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集气系统工艺设计

天然气集气系统工艺设计
天然气集气系统工艺设计

摘要

随着中国政府能源政策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大量气源的探明,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天然气开发、储存和应用技术已成为专门技术领域。集气系统是将来自采气井口的高压天然气,通过必要的处理工艺,使其气质符合商品气要求,压力、水露点满足外输条件,是天然气开采利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集气阶段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气集气系统工艺设计一文共分四章,包括天然气储量和开发方案简介,升深2-1区块总体工艺选择和升深2-1区块集气处理工程等内容。以升深2-1区块为典型论述了该类型气田的开发特点,集气工艺选择,集气站布局及集气处理工程。目的是为了同类型气田的开发,集气站布局,集气处理等具体工艺的选择提供一个设计方案。

关键词:天然气;系统;设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ergy policy and the energy structure's adjustment, as well as the proved of massive gas sources, the natural gas development and use has become a irreversible general trend. The development, storage and applied technology of natural gas has become a specialized skill domain. Through the essential processing craft,gas gathering system sets the high-pressured natural gas comes from the gas recovery well head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commodity gas, and sets its pressure, dew point of water to meet the conditions of losers.It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gas exploitation and use, therefore to make the design work of gas gathering stage wel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of the natural gas gathering system technological desig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including the synopsis of gas reserves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he overall craft choice of the Sheng-shen 2-1 field and the processing project of gas gathering of the Sheng-shen 2-1 field. Take the sheng-shen 2-1 field as a model to elaborat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type of natural gas field, the choice of gas gathering craft, the layout of gas gathering station and the processing project of gas gathering and so on.The goal is for the same type of natural gas field development, the layout of gas gathering station , gas gathering processing and so on concrete craft choice to provide a design proposal.

Key words: Natural gas; System; Design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自然概况 (1)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2)

1.3 主要研究内容 (3)

第2章天然气储量和开发方案简介 (4)

2.1 天然气储量和气藏概述 (4)

2.2 开发方案简述 (4)

2.3 徐深气田开发特点 (5)

第3章升深2-1区块总体工艺选择 (6)

3.1 升深2-1区块的特点和总体工艺方案解决的问题 (6)

3.2 升深2-1区块外输气管道总体方案 (7)

3.3 单井集气和多井集气工艺的选择 (7)

3.4 集气站布局 (9)

3.5 采气管道防冻工艺选择 (11)

3.6 集气站预处理工艺选择 (12)

3.7 脱水工艺选择 (13)

3.8 CO

腐蚀控制和监测方案 (13)

2

3.9 采气井口设施和采气管道规划方案 (16)

第4章升深2-1区块集气处理工程 (24)

4.1 建设规模 (24)

4.2 集气站 (24)

4.3 集气站总图布置 (27)

4.4 采气系统 (28)

4.5 集气管道建设方案 (30)

结论 (34)

参考文献 (35)

致谢 (37)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需求书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建设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在保持现有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实时传输到城市消防监控管理中心,实时监督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对于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对于突发的火情,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有效的甄别,确认后的火警,立即传输到城市119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接警系统。系统与单位火灾探测器同步显示报警不超过15秒钟的预警时间,以及火灾发生后,系统显示的起火单位各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能为灭火组织指挥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 要求建设完成后的系统应能提高119消防指挥中心的自动化预警能力,减少因延误报警所造成的损失,更好地掌握受理火警的主动权,同时能加强对重点消防系统的监控,随时掌握各单位消防系统的动态,及时发现故障,予以维护服务,提高城市消防管理水平。建设数据传输及计算机网络传输方式的报警监控通讯网络,对城市各单位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联网监测、监控,及时向消防指挥中心提供准确的消防系统运行和报警信息。 系统对用户火灾报警系统的日常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用户管理信息库,为消防指挥调度提供铺助决策,以提高对火灾的处理能力。协助消防部门做好各单位消防设备维护,管理值班员的培训考核,使其达到会使用、会操作、会维护水平,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监控中心接收到火警信息和报警设备的运行信息,为本市消防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和报警后的辅助手段,达到从原有的人防转向技防,从而使得我市消防工作达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我市的消防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隐患,达到保证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目标。 二、设计方案要求 1. 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项目的建设要求,该项目的总体设计目标是: (1)建立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使城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得到进一步有效治理,规范行业管理、多方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树立消防服务的新形象。 (2)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要求系统启用后,每日24小时不间断运行,随时监测联网单位消防设施的运行信息,如果消防自动报警设施被违章关闭或故障,系统立即作出反应,监控中心的管理人员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通知其单位恢复开通。如果因故障而停机或局部停止工作,系统同样作出反应,监控中心迅速安排人员排除故障,从而有效解决了因人为擅自关闭自动消防设施,而又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3)要求系统从技术手段上对其单位的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天候的监控,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4)利用管理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实力和先进设备,无条件支持消防部队的调度指挥中心、自动化办公系统技术及维护,做到资源共享。 (5)对社会新建、改建、扩建、已建的自动消防设施提供检测服务。 (6)根据入网防火单位消防设施日常运行状态,为防火监管部门提供火灾事故调查依据。 (7)通过消防网络监控管理,向社会免费提供有关消防产品质量、选型咨询。向消

