用外资提 高了这些能力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政策 国际直接投资:一国的投资者 (企业或个人)通过将资本用于 他国进行生产和经营,掌握国 (境)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的投 资行为。 杠杆收购:指公司或个体利用自 己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 一家公司的策略。 冷热国对比分析法:是以冷:投 资环境恶劣;热:投资环境优良; 来评估相关国家投资环境优劣 的一种方法。 境外独资企业:是指某一或若 干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境内,新 建或设立全部资本由该投资者 所有的企业。所有权、经营权都 归该外国投资者掌握,全部风险 和收益由该投资者享有和承担。 二、简述 1.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和 特征。合资、合作、独资 1、合资企业的特征:①合资企 业是股权式合营企业,各方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 风险、共享利润。权利、风 险按股权比例分担;②外国 投资者的股权比例,在不同 国家、不同行业,可能有规 定,也可能没有规定③合资 企业中,一般至少包括一个

浅论中国的投资环境 【摘要】利用相关数据以及“冷”、“热”因素分析中国现今的投资环境的现况以及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并针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投资环境中国“冷”、“热”因素 “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某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大声抱怨中国的主题之一。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由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政治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中国政府在外国政府和企业面前表现出了一种新的“傲慢姿态”,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经营环境也艰难了许多;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力拓的胡士泰案件都被引为这个说法的依据。但是根据许多的相关资料显示: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低成本劳动力、市场开放等因素使中国继续成为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长期来看,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投资合作依言是一条好的投资道路。中国的投资环境 一、中国投资环境的现况 2001-2008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以年均11%的速度稳步增长,表明了中国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提供了较为适宜其投资、生产、经营的优良环境。 (一)基础设施环境 1.能源方面: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不断大幅度地增加能源投入,中国能源生产能力大大增强。2007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3.5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 2.8倍,年均增长4.7%,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 2.交通运输方面: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8万公里,增长50.9%;公路里程由89万公里增至358万公里,增长3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由14.9万公里扩大到234.3万公里:管道输油(气)里程由0.83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5.45万公里,增长5.6倍。 3.通信方面:固定电话用户由1978年的193万户增加到2007年的36564万户,增长189倍。移动电话用户由1990年的1.8万户膨胀到2007年末的54731万户。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2.1亿人,居世界第二位。通讯设施明显改善。 (二) 经济环境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2008年GDP总量突破30万亿元;对外贸易总额为2.6万亿美元,外资投资额已达923亿美元。我国金融体系初步形成了以经济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监管体系。同时,加入WTO后,我国经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性大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 (三)政策及法律环境 为了增强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安全感、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中国已经相应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与世贸规则接轨。 从各项的数据可以分析出来现今的中国无疑是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基础设施、经济环

一般认为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地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地统一体.良好地投资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地必要条件.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地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所以投资环境地改善对我国地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劳动力地技术技能,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投资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任重而道远.并且实践证明,营造良好地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是明显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地进一步发展,继续搞好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地重要手段之一. 自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 年均增建达%,年总量达万多亿美元;外贸年均增长连选.%,年迭万多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截至年底,我国国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一万亿美元这些成绩地取得,得益于我国不断改善地良好投资环境..同时我国地投资环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完善我国地投资环境将对我国地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我国投资环境地现状 稳定地政治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地改革、开放和搞活政策,已触及到城乡社会地每个领域,触及到每个人地工作和生活,深受广大人民地拥护和支持,成为一股强大地不可逆转地历史潮流.我国地经济建设在稳定中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持续提升.综合来看,我国将处于政治长期稳定地阶段,这也是良好投资环境地基书保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良好地经济环境 () 我国政府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日趋成熟 从采取适度从紧地财政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到采取积极地财政和货币政策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再到年年初实行地货币和财政“双稳健”政策采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确保平稳轻快增长.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地斯阶段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地经验,能够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加入为我国投资环境地进一步改善提供了良好地契机 加入后,我国经贸政策地统一性和透明性大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宽服务业和投资地市场准入限制,建立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安际情况地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根据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近年采,我国政府清理法规多件,其中废止件,修订了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万多件已废止、停止执行或者修改;有关部门修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了对外商投资地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地双边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依法治理,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在加强中央银行监管地同时,继续推进国有银行地商业化进程,减少了行政手段对商业银行进行调控.目前,我国银行业已有包括建设银行在内地七家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另外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内地五家银行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选择上市.年开始,我国结束了从年到年连续五年地反通胀和从年到年连续五年地反通缩,进入新地经济增长期,年为.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人均)首次突破美元大关,达到美元.年为.亿美元.增长率为%,人均为美元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年均增速%,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地动力强劲,投资需求旺盛,消费需求也趋旺据预测,我国经济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完全有条件保持年均%地增长速度,年将迭万亿美元以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差异较大地地区投资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个地区地自然禀赋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各地区地投资环境存在较大地差异.整体来看,东部和沿海地区地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地投资者.东部地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地规模占绝对优势.截止年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例平均分别为:东部地区为.%;中部地区平均为.%;西部地区平均为.%.由于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地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地灵活性不足,西部地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中部地区地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具体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长江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大地港口群和城市群,其基础设施较完备.进出国内市场地障碍少.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地非正式支出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与全球接轨最快地地区,其经济国际化和外向程度较高,外资进入则刺激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地转让,帮助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环渤海湾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失,外责

