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青梗菜品种_系_比较试验初报[1]

合集下载

十个青贮玉米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十个青贮玉米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十个青贮玉米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作者:樊艳刘晓燕翟玉玲连群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7年第01期摘要 2016年,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海拔1400 m的地块进行了10个青贮玉米品种(系)的比较试验,其中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品种。

结果初步表明:筑青2号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表现最为突出,田间测产整株鲜重、果穗鲜重和籽粒平均667 m2产量均居首位,缺点是整齐度略差,果穗大小不够均匀。

毕玉7号田间测产整株鲜重、果穗鲜重和籽粒平均667 m2产量均居第二位,植株高矮和果穗大小均匀一致。

除高玉811生育期较短外,其他参试品种(系)生育期相差不大。

可适当扩大筑青2号和毕玉7号的种植面积。

建议下年继续试验。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比试验;筑青2号;毕玉7号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1.017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70123.1745.010.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1-23 17:55:00近年来,随着贵州省毕节市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满足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的要求,作为优质饲料的青贮玉米,其大面积种植已显得十分迫切。

为了鉴定、筛选出适合本市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且适宜用作青贮饲料的玉米新品种,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带动玉米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为青贮玉米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特在2016年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及其来源参试品种(系)共10个,其中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品种(全国青贮玉米品比试验对照)。

详见表1。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七星关区朱昌镇宋伍村,试验地海拔1400 m,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等,前作为冬闲土。

1.3 田间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30个小区,小区长5.0 m、宽3.6 m,面积18 m2,每小区6行、100株,区间不设走道,重复间走道宽0.5 m。