燃气锅炉的运行控制及远程监控系统

燃气锅炉的运行控制及远程监控系统 发表时间:2019-03-12T16:11:33.3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杨帆 [导读] 摘要:在当前时期,空气污染加剧,提高燃气锅炉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降低大气污染,减少雾霾来源有着非常直接的实际意义。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在当前时期,空气污染加剧,提高燃气锅炉的使用效率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降低大气污染,减少雾霾来源有着非常直接的实际意义。在燃气锅炉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系统所需要的总热量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提高燃气锅炉效率,对其节能运行控制优化有着重要的生产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燃气锅炉的运行控制和远程监控系统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燃气锅炉;运行控制;远程监控系统 我国作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快速地发展工业经济是目前我国所面对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状态,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在能源的利用上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过去一味地追求工业发展的速度一度造成我国环境的严重污染。近年来,随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推进,我国在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的利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锅炉作为我国工业生产重要的能源供给器材,其燃料的选择以及最大化的利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近几年燃气锅炉的出现,锅炉的应用也逐渐变得更加环保和经济。但是我国的燃气锅炉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我国锅炉控制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 控制系统是一台锅炉运行的核心与关键,其由程序点火,连锁,保护,运行控制,还有热工参数的检查。测试,显示等组成。其中,运行控制是对锅炉内水的温度和相应的水的位置的控制。我国的锅炉控制系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还比较落后的时候,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的操作,这样简单的手工劳动既不能良好地控制锅炉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完全无法达到自动化。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我国又出现模拟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逐步地实现了锅炉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且锅炉的控制也变得较为精确与安全。但是,计算机系统对锅炉的控制也有其局限性,它一般只适用于较大的锅炉,对于小容量的锅炉往往就无法进行很好的控制。 二、关于锅炉系统中热量平衡的分析 (一)热量平衡的概述 为了达到节约资源,保护和环境的目的,在工业生产中对能量输出与输入的控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所谓的热量平衡,就是在锅炉运行的过程锅炉热量的输出与输入是相等的,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一般来说它的热量供给主要是由燃料完成(在没有预热的前提下),但是锅炉输出的热量就有很多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锅炉内水体的吸热量,不完全的燃烧损失等。 (二)影响热量平衡的因素 前面就有提到过热量的平衡是输出与输入的平衡,一般来说输入的热量较为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但输出的热量由于组成较为复杂且不稳定,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很有可能会降低锅炉的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例如,像是炉水和循环水的吸热量主要就会受到其水体的质量,比热容,水体温度的变化幅度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完全燃烧损失(未燃尽的燃料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比重)主要是受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这项损失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锅炉的效率,造成浪费。除此之外,还有散热损失,排气损失等,这两类一般都是与进气的数量和过量的空气系数有关。 综上所述,影响锅炉效率的最大的两个因素便是锅炉运行过程中进气的数量和过量空气系数,只有严格地控制好进气的数量并且寻找出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锅炉输出的热量才会呈现出一个稳定的状态,锅炉的效率才会达到最优。 三、控制系统的合理设计 (一)选择合适的系统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运用地最多的一种控制系统就是可编程控制器,它是目前同类产品中较新也是性能较好的控制系统,它具有实用性较强,操作技术要求低,自我维护的功能较强等优点,因此运用较广。除此之外,常用的控制系统还有工控机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其中单片机出现较早,曾经在市场上也运用地较为广泛,后来随着技术的革新,单片机控制系统由于其自身性能的局限性,逐渐失去了市场,虽然价格较为便宜,但始终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主要应用于仪表领域。工控机控制系统虽然比起单片机在性能上有所改善,但是其仍然存在着实用性不强,可靠性不高,自我维护的功能弱,操作太过复杂等缺陷。但是其在运算,数据的储存等方面却比可编程控制器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控制系统的最优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工控机控制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的方式,既利用了工控机在数据运算,储存方面的优势又利用了可编程控制器在性能上的优越性。 (二)控制系统硬件的构成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控制系统运行的核心,所以其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来说,包括了上机位的监控结构,下机位的运行控制结构以及执行结构。上机位那一部分主要负责锅炉运行的监测,一般由计算机来完成。这也就是上面说提到的关于工控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结合时工控机负责的部分。下机位的部分,一般是对锅炉的运行进行控制和执行相应的操作,也就是可编程控制器负责的部分。下机位运行控制结构主要包括了可编程控制器,D/A和A/D模块,人机界面等。执行系统主要由变频器,水泵,风机,电磁阀等部分组成。这些都是硬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锅炉的运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为了使硬件系统既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部分的工作,又能够相互协作,软件系统的设计一般都是按照上下机位互相协作的设计思路来完成的。它包括了上下机位两个部分的设计,上机位主要是由计算机组成,由工作人员来操作。因此,这个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包括了一些监测软件,记录软件,数据查询的软件。 . (四)系统循环水泵变频技术。 系统循环水泵变频(调速)技术是一项根据用户用热需求变化来改变(通常是降低频率)循环水泵电机频率,进而改变系统循环水量(通常是减少循环水量),有效节省循环水泵输配电耗的节能(电)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系统压差、压力或供水温度等来实现循

