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是什么意思
负利率政策:经济学的新实验

负利率政策:经济学的新实验近年来,负利率政策成为了经济学界和金融界的热门话题。
负利率政策是指央行将存款利率设定为负值,即银行存款在一定期限内不仅不会获得利息,反而需要支付一定的利率。
这一政策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有人认为负利率政策是经济学的新实验,有人则对其效果表示怀疑。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负利率政策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负利率政策被视为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
在传统的货币政策中,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当经济增长乏力时,央行会降低利率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当利率已经降至接近零的水平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失去了效力。
负利率政策的出现为央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通过将利率设定为负值,央行可以进一步刺激经济活动,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加。
其次,负利率政策对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的利率环境下,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并放贷赚取利差来获取利润。
然而,当利率为负时,银行将面临存款利息成本的增加,这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负利率政策还可能导致资金流向非传统的投资渠道,如股市、房地产等,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
然而,负利率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负利率可能导致人们对现金的需求增加。
当存款利率为负时,持有现金成为了一种避免负利率的方式。
这可能导致人们将资金从银行转移到现金,从而减少了银行的存款规模,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其次,负利率政策可能对养老金和保险等长期储蓄工具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负利率导致长期储蓄的回报率下降,人们可能会减少对这些工具的投资,从而影响了个人的财务规划和养老保障。
此外,负利率政策还可能引发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
当利率为负时,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借贷和投资,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和资产价格。
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进而对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负利率政策作为经济学的新实验,既有可能刺激经济增长,又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负利率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

负利率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
负利率资产是指其利率为负数的金融工具,即投资者持有该资产时需要向发行方支付利息或费用。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对于负利率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如下:
1. 负利率债券:负利率债券的会计处理原则与一般债券类似。
其票面价值是以负利率的现金流量进行计算的,发行方需要将负利率的现金流折现至当前价值,并将折现后的金额作为初始计量金额进行确认。
未来的利息收入将按照折现后的利率计算。
2. 负息存款:负息存款是指投资者持有存款时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情况。
对于负息存款,银行需要将支付的利息金额认定为一项负债,并按照相关利息计算公式进行确认。
利息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需要注意的是,负利率资产在会计处理上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复杂性。
会计师和财务专业人士需要遵循IFRS的要求,合理处理负利率资产的会计问题,并确保相关会计处理符合准则的要求。
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负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近年来,负利率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大国家的央行都在采取这种政策来应对经济问题。
然而,这种政策对经济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负利率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负利率本质上是央行向银行施加负担,因为银行在存款的时候需要支付利息给央行。
这就促使银行主动放贷,而负利率也就成为一种鼓励借贷的政策。
如果这种政策顺利执行,那么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消费,通货膨胀率也将相应上升。
但是,如果消费没有得到刺激,那么货币流通速度就不会提高,通货膨胀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负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负利率政策是希望通过刺激消费来提升经济增长。
但是,如果消费者没有信心或没有资金去消费,即使这些钱是免息的,他们也不会去消费。
因此,负利率政策的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
然后,负利率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负利率政策会使债券利率下降,因此对国家的外汇市场也有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采取负利率政策,那么货币会贬值,因为投资者会将资金转移到别的国家。
这种现象在日本和欧元区已经出现了。
最后,负利率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负利率政策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因为这种政策意味着银行将收入减少到最低限度。
如果经济形势严重下滑,那么银行可能会通过减少贷款量来保护自己的利润,这将导致经济形势更加恶化。
综上所述,负利率政策带来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有好也有坏的。
如果消费者对贷款没有需求,那么甚至最低水平的负利率也无法刺激消费。
而且,负利率可能无法提高通货膨胀,导致经济无法扩张。
