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原料概述

禽类原料概述
禽类原料概述

第八章禽类原料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含义禽类烹饪原料也称食用鸟类原料,是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家禽和未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目录的野生鸟类的肉、蛋、副产品及其制品的总称。

世界上鸟类资源极为丰富,全世界有9000余种,我国有1100多种。

2、分类

禽类烹饪原料按其是否经过加工,可分为

天然禽类原料:鲜活禽体和鲜蛋原料。

加工性禽类原料:禽体制品和禽蛋制品。

二、禽体的主要部位及烹饪特点

禽类在烹饪中可整用,可分割为头、颈、脊背、翅膀、胸脯、腿、爪等部位分别加以利用。

禽体的内脏(胃、肠、肝、心)、血液、油等也都是较好的烹饪原料。

1.头部

头部皮多肉少,含胶原蛋白丰富,主要用于制汤,也适于卤、酱等烹调方法。

舌主要由舌骨、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构成,可单独做菜,在烹饪加工时应去掉角质化的粘膜上皮和舌内骨,剩下的部分质地鲜嫩。2.颈部

禽体颈部皮下脂肪较丰富,皮韧,肉少而细嫩,可用于制汤或煮、卤、酱、烧等烹调方法。

3.背部

禽类脊背部分两侧各有一块肉,其老嫩适中,无筋,常用于爆、炒等烹调方法。

4.翅膀

翅膀皮多肉少,质地鲜嫩(俗称活肉)。可带骨煮、炖、焖、烧炸、酱等,也可抽去骨填入其他原料烹制成菜。

5.胸脯

是禽体最厚、最大的一块整肉,肉质细嫩、香鲜,最宜加工成片、丝、丁、条、蓉等形状,用于炒、熘、煎、炸等烹调方法。

胸脯可作冷菜、热菜、汤羹,也可用于火锅、小吃、点心、粥饭等制作。

胸脯肉里面紧贴胸骨的两侧各有一条肌肉,也称里脊肉,是禽体全身最嫩的肉,应用同脯肉。

6.腿部

腿部骨粗,肉厚,筋多,质老,整只可炸、烧、炖、焖、烤、煮等,去骨切成小件可炒、爆。

7.爪趾爪趾是指禽部膝关节以下的部分。

有些禽体(如肉鸡、鸭子等)爪趾部分较为发达,皮厚筋多,含胶原蛋白丰富,质地脆嫩,可烧、煮、烩、煨、卤、酱等,也可煮熟拆骨后用于凉拌。

8、内脏部分

(1)胃

禽类的胃分为腺胃和肌胃两部分,烹饪中应用较多的是肌胃。

肌胃又叫砂囊,俗称肫,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凸透镜状,背侧部和腹侧部壁很厚,前囊和后囊壁较薄。

肌胃的肌肉组织由环行的平滑肌纤维构成,其肌纤维中畜含肌红蛋白,肉质坚,呈暗红色。

肌膜在肌胃两侧以厚而致密的腱相连。

肌胃质韧,适于爆、炒、炸、卤、拌等烹调方法。

肌胃粘膜上皮的分泌物与脱落的上皮细胞一起硬化形成一片厚的胃角质层,紧贴于粘膜上,俗称肫皮,主要成分是酸性粘多糖—蛋白复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2)肠

禽类的肠可用来作肠衣或直接入馔。烹饪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鸭肠,鸭肠质韧,色浅红,外附油脂,初加工去异味后,适于爆、炒、涮等烹调方法,如芫爆鸭肠。

(3)肝

位于腹腔前下部,附有胆囊,烹饪加工时应去掉。

禽肝小叶不明显,呈淡褐色至红褐色,分左右两叶。肥育的禽因肝内含有脂肪而呈黄褐色或土黄色。

(4)心

禽的心脏在比例上较大,分心基部和心尖部,锥形,表面附着油脂。

禽心质韧,宜爆炒、熘、炸、卤等,如炸心花。

第二节家禽分述

一、家禽的特点与分类

1、家禽的特点

生长迅速,体重大。失掉了飞翔的能力,便于饲养管理。产蛋能力强。

2、家禽品种的分类

(1)标准分类法

标准分类法是指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初国际公认的标准品种(即所谓的纯种)分类法,即把家禽分为类、型、品种和品变种。

类(class)

即按禽的原产地分为亚洲类、美洲类、地中海类、英国类、波兰类、汉堡类和法国类等。

每类之中又细分为品种和品变种。

型(Type)

是根据家禽的用途而分为蛋用型、肉用利、兼用型和玩赏型。品种(breed)

是指通过育种而形成一个禽群,它们具有特殊的外形和一般大致相同的生产性能,如鸡中的来航、洛克、新汉夏、狼山等品种。变种(variety)

是以品种中按羽毛羽色、羽毛斑纹和冠形分为不同的品种。

如来航鸡的品变种有单冠白来航、褐来航等,狼山鸡有黑狼山、白狼山等。

(2)现代养禽业品种的分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化养禽业蓬勃发展,育种工作和品种发生了很大变化。

禽类通常按经济性能分为蛋禽和肉禽两大类型。

我国餐饮业广泛使用的家禽主要有鸡、鸭、鹅、鹌鹑、鸽子、火鸡等。

随着一些珍奇鸟类的规模化养殖,鸵鸟、孔雀等名优珍禽将逐步成为平常百姓家的烹饪原料。

二、常用家禽品种

1、鸡

鸟纲雉科家禽。喙短,有冠、肉髯,翼不发达,脚矫健。

(1)鸡的品种

鸡的品种现在全世界有300多个,按品系分为170种,其中饲养较多的有70多种。

按主要用途分为肉用、蛋用、肉蛋兼用、药食兼用等类型。

浦东鸡. 大骨鸡公大骨鸡母白耳黄公白耳黄母桃源鸡杏花鸡狼山鸡产肉性能惠阳胡须鸡

九斤黄

原产山东,俗名山东鸡,是有名的肉用鸡。羽毛有黄、黑、灰和麻酱色等几种,以黄色为最多。

体驱大,成年公鸡5-6kg,母鸡3.5-4.0kg。生长快,易育肥,肉质肥美、柔软,充满脂肪。

一般小鸡饲育90天即可宰杀。

来航鸡

是蛋用鸡品种的代表,是世界上着名品种,原产意大利,因从来航港输往国外而得名。

来航鸡羽毛除白色以外,还有黄、黑等色。耳白色、喙、脚皮肤黄色,冠髯大,母鸡冠倒向一边,公鸡冠直立。

成年母鸡体重1.8-2.2kg、公鸡体重平均2.8kg。年产蛋量在200枚以上,最好的能产300枚,蛋重53g左右,蛋壳为白色。

寿光鸡

原产于寿光,现分市较广。羽毛以黑色居多,其次为褐色,皮肤白色,体型较大,肉质肥美,蛋比较大。

成年公鸡体重3.6-4.8kg,母鸡体重2.5-3.0kg。年产蛋量140-160枚,平均重60-75g,最大的124g,90g的较常见。

乌鸡

是一种药食兼用鸡,自古以来驰名中外,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饲养历史,国际上承认其为标准品种。

由于我国各地环境条件、选种目标、饲养条件的不同,乌骨鸡也形成不少不同类型的地方品种。

从羽毛上分有白、黑、杂三色,从肉、骨上分,有肉白骨黑乌骨鸡、骨肉全黑乌骨鸡之分。

我国饲养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色羽毛乌骨鸡。该鸡原产江西泰和县武山地区,故也称泰和鸡、武山鸡,因其全身羽毛洁白、反卷里丝绒状或竹丝状,又称丝毛鸡或竹丝鸡。

身躯短小,性情温顺,行动敏捷,头小颈短,民间谓之“十全”,即紫冠(复冠,桑椹状)、缨头(头顶上毛冠)、绿耳、胡子、立爪、毛脚、丝毛、乌皮、乌肉、乌骨。

眼、趾、内脏、脂肪也呈乌黑色。成年公鸡体重1.0-1.25kg,5.5-6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80枚左右,蛋重30-50g,蛋壳淡褐色。(2)鸡肉的肉质特点

鸡肉在肉类中以味道鲜美着称。

结缔组织少,肌纤维柔软细嫩,故肉的硬度较低,易为人体消化吸收。

(3)烹饪应用

鸡在烹饪中应用广泛,袁枚曾把鸡肉尊为羽族之首,认为“鸡功最巨,诸菜赖之。”