青梗菜品种夏尊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青梗菜品种夏尊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952㊀㊀2021年第62卷第5期收稿日期:2021-03-15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蔬菜)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 叶菜新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研究 (2016C02051-6)作者简介:李文博(1992 ),男,河南漯河人,助理农艺师,本科,从事蔬菜育种工作,E-mail:lwb@㊂通讯作者:胡锦彬(1993 ),男,浙江丽水人,农艺师,本科,从事蔬菜育种工作,E-mail:hjb@㊂文献著录格式:李文博,陈雪冬,胡锦彬.青梗菜品种夏尊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952-954.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537青梗菜品种夏尊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李文博,陈雪冬,胡锦彬∗(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宁波㊀315100)㊀㊀摘㊀要:青梗菜夏尊是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不亲和系Qgc89A㊁Qgc45B 为亲本育成的青梗菜杂交一代品种㊂该品种生长势强,稍束腰,耐热性较好,生长速度快,秋季生长期50d;叶色中等绿色,叶面㊁叶缘光滑,粗纤维含量0.7%,可溶性糖1.5%;商品性好,口感佳㊂中抗软腐病和霜霉病㊂该品种适宜华东㊁华中等地区栽培㊂颗菜采收采用设施育苗㊁露地定植栽培,用种量1.2kg㊃hm-2左右;鸡毛菜采收可用设施栽培,周年皆可播种,用种量30~45kg㊃hm -2,气候适宜时也可露地栽培㊂定植后3d 或苗龄15d 开始施肥,整个生长期施复合肥300~450kg㊃hm -2㊂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水分,雨季时需注意排水㊂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重点防治菜青虫㊁跳甲㊁蚜虫㊁霜霉病等㊂作颗菜种植春㊁秋季40~50d 可采收,夏季30~40d 可采收;作鸡毛菜撒播时夏季最短20d 可采收,冬季最长可达45d 采收,早晨或傍晚采收能保持其商品性㊂关键词:青梗菜;夏尊;耐热;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宁波微萌种业中图分类号:S634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1)05-0952-03㊀㊀青梗菜为十字花科㊁芸薹属作物,原产地为中国㊂青梗菜含多种营养素,富含V C ,是 菜篮子 的标志性叶菜类作物之一;叶菜类作物与稻米㊁猪肉共同称为人们最基本的三大消费农产品㊂青梗菜在克服和调节蔬菜淡季供需矛盾㊁蔬菜茬口衔接㊁提高土地利用率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1]㊂据统计,2017年浙江省青梗菜种植面积1.67万hm 2,是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㊂宁波市是浙江省青梗菜的重要种植区域㊂当前宁波市青梗菜栽培品种以常规品种或国内杂交种较多,整齐度低㊁束腰慢㊁商品性差,高温季节生长缓慢㊁易拔节㊁束腰不明显㊁株型和品质差㊂进口青梗菜品种多为杂交种,整齐度高㊁束腰早㊁商品性好,种子精加工程度高,但种子价格相对较高㊂而进口青梗菜品种在秋冬季栽培时与国内传统品种相比,菜味淡㊁香味少㊁品质上无优势,且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㊂为减少对进口青梗菜商品种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以耐热性强㊁生长速度快㊁品质好为目标开展青梗菜杂交新品种选育工作,经多年努力育成高品质青梗菜杂交品种夏尊㊂1 选育经过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从21世纪初开始着手青梗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开始搜集㊁引进国内外青梗菜种质资源㊂对搜集㊁引进的资源开展品质鉴定,对表现优良的品种开展自交系选育工作,特别关注育种材料生长快速㊁耐热抗病㊁叶片平展㊁叶色绿㊁株型直立等性状表现[2]㊂1.1㊀亲本选育母本选育㊂母本Qgc89A 是2008年从日本武藏野种苗园引进青梗菜品种夏赏味2号,经8代自交分离㊁纯化,于2016年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㊂该自交系花期平均亲和指数0.215㊂该自交系主要特征特性:株型较直立,株高中等,束腰性弱;叶片椭圆形,叶色中等绿色,叶片数中等;叶柄扁平,颜色浅绿㊂父本选育㊂父本Qgc45B 是2007年从日本武藏野种苗园引进青梗菜品种华樱,经8代自交分离㊁纯化,于2015年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㊂该自交系花期平均亲和指数0.003㊂该自交系主要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株高中等,束腰性强;叶片椭圆形,叶色中等绿色,叶脉较明显,叶片数多;叶柄月牙形,颜色中等绿色㊂1.2㊀品种育成2016年根据育种目标,用Qgc89A㊁Qgc45B 在内的多个优良青梗菜自交系进行组合选配㊂经多年品比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发现组合Qgc89AˑQgc45B表现优良,暂命名PK16032㊂主要性状表现:生长势强,稍束腰,生长速度快;叶色中等绿色,叶面㊁叶缘光滑;叶柄中等绿色㊂商品性好,口感佳㊂2018年将该品种命名为夏尊㊂2019年申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号: 20191000116),并已通过初审㊂同年开始在浙江㊁上海㊁四川㊁福建等地试种示范试种,种植农户反应良好㊂2020年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察审核㊂2 特征特性2.1㊀产量表现2018 2019年在宁波㊁嘉兴和台州进行区域试验,采用穴盘育苗㊁露地定植栽培,小区面积300m2种400株,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对照品种是依伶(CK1)和苏州青(CK2)㊂2018年夏尊平均产量36.8t㊃hm-2,比对照依伶增产1.8%,比对照苏州青增产25.3%㊂2019年夏尊平均产量38.6t㊃hm-2,比对照依伶增产-1.2%,对比对照苏州青增产9.7%(表1)㊂表1㊀2018 