天然气处理工艺

第一篇天然气处理工艺

一、天然气基本概念 1.天然气的利用 天然气发电清洁民用燃料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用作发动机燃料 2.天然气的组成与分类 (1)天然气的组成 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且这些化合物大部分是烷烃,其组成如下 CH4 C2H6 C3H8 C4H10 C5+ N2 CO2 H20 H2S He Ar Xer (2)天然气的分类 (1) 按天然气的来源可分为: ①气田气(气藏气;气层气)在地下储层中呈均一气相存在, 采出地面仍为气相的天然气。从气田中开采出来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乙烷。 ②伴生气在地下储层中伴随原油共生,或呈溶解气形式溶解在原油中,或呈自由气形式在含油储层游离存在的天然气。与油共生,甲烷含量一般为70~80%。 (2)按甲烷含量可分为: ①干气(贫气)一般甲烷含量在90%以上,轻烃含量少。 ②湿气(富气)一般甲烷含量在90%以下,轻烃含量较高。 3.天然气加工的目的(4个) (1)燃气管网供气:主要内容包括,①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解决空气污染和热值问题,②脱重烃和水,解决输入过程的重烃和水的冷凝问题。 (2)天然气液化:主要解决天然气的远距离输送问题, 特别是跨海运输问题。由于液化(常压,-162℃)天然气的体积为其气体(20℃,101.325kp)体积的1/1625,故有利于输送和储存。(3)供应石油化工原料:①提供较纯的原料甲烷作为制氢、生产尿素和甲醇的原料;②回收轻烃,作为裂解、脱氢、异构化、芳构化及氧化等生产化学品的原料。 (4)提供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凝析油:石油液化气为城市提供燃料,凝析油经物理加工生产系列溶剂油。 5.天然气加工过程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前言 (2) 2系统的组成 (3) 2.1前端设备 (3) 2.2图像的传输。 (3) 2.3控制中心 (4) 2.3.1图像的控制。 (4) 2.3.2图像的显示设备。 (4) 2.3.3图像的记录设备。 (4) 2.4系统结构图 (5) 3系统功能介绍 (6) 4系统配置 (10) 5费用说明 (11)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1前言 当今视频是一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社会安全生产问题也是日益复杂、多种多样,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也要求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和指导。现在的建筑工地开工面积大、地域分布广,对监管巡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对生产安全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对目前的工作难点和经后工作的长远发展,特采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管。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一门被人们日益重视的新兴专业,就目前发展看,应用普及越来越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几乎所有高新科技都可促进其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来临,更为该专业发展提供新动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不间断,全方位的对施工工地进行远程监控和记录,可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监控。可让施工工地长期有效的得到监督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监管工作的影响。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国防、公安、消防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对各领域的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监管工作的高效、创新起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采用此技术是一个新的创举,也是发展的必然。