可整烹、可分割成不同部位使用,可做冷菜、热菜、汤羹,也可做火锅、小吃、点心、粥饭等,可适用于多种烹调方法。鸡的肫、肝、心、肾、血、油等经加工后也都是较好的烹饪原料。

分档取料:

鸡头鸡颈胸脯肉脊背翅膀腿肉鸡爪

2、鸭家鸭的简称,鸟纲鸭科家禽。

(1)鸭的品种

中国家鸭的良种大约有200多种

北京鸭麻鸭及其变种瘤头鸭肉用蛋用肉蛋兼用

北京鸭

是举世驰名的鸭品种,可誉为中国养禽业的瑰宝。原产北京北部水源丰富的玉泉山一代,历史背景可追溯到13世纪元大都(北京)

建成后,在大都郊区盛行养鸭。

北京鸭全身羽毛洁白。喙部橘黄色,微弯曲,头长较大,眼睛蓝色,颈较粗长,体躯长,胸突出,胸背皆宽,翼翅不发达而紧贴身旁,腹部几乎靠近地面、腿短粗,胫与蹼亦呈橘黄色。

北京鸭消化系统发达,生长快,多采用“填食”饲喂方式育肥,故又称“填鸭”。一般从孵山2个月后开始填肥,体重可达3-4kg。北京鸭肌肉纤维细致,富含脂肪并且在皮下和肌肉间分布均匀,提高了肉质的风味,是北京烤鸭的专用鸭。

麻鸭

A 绍鸭

以绍鸭为首屈一指的代表。来源于绍兴。

绍鸭是优良的蛋用鸭,每只鸭年产蛋225-300枚,蛋重50-60g。绍鸭母鸭羽毛褐色,有类似麻雀的斑点,颈较细长,其中段有一白色羽圈,主翼和腹下羽毛白色,喙、胸和蹼橘红色。公鸭颈呈墨绿色带有光泽。

另一类型是羽毛深褐色,无白颈圈,翼墨绿色带有光泽,公鸭腹部白色,喙、脚与蹼一般为橘红色或灰黄。

B 高邮鸭原产于江苏高邮、宝应、兴化一带,现主产于安徽中部巢湖周围各县,是蛋肉兼用的大型麻鸭。

公鸭头和颈上段的羽毛黑色,并带有翠绿色光泽。喙青色微黄,背与胸部棕色,下腹部白色。黑尾,胫和蹼橘黄色,黑爪。母鸭全身如麻雀羽毛,主翼带蓝黑色。

产蛋性能是本品种的特点,母鸭年产蛋160-200枚,蛋型大,重80-85g。

蛋壳以白色为主,青壳占少数,以善产双黄蛋着称。

肉用性能是高邮鸭的另一特点,其瘦肉率高,为南京板鸭的主要原料。

瘤头鸭

亦称麝香鸭、番鸭、洋鸭,原产于中南美洲,是世界着名的肉用鸭品种。

我国南方各省均有饲养,以福建省饲养的数量最多,以海南岛琼海县嘉积产的较为着名。

(2)鸭肉特点

鸭肉肉质丰满细嫩,肥而不腻,皮薄香鲜,营养丰富。

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可除咳嗽、水肿等症。

(3)烹饪应用

鸭在烹饪中应用广泛,多以整只烹制,最宜烧、烤、卤、酱,也宜蒸、扒、煮、焖、煨、炸、熏等烹调方法。

将鸭加工成小件,可采用熘、爆、烹、炒等方法制作。

鸭既可做主料,也可做配科,既可做冷菜、炒菜、大菜、汤羹,又可做火锅、小吃、面点、粥饭或充当馅料。

鸭的头、颈、掌、翅、皮、胗、肝、心、血、肠等,也皆是烹调的上好原料。

3、鹅

鹅,古称家雁、舒雁。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颈长,身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

生长快,肉质美。

(1)鹅的品种

按体型分大、中、小3种,

按用途分肉用、蛋用、肉蛋兼用3类,

按外型特征分白鹅、灰鹅、狮头鹅、伊犁鹅4个类型。

白鹅

我国主要的鹅品种,分布较广。

全身鹅毛洁白,具有额泡,不同品种的白鹅,额泡有高低差别,额泡高的品种居多。额泡呈光滑圆溜状在额上隆起,或在额前突出。

淑浦鹅是我国最大的白鹅种,主要产于湖南淑浦,有“全国白鹅之冠”之称。

奉化鹅主要产于浙江奉化地区,为加工冻光鹅(冷却前的胴体整理→冷却→冻结→低温冷藏)的优良品种。

象山白鹅主要产于浙江象山县,体大毛纯,肉质鲜嫩.含脂肪均匀,为中国出口产品。

太湖鹅主要产于江苏苏州地区,肉质好,产蛋率高,是苏州名产糟鹅的主要原料。

灰鹅

全身羽毛灰色或近于褐色,翼翅到尾与腿部呈棕褐色,颈部背侧呈纵列褐色,额泡高或前突,头、喙、胫与蹼均呈黑色或深褐色。狮头鹅

原产于广东潮汕饶平县。主要特征在头部,额泡大而隆突,与喙均呈黑色,咽下皮囊更发达,延至颈下线上方,略似狮头。

体重为全国鹅种之最,70日龄的公鹅平均体重达6.42kg,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良。

(2)鹅肉的肉质特点

与鸡、鸭相比,鹅的肉质稍粗,且有腥味。与家畜相比,鹅肉结缔组织少,肉纤维较细,具有较多的鲜味。

(3)烹饪应用

多以整只烹制,既可制作筵席常用菜,又可整料出骨,制作高难度工艺菜。

嫩鹅还可加工成块、条、丁、丝、末等多种形态供用,适宜于烤、熏、炸、烧、扒、炖、煨、焖、煮、蒸、卤、酱等多种烹调方法。鹅的舌、掌、头、翅、血及肠、肫、肝等也为上好的烹饪原料。

4、鹌鹑

古称鹑鸟、奔鹑、赤鹑、红面鹌鹑、秃尾鸡。分为蛋用鹑和肉用鹑。

肉质细嫩,肌纤维短,比其它家禽更为鲜美,富于营养,被誉为“动物人参”。

5、肉鸽

也称菜鸽、食鸽,指四周龄供食用的乳鸽品种。

肉质细嫩,纤维短,滋味浓鲜,芳香可口,属高档原料.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利于脑力工作者,夜班工作者,神经衰弱者食用。

第三节禽制品

禽制品是用鲜禽为原料,经再加工后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烹饪原料。

一、腌腊制品

腌腊制品是指将鲜活禽类整只洗净或改刀后,用食盐等调料揉擦、抓捏或浸泡一段时间,再采用一定方法处理(如风干、烘烤、熏制等)后取得的半成品原料,如板鸭、风鸡等。

板鸭

板鸭也称腊鸭,是以活鸭为原料,经宰杀、去毛、净腌、复卤、晾挂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制成的咸鸭。

可供久贮远运,因其肉质紧密板实而得名。

板鸭在烹饪中主要供作冷莱,也可适用于炖、炒、蒸等烹调方法。板鸭的头、颈、骨是炖汤的好原料。

板鸭的名产很多,风味各异,最着名的如南京板鸭。南京板鸭形似琵琶,故名琵琶鸭。

风鸡

风鸡又称风干鸡,是将鲜鸡经腌制后再风干而成的加工品。

制作风鸡一般多在农历腊月,此时气候比较干燥,气温较低,微生物不易侵袭,同时也能产生特有的腊香。

风鸡是中国特产,具有独特的风味,且便于储存、携带,烹制方便。

风鸡味香肉嫩,烹制方法有蒸、煮、炖、烧、炒等,以蒸或煮为佳。

二、酱卤制品

酱卤制品是将鲜禽或其副产品经某些加工后再放入卤汁中烧煮入味成熟所得的成品。

我国传统禽类酱卤制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色彩美观,香气浓郁,味美纯正而着称于世,有的甚至流传国外。

酱卤制品在烹饪中主要作为冷盘原料使用,有时也用于制作某些热菜。

道口烧鸡道口烧鸡产于河南滑县道口镇,有300多年历史。

造型完整美观.皮色红亮鲜艳,肉质软嫩熟烂,异香浓郁,咸淡适宜。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产于安徽省宿县重镇符离集,源于道口烧鸡,特点是外观金黄油亮,肉质雪白,肉烂骨脱,香郁不腻。