2019年青梗菜夏尊在浙江省多点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年份试验点夏尊/(t㊃hm-2)依伶(CK1)/(t㊃hm-2)苏州青(CK2)/(t㊃hm-2) 2018宁波37.837.030.5嘉兴35.335.227.5台州37.236.130.1 2019宁波37.738.935.8嘉兴38.138.434.9台州40.039.934.9 2.2㊀植物学性状表现2018 2019年在宁波进行的季节性生产性试验中,夏尊叶片数平均12.5~13.7个,株高16.5~ 18.9cm,开展度24.0~30.4cm,单株重130.5~ 208.9g,叶片长18.8~23.1cm,叶片宽9.0~ 11.6cm,叶柄长5.2~6.4cm,叶柄宽3.6~ 4.6cm,叶柄厚0.5~0.8cm(表2)㊂表2㊀2018 2019年青梗菜夏尊在宁波季节性生产试验中的植物学性状表现季节单株叶片数株高/cm开展度/cm单株重/g叶长/cm叶宽/cm叶柄长/cm叶柄宽/cm叶柄厚/cm2018年春季13.717.027.3192.522.610.6 6.4 4.60.7 2018年夏季12.816.824.1131.420.19.8 5.8 4.00.5 2018年秋季12.718.930.1208.923.111.0 6.2 4.40.7 2019年春季13.517.227.5187.622.011.2 6.8 5.00.8 2019年夏季12.516.524.0130.518.89.0 5.2 3.60.5 2019年秋季13.118.530.4205.322.411.6 6.2 4.80.72.3㊀商品性状表现2018 2019年在宁波进行的季节性生产性试验中,夏尊生长势较强,叶片呈阔椭圆形,叶片中等绿色㊁亮度弱,叶缘光滑,稍束腰,叶柄中等绿色,叶片柔软性适中,商品性佳(表3)㊂表3㊀2018 2019年青梗菜夏尊在宁波季节性生产试验中的植株性状及其商品性表现季节生长势叶形叶色叶色亮度叶缘束腰性叶柄色叶柄性状叶片柔软性2018年春季强阔椭圆中等绿色弱无稍束腰中等绿色平中2018年夏季强阔椭圆中等绿色弱无稍束腰中等绿色平中2018年秋季强阔椭圆中等绿色弱无稍束腰中等绿色平中2019年春季强阔椭圆中等绿色弱无稍束腰中等绿色平中2019年夏季强阔椭圆中等绿色弱无稍束腰中等绿色平中2019年秋季强阔椭圆中等绿色弱无稍束腰中等绿色平中2.4㊀抗病性和抗逆性2018 2019年在浙江省进行的多点试验中,夏尊的田间抗性表现较优,软腐病㊁霜霉病和病毒病均未发现感病,优于对照依伶,与对照苏州青相仿㊂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夏尊中抗霜霉病和软腐病(表4)㊂青梗菜夏尊2020年夏季在宁波市进行的生产性试验中,试验结果显示夏尊在不同苗龄期的田间抗逆性954㊀㊀2021年第62卷第5期表现均比对照依伶好,出苗整齐,未出现死苗㊁失绿㊁拔节现象,叶片基本无卷曲情况发生(表5)㊂试验表明夏尊耐热性较好,在6 8月的夏季高温期间栽培仍可正常生长㊂表4㊀2018—2019年青梗菜夏尊在浙江省多点试验中的抗病性表现年份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夏尊依伶(CK1)苏州青(CK2)夏尊依伶(CK1)苏州青(CK2)夏尊依伶(CK1)苏州青(CK2)2018无无无无轻无无无无2019无轻无无轻无无无无表5㊀2020年夏季青梗菜夏尊在宁波市生产性试验中不同苗龄期田间的抗逆性表现苗龄/d品种出苗情况死苗情况叶片卷曲情况叶片失绿情况是否拔节20夏尊整齐无无无无依伶整齐无轻无有30夏尊整齐无无无无依伶整齐无中无有40夏尊整齐无轻无无依伶整齐轻重无有2.5㊀品种特征特性夏尊生长势强,稍束腰,耐热性较好,生长速度快,秋季生长期50d左右;叶片中等绿色,叶面光滑,叶缘光滑;叶柄中等绿色㊂叶片长23.1cm㊁宽11.0cm,叶柄长6.2cm㊁宽4.4cm,单株鲜重208.9g㊂商品性好,口感佳㊂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定,夏尊的粗纤维含量0.7%,可溶性糖1.5%;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鉴定,夏尊中抗软腐病和霜霉病㊂3 栽培技术3.1㊀适时播种青梗菜夏尊适宜我国华东㊁华中等地区栽培㊂颗菜采收可采用设施育苗㊁露地定植栽培模式,浙江省从2月上旬到11月中旬可播种㊂鸡毛菜采收宜采用设施栽培,周年皆可播种,春㊁秋季气候适宜时亦可露地栽培㊂长三角及气候生态相似地区参照浙江省播种期栽培,其他地区根据当地气候合理调整播种期㊂3.2㊀合理密植青梗菜夏尊用作颗菜采收可采用育苗定植栽培方式,适合春季保护地栽培㊁秋冬季露地栽培,用种量1.2kg㊃hm-2左右㊂苗期20d左右,定植株行距15cmˑ15cm~25cmˑ25cm,气温较凉时可采用较宽的株行距[3]㊂气温适宜时亦可采用直播栽培,用种量7.5kg㊃hm-2左右,间苗后株行距16cmˑ16cm左右㊂用作鸡毛菜采收采用直播栽培,用种量30~45kg㊃hm-2㊂3.3㊀翻耕整地尽量避免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㊂种植前须施足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5.0~22.5t㊃hm-2,翻耕㊁整地做成高畦㊂3.4㊀田间管理青梗菜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水分,晴热天气每天浇水1~2次㊂雨季时需注意排水,做到畦面无积水[4]㊂青梗菜生长期短,定植后3d或直播地苗龄15d开始追肥,施复合肥225~300kg㊃hm-2㊂此后7d左右追肥1次,全期追2~4次,最后一次在植株封行前进行[4]㊂夏尊高温季节栽培还应避免缺钙,注意遮阴防止灼伤㊂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齐苗或缓苗后每7~10d可喷打甲维盐㊁雷通㊁噻虫㊃高氯氟㊁联苯㊃噻虫胺㊁吡虫啉㊁力作㊁氰霜唑㊁霜霉威盐酸盐等农药防治菜青虫㊁跳甲㊁蚜虫㊁霜霉病等,采收前10~15d停止用药㊂3.5㊀适时采收青梗菜夏尊育苗定植作颗菜栽培,春㊁秋季40~50d可采收,夏季30~40d可采收㊂作鸡毛菜撒播时采收无严格标准,从2~3片真叶至成株均可采收,夏季最短20d可收获,冬季最长可达45d㊂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㊂参考文献:[1]㊀胡锦彬,王婉婷,薄永明.青梗菜品种初绿速成的选育与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370-1372. [2]㊀张彩峰,陆亦,张建华.青梗菜耐热新品种闵青101的选育[J].上海蔬菜,2013(3):10-11.[3]㊀丁蕾,王昕.小青梗菜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59-67.[4]㊀徐佩娟,何铁海,朱赋,等.鄞州区夏秋季叶菜类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2):211-213.(责任编辑:袁醉敏)。

