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窦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鼻内镜下鼻窦鼻腔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况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 ;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加强鼻部换药护理 , 防术后并发症 , 导术后配合等一系列切 预 指 实可行 的护理措施。 结果 本组 8 例鼻窦及 鼻腔手术 的患者治愈 7 , 8 4例 好转 1 , 4例 仅有 6例并发症 。 结论 鼻 内镜下手
术治疗 鼻窦及鼻腔疾病 , 患者 围术期 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 做好 对促进患者康 复、 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
黏膜和结构 , 形成 良好 的通气 和引流 , 促使鼻腔 、 鼻窦黏膜 的形
或半流质饮食 , 多休息 , 术后 1 2 — d内禁止做低头取物的动作 。
222 术后患者不适 的护理 ①疼痛不适 的护理 术后 患者 的疼 ..
痛 主要是鼻腔填塞引起的反射性 头部胀 痛 , 其次是创面 的疼痛 ,
本组 患者共 8 例 , 中男 5 8 其 2例 , 3 , 女 6例 年龄 l 7 2 2岁 , 平均年龄 3 岁 。依据慢性鼻窦炎 、 9 鼻息 肉临床诊断分型分期标 准, 双侧病变 6 2例 , 单侧病变 2 6例 , 中鼻窦炎 5 其 5例 , 鼻息 肉
内窥镜术后患者常规进行鼻腔填塞 防止伤 口出血 ,但鼻腔填塞
口臭 、 口腔炎 的发 生 。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 211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 ,做好患者及家属入 院介绍与指 ..
导, 消除 其 陌 生 感 。完 成 患者 的 心理 评 估 , 任 护 士 向 患 者 及 家 责
2 . 并发症的护理 ①鼻 出血 鼻腔伤 口出血是鼻 内窥镜术后 .3 2 的一个潜在并发症 ,术后几天鼻腔 渗出血水 样分 泌物属正常现 象, 若患者鼻腔渗 血量多 , 大量血液从前 鼻孔 流出或 口中吐出大
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经鼻内镜的手术后的护理

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经鼻内镜的手术后的护理近年来,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操作精细,创伤小,面部无瘢痕彻底切除病变,保留正常组织和结构特点。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的同时,也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护理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效果良好,痊愈出院,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病程5.3年。
术前常规检查心、肺、肝、肾无异常;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及鼻部CT检查。
术前均存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流血涕,头痛头晕,嗅觉减退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鼻窦开放术,术中清除病变组织,保护正常的鼻窦黏膜,清除致病真菌为主要原则,术后鼻腔填塞膨胀海绵,给予规范化护理,所有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原有症状消失。
护理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贯穿整个住院过程,了解患者情况,管床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手术方法,交代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并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以消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焦虑,减除恐惧的心理。
2.术后病情观察:(1)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去枕头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呼道通畅。
全麻清醒后开始观察患者眼球活动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视力是否有异常改变。
(2)观察鼻腔渗血包括鼻腔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质,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3)并发症的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如眶周淤血,肿胀,结膜充血,眼球突出等〉,脑脊液鼻漏,术腔粘连等并发症。
术后在患者鼻部进行冰敷或冷敷,从而达到减轻疼痛和出血的效果。
(4)术后1-2天鼻粘膜会有反应性肿胀,鼻塞可能比手术前还要严重。
告诉患者术腔上皮化至少需要1个月左右,在些期间鼻腔有结痂和少许分泌物是正常的。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20 0 8年 l 0月
现
代
临
床
医
学
0c . 20 t 08 Vo . 3 No. 5 1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3 4卷
第 5 期
J OURN F MODE L NI AL ME C NE AL O RN C I C DI I
年4 月至 20 年 l 月期问所做 45 07 2 2 例功能性鼻内镜鼻 窦手术 出现 的手术 并发症 与相关 因素分 析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止血方能勉强完 成手术 , 使手术 时间延长 , 出血量在 50m 左右。出血原因一般为鼻窦病变 比较重 , 0 L 黏膜 性充血 , 中道 内、 前组鼻窦、 后组鼻窦 内有息 肉存在或
切 除术 中可 出现 大 出血 、 睑瘀血 肿胀 、 腔 粘连 、 眼 鼻 术后 鼻 窦 引 流 不畅 、 热 等 并发 症 。 结论 : 内镜 手 发 鼻
术并发 症发 生率 高 , 手术 风险 大 , 了降低 并发 症发 生 , 熟练 掌握 鼻 窦解剖 与 毗邻 关 系, 为 应 术前 认 真 阅读 C T片 , 中认 清解剖 标志后 再进 行操 作 。 术
严 重并 发症 发 生 。
3 讨 论
眼睑水肿 、 眶周瘀斑是鼻 内手术 中比较轻微的并发
症, 其原 因是 手术 主要 集 中在 筛 窦 区 域 , 一 区 域 的纸 这 样板 与鼻 丘气房 、 突 、 等结 构关 系 密切 , 骨 质菲 钩 筛泡 且 薄 , 中很 容 易 被损 伤 , 成 眶周 轻 微 出血 。切 除 钩 突 术 造
[ 关键词] 鼻窦炎, 息肉; 内镜 ; o 鼻 鼻 并发症; 相关因素 近年来 , 由于功能性鼻 内镜鼻窦手术( E S 理论 F S) 的建立 , 使临床医生将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重点从大的鼻