德州扒鸡

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通常称“德州扒鸡”,产自山东省德州市。色泽金黄,皮透微红,肉嫩软烂,鲜香味美,热时一抖即可骨肉分离,但肌肉仍成块形,不出丝状。

南京盐水鸭

南京盐水鸭相传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与“南京板鸭”齐名。用当年仔鸭,经宰杀治净、花椒盐腌制、清卤浸渍、小火焐制等工序制作而成,特点是皮色乳白,肉质红润,肥而不腻,香、酥、嫩。

南京盐水鸭一年四季皆可制作,以农历8-9月桂花盛开时制作的最好,故又称桂花鸭。

第四节食用燕窝

一、基本概念

食用燕窝是鸟纲雨燕科金丝燕属的几种燕和棕雨燕属的白腰雨燕所筑的窝。

燕的特点

(1)消化机能非常强,吃下食物后,只要40min,便可转化为唾液。

(2)在喉部具有发达的粘液腺,能分泌粘性很强的唾液。

(3)在营巢期间,摄食藻类及小鱼虾等食物后;将唾液吐在岩石峭壁上筑成窝巢,以供产卵孵化小燕。

二、主要种类

天然燕窝

加工性燕窝

人造燕窝

(一)天然燕窝

1、洞燕

洞燕是指产于岩洞的天然金丝燕窝。

一般存在于悬崖峭壁的岩缝或石洞中,采摘异常艰苦,故产量不多,十分名贵。

(1)白燕

是金丝燕第一次筑的窝。

由于时间比较充裕,筑得比较细致,唾液多而杂质少,所以整齐均匀,呈白色而光洁透亮;

窝体半碗形,根小而薄,略有清香,涨发出料率高,是最佳品。

(2)乌燕

又称毛燕,是金丝燕第一次筑的窝被采后第二次所筑的窝。

由于筑窝时间比较紧迫,窝体已不甚匀整,毛、藻等杂质也多,颜色已较灰暗。 (3)血燕

是金丝燕第二次筑的窝被采后,第三次又筑的窝。

由于产卵期迫近,十分匆忙,窝形更不整齐,唾液少,而藻、毛等杂质多,且带有紫黑色血丝,通常认为是燕鸟口部破损出血所致。此品质量最次。 2、土燕窝

为白腰雨燕筑的巢,以唾液为主体筑成,呈杯状,色泽质地不及金丝红燕,有与洞燕相近的功效用。 可发制清理后使用。 (二)加工性燕窝制品 1、燕饼

是毛燕发制后,去除毛、藻等杂质,再加入海藻胶粘结而成的饼块状体,质地档次近于毛燕。 2、燕碎

又称燕条,为各燕窝剩下的破碎体,往往诸档次混杂一起,比例不一,质量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人造燕窝

用海藻制成,色虽白但无光泽,品质粗糙且过于坚硬,有海藻味。 第五节 蛋

一、 蛋的概念及构造 蛋壳10~13% 蛋壳膜1~3% 蛋白55~66% 蛋黄32~

35%

(一)蛋的构造 1、壳外膜

壳外膜也称壳上膜,即蛋壳表面的一层无定形可溶性胶体。

壳外膜成分为粘蛋白质,易脱落,尤其在水洗情况下更易消失,故可据此判断蛋的新鲜度。 2

、蛋壳

蛋壳的厚度一般为270~370 微米(平均300 微米)。 蛋壳表面常带有深浅不同的色泽和肉眼看不见的微小气孔。

蛋的大头有气孔300 ~ 370个/cm2,小头最少为150 ~180个/cm2。

3、壳内膜及蛋白膜

蛋壳内有一层壳内膜,厚度73 ~ 114微米。

壳内膜分内外两层,外层紧贴蛋壳 ,称壳内膜。内层紧贴蛋白,称蛋白膜。

4、气室 壳内膜和蛋白膜在蛋的钝端分离而形成气室。

壳下膜不溶于水 、酸、碱及盐类溶液中。当蛋白酶破坏了蛋白膜以后,微生物才能进入蛋白内,所以说蛋壳膜具有保护蛋内容物

不受微生物侵蚀的作用。

气室的大小与蛋的新鲜程度有关,是鉴别蛋新鲜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5、蛋白:蛋白呈不同浓度层:

1)最外层(稀薄层)占全蛋的20-55%; 2)次层(浓厚层)占全蛋的27-57

%;

3)最内层(稀薄层)占全蛋11-36%

浓厚蛋白含量约占全部蛋白的50-60%,含有特有成分溶菌酶。 刚生的鲜蛋,浓厚蛋白含量高,溶菌酶含量多,活性也强,蛋的

质量好,耐贮藏。 浓厚蛋白含量的多少也是衡量蛋质量的重要标志。 6、系带

在蛋黄两边各有一条浓厚的带状物即为系带。其重量为蛋白的 1~2%,约占全蛋的0.7%。

系带状况是鉴别蛋的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7、 蛋黄膜:蛋黄膜厚度为16微米左右,重量为蛋黄重的2 ~ 3% 。其中又可分为三层,内外二层为粘蛋白,中间为角蛋白。 蛋黄膜也具有收缩和膨胀的能力。

蛋黄膜的主要作用为保护蛋黄不向蛋白中分散。 8、 蛋黄

蛋黄内容物的中央为白色蛋黄层,周围则为互相交替着的深色蛋黄层和浅色蛋黄层所包围着,蛋黄表面的中心是胚盘。胚盘的下部有蛋黄芯。

蛋白的渗透压小于蛋黄的渗透压。因此蛋白中的水分不断向蛋黄中渗透,蛋黄中的盐类以相反方向渗透。使蛋黄体积不断增大,蛋黄膜弹性减小,当体积大于应有的体积时则破裂形成散黄。

根据蛋黄指数,则可判断蛋黄的新鲜程度。蛋黄指数越小,蛋越

陈旧。

蛋黄指数=蛋黄高度/蛋黄直径 二、 蛋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一)蛋壳

1.蛋壳主要由无机物所构成,约占整个蛋壳的94%~97%。主要是碳酸钙(约占93% ),其次有少量的碳酸镁(约占1%)

及磷酸钙、磷酸镁。

2.有机物约占蛋壳的3%~6%,主要为蛋白质,属于胶原蛋白,

其中约有16%的氮,3.5%的硫。

(二)

蛋清

蛋清层主要组分是水,混合蛋清含水87%~89% 蛋清是一种蛋白质体系,蛋清中的蛋白质包括: 卵清蛋白 伴清蛋白 卵类粘蛋白

溶菌酶

卵粘蛋白

1、卵清蛋白:卵清蛋白占蛋清蛋白总量的54~69%,,它属磷糖蛋白,耐受热。如在pH为9和62℃下加热3.5min ,仅3~5%的卵清蛋白有显着改变。

2、伴清蛋白:伴清蛋白即卵运铁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占蛋清蛋白的9%。在57℃加热10min 后,40%的伴清蛋白变性。当pH为9时,在上述的条件下加热,伴清蛋白性质未见明显改变。

3、卵类粘蛋白

卵类粘蛋白占蛋清蛋白总量的11%,是糖蛋白质。

酸性和中等碱性的介质中能抵抗热凝结作用,但是在有溶菌酶存在的溶液中加热到60℃以上时,蛋白质便凝结成块。 4、溶菌酶

溶菌酶占蛋清蛋白总量的3~4%。

PI=10.7,比其他蛋清蛋白质的等电点高得多,而其分子量(14600)却最低。

溶菌酶的热失活取决于pH 与温度。当鸡蛋蛋清在63.5℃加热10min 时,犹如pH 高于7时一样 ,其中的溶菌酶在很大程度上失活。 (三)