青花菜品比试验总结

青花菜品比试验总结

21 叶 片调查结 果 .2 .
表 1 青花菜参试品种
序 号 品种 来 源 厅号 品种 来 源
调查 表 明 , 叶片数 M 最 少 , M, 之 , 它 M、 次 其
品种相差不大 ; 叶长x M 最小 , 宽 开展度小 , 株型
直立 ( 见表 3 。 )
M 青 花 菜 B 中国农科 院 M 上 海 4号 上海农 科 院 6 6
温州农业科技
21 ( ) 0 0 1
We z o r u t r lS on e An e h o y n h u Ag i l a c c d T c n  ̄g c u
青花菜 品比试验总结
黄 文斌 , 娄建 英
( 温州市 东华农 业服务 有 限公 司 , 江 温 州 350 ) 浙 200
在将采收前对植株进行开展度与株高调查 。
M、 M 植株 开展度 大 , 、 植 株 开展度 小 ,株 型 M M
直立( 表 2。 见 )
表 2 青花菜参试品种植株调查 ( c m)
编号 Ml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 0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 、 绿花菜 、 茎花菜 , 其风味 种 , 9月 2 9日定 植 ,小 区面 积 84 .m 。对植 株 、 叶
好, 营养价值高,质地鲜绿脆嫩 , 清爽适 E , l 深受国 片 、 熟期 、 球采 收进行 调查 。 花
内外 消费 者 的喜爱 ,是 国 际市 场 中最 畅销 的五大 蔬 菜 品种 之一 。利 用雄性 不 育系 和 自交 不亲 和 系 配 制 杂交 一 代 是青 花 菜 优势 育 种 的 主要 途 径 。 杂 种 优势 不仅 表现 在产 量上 而且在 品 质和抗 逆性 等 方 面也 有 明显优 势 。现将 温州 市东 华农业 服 务有