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护理护理查房ppt课件

04
饮食及营养支持指导
术后饮食要求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术后饮食要求
术后需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硬、过热的食物,以减 轻对手术部位的刺激。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术后恢复期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 复。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制定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01
02
03
04
术后1周内
进行第一次随访,了解患者术 后恢复情况,包括鼻腔通气、
出血、头痛等症状。
术后1个月
进行第二次随访,评估鼻腔黏 膜恢复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出
现并发症。
术后3个月
进行第三次随访,对鼻腔黏膜 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
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术后6个月
进行第四次随访,对鼻腔黏膜 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
防止鼻内镜手术部位受到 压力和牵拉,影响愈合。
定期更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防止局部受压和血液循 环不畅。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体温
术后可能出现低热,如体温持续 升高或出现高热,应及时报告医
生。
观察血压变化
术后血压可能波动较大,需密切观 察,及时调整。
注意呼吸情况
如出现呼吸困难或憋气,应立即报 告医生。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鼻部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康复训练,可以 促进鼻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方法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训练、肌肉训 练、感觉训练等。同时,指导患者正 确使用鼻腔冲洗器、鼻喷雾剂等辅助 治疗工具,以促进康复。
内镜鼻窦手术眼并发症总结

例 手 术 中 1 眼 并 发 症 。 结 果 眶 内壁 损 伤 的发 生 率 最 高 ( 6例 ) 眼 内 直 肌 损 伤 、 内 血 肿 、 神 经 损 伤 各 1例 。 9例 1 , 眶 视
结论
关
掌握 鼻眼解 剖关 系 、 正确 使用手朱 器械和 麻醉选择 、 绝术 中盲 目操作是 避免术 中眼并发症 的重要环 节 , 杜
1 临床 资 料 3 1例 内镜 鼻 窦 手 术 中共计 发 生 各 种并 发 症 2 1 4 例 , 中眼 并 发 症 1 其 9例 , 总 并 发 症 的 7 . % , 占 9 1 为 E S并 发症 之 首 位 。眼 并 发 症 种 类 、 窦 炎 鼻 息 肉 S 鼻 分型 ( 9 8年 海 口标 准 ) 合 并 高 血 压 、 醉 方 式 和 19 、 麻
预后 情 况 见表 1 。
表 1 1 例 E S眼并 发 症 情 况 9 S
并 称 n%) 鼻窦炎 ( 分 型 预 后
1 痊 愈 2
确 定 血 肿 位 置 后 , 眶 内 壁 切 开 减 压 , 眼 加 压 行 外
包扎 。
3 讨论
Ma y L 根据 眶 解 剖 与 眼 并 发 症 的 特 点 , 眶 内 将 壁 分 为 A、 C 3个 解 剖 区 域 , 别 相 当于 眼球 、 B、 分 球 后 和 眶 尖 3个 部 位 。A 区最 易 在 术 中被 损 伤 , 本 与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3期 20 0 2年 9月
Chn s o r a f oh n lrn oo y—S ul a eS r ey ieeJ u n l r ioa y g l o Ot g k lB s u g r
中 国耳鼻咽喉 颅底外科 杂志
鼻内镜手术的术后护理护理查房ppt课件

控制疼痛:使用适当的止痛药,避免过度用力,避免触摸手术部位。
总结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的重点及难点
•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使用口呼吸,保持室内湿 度适中,避免呼吸道干燥。
总结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的重点及难点
难点
控制出血:密切观察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措 施防止出血过多。
案例一:术后出血的护理
总结词:术后出血是鼻内镜手术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 施可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3.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鼻腔渗血情况, 及时更换填塞物,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等。
2. 预防措施:术前控制血压,术中减少 创伤,术后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剧烈运 动等。
详细描述
1. 术后出血的原因:手术创伤、鼻腔填 塞物压迫、高血压等。
案例三: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
01
总结词:患者教育和心理护理 对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康复具
有重要意义。
02
详细描述
03
04
1. 教育内容:术前告知手术 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术后 指导正确用药和护理方法等。
2.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 理状况,给予关心和支持,减
轻焦虑和恐惧情绪等。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鼻内镜手术术后护理的重点及难点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 术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完善的术后随访制度
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 和帮助。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它主要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等疾病,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优点。
鼻内镜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附25例分析)

11 一般 资料 :93年 2月 ~20 . 19 00年 1 共 施行 0月
内窥镜 鼻窦手 术 44例 ( 1 ) 其 中, 2 9人 , 5 60侧 , 男 8 女 15 。年 龄 1 6人 5~鹋 岁 , 中 2 其 0~5 o岁 者 2 2例 9 (4 3 。有前 期 手术者 9 6 %) 2例 , 前均 经 x线鼻 窦 术