一、尽职调查目标 1、弄清楚兼并或控制目标公司对收购方的股东来说是否具有长期的利益; 2、了解目标公司价值如何; 3、判断收购方是否有能力进行此次收购。 二、尽职调查范围及内容 (一)尽职调查基本内容 1、深入了解并购双方的合法性、合法名称,公司可以合法存续的期间。通过阅读公司章程和公司的会议记录了解是否有与国家或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是否包含限制公司经营活动的条款。即首先确认公司是否是一个合法的法人组织,公司的章程是否合法,公司的业务范围有多大,以确定准备收购的是一家可以合法正常经营什么业务的公司及并购双方的大致业务对接性。 2、了解并购双方拥有和发行各种股份(普通股、优先股或可转债等)的全部历史和现状。即深入了解并购双方股权结构的演化情况,以清晰地把握公司股份发行、转让、注销及交易的全过程,清楚地了解公司在发行股票的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确定并购方在持有多少目标公司股份时就可以最低限度地控制该公司了,或持有多少股就可以拥有公司多大的控股权了。 3、通过了解并购双方公司章程和会议记录,看看是否规定了公司股权交易的特别条款、公司董事选举或改选的特别规定、公司控制权转移方面的特别条款,看看是否存在股权交易的优先顺序规定、限制特定证券发行的条款、限制发债的条款、反接管的条款,这包括收购时是否需要对公司董事、高管进行高额补偿,确定收购公司、转移公司的控制权所需要的条件,以防备在收购中遇到限制收购股权、不准利用被收购公司资产融资及各项反收购措施的 抵抗; 4、通过阅读并购双方公司董事会的会议记录及相关的文件,了解公司是否做过重大风险的经营决策,公司是否有较重大的法律诉讼在身,以便为尽职调查时的财务情况调查和法律情况调查做准备; 5、并购双方的下属公司、子公司、在海外经营机构的有关文件,公司及所属机构的组 金 嘉投行社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

China Business Update / September 2010 24 投资环境的声浪逐渐升高。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未果,到处理力拓商业贿赂事件引起的“非议”,到谷歌中国从内地迁往香港,再到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抱怨在中国“遇到了25年来最艰难的商业环境”,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外资对中国经营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也被一些人列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的依据。 不仅如此,世界银行近期公布了一项对87个国家4个方面的外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的研究。这份报告显示,与东亚、亚太乃至全球各国相比,中国对外资的股权限制更加严格,外资在华建立子公司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报告的主要撰稿人皮埃尔?吉斯兰(Pierre Guislain)更是直言:“跟87个国家相比,在具有限制性的政策法规所占的比例方面,中国的行业限制数量要比世界许多其它国家都多”。 直观的事件与“客观”的调研言之凿凿,似乎坐实了中国外商投资环境堪虞之状况。然而,也有一些人为此提出了针锋相对的反证。例如,代表了1600多家企业和个人会员的华南美国商会刚刚对外发布了《2010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报告称其九成会员企业对目前中国的经商环境较为满意,会员企业今年在中国的再投资预算增长44%,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亦有 人以客观数字为证,指出自2009年8月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各月均呈同比增长态势,而2010年6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加39.6%,上半年累计使用外资同比增幅亦达到19.6%。如此大好形势,岂可谓外资环境恶化? 在我们看来,抱怨者的质疑固然有待商榷,辩护者的解释也并非无懈可击。商人以逐利为职,自然希望环境对自己越有利越佳,个别企业在经营中遇不如意事而有所表达实属平常。只是因为其中一些在华企业声名显赫,才特别引人关注且容易为人所利用罢了。以个案而论“环境恶化”殊不足道。伊梅尔特在私人餐会的抱怨被曝光之后,旋即在公开场合声称“中国是通用电气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在中国发展得很好,并且必将长期发展下去。”至于世界银行的报告虽有其一定的“客观性”与严谨性,但因为调查主要考察的是各国对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而这只是投资环境的一个方面,并且与经济规模大小、投资机会多寡、经济成本高低等相比,仅是相对次要的方面,因此在“全面性”或“代表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以此论证中国投资环境之优劣,其结论亦不可靠。 当然,以企业对中国经营环境的满意度调查来举证也存在问题,不仅样本选取及回答的主观性可能存在,更因为这样的调查缺乏国际比较的视角。至于用中国吸引外资的增长数字为据虽然颇为有力,但影响外资进出的除了投资环境,更有经济形势。外资增长的数字并不能完全排除是因为全球经济在危机之后的恢复阶段,因 中国外商投资环境仍具优势 ——以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当前的投资环境