江苏地区青花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江苏地区青花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江苏地区青花菜新品种比较试验宋立晓;曾爱松;高兵;严继勇【摘要】2011-2012年,在江苏南京以圣绿为对照,对江苏省近年来育成的6个青花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苏绿3号、苏绿2号、瑞绿5号和瑞绿6号4个品种单花球质量大,产量高,商品花球合格率较高,抗病性强,营养品质较佳,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保鲜出口或中球内销预选品种在江苏省推广种植,为江苏省选择高产、优质、商品性佳的青花菜新品种提供了基础依据。

%We took Shenglv as control cultivar, and carried out the comparative test of six broccoli cultivars from 2011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 cultivars Sulv No.3, Sulv No.2, Ruilv No.5 and Ruilv No.6 had outstanding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and their single flower head weight, yield, commercial qualification rate,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nutrition quality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and the other cultivars, so they were suitable for extension of cultivation in Jiangsu area for fresh-keeping export and domestic sales. Furthermore, this comparative test provided basic references for screening of new broccoli cultivars with high yield, excellent quality and good commercial characters.【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4(000)022【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青花菜;新品种;品质;产量;江苏省【作者】宋立晓;曾爱松;高兵;严继勇【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5.9青花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营养丰富,居十大抗癌蔬菜前列,近年来在江苏省南通、常熟、兴化、江都、徐州、响水等地栽培面积日渐增长,已经有超过花椰菜的趋势,已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出口创汇高效特色蔬菜之一和优势产业。

油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油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油菜不同品种比较试验初报夏宏鑫【期刊名称】《《新农民》》【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1页(P41-41)【关键词】油菜; 品种; 产量比较【作者】夏宏鑫【作者单位】[1]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海原755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为了筛选适宜我县推广的油菜新品种,进一步完善集成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特落实给试验。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实施,定期开展观察记载,按要求完成田间各项调查工作,单打单收,确保了调查记载资料真实,试验结果可靠,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试验概况红羊乡术川村位于月亮山脚下,海拔高度2274.58m,年降雨量400~500mm,日照时数2600h,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40d,村里主要以秋杂粮、马铃薯为主。

试验地块平整,地力均匀,试验占地0.2hm2。

1.1 参试品种本试验参试品种设5个:①青杂7号;②青杂5号;③青杂9号;④青杂12号;⑤青杂4号。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采取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为20×80=160m2,走道、排距50cm,区距50cm,小区内播种2垄8行,行距30cm,株(穴)距10cm,4~5对叶片时间苗、定苗,每穴平均2株。

机械种植。

1.3 田间管理5月15日结合精细整地,底施碳铵50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19日划分小区,20日播种。

出苗后查苗补苗、定苗。

6月5日追施尿素4kg/667m2。

单打单收,晒干后称产量。

2 试验结果2.1 实收产量实收产量青杂9号最高,折合产114.6kg/667m2,位居第一;青杂4号产量最低,折合产89.6kg/667m2。

其中青杂7号与青杂9号减产6.1%;青杂5号、青杂12号由于最高的青杂9号减产幅度小于15%;青杂4号与青杂9号产量减产幅度大于20%以上。

2.2 经济性状2.2.1 株高株高变幅在137.4~188.4cm之间。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试验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试验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试验叶用芥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不同的叶用芥菜品种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

为了探究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的生长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的试验。

我们选取了三种常见的叶用芥菜品种进行了试验,分别是翠菜、红菜和芥菜青。

这三种品种的叶用芥菜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而且它们在口感和营养成分上也有所不同。

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我们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了试验,以确保环境条件的一致性。

接下来,我们准备了种子,并按照推荐的播种密度和深度进行了播种。

在播种后,我们对不同品种的叶用芥菜进行了相同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等。

我们严格按照正常的种植管理措施来对待它们,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在试验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对不同品种的叶用芥菜进行了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我们测量了它们的生长速度、叶片的大小和数量、植株的高度等生长指标,以便能够进行综合比较。