2系统的组成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设备、图像的传输、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 2.1前端设备 这部分是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布置在被监控场所的某一位置上,其视场角能覆盖整个被监控场所。当被监控场所面积较大时,为了节省摄像机的数量、简化传输系统及控制与显示系统,在摄像机上加装电动的(可遥控的)可变焦距(变倍)镜头,使摄像机能观察的距离更远、观察得更清楚;有时还把摄像机安装在电动云台上,通过控制台的控制,可以使云台带动摄像机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转动,从而使摄像机能覆盖的角度更广、面积更大。总之,摄像机就像整个系统的眼睛一样,它把监控的容变为图像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的监视器上。摄像装置主要包含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箱、报警探头、紧急按钮等。 2.2图像的传输。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路。一般来说,传输部分指的是传输图像信号。但是,由于某些系统除要求传输图像外,还要求传输声音信号,同时。由于需要在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台对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进行控制,因而在传输系统中还包含有控制信号的传输,所以这里所讲的传输部分,通常是指由所有要传输的信号形成的传输系统的总和。传输部分的传输介质主要包括视频电缆、控制信号传输电缆、光缆等。如果采用数字摄像机,则需要利用互联网来传送信号,传输线路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双绞线。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
系统概述: 燃气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为了保证然气输配管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提高现代化的供气管理水平,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系统组成: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由四个部分组成。 监测中心:主要硬件: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等。 主要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燃气管网无线监控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移动 GPRS 网络,INTERNET 公网(需绑定固定 IP)。 抄表终端:燃气管网监控设备(GPRS RTU)DATA-6216/6218。 计量设备:压力变送器,燃气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系统拓扑图:
财务结算系统
BS 服务器
值班员计算机
交换机
防火墙 INTERNET 公网 公司领导或上级管理
GPRS 网络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6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8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65120.html,

主要功能: ◆ 采集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气体泄漏及电池电压等数据。 ◆ 将采集数据主动上报到监控中心;支持定时上报和监测数据超限上报。 ◆ 支持电池供电方式,无需外部供电功能。 ◆ 支持对各种类型仪表对接功能(串口信号、4-20mA 信号、脉冲信号)。 ◆ 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报表生成功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 ◆ 支持测点数量 65535 个。 ◆ 易维护性,系统操作简便,抄表终端支持远程维护管理。 ◆ 采用 GPRS/CDMA、短消息无线通信方式。 ◆ 现场可存储、显示、查询压力、流量等数据及工作参数。存储数据≥1 万条。 ◆ 数据存储间隔、数据上报间隔可以设置。 ◆ 电池寿命根据上报频率确定,可达到 1-3 年。 ◆ 为现场压力变送器提供直流电源:5V、12V、24V。 ◆ 支持远程升级设备程序、设定参数。
燃气管网无线监控系统软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65120.html,

天然气净化厂工艺.docx

龙岗天然气净化厂概况 1龙岗天然气净化厂简介 龙岗天然气净化厂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阳通乡二郎庙村 1 社二郎庙,位于仪陇县西北面边沿山区,距仪陇县老城区直线距离约54km,西南距仪陇县新城区直线距离约71km,北侧距立山镇直线距离约。设计的原料天然气处理能力 4 3 为 1200×10 m/d ,设计的原料气压力~,单列装置的原料天然气处理能力为 43 600×10 m/d ,共 2 列,装置的操作弹性为50~ 100%,年运行时间 8000 小时。龙岗天然气净化厂主要包括主体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几部分。 其原料气组成如下表所示: 组分摩尔分率,mol%组分摩尔分率,mol% H2S i-C4H10 CO2n-C4H10 H2O N2+He CH4H2 C2H6O2+Ar 注: 1)原料气不含有机硫 2)原料气温度 30~36℃ 2生产工艺 由集气总站来的原料天然气先进入脱硫装置,在脱硫装置脱除其所含的几 乎所有的 H2S 和部分的 CO2,从脱硫装置出来的湿净化气送至脱水装置进行脱水 处理,脱水后的干净化天然气即产品天然气,经输气管道外输至用户,其质量 按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1999)二类气技术指标控制。脱硫装置得到的酸气送至硫磺回收装置回收硫磺,回收得到的液体硫磺送至硫磺成型装置,经 冷却固化成型装袋后运至硫磺仓库堆放并外运销售,其质量达到工业硫磺质量 标准( GB2449-92)优等品质量指标。为尽量降低 SO2的排放总量,将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送至尾气处理装置经还原吸收后,尾气处理装置再生塔顶产生的酸 气返回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塔顶尾气经焚烧炉焚烧后通过 100m高烟囱排入大气。尾气处理装置急冷塔底排出的酸性水送至酸水汽提装置,汽提 出的酸气返回硫磺回收装置,经汽提后的弱酸性水作循环水系统补充水。总工 艺流程方框图见图 2-1 。