中美对外投资环境的对比分析 ——基于经济方面的研究 1、经济体制 美国: 美国是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是世界上政府干预最少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意味着生产活动由私人所有,国家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及多少由供求关系决定,并通过价格机制将信息传递给生产者。 美国经济中的国有部分约占1%左右,在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也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即使由政府兴办的这1%的国有企业中,政府也将其中的大部分“出租”或“外包”给个人经营和管理,只留下极少数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由国家直接经营和管理。在私有制经济中,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占98%甚至更多,其在生产、销售、投资和就业等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市场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起次要作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崇尚市场效率而排斥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励私人生产者之间有活力的竞争,提高经济效率,鼓励企业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利润,引入新产品,开展更好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其显著特点是各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 从美国的多数行业来看,竞争性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但也有一部分的行业由垄断组织控制。一种是私人垄断,如美国的汽车市场绝大部分为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这三大公司所控制;石油主要由美孚石油公司等大企业垄断,但这些是经济型垄断,是私人资本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垄断,这和中国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型垄断完全不同。另一种是国家垄断,包括国家直接从事某种生产和服务,或采取国有民营的方式控制某些行业,例如公用设施、邮政通讯、航天事业等。但是,美国的垄断从来没有消除竞争。从资产的份额上看,垄断企业往往占有较大比重,但从企业的数量来看,中小企业和非垄断性企业却占绝大多数,并且美国的垄断企业采取竞争的方式来促进生产和经营。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在垄断企业之间也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竞争机制。近年来,美国政府也在积极保护竞争,坚持严格执行反垄断法,采取种种措施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使他们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一旦公平竞争的规则遭到违背,政府就给予严厉处罚。 自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有加深的趋势,宏观调控的力度较之以前也更为明显。这对到美国投资的企业而言,面临的经济管制会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总体而言,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美国在大部分投资领域都是放开的,更少的管制和更多的经济自由意味着这些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更有效率的组织生产。这也是很多国家倾向于在进行国际投资的重要原因。 中国: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形式的经济体制一方面尊重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反对任何形式的边界封锁、部门分割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主张对国内开放,也对国外开放。另一方面又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通过统筹规划、总量控制、政策引导等经济、行政手段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引导。