蛋黄

蛋黄中固形物约占50%。

新鲜蛋蛋黄的固形物含量为52~53%,在冷藏1~2周后蛋黄中固形物含量下降约2%,这是因为蛋清中的水转移到蛋黄中的缘故

蛋黄中蛋白质的含量约16%,脂类的含量在32~35%之间,

此外还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

1

、蛋黄的乳化性能

蛋黄中起乳化作用的组分是磷脂、脂蛋白和蛋白质。 三、蛋的加工特性 2、

蛋清的起泡性能

蛋清的起泡能力与蛋清中球蛋白部分的表面变性有关。 随着蛋清被搅打,蛋白质的变性和 变性蛋白质分子的聚集逐渐增

加。

聚集的蛋白质颗粒通过保持薄层中水分和提供刚性与弹性,而对稳定蛋清泡沫起重要作用。 3

、蛋清、蛋黄和蛋糊的热凝结性

蛋糕糊状物、牛奶蛋清和布丁的热凝固,部分原因是鸡蛋蛋白质的变性和凝结。

在 60~63 ℃卵黄蛋白和一些球蛋白开始变化。当蛋糊加热到87℃时,几乎所有的蛋白质损失了电泳特性。

蛋糊中加入15 %的蔗糖或16%的NaCl ,能增加所有这些蛋白质的热稳定性。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结束)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烹饪原料要求是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可以制作菜点的原料。 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可以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大类。 多糖存在植物中的称为淀粉;存在于动物肝脏中的称为糖原。 烹饪原料中的水分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 束缚水的特点是:不易结冰,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 烹饪原料按照烹饪运用分类可分为主料、辅料和作料 按烹饪原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 国外采用的按营养成分分类方法热量素食品、构成素食品、保全素食品 选料的基本原则是:具有营养价值、口味、质地、均良好,并无有害成分以及符合菜肴产品制作的实际需要等基本要求,这样才能达到选料的目的。 鉴别原料的新鲜度高低,一般都从原料的形态、色泽、水分、重量、质地和气味等感官指标来判断。 理化鉴别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 感官鉴别中的嗅觉检验是检验气味,味觉检验是检验滋味。 植物性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呼吸作用,后熟作用,发芽和抽薹。 动物性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尸僵作用、成熟作用、自溶作用、腐败作用 影响烹饪原料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物理学方面、化学方面、生物学方面 物理学方面包括: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等的影响 烹饪原料常用保管的方法:低温保藏法、高温保藏法、脱水保藏法、密封保藏法、腌渍保藏法、烟熏保藏法、气调保藏法、辐射保藏法、保鲜剂保藏法、活养保藏法。 高温保藏法采用高温杀菌法和巴氏消毒法。 脱水干燥法可分为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盐腌保藏法是利用盐腌原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渗透压是原料中的水分析出,同时使微生物细胞原生质水分析出,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活力,达到保藏原料的目的。 气调保藏法能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或痰气的含量,从而减弱鲜活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达到保藏的目的,此方法多用于水果、蔬菜、粮食的保藏和鲜蛋类。 保鲜剂有防腐剂、杀菌剂、抗氧化剂、脱氧剂。 谷粒的基本构造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四部分组成。 胚乳含大量的淀粉和少量的蛋白质。 谷物在烹饪中的运用:制作主食、制作面点、制作菜肴、制作菜肴的调料和辅助料。 大米按性质可分为:籼米、粳米、糯米 面粉按加工精度和用途可分为等级粉和专用粉。等级粉有可分为特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莜麦食用前要经过“三熟”,即炒熟、烫熟、蒸熟。 豆制品可分为:豆浆、豆浆制品、豆脑制品和豆芽制品。 面筋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为水面筋、烤麸、油面筋。 谷物制品可分为豆制品、面粉制品、米粉制品和杂粮制品。 腐乳根据外观颜色不同可分为红色、白色、青色三种。 米粉制品种类较多,主要有糯米粉、年糕、锅巴、糍粑等。 粉丝是以豆类和薯类等淀粉做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利用淀粉糊化和老化的原理,加工成丝或条状的制品。

《烹饪原料知识》学考题库――果品类原料

《烹饪原料知识》学考题库 ——果品类原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五果为助”配膳原则的提法出现于(B)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饮膳正要》 D.《随园食单》 2.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会变色是因为其含有极易氧化变成深褐色物质的(D ) A.苹果酸 B.多糖 C.鞣酸 D.xx 3.水果中含氮物质的含量较高的是(A ) A.核桃仁和杏仁 B.核桃仁和xx C.杏仁和腰果 D.核桃仁和腰果 4.与香蕉、柑橘、葡萄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水果”的是(B) A.草莓 B.苹果 C.樱桃 D.橙子 5.常作为福寿吉祥象征用于寿宴的果品是(C ) A.苹果 B.梨 C.xx D.柑橘

6.属于果干类原料的是(C) A.松子 B.腰果 C.红枣 D.莲籽 7.属于仁果类的果品是(D) A.菠萝 B.香蕉 C.樱桃 D.山楂 8.属于浆果类的果品是(C) A.水蜜桃 B.柠檬 C.香蕉 D.草莓 9.同属于xx品种的原料是(C) A.xx、茄梨 B.xx、xx梨 C.鸭梨、xx D.xx、xx 10.有“寒瓜”之称的瓜果是(C) A.冬瓜 B.xx C.xx D.xx 11.属于果干类原料的是(A ) A.柿饼 B.板栗 C.蜜枣 D.橘饼 12.按果实结构分,荔枝属于(B ) A.仁果类 B.浆果类 C.复果类 D.坚果类 13.与其他水果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D ) A.橘 B.柚 C.柠檬 D.椰子 14.有“水果之xx”美称的是(D) A.苹果 B.香蕉 C.荔枝 D.葡萄 15.预防鲜食菠萝过敏的方法是先将其(B) A.用冷水浸泡 B.用盐水浸泡

C.用热水浸泡 D.用糖水浸泡 16.草莓原产于(A) A.xx B.xx C.xx D.xx 17.猕猴桃的成熟期为每年的(C) A.5~6月 B.7~8月 C.9~10月 D.11~12月 18.制作名菜“宫保鸡丁”的必备配料是(B ) A.核桃 B.花生 C.腰果 D.松籽 19.属于苏式蜜饯品种的是(D) A.橘饼 B.蜜枣 C.杏脯 D.蜜xx 20.反映果实的成熟度和新鲜度的具体标准是(B ) A.果形 B.色泽 C.花纹 D.病虫害 21.未成熟的果实中,存在的大多是(A) A.原果胶 B.果胶 C.果胶酸 D.果胶酶 22.衡量果品类原料的重要品质标准是(C) A.果形 B.色泽 C.成熟度 D.机械损伤 23.制作xx丝的原料宜用(B ) A.橘皮 B.柚皮 C.橙皮 D.柑皮 24.质量最好的花生出产于(A) A.四川和山东 B.辽宁和河北 C.河南和江苏 D.山东和江苏25.水果最理想的保藏方法是(C ) A.低温保藏法 B.窖藏法 C.库储藏法 D.通风法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 教案 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 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 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 在古代儒家经典着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 (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 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三)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 1、选料广搏,种类繁多 2、精工再制,特产丰富 3、综合利用,物尽其用 4、药食同源,饮食养生 (1)碳水化合物 (2)脂肪 (3)蛋白质 (4)维生素 (5)无机盐 (6)水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 (一)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 1有助于使烹饪原料知识的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2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烹饪原料的性质和特点; 3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烹饪原料。

烹饪原料知识

天台职业中专《烹饪原料知识》会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10分) 1、烹饪原料知识是研究常用字__________的自然属性和它在烹 饪中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餐__________的专业基础课。 2、我国海洋鱼类捕捞量较大的鱼有_________、小黄鱼、 _________ 和乌贼被称四大海洋经济鱼类。 3、根据人们食用蔬菜的不同部位归纳分类,可分为叶菜类、 ________、根菜类、果菜类、__________、食用藻菌地衣类、其他类。 4、加工类主配料是指动物性或___________ 原料经腌制,腊制, 灌制,脱水等方法___________ 后的制品。 5、调味品原料是指在_________ 过程中用于_________ 菜点口 味的原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烹饪原料的发展是与烹饪的发展紧密相连的。——————() 2、我国供食用的牛主要是水牛。———————————() 3、鸡在烹调中应用广泛,一般是作主料使用。——————() 4、烹饪中较常用的鱼,其体型大致归纳为2种。——————() 5、蛋是由蛋壳,蛋白和蛋黄三部分组成。—————————() 6、野兔肉高蛋白低脂肪,消化率高,是署名的美容食品。———()