通过这些观察和记录,我们得以了解到不同品种叶用芥菜的生长状况。

在试验结束后,我们对不同品种的叶用芥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翠菜品种的叶用芥菜生长速度较快,叶片较大而且数量较多,植株高度也较高。

而红菜品种的叶用芥菜虽然生长速度较慢,但叶片的颜色更加鲜艳,叶片的口感也更好。

芥菜青品种的叶用芥菜在生长速度和植株高度上都居中,但叶片的数量和口感都表现出较好的特点。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以了解不同品种的叶用芥菜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这对于种植户在选择叶用芥菜品种时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他们在生产中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

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的生长特性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试验,能够推动叶用芥菜品种的科学种植和优化生产,让叶用芥菜能够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和生活服务。

上杭县绿叶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上杭县绿叶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上杭县绿叶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彭履彩
【期刊名称】《东南园艺》
【年(卷),期】2022(10)3
【摘要】为探索部分绿叶蔬菜新品种在上杭县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丰富绿叶蔬菜品种,连续2年开展绿叶蔬菜新品种试验,对18个绿叶蔬菜新品种在上杭县种植的农艺性状表现、产量及抗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开展总体评价。

结果表明:‘金品青松2号’、‘矮脚虎’和‘金品改良2号’等3个青梗菜品种,‘金品速脆白’、
‘金品851’和‘金品快菜308’等3个快菜品种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表现良好,适宜上杭县种植,可在当地进一步示范并推广种植。

【总页数】5页(P198-202)
【作者】彭履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3
【相关文献】
1.上杭县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上杭县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初报
3.上杭县2012年晚稻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初报
4.特色绿叶蔬菜新品种秋季展示初报
5.绿叶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试验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试验

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试验引言芥菜属于一种叶菜类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种的芥菜可供选择,不同的品种可能会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产量表现。

为了探究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的生长情况以及选取最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生长比较的试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实验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三种不同叶用芥菜品种,分别是“青考”、“蒲菜”和“绿叶”。

实验地点选取了位于郊区的有机蔬菜基地,土壤条件良好,阳光充足,环境条件适宜。

在同一块土地上分别种植了三种不同品种的芥菜,并且对三种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监测和比较。

实验过程中,首先对土壤进行了充分的肥料施用和灌溉,保证了良好的土壤养分和水分供给。

在芥菜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定期对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叶片大小、产量等指标,并且对每个品种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果比较。

结果与讨论经过两个月的生长期之后,我们得到了三种不同叶用芥菜品种的生长情况数据,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品种在生长速度、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生长速度方面,“青考”品种生长速度较快,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品种;“蒲菜”品种次之,生长速度适中;“绿叶”品种生长速度较慢,在两个月的生长期内,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都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品种。

在产量方面,“青考”品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品种,每株植株的产量显著增加,而“蒲菜”品种次之,“绿叶”品种的产量最低。

在抗病虫害能力方面,我们发现“青考”和“蒲菜”品种相对较强,能够抵抗部分常见的病虫害,而“绿叶”品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相对较弱。

结论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在不同叶用芥菜品种中,“青考”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是值得种植的优质品种。