第一章投资环境 1.假设全球的房价都涨了一倍 a社会为此变得更富有了吗? b.房主更富有了吗? c.你对a和b给出的答案一致吗?会不会有人因为这种变化变得更糟? 2. Lanni Products 是一家新成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它现在有价值30 000美元的计算机设备,以及股东投入的20 000美元现金。识别下列交易中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这些交易有没有创造或减少金融资产? a. Lanni取得一笔银行贷款,得到50 000美元现金,并签发了一张票据承诺3年内还款。 b. Lanni把这笔钱以及自有的20 000美元投入到新型财务计划软件的开发中。 c. Lanni把软件出售给微软,微软将以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Lanni收到微软的1 500股股票作为回报。 d. Lanni 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将微软股票出售,用所获得的部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3.重新考虑第2题中的Lanni Products 公司 a.若在其获得银行贷款后立即编制资产负债表,实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b.若在其投入70000美元开发软件产品后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实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c.若在其接受微软的股份后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实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4.回顾表1-3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实物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多少?对于非金融企业(见表1-4)而言,这一比例是多少?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5.图1-1描述了美国黄金证券的发行过程。 a.发行过程是在一级市场进行还是在二级市场进行? b.该证券是基础资产还是衍生资产? c.发行填补了什么市场空缺? 6.讨论下列形式的管理层薪酬在缓和代理问题(指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a.固定工资。 b.公司股票,但是必须持有5年。 c.与公司利益挂钩的工资。 7.我们发现大型机构投资者或债权人的监督是减轻代理问题的一种,为什么个人投资者没有同样的激励去监督公司的管理层? 8.请举出三种金融中介的例子,并解释它们如何在小型投资者和大型资本市场或公司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9.自1926年以来,大型股票的平均投资收益率超过短期国库劵7%的收益率,为什么还有人投资短期国库劵? 10.与“自下而上”的投资方式相比,“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11.你看到一本书的广告,广告中声称这本书可以指导你在没有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获得100万美元的无风险收益,你会购买这本书吗? 12.为什么金融资产是家庭财富的组成部分,却不是国家财富的资产部分?为什么金融资产仍与经济社会的物质福利有关? 13.华尔街上的金融机构把交易利润的一部分支付给交易商作为报酬,这将如何影响交易商承担风险的意愿?这种行为将导致什么代理问题? 14.金融系统如何改革才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2017年并购重组白皮书 本文转自“深交所中小企业之家”——《上市公司并购重 组问答(第2版)》编委。一、并购重组概况根据万得中国并购库,境内并购(交易买方及标的方均为境内公司)和出境并购(交易买方为境内公司,标的方为境外公司),以完 成日为基准,2015-2017年分别发生2903单、3021单、4175单,交易金额分别为1.59万亿元、1.69万亿元、1.62万亿元;以公告日为基准,2015-2017年分别发生6783单、5192单、8173单,交易金额分别为2.92万亿元、3.18万亿元、2.77万亿元。2017年并购数量远超2016年,这意味着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并购这种方式进行产业整合和升级,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或拓展业务边界。2017年单笔交易 规模较2016年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单笔超过50亿元的大额交易从100单下降到81单,交易金额从1.78万亿元下降到1.21万亿元(公告日口径)。2017年工业、金融、房地产、材料、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并购单数分别为1195单、692单、301单、562单、649单、916单,交易金额分别 为6066亿元、3237亿元、3201亿元、2815亿元、2568 亿元、2478亿元。从2014年开始,工业一直是中国并购市场的重点领域,并购项目占比在20%左右。金融、房地产等

行业的交易规模和交易活跃程度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7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为2.3万亿元,其中上市公司为交易买方的交易金额1.7万亿元,上市公司为交易卖方的交易金额0.6万亿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占比约70%,上市公司是并购重组市场的核心力量。2015-2017年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占比分别为67.5%、51.5%、44.7%,尽管占比趋于下降,但和2014年以前比仍保持较高水平。自2016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布以来,证监会进一步地规范重组上市行为,严格遏制“跟风式”、“忽悠式”重组以及跨界并购,进一步规范再融资行为,增加交易的确定性和透明度。2017年证监会审核并购重组项目较2016年有较大程度下降,全年审核176单,较2016年减少102单,通过161家次,涉及交易金额5386亿元,较2016年减少3518亿元。2017年出境并购374单,比2016年增加47单;2017年出境并购交易金额4576亿元,比2016年下降52%,海外并购趋于理性。在并购目的上仍以横向整合和资产调整为主,占比分别为36%和17%,上市公司更加专注于以产业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市场化并购重组。在支付方式上以现金收购为主,占比达81%。在并购方式上以协议收购、二级市场收购、增资为主,占比分别为48%、27%、15%;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要约收购、吸收合并、资产置换315单、22单、16单、16单,占比3.85%、0.27%、0.20%、