7、蔬菜中含量最多的是维生素。—————————————() 8、大米是用稻谷经碾制脱壳而成。————————————() 9、饴糖在烹调中主要用于调味。—————————————() 10、食用油脂是指可食用的油和脂肪。——————————()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方法主要有理化鉴定,___________两大类。 A、感官鉴定 B、视觉鉴定 C、嗅觉鉴定 D、听觉鉴定 2、猪肉是我国三大__________中最重要的家畜肉。 A、原料 B、特点 C、家畜肉 D、品种 3、饮食行业中家禽肉一般是采用________保藏方法。 A、高温 B、低温 C、密封 D、腌渍 4、大黄鱼肉质________、味鲜美、肉呈蒜瓣状、刺少肉多、肉易离刺。 A、粗糙 B、坚实 C、松散 D、细嫩 5、一般常用来加工成松花蛋、咸蛋等制品的蛋是________。 A、鸭蛋 B、鸡蛋 C、鹅蛋 D、鸽蛋 6、________是供应人体所需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A、家畜肉 B、水产品 C、蔬菜 D、粮食 7、我国灿米产量最多主要产于________、四川、广东等省。 A、浙江 B、湖南 C、江苏 D、山东 8、加工类主配原料一般含水量少,便于_______、运输。 A、切配 B、调味 C、烹调 D、贮存 9、鱼翅的质量以________为最好。

烹饪原料知识期末试卷

学校2014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科目:《烹饪原料知识》 (试卷共 6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合称“四大家鱼”的鱼分别是、、、,它们也被称为四大淡水经济鱼。 2、四大海洋经济鱼类分别是、、和。 3、葱的辛辣味是所致。 4、俗话说“有钱难买2头鲍”,所谓的头指的是千克里的鲍鱼有多少只,“头数”是鉴别鲍鱼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 5、根据奶牛泌乳期的不同可将乳分为初乳、、,在产犊后内的乳称为初乳,饮用乳及加工用乳的主要原料是。 6、小苏打主要应用于面点制作,也可用于菜肴之中,对菜点起到的作用,其的化学名称是。 7、食用菌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烹制菜肴所用的部分是。 8、世界“四大水果”是指苹果、、、。 9、鱼翅是用、的鳍制成的干货制品。 10、鱼香肉丝是有名的川菜,其中主要用到肉和玉兰片、木耳等原料。玉兰片鲜品按采收时间的不同,分为四种,其中是玉兰片中之上品,它是用前的冬笋尖制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20分) 1、“看料做菜,因料施烹”是根据选料的()原则实施的。 A、必须按照菜肴产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择原料 B、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基本要求选择原料 C、必须按照菜肴产品不同的质量基本要求选择原料 D、必须按照菜肴产品的口感与色泽的基本要求原料选择原料 2、质量最好的鱼翅是()。 A、荷包翅 B、青翅 C、披刀翅 D、翼翅 3、世界四大栽培栽培食用菌是()。 A、香菇、金针菇、草菇、茶树菇 B、香菇、平菇、蘑菇、草菇 C、香菇、茶树菇、口蘑、平菇 D、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 4、对蔬菜、山珍、海味等原料适用于的保藏方法是()。 A、脱水保藏法 B、高温保藏法 C、密封保藏法 D、低温保藏法 5、我国产量最高的盐是()。 A、海盐 B、湖盐 C、井盐 D、矿盐 6、含碘量最高的的藻类品种是()。 A、紫菜 B、裙带菜 C、石花菜 D、海带 7、从营养健康等方面考虑,下列烹饪原料搭配合理的是()。 A、香菇与木瓜 B、菠菜与豆腐 C、花生与黄瓜 D、螃蟹与柿子 8、火腿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最负盛名的特产之一。其中最为有名的金华火腿被称()。 A、云腿 B、南腿 C、北腿 D、金腿 9、下列烹饪原料能食用是()。 A、鸡肺 B、黄裙竹荪 C、金枪鱼生鱼片 D、鲅鱼的鱼肝 10、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及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含量是水产品中含量最高的,但蟹不能生食,需用沸水蒸煮20分钟左右才能食用,并且()等都不能食用。 A、蟹肠、蟹胃、蟹黄 B、蟹肠、蟹胃、蟹腮、蟹心 C、蟹肠、蟹胃、蟹心 D、蟹肠、蟹胃、蟹腮、蟹黄 11、最适合于调味的盐是()。 A、海盐 B、原盐 C、洗涤盐 D、再制盐 12、新鲜鱼的鱼眼()。 A、黑白不分明 B、清澈而透明 C、充血发红 D、内凹 13、明矾使用时一般不能过量,成人一日极量为()g 。 A、1 B、2 C、3 D、4 14、牛肉中里脊是最嫩的一块肉,里脊又称为()。 A、西冷 B、牛柳 C、牛腩 D、元宝肉 15、燕窝又称燕菜,质地最纯、杂质最少的()是燕窝中的上品。 A、血燕 B、金丝燕 C、毛燕 D、白燕 16、在下列食用牛肉中,品质最好的是()。 A、水牛肉 B、黄牛肉 C、牦牛肉 D、壮牛肉 17、下列原料属于佐助类原料的是()。 A、红曲米 B、豆蔻 C、食盐 D、蜂蜜 18、淀粉含量最多的是()。 A、胡萝卜 B、南瓜 C、马铃薯 D、洋葱 19、下列瓠果类蔬菜品种不含脂肪的是()。

烹饪原料知识

《烹饪原料知识》 教案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二 第二章谷物类原料教案一 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案一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 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 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 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 (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 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三)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 1、选料广搏,种类繁多 2、精工再制,特产丰富 3、综合利用,物尽其用 4、药食同源,饮食养生 (1)碳水化合物 (2)脂肪 (3)蛋白质 (4)维生素 (5)无机盐 (6)水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及命名 (一)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 1有助于使烹饪原料知识的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2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烹饪原料的性质和特点; 3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烹饪原料。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 国内采取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照原料的性质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照原料的加工程度分为鲜活原料、干活原料、复制品原料; 3、按照烹饪原料运用分类,分为主料、配料、调辅料; 4、按照商品的体系分为谷物、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蛋奶及蛋奶制品、水产品、 干货及干货制品、调味品、野味等。 5、其它分类方法,按照生物学的分类体系 ①生物的分类概念及意义 定义:生物学的分类是依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来进行分类的,称为自然分类法。即根据生物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生活特性等而确定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而进行系统地分类。 意义:对于掌握同一类原料的共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生物的分类等级。 通常情况下,生物的分类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烹饪原料知识新教案

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 授课教案 班级:13-3(订单班)、4 课程:烹饪原料知识教师:刘东升 课题名称 第1章:烹饪原料概述 第1节:烹饪原料研究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本门课程在烹饪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熟悉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能力 目标 熟练掌握烹饪原料的产地.产季,品种特点.烹调用途及品质鉴定.储存保鲜,营养成分及注意事项。 素质 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行动研究原料的素质能力。 课的类型理论课 教学重点 了解本门课程在烹饪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熟悉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难点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储存保鲜,营养成分。 教学方法讲授与多媒体投影直观教学相结合 教具及材料多媒体投影设备 课时2节 课前准备1.检查学生佩戴校牌情况并做好记录。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3.督促学生把手机放入手机睡袋。4.检查工作服着装规范情况。

教学反思(1)重视烹饪原料知识的学习。 (2)重点掌握原料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原料的知识。(3)利用业余时间多去市场了解原料市场有关知识。(4)联系其它学科,丰富原料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 配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5分钟) 讲授新课(70分钟) (导言)烹饪原料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学哪门课程较接近(生物)?是不是任何一种生物都可以作烹饪原料?烹饪原料与其它专业课程有何联系?(烹调工艺学、原料加工技术、食品雕刻等)。 、一、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 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需要,并可通过烹饪手段制作食品的可食性原料。 可食性的范围包括: ?(一)具有营养价值。 ?(二)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口味。?(三)具有食用安全性。 二、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 ⒈烹饪原料的分类、品种及其产地、产 季、特产状况、各种原料分布、供应情况等。 ⒉烹饪原料的外观形态、组织结构、品 质特点、质量标准、烹饪运用的范围和加工方法等。 三、烹饪原料的学习目地和方法 l、学习目地。 (一)有助于认识原料、运用原料。 (二)有助于烹饪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2、学习方法 (一)重视烹饪原料知识的学习。 (二)重点掌握原料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原学生思考问 题 学生回答问 题 导入新课 与提问 多媒体展 示烹饪原 料知识研 究的内容 教师通过 原料画面 要注意引 导和启发 分析古人 类的饮食 与烹饪技 术.现代烹 饪原材料