摄 片 , 中 28 同时进 行 鼻窦 c 其 4例 T扫 描 , 照“ 性 参 慢 鼻窦 炎鼻 息 肉临 床 分 型分 期 标 准” 19 (97年 1 月 修 1 订 , 口)44例 的诊断 分 型分 期 : 海 ,5 I型 15例 , 中 4 其 I期 1 , 9例 Ⅱ期 5 倒 , 3 Ⅲ期 7 ;I 23例 , 中 3例 I型 5 其 I期 5 例 , 5 Ⅱ期 17例 , 0 Ⅲ期 9 例 ; 1 Ⅲ型 5 。 6例
nl 0I 璐 g ww 6 % ~9 %, r I m dsper at pj r e 6 a 。 _ s o 5 吐 ・ a  ̄ pae o ̄ ul r ue i 3 。bn nl i adi6 % 。 m lnn l ∞p a d叫 b' s dcdn6 % f ei e o n n 6 f agate i ye o g s m i -
维普资讯
广西医学
2O 02年 3月
第2 4卷
第 3期
33 1
me 12c ssw r oo e pfr t 1Ⅱ n,0 ae eefU w d u o 9 O3 删 ,h ot e aeo et ̄ llO¥go teenM drt fbrgtql t r wwee6 i ll' r 6% ~9 % , een oldrt 。 8 t o  ̄ l a fma g h e e l- i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预防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预防作者:张婷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6期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26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45例术后发生鼻腔粘连,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处理粘连的方法及效果。
结果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1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7例,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0例。
结论术中鼻腔异常结构处理不合理,鼻腔黏膜的不恰当损伤,术后换药不及时和粘连后处理方法不当,是造成鼻腔粘连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鼻腔粘连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慢性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鼻腔粘连影响鼻腔通气及鼻窦引流,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通过回顾临汾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0年1月~2014年7月慢性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的267例患者鼻内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粘连原因并观察粘连的处理方法和效果。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造成鼻腔粘连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6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45例术后发生鼻腔粘连,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处理粘连的方法及效果。
结果:其中单侧为32例、双侧13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1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7例,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0例,其中有3例同时有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的粘连及下鼻甲与鼻中隔的粘连。
粘连出现时间一般在术后2~5w内。
1.2方法丁卡因表麻后,经鼻内镜下用剥离子或剪刀处理粘连带,去除囊泡肉芽等组织,填塞碘仿纱条或明胶海绵,放置约7d,取出纱条,观察术腔,5例仍有粘连予以再次分离粘连部位并填塞隔离。
所有鼻腔粘连病例均得到处理。
其中有5例为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不影响患者通气及预后未予处理。
本组结果显示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多发部位为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下鼻窦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 分析比内经下鼻窦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
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给予常规护
理干预,治疗组患者给予预防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29.00%,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鼻窦炎,需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标签: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并发症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鼻内镜手术是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简称,是
在病理生理学、鼻窦生理学的理论指导下[1]。通过内镜下鼻窦开放治疗复发性
及慢性鼻窦炎的新术式。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可在直视下到达窦腔深处,将病变
部位彻底清除,并可恢复和重建黏膜纤毛清除及鼻窦同期引流功能[2]。目前,
该术式造成的并发症主要有视神经损伤、颈内动脉出血、脑脊液鼻漏等。本文对
200例鼻窦炎患者给予分组治疗,以探究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鼻窦炎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经鼻内镜检查患者均为鼻腔多发性鼻息肉,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
性或经常性鼻塞、睡眠打鼾、鼻出血、鼻涕呈脓性,一些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
头痛,记忆力及嗅觉发生减退。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每组100例。治疗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
为(36.8±2.3)岁。对照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
为(36.4±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