但是,它也可能刺激消费,使金融市场更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支持。
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权衡利弊,决定是否使用负利率政策。
正确认识负利率的影响

环境对我国利率政策也产生较大制约。我国利率政策几 乎不可能背离主要国际货币的利率走向。加息的另一大 问题是使得国内利率水平更加高于发达国家,势必
-- 精品--
进一步引发国际游资涌入中国。这虽然是“老生常谈”, 可按照利率平价理论,本国利率在高于外国利率时会造 成本国货币近期升值。总之,加息是一个综合考
-- 精品--
从历史上看,在1990年9月—2010年8月这2 40个月中,约有80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平均持 续20个月左右。当前,我国经济又再度进入负利
-- 精品--
率时期。目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相对于 7月份3.3%的CPI水平,即实际存款利率已出现 了-1.05%的水平。对中国储户而言,这意味
-- 精品--
态下,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飙升。例如,当2007年 出现了物价快速上涨、负利率变得较为严重之后,中国 房地产市场恰好迎来价格猛涨时期。从政策工具选
-- 精品--
择看,如果要为了消除负利率而加息的话,就必须全面、 正确地分析负利率的作用。分析后发现,倡议加息者很 可能是过于夸大了负利率在经济中的实际作用。
-- 精品--
率几个点的成本。再比如,负利率也诱发了企业的投资 扩张,可投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存贷差有关。 由于我国银行体系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存贷差水平。
-- 精品--
在价格垄断和市场垄断格局下,银行只要扩大贷款投放, 就可以轻松获利。银行始终有强烈的信贷扩张冲动,而 且贷款大多投向大企业和地方政府基建项目。银
-- 精品--
政策取向,央行于12日上午通知工行、农行、中行、 建行以及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将提高这6家银行的存 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这已经是央行今年以来第
-- 精品--
负利率政策含义、实践、效果及启示

理论探研THEORY RESEARCH 解读不同经济体负利率政策的实践效冥S得到的启示■苏乃芳/文2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发达国家货帀政策全部进入接近零利率和负利率区间,负利率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负利率政策的含义进行了深入解读,对负利率政策的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政策效果及启不O》关键词员利率;货币政策;利率走廊负利率的基本含义负利率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部分存款利率为负。
负利率政策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即将名义目标利率设定为负值。
(一)关于负利率一般来说,负利率所指的“名义利率”专指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放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存款收取利息,以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在央行的存款,将资金用于增加商业贷款。
商业银行存放于中央银行账户的资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负利率政策调控的存款范围一般是所有超额准备金或者部分超额准备金,负利率的种类包括隔夜利率或者七天利率等。
负利率意味着对货币征税,或以廉价的新货币(例如电子货币)取代流通中的货币。
需要注意的是,负利率政策一般只涉及央行与商业银行,并不是指商业银行对普通储户收取利息费用。
由于拉存款的激烈竞争,商业银行普遍需要向普通储户支付利息。
(二)从政策背景看,负利率政策的实施主要岀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负利率可以提振通胀水平。
对于瑞典、欧元区和日本,通胀持续低迷,2%的通胀目标实现困难,因此需要负利率政策刺激通胀,拉动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负利率可以稳定汇率水平。
丹麦、瑞士采取负利率主要迫于本币的升值压力,需要通过负降低利率的方式稳定汇率。
匈牙利的负利率政策既是出于本币升值压力,也考虑到经济的持续低迷。
(三)从作用机制看,引导利率走廊下行从而降低货币市场利率从作用机制看,由于不同国家具体情况不同,负利率政策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实施的方式与程度均有所不同,但其作用机制都是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利率走廊下行,从而降低货币市场利率。
14469 负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负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各国央行为了应对不同的经济问题,不断推出各种新的货币政策,其中负利率政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
笔者将从经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负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什么是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将存款利率设为负数的货币政策。
这意味着银行将被罚款而不是获得利润,如果银行将存款存入央行,央行将收取一定比例的存款成本,这通常是在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高峰时施行。
负利率政策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负利率政策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货币政策措施,它可以在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高峰时用于刺激经济。
然而,负利率也意味着央行的政策工具已经无法刺激经济,也表明了经济已经陷入严重的衰退状态。
对国家的经济和财政政策的影响当负利率政策实行时,银行必须选择储蓄或放贷,这可能导致贷款利率变得极低。
这将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费用,最终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的滞胀。
此外,财政压力增加可能会导致财政政策转向负面优先。
对个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在负利率环境下,个人将面临一些决策。
因为储蓄账户的利润下降,很少有人愿意将现金存入银行。
因此,他们可能会转而购买资产,如房地产或股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这就会导致资产价格飙升,而这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市场景象。