常用塑胶原料种类特性及用途简介如下

常用塑胶原料种类特性及用途简介如下: 通用塑料—— PE(聚乙烯):燃烧有石蜡味,火焰底色为蓝色;浮水。 LLDPE:较好的韧性,易燃,管材挤出,农膜,缠绕膜,容器。 LDPE:较高透明度,易燃软管,薄膜,拉伸膜,保鲜膜 HDPE:硬度较高,易燃,包装袋,购物袋,单丝,家庭制品,管材,线缆. PP(聚丙烯):燃烧有石油味,火焰底色为蓝色;浮水。 均聚PP: 半透明,易燃,拉丝,电器,板材,日用制品。 共聚PP:本色,易燃,电器,家电配件,容器。 无规共聚PP:高透明,易燃,医疗器械,食品容器,包装制品. PS(聚苯乙烯):燃烧芳香味,橙黄色黑烟;沉水 GPPS:透明,刚而脆,易燃.工艺/日用品,容器,吸塑包装. HIPS:白色,改善韧性;易燃;电器壳,板材,吸塑. ABS(聚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表面光泽度高,燃烧浓烟,芳香味;沉水 ABS原料:韧性及强度高,易燃;电器壳,板材,工具,器械. ABS改性:增加刚性及阻燃,不燃;汽车配件,电器零配件. PVC(聚氯乙烯):燃烧有氯的臭味,火焰底部为绿色;沉水. 硬质PVC:高强度及硬度,难燃;建材,管材. 软质PVC:弹性及易加工性,难燃;玩具,工艺品,饰品.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原料 PC(聚碳酸酯):黄色火焰黑烟,特殊味,沉水;刚性,高透明度,难燃;手机数码,光盘,LED,日用品. PC/ABS(合金):特殊芳香味,黄色黑烟,沉水;刚性韧性,白色,难燃;电器材料,工具壳,通讯器材. PA(聚酰胺PA6,PA66):慢然,黄色烟,头发燃烧味;韧性,强度高,难燃;器材,机械零配件,电器零配件 POM(聚甲醛):燃烧先端黄下端青色,福尔马林气味;韧性,强度高,易燃;齿轮,机械零配件.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殊香味;强度高,缩水性小,易燃;电器零配件,端子座,连接器.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殊香味;强度高,缩水性小,易燃;板材,吸塑包装,复合薄膜.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特殊刺激性味:高透光率;有机玻璃,工艺品,饰品,包装,符合薄膜. ——改性工程塑料 PC改性:黄色火焰黑烟,特殊味;增加耐热刚性阻燃性,不燃;充电器,低压电器外壳. PC/ABS改性:特殊芳香味,黄色黑烟;增加耐热刚性阻燃性,不燃;低压电器配件,电子材料. PA改性: 黄色烟,头发燃烧味;增加耐热刚性阻燃性,不燃;线圈骨架,连接器配件. POM改性:先端黄下端青色,福尔马林气味;增加综合性能阻燃性,不燃; 机械零件. PBT改性:特殊香味;增加综合性能阻燃性,不燃;电器零件,端子座,灯座,连接器.

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棚室覆盖材料

棚室覆盖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简介 棚室覆盖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是人类在同干旱、低温、霜冻和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长期斗 争中,以及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长期实践中 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利用日益发达的现代 科学技术,大力开发推广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棚 室覆盖材料的设施园艺,对于防灾、减灾,挖 掘农业的内在潜力,建设持续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促进我国的菜园子建设,增加菜农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保持社会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摆脱大自然的束缚,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 保护设施抗御恶劣的自然条件,进行超时令、反季节蔬菜、瓜、果栽培的伟大实践。 ●史载,公元206一211年间,“冬种瓜于骗山(今陕西临 渔境内)谷中温处,瓜实成”。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温室栽培。 ●到了汉代,纸张的发明,使温室栽培进入了以纸为透 光覆盖材料的纸宙温室时代。玻璃问世以后,便取代纸,大大改善了温室的光照条件,增强了温室效应,促进了温室的发展。 ●本世纪30—50年代,以玻璃为透明覆盖材料的阳畦、 改良阳畦和温室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易破损,对骨架要求严格,建造和维修难度大、费用高,不利于推广普及。

●50年代中后期,随着塑料小拱棚覆盖栽培方式的引进, 揭开了我国以塑料薄膜取代玻璃作为透明覆盖材料的棚室栽培新篇章。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聚氯乙烯(PVC)薄膜大面积应 用于大、中、小棚栽培,促进了我国塑料棚园艺的发展。 ●然而,1975—1976年冬春,由于农用聚氯乙烯薄膜增 塑剂选择不当,造成大面积棚栽作物中毒。此后,聚氯乙烯农膜厂家纷纷转产聚乙烯(PE)薄膜,除东北地区因气候严寒且有一定的生产和使用经验尚有一定市场外,其他地区均改用农用聚乙烯薄膜,并开始取代玻璃用作阳畦、改良阳畦和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关于建筑材料种类及其特点的调查报告

关于建筑材料种类及其特点的调查报告 这个暑假,我采访了我的一位叔叔,他的工作就是造房子。通过采访对附近建筑工地里在建工程的了解,我采访到了一些有关民房的建筑材料及其特点。这次主要了解了下瓦房和商品房的有关信息。 在采访之前,我需要大概了解一些建筑材料的知识。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这样大概了解了建筑材料的范围,在访问中可以更加明晰。到了叔叔家,我先说明了来意,叔叔很乐意配合我的采访。接下来就总结了下记录了下来。现在普遍运用到民房的的材料(因为叔叔说厂房的建造会更复杂得多,所以这里就没继续采访)。民房业主要说了商品房和老房子,也就是瓦房。最基本的材料,当然是水泥,黄沙,石子,砖头。像水泥、黄沙、石子这些是做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不过现在商用混凝土也在投入运用。(下面会详细介绍商用混凝土)钢筋是必须的,是主要的支架,钢筋的规格还有不同,有

大的有小的,钢种也不同,用在不同的地方。木头经常用于老瓦房的建造中,商品房很少用木头了。门窗,窗户经常用的是铝合金管,门大多都是水泥直接砌成的形状瓦房中使用木框框起做门。瓦房的隔板以前通常是木板,现在大多都用水泥钢筋了。房中的梁有些是木梁,有些也是水泥梁,这要看这房子。商品房的每层的隔板,建造时上面才是钢筋。瓦房要上瓦,就需要一种材料,叫牛毛纸,是雨天用来防漏水的,在其上面铺上瓦片,瓦片常用的是琉璃瓦。。其他的还有些保温材料,涂料,瓷砖,防水材料等。我还知道了,在建造过程中,电线、塑料管、插座等都是在建设过程中就做好的。我边记录边听叔叔说着,问了下叔叔这些材料的特点,叔叔只是简约的说了下,我想回家之后可以查的,所以结束了采访,上网照着叔叔说的材料查了下他们各自的特点。以下就是我联系采访资料又查了采访中建筑材料的更详细的资料及特点。 1.钢筋有如下特点: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