而“蒲菜”品种在生长速度和产量方面表现较好,也是不错的选择;“绿叶”品种在生长速度、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均相对较弱,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谨慎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梗菜为直立束腰型小白菜 , 是最受人们青睐 和栽培面积最大的小白菜品种类型 。由于市场需求 增大和种植效益好 , 近年来福建省青梗菜种植面积 不断增加 , 对种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目前福建省青梗菜种子的主要来源 : 一是各蔬菜种 子公司自繁的品种 , 这些品种大多为常规品种 (如 清江白 、上海青等 ) , 不仅种子质量较差 , 商品性 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 二是从国外引进的杂交一 代品种 (如华冠 、华京等 ) , 这些品种虽然种子质 量好 , 商品性优 , 但种子价格昂贵 , 并且由于生产 上连年种植少数几个品种导致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 势 。为此 , 我们进行小白菜杂交一代品种选育研 究 , 现已初步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系 (新组合 ) 。本 试验对从国内外引进的 9个青梗菜新品种与本所选 育的品系进行品比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品种 (系 )
株高和开展度中等 , 束腰性好 , 菜头大 , 叶片数 多 , 叶色绿或浅绿 , 叶柄色泽绿或浅绿 。参试品种 (系 ) 中综合性状优良的有金品 801、春华一号 、 英俊 、金品 25、福青 2 号 、Bm23 ×20、福青 1 号 和 Bm6 ×20 (表 2) 。 213 品质
bc
BC
d
C
蔬菜品质包括外观品质 (商品性 ) 和内在品 质 。内在品质主要包括营养品质和质地风味等 , 营 养品质指营养成分 (主要包括干物质 、Vc、有机 酸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等 ) 含量 。研究已表 明小白菜叶片中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叶柄 , 可通 过调查叶 片 重 与 叶 柄 重 比 值 来 判 断 营 养 品 质 的 好 坏 , 比值越大表明小白菜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越 高 。质地风味主要是指产品的甜度 、脆度以及纤维
品种 (系 )
金品 801 春华一号 金品 25 碧月 引 进 丽妃 品 种 泰国四季 英俊 兆春 谊禾
小区平均 净菜产量
( kg)
1616 1610 1516 1513 1414 1412 1319 1317 1316
表 1 参试青梗菜品种 (系 )产量比较
折 667m2 产量
( kg)
比 CK1 ± (%)
3 小结 常规施肥水平条件下 , K326 全生育期共出叶
35137片 , 平均 2 d长出 1叶 , 叶片 1 d长 1110 cm; 且随着叶位的提高 , 叶片成熟所需时间变长 。因此 生产上应根据不同部位叶片不同成熟度而采摘 。
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 ,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施肥
水平可以增加总出叶数 , 出叶速度更快 ; 而叶面积 增长速度打顶前明显快于打顶后 , 至叶片定长时 , 趋于一定值 ; 随着施肥量的提高 , 叶面积增长速度 加快 , 单株叶面积系数增大 。
- 114
1115
c
BC
Bm6 ×23
1412
173417
- 411
814
c
BC
对 华京 ( CK1 ) 照 清江白 ( CK2 )
1418 1311
180810 160013
注 :小区平均净菜产量为 3次重复测产产量的平均值 ×2。
212 主要农艺性状 据市场调查了解 , 综合性状优良的青梗菜要求
AB
b
AB
b
AB
c
BC
c
BC
cd
C
d
C
d
C
福青 2号
1618
205213
1315
2812
a
A
Bm23 ×20
1614
200314
1018
2512
a
AB
自 福青 1号
1613
199112
1011
2414
a
AB