负利率政策在全球的应用欧洲央行示例欧洲央行创造了负利率政策的历史,在2014年实行的零利率政策后,2015年进一步推出了负利率政策。
欧洲央行的目标是刺激价值稳定、实现增长和就业。
日本央行示例日本央行于2016年2月创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负利率政策。
由于日本面临长期通货紧缩的挑战,央行将利率降至-0.1%的历史新低,以期刺激经济。
瑞士央行示例瑞士央行是在应对瑞士法郎对欧元的异常走势时才开始推行负利率政策。
2015年1月,瑞士央行将存款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负0.75%,以抵消瑞士货币汇率的上升。
此后,瑞士央行一直保持负利率政策。
负利率

负利率:1月份CPI达到3.2%,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1.98%,这使得我国目前处于一种实际“负利率”的状态。
负利率与汇率:上调人民币利率虽然可以减轻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抑制信贷增长,但也将加大与美元和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利差,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压力。
负利率与居民:负利率使居民储蓄流向他方的欲望强烈。
负利率与股市:“负利率”的出现,意味存款由于通胀而遭到贬值,资金会直接或间接地流入股市。
负利率与银行:低息有利于将银行资金分流到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
负利率与企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固定资产投资劲增五成,第二产业增幅达78.6%,巨大的投资力度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利润快速增长。
延续负利率的政策原因1.政府一直迷信低利率刺激经济实际上,中国的利率低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并不是突然有之。
从历史上看,在1990年9月~2010年8月这240个月中,约有80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也就是说在20年间,出现负利率的机会是33.3%。
这是因为压低实际利率甚至纵容实际利率为负恰恰是中国金融体制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低利率之下,银行信贷数量极大,从而大大地刺激了投资,拉动经济。
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有着诸多隐患,例如资产泡沫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恶劣、贫富分化加剧,经济未来增长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2.利率再低,居民一样会存款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巨大的利息差一直都是中国商业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比如在之前我们的一个专题中曾经指出过,中国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的利息差净收入占总收入的78.9%。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负利率的最大威胁在于存款的分流,但从历史上看,即使出现负利率,其也不一定会导致大量存款流出银行。
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看,从1990年9月的4900亿攀升至2010年8月的约29万亿,2008和2009年每年都增长约5万亿,今年至今也增加了约3万亿。
所以,央行更多的是担心存款太多了,而不是存款分流,过去20年间,只有20个月左右出现过月度储蓄存款余额的减少,即使在股市和房市火爆的2007年,最大的月度减少额也不过5000亿元左右。
负利率时代该怎样做

负利率时代该怎样做前段时间,“负利率时代”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
不得不说,这个词乍听起来真是有点怕怕的。
下面由店铺为你分享负利率时代该怎样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负利率时代,你还只把钱存银行吗?什么是负利率?负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
这时候大家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
利率可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当这两项中任意一项变为负值时,就代表着现在正处于负利率时期。
不过,名义利率比较容易被发觉,因为此时银行存款利息为负值(比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就宣布将采取-0.1%的利率,成为亚洲首个实施负利率的国家)你存在银行的钱不但没有利息还会越来越少。
而实际利率通常不易被发觉,因为这时你在银行的存款依然是有得到利息的,只不过你的利息跑不赢通货膨胀率,需要通过计算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差值才能得知实际利率是不是负的,不容易被大众所察觉。
参照下图,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正处于“负利率时代”。
从2015年11月之后CPI同比涨幅开始大于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因而我国现在的确处于负利率的时期。
负利率并不可怕其实我们并不是第一次经历“负利率时代”了。
研究报告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过4次负利率时期,分别是1992年10月-1995年11月、2003年11月-2005年3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2010年2月-2012年3月。
然而每次我们都安然无恙的过来了,所以这一次我们也没有必要惊慌。
因为通过合理的资产配资,是能让我们的资产不再缩水的。
负利率时代,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呢?1、减少银行存款比例负利率时期,钱存在银行只会“越变越少”,适当减少银行存款比例,或者适当缩短存款期限,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捕捉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存款流失的情况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利率是什么意思
“负利率时代”,是指物价指数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的这样一段时期,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负利率时代是什么意思吧。
中国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
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
这意味着我国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在此情况下,1万块存银行,1年后反而缩水。
普通市民应该怎么理财?