《烹饪原料知识》选择题

《烹饪原料知识》选择题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不符合烹饪原料的要求。 A 无毒 B 有营养价值 C 可以制作菜点 D 都不是 ()()营养素不属于有机物。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水 ()()不属于双糖, A 蔗糖 B 麦芽糖 C 乳糖 D 果糖 ()()不属于植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 A 呼吸作用 B 后熟作用 C 发芽和抽薹 D 腐败作用 ()肉的品质外观坚硬,弹性差,肉质坚硬,不易煮烂,缺少肉的特殊美味和气味是动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中的()。 A 尸僵作用 B 成熟作用 C 自溶作用 D 腐败作用 ()肉质外表稍干燥,肉横切面柔软多汁,肌肉松弛,富有弹性是属于()。 A 尸僵作用 B 成熟作用 C 自溶作用 D 腐败作用 ()肉色变暗呈灰绿色,肉质变软,肉汁浑浊是属于()。 A 尸僵作用 B 成熟作用 C 自溶作用 D 腐败作用 ()低温保藏法是低于常温、在()℃以下环境中保藏原料的方法。 A 10 B 8 C 15 D 4 ()根据原料的自然属性不同,原料可以分为()、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 A 鲜活原料 B 脱水原料 C 动物性原料 D 腌制原料 ()根据原料加工状况不同,原料可以分为()、鲜活原料、冷藏原料、脱水原料和腌制原料。 A 水产品 B 乳品 C 调料 D 冷冻原料 ()低温保藏鱼类,温度一般保持在() A 4℃—0℃ B 0℃—4℃ C 0℃以下 D 4℃以下 ()下列()能杀死微生物达到保藏原料的方法。 A 低温保藏法 B 高温保藏法 C 脱水保藏法 D 腌渍保藏法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 贾思勰 B 李渔 C 袁枚 D 李岗 ()蔬菜保藏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A 5℃—0℃ B 0℃以下 C 0℃—4℃ D 5℃以下 ()根据原料的自然属性不同,原料可以分为()、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原料。 A 鲜活原料 B 脱水原料 C 动物性原料 D 腌制原料 ()影响原料品质变化的物理因素是()。 A 分解酶 B 药物残留量 C 呼吸作用 D 温度 ()鉴定原料品质的感官指标是()。 A 纯度 B 成熟度 C 水分 D 颜色 ()盐渍保存法中食盐用量应当有效地控制在() A 1%—5% B 5%—10% C 10%—20% D 20%—30% ()既有保持原料中营养物质又能抑制微生物、细菌、活性酶的PH值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常用塑胶原料种类特性及应用简介

通用塑料—— PE(聚乙烯):燃烧有石蜡味,火焰底色为蓝色;浮水。 LLDPE:较好的韧性,易燃,管材挤出,农膜,缠绕膜,容器。 LDPE:较高透明度,易燃软管,薄膜,拉伸膜,保鲜膜 HDPE:硬度较高,易燃,包装袋,购物袋,单丝,家庭制品,管材,线缆. PP(聚丙烯):燃烧有石油味,火焰底色为蓝色;浮水。 均聚PP: 半透明,易燃,拉丝,电器,板材,日用制品。 共聚PP:本色,易燃,电器,家电配件,容器。 无规共聚PP:高透明,易燃,医疗器械,食品容器,包装制品. PS(聚苯乙烯):燃烧芳香味,橙黄色黑烟;沉水 GPPS:透明,刚而脆,易燃.工艺/日用品,容器,吸塑包装. HIPS:白色,改善韧性;易燃;电器壳,板材,吸塑. ABS(聚苯乙烯-丁二烯-丙烯jing共聚物):表面光泽度高,燃烧浓烟,芳香味;沉水 ABS原料:韧性及强度高,易燃;电器壳,板材,工具,器械. ABS改性:增加刚性及阻燃,不燃;汽车配件,电器零配件. PVC(聚氯乙烯):燃烧有氯的臭味,火焰底部为绿色;沉水. 硬质PVC:高强度及硬度,难燃;建材,管材. 软质PVC:弹性及易加工性,难燃;玩具,工艺品,饰品.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原料 PC(聚碳酸酯):黄色火焰黑烟,特殊味,沉水;刚性,高透明度,难燃;手机数码,光盘,LED,日用品. PC/ABS(合金):特殊芳香味,黄色黑烟,沉水;刚性韧性,白色,难燃;电器材料,工具壳,通讯器材. PA(聚酰胺PA6,PA66):慢然,黄色烟,头发燃烧味;韧性,强度高,难燃;器材,机械零配件,电器零配件 POM(聚甲醛):燃烧先端黄下端青色,福尔马林气味;韧性,强度高,易燃;齿轮,机械零配件.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特殊香味;强度高,缩水性小,易燃;电器零配件,端子座,连接器.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殊香味;强度高,缩水性小,易燃;板材,吸塑包装,复合薄膜.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特殊刺激性味:高透光率;有机玻璃,工艺品,饰品,包装,符合薄膜. ——改性工程塑料 PC改性:黄色火焰黑烟,特殊味;增加耐热刚性阻燃性,不燃;充电器,低压电器外壳. PC/ABS改性:特殊芳香味,黄色黑烟;增加耐热刚性阻燃性,不燃;低压电器配件,电子材料. PA改性: 黄色烟,头发燃烧味;增加耐热刚性阻燃性,不燃;线圈骨架,连接器配件.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主要特性

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工程简介 关键词:材料科学金属材料材料简介 金属材料是什么? 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金属材料的特性: 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塑性和韧性,耐热、耐寒,可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还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因此是一切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 金属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的历史 我国金属材料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的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及大推动了农耕作业并瓦解了奴隶社会,到近代随着人类文明进步,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都进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国防、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等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按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金属材料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向。

烹饪原料知识-期中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烹饪原料知识_试卷 份数:命题人:得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籼米粒形细长,色泽(),有透明的或不透明的类别之分。 A、光亮 B、灰白 C、清白 D、黄色 2、玉米主要产地在()。 A、浙江、江苏、福建 B、华北、东北、西南 C、东北、华东、青藏高原 D、主要在东北三省 3、淀粉属于()。 A、多糖 B、单糖 C、双糖 D、维生素 4、食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蛋白质的食物,可使食物中的氨基酸得到 ( )。 A、相互补偿 B、相互抵制 C、相互阻碍 D、相互辅助 5、小白菜的别名是()。 A、青菜 B、油菜 C、白菜 D、乌塌菜 6、黄瓜原产地是()。 A、中国 B、印度 C、俄罗斯 D、阿根廷 7、下列()不是芽苗类蔬菜。

A、绿豆芽 B、黄豆芽 C、香椿芽 D、花椰菜 8、毒蘑菇识别难度很大,没有专业人士鉴别,那么唯一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水洗净 B、加热后食用 C、用餐洗净D绝对不要吃 9、普通大葱按照葱白的长短分分类有() A、原白型 B、短白型 C、鸭腿型 D、小葱 10、外脊又称为(),位于脊骨外,呈长条形,肉质细嫩又较大。 A、条脊肉 B、元宝肉 C、黄瓜条 D、里脊肉 11、烹饪原料的选择对烹饪工艺的实施对象,具有()意义。 A、无关轻重 B、重要 C、一般 D、可有可无 12、肉的品质外观坚硬,弹性差,肉质坚硬,不易煮烂,缺少肉的特殊美味和气味是动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中的()。 A、僵直作用 B、成熟作用 C、自溶作用 D、腐败作用 13、下列能杀死微生物达到保藏原料的方法是()。 A、低温保藏法 B、高温保藏法 C、脱水保藏法 D、腌渍保藏法 14、猪肠从盲肠到肛门一段称为()。 A、大肠 B、小肠 C、十二指肠 D、幽门 15、我国的大米中以()产量为最多,四川、湖南、广东等省为主产区。 A、糯米 B、粳米 C、香米 D、籼米 16、鸡里脊又称为()、鸡柳,是紧贴鸡胸骨的两条肌肉,是鸡身上最细嫩的一块肉。 A、鸡牙子 B、栗子肉 C、鸡腿肉 D、鸡颈肉 17、以下属于四大家鱼的是()。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鲤鱼、鲫鱼、青鱼、草鱼 C、黑鱼、鲤鱼、鳙鱼、鲢鱼 D、罗非鱼、草鱼、鲫鱼、鲢鱼 18、马铃薯的原产地是()。 A、非洲 B、美洲 C、亚洲 D、欧洲 19、属于地下块茎类的蔬菜品种是()。 A、莴笋 B、马铃薯 C、荸荠 D、萝卜 20、以下必须活宰烹制的是()之间。 A、鲤鱼 B、鳝鱼 C、鲫鱼 D、草鱼

烹饪原料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烹饪专业的一门素质课,适用于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属于B 类课程。本课程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参照烹饪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采用模块化教学,主要讲述了烹饪原料基本知识,五类主配原料即粮食类、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果品类的种类及品质检验与保管,以及调味原料、佐助原料、地方名特原料的种类及应用。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为全面而系统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名称、外形、产地、产季、种类、品质特点、烹调应用、营养、品质鉴别。更有利于提高识别能力及烹饪运用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建议先修《烹饪概论》课程;本课程无后续课程。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烹饪原料概述 教学内容:第一节烹饪原料的概念及发展 第二节烹饪原料的分类与营养成分 第三节烹饪原料的品质检验与保管 基本要求:了解烹饪原料的发展概况、烹饪原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烹饪原料的营养成分;理解烹饪原料的概念、研究内容、品质检验的标准;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品质检验方法、保管方法。 第2章主配原料——粮食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粮食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大米 第三节面粉 第四节杂粮 第五节粮食制品 基本要求:了解粮食类原料的概念、组织结构、营养特点、产地和上市季节;理解粮食类原料在烹饪中的应用及常用粮食的品质要求;掌握粮食类原料