基于WIFI的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家对于安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由于视频监控含有实时记录与拍摄的功能,在很多的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于传统的监控设备具有的问题,特设计出利用无线与互联网络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其具有的特点为灵巧方便、成本低廉、功耗非常的小等优势,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与市场推广价值。 【关键词】视频监控;应用价值;pc机;嵌入式系统 1.引言 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飞速的提高,视频所特有的方便、直观以及其丰富的内容等更是受到更多的人的喜爱,当前严格控制视频的应用也在安防监控、军事、远程视频会议、工业、远程医疗、商业以及金融行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开始,视频监控所选择的是借助模拟信号传输,之后其便通过以pc卡式数字信号传输为基础的一种嵌入式系统来进行视频监控,以监控系统的第三代嵌入式系统为基础的视频监控是自所有年龄的人来的,其凭借其成本低、灵活性强以及不被限制的传输距离的优势,而受到人们的追捧,以极快的速度占领了市场,采集监控现场图像是其主要的目的,而且其可以对照片进行收集,并进行长时间保存,用来进行之后的查询以及检索环节。 2.系统设计 2.1需求分析 以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据,要求对食品厂生产车间进行安排,我们发现在所有地方的视频进行采集以及传输系统的车间,需要能够随时移动放置的系统,系统在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之下,其需要进行标准的封闭盒包装的选择,并将预留摄像头来进行天线接口,在盒子中进行其他电路板以及电源的莫风。以项目的具体需要为依据,来进行以下功能要求的获得: 首先就是视频捕捉功能,第二就是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第三就是处理以及恢复图像的功能。 2.2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总体设计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3.硬件结构设计 3.1设计方案 本文选用的为基于三星s3c6410核心板作为基础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在不改变核心板的条件下面对于底板进行整理与设计,添加一些外围的通用接口与两个usb借口。核心板与底

塔吊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塔吊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近年来,塔吊在建筑行业得到大量应用。但是由于塔吊的超限作业和塔 吊群干涉碰撞等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 了满足塔吊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需要,研发塔吊的远程安全监控系统已经越来越得 到建筑安全监察部门和相关领域企业的关注。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塔吊事故;远程安全监控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242-02 1 塔吊的应用与组成 塔吊(塔式起重机)是现代建筑业起重、运输、吊装作业的主导机械,起源 于西欧,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吊专利颁发于1900年[1]。我国的塔吊行业起步于 20世纪50年代,2002年成为世界上首个塔吊年产量突破10000台的国家[2]。目 前我国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塔吊生产厂达400余家,仅黑龙江省建筑工地运行的塔 吊在8000到10000台,并以每年近千台的数量增加。塔吊可以分为基础、塔身、顶升、回转、起升、平衡臂、起重臂、起重小车、塔顶、司机室、变幅等部分。 基础是塔吊安装在地面上的部分;塔身是塔吊的身子,也是升高的部分;顶升是 使得塔吊可以升高的部分;回转是保持塔吊上半身可以水平旋转的部分;起升机 构用来将重物提升起来的部分;平衡臂架是保持力矩平衡的部分;起重臂架是提 升重物的受力部分;小车是用来安装滑轮组和钢绳以及吊钩的,是直接受力部分;塔顶是用来保持臂架受力平衡的部分;司机室是操作的地方;变幅是使小车沿轨 道运行的部分。 2 塔吊事故及监控现状 近年来塔吊运行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仅2007年塔吊倒塌事故就发生16起事故,死亡65人。在发生的事故中各种塔吊违规超限操作、超载作业是主因,部 分建筑企业赶工期、抢进度,违规超重、超力矩起吊作业,致使塔吊结构疲劳失稳,发生塔吊群干涉碰撞[3]。目前塔吊作业多应用机械式限位装置保护,性能一般,而且施工单位屏蔽破坏限位装置几近常态;安装塔吊记录仪、塔吊黑匣子进 行监测[4],采用的是封闭式的记录方式,容易遭到屏蔽破坏难于监管,主要用于 事故滞后分析,意义不大。由于目前塔吊数量众多、高空作业、违规操作行为隐 蔽且难于取证,建筑监管部门希望能够远程实时获取塔吊运行状态信息,以保证 对塔吊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控。 3 塔吊远程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本设计基于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融合处理、无线 传感网络与远程数据通信技术,高效率地完整实现建筑塔吊单机运行和群塔干涉 作业防碰撞的实时监控与声光预警报警功能。塔吊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由塔吊终端 监控平台和远程监控管理平台两部分组成。监控终端由布设于塔吊不同位置上的 传感器、基于ARM的控制器、基于GPRS的无线传输模块构成,在实现对塔吊现 场安全监控、运行记录和声光报警的同时,通过远程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将塔吊 运行工况安全数据和预警报警信息实时发送到GIS可视化远程监控平台,并能在 报警时自动触发手机短信向相关人员报警,从而实现开放式实时动态的远程监控、远程报警和远程告知。本系统适用于国内普通楼房、高层住宅及其他工程建设项目。 3.1 塔吊终端监控平台