我国的投资环境分析 一.冷热国对比法分析 冷热国对比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把各个因素和资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热”差别的评价。该方法把一国投资环境归结为七大因素 1.政治稳定性,它是指东道国有一个由社会各阶层代表所组成的,为广大群众所拥护的政府。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当一国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为“热”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局稳定、政策基本连续。虽然中国投资的政治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利的方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经济及涉外经济方面的法律。对外商投资活动进行了系列规定,保障了外商投资经营的合法权益。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2.市场机会,当对外国投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东道国市场的有效需求尚未满足时,表明东道国市场机会较大,为“热”因素。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潜在的市场很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大有市场。从近几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国内消费,对国外产品的消费量也激增。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东道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此项为“热”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往往是对一国投资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中国经济目前既出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正处在转型时期,是典型的过渡经济。这一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投资环境经济因素的独特特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潜在机会。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疑对国际投资者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素质人力资本相对较为贫乏,这又是我国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劣势。所以,这一因素为较“热”因素。 4.文化一体化,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处世哲学、人生观和奋斗目标都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道国文化一体化程度高为“热”因素。两国间文化传统越接近,越有利于双方相互间经济往来,而语言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显著、稳定与典型的特征因素。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共同的文字将不同历史时期移民到世界各国的华人联系在一起。其次,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海外的华人在其居住国立足之后,往往倾向于回国进行投资与贸易,这一点形成了中国投资环境中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5、法令阻碍,东道国的法律繁杂,并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阻碍外国企业的经营,影响今后企业的投资环境。若法令阻碍大,为“冷”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府尽量制定和完备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外商来华经营提供有利的安全的法律环境,保障了外商的基本权益。但是,中国的法律环境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预期归为三大类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一是宏观经济、国家外贸外资政策以及政局的稳定;二是国家监管框架的效率,如劳动关系、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三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熟练工人流动性不足与技术集约化条件下的技能和技术禀赋。2003年12月16日,世界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2003年中国投资环境调研报告,题为《改善中国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这份报告是在2002年对中国5个城市(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天津)进行投资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23个城市,对投资环境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所调查的25个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 一、我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近期世界银行所作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我国在投资环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一些邻国,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空间。 第一,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优于印度,但落后于泰国。印度的铺砌道路占56%,我国为88%,泰国为97%;印度每1000人有3部私人电脑,我国每1000人有12部,而泰国为23部;从每1000人拥有的电话数量看,印度为131部,我国为294部,泰国则为371部。 第二,在对174个国家的调查中,我国的政治稳定性高,在政府效率方面表现中等,政府管制造成的成本低于印度和巴基斯

坦。 第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高于印度。 第四,总体来看,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要低于一些东亚邻国。如在泰国,销售额的5.6%要用于研发,而我国只有2%。 第五,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明显。 第六,我国金融部门的运行效率低,绝大部分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二、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比较 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环境的要素指标描述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domestic entry and exit barriers)、生产技能和技术禀赋(skills and technology endowment)、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labor market flexibility)、参与全球化程度(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私人部门参与程度(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非正式支出(informal payment)、税收负担(tax burdens)、法院工作效率(count efficiency)、金融环境(finance)等10个方面。以这10项指标衡量并综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潜力,世界银行得出我国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排名(详见附表)。我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2003年1-10月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全国的88%;中部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占全国的9%;西部只有13.5亿美元,占全国的3%。世行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

§10.2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一、冷热对比法 这是最早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是1968年由美国学者伊西·利特法克和彼德·班廷在《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造》一文中提出的。 冷热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诸投资环境要素,对目标国的投资环境要素逐一评价,好的为热,差的为冷,根据冷热因素所占的比重大小,决定一国的投资环境是“热国”还是“冷国”,最后将各目标国 由“热”至“冷”依次排除投资环境好差顺序。 表10-1 冷热对比法

二、等级尺度法 1969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伯在《如何分析国外投资气候》一文中,提出了投资环境评价的登记尺度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着东道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确定影响投资环境的八大因素,即资本收回限制,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制程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本可供程度,近五年通货膨胀率。根据每个因素对整体投资环境的重要性,确定平分区间。同时,根据每个因素的完备程度分成若干层次,在各因素的评分区间内,确定各层次的分值。进行投资环境评价时,只要根据受评国的情况,对号入座,分别评出各因素的分值,然后将各因素的分值加总,即可得出投资环境评价总分。 三、因素评价法 ◆多因素评价法 ◆关键因素评价法 四、动态评价法 投资环境因国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在评价投资环境时,不仅要看现在,还要估计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美国

道氏化学公司为此制定出一套投资环境动态评价方法。道氏公司认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正常企业风险或称为竞争风险。 二是环境风险,即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