负利率时代,钱“越存越少”目前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是%,也就是说,你把钱放银行是跑不赢通胀的,只会“越存越少”,我国进入“负利率时代”。
打个比方说,你存银行1万块钱,一年后你本息收入是10175元,物价若维持2%的上涨,那么今天1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200元,你存银行一年净亏25元!一年前的1万元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后的9975元。
直接导致了你的财富缩水,更别提增值了。
“负利率时代,可能还会持续挺久的时间。
”某股份制银行个人业务部经理贺磊认为。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下跌在股市行情陷入深度震荡之际,也和股市一起下行的还有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9月5日至2015年9月11日共有811款人民币非结构性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其中仅有10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6%,占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量的%。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走低原因:一方面,央行9月6日降准实施,预计可释放6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受近期股市波动影响,银行理财直接或间接参与股市配资的规模急剧缩减,银行理财在改革转型中暂时无法找到更多元化的高收益渠道。
理财产品收益在未来还会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业内建议:可配置美元或P2P理财在负利率时代,股市又不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低的情况下,普通市民应该怎么理财?陕西中阳财富管理公司董事长刘彦建议,配置一些美元资产,期待进一步的升值空间。
适当参与互联网理财,比如P2P公司理财,锁定8%-12%的年收益。
贺磊则建议,在负利率时代,老百姓应该多消费,“在保证日常开支,以及未来养老、医疗、子女教育准备金的前提下,多多改善生活,包括买房、换车、旅游。
”有理财分析师建议,在目前利率很低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让自己的钱躺在银行睡大觉,要想方设法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理财,以让自己的资金进行增值。
居民存款”搬家”或再度上演10月23日,央行再次宣布“双降”,明确自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个百分点。
调整后,五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
此次基准利率下调之后,中国正式步入负利率时代。
分析人士称,居民存款搬家将再度上演。
负利率时代的持续原因
中国的利率低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并不是突然有之。
从历史上看,在1990年9月~2010年8月这240个月中,约有80个月出现了负利率现象,也就是说在20年间,出现负利率的机会是%。
这是因为压低实际利率甚至纵容实际利率为负恰恰是中国金融体制支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低利率之下,银行信贷数量极大,从而大大地刺激了投资,拉动经济。
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有着诸多隐患,例如资产泡沫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恶劣、贫富分化加剧,经济未来增长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巨大的利息差一直都是中国商业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比如在之前我们的一个专题中曾经指出过,中国最赚钱的银行工商银行的利息差净收入占总收入的%。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负利率的最大威胁在于存款的分流,但从历史上看,即使出现负利率,其也不一定会导致大量存款流出银行。
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看,从1990年9月的4900亿攀升至2010年8月的约29万亿,2008和2009年每年都增长约5万亿,至今也增加
了约3万亿。
所以,央行更多的是担心存款太多了,而不是存款分流,过去20年间,只有20个月左右出现过月度储蓄存款余额的减少,即使在股市和房市火爆的2007年,最大的月度减少额也不过5000亿元左右。
尽管出现了负利率,但是加息的前景并不明朗,这其中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官方看好未来通胀会回落,认为通过加强农产品供给和打击价格炒作可以有效地遏制通胀。
但是这其实上是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实际上通胀是由于货币超发,和农产品价格并无关系。
但是因为中国的CPI统计非常不科学,食品项目所占的权重在30%以上,因此官方只要管住了食品价格,就管住了CPI,但是这样的CPI根本无法衡量真正的通货膨胀程度,所以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负利率时代带来的影响
一是持有现金就是让钱变纸
曾记否,在余额宝最为红火的2013年,刚刚面世的余额宝就用它接近5%的年化收益率获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余额宝可以说是现金类理财产品的翘楚,你既可以拥有随时用钱的流动性,又可以拥有远高于银行的资金收益。
但是三年过去了,我们看现在的余额宝,只有%左右的收益水平,真心有点没脸见人了。
余额宝可以说是中国负利率的缩影,在这个负利率的时代最惨的就是将现金持有在手中或者将现金存银行活期的人,他们可以说是用一己之力承担了自己钱的贬值。
二是理财成为了一种难事
在P2P最为红火的2015年,市面上似乎随处可见收益在10%以上的理财产品,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也爆发了类似于e租宝、泛亚这样的风险事件,但是不得不说2015年的理财是一个相对容易的时代。
在当时,招财宝等类似P2P产品的常规收益都在6%左右,这种风险不大的理财产品也都能保证一个较为不错的收益水平。
但是进入了负利率时代之后,财产逐渐缩水,居民开始将银行存款往理财产品里面搬家,但是理财市场的收益率依旧极低,平均收益只有4%左右,超过5%的产品都成为了珍稀保护动物。
并且,随着人民银行降息降准的压力更大,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将成为一种长期趋势。
三是房地产市场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房地产市场一轮又一轮的暴涨,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多少没买房的白领感叹,房价一涨几年的辛苦工作都白干了,等于给房子白白打了几年的工。
房价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负利率,因为钱越来越不值钱,居民都不会愿意存款,为了避免自己的财富缩水,在中国二十余年的市场发展中,只有房地产依然保持着相对的稳定的保值增值比例,所以多余的资金除了房地产似乎无处可去。
但是,这种投资也有着其针对性,所以我们看到经济基础与发展潜力较高的一二线城市成为了房价上涨的主力军,三四线城市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更加难以在负利率时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