天然气、煤气站智能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天然气煤气站智能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一、项目概述 在天然气行业中,集配气站、处理(净化)厂等野外场所是天然气生产的主战场,其生产过程具有高压、易燃、易爆、安全要求高等特点。尤其近年来全面推行气田优化简化管理后,部分天然气生产气井实现了无人驻站值守。为了能够使管理者及时掌握生产现场动态,减少生产管理难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平稳进行,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远程实时图像信息监控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掌握这些气井的生产安全状态呢,这就需要借助于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它是综合计算机IP视频技术、视频和音频数据压缩及解压缩处理技术、互连网应用技术、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相结合的系统。通过本套系统便可以将各个气井的实时图像及数据传回到网络监控中心,在中心便可以了解到各个前段的实时状况,并配备有报警系统,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各个气井稳定运行,安全生产。 本项目是一个气井的智能监控系统,共有100个独立的气井,每个气井需要安装一套报警系统和一套视频监控系统,具体包括2对红外对射,用于周界报警,一台智能中速球,用户现场图像的实时采集,报警系统不但要有本地报警功能,还需要随视频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在中心便可以及时接收到个点的警情,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设计思路 由于各个气井地处偏远地带,不能架设线缆,只能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输,这就需要视频和报警信号转成数字信号进行网络传输;另外有两个防区,一台中速球,为了实现更好的联动效果,需要中速球具有预置位功能,各防区和中速球的预置位进行联动,当发生警情时,可以通过中速球的预置位功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实时图像。 所有的视频图像传输到网络监控中心后,进行24小时实时存储,便于日后资料查询,另外当有报警发生的时候,除了气井本地有警号报警外,在中心还需要有实时的监控画面弹出,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现场画面;具有语音报警提示,同时在电子地图上准确的显示出报警所在的位置。 三、设计方案 为了尽快建立一套集防、控、管于一体的现代化气井智能监控系统,加强相关部门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个气井安全运营,为管理人员对临时突发事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特针对此项目需求,作出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管理方案。 本套方案是基于凯威的网络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利用无线网桥而设计的一套网络视频管理系统,它主要分为视频采集、编码传输、网络视频集中管理和报警联动四个部分。 3.1、视频采集部分: 视频采集部分就是指安装在前端的凯威高清摄像机,他们安装在各个气井的适当位置,用于监控气站的整体情况,在此我们选用凯威150米7寸阵列红外中速球摄像机,可以实现360°

井盖无线远程监控系统

电力井盖远程监控系统标题:井盖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一、项目背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式样的防盗井盖,但都大同异,都是从井盖的材料以及防盗设计方面来着手解决井盖被盗现象的。井盖丢失后不能及时的确定被盗位置和及时修补,容易造成安全遗患。 本解决方案结合目前的有线、无线网络高科技手段,并结合利用GSM网络优势能实时对盗窃井盖行为进行报警,并且可以根据内置ID和3DGIS地图及时的上报被盗井盖所处位置,并对被盗井盖施行跟踪。该解决方案弥补了当前防范井盖被盗问题的技术缺陷,使井盖防盗问题在技防方面实现了突破,可以及时的对被盗井盖实施修补,从而快速地解决安全遗患。 二、解决方案 井盖监控系统由井盖监控监测分机和GSM无线接收系统主机及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 井盖监测分机由无线监控子盖及电子锁两部分组成,采用本方案可以解决人孔井盖管理方面的现存问题。 2.1无线井盖监控 本技术方案分三部分,嵌入井盖中的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模块及GSM无线接收系统主机和监控中心。 (1)倾角传感器装于井盖中,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系统电源断开,无耗电。当井盖被搬动并产生一定倾角时,倾角开关触发电源模块工作,并保持自锁,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嵌入式节点内部有唯一的ID号,按不同区域、道路和所属单位进行编号,井盖被盗后可根据ID号迅速地找到被盗井盖位置和所属单位,以便及时填补。 (2)电源模块采用大容量锂电池,接通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GSM无线接收系统主机发送报警信息,并由GSM无线接收系统主机通过GSM网络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息。 (3)GSM无线接收系统主机