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给予
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给予预防和综合护理干预。
1.2.1术前护理 患者在术前需进行常规检查,进行药物皮试、剪鼻毛等处理,
在局麻下实施手术。手术需将患者颌窦自然孔及鼻额管张开,便于术中在鼻腔内
放置油纱条及凡士林止血。术前1d依据术中需实施的步骤,嘱患者洗澡、剪掉
鼻腔内双侧鼻毛,在术前30min肌注0.5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在
减轻患者手术痛苦的同时抑制唾液的分泌,增加手术治疗效果[3]。因此,医护
人员在术前需向患者热情、耐心地介绍病室环境,向其讲解术中需注意的问题;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缓解其紧张情绪。
1.2.2术后护理 术中采取半卧位以利于患者呼吸道通畅及鼻腔分泌物的渗
血及排除,降低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术后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
并发症预防[4]。
1.2.2.1用药护理 遵医嘱在术后1w内服用抗生素,术中用于止血的填塞油
纱条需在术后1~2d内取出,取出后需使用滴鼻剂。在敷药初期,为了收缩血管
和同期需使用呋嘛液;在敷药后期,患者鼻腔通气后可停止使用呋嘛液,但仍需
进行消炎,在此阶段,患者需使用地毕业及氯霉素预防鼻腔内出现结疤、减少出
血。正确进行药物滴鼻的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头往后仰,鼻孔垂直朝上,每侧
鼻孔滴3滴左右,滴入后30s坐起,使药物充分应用与鼻腔,增加药物治疗的效
果[5]。
1.2.2.2饮食护理 患者如在术后4~6h内为出现出血症状则可饮入少量牛奶
和水等冷流质食物,冷流质食物可起到止血及止痛的目的。患者术后多产生饮食
不振的情况,家属可准备患者平时喜欢吃的食物引导患者进食量,忌食辛辣刺激
性食物。进食后需采用多贝尔氏液漱口,以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度,防止因口腔内
感染造成鼻腔感染。
1.2.2.3并发症预防 患者术中及术后需在鼻腔内填充一定的物质进行止血,
呼吸道则会受到一定阻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在此时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如
患者出现疼痛,则需采用冰袋交替敷鼻背部。如患者在术后出现出血症状,需采
用麻黄素对鼻腔进行收缩麻醉,明确出血部位后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另外,施
术者需熟练掌握鼻窦与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及关系,术前及术中需通过内镜检
查、CT等手段对各种结构解剖变异进行识别。采用传统手术训练,娴熟掌握手
术技巧,正确选择合理术式,提高及时发现并发症的能力[6]。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实
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经护理,治疗组患者1例鼻中隔穿孔,2例眶纸板损伤,2例鼻腔粘连,1
例内直肌损伤,并发生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6例鼻中隔穿孔,8例眶纸
板损伤,7例鼻腔粘连,8例内直肌损伤,并发生发生率为29.00%。两组患者并
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传统鼻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3%,鼻内镜下鼻窦炎手
术并发症约为10%~30%[7]。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与前人研究相似[8,9]。鼻内镜手术需在有经验的医
师指导下进行,初学者解剖不清、大胆冒进,易出现严重并发症[10]。施术者术
前需对患者病情进行深入了解,仔细研究和设计手术方案,对术中有可能发生的
意外进行充分准备。术中对鼻窦及毗邻结构的关系进行明确,手术技巧需精细。
术后给予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综合
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及
处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忠锋,荣玉真,赵秋丽.鼻中隔偏曲与鼻腔鼻窦炎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J].中外医学研究,2014(05):20-22.
[2]焦雪芹,张利平.鼻内镜下资料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
现代医生,2014,52(01):133-137.
[3]白银,张静,尤少华,等.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華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02):115-120.
[4]成雷,黄振校,黄谦,等.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骨炎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49(03):205-209.
[5]金建水,金晓峰,朱金龙.鼻内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15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01):47-48.
[6]陆军.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疗效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14(02):260-261.
[8]Zunbin, Ke Rongde, Tang Jianhua, 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clarithromycin treatment for nasosinusitis afte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J].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0,24(7):299-300.
[9]Ling, Shen Yang-yang, Xu Zong-tong, Lin,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and nasal diseases[J].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3,48(6)507-510.
[9]姜凤云.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护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
(03):143-144.
[10]笪义勇,光留寿.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2):277-278.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