第八章国际投资环境 一、填空题 1.从影响投资的外部条件本身的性质角度,国际投资环境可以划分为和。 2.从各种影响因素的稳定性角度,国际投资环境可以划分为三类:、和。 3.经济地理位置的具体内涵包括:、、和与市场的距离等。 4.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指该国一定时期内的、以及,是决定该国对国际资本吸纳能力的基本制约因素。 5.一般而言,符合如下三个经验比率的经济就是相对较为稳定的经济,即通货膨胀率低于,预算赤字率低于,货币发行率低于。 二、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特点的是()。 A综合性 B稳定性 C先在行 D差异性 2.以下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属于动态方法的是()。 A道氏评估法 B罗氏评估法 C闽氏评估法 D冷热评估法 3.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形式的是()。 A专家实地考察 B问卷调查 C东道国政府评估 D咨询机构评估 4.以下不属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是()。 A行政效率 B语言文字 C宗教 D社会习惯 5.在冷热环境评估法中,以下不属于“冷”因素的是()。 A法令阻碍 B政治稳定性 C实质性阻碍 D地理及文化差 三、是非题 1.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是国际投资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 2.一般地说,一国经济的外向度越高,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越强,外资政策也趋于宽松,也就越易于吸引外资。() 3.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往往只采取专家实地考察的方式。() 4.闵氏关键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总体性的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它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来考察投资环境。() 5.对一国法律环境评估的主要因素是:法律的完备性、公正性和稳定性。() 四、名词解释

欧盟和中国投资环境简介与分析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2010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的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额达479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自欧盟进口16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中国顺差1427.6美元。 中国近年来对欧投资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2010年,中国对欧投资流量5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1%。二是行业分布广。涉及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十几个行业大类。三是覆盖国家多。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涉及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四是社会融合度高。中国对欧投资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不断扩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点。 中欧关系目前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中欧关系的各个领域中,经贸合作始终是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年度欧盟商会提出的最重要问题包括在市场准入方面遭到限制、政府决策透明度、政府审批效率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对此德古赫特表明他认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四个问题: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陈德铭说,双方重点讨论了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双方商定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欢迎双方企业到对方扩大投资。 中国希望欧盟决策者着眼中欧关系发展大局,继续坚持开放、透明、友好的投资政策和体制,不断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兴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欧洲企业家与中国同行们精诚合作,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融入欧洲市场,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二、欧盟投资环境 欧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中欧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日趋频繁,企业已经把对欧盟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发展战略,开拓欧盟市

企业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是一个经济体或区域所具有的对投资活动有影响的所有因素的有机综合。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获取最大利益,企业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抓住有利时机,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企业对投资环境分析,对及时准确地作出投资决策和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投资环境分析的意义及目的 (一)进行企业投资环境分析,可以使投资决策有坚实的基础,保证决策准确无误。通过分析可以使企业充分地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资源的供应情况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动向。只有了解这些因素后,才能保证投资决策正确无误。任何投资人一定时期的投资额、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等等的确定都离不开对投资环境的深入分析,当投资方案本身没有质量问题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举足轻重。我们只有对环境变化中的主要和次要因素,长期和短期因素,直接和间接因素做全面深入研究,并深刻把握对环境的变化的承受程度,才能真正做好科学和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进行企业投资环境分析,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把握投资时机,不断地进行投资环境的研究,才能使企业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在出现了有利条件时,及时进行投资,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效果。当出现不利于企业的因素时,及时采取对策,以避免客观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进行企业投资环境分析,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预期效率。决策者应站得高,看得远,预见未来投资环境的变化情况,作出符合长远发展趋势的决策。 二、企业投资环境分析的相关因素 企业投资环境包括的相关因素很多,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都会对投资有影响,目前我们主要分析的相关因素是:(一)经济发展。包括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高低和当地企业的发展. (二)相关资源和区位优势,这里主要指原材料。燃料等各种资源供应量和供应价格,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产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装备的科技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教育、人才、文化所具有的环境优势。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 度到摄氏3 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 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 年至3000 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 世纪至13 世纪),以及从19 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 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 世纪中后期到20 世纪40 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 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 世纪初以来(1906 —2005 年),全球地表气温显著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 . 74 C,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 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 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 20 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 0. 5~0 . 8 °C;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 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 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 . 1C,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 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 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 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 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 C,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 C。(全球气温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