技术参数 ·可接收最大直径1公里方园内的井盖监控分机信号,并发送系统信号到监控中心。最大可接收128台分机。(可以带干接点接收发射,干接点代替前端主机。)·内置西门子TC35工业级GSM模块(自动双频) ·无线传输:433MC ·接收灵敏度:≤0.1uv ·直流备电:12V/1.3AH ·尺寸:250×170×130 ·报警方式:GSM中文短信方式 ·调制方式:数字调频 ·电网电压:380V±10% ·外观:铝压铸、全密封 ·工作环境:温度-30℃~+50℃湿度≤85% (4)监控中心接收GSM监控信号并显示电子地图。 (5)成本与性能 由于该系统采用价格低廉的倾角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因此,安装于井盖

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一种基于SMS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1) 关键字:SMS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1 引言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家居的安全性、智能性、舒适性和便捷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出现的新事物,正朝着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如今手机已经十分普及,如何让普通百姓只需要 增加少量投入便可以通过手机远程遥控自己家中的电器设备,远程查看设备或安防系统状 况。同时,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火灾、被盗等安全事故时能够立即获知警报,及时处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MS和Atmega128 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2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由CP U 模块、短信收发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LCD 显示模块、键盘模块、驱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检测模块等模块组成,如图 1 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手机将控制或查询命令以短信的形式通过GSM 网发送到短信收发模块,CPU 再通过串口将短信读入内存,然后对命令分析处理后作出响应,控制相 应电器的开通或关断,实现了家电的远程控制。CPU 定时检测烟感传感器、CO 传感器、门禁系统的信号,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火灾、被盗等险情时,系统立即切断电源、蜂鸣 器警报并向指定的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实现了家居的远程监视。为了达到更人性化的设计, 当用户在家时可通过手持无线遥控器控制各个家电的通断,通过自带的小键盘设定授权手机 号码、权限和设定系统的精确时间等参数。LCD 用来实时显示各电器状态和各个传感器的 状态。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3 硬件系统设计

家用天然气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

图1 系统硬件结构图 Fig.1The hardware structure diagramof a system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Design Engineering 第24卷Vol.24第5期No.52016年3月Mar.2016 收稿日期:2015-05-06 稿件编号:201505046 作者简介:覃涛(1991—),男,湖北宜昌人。研究方向:自动控制、嵌入式软件编程与设计。 在不断创新的二十一世纪,随着天然气逐渐成为家用的主要能源,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身处的环境是否安全、生活是否舒适。为了避免我们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那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但是,目前的天然气报警系统只是单纯的起到报警作用,不能实现远程监控,也不能主动切断气源。因此,设计一种天然气远程检测与控制的系统非常必要,它既可以实现对室内天然气浓度的检测、报警及通过网络传输[6]通知用户,又可以及时自动关闭或远程关闭天然气阀门,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财产安全。 1 系统工作原理及硬件组成 1.1 系统工作原理 本系统利用了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微型计算 机控制技术[1] 和互联网通信技术[5] ,实现了具有自动控制[2] 和通过网络通信来远程控制天然气阀的功能。本系统在工作时,传感器模块会检测到空气中的天然气,传感器模块将天然气浓度转换成电压信号,得到的电压信号是一个模拟量。 ADC0809芯片构成的模数转换电路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 信号,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的端口。单片机中的程序初始化后,开始扫描程序。程序扫描端口的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当天然气的浓度超过程序中设定的天然气浓度阈值,则单片机会输出信号使报警电路工作,提醒用户。同时,单片机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后,输出信号,信号传输给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将电机驱动,关闭天然气的阀门。 另外,显示器显示天然气的浓度,用户能及时地了解到浓度值。天然气的浓度会通过串口通信[3],将浓度发送给串口电路,串口电路将信号转换后,传输给串口服务器。串口服务器的TCP/IP协议会将数据打包,数据被打包后会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电脑终端。电脑终端会将数据进行解包,并将数据以字符的形式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终端查看天然气的浓度,达到上发送关闭阀门的命令。TCP/IP 家用天然气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 覃涛,赵富强,曹顺,王长坤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摘要:本家用天然气远程监控系统是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天然气浓度,并与智能控制器中的阈值进行对比。当天然气浓度高于阈值时,及时输出控制信号关闭天然气阀门。同时,通过串口服务器将当前天然气浓度传输到用户终端的PC机上,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PC机发送指令及时关闭阀门。本系统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易操作等特点。关键词:远程监控;互联网通信;浓度;天然气阀门中图分类号:TN-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6)05-0187-03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natural gas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QINTao,ZHAO Fu -qiang ,CA0Shun ,WANG Chang -k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 Chang Hang Kong University ,Nan chang 330063,China ) Abstract:The domesticnatural gas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is based on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The systemthroughreal -time monitoring of indoor gas concentration ,and withintelligent controller threshold comparison.When the gas concentration above the threshold ,the output control signal promptly closed gas valve.At the same time ,throughthe serial port server will be transferred tothe current gas concentration on the PCuser terminal ,the user can alsosend commands directly throughthe PCpromptly close the valve.The systemhas a small size ,good stability ,easy operation. Key words:remote monitor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concentration ;the threshold gas valve -187-