品 Bm65 ×6
1516
190517
514
1911
ab
AB

Bm6 ×20
1416
178316
2009年第 4期
21
不同青梗菜品种 (系 ) 比较试验初报
邵贵荣 , 陈文辉 , 方淑桂 , 曾小玲 (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研究所 350012)
摘 要 : 以华京 、清江白为对照 ,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 9个青梗菜新品种及福州市蔬菜所选育的 6 个青梗菜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 , 结果表明 : 适合福建省平原地区秋冬季节种植的青梗菜优良品种 (系 ) 是金品 801、春华一号 、福青 2号 、Bm23 ×20和福青 1号 。 关键词 : 青梗菜 ; 品种 ; 品系 ; 比较试验
相当 , 比 CK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 。本所 选育品系中产量以福青 2号最高 , Bm23 ×20次之 , 福青 1 号第 3, 分别比 CK1增产 1315%、 1018%、 1011% , 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 分别比 CK2增 产 2812%、 2512%、 2414% , 增 产 均 达 极 显 著 水 平 。其余品系产量与 CK1相当 , 未达显著水平 , 但 比 CK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 。
兆春 (日本 ) 、碧月 (韩国 ) 、泰国四季 (泰国 ) 、 金品 25 (新 西 兰 ) 、金 品 801 (新 西 兰 ) 、英 俊 (荷兰 ) 、谊禾 (中国台湾 ) 、春华一号 (北京 ) 。 本所选育品系 6 个 , 分别是福青 1 号 、福青 2 号 、 Bm6 ×20、Bm6 ×23、Bm23 ×20和 Bm65 ×6。对照 品种华京 (日本 , CK1 ) 和清江白 (福建 , CK2 ) 。 112 试验方法
比 CK2 ± (%)
202718
1212
2617
195416
811
2211
186910
314
1618
184416
210
1513
175911
- 217
919
173417
- 411
814
169810
- 611
611
167316
- 714
416
166113
- 811
318
差异显著性
0105
0101
a
A
a
25
13
绿 浅绿 较好 较大 中上 较好 0162 2
抗 中抗 抗
59
17
24
14 油绿 浅绿 较好 大 中上 较好 0161 2
抗 中抗 抗
56
Bm6 ×23
16
23
13 油绿 浅绿 较好 大 中上 较好 0158 1
抗 中抗 抗
55
对 华京 (CK1)
18
26
13 油绿 浅绿 较好 大

好 0161 2 中抗 中感 中抗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福建省平原地区秋冬季
节种植的青梗菜优良品种 (系 ) 是引进品种金品 801、春华一号和本所选育品系福青 2号 、Bm23 × 20、福青 1号 。这些品种 (系 ) 目前已开始在生产 上推广 , 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 以便
加快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另外 , 本所选育品系福青
抗 中抗 抗
58
春华一号
17
26
14
绿
绿



好 0163 1
抗 中抗 抗
60
金品 25
引 碧月 进 丽妃 品

泰国四季
英俊
16
26
13
绿 浅绿 较好 较大 上 较好 0161 1 中抗 抗

54
20
25
13
绿
绿 一般 较大 上 一般 0158 2 中抗 中抗 抗
53
16
24
12 浅绿 浅绿 一般 中等 上 一般 0159 2
抗 中抗 中抗 53
15
23
12 深绿 绿 较好 大
上 较好 0155 2
抗 中感 抗
51
17
22
13
绿
绿 较好 较大 上 较好 0153 2 中抗 抗

53
兆春
18
22
11 绿
绿 较好 中等 上 较好 0162 2
抗 中抗 中抗 52
谊禾
18
23
Hale Waihona Puke 11绿绿 一般 较大 中上 一般 0154 3 中抗 中感 中抗
×20和福青 1号 。 214 抗病性和抽薹性
由表 2可知 , 参试品种 (系 ) 抗病性均较强 ,
其中病毒 病 和 黑 斑 病 抗 病 等 级 均 达 到 中 抗 水 平 以 上 , 霜霉病只有泰国四季 、谊禾 、华京 、清江白为 中感 , 其余均达中抗水平以上 。品种抽薹性强弱与 耐寒性强弱相关 , 可根据移栽到抽薹的时间来判 断 , 时间越长表明品种越耐抽薹 , 亦即耐寒性强 。 参试 品 种 (系 ) 中 耐 抽 薹 的 有 春 华 一 号 、金 品 801、Bm65 ×6、福青 2号 、Bm23 ×20和福青 1号 。
52
照 清江白 (CK2)
15
21
12 浅绿 绿白 一般 中等 中下 一般 0157 1 中抗 中感 中抗 49
注 : ①口感分级标准 , 1级为质地鲜嫩 ,柔软 ,清甜 ; 2级为入口较硬 ,清甜或入口虽嫩但口味淡 ; 3级为入口硬且口味淡 。 ②抗病性分级标准 ,病 情指数 50%为高感 , 50% ~25%为感 , 25% ~10%为中感 , 10% ~2%为中抗 , 2%为抗 。
引进国内外新品种 9个 , 分别是丽妃 (日本 ) 、
收稿日期 : 2009 - 05 - 11 作者简介 : 邵贵荣 , 男 , 1971年生 , 助理研究员 。 基金项目 : 福州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 2005350102000456 ) ; 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