的品种以及制品在烹饪中的应用、品质检验。 第3章主配原料——蔬菜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蔬菜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常用蔬菜原料种类 第三节蔬菜制品 基本要求:了解蔬菜类原料的概念、营养成分、分类方法,常用蔬菜的名称、产地;理解常用蔬菜的产季和营养特点;掌握常用蔬菜及其制品的品质特点、检验、烹饪运用。 第4章主配原料——畜禽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禽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畜禽类原料种类 第三节畜禽肉制品 第四节畜禽类原料的品质检验与保管 第五节蛋乳品 基本要求:了解畜禽类原料的概念;理解畜禽类原料的组织结构、营养成分;掌握畜禽类原料的部位分档、鸡的老嫩鉴别。 第5章主配原料——水产品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水产品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常用海洋鱼类品种 第三节常用淡水鱼类品种 第四节其他动物性水产品 第五节水产类制品 第六节人造水产品 第七节水产品类原料的品质检验与保管 基本要求:了解水产品类原料的概念、名称、产地、产季;理解水产品的分类及营养成分,鱼类的组织结构和部位分档;掌握常用水产品类原料的品质特点、烹饪应用。 第6章主配原料——果品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果品类原料概述

烹饪原料知识(畜禽类)4-5

烹饪原料知识4(畜禽类) 一、名词解释 1、畜禽类原料 2、畜类原料 3、禽类原料 4、含氮浸出 物 5、家畜肉 6、畜禽类原料的部位分档 7、腌制品 8、腊制品9、灌肠制品10、脱水制品11、酱卤制品 二、填充题 1、家畜肉按形态结构可分为、、、四大组织。 2、结缔组织主要是由与构成。 3、肌肉组织由构成,可分为、、。 4、脂肪组织一部分蓄结在皮下、肾脏周围和腹腔内,称为,另一部分蓄结在肌肉的内外鞘,称为。 5、猪的品种有、、三种。 6、牛肉按品种分,主要有、、几种。 7、家禽按用途可分为、、。 8、鸡从烹饪取材可分为和两大类。 9、畜禽肉制品按其加工方法可分为、、、。 10、腌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 11、灌肠制品灌人肠衣的称为,灌人膀胱的称为。 12、脱水制品干燥方法有和两种。主要品种是、。 13.腊肉以和最负盛名. 14 .肉松著名品种有 , . 15.肉干著名品种有 , . 16、火腿著名的品种有、、。 17、火腿按应用可分为、、、、、等,其中质量最好。 18、咸肉以和最负盛名。 19、灌肠制品按其加工的特点有和之分;按生熟来分有和两大类。传统的中式产品一般称为,而西式产品一般称为。 20、中式灌肠制品著名的品种有、、、等。 21、烹调中常用的蛋制品有、、、、等。 22、松花蛋的加工制作方法有、、等。 23、糟蛋著名的品种有、两种。 24、火腿的品质鉴定主要从、、、几方面来判断。 25、咸肉的品质鉴定主要从、、几方面来判断。 26、劣质蛋的品种有、、、。

27、松花蛋品质鉴定的方法、、、。 28.家畜肉的结缔组织的纤维主要是 , , . 29.肾表面有覆盖,里面由和构成, 俗称“腰臊”. 30.胃壁由三层平滑肌组成,即 , , . 31.单室胃中,连接食管的入口叫 ,连接十二指肠的出口叫 . 32.牛羊胃为多室胃,亦称.牛羊胃构造复朵,多 由 , , , 组成. 33.牛肉按生长期分,可分为 , . 34.可供肉用的羊主要有, .其中有名的品种 有 , , 等. 35.家畜的胃可分为 , . 36.家畜肉按其新鲜度一般分为 , , . 37.家畜肉的感官检验主要是以 , , , , , 等方面来确定肉的新鲜程度. 38.鸡的品种很多,从烹饪的取材上可分为肉用鸡和普通鸡两大类,其中普通鸡 大致可分为 , , , . 39.肉用鸡有 , , , 等. 40.写出产地:九斤黄 ;狼山鸡 ;寿光鸡 ; 白洛克鸡 ;娄门鸭 ;建昌鸭 ;狮头 鹅 ;奉化鹅 . 41.老母鸡适合煮汤是由于老母鸡的比较多. 42. 是黑色食品中目前唯一的动物食品. 43.鸡心又称 ;中药胖大海的别名是 ;鸡翅又称 ;鸡 爪又称 ;爆双脆的“双脆”是指 , 两种原料. 44.使用野生鹌鹑制作菜肴要加 ,以防中毒. 45.鸽子按用途可分为 , , . 46.饮食行业保管家禽肉的方法一般是采用的方法. 47. 菜是美国感恩节必备的传统佳肴. 48.家禽肉的品质检验主要从禽肉的新鲜度来确定。采用感官检验的方法从 其 , , , , , ,等几个方面,检验其新鲜、不新鲜,或是腐败。 49.在蛋白的两端分别有一条粗浓的带状物称为 . 50.陈次蛋包括 , , . 51.劣质蛋包括 , , , . 52.蛋的贮藏保鲜方法常用的有 , , , 等. 53.“三不沾”是指不沾 ,不沾 ,不沾 . 54.鉴定蛋的质量常用和 ,必要时可进一步进行 和 . 55.灯光透视时主要观察 , , , , 和等的状况,以综合评定蛋的质量. 56.涂布法中常用的被覆剂有 , , , 等.

(完整版)烹饪原料知识课程标准模板

一、课程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餐饮管理专业的一门素质课,适用于餐饮管理专业,属于B类课程。本课程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参照烹饪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采用模块化教学,主要讲述了烹饪原料基本知识,五类主配原料即粮食类、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果品类的种类及品质检验与保管,以及调味原料、佐助原料、地方名特原料的种类及应用。 二、本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为全面而系统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名称、外形、产地、产季、种类、品质特点、烹调应用、营养、品质鉴别。更有利于提高识别能力及烹饪运用能力。 三、先修及后续课程 建议先修《烹饪概论》课程;本课程无后续课程。 四、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烹饪原料概述 教学内容:第一节烹饪原料的概念及发展 第二节烹饪原料的分类与营养成分 第三节烹饪原料的品质检验与保管 基本要求:了解烹饪原料的发展概况、烹饪原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烹饪原料的营养成分;理解烹饪原料的概念、研究内容、品质检验的标准;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品质检验方法、保管方法。 第2章主配原料一一粮食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粮食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大米 第三节面粉 第四节杂粮 第五节粮食制品 基本要求:了解粮食类原料的概念、组织结构、营养特点、产地和上市 季节;理解粮食类原料在烹饪中的应用及常用粮食的品质要求;掌握粮食类原料的品种以

及制品在烹饪中的应用、品质检验。 第3章主配原料一一蔬菜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蔬菜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常用蔬菜原料种类 第三节蔬菜制品 基本要求:了解蔬菜类原料的概念、营养成分、分类方法,常用蔬菜的名称、产地;理解常用蔬菜的产季和营养特点;掌握常用蔬菜及其制品的品质特点、检验、烹饪运用。 第4章主配原料一一畜禽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禽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畜禽类原料种类 第三节畜禽肉制品 第四节畜禽类原料的品质检验与保管第五节蛋乳品 基本要求:了解畜禽类原料的概念;理解畜禽类原料的组织结构、营养成分;掌握畜禽类原料的部位分档、鸡的老嫩鉴别。 第5章主配原料一一水产品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水产品类原料概述 第二节常用海洋鱼类品种 第三节常用淡水鱼类品种 第四节其他动物性水产品 第五节水产类制品 第六节人造水产品 第七节水产品类原料的品质检验与保管 基本要求:了解水产品类原料的概念、名称、产地、产季;理解水产品的分类及营养成分,鱼类的组织结构和部位分档;掌握常用水产品类原料的品质特点、烹饪应用。 第6章主配原料一一果品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果品类原料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