最新仪陇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脱硫工程设计毕业

仪陇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脱硫工程设计毕 业

仪陇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脱硫工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4 - 1.1项目概况 (4) 1.2设计依据 (4) 1.3天然气净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4) 1.4原料及产品方案 (5) 1.4.1 原料方案............................................................................................................................. - 5 - 1.4.2 产品方案............................................................................................................................. - 5 -1.5主要标准与规范 (6) 1.6厂址概况 (6) 第二章天然气脱硫工艺方案选择................ - 8 - 2.1概述 (8) 2.2化学溶剂法 (8) 2.2.1 醇胺法工艺流程................................................................................................................. - 9 - 2.2.2 常规胺法............................................................................................................................. - 9 - 2.2.2.1 一乙醇胺(MEA)法 ................................................................................................................ - 10 - 2.2.2.2二乙醇胺(DEA)法....................................................................................................................... - 10 - 2.2.2.3二异丙醇胺(DIPA)法.................................................................................................................. - 10 - 2.2.3 选择性胺法....................................................................................................................... - 10 - 2.2. 3.1选择性胺法工艺特点................................................................................................................ - 11 - 2.2. 3.2 甲基二乙醇胺选择脱硫工艺 .................................................................................................... - 11 - 2.2.3.3 其他选择性胺法........................................................................................................................ - 14 -2.3物理溶剂法 (14) 2.4化学物理溶剂法 (15) 2.5直接转化法 (15) 2.6其它方法 (15) 2.6.1 氧化铁固体脱硫剂........................................................................................................... - 15 - 2.6.2 热碳酸钾法....................................................................................................................... - 16 - 2.6.3 分子筛法........................................................................................................................... - 16 - 2.6.4 膜分离法........................................................................................................................... - 16 -2.7工艺流程简述 .. (16) 第三章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 18 - 3.1概述 (18) 3.2物料衡算 (18) 3.2.1 物料衡算基本原理........................................................................................................... - 18 -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概念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是在传统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测控系统。 系统简介 一般而言,现有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大都符合“控制中心—监测站”的构建模式。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运作的核心,负责收集各监测站上传的监测信息,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以控制监测站的行业。监测站被布放于远离控制中心的各监测点处,负责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响应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命令。控制中心可用普通微机、工作站或工控机实现,软件开发可靠基于现有的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监测站的设计实现可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采用特定的技术形式,比如单片机、DSP或者Intel X86系列的微处理器等。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组网方式也很灵活,可利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如GSM/GPRS网络,CDMA移动网络等,也可单独搭建专门的无线局域网。下面系统地讨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开发时涉及到的一些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监测站的设计开发、无线网络的组建和控制中心的软件设计。 系统构造 1、监测站的设计实现

监测站的设计与实现是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研制开发的重点,监测站对信息数据处理的能力和精度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最终性能。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监测站的设计是工作量最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部分。监测站处于工作现场,只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控制,任务相对单一、固定,无须用詙大的台式机来完成;考虑到节能和布放方便,监测站多为嵌入式系统。根据整个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对数据处理与对传感器控制能力的要求,监测站设计的复杂程度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是不一样的。 2、无线通信的设计实现 无线通信的设计相对于监测站而言较简单,有许多现有的产品和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重点只是在于从多种实现方式中作出最优的选择。 常用的实现方式有: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GSM/GPRS、CDMA移动网等)和相应的无线通信产品;通过无线收发设备,如无线Modem,无线网桥等专门的无线局域网;利用收发集成芯片在监测站端实现电路板级与监控中心的无线通信。 3、控制中心的设计实现 控制中心的设计相对于监测站的设计开发来讲较为简单,硬件设计少,除了普通微机(或工作站、工控机)外,还需要网络接入设备(若无线通信采用自行设计的模块实现,则须开发专用的无线网卡插入微机主板的预留总线插槽中)。控制中心的设计开发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上,一般是基于Windows 和Unix等常用操作系统的。当前用于此类软件开始、调试的工具较多,且功能强大,给控制中心软件的设计带来便利。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优势 1、综合成本低,只需一次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这时,采用无线监控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迅速收回成本的优点。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无线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无线监控。 3、维护费用低,无线监控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意义 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无线监控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监控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小区、交通、运输、水利、航运、治安、消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